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及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197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及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指一种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及通讯装置,尤指 一种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 一客户端中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 法及通讯装置,以避免产生错误的重传。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 )无线通讯系统是一种建立于第 三代移动通讯系统(如全球移动电信系统)之上的先进式高速无线通讯系统, 其只需支持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ed)传输,且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 RLC)通讯协议层与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 MAC) 通讯协议层可被整合于同一通讯网络单元,如基地台之中,而不需分开位于 基地台(NodeB)及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之中,因此系统架构较简单。 在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中,为了改善上行链路传输的涵盖范围,已 知技术在媒体接入控制层中导入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TTI Bundling )技术。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将同一传输 区块(Transport block)在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进行重复地编码及传送,而 该些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内所进行的传输则称为 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TI Bundle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可减少客户端在小区(Cdl)边界上的传输延 迟且可降低控制信道的信令传输,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度及正确性,使得 上行链路传输的涵盖范围得以改善。
根据目前规范,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技术具有下列特征
(1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所进行的传输均由同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 (HARQ process )所负责。
(2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使用根据上层通讯协议信令,即无线资源 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信令,进行切换。当传输时间间隔集 束模式被启用时,所有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的上行链路传输皆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式传送。
4(3 )每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视为单一传输资源,亦即网络端仅对每一传 输时间间隔集束发送一上行链路允传量(Uplink Grant)及一混合自动重传 i青,,回复^(言号(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HARQ feedback), 即确认应答信号ACK或无应答信号NACK。
值得注意的是,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最末传输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 复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与 一般传输模式(即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相同, 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 ) 为一般传输模式的两倍。也就是说,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最末传输发生 在传输时间间隔n,则客户端将会在传输时间间隔n+4时接收到混合自动重 传请求回复信号;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首次传输发生在传输时间间隔k, 则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将发生在传输时间间隔k+2*HARQ_RTT,其中 HAR(^RTT为 一般传输模式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此外,每一传 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大小,亦即传输时间间隔的数量,固定为4。
根据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3GPP)的会议记录R2-083726,在传输时间 间隔集束模式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数量会从原来的八个减少到四 个。换句话说,当客户端启用或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时,混合自动重 传请求流程的数量亦会跟着改变。关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式下混合自动重 传请求流程的详细操作,请参考相关会议文件R2-083724。
如前述会议记录规范,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仍是以集束方式进行。 另外,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重传皆以非适应性 (non-adaptive)方式产生,而不须等待前一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复信 号。相较于新传输及适应性重传(adaptive transmission)须根据物理下行链 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指示的传输资源 进行,非适应性重传是使用与前次传输相同的传输资源进行的一重传,其是 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所知,于此不多加赘述。
因此,若客户端于一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 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已知技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会于下列情况产生 一非适应性重传
(1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未启用,且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 程回复信号为 一无应答信号NACK; 5(2)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被启用,当前传输为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首次传输,且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回复信号为一无应答信号NACK;以及
(3)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莫式被启用,且当前传输非为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首次传输。
也就是说,当客户端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才几会未接收到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而进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时,若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回复信号为 一无应答信号NACK,则以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产生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首次传输。而对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后续传输,客户端不须检查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回复信号是否为一无应答信号NACK,而直接以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进行。
在此情形下,若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回复信号为 一确认应答信号ACK,虽然客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机会不会产生一非适应性重传,但却会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机会产生非适应性重传。由于确认应答信号ACK表示网络端已接收到所传输的传输区块,因此未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到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情况下,客户端不应进行任何非适应性重传;否则,可能会对其它上行链路传输造成干扰。
另 一方面,若客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机会接收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则客户端会要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产生一新传输或一适应性重传。在此情形下,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产生,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内的后续传输仍以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产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中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重传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本发明揭露一种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中。该客户端操作于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根据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产生,而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以一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产生。该方法包含有进行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
重传由负责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以及于 一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 源时,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一前次接收回复信号,决定是否产生 对应于该当前传输机会的 一非适应重传,而不论该当前传输机会是否为该传 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传输。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通讯装置,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中,用以 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该客户端操作于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 式。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根据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 行链路传输资源产生,而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以一非适应性重传 的方式产生。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中央处理器,用来执行一程序;以及一储 存装置,耦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该程序中包含有进行该传 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由负责该传输时间间隔 集束的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以及于一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该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 求流程的一前次接收回复信号,决定是否产生对应于该当前传输机会的一非 适应重传,而不论该当前传输机会是否为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 传输。
总而言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中处理一传 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用以避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产生不必要 的非适应性重传,而增进系统效能。


图1为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一无线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3为图2中一程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一无线通讯系统1000的示意图。无线通讯系统1000 较佳地为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其简略地由一网络端及多个客户端所组成。在图1中,网络端及客户端用来说明无线通讯系统1000的架构;实际 上,网络端可视不同需求包含有多个基地台、无线网络控制器等;而客户端 则可能是移动电话、电脑系统等设备。
请参考图2,图2为一无线通讯装置100的功能方块图。无线通讯装置 100可以用来实现图1中的客户端。为求简洁,图2仅绘出无线通讯装置100 的一输入装置102、 一输出装置104、 一控制电路106、 一中央处理器108、 一储存装置110、 一程序112及一收发器114。在无线通讯装置100中,控 制电路106通过中央处理器108执行储存于储存装置110中的程序112,从 而控制无线通讯装置100的运作,其可通过输入装置102 (如键盘)接收使 用者输入的信号,或通过输出装置104 (如屏幕、喇叭等)输出画面、声音 等信号。收发器114用以接收或发送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至控 制电路106,或将控制电路106所产生的信号以无线电方式输出。换言之, 以通讯协议的架构而言,收发器114可视为第 一层的一部分,而控制电路106 则用来实现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功能。
请继续参考图3,图3为图2中程序112的示意图。程序112包含有一 应用程序层200、 一第三层界面202及一第二层界面206,并与一第一层界 面218连接。第三层界面202用来实现无线资源控制。第二层界面206包含 有一无线链路控制层界面及一媒体接入控制层界面,用来实现链接控制,而 第一层界面218则用来实现物理连接。
在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中,第二层界面206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可执行 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TTI Bundling)才莫 式,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度及正确性,使得上行链路传输的涵盖范围得以 改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使用根据上层通讯协议信令进行切换,例如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信令。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模式被启用时,所有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的上行链路传输皆以集束的方式进行传送。在传输时间 间隔集束模式中,同一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会在多个连续的传输时 间间隔被重复编码及传输。在此情形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传输时间间隔 集束处理程序220,用以改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 (HARQ process ),以避免产生4昔误的重传。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示意图。流程40用于无 线通讯系统1000的一客户端中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该客户端 操作于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根据一物 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指示的 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产生,而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以一非适应性重 传的方式产生。流程40可被编译为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处理程序220,并包含 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进行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 传由负责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
步骤404:于一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 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一前次接收回复信 号,决定是否产生对应于该当前传输才几会的一非适应重传,而不i仑该当前传 输机会是否为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传输。
步骤406:结束。
根据流程40,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进行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 其由负责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接着,若客 户端于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 资源,则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前次接收回复信号,决定是否产生 对应于该当前传输才几会的非适应重传,而不论该当前传输—几会是否为该传输 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传输。
因此,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启用的情况下,若客户端于当前传输机 会未接收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 会在进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时,检查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 程回复信号是否为一无应答信号,以决定是否产生一非适应重传,而不论当 前传输是否为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如此一来,本发明实施例可避 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产生不必要的重传,而增进系统效能。
换句话说,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启用的情况下,当客户端进行传输 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时,若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回复信号为一 确认应答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不会产生任何对应于当前传输机会的
9非适应性重传;相反地,若前次接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回复信号为一 无应答信号,则产生对应于当前传输机会的非适应重传。
请注意,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 输后的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 RTT)被触发,而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是一般传输模式的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的两倍。关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相关定义,请 参考相关技术规范,于此不多加赘述。
总而言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中处 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用以避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产生 不必要的非适应性重传,而增进系统效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 变化与々务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10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客户端中,上述客户端操作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产生,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以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产生,其特征是,上述方法包含有进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由负责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以及于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根据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前次接收回复信号,决定是否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非适应重传,而不论上述当前传输机会是否为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另包含 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无应答信号时,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另包含 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确认应答信号时,不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才几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模式的搡作状态根据上层通讯协议信令进行切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包含多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而同 一传输区块会在上述多个传输时间间隔 被重复编码及传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的重传于进行上迷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后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 返时间被触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往返时间是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的两倍。
8. —种通讯装置,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客户端中,用以处理传输时间间 隔集束的重传,上述客户端操作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产 生,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后续传输以非适应性重传的方式产生,其特征是,上述通讯装置包含有中央处理器,用来执行程序;以及储存装置,耦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上述程序;其中上述程序 中包含有进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 由负责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以及于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上行 链路传输资源时,根据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前次接收回复信号,决 定是否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非适应重传,而不论上述当前传输机 会是否为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首次传输。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程序中另包含有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无应答信号 时,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程序中另包 含有于上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上述前次接收回复信号为确认应答信 号时,不产生对应于上述当前传输机会的上述非适应重传。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 隔集束模式的操作状态根据上层通讯协议信令进行切换。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 隔集束包含多个连续的传输时间间隔,而同一传输区块会在上述多个传输时 间间隔;陂重复编码及传送。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传输时间间 隔集束的重传于进行上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首次传输后的混合自动重传 请求往返时间被触发。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混合自动重 传请求往返时间是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 的两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的方法及通讯装置。该客户端操作于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模式。该方法包含有进行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由负责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所触发;以及于一当前传输机会未接收到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一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流程的一前次接收回复信号,决定是否产生对应于该当前传输机会的一非适应重传,而不论该当前传输机会是否为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重传的首次传输。
文档编号H04L1/18GK101651531SQ20091016672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郭丰旗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