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及双待单通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635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及双待单通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双待终端技术。
背景技术
在技术、市场和无线移动应用业务的共同驱动下,无线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迅速,移 动通讯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必备品。随着移动通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 越大,一个人需要两部终端的现象越来越多。例如一些需要经常两地工作的人群,为避免昂 贵的异地漫游费用,通常会在两地各拥有一张本地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在不同的城市使用不同的SIM卡。但是频繁的更换SIM卡或者携 带两部终端都是非常麻烦的事,一机双号的双卡双待终端应运而生。关于一机多号的终端技术可参见专利号为“US20060234693”的美国专利申请。在 该专利申请中,揭示了一种分别支持不同号码的终端,具有2个SIM卡槽,共享数字信号处 理器(Digital Signal ftOcessor,简称“DSP”)和应用处理器,通过一个切换电路连接2 个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模块。这种终端还处在分别支持两个号码的阶段, 不能满足双号双待机的要求。满足双号双待机要求的双待终端,在标准和产品上存在两类,A类和B类。通常, A类终端被称为双待双通终端,B类终端被称为双待单通终端。在功能上,两者的相同点在 于,待机时,都能支持两个号码的同时待机,如同时处于空闲态,两个号码都能被寻呼。两类 终端主要区别在于,A类终端支持当一个号码被呼叫,或通话过程中,另外一个号码可以被 寻呼,并且可以在用户的选择接听时,进行通话;而B类终端当一个号码被寻呼或通话时, 另外一个号码无法接收寻呼或进行通话。所以,虽然A、B两类终端都支持两个号码的待机, 但A类终端能支持两个通话链路,B类终端只能支持一个通话链路。现有双待双通终端通常都是采用两套芯片,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CN200610157647.0的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能够使两张用户卡同时处于待机状态的技 术方案该双卡双待终端包括主机和从机,该主机具有主机卡槽及顺次连接的主机天线、主 机射频模块及主机基带处理模块,该从机具有从机卡槽,该从机还具有顺次连接的从机天 线、从机射频模块及从机基带处理模块,该主机基带处理模块和从机基带处理模块通过通 信模块进行通信。可见主机和从机各自独自使用自己的基带处理器来完成工作,如图1所 示的一种A类双待终端的实现方案。这种双卡双待的手机都是由两套硬件构成,相当于将 两部手机做在一起,即两套通信器件,但合用一套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简称“IXD”)、键盘、喇叭、电池,所以成本比较高,同时功耗较高。图2示出了一种B类双待终端的实现方案。与图1对比,比较大的差异在于,B类 终端,使用单基带芯片和单RF模块;而相同点则是都可以外接两个SIM或USIM(用户服务 识别模块)卡,同时处理两个号码的通信协议。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B类终端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确,优点是成本降低,满足多 数情况下的双待需求;缺点是当一个号码连通时,会漏接另外一个号码的呼入。这一缺点,虽然可以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来电漏接短信提醒”,或者“电话遇忙转移”之类的业务弥补。 但这两种业务,也有缺点“来电漏接短信提醒”需要用户支付费用;“电话遇忙转移”需要 用户及时按自身的需求进行设置的修改,否则可能出现忘记电话已经呼转,而将呼入电话 转移到了并不期望的号码上。另外,发话端得到的提示“用户不在服务区”,如果有方法将提 示改为“用户忙”,则将大大改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及双待单通终端,使得 以较低成本实现的双待单通终端,在一个号码处于通话状态时同样可接收到对另外一个号 码的寻呼信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 法,包含以下步骤当双待单通终端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时,双待单通终端接收除通话的号码 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如果在寻呼信道上收到另一号码的寻呼,则双待单通终端在收到寻呼的主叫号码 后,释放与另一号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双待单通终端,包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话的业务数据和在双待单通终端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 态时,接收除通话的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并且在寻呼信道上收到另一号 码的寻呼后接收寻呼的主叫号码;释放模块,用于释放网络连接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模块是否在寻呼信道上收到另一号码的寻呼,如果收到 另一号码的寻呼,则指示释放模块在接收模块收到寻呼的主叫号码后,释放与另一号码相 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双待单通终端在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时,仍然接收除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 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如果收到对另一号码的寻呼,则在收到该寻呼的主叫号码后,释放与被 寻呼号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由于当终端在通话过程中,只是在帧中的部分时隙、或在 部分帧中进行收发,而其他时间,去除终端需要测量等操作的时间,仍处于空闲状态。因此 通过在通话时仍然接收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并在收到寻呼时进一步接收寻呼的主 叫号码,可使得以较低成本实现的双待单通终端,在一个号码处于通话状态时同样可接收 到对另外一个号码的寻呼信息。进一步地,双待单通终端直接接收寻呼信道,或者,根据网络侧通过寻呼指示信道 下发的指示,接收寻呼信道。由于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cA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这样的第二代通信网络中,终端是直接接收寻呼信道的,而在 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 “WCDMA”)这样的第 三代通信网络中,终端需要先接收寻呼指示信道,再根据寻呼指示信道的指示,接收寻呼信 道。因此,本发明的双待单通终端通过支持各种寻呼信道的接收方式,可适用于各种制式的 通信网络。5
进一步地,在通话结束后,双待单通终端提示用户在通话的过程中,收到的另一路 来电的主叫号码。由于终端提示了用户在通话过程中有未接来电,因此可保证用户不丢失 来电信息。进一步地,如果在接收寻呼信道和寻呼的主叫号码,以及释放网络连接资源的过 程中,与正在进行的通话业务的收发发生冲突,则暂停在冲突时间段内的通话业务的收发。 保证了双待单通终端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时,仍然接收除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 对应的寻呼信道的可行性。进一步地,发生冲突时,暂停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固定的时延,有效控制了对正 在进行的通话业务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服务质量。进一步地,在执行接收寻呼信道的步骤之前,先判断本双待单通终端是否更换了 位置区,如果未更换位置区,则再执行接收寻呼信道的步骤。由于在终端更换了位置区的情 况下,即使网络侧下发了针对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的寻呼,但终端仍然可能无法从原来 配置的寻呼信道上收到寻呼消息,因此在更换了位置区的情况下,不再接收除通话号码外 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可保证寻呼消息的接收效率,避免对通话业务造成无谓的 影响。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A类双待终端的实现示意图;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B类双待终端的实现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业务信道的复帧格式示意图;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前后分开交织传输语音包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寻呼信道和业务帧冲突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待单通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 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具体流程如同3所示。在步骤301中,双待单通终端(即图3中的MS)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为 方便描述,本实施方式中将正处于通话状态的号码称为号码A。在步骤302中,该双待单通终端接收除通话的号码外的另一号码(为方便描述,将 另一号码称为号码B)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如果在接收寻呼信道的过程中,与正在进行的通 话业务的收发发生冲突,则暂停在冲突时间段内的通话业务的收发。保证了双待单通终端 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时,仍然接收除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的可行性。事实上,无论GSM,还是TD-SCDMA等3G系统,其信号均按帧、时隙的方式发送,并 且,当终端在通话过程中,只是在帧中的部分时隙、或在部分帧中进行收发,而其他时间,去 除终端需要测量等操作的时间,则处于空闲状态。因此,当一个号码正在通话时,即使B类 终端,只有一个RF模块,也可能利用这些空闲时段,接收另一个号码的寻呼指示、或寻呼消 息,甚至可以进行响应,进而接收到另一个号码的呼入号码。以GSM为例,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业务信道的复帧格式。T代表业务帧,可承 载语音;A代表慢速随路信令帧;I代表空闲帧,用于终端进行测量、切换等过程。T帧也可 能用于发送快速随路信令。一个语音包分在8个帧中发送,但8个帧中有两个语音包,是前 后分开交织的,如图5所示。图5中上部分的T帧中,省略了 A和I帧;下部分的长条标识 了连续几个语音包与多帧的关系。例如,在序号为8至16的T帧中,承载了第2个语音包, 和第1个语音包的后半部分,和第3个语音包的前半部分。语音包的信道编码具有一定的 纠错特性,就是说如果有些比特收错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有可能将语音正确还原。另外,由4个沈复帧的4个A帧组成一个数据包,在下行传输系统消息5和系统 消息6及短消息;系统消息5包含邻小区列表,系统消息6包含小区参数,但系统消息5和 6基本不发生变化。在上行传送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用于网络评价手机通话质量并决策功 率控制和小区切换。同时下行系统消息5、6的接收到后才能发送上行测量报告。由于寻呼信道的帧结构为51复帧结构,每2到9个51复帧收连续4个帧组成的 一个数据包。这样,如果B类双待机一个号码正在通话,却同时尝试接收另外一个号码的寻 呼,则可能出现时间上的冲突。图6示出了寻呼信道和业务帧冲突的情况。图中T代表正 在通话的语音帧,C代表另一号码通信链路的控制信道(此处代表寻呼信道)。如果终端 要接收另一路的寻呼信道,则可能无法接收4个语音帧,将最多影响两个语音包,40ms的时 间。而试验说明,40ms的影响对用户感受影响不大。由于业务帧不仅承载语音,还可能承载 快速随路信令。但这类信令会使用重传保护,终端漏接40ms,影响不大。另外,双待单通终端要接收另一路的寻呼信道,还可能与通话链路的T帧和A帧冲 突。这在建立通话初期及小区切换后初期,将影响通话链路系统消息5、6的接收,并影响测 量报告发送。但由于系统消息5、6基本不变,所以通话中一个小区只要接收到一次就可以。 测量报告的发送中断几个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另一路寻呼位置占据了 T帧和I帧, 将影响对相邻小区的同步,从而影响移动过程中及时切换到信号好的小区中。但由于通话 过程中通话者的位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因此造成的影响也很小。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一路语音的过程中中断语音接收而去收另一路的寻呼包,并 不会对正在通话的链路带来降低用户感受的影响,尤其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位置变化不大 的情况下,影响会更小。而这使B类双待终端,在一路通话时,可能接收到另一路的呼入信 息。另外,GSM系统每帧分为8个突发,双卡双待手机一路通话时,需要收一个突发,发一 个突发,两个操作之间间隔3个突发,所以对于另一路的操作,有一半的机会可以不影响通 话。在本实施方式中,双待单通终端直接接收寻呼信道,或者,该双待单通终端通过接 收寻呼指示信道,根据网络侧通过寻呼指示信道下发的指示,接收寻呼信道。由于在诸如 GSM这样的第二代通信网络中,终端是直接接收寻呼信道的,而在诸如WCDMA这样的第三代通信网络中,终端需要先接收寻呼指示信道,再根据寻呼指示信道的指示,接收寻呼信道。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双待单通终端通过支持各种寻呼信道的接收方式,可适用于各种制式 的通信网络。如果该双待单通终端在寻呼信道上收到了对号码B的寻呼,则进入步骤303,否 则,重复执行步骤302。在步骤303中,当双待单通终端收到了对号码B的寻呼后,为号码B在接入信道发 起接入请求。接着,在步骤304中,双待单通终端接收网络在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信令信道分 Kfn 息。接着,在步骤305中,双待单通终端向网络侧返回对号码B的寻呼响应。接着,在步骤306中,双待单通终端继续接收网络返回的建立(SETUP)消息,以获 得呼叫另一号码(即号码B)的主叫方号码。接着,在步骤307中,双待单通终端返回释放(RELEASE)信令。具体地说,双待单 通终端通过信令信道向网络侧发送释放信令,释放与被寻呼的另一号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 资源(即号码B的网络连接资源)。释放信令中携带的释放原因为“用户忙(user busy)”。 此外,可以理解,也可以将释放原因设置为其他原因,在此不一一例举。接着,在步骤308中,网络侧向双待单通终端反馈信道释放的响应,完成信道释放 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接收寻呼信道和寻呼的主叫号码,以及释放网络连接资源 的过程中,与正在进行的通话业务的收发发生冲突,则暂停在冲突时间段内的通话业务的 收发。该暂停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固定的时延,如不超过1000ms,以便有效控制了对正在 进行的通话业务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服务质量。此外,可以理解,所设置的固定时延 是根据对通话业务的影响程度而设定的,在对通话业务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也设 置为其他时间长度,如800ms、1200ms等此外,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对通话业务暂停的时间进行控制。由于 一个号码在通话时,对于双待单通终端,要去接收另一号码的寻呼,并尝试接入,对通话号 码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接入阶段和信令交互阶段。接入过程需要每帧都在另一路的公共 控制信道上接收控制消息,此过程一般为100ms-500ms。此过程可能对通话语音有明显的中 断现象。信令交互过程,信道需要每102帧收发3个包共12帧,因为比收寻呼时占据的帧 多,对当前通话的有一定的影响,但此过程一般持续1000ms-2000ms,所以问题不大。对于 TD-SCDMA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该系统中,寻呼指示信道、寻呼信道通常和业务信道不在同一 个时隙,所以多数情况下,终端可以不影响现有通话业务的情况下,接收另一号码的寻呼信 息。因此,即使不对通话业务暂停的时间进行控制,也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太大影响。在步骤309中,网络侧向针对号码B的主叫号码所在的终端发送忙音。网络侧在 收到双待单通终端的释放信令后,向另一路来电的主叫号码所在的终端发送忙音,可使得 该主叫号码所在终端的用户通过接听到的忙音,获知被叫正在通话中的信息,保证了服务 质量和用户体验。此外,可以理解,也可以向主叫号码所在的终端发送预置的提示音,如“被 叫用户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等。本步骤与步骤308并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可以理解 为是并行执行。8
接着,在步骤310中,在通话结束后,双待单通终端向用户显示在通话的过程中, 收到的主叫号码。由于保留了未接来电信息并在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因此可保证用户不 丢失来电信息。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中的双待单通终端在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时,仍然接 收除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如果收到对另一号码的寻呼,则在收到该 寻呼的主叫号码后,释放与被寻呼号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由于当终端在通话过程中, 只是在帧中的部分时隙、或在部分帧中进行收发,而其他时间,去除终端需要测量等操作的 时间,仍处于空闲状态。因此通过在通话时仍然接收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并在收到 寻呼时进一步接收寻呼的主叫号码,可使得以较低成本实现的双待单通终端,在一个号码 处于通话状态时同样可接收到对另外一个号码的寻呼信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 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执行接收寻呼信道的步骤之前,先 判断本双待单通终端是否更换了位置区,如果未更换位置区,则再执行接收寻呼信道的步马聚ο由于寻呼信道通常在一个由多个小区构成的位置区(LA)中,多次广播。位置区 在不同的系统中,会由位置区标识码(LAC)、位置区标识(LAI)等进行区分,并在小区中广 播。在终端更换了位置区的情况下,即使网络侧下发了针对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的寻呼, 但终端仍然可能无法从原来配置的寻呼信道上收到寻呼消息,因此在更换了位置区的情况 下,不再接收除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可保证寻呼消息的接收效率,避 免对通话业务造成无谓的影响。本发明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等方式实现。不管本发明是 以软件、硬件、还是固件方式实现,指令代码都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访问的存储 器中(例如永久的或者可修改的,易失性的或者非易失性的,固态的或者非固态的,固定的 或者可更换的介质等等)。同样,存储器可以例如是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简称“PAL”)、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编程只读存 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 “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简称“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简 称“EEPR0M”)、磁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等等。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待单通终端。如图7所示,该双待单通终端包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话的业务数据和在双待单通终端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 态时,接收除通话的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并且在寻呼信道上收到另一号 码的寻呼后接收寻呼的主叫号码。释放模块,用于释放网络连接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模块是否在寻呼信道上收到另一号码的寻呼,如果收到 另一号码的寻呼,则指示释放模块在接收模块收到寻呼的主叫号码后,释放与另一号码相 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提示模块,用于在通话结束后,向用户显示在通话的过程中,收到的主叫号码。冲突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寻呼信道和寻呼的主叫号码以及释放模块释 放网络连接资源的过程中,与通话的业务的收发发生冲突时,暂停在冲突时间段内的通话的业务的收发。暂停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固定的时延,固定的时延可以为1000ms。其中,接收模块直接接收寻呼信道,或者,接收模块根据网络侧通过寻呼指示信道 下发的指示,接收寻呼信道。不难发现,第一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 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 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待单通终端。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 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寻呼信道之前,判断 本双待单通终端是否更换了位置区,如果未更换位置区,则再指示接收模块接收寻呼信道。不难发现,第二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 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 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设备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单元都是逻辑单元,在物理上, 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 单元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所实 现的功能的组合是才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 部分,本发明上述各设备实施方式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 的单元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方式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当所述双待单通终端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时,所述双待单通终端接收除所述通 话的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如果在所述寻呼信道上收到所述另一号码的寻呼,则所述双待单通终端在收到所述寻 呼的主叫号码后,释放与所述另一号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除 所述通话的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所述双待单通终端直接接收所述寻呼信道,或者,所述双待单通终端根据网络侧通过 寻呼指示信道下发的指示,接收所述寻呼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通话结束后,所述双待单通终端向用户显示在所述通话的过程中,收到的所述主叫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 果在接收所述寻呼信道和所述寻呼的主叫号码,以及释放所述网络连接资源的过程中,与 所述通话的业务的收发发生冲突,则暂停在冲突时间段内的所述通话的业务的收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停的持 续时间不超过一个固定的时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的时 延为 1000ms。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 包含以下步骤在执行所述接收寻呼信道的步骤之前,先判断本双待单通终端是否更换了位置区,如 果未更换位置区,则再执行所述接收寻呼信道的步骤。
8.一种双待单通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话的业务数据和在所述双待单通终端的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 态时,接收除所述通话的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并且在所述寻呼信道上收 到所述另一号码的寻呼后接收所述寻呼的主叫号码; 释放模块,用于释放网络连接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是否在所述寻呼信道上收到所述另一号码的寻呼, 如果收到所述另一号码的寻呼,则指示所述释放模块在所述接收模块收到所述寻呼的主叫 号码后,释放与所述另一号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直接接收所述寻 呼信道,或者,所述接收模块根据网络侧通过寻呼指示信道下发的指示,接收所述寻呼信 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待单通终端还包含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话结束后,向用户显示在所述通话的过程中,收到的所述主叫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待单通终端还包含冲突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寻呼信道和所述寻呼的主叫号码以及所 述释放模块释放所述网络连接资源的过程中,与所述通话的业务的收发发生冲突时,暂停 在冲突时间段内的所述通话的业务的收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停的持续时间不超过 一个固定的时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的时延为1000ms。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待单通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 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寻呼信道之前,判断本双待单通终端是否更换了位置区,如 果未更换位置区,则再指示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寻呼信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及双待单通终端。本发明中,双待单通终端在一个号码正处于通话状态时,仍然接收除通话号码外的另一号码所对应的寻呼信道,如果收到对另一号码的寻呼,则在收到该寻呼的主叫号码后,释放与被寻呼号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资源。使得以较低成本实现的双待单通终端,在一个号码处于通话状态时同样可接收到对另外一个号码的寻呼信息。
文档编号H04W88/06GK102045890SQ2009102016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师延山, 康一, 张严, 许佰魁, 顾祥新 申请人: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