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筒和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897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听筒和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听筒(EARPIECE)和耳机(EARKTONE)。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音频播放器(portableaudioplaybacka卯aratus)广为普及。该音频播放器例如通过耳机输出音频信号,从而将声音提供给用户。对于耳机,可选择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并且对于不同的用户,对耳机的嗜好也往往不同。做为耳机的实例,有许多已经商业化推广的被称为耳塞式(耳道式)的耳机,在这种耳塞式(耳道式)耳机中,将听筒安装在声音导管(soundconduit)的前端。然而,对于不同的用户,耳道的尺寸也不同。因此,当用户戴上耳机时,如果听筒的尺寸较小,则声音泄露就会较多,从而导致声音品质降低。相反地,当用户戴上耳机时,如果听筒的尺寸较大,则很难将耳机戴在耳道上,这可能会导致耳道的疼痛。基于此,在例如日本专利第3815513号等所公开的耳机中,根据耳朵的尺寸,将包括诸如S、M和L等多种尺寸的听筒进行打包销售,以适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耳道的用户。然而,当用户购买例如上述的耳机时,该用户也不得不购买多种尺寸的可能用不到的多余听筒,因而增加了产品的价格。基于此,开发了能够适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耳朵的用户的听筒,这种听筒只利用一个听筒而没有附加多种类型的听筒。在这种听筒中,与用户的耳朵接触的帽部都由不同尺寸的多段构成,这使得能够适合用户耳道的尺寸。然而,使用这种听筒时,很多用户在佩戴时有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是说,与用户耳道的尺寸不匹配的那些段会压迫用户耳道。因此,需要寻求能够更加改善佩戴舒适度的听筒。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8-98290号所示,也有一种耳机,这种耳机中的耳垫的外径能够使用螺丝进行调整。然而,即使在这种耳机中,对于用户而言,调整耳垫(earpad)以使其适合耳道的尺寸也是很烦琐的工作。另外,这样的调整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当仍然没有达到最佳调整状态时,实际上也就没有提高舒适度。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期望提供新型且改进的听筒和耳机,其能够易于佩戴,并且不用准备多个尺寸就能够为具有不同尺寸的耳道的各个用户提高舒适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听筒,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所述圆筒内形成有能够传播声音的通孔;帽部,所述帽部是薄膜形状,所述帽部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形成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围朝向后端表面侧延伸而形成,且至少覆盖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帽部内所述帽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部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以及至少一个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帽部中以使得所述帽部能够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所述切口部从所述后端表面侧的所述帽部的端部向着所述前端表面侧可以被形成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帽部可以被分为两个以上的帽片,这些帽片在所述前端表面侧互相连接。可以在至少一个所述切口部中形成有扩展帽片,所述扩展帽片从被所述切口部分开的两个帽片中的一个帽片向另外一个帽片延伸而形成,并且覆盖所述切口部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所述扩展帽片远离所述一个帽片,所述扩展帽片的厚度减小,使得当所述帽部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时,所述扩展帽片能够与所述另外一个帽片重叠。所述听筒还可以包括连接膜,所述连接膜以比所述帽部小的厚度形成在至少一个所述切口部中,并且所述连接膜连接被所述切口部分开的两个帽片。所述听筒的连接膜可以具有在所述被分开的两个帽片之间向所述主体部侧弯曲的形状。所述听筒还可以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帽部之间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表面与所述帽部的连接位置附近,所述支撑部支撑着所述帽部。所述听筒的帽部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各层相互分开且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层叠,并且所述切口部在不同的所述层中可以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处。所述切口部可以形成在所述后端表面侧与所述前端表面侧之间的所述帽部的部分上,从而沿着所述通孔形成方向在所述帽部中形成透孔。所述切口部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使所述被分开的帽片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片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的宽度。所述切口部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比从所述后端表面侧到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帽部的长度短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其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发出声音;和听筒,在将所述听筒塞入视听者的耳朵并因而支持着所述驱动单元的情况下,所述听筒把从所述驱动单元发出的声音传播到耳道内。在该耳机中,所述听筒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所述圆筒内形成有使所述驱动单元与耳道之间连通的通孔;帽部,所述帽部是薄膜形状,所述帽部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形成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围朝向后端表面侧延伸而形成,且至少覆盖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帽部内所述帽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部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以及至少一个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帽部中以使得所述帽部能够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听筒和耳机能够易于佩戴,并且不用准备多个尺寸的听筒就能够为具有不同尺寸的耳道的各个用户提高舒适度。图1A是用于对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示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B是用于对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示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C是用于对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示例进行说明的说明5图2是用于说明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的佩戴状态的说明图;图3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3B是用于对第一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3C是用于对第一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3D是用于对第一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对第一实施例的听筒的效果等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B是用于对第二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C是用于对第二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D是用于对第二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B是用于对第三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C是用于对第三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D是用于对第三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7是用于对第三实施例的听筒的效果等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8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8B是用于对第四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8C是用于对第四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8D是用于对第四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9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9B是用于对第五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9C是用于对第五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9D是用于对第五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0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0B是用于对第六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0C是用于对第六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0D是用于对第六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1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1B是用于对第七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1C是用于对第七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1D是用于对第七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2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2B是用于对第八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2C是用于对第八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2D是用于对第八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3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3B是用于对第九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3C是用于对第九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3D是用于对第九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14A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4B是用于对第十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4C是用于对第十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4D是用于对第十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A是对相关技术的听筒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B是对相关技术的听筒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C是对相关技术的听筒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D是对相关技术的听筒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6是用于说明在佩戴了相关技术的听筒时的变形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基本上具有相同功能和结构的那些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了对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说明。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听筒中,在佩戴时与用户耳道接触的帽部会根据用户耳道的形状而进行变形,这样能够使听筒便于使用和令人舒服。为了便于理解本听筒的效果等,首先对相关技术的听筒进行说明,然后对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示例进行说明。此后,将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最后,对各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进行总结,并对从这些技术构思获得的作用和效果进行简要描述。具体而言,下面将按照如下顺序进行说明1、相关技术的听筒;2、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示例;3、本发明各实施例;4、结论1、相关技术的听筒首先,参照图15A到图16对相关技术的听筒进行说明。图15A到15D是对相关技术的听筒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6是用于说明在佩戴了相关技术的听筒时的变形状态的说明图。如图15A等所示,相关技术的听筒10被连接到耳机等的前端。当使用耳机时,将听筒IO塞入到用户耳道中使其与耳道接触,从而由耳道支持住耳机。说明一下,在下面的说明中,省略了对耳机的说明,而仅对相关技术的听筒io进行说明。如图15A到15D所示,相关技术的听筒10包括主体部12和帽部14。主体部12具有内设有通孔16的大致圆筒形,并把由耳机的发声装置(audiogeneratingunit)产生的声音传输到用户耳道内。帽部14从主体部12的前端表面(在X轴正方向上的表面)向后端表面(在X轴负方向上的表面)侧进行延伸而形成,并覆盖住主体部12,这样就形成了覆盖整个主体部12的帽形。当将听筒10从前端表面方向塞入到用户耳道中时,帽部14与用户耳道的侧壁接触,从而支持着主体部12,并进而支持着连接到主体部12的耳机。S卩,当用户佩戴设有相关技术的听筒10的耳机时,将耳机的驱动单元发出的声音7被传播到相关技术的听筒10的主体部12。该传播的声音通过主体部12的通孔16被传送到耳道。另一方面,帽部14不仅与用户的耳朵接触并且支持住耳机本身,同时也起到提高听筒10带给用户耳朵的舒适度的作用。现在,参照图16,对将相关技术的这种听筒10佩戴在用户耳道上时的状态进行说明。图16显示了听筒10的在与X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以及耳道EH。当考虑听筒10带给用户的舒适度时,希望听筒10的帽部14的整个边缘能够与耳道EH接触,从而使得均匀的压力F作用在整个耳道EH上。然而,实际上,不同人的耳道EH的尺寸是不同的。例如,如图16所示,可能有一种情况是,由于耳道EH的尺寸与帽部14的尺寸不匹配,因而帽部14扭曲变形了。因此,与帽部14接触的耳道EH可能会局部地受到很大的压力F',或者可能会有未受压力的区域NF。由此,作用于用户的耳道EH上的压力可能会产生不平衡。这样的压力不平衡会明显降低用户的舒适度。另外,在该不平衡状态下,可能会在耳道EH和帽部14之间产生空隙SP,导致声音泄露。该声音泄露很可能会影响用户所收听的声音品质。因此,要求听筒能够在抑制声音泄露的同时,提高舒适度。为了提高该相关技术等的听筒的舒适度等,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专心的开发,其结果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如上所述,在对各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参照图1A到图1C和图2,对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示例进行说明。2.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析,示例图1A到图1C是用于对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示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2是用于说明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的佩戴状态的说明图。此处说明一下,图1A到图1C是耳机1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投影视图,图1A为侧视图,图1B为后视图,图1C为俯视图。另外说明一下,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不限于应用到此处的耳机示例中,可以应用于不同样式的耳机。如图1A到图1C所示,耳机1包括听筒100、声音导管2、外壳3、导线保持部4和导线5。将听筒100连接到声音导管2的前端(Y轴正方向和X轴正方向)。如图2所示,在佩戴时将听筒100塞入到用户耳道中并使其接触耳道的内壁,因此使得耳机1能够保持为将听筒100塞入用户耳道中的状态。此时,无论用户耳道的尺寸如何,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100等的结构均易于提高舒适度,并且在每个实施例中会对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将听筒100连接到声音导管2的前端时,将外壳3连接到声音导管2的后端,在这两端之间设有允许声音传播的通孔。外壳3内容纳有用于发出声音的驱动单元。也就是,由容纳在外壳3内的驱动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声音导管2的通孔朝着前端的方向进行传播,进而通过听筒100传播到耳道内。此时,声音导管2相对于作为外壳3形成方向的轴线L1向X轴正方向(佩戴时,用户的前方)倾斜延伸而被形成。因此,如图2所示,当用户佩戴耳机1时,各耳机1的声音导管2和听筒100都被塞入耳道内,而外壳3在耳道附近位于耳道外侧。因此,能够增加外壳3内的容纳空间,并使得能够提高从驱动单元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品质。另外,导线保持部4把与驱动单元连接并从外壳3引出的导线5相对于外壳3进行固定,并且在用户手拿耳机1时由用户握持住。通过将声音导管2布置到外壳3的中心位置(轴线LI)的外侧,采用这种结构的耳机1提高了舒适度。即,如上所述,当将听筒100塞入到耳道中时,外壳3在耳道附近适应了耳朵的形状,从而能够提高舒适度。另外,耳朵通过听筒100和外壳3—起支持住耳机1的事实,也提高了舒适度。采用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耳机的形状不限于上述情况,也可以是耳塞式(耳道式)耳机的其他形状。另外说明一下,下面说明的各实施例的听筒不仅能用作耳机,在插入耳道的意义上也能作为耳塞使用。然而,为了便于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将各实施例的听筒应用于图1A等所示的耳机1的情况进行说明。当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耳机(例如,将声音导管设在外壳的朝前方向(Y轴正方向)上的类型)时,各实施例的听筒也能够明显提高舒适度。然而,当将听筒应用于耳机1时,能够与前面提到的结构一起协同地提高舒适度。3、M日月《輔你l下面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首先对作为本发明基本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后以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为重点对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因此,会适当地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的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的听筒把从声音导管2传播过来的声音进一步向耳道传播,在下文中把该声音的前进方向称为"前端表面方向(X轴正方向)"。也就是,前端、向前和上方等词语意味着声音前进的方向,而后端、向后和下方等词语意味着是声音前进方向的反方向。m—輔你l:雄魁射刀,斤,图3A到图3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3A是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3B是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3C是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3D是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如图3A到图3D所示,本实施例的听筒100主要包括主体部102和帽部104。主体部102是结构件,其支撑着听筒100的帽部104。如图3D所示,主体部102大致为圆筒形,在主体部102的中心部分设有通孔108。通孔108的形成方向为声音前进方向(X轴方向)。由耳机1的声音导管2传播来的声音通过通孔108进行传播。也就是,将后端表面侧(X轴负方向)的主体部102的端部连接并且固定到声音导管2上,以使声音导管2的通孔和通孔108能够彼此连通。当佩戴耳机1时,将主体部102的前端表面侧(X轴正方向)塞入到耳道EH内。因此,从耳机1的外壳3内的驱动单元发出的声音依次通过声音导管2的通孔和主体部102的通孔108进行传播,然后传播至用户的耳道EH内。帽部104被形成为从主体部102的通孔108形成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围向后端表面侧延伸。即,从主体部102的向耳道EH插入方向(X轴正方向)上的大致呈圆形的端面朝着与该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形成了大致呈抛物线形状的帽部104。如图3A所示,该帽部104形成在主体部102的整个周围,且被形成为至少覆盖前端表面侧的主体部102的一部分的薄膜形状。此时,如图3D所示,除了帽部104的在前端表面侧的一部分与主体部102连接之外,帽部104与主体部102隔开地形成,使得在帽部104和主体部102之间形成了预定的间隔。在帽部104和主体部102之间形成的间隔被设定成随着该帽部延伸向后端表面侧至少扩大一次。虽然如图3C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帽部104和主体部102之间的间隔随着该帽部延伸向后端表面侧而扩大,但是该间隔也可以设定成让该间隔扩大一次然后縮小。在此情况下,帽部104的形状像灯笼。然而,这里图示出的帽部104的形状是大致呈抛物线形状。只要使得帽部104能够佩戴在耳朵上,帽部104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状。帽部104可以覆盖整个主体部102,或者可以仅覆盖主体部102的一部分。在帽部件104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切口部106。尽管图3A等显示的是形成有六个切口部106的情况,但是切口部106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以上的任何数字。如图3B所示,当形成有多个切口部106时,会将帽部104分为多个帽片110。下面对切口部106和帽片110进行说明。将切口部106形成在帽部104上并使得帽部104能够沿着主体部102的方向进行变形。如上所述,当帽部104上形成有两个以上的切口部106时,就将帽部104分成了两个以上的帽片10。尽管在图3A到图3D中,切口部106形成在六个位置处,但是并不特别限定切口部106的数量。每个切口部106都始于后端表面侧的帽部104的端部(X轴负方向上的端部),沿着主体部102的通孔108的形成方向并朝着前端表面侧而被形成。通过沿着这样的方向来形成切口部106,切口部106使得帽部104能够向主体部102侧发生变形。此时,如图3C所示,切口部106的形成长度被设定为比帽部104的在切口部106形成方向上的长度短。即,切口部106的长度小于帽部104的从后端表面侧到前端表面侧的长度。当以这样的长度形成切口部106时,相邻的帽片IIO在前端部分处是彼此连接起来的,于是增强了在前端部分处的抗外力强度,上述前端部分即帽片IIO相对于主体部102的基础部分。因此,能够预防帽片IIO的过度变形或者相互之间的异常重叠,同时能够提高耐久性。如后面说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示,切口部106的长度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调整。切口部106被形成为具有使被分出的帽片IIO之间的间隔随着该帽片延伸向后端表面侧而扩大的宽度。也就是说,各个帽片110的在后端表面侧(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以大致呈弧形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小。通过以这样的宽度来形成帽片IIO之间的间隔,当将听筒100佩戴到耳道中并且收縮时,避免了帽片IIO之间的多余堆叠,因此,使得与耳道接触的部分是平坦的,进一步提高了舒适度。听筒100的帽部104的材料优选为弹性材料。另外,主体部102可以是弹性元件或者由其他材料制成。主体部102可用的其它材料的示例包括塑料元件等。对于弹性元件,优选使用硅橡胶,另外,也可以使用多种橡胶,例如含环氧树脂的橡胶、改性硅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等。通过使用这种材料来制作帽部104,当将听筒100佩戴到耳道内时,帽部104能够在利用自身弹力把适度的回弹力施加给耳朵的同时进行收縮。因此,在帽部104和耳道之间不易产生间隙,所以能够避免声音泄露并提高舒适度。下面,参照图3A到图3D和图4,对当用户佩戴具有本实施例听筒100的耳机1时听筒100的变形状态进行说明。图4是对本实施例的听筒100的效果等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尽管在图4中,将听筒100佩戴在用户的双耳上,但毫无疑问,也可以将听筒100佩戴在单耳上。图4显示了从用户横向角度看到的当用户佩戴包含听筒100的耳机1时的状态,并且显示了在佩戴时听筒100与耳道EH接触的状态。为了便于看到听筒100的变形状态,图4显示的是听筒100的多个帽片110在YZ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当将听筒100塞入到耳道EH时,多个帽片110向主体部102侧发生变形,因此,听筒100整体向主体部102侧收縮。此时,如图4所示,相邻帽片IIO之间的间隔縮小了,于是帽部104变形。此时,由于各个帽片IIO的适度弹力,各个帽片IIO将均匀的压力F以向外的方向作用到耳道EH的内壁表面。在该听筒IOO中,作用在耳道EH上的压力F是均匀的且平衡的,从而提高了舒适度。此时,在该听筒IOO中,与相关技术的听筒IO不同的是,在耳道EH和听筒IOO之间没有产生间隙。因此,听筒IOO不仅能够防止对耳道EH作用的局部压力,也能防止声音泄露。能够获得该效果是因为,听筒100具有切口部106,因此听筒100能够根据耳道EH的尺寸进行变形并且能够均匀地收縮而不会产生异常变形。此时,听筒100能够均匀地变形以配合不同尺寸的耳道EH,从而不管耳道EH的尺寸都能够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用户。另外,当将听筒100以这样方式塞入耳道EH时,不需要特别的调整等,因此,听筒100能够易于提高舒适度而不会给用户带来任何麻烦。此外,如图3B所示,听筒100具有使帽片IIO随着延伸向后端表面侧(X轴负方向)而扩大的形状。因此,在各个帽片110的后端表面侧(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与耳道EH之间的摩擦力起作用,使得听筒100不易从耳道EH中脱落。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听筒100。在该情况下说明的听筒100中,形成于帽部104上的切口部106的长度被设定成比帽部104的在切口部106形成方向上的长度短。然而,如上所述,切口部106的长度是可以适当进行调整的。因此,作为切口部106的长度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情况下的示例,下面对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具有切口较深的切口部的听筒图5A到图5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5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5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5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听筒200与第一实施例的听筒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只是切口部206的长度不同。因此,这里主要对切口部206的长度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个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如图5A到图5D所示,本实施例的听筒200具有切口部为206以代替切口部106。切口部206与上述切口部106的结构大致相同,但切口部206的长度与切口部106的长度不同。具体地说,如图5C所示,本实施例的切口部206的形成长度被设定成与帽部104的在切口部206形成方向上的长度相同。S卩,切口部206的长度与帽部104从后端表面侧到前端表面侧的长度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与第一实施例的切口部106相比,帽部104的切口部206更深。此处的表述"切口部更深"指的是,切口部206从后端表面侧的帽部104的端部向着前端表面侧方向(X轴正方向)更长地延伸的状态。当以这样的长度形成切口部206时,尽管相邻的帽片110在前端部分处互相连接,但该连接部位局限于主体部102的前端表面处的连接区域附近。其结果是,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本例中各个帽片110能够减小其抵抗使帽片110向主体部102侧变形的外力(从耳道EH受到的力)而产生的回弹力。因此,能够降低作用在耳道EH上的压力F。通过这样对切口部206(或者切口部106)的长度进行调整,能够调整帽片110的弹力。当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切口部206的长度小于帽部104的长度时,能够增强帽片110的基础部分的强度,从而提高耐久性并且防止帽片IIO之间的异常重叠。上面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进行了说明。在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的情况下,与图4所示的听筒100相同,帽片110向主体部102侧进行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在耳道EH上,提高了舒适度。在第一实施例的听筒100和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中,当耳道EH的尺寸较小时,相邻的帽片IIO在边缘部分处重叠。然而,由于帽片110适度收縮,因此压力F仍保持均匀,所以不会降低舒适度。然而,无论耳道EH的尺寸如何,都能够对帽片IIO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行控制。作为能够对帽片IIO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行控制的示例,下面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听筒300进行说明。IIH棚列储,鮮航歸白勺巾冒腳斤,图6A到图6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6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6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6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听筒300具有扩展帽片350。除了听筒300具有扩展帽片350之外,听筒300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主要对扩展帽片350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如图6A到图6D所示,本实施例的听筒300具有扩展帽片350。如图6C所示,各个扩展帽片350指的是从一个帽片110向另外一个帽片IIO进行延展而形成的帽片。换句话说,各个在一个帽片110—侧的扩展帽片350可以是另一帽片IIO侧的边缘部分,但在此处,假设扩展帽片350与形成有扩展帽片350的帽片110具有不同的构造来进行说明。由于扩展帽片350被形成为向切口部206延伸,所以覆盖了切口部206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各个帽片110向相应的切口部206的方向(Y轴正方向)进行扩展,因此,縮小了帽片110之间的间隔。各个扩展帽片350随着离对应的帽片IIO越远则厚度越薄。也就是说,各个扩展帽片350向着对应的切口部方向(Y轴正方向)与对应的帽片IIO相距越远就越薄。图7是表示将听筒300的帽片IIO佩戴到耳道EH上时的状态的说明图。与参照附图4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听筒100不同的是,听筒300具有扩展帽片350,因此,当听筒300在耳道EH内收縮时,帽片110易于互相重叠。由于本实施例的听筒300具有扩展帽片350,因此,当将听筒300佩戴到耳朵上时,不易在耳道EH和听筒300之间产生间隙,所以不易发生声音泄露。还有,随着扩展帽片350距离上述一个帽片IIO越远,扩展帽片350的厚度就越小。因此,当帽部104在向着主体部102的方向上进行变形时,S卩,当帽部104被佩戴到耳道EH内并且收縮时,扩展帽片350与上述另一个帽片110重叠的那部分的厚度不会变厚,因此,能够保证以高品质将声音传播到耳朵。当听筒300被佩戴到耳道EH内并且收縮时,扩展帽片350可以位于上述另一个帽片110的上面,或者位于上述另一个帽片110的下面。除了听筒300的帽片350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参照第一实施例说明的听筒100相同,或者可以与参照第二实施例说明的听筒200相同。12通过提供这样的扩展帽片350,可以对帽片110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行调整。另夕卜,由于当扩展帽片350距离对应的帽片110越远时扩展帽片350的厚度就越小,因此,即使当扩展帽片350与另外一个帽片110重叠,重叠部分的厚度也不会变得过厚,所以保证了声音的高品质。上面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听筒300进行了说明。在第三实施例的听筒300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例的听筒100和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样,帽片100向主体部102侧进行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上,提高了舒适度。第三实施例的听筒300具有扩展帽片350,这使得能够对帽片110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行控制。然而,通过使用把由切口部206(或者切口部106)分开的帽片110连接起来的连接膜450,也能对帽片110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行控制。下面,作为通过使用连接膜450来对帽片110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行控制的示例,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听筒400进行说明。m隨翻H蹄接月草隨,图8A到图8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8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8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8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8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听筒400具有连接膜450。除了听筒400具有连接膜450之外,听筒400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主要对连接膜450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听筒400具有连接膜450,每个连接膜450把由切口部206(或者切口部106)分开的两个帽片110连接起来。连接膜450形成于对应的切口部206内,且厚度小于帽部104的厚度。连接膜450可以采用与帽片110—样的材料,或者可以采用容易制造出薄的厚度的材料。例如,该材料可以是与帽片iio—样的硅橡胶,或者可以是即使厚度较薄也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的聚氨酯橡胶。这样,由于听筒400在有切口部206的地方就有连接膜450,因此当听筒400在耳道EH内收縮时,不易产生间隙。另外,由于连接膜450厚度较薄,因此在向着主体部102的方向上的变形方面,连接膜450比帽片110更易于变形。还有,由于听筒400具有连接膜450,因而能够更精确地对分开的帽片110的变形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当听筒400在耳道EH内收縮时,可以控制听筒400的收縮方向。由于帽片110通过连接膜450互相连接,并且各个帽片iio相互联动地进行变形,于是,例如一个帽片110不易与相邻的另外一个帽片110重叠。同样由于此原因,在听筒400和耳道EH之间不易产生间隙。除了听筒300的连接膜450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参照第一到第三实施例说明的听筒100等的任一个相同。上面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听筒400进行了说明。在第四实施例的听筒400的情况下,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听筒IOO等一样,帽片100向主体部102侧进行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上,提高了舒适度。由于第四实施例的听筒400具有连接膜450,因此能够对帽片110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行控制。优选地,当将听筒400佩戴到耳道EH内时,连接膜450能够向耳道EH的中心侧进行收縮。下面,作为设有能够容易地向耳道EH的中心侧进行收縮的连接膜550的示例,将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听筒500进行说明。m五扁你l:储濃隨,图9A到图9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9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9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9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9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听筒500具有连接膜550。除了听筒500具有连接膜550之外,听筒500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主要对连接膜550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听筒500的连接膜550为类似褶皱的膜。如图9D所示,此处的用语"类似褶皱"指的是向主体部102侧呈弯曲的状态。由于在有切口部206的地方就有连接膜550,因此当听筒550在耳道EH内收縮时,不易产生间隙。另外,由于连接膜550的厚度较薄,因此在向着主体部102的方向上的变形方面,连接膜550比帽片110更易于变形。还有,由于连接膜550是向主体部102侧弯曲的,因此当听筒550在耳道EH内收縮时,连接膜550易于向主体部102侧(听筒500的中心侧)变形。由于连接膜550向主体部102侧这样弯曲着,当听筒550在耳道EH内收縮时,连接膜550向主体部102侧发生变形,因此,连接膜550并不向耳道EH施加压力。所以,不会向耳道EH施加负荷。另外,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例的听筒400中采用了连接膜550,这使得在听筒500和耳道EH之间不易产生间隙。除了听筒500的连接膜550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参照第一到第四实施例说明的听筒100等的任一个相同。还有,除了连接膜550向主体部102侧弯曲之外,本实施例的听筒500的连接膜550与第四实施例的听筒400的连接膜450的结构相同。上面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听筒500进行了说明。在第五实施例的听筒500的情况下,与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听筒100等一样,帽片100向主体部102侧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提高了舒适度。还有,通过对帽片110向主体部102侧的变形进行控制,使得作用在耳道EH上的压力F更为稳定,这有助于提高舒适度。下面,作为可以对帽片110向主体部102的方向上的变形进行控制的示例,将对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听筒600进行说明。第六实施例在帽部后侧l有肋条的听筒图10A到图10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IO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IO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IO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IO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如图10D所示,本实施例的听筒600具有支撑部650。除了听筒600具有支撑部650之外,听筒600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主要对支撑部650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听筒600的支撑部650位于主体部102和帽部104之间并在主体部102的前端表面与帽部104的连接位置附近。"在连接位置附近"可以是最靠近主体部102与帽部104的连接位置的位置,或者可以是从主体部102与帽部104的连接位置隔开一些间隔的位置。支撑部650具有能够支撑帽部104的形状,起到肋条的作用。如图10D所示,支撑部650存在于各个帽片IIO处,但并不是必须在每个帽片IIO处都有。支撑部650可以仅存在于一个帽片110处,或者支撑部650可以存在于每隔一个的帽片110处。支撑部650被配置在不与切口部206的位置重叠的位置处。支撑部650可以采用与帽片110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采用具有较大弹力的材料。例如,该材料可以是与帽片IIO—样的硅橡胶,或者可以是具有较大弹力的聚氨酯橡胶。这样,支撑部650能够增强帽片110的弹力。通过增强帽片110的弹力,增加了作用在耳道EH上的压力。也就是说,当用户将听筒600佩戴到耳道EH内时,帽部104在通过自身弹力将回弹力施加到耳道EH上的同时进行收縮。其结果是,在听筒600和耳道EH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因此,没有声音泄露,从而用户能够获得良好的舒适度。除了本实施例的听筒600的支撑部650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听筒100等相同。上面对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听筒600进行了说明。在第六实施例的听筒600的情况下,与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听筒100等一样,帽片100向主体部102侧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提高了舒适度。由于第六实施例的听筒600具有支撑部650,这使得能够在向着主体部102的方向上对帽片IIO进行更为稳定的控制。尽管在上述第一到第六实施例的听筒IOO等中,帽片110的尺寸全部都是一样的,但是帽片110的尺寸不必全都是一样的。下面,作为帽片的尺寸不同的示例,将对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听筒700进行说明。第七实施例帽片尺寸不同的听筒图IIA到图II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II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II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II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II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听筒700具有帽部704。如图11A所示,帽部704有较大的帽片750和较小的帽片760。除了听筒700具有帽部704以代替帽部104并且帽部704包括较大的帽片750和较小的帽片760之外,听筒7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相同。因此,这里主要对包括较大的帽片750和较小的帽片760的帽部704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听筒700的帽部704设有具有不同尺寸的帽片,S卩,较大的帽片750和较小的帽片760。较大的帽片750和较小的帽片760交替布置着。当听筒700在耳道EH内收縮时,较大的帽片750相互之间进行重叠。较小的帽片760进行变形,不会在较大的帽片750之间产生间隙。通过这样交替布置较大的帽片750和较小的帽片760,较小的帽片760就能够起到防止较大的帽片750出现不必要移动的作用。具体地说,当较大的帽片750向主体部102的方向变形时,较小的帽片760能够防止较大的帽片750在向主体部102的方向(向听筒700的中心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变形,从而使较大的帽片750不与其他的较大的帽片750重叠程度过大。即,较小的帽片760可以用作较大的帽片750的支撑部。除了听筒700的帽部704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参照第一到第六实施例的听筒100等相同。上面对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听筒700进行了说明。在第七实施例的听筒700的情况下,与第一到第六实施例的听筒100等一样,帽片750和760向主体部102侧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提高了舒适度。在本实施例的听筒700中,由于尺寸不同的帽片750和帽片760交替布置着,因此帽部704能够稳定地向主体部102的方向变形。然而,帽片750和760的尺寸随着帽片而不同的示例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听筒700的帽片750和760。也就是说,帽片750和760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寸和形状。下面,作为设有不同尺寸的帽片862等的另一示例,将对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听筒800进行说明。m八棚列黑,賴一侧胺掘痛图12A到图12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2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12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12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12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听筒800具有帽部804。帽部804包括帽片862、帽片864、帽片866、帽片868、帽片870和帽片872。除了听筒800具有帽部804以代替帽部104并且帽部804包括帽片862、帽片864、帽片866、帽片868、帽片870和帽片872之外,听筒8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相同。因此,这里主要对包括帽片862、帽片864、帽片866、帽片868、帽片870和帽片872的帽部804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如图12A所示,听筒800的帽片862、帽片864、帽片866、帽片868、帽片870和帽片872的尺寸相互都不同。如图12A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听筒800中,按照帽片862、帽片864和帽片866的顺序,帽片的尺寸逐渐变小。另外,在听筒800中,按照帽片S68、帽片870和帽片872的顺序,帽片的尺寸逐渐变小。这里的尺寸指的是面积,同时也指的是向后端表面侧的方向(X轴负方向)上的长度。当本实施例的听筒800在耳道EH内收縮时,帽部804与耳道EH接触的面积在帽片862、864、866、868、870和872各处都不同。在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用户的耳道EH与地面不是平行的,而是有一些倾斜。因此,可以使包括不同尺寸的帽片862、864、866、868、870和872的听筒800以与上述倾斜相同程度的倾斜状态佩戴到耳道EH上。因此,用户也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舒适度,而不会感觉到在耳道EH内的各个位置处有压力F的差异。除了听筒800的帽部804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参照第一到第七实施例的听筒100等相同。上面对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听筒800进行了说明。在第八实施例的听筒800的情况下,与第一到第七实施例的听筒100等一样,帽片862、864、866、868、870和872向主体部102侧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提高了舒适度。在本实施例的听筒16800中,由于按照帽片862、帽片864和帽片866的顺序以及按照帽片868、帽片870和帽片872的顺序,让帽片的尺寸逐渐变小,因此用户也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舒适度,而不会感觉到耳道EH内的各个位置处有压力F的差异。然而,帽片尺寸不同的示例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听筒800的帽片862、864、866、868、870和872。也就是说,帽片862、864、866、868、870和872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寸和形状。尽管在上面已经说明的第一到第八实施例的听筒100等中,帽部104等均采用了单层结构,但是帽部104等并不是必须限于采用单层结构。下面,作为设有采用了多层结构的帽部104等的示例,将对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听筒900进行说明。m力,付翻蹄JI絲驗鋪巾冒腳斤,图13A到图13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3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13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13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13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听筒900具有帽部982。除了听筒900具有帽部982以代替帽部104之外,听筒9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听筒200相同。因此,主要对帽部982进行说明,省略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重复的组件等的说明。帽部982为双层结构,其包括第一帽片978、第一切口部916、第二帽片980和第二切口部906。以具有相互分开且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两层的双层结构来形成听筒900的帽部982。与第一实施例的听筒100的帽部104相同,帽部982具有覆盖前端表面侧的主体部102的一部分(主体部102的X轴正方向上的那一侧)的薄膜形状。此外,帽部982具有让帽部982与主体部102之间的间隔随着该帽部延伸向X轴负方向而至少扩大一次的形状。还有,邻接于第一帽片978的各个切口部916和邻接于第二帽片980的各个切口部906分别形成在切口部916与切口部906不相互重叠的位置处。如图13D所示,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对设有具有双层结构的帽部982的听筒900进行了示例说明,但是帽部982可以采用除双层结构之外的多层结构。例如,该结构可以是三层结构,或者可以是四层结构,或者可以是n层结构(n为自然数)。例如,具有十层结构的听筒具有不仅能够佩戴到耳朵上还能作为装饰物的价值,因为该听筒的形状像海葵,因而具有漂亮的外观。除了听筒900的帽部982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第一到第八实施例的听筒100等相同。在听筒900中,当将听筒900佩戴到耳道EH内时,第一帽片978收縮,且第二帽片980也收縮。对于除了如图13D所示的听筒900之外的听筒,各个第一切口部916和各个第二切口部906分别形成在不相互重叠的位置。第一切口部916和第二帽片980的具有重叠的位置关系。此外,第二切口部906和第一帽片978具有重叠的位置关系。因此,当将听筒900佩戴到耳道EH内时,在耳道EH和听筒900之间不易产生间隙。还有,在听筒900中,即使当第一帽片978沿着除了向主体部102的方向之外的方向变形时,第二帽片980也很少会与第一帽片978联动地沿着除了向主体部102的方向之外的方向变形。因而,由此来看,当将听筒900佩戴到耳道EH内时,在耳道EH和听筒900之间不易产生间隙。上面对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听筒900进行了说明。在第九实施例的听筒900的情况下,与第一到第八实施例的听筒100到800—样,帽部982向主体部102侧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提高了舒适度。在本实施例的听筒900中,由于听筒900具有采用了双层结构的帽部982,因而在耳道EH和听筒900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在上面已经说明的听筒100到900中,由切口部206等将帽部104等分开为帽片110等。但是,帽部104等并非必须被构造成被切口部206等分开为帽片110等。下面,作为帽部1104具有切口部1106但并未被分开的示例,将对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听筒1100进行说明。針付翻树舌JI射刀麵日爐^荆勺巾冒纖痛图14A到图14D是用于对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听筒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4A表示从上方(X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俯视图,图14B表示从斜前方(X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和Z轴负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图14C表示从横向(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侧视图,图14D表示从斜后方(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观察到的听筒的立体图。帽部1104具有切口部1106。如图14C所示,在听筒1100中,切口部1106的切口是沿着主体部102的通孔形成方向亦即X轴负方向形成的。然而,这些切口并未形成为一直到达帽部1104的最后端侧(帽部1104的最靠X轴负方向的那一侧)。也就是说,听筒1100的切口部1106在帽部1104上表现为透孔。由于对于听筒1100而言,帽部1104中形成有透孔但未被分开,所以举例来讲,即使当听筒1100受到震动时,帽部1104也不易于散开,从而提供了良好的耐久性。除了听筒1100的未被分开的帽部1104之外,本例中各部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以与参照图1说明的听筒100等相同。切口的形状和长度不必都相同,可以部分不同,或者全部不同。上面对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听筒1100进行了说明。在第十实施例的听筒1100的情况下,与第一到第九实施例的听筒100等一样,帽部1104向主体部102侧变形,从而将均匀、适度的压力F作用到耳道EH,提高了舒适度。在本实施例的听筒1100中,由于在切口部1106中形成了透孔但未将帽部1104分开,所以例如即使当听筒1100受到震动时,帽部1104也不易于散开,从而提供了良好的耐久性。4、结论最后,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功能结构以及由该功能结构所获得的作用和效果的示例等进行简要总结。首先,可以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听筒的功能结构进行如下说明。这些听筒都包括主体部和帽部。所述主体部采用圆筒形,该圆筒内形成有能够传播声音的通孔。所述帽部为薄膜形状,所述帽部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形成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围朝向后端表面侧延伸而形成,且至少覆盖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帽部内所述帽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部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所述听筒还具有至少一个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帽部中以使得所述帽部能够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在上述听筒中,由于听筒在帽部中具有切口部,因此当将听筒佩戴到耳道内时,帽部沿着耳道的内壁表面的形状向主体部的方向进行变形。这样,不向用户的耳道施加局部的力,因此能提高舒适度。另外,当帽部向主体部的方向进行变形时,由切口部产生的间隙减小,从而将声音泄露控制到了最小。因此,能够提高舒适度而不会降低声音品质。能够获得上述效果是因为听筒具有切口部,因而听筒能够根据耳道的尺寸进行收縮,所以不会出现向耳道施加局部压力的那种异常变形。这样,具有上述结构的听筒就能够配合各种各样的耳道尺寸进行变形。所述听筒的所述切口部可以从所述后端表面侧的所述帽部的端部向着所述前端表面侧被形成为至少两个,并且可以把所述帽部分成两个以上的帽片,这些帽片在所述前端表面侧相互连接。根据该结构,由于将帽部分为两个以上的帽片,这些帽片易于相互重叠,因而听筒就能更稳定地收縮,而不会在耳道内出现异常变形。在上述的听筒中,可以在至少一个所述切口部中形成有扩展帽片,所述扩展帽片从被所述切口部分开的两个帽片中的一个帽片向另外一个帽片延伸而形成,并且覆盖所述切口部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所述扩展帽片远离所述一个帽片,所述扩展帽片的厚度减小,使得当所述帽部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时,所述扩展帽片能够与所述另外一个帽片重根据该结构,在佩戴听筒的情况下,当帽部向主体部侧收縮时,扩展帽片与相邻的帽片(所述另一个帽片)重叠,减小了由帽片之间的切口部产生的间隙。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出现声音泄露的可能性。上述听筒还可以包括在至少一个所述切口部中形成的连接膜,所述连接膜的厚度比所述帽部的厚度小,并且所述连接膜连接被所述切口部分开的两个帽片。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膜形成于帽片之间的切口部中,所以在佩戴听筒的情况下当帽部向主体部侧收縮时,能够进一步减小由切口部产生的间隙。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声音泄露并进一步提高声音品质。通过连接膜将帽片之间连接起来,各帽片一起联动进行变形。因此,由于多个帽片能够通过连接膜进行均衡地变形,所以例如能够预防某个帽片与相邻的另一帽片过度重叠,或者能够防止出现异常变形。该听筒不仅能确保上述的对声音品质等的提高,也能够带来通过降低作用在耳道上的局部压力而提高舒适度的效果。在上述的听筒中,所述连接膜可以具有在所述被分开的两个帽片之间向所述主体部侧弯曲的形状。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膜弯向主体部侧,因此当佩戴听筒时,该连接膜可以在弯曲方向上进一步进行弯曲。因此,能够预防连接膜本身的异常变形。其结果是,很少会向耳道施加负荷,同时也不易出现声音泄露。所述听筒还可以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帽部之间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表面与所述帽部的连接位置附近,所述支撑部对所述帽部起支撑作用。根据上述结构,支撑部能够加强在帽片的基础部处的弹力。因此,当用户将听筒佩戴到他/她的耳道中时,帽部在利用自身的弹力向耳朵施加回弹力的同时进行收縮,从而减小了帽部和耳道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声音泄露并能提高舒适度。一方面,帽片等虽然可以优选由弹性元件形成,但是弹性元件的弹力会由于因时间推移或者过度变形所引起的老化而减小。另一方面,当在上述结构中形成有支撑部时,就能够弥补上述弹力的减小,进而提高听筒的耐久性。在上述的听筒中,所述帽部可以采用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各层相互分开且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层叠,并且所述切口部在不同的所述层中可以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处。根据上述结构,当帽部采用多层结构且各层中的切口部的位置不同时,切口部不会相互重叠,这使得能够进一步减小由切口部产生的间隙。另外,即使当某个帽片在除了向主体部的方向之外的方向上进行变形时,与该帽片相邻的辅助帽片也很少会与该帽片联动地在除了向主体部的方向之外的方向上进行变形。因此,在将听筒佩戴到耳道中时,不易在耳道和听筒之间产生间隙。在上述的听筒中,所述切口部可以形成在所述后端表面侧与所述前端表面侧之间的所述帽部的部分上,从而沿着所述通孔形成方向在所述帽部中形成透孔。根据上述结构,在该听筒中,由于未将帽部分开,因此即使当听筒受到震动时,帽片也不易散开,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在上述的听筒中,所述切口部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使所述被分开的帽片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片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的宽度。根据上述结构,当将听筒佩戴到耳道内并且听筒进行收縮时,帽片之间不会进行超过必要程度的重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度。在上述听筒中,所述切口部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比从所述后端表面侧到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帽部的长度短的长度。根据上述结构,当将听筒佩戴到耳道内并且听筒进行收縮时,各帽片很少会在除了向主体部的方向之外的方向上进行变形。另外,在帽片的没有形成切口部的基础部分处,帽片互相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帽片的基础部分的强度。因此,能够防止帽片的诸如过度变形等异常变形。可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组合、子组合和替代。尽管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帽片104中形成有多个切口部106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在帽部104中可以形成有一个切口部106。此时,尽管没有将帽部104分为多个帽片IIO,但通过切口部106能够实现向主体部102侧的平稳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舒适度。权利要求一种听筒,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所述圆筒内形成有能够传播声音的通孔;帽部,所述帽部是薄膜形状,所述帽部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形成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围朝向后端表面侧延伸而形成,且至少覆盖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帽部内所述帽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部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以及至少一个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帽部中以使得所述帽部能够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切口部从所述后端表面侧的所述帽部的端部向着所述前端表面侧被形成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帽部被分为两个以上的帽片,这些帽片在所述前端表面侧互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筒,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切口部中形成有扩展帽片,所述扩展帽片从被所述切口部分开的两个帽片中的一个帽片向另外一个帽片延伸而形成,并覆盖所述切口部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所述扩展帽片远离所述一个帽片,所述扩展帽片的厚度减小,使得当所述帽部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时,所述扩展帽片能够与所述另外一个帽片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筒,还包括连接膜,所述连接膜以比所述帽部小的厚度形成在至少一个所述切口部中,并且所述连接膜连接被所述切口部分开的两个帽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连接膜具有在所述被分开的两个帽片之间向所述主体部侧弯曲的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筒,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帽部之间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表面与所述帽部的连接位置附近,所述支撑部支撑着所述帽部。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帽部具有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中的各层相互分开且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层叠,并且所述切口部在不同的所述层中被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切口部被形成在所述后端表面侧与所述前端表面侧之间的所述帽部的部分上,从而沿着所述通孔形成方向在所述帽部中形成透孔。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切口部被形成为具有使所述被分开的帽片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片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的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筒,其中,所述切口部被形成为具有比从所述后端表面侧到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帽部的长度短的长度。11.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发出声音;和听筒,在将所述听筒塞入视听者的耳朵并因而支持着所述驱动单元的情况下,所述听筒把从所述驱动单元发出的声音传播到耳道内,其中,所述听筒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所述圆筒内形成有使所述驱动单元与耳道之间连通的通孔;帽部,所述帽部是薄膜形状,所述帽部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形成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围朝向后端表面侧延伸而形成,且至少覆盖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帽部内所述帽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部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以及至少一个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帽部中以使得所述帽部能够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听筒和耳机,所述听筒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所述圆筒内形成有能够传播声音的通孔;帽部,所述帽部是薄膜形状,所述帽部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形成方向上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围朝向后端表面侧延伸而形成,至少覆盖所述前端表面侧的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帽部内所述帽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帽部延伸向所述后端表面侧而扩大;以及至少一个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帽部中以使得所述帽部能够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变形。由本发明提供的听筒可以不花费用户的劳力,以一个尺寸的听筒就能适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耳朵的人,并且舒适度好。文档编号H04R1/10GK101754069SQ20091022483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发明者室崎胜功,市村公延,投野耕治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