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表的更新方法

文档序号:772264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照表的更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照表的更新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者能使用数字相机或摄影机等撷取影像(image)或视频(video),并得到可直接播放观赏的影像/视频输出文件。然而数字相机等装置最初由传感器(sensor)所能得到的数据是原始数据(rawdata),原始数据尚须经过影像处理装置进行许多的处理才能提供给使用者观赏。在进行影像处理的过程中,影像处理装置通常会查阅各种对照表(lookuptable,LUT)以提高处理的速度,这是因LUT相当是一个记忆体,以阵列型态储存结果,之后就可根据索引查到对应的结果,故能免除繁杂的计算,节省时间、增进效率。对照表的内容会因使用者拍摄环境参数的改变,而需要将其内容更新成相对应的内容。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对于影像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因此对照表内需要被填入更多更精细的内容。换句话说,更新对照表时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填入更多的数据。如此一来,在处理视频时,就可能发生因无法实时(realtime)地将对照表更新,而造成影像处理上的错误。现有的对照表更新方法是采用在扫描视频帧时的垂直空白间隔(verticalblankinginterval,VBI)内更新对照表,即在切换帧时的空档更新对照表。但由于影像处理装置的系统趋于复杂,于环境参数改变时尚需处理许多更新对照表以外的事情。因此对照表难以在垂直空白间隔内就可实时更新完成,而导致处理下一帧时发生错误。再加上使用者所需的帧频(framerate)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垂直空白间隔的时间被大幅减少,所以更容易出错。另一种现有的对照表更新方法则是多增加一组影子表(shadowtable),在处理目前的帧时便预先将下一帧所需的对照表的内容存入影子表中,之后就可切换至此已更新内容的影子表来供下一帧使用。然而,这种做法尚需增加一组缓存器或是记忆体,故会使得硬件以及功率消耗增加,且多组对照表所需的额外缓存器或记忆体可能多达101Λ(千字节),这对影像处理装置而言是相当大的成本负担。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适于一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装置包含具有一执行对照表(lookuptable,LUT)的一多重内插查表器,而对照表的更新方法根据一来源对照表对多重内插查表器进行更新。对照表的更新方法主要是将所需更新的对照表内容,分散到不同的多个垂直空白间隔(verticalblankinginterval,VBI)去填写,不但可克服现有需增加额外缓存器或记忆体的缺失,又可使查表器具有多重内插精准度。本发明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包含分割来源对照表为多个对照子表;以及利用这些对照子表分别于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执行对照表的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对照子表是可分别对应一N点内插法。执行对照表受对照子表更新,进而可使得多重内插查表器对应N点内插法。其中N可为an,且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执行对照表尚可被切割为多个索引区段,且这些对照子表分别对应这些索引区段,以分别于这些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对应的索引区段。其中,对照子表亦可分别对应N点内插法。索引区段受对照子表更新,进而可使得多重内插查表器的索引区段是对应N点内插法,其中N可为2m,且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此外,执行对照表受对照子表更新后,执行对照表的这些索引区段可同时对应不同的N点内插法。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在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逐渐地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的执行对照表。当拍摄环境参数改变,多重内插查表器能实时以N点内插法提供执行对照表的结果。且随着执行对照表逐步地被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能够提供更佳精准的内插结果。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并不需要增加缓存器或记忆体,因此较现有的更新方法节省成本以及耗电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影像处理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图2是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垂直空白间隔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来源对照表的示意图;图5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的索引值与目标值示意图;图5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的索引值与目标值示意图;图5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的索引值与目标值示意图;图5D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的索引值与目标值示意图;图5E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的索引值与目标值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执行对照表的更新流程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范例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执行对照表的更新流程示意图;以及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范例的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的索引值与目标值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20影像处理装置21影像传感器22传感器控制器23微处理器24影像信号处理器25编译码器26储存器27缓冲器沘显示引擎单元四输入/输出单元30显示装置40多重内插查表器42来源对照表44执行对照表50影像数据52水平空白间隔VBI-1,VBI-2,VBI-3,VBI-4,VBI-5垂直空白间隔VBI-1,,VBI-2,,VBI-3,垂直空白间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图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适用于一影像处理装置,且影像处理装置包含具有一执行对照表(lookuptable,LUT)的一多重内插查表器。其中影像处理装置可为数字相机、摄影机、具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或是其它具有影像处理功能的装置等。当然根据本发明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亦适合具有影像处理功能的系统,例如台式计算机或是服务器等计算器系统。图1是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影像处理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关于本发明所适用的影像处理装置20可以是但不限于图1所绘示的架构。影像处理装置20可包括一影像传感器(imagesensor)21、一传感器控制器(sensorcontroller)22、一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23、一影像信号处理器(ImageSignalProcessor,ISP)24、一编译码器(codec)25、一储存器(externalstorage)26、一缓冲器(buffer)27、一显示引擎单元(displayengineunit)28以及一输入/输出单元(Input/Outputunit,10unit)29。影像传感器21是用于感测影像,例如可以是数字相机、手机或是摄影机等装置的影像撷取单元或影像感光组件。举例而言,影像传感器21可以是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感光组件。传感器控制器22可产生高速控制信号来控制影像传感器21。微处理器23可用于控制影像处理装置20的运作以及各组件的作动。缓冲器27是用于暂存数据,当微处理器23要使用数据时可以直接从缓冲器27调用,以提高微处理器23的执行效能。影像信号处理器M会根据许多程序来处理影像信号,处理过的影像可储存在储存器沈中,之后可经由显示引擎单元观将影像显示于与影像处理装置20电性连接的显示装置30上。且,本发明的影像信号处理器对和显示引擎单元观皆具有执行对照表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其中多重内插查表器40可拥有多重内插精准度,也就是说多重内插查表器40可对应一N点内插法。例如多重内插查表器40可支持2点内插法、4点内插法、8点内插法或16点内插法等,以利用内插法来依据执行对照表的一索引值得到对应于索引值的一目标值。另于储存器26中存有一来源对照表,是用于提供多重内插查表器40更新其执行对照表的内容。以数字相机为例,当使用者要改变拍摄时的环境参数时,例如从拍摄静止影像模式切换为录像模式便会造成执行对照表需要被更新,此外当使用者改变相机的国际标准化组只(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又称为才目机的感光度)、白平衡(AutoWhiteBalance)或场景模式(scenemode)时,又或是当使用者改变与影像处理装置20相连的显示装置30时,都可能造成需要更新执行对照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来源对照表与执行对照表可以是一三原色对照表(RGBtable)、一亮度色度浓度对照表(YUVtable)、一自动白平衡对照表(AutoWhiteBalancetable,AffBtable)、一线性转非线性对照表(lineartonon-lineartable)、一非线性转线性对照表(non-lineartolineartable)或是一透镜阴影对照表(lensshadingtable)。再者,显示装置30可以是已经装设在影像处理装置20上,或是与影像处理装置20外接,如电视屏幕。储存器沈可是一外部储存器,其除了可储存处理过的影像数据外,亦尚可储存未处理过的影像数据。较佳的是,储存器26是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或是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oubleDataRate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DRSDRAM,亦简称为DDR)。编译码器25则是用于对影像信号进行编码与压缩,例如可将影像转换为音频视频交错格式(AudioVideoInterleaveformat,AVIformat)或是动态影像压缩标准格式(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MPEGformat)输入/输出单元四可以是如外部记忆卡控制单元,用于将处理过后的视频数据储存至记忆卡中。其中记忆卡可为安全数字卡(SE⑶REDDIGITALCARD,SD卡)、记忆体堆栈记忆卡(MEMORYSTICKMEMORYCARD,MS)或是压缩快闪记忆卡(COMPACTFLASHMEMORYCARD,CF)等。请同时搭配前述的影像处理装置20,以下是进一步揭露根据本发明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对照表的更新方法主要是对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所需更新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垂直空白间隔(verticalblankinginterval,VBI)去更新请参照图2,其是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垂直空白间隔的示意图。影像传感器21所撷取的影像具有多个帧,如帧1、帧2、帧3、帧4以及帧5等。每个帧具有成列的多个影像数据50,故在读取帧时,是依序逐列地扫描与读取此些影像数据50。以帧1举例来说,在帧1的一列的影像数据50被从头到尾读取完毕,到要移往下一列的影像数据50的头部前,会有一个短暂的间隔时间。此间隔时间就是所谓的一水平空白间隔(horizontalblankinginterval,HBI)52。而垂直空白间隔则为在视频的一个帧中所有的影像数据50全部被读取后,到要移往下一个帧的第一列影像数据50之前的间隔。例如从帧1切换至下一个帧2时,两帧间的时间差就是垂直空白间隔VBI-2。接着请参照图3,其是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于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可包括步骤S70分割来源对照表为多个对照子表;步骤S80利用这些对照子表分别于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执行对照表的内容;以及,步骤S90判断是否执行对照表被所有的对照子表更新。对照表的更新方法之中使用的来源对照表可存在储存器沈中。当使用者利用影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接口改变拍摄环境参数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内容是需要随之被更新的。此时微处理器23可发出一更新命令给影像信号处理器M,以根据储存器26所存的来源对照表内容来进一步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40中的执行对照表的内容。或者,当使用者改变与影像处理装置20相连的显示装置30时,可能会造成显示引擎单元观内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需要被更新。此时,微处理器23亦可发出更新命令给显示引擎单元28,以根据储存器沈所存有的来源对照表去更新显示引擎单元观内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的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来源对照表可以是上述的三原色对照表、亮度色度浓度对照表、自动白平衡对照表、线性转非线性对照表、非线性转线性对照表、透镜阴影对照表、液晶显示器伽码调对照表OXDgammatonetable)或是电视伽码调对照表(TVgammatonetable)。请同时参照图4,其是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来源对照表的示意图。图4是将来源对照表42的索引值(χ值)以及目标值(y值)以描点的方式表示,其中χ轴以及y轴物理上代表的意义是依来源对照表42的内容而定。以线性转非线性对照表为例,χ值是表示线性影像,y值是表示非线性影像。于本实施范例中,来源对照表42的储存容量是4位,则共具有17组索引值以及目标值,即包括索引值χ为016的目标值的数据。在步骤S70中,来源对照表42可被分割成多个对照子表,以使用这些对照子表逐次更新执行对照表。接着在步骤S80中,由于在多个的帧间具有多个的垂直空白间隔,如图2所示的帧1、帧2、帧3、帧4、帧5、垂直空白间隔VBI-l、VBI-2、VBI-3、VBI-4以及VBI-5。而影像信号处理器M是将欲更新的执行对照表的内容,分散到不同垂直空白间隔去更新。即分别在不同的垂直空白间隔依序根据对照子表逐渐更新执行对照表的内容。更详细地说,每一个对照子表在更新执行对照表时,是可一次更新执行对照表的全部内容,即将对照子表内容复制至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且,当在此次垂直空白间隔中所使用的对照子表对应N点内插法(也可说此对照子表支持N点内插法)时,则执行对照表受对应N点内插法的对照子表更新,而使得多重内插查表器40亦对应N点内插法。也就是说,多重内插查表器40具有N点内插精准度,进而使多重内插查表器40是为可支持N点内插法的查表器。如此一来,即可根据N点内差法得到尚未被对照子表更新的目标值。其中N为an,且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当在此次垂直空白间隔中所使用的对照子表支持2点内插法时,执行对照表受此支持2点内插法的对照子表更新而具有2点内插精准度。此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是一个可支援2点内插法的查表器,即可利用2点内插法得到目标值。同理,当在此次垂直空白间隔中所使用的对照子表是支持4点内插法时,执行对照表受此支持4点内插法的对照子表更新而具有4点内插精准度。此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是一个可支援4点内插法的查表器,即可利用4点内插法得到目标值,依此类推。再者,可以依据垂直空白间隔的长短,或是于垂直空白间隔中需要更新的执行对照表的数量来分割来源对照表42。举例而言,当垂直空白间隔较长时,代表可以于垂直空白间隔内进行较多的运算,故可将来源对照表42分成较少份的对照子表。而若是在影像信号处理器M或显示引擎单元观等同时有多个执行对照表需要被更新时,代表每一个执行对照表能够分到的运算时间较少,而需要将来源对照表42分成较多份的对照子表来逐渐更新。最后在步骤S90中,判断是否执行对照表已被所有的对照子表更新。若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已更新完全(也就是来源对照表42的内容已经完全复制到执行对照表),在接到新的更新命令之前执行对照表就不需再被更新。若来源对照表42中尚有未完全复制予执行对照表的对照子表,便于下一个垂直空白间隔中继续更新执行对照表直到多重内插查表器40被所有的对照子表更新。需注意的是,即使执行对照表尚未被完全更新完毕,若接到新的更新命令时,仍需按照新的更新命令重新以新指定的来源对照表42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40。接下来请参照图5A、图5B、图5C、图5D以及图5E,其分别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的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的索引值与目标值示意图。并请同时参照图6,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的更新执行对照表内容的流程图,以便更详细说明步骤S70,以及步骤S80中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44被更新的情形。于本实施范例中,假设一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最多只能更新四组索引值各自的一目标值数据,而来源对照表42的17组索引值与目标值被分割为5个对照子表,第一对照子表、第二对照子表、第三对照子表、第四对照子表及第五对照子表。这些对照子表分别于五个垂直空白间隔时间VBI-I到VBI-5来更新执行对照表44的内容,如图6所示。第一对照子表包括索引值χ为0、8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是一个可支持8点内插法的对照子表,用于垂直空白间隔VBI-I时更新执行对照表44。如图5A所示,执行对照表44被更新了三个点,即具有索引值χ为0、8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当影像信号处理器24处理影像需查阅执行对照表44时,就可得到索引值χ为0、8以及16的正确的目标值(y值),且执行对照表44具有8点内插精准度。当需要索引值χ为1至7或是9至15的目标值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即根据索引值χ为0、8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以8点内插法来得到目标值。第二对照子表包括索引值χ为0、4、8、12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是一个可支持4点内插的对照子表,用于垂直空白间隔VBI-2更新执行对照表44。如图5B所示,执行对照表44多被更新两个点,即新增索引值χ为4及12的目标值数据。因此,目前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共具索引值χ为0、4、8、12以及16的五组目标值数据,且执行对照表44具有4点内插精准度。当需要索引值χ为1至3,5至7,9至11或13至15的目标值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即可根据索引值χ为0、4、8、12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以4点内插法来得到目标值。第三个对照子表包括的索引值χ为0、2、4、6、8、10、12、14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是一个可支持2点内插的对照子表,用于垂直空白间隔VBI-3时更新执行对照表44。同样地,如图5C所示,执行对照表44多被更新四个点,多新增索引值χ为2、6、10以及14的目标值。此时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共具索引值0、2、4、6、8、10、12、14以及16的九组目标值数据,且执行对照表44具有2点内插精准度。当需要索引值χ为1、3、5、7、9、11、13以及15的目标值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则根据索引值χ为0、2、4、6、8、10、12、14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以2点内插法来得到目标值。经过了三次更新后,此时的执行对照表44已拥有9组索引值与其对应的目标值数据。而剩8组数据是未知的,即索引值χ为1、3、5、7、9、11、13以及15的8组目标值数据是未知的。但由于一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最多只能更新4组索引值的目标值数据,所以最少需要两个垂直空白间隔的时间来更新。因此,在垂直空白间隔VBI-4与VBI-5分别是利用第四个对照子表与第五个对照子表来更新执行对照表44,其中第四个对照子表包括索引值χ为1、3、5以及7的目标值数据,第五个对照子表包括索引值χ为9、11、13以及15的目标值数据。如图5D所示,执行对照表44于垂直空白间隔VBI-4依据第四对照子表而被更新四个点,新增第四对照子表的索引值X为1、3、5以及7的目标值数据。此时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共具索引值0、1、2、3、4、5、6、7、8、10、12、14以及16的数据,且当需要索引值χ为9、11、13以及15的目标值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则根据索引值χ为8、10、12、14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以2点内插方式来得到目标值。最后,如图5Ε,执行对照表44依据第五对照子表而被更新四个点,即得到第五对照子表的索引值X为9、11、13以及15的目标值,就得到如图4的完整的来源对照表42的内容。此时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就具所有索引值016的目标值数据,故可直接得到任一索引值所对应的目标值,而不需要进行内插。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逐步更新执行对照表44且改变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内插精准度,内插查表器40的内容会愈来愈精确,所得到的目标值也会越来越逼近真正的目标值。此外,虽上述的各实施范例均在连续的垂直空白间隔内进行更新,实际上执行对照表44并不需在连续的垂直空白间隔内被更新。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对照表的更新方法,除了本着执行对照表44所需更新的内容是分散在不同的垂直空白间隔去更新的概念外,还揭露如何使多重内插查表器40具有一多区段内插法的查表功能。请参照图7,是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范例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于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可包括步骤SllO分割执行对照表为多个索引区段;步骤S120分割来源对照表为多个对照子表,且对照子表分别与索引区段相对应;步骤S130利用这些对照子表分别于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执行对照表中所对应的索引区段;以及,步骤S140判断是否执行对照表被所有的对照子表更新。例如当使用者利用影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接口改变拍摄环境参数时,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44的内容是需要随之被更新的。此时微处理器23可发出更新命令给影像信号处理器24,以根据储存器沈所存的来源对照表42的内容来进一步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40中的执行对照表44的内容。或者,当使用者改变与影像处理装置20相连的显示装置30时,亦可能会造成显示引擎单元观内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需要被更新。此时,微处理器23亦可发出更新命令给显示引擎单元28,以根据储存器沈所存有的来源对照表42去更新显示引擎单元观内的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44的内容。且,如图4所示,来源对照表42是具有17组索引值与其目标值,更详细的内容是如于前述所揭示的内容,遂不再赘述。在步骤S110,是分割执行对照表44为多个索引区段。例如可将17个索引值分成三个索引区段,索引区段0彡χ彡4、索引区段4彡χ彡8以及索引区段8彡χ彡16。在步骤S120,是分割来源对照表42为多个对照子表。例如前述执行对照表44预计分成三个索引区段更新,因此来源对照表42就可分成三个对照子表(第一对照子表、第二对照子表以及第三对照子表)以对应执行对照表44的三个索引区段。在步骤S130,是利用这些对照子表分别于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执行对照表44中所对应的索引区段。执行对照表44可受对应的这些对照子表更新,而使多重内插查表器40对应这些N点内插法。受对照子表更新后,执行对照表44可同时对应不同的N点内插法。例如第一对照子表、第二对照子表与第三对照子表分别对应执行对照表44的三个索引区段,且分别于三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对应索引区段。再者,当对照子表支持N点内插法时,此索引区段受支持N点内插法的对照子表更新后,就可使得多重内插查表器40于索引区段内可根据N点内插法得到目标值。其中N为an且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为便于说明,请配合图8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范例的执行对照表的更新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对照子表至第三对照子表分别分配至三个垂直空白间隔VBI-1’、VBI-2’以及VBI-3’更新执行对照表44中所对应的索引区段,更新后的执行对照表44就如图9所示。第一对照子表包括索引值χ为0、2以及4的目标值数据,是支持2点内插法,用于更新执行对照表44的索引区段0<χ<4。执行对照表44被第一对照子表更新后具有索引值χ为0、2以及4的目标值数据。故多重内插查表器40在索引区段0<χ<4之内,可利用2点内插法来得到目标值。第二对照子表包括索引值χ为4以及8的目标值数据,是支持4点内插法,用于更新执行对照表44的索引区段4<χ^8。执行对照表44被第二对照子表更新后另具有索引值χ为4以及8的目标值数据。故多重内插查表器40在索引区段4<χ<8之内,可利用4点内插法来得到目标值。而第三对照子表包括索引值为8以及16的目标值数据,是支持8点内插法,用于更新执行对照表44的索引区段8<χ^16。执行对照表44被第三对照子表更新后另具有索引值χ为8、16的目标值数据。故多重内插查表器40在索引区段8<χ^16之内,可利用8点内插法来得到目标值。也就是说,执行对照表44受对照子表更新后,执行对照表44的这些索引区段可同时对应不同的N点内插法。所以,多重内插查表器40是一种多区段内插查表器。在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不同区段内,可利用与各索引区段对应的内插精准度的内插法得到目标值,进一步实现渐进式查表的功能。且,前述执行对照表44的索引区域的分割数目、分割范围,及各区域所需的内插精准度,可根据需求决定,并不以上述实施范例为限。最后在步骤S140中,判断是否执行对照表44已被所有的对照子表更新。若多重内插查表器40的执行对照表44已更新完全(也就是来源对照表42的内容已经完全复制到执行对照表44),在接到新的更新命令的前执行对照表44就不需再被更新。若来源对照表42中尚有未完全复制予执行对照表44的对照子表,便于下一个垂直空白间隔中继续更新执行对照表44直到多重内插查表器40被所有的对照子表更新。需注意的是,即使执行对照表44尚未被完全更新完毕,若接到新的更新命令时,仍需按照新的更新命令重新以新指定的来源对照表42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40。此外,虽上述的各实施范例均在连续的垂直空白间隔内进行更新,实际上执行对照表并不需在连续的垂直空白间隔内被更新。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能够在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逐渐地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的执行对照表,并更改多重内插查表器的内插精准度。如此一来,场景切换后多重内插查表器亦能实时提供影像处理装置查阅执行对照表的结果。且随着执行对照表逐步地被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能够提供更佳精准的内插结果作为输出。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并不需要多增加预存执行对照表的缓存器或记忆体,因此较现有的更新方法节省成本以及耗电量。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对照表的更新方法,适于一影像处理装置,该影像处理装置包含具有一执行对照表的一多重内插查表器,而该对照表的更新方法根据一来源对照表对该多重内插查表器进行更新,其特征在于,该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包含分割该来源对照表为多个对照子表;以及利用该些对照子表分别于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该执行对照表的内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对照子表分别对应一N点内插法,且该执行对照表受该些对照子表更新而使该多重内插查表器对应该些N点内插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an,且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割该执行对照表为多个索引区段,该些对照子表分别对应该些索引区段且分别于该些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该些索引区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对照子表分别对应一N点内插法,且该索引区段受对应的该些对照子表更新而使该多重内插查表器的该索引区段对应该N点内插法。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an,且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执行对照表受该些对照子表更新后,该执行对照表同时对应不同的该些N点内插法。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重内插查表器被配置于该影像处理装置的一影像信号处理器或是一显示引擎单元之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执行对照表以及该来源对照表为一三原色对照表、一亮度色度浓度对照表、一透镜阴影对照表、一液晶显示器伽码调对照表或是一电视伽码调对照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来源对照表储存在该影像处理装置的一储存器中。全文摘要一种对照表的更新方法,适于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装置包含具有执行对照表的多重内插查表器,而对照表的更新方法根据来源对照表对多重内插查表器进行更新。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包含分割来源对照表为多个对照子表;以及利用这些对照子表分别于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更新执行对照表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在多个垂直空白间隔内逐渐地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的执行对照表。当拍摄环境参数改变,多重内插查表器能实时以N点内插法提供执行对照表的结果。且随着执行对照表逐步地被更新,多重内插查表器能够提供更佳精准的内插结果。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对照表的更新方法并不需要增加缓存器或记忆体,因此较现有的更新方法节省成本及耗电量。文档编号H04N5/225GK102118550SQ20091025889公开日2011年7月6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发明者张达铭,林伯荣申请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