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设备和颜色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773673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设备和颜色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设备和颜色处理方法,尤其涉及基于片(patch)的色度值来校正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设备和颜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打印设备为了输出所期望的颜色,使用颜色转换查找表(以下简称为LUT)。 该颜色转换LUT包括维持打印设备处于恒定状态所需的校准时使用的LUT和以ICC配置文件(profile)为代表的颜色匹配时使用的LUT等。为了创建这些颜色转换LUT,打印设备输出例如图9所示配置成的多种颜色的片。注意,如图9中的附图标记91所示,一个正方形的方格图案与一个片相对应。通过使用诸如光谱色度计等的色度计测量这些多种颜色的片来获得色度值,并且通过将装置依赖值和非装置依赖值彼此相关联来创建颜色转换LUT。打印时使用的大部分介质包含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区域中(特别是蓝紫色区域中)的荧光以增加白色程度的荧光增白剂。如图10所示,荧光增白剂的荧光增白效果根据温度而增加/降低。由于该原因,输出至包括荧光增白剂的介质上的打印材料的色度值也根据温度而改变。由于介质中包含的荧光增白剂的影响引起的打印材料的色度值的变化量在介质白色(mediumwhite)部分上最大,并且随着诸如墨和调色剂等的颜色材料的量增加而减小。也就是说,色度值的变化量在人类的颜色感知灵敏度高的高亮部分和低饱和度部分上大。因而,为了以高精度管理打印设备的颜色,需要管理时的温度总是维持在恒定的目标温度(例如,作为测色领域中的标准温度的23°C JIS Z8703)。然而,就成本而言,该方法不切实际。因而,需要通过校正依赖于温度的色度值变化来预测特定目标温度下的色度值的方法。作为校正依赖于温度的色度值变化的方法,提出了以下方法。在一种方法中,针对各着色试料(color sample),预先计算每单位温度间隔的各个波长的光谱反射率变化量,并且预测期望温度下的光谱反射率(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另一方法中,针对各着色试料,计算每单位温度间隔的各个波长的 Kubelka-Munk公式中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变化量,并且预测期望温度下的光谱反射率 (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77649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3555706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计算每单位温度间隔的各个波长的光谱反射率变化量的方法中,不能预测打印设备能够输出的装置值的所有组合的光谱反射率。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针对各着色试料计算每单位温度间隔的各个波长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变化量的方法中,可以根据着色试料的混合比来预测混合颜色的光谱反射率。然而,由于已经经过了普通半色调处理的打印材料具有不均勻的着色面,因此对于该方法也难以预测打印设备能够输出的装置值的所有组合的光谱反射率。
由于这两种方法都未考虑着色试料的基底(打印介质)中包含的荧光增白剂的影响,因此对于使用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的打印材料,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够适当地校正色度值。

发明内容
已经作出了本发明以解决前述问题,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图像处理设备和颜色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设备和颜色处理方法针对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能够适当地估计期望温度下任意颜色的片的色度值。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以下配置。也就是说,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第一介质色度值获取部件,用于获取通过在第一温度下测量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所获得的第一介质色度值;第二介质色度值获取部件,用于获取通过在第二温度下测量所述介质所获得的第二介质色度值;片色度值获取部件,用于获取通过在所述第二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多种颜色的片所获得的基准片色度值;目标温度获取部件,用于获取目标温度;介质色度值估计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和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所述介质时所获得的第三介质色度值;以及片色度值估计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所述第三介质色度值和所述基准片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多种颜色的片时所获得的片色度值。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保持部件,用于保持通过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下分别测量在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上形成的多种颜色的片所获得的第一片色度值和第二片色度值;目标温度获取部件,用于获取目标温度;以及片色度值估计部件,用于基于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的所述第一片色度值和所述第二片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多种颜色的片时获得的片色度值。例如,所述第二温度是紧挨在形成所述多种颜色的片之后介质的温度。根据具有以上配置的本发明,可以针对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适当估计期望温度下任意片的色度值。因此,可以对要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施加适当的图像校正。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设备的配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的详细配置的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存储单元中保持的数据的示例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指定单元的详细配置的框图;图5是示出实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指定单元的UI的示例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校准LUT创建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设备的配置的框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颜色匹配LUT创建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普通的片的示例的图10是示出多个温度下的介质白色光谱反射率的图;以及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存储单元中保持的数据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注意,以下实施例所述的配置仅是例子,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所例示的配置。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将说明作为安装了颜色传感器的电子照相式打印机设备中的颜色处理方法的色度值温度校正。假定本实施例中处理的介质包含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区域中的荧光以增加白色程度的荧光增白剂。此外,假定在包括紫外区域的光源下对介质和在该介质上形成的片进行测色。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获得的各种色度值包括荧光增白剂的影响。设备配置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设备的配置的框图。打印机设备1在打印作业之前或在打印作业期间输出校准用的片,并且使用内置的测色传感器来测量这些片的色度值。然后,设备1基于这些色度值创建并更新校正表,由此维持设备的恒定的颜色再现性。 此时,校准用的多个输出片具有紧挨在定影之后的高温,并且这些输出片的色度值变化。因此,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对这些色度值进行校正。将打印机设备1的功能单元大致分类为控制器单元11和引擎单元12。控制器单元11包括颜色匹配单元111、校准单元112、校准LUT生成单元113和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 114。注意,控制器单元11包括与图像处理相关联的各种其它功能单元,但将不给出与本实施例未直接相关的单元的说明。颜色匹配单元111利用CMM(Color Matching Module,颜色匹配模块),使用以ICC 配置文件为代表的颜色匹配LUT 1111执行颜色调整。校准单元112使用校准LUT 1121执行图像校正(校准)以维持恒定的打印状态。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校准LUT 1121对要形成图像并且从颜色匹配单元111输出的图像数据(装置值)CiffK进行转换,获得了校正后的 CMYK值。注意,可以多维地或一维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校准LUT 1121的转换。作为本实施例的典型特征,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114通过校正片色度值的温度变化,估计目标温度下的色度值。校准LUT生成单元113使用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114校正后的目标温度下的色度值,生成校准单元112中的校准LUT 1121。另一方面,引擎单元12包括定影单元121、温度传感器单元122和颜色传感器单元 123。注意,引擎单元12包括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所使用的各种其它功能单元,但将不给出与本实施例未直接相关的单元的说明。定影单元121包括辊和带的组合,包含诸如卤素加热器等的热源,并且通过加热和加压熔化介质上附着的调色剂并进行定影。颜色传感器单元123配置在从定影单元121 到排出口的输送路径上,并且测量片的颜色。温度传感器单元122配置在颜色传感器单元 123附近,并且测量片测色时介质的温度。以下将说明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114的详细配置。如图2所示,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114包括指定单元21、存储单元22和运算单元23。如图4所示,指定单元21包括目标温度指定单元41和介质类型指定单元42。目标温度指定单元41基于用户指示指定所期望的目标温度。作为目标温度的例子,使用作为测色领域中的标准温度的23°C (JIS Z87(X3)。介质类型指定单元42指定在输出校准用的多种颜色的片时使用的介质类型。例如,通过在PC或打印机的前面板上显示图5所示的用户界面(UI)、从而使得可以根据用户指示指定目标温度和介质类型,来实现指定单元21。如图3所示,存储单元22存储生成数据31、测量数据32和预设色度数据33。这三类数据均包括温度、CMI值和光谱反射率值。生成数据31包括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114 生成的目标温度下的色度值。测量数据32包括温度传感器单元122和颜色传感器单元123 获取的测量值。预设色度数据33包括在多个温度下预先测量出的各种介质的介质白色数据。注意,预设色度数据33中的多个温度包括例如,作为测色领域中的标准温度的 230C (JIS Z8703)和打印机设备1中的图像形成时紧挨在定影之后的温度等。校准LUT创津处理以下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打印机设备1中的校准LUT 1121的生成处理。在步骤S601中,用户使用色度值温度校正单元114中的目标温度指定单元41指定目标温度Tt。在步骤S602中,用户使用介质类型指定单元42指定校准时使用的介质。通过在步骤S603中检查在步骤S602中指定的介质是否是预设介质、即所指定的介质是否是在存储单元22中作为预设色度数据33所存储的介质,使控制按条件进行分支。也就是说, 如果所指定的介质是预设介质,则该处理跳至步骤S606 ;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04。在步骤S604中,将打印机设备1上放置的所指定的介质输送至可以进行温度传感器单元122和颜色传感器单元123的测量的位置(测量位置)。在步骤S605中,温度传感器单元122测量第一温度Tml作为介质温度,并且颜色传感器单元123获取该介质上的介质白色色度值PWml (A)0将在该步骤中获取到的第一温度和介质白色色度值作为测量数据32 中的第一介质色度值321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由于该第一温度Tml未受定影单元121的加热影响,因此该第一温度Tml不高(该第一温度Tml低)。在步骤S606中,基于例如从PC输出的数据在介质上形成校准用的多种颜色的片数据,并将该介质输送至这些传感器的测量位置。在步骤S607中,温度传感器单元122测量第二温度Tm2作为紧挨在片形成之后的温度。同样,颜色传感器单元123获取紧挨在片形成之后该介质上的介质白色色度值 PWm2U)和片色度值Rm2U)。在预设介质的情况下,在该步骤中无需测量第二温度和介质白色色度值。将在该步骤中获取到的第二温度Tm2和介质白色色度值PWm2U)作为测量数据32中的第二介质色度值322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同样,将片色度值Rm2 ( λ )存储为基准片色度值323。由于该第二温度Tm2受到定影单元121的加热影响,因此该第二温度Tm2 尚ο在步骤S608中,运算单元23生成第三介质色度值PWt ( λ )作为在目标温度Tt下的介质白色色度值。然后,运算单元23将第三介质色度值PWtU)作为生成数据31中的介质色度值311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第三介质色度值PWtU)估计当在目标温度下测量所指定的介质时将获得的色度值。在本实施例中,在介质白色色度值随着温度变化而线性变化的假设下进行该估计运算。更具体地,根据所指定的介质是否是预设介质来使用以下的公式。当所指定的介质是预设介质时,使用以下的公式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第一介质色度值获取部件,用于获取通过在第一温度下测量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所获得的第一介质色度值;第二介质色度值获取部件,用于获取通过在第二温度下测量所述介质所获得的第二介质色度值;片色度值获取部件,用于获取通过在所述第二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多种颜色的片所获得的基准片色度值;目标温度获取部件,用于获取目标温度;介质色度值估计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和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所述介质时所获得的第三介质色度值;以及片色度值估计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所述第三介质色度值和所述基准片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多种颜色的片时所获得的片色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是紧挨在形成所述多种颜色的片之后所述介质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部件,用于预先保持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其中,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获取部件获取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的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类型获取部件,用于获取所述介质的类型,其中,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获取部件根据所述介质类型获取部件所获取的所述介质的类型,获取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的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还保持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以及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获取部件获取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的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温度获取部件基于用户指示获取所述目标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和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以及所述基准片色度值是在包括紫外区域的光源下测量出的值。
8.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保持部件,用于保持通过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下分别测量在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上形成的多种颜色的片所获得的第一片色度值和第二片色度值;目标温度获取部件,用于获取目标温度;以及片色度值估计部件,用于基于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的所述第一片色度值和所述第二片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多种颜色的片时获得的片色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校正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片色度值估计部件估计出的片色度值,校正要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校正部件基于所述片色度值估计部件估计出的片色度值创建校正表,并且基于所述校正表校正所述图像数据。
11.一种颜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介质色度值获取步骤,用于获取通过在第一温度下测量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所获得的第一介质色度值;第二介质色度值获取步骤,用于获取通过在第二温度下测量所述介质所获得的第二介质色度值;片色度值获取步骤,用于获取通过在所述第二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多种颜色的片所获得的基准片色度值;目标温度获取步骤,用于获取目标温度;介质色度值估计步骤,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介质色度值和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所述介质时所获得的第三介质色度值;以及片色度值估计步骤,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介质色度值、所述第三介质色度值和所述基准片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多种颜色的片时所获得的片色度值。
12.—种图像处理设备中的颜色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将通过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下分别测量在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上形成的多种颜色的片所获得的第一片色度值和第二片色度值保持在保持部件中,所述颜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温度获取步骤,用于获取目标温度;以及片色度值估计步骤,用于基于所述保持部件中保持的所述第一片色度值和所述第二片色度值,估计当在所述目标温度下测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多种颜色的片时获得的片色度值。
1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颜色处理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程序。
全文摘要
针对包含荧光增白剂的介质,考虑到该荧光增白剂的影响,难以适当估计期望温度下任意片的色度值。指定目标温度和介质类型(S601、S602),在所设置的介质上形成多种颜色的片,并且获取紧挨在定影之后的温度(第二温度)、片色度值和介质白色色度值(S606、S607)。基于所获取的介质白色色度值和预先获取的第一温度下的介质白色色度值来生成目标温度下的介质白色色度值(S608)。基于所生成的介质白色色度值和片色度值来估计目标温度下的片色度值。
文档编号H04N1/46GK102172012SQ20098013947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日
发明者武藤裕之, 羽鸟和重, 马场健二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