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来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多路复用的设备和方法

文档序号:773866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来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多路复用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多路复用的设备和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基于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来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多路复用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发射机在移动环境中提供诸如音频服务和视频服务之类的各种多媒体服务。这种DMB发射机包括用于生成一个传送流以提供四分之一视频图形阵列(QVGA)视频服务和立体音频服务的多路复用设备。在下文中,将参考

图1来描述典型DMB发射机的多路复用设备。图1是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DMB发射机中的多路复用设备200的框图。根据现有技术的DMB发射机包括视频编码器101、音频编码器102、和补充数据编码器103、以及多路复用设备200。视频编码器101通过基于H. 264/AVC标准对所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来生成基础流(elementary stream,ES)。音频编码器102通过基于IS0/IEC14496-3BSAC标准对所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编码来生成音频基础流(EQ。补充数据编码器103通过对补充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来生成补充数据基础流(ES)。多路复用设备200包括初始对象描述符(IOD)发生器201、对象描述符(OD)/用于场景的二进制格式(Bire)发生器203、SL分组化器205、部分发生器207、PES分组化器 209、传输流(TS)多路复用器211。IOD发生器201基于IS0/IEC 14496-1标准来生成IOD数据,并且向部分发生器 207提供所生成的IOD数据。IOD包括用以再现用于DMB AV服务的对象描述(OD)和场景的简档和BIFS的级别信息。OD是用于描述关于用以形成场景的媒体数据的信息的ES描述符的集合。OD将ES与每个媒体数据的BIFS关联(connect)。BIFS描述用于形成场景的视频和音频对象的空间/时间位置和动作。即,IOD包括基本信息,该基本信息需要DMB接收机的初始设置,以用于对在一个节目中包括的每个媒体数据进行再现。表1示出了典型 IOD结构的示例。表权利要求
1.一种多路复用设备,包括分组化器,被配置为接收基础层的元流和对象信息以及增强层的元流和对象信息,并且对它们进行分组化;部分发生器,被配置为生成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包括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和具有增强层的元流信息的可伸缩内容服务表(SCST)部分,并且生成初始对象描述符(IOD)和节目特定信息(PSI)部分,该初始对象描述符(IOD)具有用于将基础层的对象信息和增强层的对象信息描述为从属或独立关系的描述符,而该节目特定信息(PSI)部分具有用于关联SCST的描述符;以及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通过对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以及PSI部分进行多路复用来生成基础层传输流,并且通过对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具有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以及SCST部分进行多路复用来生成增强层传输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路复用设备,其中,该基础层的对象信息是基础层的对象描述符(OD)流和用于场景的二进制格式(Bire)流,而该增强层的对象信息是增强层的对象描述符(OD)流。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多路复用设备,该增强层的对象信息还包括增强层的BIFS流。
4.一种多路复用设备,包括分组化器,被配置为接收基础层的元流以及增强层的元流,并且对它们进行分组化;部分发生器,被配置为生成包括增强层的元流信息的可伸缩内容服务表(SCST)部分, 并且生成具有将基础层的元流与SCST关联的描述符的节目特定信息(PSI)部分;以及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通过对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PSI部分进行多路复用来生成基础层传输流,并且通过对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SCST部分进行多路复用来生成增强层传输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路复用设备,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可伸缩视频服务方法、可伸缩音频服务方法、可伸缩音频/视频服务、可伸缩数据服务、和立体3D内容服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多路复用设备,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用于描述可伸缩视频服务的类型的描述符或字段。
7.一种多路复用方法,包括接收基础层的元流和对象信息以及增强层的元流和对象信息,并且对它们进行分组化;生成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包括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和具有增强层的元流信息的可伸缩内容服务表(SCST)部分,并且生成初始对象描述符(IOD)和节目特定信息(PSI)部分,该初始对象描述符(IOD)具有用于将基础层的对象信息和增强层的对象信息描述为从属或独立关系的描述符,而该节目特定信息(PSI)部分具有用于关联SCST的描述符;以及通过对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 14496部分、以及PSI部分进行多路复用来生成基础层传输流,并且通过对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具有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以及SCST部分进行多路复用来生成增强层传输流。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基础层的对象信息是基础层的对象描述符(OD)流和用于场景的二进制格式(Bire)流,而该增强层的对象信息是增强层的对象描述符(OD)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增强层的对象信息还包括增强层的BIFS流。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可伸缩视频服务方法、可伸缩音频服务方法、可伸缩音频/视频服务、可伸缩数据服务、和立体3D内容服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用于描述可伸缩视频服务的类型的描述符或字段。
12.—种解多路复用设备,包括解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通过对基础层传输流(TQ进行解多路复用来将基础层TS 分离为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以及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 14496部分和节目特定信息(PSI)部分,并且通过对增强层传输流(化)进行解多路复用来将增强层TS分离为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以及包括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和可伸缩内容服务表(SCST)部分;部分分析器,被配置为对PSI部分进行解析,基于所解析的PSI部分来对SCST部分、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和包括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进行解析;解分组化器,被配置为基于来自该部分分析器的解析结果,来对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以及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进行解分组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解多路复用设备,其中,该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是基础层的对象描述符(OD)流和用于场景的二进制格式(Bire)流,而该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是增强层的OD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解多路复用设备,其中,该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还包括增强层的BIFS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解多路复用设备,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可伸缩视频服务方法、 可伸缩音频服务方法、可伸缩音频/视频服务、可伸缩数据服务、和立体3D内容服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解多路复用设备,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用于描述可伸缩视频服务的类型的描述符或字段。
17.一种解多路复用方法,包括通过对基础层传输流(化)进行解多路复用来将基础层TS分离为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以及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和节目特定信息 (PSI)部分,并且通过对增强层传输流(化)进行解多路复用来将增强层TS分离为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以及包括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和可伸缩内容服务表(SCST)部分;对PSI部分进行解析,并且基于所解析的PSI部分来对SCST部分、包括基础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和包括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进行解析;以及基于来自该部分分析器的解析结果,来对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以及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进行解分组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解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基础层的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是基础层的对象描述符(OD)流和用于场景的二进制格式(Bire)流,而该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是增强层的OD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解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还包括增强层的BIFS流。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解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可伸缩视频服务方法、 可伸缩音频服务方法、可伸缩音频/视频服务、可伸缩数据服务、和立体3D内容服务方法中的至少任何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解多路复用方法,其中,该SCST部分包括用于描述可伸缩视频服务的类型的描述符或字段。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DMB来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多路复用的设备和方法。该多路复用设备包括分组化器、部分发生器、和多路复用器。该分组化器(340)对基础层和增强层的元流和对象信息进行分组化。该部分发生器(350,360)生成包括基础层和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具有增强层的元流信息的SCST部分、具有用于基础层和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描述符的IOD、和具有关联SCST的描述符的PSI部分。该多路复用器(380,390)通过对基础层和增强层的分组化后的元流和分组化后的对象信息、包括基础层和增强层的对象信息的14496部分、PSI部分、以及SCST部分进行多路复用,来生成基础层和增强层TS。
文档编号H04N7/015GK102326387SQ20098015720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尹国镇, 李光淳, 李奉镐, 李寿寅, 李贤 , 杨圭台, 林钟秀, 许南淏, 金光勇, 金镇雄 申请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