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及邻区规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963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及邻区规划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及邻区规划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无线网络规划工作是移动网络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邻区规划是无 线网络规划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邻区规划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网络性能。传统的邻区规划方式一般采用人工规划,这种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随着移动网络 规模越来越大,海量基站设备的邻区规划工作量和人力成本让运营商、电信设备商付出了 昂贵的代价。因此,移动运营商、电信设备商迫切地需要采用邻区自动规划的方法来节省成 本、提升邻区规划效率。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邻区规划方法主要基于覆盖预测,大致为覆盖预测通过统计干扰分析的仿真结果,获得规划区域每一个小区的覆盖区域, 以及每一点格的导频;根据设定的每点格的覆盖小区数N,通过覆盖预测获取每点能够收到的前N强小 区,建立每点的服务小区列表;在统计过程中,计算每个小区的覆盖面积和小区间的覆盖重叠面积;如果选定强度优先,则以小区间覆盖重叠面积的大小对小区降序排序,选取大于 覆盖重叠比例门限的小区;如果选定距离优先,则按照小区间的距离对小区降序排序,选取小于距离门限小 区。选取前η个(最大邻小区个数)小区为目标小区的邻小区。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获知准确的每个小区的覆盖区域,以及每一点 格的导频,所以必须使用高精度的数字地图,从而导致自动规划邻区的速度慢,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及邻区规划设备,能够提高邻区规划速 度,并降低邻区规划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规划方法,包括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按照所 述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扇区作为候选 扇区;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计算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 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根据所述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层数计算每一 个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根据所述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作为所 述第一扇区的邻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规划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 参数;候选扇区选择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 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候选扇区;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计算所述第 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层数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 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邻区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作为所述第一 扇区的邻区。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并根据该网络拓扑参数确定 候选扇区,同时计算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 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最终根据这些参数确定第一扇区的邻区,由于网络拓扑参数一般可 以直接根据现网的工程参数表获得到,所以在进行邻区规划时无需再使用高精度的数字地 图,从而可以提高邻区规划速度,并降低邻区规划成本。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邻区规划方法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选取候选扇区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邻区的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区方位角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角覆盖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邻区规划设备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及邻区规划设备,能够提高邻区规划速 度,并降低邻区规划成本。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邻区规划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101、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本实施例中,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一般可以直接根据现网的工程参数表获得 至IJ,具体的网络拓扑参数可以包括移动交换中心标识,基站控制器标识,网元标识,区域标 识、经纬度、方位角、天线水平半功率角、覆盖类型(室内或室外)等信息。当需要进行邻区规划时,邻区规划设备可以从基站中获取到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 数。102、按照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 的扇区作为候选扇区;本实施例中,第一扇区为需要规划邻区的扇区,则在获取到了各扇区的网络拓扑 参数之后,可以按照该网络拓扑参数中的经纬度,或者是其他能够标识地理位置的参数计 算第一扇区与其他每个扇区之间的距离,并且将距离小于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扇区作 为候选扇区,将所有的候选扇区均加入候选邻区列表。103、根据网络拓扑参数计算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 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当确定了候选邻区列表之后,则可以根据之前获得到的网络拓扑参数中的方位 角、天线水平半功率角、覆盖类型等信息计算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 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
104、根据方位权重值以及层数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当确定了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之后,再结合步骤102中确定的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105、根据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作为第一扇区的邻区。当计算了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之后,即可对这些拓扑分数进行排序,并且将排序后的拓扑分数对应的候选扇区加入第一扇区的邻区列表。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并根据该网络拓扑参数确定候选扇区,同时计算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最终根据这些参数确定第一扇区的邻区,由于网络拓扑参数一般可以直接根据现网的工程参数表获得到,所以在进行邻区规划时无需再使用高精度的数字地图,从而可以提高邻区规划速度,并降低邻区规划成本。为便于理解,下面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邻区规划方法分为两个过程予以描述一、选取候选扇区过程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邻区规划时,选取候选扇区的过程包括201、选择一个扇区作为当前扇区SectorA ;202、判断当前扇区是否需要规划邻区,若需要,则执行步骤203,若不需要,则执行步骤210 ; 当确定了当前扇区SectorA (即第一扇区)之后,可以判断该扇区是否需要规划邻区,判断的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加3、遍历其余扇区SectorB ;若确定需要对SectorA规划邻区,则对其他的扇区SectorB (即第二扇区)进行遍历。204、计算 SectorA 和 SectorB 之间的距离 Distance ;确定SectorA以及SectorB之后,则可以从基站获取预置的工程参数表,并按照该网络拓扑参数中的经纬度,或者是其他能够标识地理位置的参数计算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205、距离是否为0,若是,则执行步骤208,若否,则执行步骤206 ;当计算得到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之后,可以判断该距离是否为0,若为0,则执行步骤208,若不为0,则执行步骤206。206、距离是否大于最大距离,若是,则执行步骤209,若否,则执行步骤207 ;本实施例中预置有一最大距离,若SectorB与SectorA之间的距离超过该最大距离,则SectorB不可能成为SectorA的邻区。207、距离是否排在前N位,若是,则执行步骤208,若否,则执行步骤209 ; 需要说明的是,若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最大距离,则说明SectorB可能成为SectorA的邻区,则记录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具体可以是将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存入临时列表。 在多次遍历之后,该临时列表中则可能会存有多个距离,该临时列表中的距离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当SectorB对应的距离存入该临时列表时,可以判断该距离是否排在前N个,若未排在前N个,则表示SectorB也不可能成为SectorA的邻区,该N为 SectorA的最大邻区数目。208、将SectorB加入SectorA的候选邻区列表;若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为0,则表明这两个扇区之间有交叉,或者是紧 邻,因此可以直接将SectorB作为SectorA的候选扇区,即加入SectorA的候选邻区列表。若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在临时列表中排在前N个,则同样可以将 SectorB作为SectorA的候选扇区,即加入SectorA的候选邻区列表。209、判断遍历是否完成,若未完成,则执行步骤203,若已完成,则执行步骤210 ;本实施例中,若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大于最大距离,则SectorB不可能 作为SectorA的邻区,则遍历下一个待处理的扇区。若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离在临时列表中未排在前N位,则SectorB也不 可能作为SectorA的邻区,同样遍历下一个待处理的扇区。210、结束。当SectorA不需要规划邻区,或者是所有的SectorB均已遍历完成之后,则结束流程。本实施例中,通过网络拓扑参数即选取了 SectorA的候选扇区,即建立了 SectorA 的候选邻区列表,在该候选邻区列表中的扇区都是有望成为SectorA的邻区的扇区,则为 后续进一步的筛选和排序做好了准备。二、确定邻区的过程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邻区规划时,确定第一扇区的邻区的过程包 括301、获取当前扇区SectorA的候选邻区列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面已经建立了 SectorA(即第一扇区)的候选邻区列表,则此 处可以直接获取到该候选邻区列表。302、遍历候选邻区列表,取每个候选扇区SectorB ;303、计算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方位权重值;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参数计算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方位权重 值请参阅图4,其中,站点A可以表示第一扇区SectorA的中心,站点B可以表示候选 扇区SectorB的中心,则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方位权重值的计算过程可以为获取SectorA的中心与SectorB的中心之间的连线相对于SectorA正北方的第一 夹角以及该连线相对于SectorB正北方的第二夹角;根据第一夹角以及第二夹角获取该连线相对于SectorA方位角的第三夹角以及 该连线相对于SectorB方位角的第四夹角;根据第三夹角以及SectorA的天线水平半功率计算SectorB相对于SectorA的方 位权重值;根据第四夹角以及SectorB的天线水平半功率计算SectorA相对于SectorB的方 位权重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以SectorA的中心以及SectorB的中心作为连线的 端点,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若站点A位于SectorA的其他位置,和/或站点B位于 SectorB的其他位置,也同样可以以站点A以及站点B作为连线的端点,而并不限于仅采用 SectorA的中心以及SectorB的中心作为连线的端点。具体的计算方式请参阅图4
AD为垂直与正北方向的一条虚线。在计算时,忽略地球球体,考虑为一个二维平面 上的计算。第一夹角的具体计算过程已知A、B点的经纬度,Δ Long为AB两点的经度差,等 于B点的经度减去A点的经度,Δ Lat为AB两点的纬度差,等于B点的纬度减去A点的纬度差。若Δ Long等于O且Δ Lat大于等于0,则夹角DAB等于O度;若Δ Long等于O且Δ Lat小于0,则夹角DAB等于180度;若Δ Lat等于O且Δ Long大于0,则夹角DAB等于90度;若Δ Lat等于O且Δ Long小于0,则夹角DAB等于270度;若Δ Lat 大于 O 且 Δ Long 大于 0,则夹角 DAB 等于 Atan ( Δ Long/ Δ Lat) *180/Pi ;若Δ Lat 小于 O 且 Δ Long 大于 0,则夹角 DAB 等于 180+Atan ( Δ Long/ Δ Lat) *180/ Pi ;若Δ Lat 大于 O 且 Δ Long 小于 0,则夹角 DAB 等于 360+Atan ( Δ Long/ Δ Lat) *180/ Pi ;若Δ Lat 小于 O 且 Δ Long 小于 0,则夹角 DAB 等于 180+Atan ( Δ Long/ Δ Lat) *180/ Pi0夹角DAB再加上90度即得到第一夹角的度数。第二夹角计算与第一夹角类似,只是在计算经纬度差值时将A、B互换。第三夹角的计算过程若第一夹角和A的方位角之差小于或等于180度,则第三夹 角等于第一夹角和A的方位角之差。若第一夹角和A的方位角之差大于或等于-180度,则 第三夹角等于360+第一夹角和A的方位角之差。第四夹角的计算过程若第二夹角和B的方位角之差小于或等于180度,则第四夹 角等于第二夹角和B的方位角之差。若第二夹角和B的方位角之差大于或等于-180度,则 第四夹角等于360+第二夹角和A的方位角之差。方位权重值的计算过程为根据第三夹角以及SectorA的天线水平方向图(即天线水平半功率)计算 SectorB相对于SectorA的方位权重值;在SectorA的天线水平方向图中找到与第三夹角 对应的增益值;SectorB相对于SectorA的方位权重值等于10"(增益值/35)。根据第四夹角以及SectorB的天线水平方向图(即天线水平半功率)计算 SectorA相对于SectorB的方位权重值。在SectorB的天线水平方向图中找到与第四夹角 对应的增益值;SectorA相对于SectorB的方位权重值等于10"(增益值/35)。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方位权重值DiffAngle (k)等于SectorB相对于 SectorA的方位权重值+SectorA相对于SectorB的方位权重值。需要说明的是,若SectorB为室内站点,SectorA为室外站点,则SectorB相对于SectorA的方位权重值与SectorA相对于SectorB的方位权重值相等。304、计算 SectorA 与 SectorB 之间的层数;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夹角FAE是一个角度门限值,由参数设定,其中AB连线为 夹角FAE的中轴线。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层数是指为落入三角形FAE区域内的扇区 数。在计算SectorA与SectorB的层数时采用如下方式假设SectorC,SectorD,....为其它扇区,判断是否落入三角形区域?首先计算 SectorA与SectorC (所有其它扇区)的距离,获取小于AB距离的扇区SectorC,然后再计 算AC与AB构成的夹角BAC。若BAC夹角小于或等于门限值FAE的一半,则表示SectorC落 入了该三角区域,层数统计+1。反之,也可先计算角度,再计算距离也能实现。需要说明的是若SectorB为室外扇区,则将三角区域中包含的室外扇区的数目作为SectorA与 SectorB之间的层数;若SectorB为室内扇区,则将三角区域中包含的室外扇区以及室内扇区的数目作 为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层数。除了采用上述的方式计算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层数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 的方式,例如将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连线作为直径构造一个圆形区域,将落在该圆形区 域内的扇区的数目作为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层数。本实施例中,步骤303与304之间并没有执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303,也可以 先执行304,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此处不作限定。305、计算 SectorB 对 SectorA 的拓扑分数;本实施例中,在经过步骤303以及304计算得到了 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方 位权重值以及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层数之后,再结合SectorA与SectorB之间的距 离即可计算SectorB对SectorA的拓扑分数,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若SectorB为室外扇区,则SectorB相对于SectorA的拓扑分数Score (k)为 ccnrcn<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 若SectorB为室内扇区,则SectorB相对于SectorA的拓扑分数Score (k)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
其中,Dists(k)为SectorB与SectorA之间的距离,MAX DIS SEC为候选扇区的总 数目,DiffAngle (k)为 SectorA 与 SectorB 之间的方位权重值,dLayer(k)为 SectorA 与 SectorB之间的层数,Z为室外扇区与室内扇区的功率差异,本实施例中,Z可以为10 35,在 实际应用中,该Z的具体数值也可能不同,此处不作限定。306、判断遍历是否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307,若否,则执行步骤302 ;307、排序生成邻区列表。若已对候选邻区列表中的所有候选扇区均进行了上述操作,则可以对各候选扇区的拓扑分数进行排序,按照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该排序后的顺序依次将 各候选扇区加入SectorA的邻区列表。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候选扇区之后,可以按照网络拓扑参数计算第一扇区与每 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最终根据这 些参数确定第一扇区的邻区,由于网络拓扑参数一般可以直接根据现网的工程参数表获得 至IJ,所以在进行邻区规划时无需再使用高精度的数字地图,从而可以提高邻区规划速度,并 降低邻区规划成本。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邻区规划设备实施例,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邻区规划设备包括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候选扇区选择单元602,用于按照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小于 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候选扇区;第一计算单元603,用于根据网络拓扑参数计算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 的方位权重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第二计算单元604,根据方位权重值以及层数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第一扇 区的拓扑分数;邻区生成单元605,根据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作为第一扇区的邻区。本实施例中,若某候选扇区为室外扇区,则第二计算单元604通过如下方式计算 该候选扇区相对于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Score (k)
Ccnrcn^ _ Dists(k)DiffAngle(k)dLayer(k)
γπ1 -ι_ MAX_DTS_SECMAX_DIS_SECMAX_DIS一SEC
L 」I Dists(k) 2] DiffAngle(k)dLayer(k)
k=l k=l k=1 若某候选扇区为室内扇区,则第二计算单元604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该候选扇区相 对于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Score (k)
CcorcrkX _ Dists(k)DiffAngleQc)dLayer(k)
ρηι .-ι 0^uicViv/ _ MAX__DTS_SECMAX_DIS—SECMAX_DIS_SEC乙
L 」Dists(k) X DiffAngle(k) 工 dLayer(k)
k=1 k=l k=1Dists (k)为该候选扇区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MAX DIS SEC为候选扇区的总数 目,DiffAngle(k)为第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dLayer(k)为第一扇区与 该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Z为室外扇区与室内扇区的功率差异。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邻区规划设备进行描 述当需要进行邻区规划时,获取单元601可以从基站中获取到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本实施例中,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一般可以直接根据现网的工程参数表获得 至IJ,具体的网络拓扑参数可以包括移动交换中心标识,基站控制器标识,网元标识,区域标 识、经纬度、方位角、天线水平半功率角、覆盖类型(室内或室外)等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扇区为需要规划邻区的扇区,则在获取单元601获取到了各扇 区的网络拓扑参数之后,候选扇区选择单元602可以按照该网络拓扑参数中的经纬度,或者是其他能够标识地理位置的参数计算第一扇区与其他每个扇区之间的距离,并且将距离 小于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扇区作为候选扇区,将所有的候选扇区均加入候选邻区列表。本实施例中,候选扇区选择单元602建立候选邻区列表的过程与图2所示的过程 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当确定了候选邻区列表之后,第一计算单元603则可以根据之前获得到的网络拓 扑参数中的方位角、天线水平半功率角、覆盖类型等信息计算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 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当第一计算单元603确定了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 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之后,再结合确定的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 间的距离,则第二计算单元604可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本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603与第二计算单元604进行各自计算的过程与图3 所示的过程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当第二计算单元604计算了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之后,邻 区生成单元605即可对这些拓扑分数进行排序,并且将排序后的拓扑分数对应的候选扇区 加入第一扇区的邻区列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601可以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候选扇区选择单元 602可以根据该网络拓扑参数确定候选扇区,第一计算单元603可以计算第一扇区与每一 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第二计算单元 604可以根据第一计算单元603计算的参数计算各候选扇区对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最终 邻区生成单元605根据拓扑分数确定第一扇区的邻区,由于网络拓扑参数一般可以直接根 据现网的工程参数表获得到,所以在进行邻区规划时无需再使用高精度的数字地图,从而 可以提高邻区规划速度,并降低邻区规划成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 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上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 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及邻区规划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 改变之处,因此,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按照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扇区作为候选扇区;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计算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根据所述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层数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根据所述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作为所述第一扇区的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 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候选扇区包括按照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计算第一扇区与第二扇区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距离为0,则将所述第二扇区作为候选扇区,若所述距离不为0,则判断所述距 离是否大于预置的最大距离,若不大于,则记录所述距离; 按照上述方式对其他的待处理的扇区进行处理;当对各个待处理的扇区完成了上述处理之后,对记录的距离进行排序,按照从小到大 的顺序选取N个距离,并将所述N个距离对应的扇区作为候选扇区; 所述N为预置的最大邻区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拓扑参数计算所述第一 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扇区中心与某一候选扇区中心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扇区正北方的第 一夹角以及所述连线相对于该候选扇区正北方的第二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夹角以及第二夹角获取所述连线相对于第一扇区方位角的第三夹角以 及所述连线相对于该候选扇区方位角的第四夹角;根据所述第三夹角以及所述第一扇区的天线水平半功率计算该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 第一扇区的方位权重值;根据所述第四夹角以及该候选扇区的天线水平半功率计算所述第一扇区相对于该候 选扇区的方位权重值;按照上述方式计算第一扇区与其他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拓扑参数计算所述第一 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包括根据三角剖分规则对第一扇区以及某一候选扇区进行三角剖分得到三角区域,或将第 一扇区与某一候选扇区之间的连线作为直径构造圆形区域; 确定所述三角区域或所述圆形区域中包含的扇区的数目; 将所述扇区的数目作为所述第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 按照上述方式计算第一扇区与其他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候选扇区为室外扇区,则将所述三角区域中包含的室外扇区的数目作为所述第 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若所述候选扇区为室内扇区,则将所述三角区域中包含的室外扇区以及室内扇区的数 目作为所述第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层数计 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包括若某候选扇区为室外扇区,则该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Score (k)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若某候选扇区为室内扇区,则该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Score (k)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所述Dists (k)为该候选扇区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所述MAX_DIS_SEC为候选扇区的 总数目,所述DifTAngle (k)为第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所述dLayer (k) 为第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所述Z为室外扇区与室内扇区的功率差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为101(ΙΛ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 作为所述第一扇区的邻区包括对各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进行排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 各候选扇区加入所述第一扇区的邻区列表。
9.一种邻区规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候选扇区选择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 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候选扇区;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计算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 的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层数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 一扇区的拓扑分数;邻区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作为所述第一扇区的邻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邻区规划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某候选扇区为室外扇区,则第二计算单元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该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 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Score (k)<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若某候选扇区为室内扇区,则第二计算单元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该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 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Score (k)<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所述Dists (k)为该候选扇区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所述MAX_DIS_SEC为候选扇区的总数目,所述DifTAngle(k)为第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所述dLayer (k) 为第一扇区与该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所述Z为室外扇区与室内扇区的功率差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邻区规划方法及设备,用于提高规划效率,降低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各扇区的网络拓扑参数;按照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获取与第一扇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置的最大距离的扇区作为候选扇区;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参数计算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第一扇区与每一个候选扇区之间的层数;根据所述方位权重值以及所述层数计算每一个候选扇区相对于所述第一扇区的拓扑分数;根据所述拓扑分数将对应的候选扇区作为所述第一扇区的邻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邻区规划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地提高规划效率,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H04W16/18GK101801001SQ20101000121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8日
发明者杨伟杰, 游强, 蒋金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