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358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B类互联(IUB,Interconnection of type B)接口是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和节点B之间的逻辑接口。对于特定节点B 集合而言,RNC的一种角色为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对于任意一个节点B,有且仅有一个C-RNC,且C-RNC拥有该节点B的逻辑资源的所有控制权。在无线通信系统中,RNC之间的互联接口(IUR,Interconnection ofRNC)是RNC 用于同其他RNC进行信令和数据交互的接口,是无线网络子系统之间互联的纽带。当一个终端建立了到无线接入网的连接,并在IUR接口产生了软切换时,就会用到多于一个RNC的资源,而不同的RNC此时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服务RNC,是保持该终端与核心网的接口连接的RNC,负责核心网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以及与核心网的接口信令的转送和接收;负责进行无线资源控制,对空中接口的数据进行层二的处理,并执行基本无线资源管理操作,如切换判决、外环功率控制、无线接入承载的参数向空口传输信道参数的转化等;漂移RNC,是指服务RNC以外的其他RNC,其控制该终端使用的小区,如果需要,漂移RNC可以进行宏分集合并;除非该终端使用公共传输信道,否则漂移RNC不会进行终端面数据的层二处理,而只是将空口数据透明的通过IUR接口的路由传递给服务RNC。一个终端的RNC可以不止一个。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的目标是在上行方向改善容量和数据吞吐量,降低专用信道中的迟滞。由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引入了一条新的传输信道、即增强型专用信道 (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对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实现进行改进,可以达到最大理论上行数据速率为5. 6兆比特每秒。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保留了软切换的特性。空中接口接收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解复用为媒体接入控制流,以E-DCH数据帧(Data Frame)的形式从节点B经由IUB接口或者RNC经由IUR接口,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流对应的传输承载(每一个媒体接入控制流有一个对应的IUB接口和/或IUR接口传输承载),传输到目标RNC(即另外一个RNC)。随着技术发展,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此技术使得终端能够在两个载波上以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发送数据,从而使得上行链路数据速率得以倍增)希望被引入现有系统。双载波中包含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载波称为主载波,双载波中余下的另外一个载波称为辅载波。一个小区有且只有一个载波,所以应用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至少需要两个小区,其中一个小区的载波作为主载波,另外一个小区的载波作为辅载波。这样的两个小区称为两重小区(Dual-cell)。对于一个终端而言,双载波中的各层载波均有自己独立的E-DCH激活集。E-DCH激活集中不同小区可能在不同的节点B中。每一层载波的E-DCH激活集中各个不同小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小区发送和接收绝对授权,这个小区称为服务小区。主载波服务小区和辅载波服务小区必须在同一个节点B中,这个节点B称为“服务节点B”。现有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定义“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承载E-DCH 数据帧(Data Frame)的传输承载的使用模式,有两种模式“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 (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分离 Iub/Iur 传输承载模式(Se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其中,E-DCH UL FlowMultiplexing模式是指在双载波中所有上行载波上(主载波和辅载波)接收的同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 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是指在双载波中从每一个不同的上行载波上(主载波或辅载波)接收的每一个MAC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定义E-DCH数据帧(Data Frame)中的上行复用信息为当E-DCH传输承载模式是使用“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时,上行复用信息用于指示为此数据帧所接收的载波标识,如主载波或辅载波;当“E-DCH传输承载模式”是使用“k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时,上行复用信息为空,或者上行复用信息被接收方忽略。在现有技术中,是否支持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属于小区的一种能力。 有些小区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都是支持的;有些小区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都是不支持的;有些小区仅仅支持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其中一种模式。那么在软切换时,需要考虑候选小区的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的支持能力。对于一个终端而言,双载波中的各层载波均有自己独立的E-DCH激活集,各层载波的E-DCH激活集中各个不同小区均需要具备相同的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至少其中一种模式的支持能力。这样,对于软切换,将是极大的限制。例如RNC控制一个终端在服务节点B中由小区1和小区2构成的一个两重小区 (Dual cell)中使用上行双载波技术。此时,小区1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主载波,小区 2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辅载波,小区1和小区2均支持“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在这个过程中,RNC决策使用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并通知给服务节点B。该终端向小区3移动时,小区3的信号越来越好,但小区3不支持 “E-DCH ULFlow Multiplexing 模式,,,仅支持 “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那么RNC无法将小区3加入软切换的激活集中。在实际的网络运营中,这样的场景常常发生,由于限制了软切换,将得不到宏分集的增益,系统性能将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以确保终端正常的软交换,并获得宏分集增益,提升系统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改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所述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为将当前使用的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所述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为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则所述服务节点B 更改为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则所述服务节点B更改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通过B类互联(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没有通过IUB接口相连,则所述 RNC为服务RNC,且所述服务节点B通过IUB接口与漂移RNC相连,所述漂移RNC通过RNC 间互联(IUR)接口与所述服务RNC相连;相应的,所述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为所述服务RNC通过IUR接口对漂移RNC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漂移RNC通过IUB接口对服务节点B 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为 所述服务节点B将E-DCH数据帧经由IUB接口发送到漂移RNC,所述漂移RNC将接收到的 E-DCH数据帧经由IUR接口转发给所述服务RNC。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该系统包括RNC和服务节点B,其中,所述RNC,用于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用于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所述RNC进一步用于,将当前使用的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 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所述服务节点B进一步用于,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时,更改为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在重配后的E-DCH 传输承载模式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时,更改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进行 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通过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C-RNC。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没有通过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服务RNC,且所述服务节点B通过IUB接口与漂移RNC相连,所述漂移RNC通过IUR接口与所述服务RNC 相连;
相应的,所述服务RNC通过IUR接口对漂移RNC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漂移RNC通过IUB接口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将E-DCH数据帧经由IUB接口发送到漂移RNC,所述漂移RNC将接收到的E-DCH数据帧经由IUR接口转发给所述服务RNC。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由RNC对服务节点B 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以及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 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限制软交换的缺陷,确保了正常进行软切换,并能获得宏分集增益,提升了系统性能。


图1为本发明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场景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场景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包括将当前使用的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步骤102,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的,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则服务节点 B更改为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则服务节点B更改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服务节点B与RNC通过IUB接口相连,那么该RNC即为C-RNC。
如果服务节点B与RNC没有通过IUB接口相连,那么该RNC为服务RNC,且服务节点 B通过IUB接口与漂移RNC相连,漂移RNC再通过IUR接口与服务RNC相连。相应的,E-DCH 传输承载模式重配的操作则具体为服务RNC通过IUR接口对漂移RNC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漂移RNC通过IUB接口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为服务节点B将E-DCH数据帧经由IUB接口发送到漂移RNC,漂移RNC将接收到的E-DCH数据帧经由 IUR接口转发给服务RNC。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进一步详细阐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设定场景如图2所示,小区1的载波和小区2的载波为相邻载波,小区1和小区2均在节点Bl中,且小区1和小区2均支持“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和 “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节点 Bl 和 RNCl 通过IUB接口相连。小区3的载波和小区2的载波相同,小区3在节点B2中,小区3不支持 "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If ζ", β^ Φ "Se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式”;节点B2和RNCl通过IUB接口相连。实施例一的背景为首先,RNCl控制终端1在由小区1和小区2构成的一个两重小区(Dual cell)中使用上行双载波技术,此时小区1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主载波,小区 2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辅载波,节点Bl的角色是服务节点B,RNCl的角色是C-RNC ;在 C-RNC和服务节点B之间,这个过程为建立双载波E-DCH过程,在该过程中,C-RNC (即RNC1) 决策使用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并通知给服务节点 B(即节点Bi);服务节点B(即节点Bi)按照此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随后,终端1向小区3移动,小区3的信号越来越好,C-RNC(即RNC1)决策将小区3加入软切换宏分集中;但小区3不支持“E-DCH UL FlowMultiplexing模式”,仅支持 "Se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所以不能沿用正在使用的 “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C-RNC ( S卩 RNCl)需要将正在使用的 “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重配为所有小区都支持的“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这样才能加入小区3,以确保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的正确性。实施例一描述了 C_RNC(即RNC1)和服务节点B(即节点Bi)之间的处理过程,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C-RNC(即RNC1)为指定的终端(即终端1)在服务节点B(即节点Bi) 中建立E-DCH,并通知服务节点B(即节点Bi)使用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服务节点B (即节点Bi)响应此建立过程。步骤302,服务节点B (即节点Bi)按照“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服务节点B (即节点Bi)设置E-DCH数据帧中的“上行复用信息”,用于指示为此数据帧所接收的载波标识主载波或辅载波;服务节点B (即节点Bi)将所有上行载波上(主载波和辅载波)接收的同一个MAC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给C-RNC (即RNC1)。步骤303,C-RNC(即RNC1)为指定的终端(即终端1)在服务节点B(即节点Bi) 中重配E-DCH传输承载模式,并通知服务节点B(即节点B1)E-DCH传输承载模式更改为 "Se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服务节点B(即节点Bi)响应此重配过程。步骤304,服务节点 B (即节点 Bi)按照“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服务节点B(即节点Bi)设置E-DCH数据帧中的“上行复用信息”为空,或者“上行复用信息”被C-RNC(即RNC1)忽略;服务节点B(即节点Bi)将从每一个不同的上行载波上(主载波或辅载波)接收的每一个MAC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给C-RNC (即RNC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设定场景如图4所示,RNCl和RNC2通过IUR接口相连; 小区1的载波和小区2的载波为相邻载波,小区1和小区2均在节点B2中,小区1和小区 2 均支持"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禾口 “S印aratel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节点B2和RNC2通过IUB接口相连;小区3的载波和小区2的载波相同,小区3在节点 B3 中,小区 3 不支持 ‘ -DCH UL FlowMultiplexing 模式”,仅支持 “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节点B3和RNC2通过IUB接口相连。实施例二的背景为首先,RNCl控制终端1在RNC2中的由小区1和小区2构成的一个两重小区(Dual cell)中使用上行双载波技术,此时小区1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主载波,小区2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辅载波,节点B2的角色是服务节点B,RNCl的角色是服务RNC,RNC2的角色是漂移RNC。在建立双载波E-DCH的过程中,服务RNC (即RNC1)决策使用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并通知给漂移RNC (即 RNC2),随后漂移RNC (即RNC2)通知给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按照此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给漂移RNC (即RNC2);漂移RNC (即RNC2)进行 E-DCH数据帧的转发,发送给服务RNC (即RNC1)。随后,终端1向小区3移动,小区3的信号越来越好,服务RNC(即RNC1)决策将小区3加入软切换宏分集中,但小区3不支持“E-DCH UL FlowMultiplexing模式”,仅支持 "Se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所以不能沿用正在使用的 “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服务RNC (即 RNC1)需要将正在使用的“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重配为所有小区都支持的“k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这样才能加入小区3,以确保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的正确性。实施例二描述了服务RNC (即RNC1)和漂移RNC (即RNC2),以及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之间的处理过程,也就涉及到IUR接口的处理过程,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服务RNC(即RNC1)为指定的终端(即终端1),在漂移RNC(即RNC2) 中建立E-DCH,并通知漂移RNC(即RNC^)使用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漂移RNC (即RNC^)响应此建立过程。步骤502,漂移RNC (即RNC2)在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中建立E-DCH,并通知服务节点B(即节点B2)使用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时“E-DCH UL FlowMultiplexing模式”, 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响应此建立过程。步骤503,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按照“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设置E-DCH数据帧中的“上行复用信息”,用于指示为此数据帧所接收的载波标识主载波或辅载波;服务节点B (即节点B》将所有上行载波上(主载波和辅载波)接收的同一个MAC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给漂移RNC (即RNC2)。步骤504,漂移 RNC (即 RNC2)按照“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转发E-DCH 数据帧至服务RNC (即RNC1)。步骤505,服务RNC(即RNC1)为指定的终端(即终端1),在漂移RNC(即RNC2) 中重配E-DCH,并通知漂移RNC(即RNC2)E-DCH传输承载模式更改为“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漂移RNC (即RNC^)响应此重配过程。步骤506,漂移RNC (即RNC2)在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中重配E-DCH,并通知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 E-DCH传输承载模式更改为“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服务节点B(即节点B》响应此重配过程。步骤507,服务节点 B (即节点 B2)按照“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
服务节点B (即节点B2)设置E-DCH数据帧中的“上行复用信息”为空,或者“上行复用信息”被服务RNC(即RNC1)忽略,服务节点B(即节点B2)将从每一个不同的上行载波上(主载波或辅载波)接收的每一个MAC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给漂移RNC (即 RNC2)。步骤508,漂移 RNC (即 RNC2)按照 “k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 转发E-DCH数据帧至服务RNC (即RNC1)。对应前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更改使用E-DCH 传输承载的系统,包括RNC和服务节点B。其中,RNC用于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将当前使用的 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 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服务节点B,用于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时,更改为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分离Iub/Iur 传输承载模式时,更改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另外,如果服务节点B与RNC通过IUB接口相连,那么该RNC为C-RNC。如果服务节点B与RNC没有通过IUB接口相连,那么该RNC为服务RNC,且服务节点B通过IUB接口与漂移RNC相连,漂移RNC通过IUR接口与服务RNC相连。相应的,服务 RNC通过IUR接口对漂移RNC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漂移RNC通过IUB接口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服务节点B将E-DCH数据帧经由IUB 接口发送到漂移RNC,漂移RNC将接收到的E-DCH数据帧经由IUR接口转发给服务RNC。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更改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为将当前使用的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为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则所述服务节点B更改为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则所述服务节点B 更改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通过B类互联(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没有通过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服务RNC,且所述服务节点B通过IUB接口与漂移RNC相连,所述漂移RNC通过RNC间互联(IUR)接口与所述服务RNC相连;相应的,所述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为所述服务RNC通过IUR接口对漂移 RNC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漂移RNC通过IUB接口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为所述服务节点B将E-DCH数据帧经由IUB接口发送到漂移RNC,所述漂移RNC将接收到的E-DCH 数据帧经由IUR接口转发给所述服务RNC。
6.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RNC和服务节点B, 其中,所述RNC,用于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用于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NC进一步用于,将当前使用的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节点B 进一步用于,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时,更改为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分离Iub/ Iur传输承载模式时,更改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通过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C-RNC。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没有通过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服务RNC,且所述服务节点B通过IUB接口与漂移RNC相连,所述漂移RNC通过IUR接口与所述服务RNC相连;相应的,所述服务RNC通过IUR接口对漂移RNC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 所述漂移RNC通过IUB接口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将E-DCH数据帧经由IUB接口发送到漂移RNC,所述漂移RNC将接收到的E-DCH数据帧经由IUR接口转发给所述服务RN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改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确保了终端正常的软交换,并能获得宏分集增益,提升系统性能。
文档编号H04W36/18GK102196523SQ2010101231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刘霖, 柯雅珠, 程翔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