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网元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905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网元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网元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将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应用于无线网络小区环境中的情况。但是,IP协议所需的数据包包头开销过大。为此提出了头压缩机制。头压缩机制可包括鲁棒性头标压缩(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简称ROHC)、实时传输协议头压缩(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HeaderCompression,简称 CRTP)机制以及扩展实时传输协议头压缩(Extended RTPHeader Compression, ECRTP)机制等。以ROHC为例,ROHC是一种基于流的头压缩方案。压缩端将同一个流中各数据包包头内相同的域值形成参考数据包提供给解压缩端,而后每个数据包的包头仅包括相对于参考数据包变化的信息,以达到压缩包头、节省包头开销、更有效利用带宽的目的。在头压缩方案的实现过程中,需要解压缩端向压缩端反馈是否能够正确解压缩的信息,以便压缩端切换状态。例如,在ROHC中,压缩端包括三个状态,即初始更新(Initial and Refresh,简称 IR)状态、第一级(First Order,简称F0)状态和第二级(Second Order,简称SO)状态;解压缩端包括对应的三个状态,即无上下文(No Context,简称NC)状态、静态上下文(Matic Context,简称SC)状态和全上下文(FullContext,简称FC)状态。顶状态需要发送顶数据包或顶动态(IR-DYN)数据包,其中包含了数据包包头中的静态信息和部分动态信息等, 静态信息可以是包头内相同的域值,动态信息可以是不同的域值或与压缩机制有关的动态变化的信息。解压缩端首先处于NC状态,当获取了静态信息时则切换至SC状态。解压缩端向压缩端反馈了能正确获取静态信息的响应之后,压缩端切换为FO状态,可发送其他动态信息。当解压缩端能正确获取全部动态信息时,即从SC状态切换至FC状态。压缩端通过反馈信息获知解压缩端已切换至FC状态后,压缩端可切换至SO状态。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压缩端还可通过跨层的方式来获知解压缩端的状态,例如, 压缩端可以通过来自物理层或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的 HARQ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或ARQ(自动重传请求,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反馈正确估计解压缩端的情况,以进行压缩端的状态切换。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解压缩端向压缩端提供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是由解压缩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控制的,因此,即使压缩端已经能通过跨层获取的反馈信息估计出解压缩端的状态,也仍然会接收到解压缩端发送的压缩反馈信息。这样就导致了反馈信息重复冗余,造成了传输和处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网元和系统,以减少冗余反馈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包括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端根据收到的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包括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压缩端接收解压缩端返回的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压缩端向所述解压缩端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端根据收到的所述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包括第一协商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网元根据收到的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肩、ο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包括第一协商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第一反馈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反馈模式标识时, 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确定自身是否能够自行转换反馈模式,或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所对应的反馈模式转换当前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包括第二协商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
协商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解压缩网元返回的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反馈模式设定模块,用于向所述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 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 使得所述解压缩网元根据收到的所述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包括第二协商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第三反馈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判断自身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并向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第三协商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反馈模式标识时, 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确定自身是否能够自行转换反馈模式,或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所对应的反馈模式转换当前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端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通信系统,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和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网元和系统,能够通过反馈能力协商或反馈模式设定,避免压缩端获取与通过跨层头压缩反馈获取的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从而避免了冗余反馈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资源浪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另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另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包括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解压缩端根据收到的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压缩端可以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作为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压缩端还可以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或初始更新数据包作为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缩端可以向解压缩端告知自身跨层获取头压缩反馈信息的能力,通过进行能力协商来使解压缩端能够据此设定合适的反馈模式。或者,压缩端还可以直接通过反馈模式标识控制解压缩端的反馈模式设定。通过压缩端对解压缩端反馈模式的控制,能够避免在压缩端能够跨层获取头压缩反馈信息以确定压缩状态时,还额外地从解压缩端获取冗余的反馈信息,进而能够减少冗余信息传输,避免传输资源和处理资源的浪费。实施例二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其中,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是指压缩端能否通过跨层的方式(如通过物理层、MAC 层)获取解压缩端反馈信息的能力。步骤120、压缩端接收解压缩端返回的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步骤130、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解压缩端根据收到的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肩、ο压缩端可以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作为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解压缩端可以采用设备能力协商响应消息或连接建立应答消息作为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压缩端可以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或初始更新数据包作为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反馈能力标识可以具体用于指示压缩端通过物理层或MAC 层获取基于自动重传技术(HARQ或ARQ)的反馈信息的能力,即跨层获取头压缩反馈信息的能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缩端可以首先向解压缩端告知自身是否具有通过跨层的方式获取头压缩反馈信息的能力,并获知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该能力,而后再通过反馈模式标识控制解压缩端的反馈模式设定。通过压缩端对解压缩端反馈模式的控制,能够避免在压缩端能够通过跨层获取头压缩反馈信息以确定压缩状态时,还额外地从解压缩端获取冗余的反馈信息,进而能够减少冗余信息传输,避免传输资源和处理资源的浪费。实施例三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0、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连接建立申请消息;该连接建立申请消息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该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其中,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是指压缩端能否通过跨层的方式(如通过物理层、MAC 层)获取解压缩端反馈信息的能力。以下实施例中的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也均指这个意思,后续不再赘述。在通信网络中,压缩端和解压缩端一般分别设置在两个网元中,可称为压缩网元和解压缩网元,这些网元的类型可以是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类型可以是基站,或者终端寸。在网元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会首先需要建立网元间的连接,在连接建立的初始阶段,网元之间会通过交互连接建立申请消息和连接建立应答消息来进行连接协商,通过协商完成连接的建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连接建立初始阶段过程中的连接建立申请消息进行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的协商,将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作为一基本能力,将该能力标识携带在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中告知解压缩端。步骤220、解压缩端解析所述连接建立申请消息,获取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识别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指示压缩端支持或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时,解压缩端确定自身所采用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在步骤220中,解压缩端可以根据压缩端所支持或使用的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来选择确定自身所采用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解压缩端可以按照与压缩端的约定,在获知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的状态即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一种约定情况可以是在通过一次协商获知压缩端支持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时即视为压缩端可以跨层获取反馈信息,则解压缩端应该选择相应的反馈模式,以避免反馈冗余信息;另一种约定情况可以是在通过一次协商获知压缩端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时即视为压缩端可以跨层获取反馈信息,则解压缩端应该
9选择相应的反馈模式;再一种约定情况可以是通过一次协商获取压缩端支持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时,需要通过另一次协商获知压缩端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而后解压缩端再选择相应的反馈模式。以ROHC为例,存在着三种反馈模式,分别为U模式、0模式和R模式。其中U模式是没有反馈信息的;0模式下,对于重要的数据包才会进行反馈;R模式下,只要有上下文 (Context)更新的数据包,解压缩端都要向压缩端发送是否正确解压的反馈信息。这三种反馈模式可以由解压缩端根据自身需求来控制相互转移。例如,如果压缩端与解压缩端之间存在ROHC反馈信道,则解压缩端可以在任何时候从U模式转换到0模式。只要从解压缩端收到包含了循环冗余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码的反馈信息,并且反馈信息中模式转换变量设置为“0”,则压缩端就会从U模式转到0模式。如果反馈信息丢失,压缩端仍然工作在U模式。若是其他反馈模式的转换,需要解压缩端先向压缩端反馈包含CRC码和模式转换变量的确认或非确认(ACK或NACK),压缩端返回包含SN和转换模式的 “ IR/IR-DYN/U0R-2”数据包,解压缩端收到并正确解压后返回包含SN和转换模式ACK,压缩端收到后完成反馈模式转换,发送新反馈模式下SO数据包,解压缩端收到后进入新的反馈模式。可见,按照已有协议执行的反馈模式切换方案是由解压缩端发起的。本实施例中,解压缩端在获知压缩端支持或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时,可以据此选择确定仅执行U模式或0模式,而禁止执行R模式。由于压缩端在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时已经能够根据跨层获取的信息来确定状态,所以不需要再通过R模式获知冗余的反馈信息。步骤230、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连接建立确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缩端可以默认设置为若解压缩端不对反馈能力进行响应,就视为与压缩端能采用相同的头压缩策略。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压缩端能够根据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自行选择合适的反馈模式,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使得压缩端不会通过两种方式(跨层、解压缩端反馈)获取反馈信息,从而避免了收到冗余的反馈信息。实施例四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以采用ROHC机制实现头压缩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0、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连接建立申请消息;该连接建立申请消息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步骤320、解压缩端解析所述连接建立申请消息,获取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判断自身所在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将判断结果作为第二反馈能力标识;步骤330、解压缩端向压缩端发送连接建立应答消息,该建立应答消息中包含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本步骤中,无论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均会向压缩端反馈连接建立应答消息,其中携带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的标识。步骤340、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连接建立确认;步骤350、压缩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反馈能力标识获知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并据此向解压缩端发送包含反馈模式标识的顶数据包或 IR-DYN数据包,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压缩端如前所述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即IR、FO和SO状态,压缩端通过设置压缩状态机来切换三种状态。解压缩端如前所述包括NC、SC和FC三种工作状态,通过设置解压状态机来切换三种状态。两个状态机都是由最低级别的状态开始逐步转变到更高级别的状态。压缩端的初始状态为顶状态,此时解压缩端几乎没有解压缩所需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压缩端发送顶数据包或是IR-DYN数据包,包含了数据包包头中的静态信息,例如源IP 地址、目的IP地址等,还包含了一些动态信息,如序号Gequence Number,简称SN)、时间戳 (Timestamp)和IP-ID等。顶数据包可以既包含静态信息又包含动态信息,而IR-DYM数据包只可以包含动态信息。本实施例可以利用顶数据包或IR-DYN数据包来作为携带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对解压缩端的反馈模式进行控制。步骤360、解压缩端根据获取到反馈模式标识设定自身所采用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反馈能力标识可以用于指示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的能力,第二反馈能力标识可以用于指示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的能力。若两端网元都具备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可以协商是否使用该能力。是否支持和是否使用所代表的含义可以由压缩端和解压缩端预先设定,例如,支持该能力即意味着使用该能力,这样可以通过一次协商即确定网元能力状态。或者,是否支持能力和是否使用能力也可以是分两次进行协商,在协商是否支持该能力后再进一步协商是否使用该能力。两次协商既可以分别发两次消息来协商,也可以在一个消息中以一个或两个反馈能力标识直接指定所在网元是否支持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并在连接中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技术。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压缩端将第二反馈能力标识提供给压缩端,以告知自身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从而使压缩端能够进一步决定后续操作。 例如,若解压缩端也支持或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则解压缩端可以按照与压缩端的约定已选用合适的反馈模式,则压缩端可以正常进行头压缩。若解压缩端不支持或不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则压缩端可以进一步发送包含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为解压缩端设定反馈模式。若解压缩端与压缩端之间没有约定解压缩端如何根据压缩端的能力自行确定反馈模式,则压缩端也可以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协商消息和协商应答的连接建立申请消息和连接建立应答消息可以替换为设备协商消息和设备协商响应消息。设备协商消息和设备协商响应消息是网元设备在初始入网时,与网络侧设备协商基本能力所使用的消息。压缩端可以利用设备协商消息,将表示压缩端所在网元是否具备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作为一基本能力,将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携带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中发送给解压缩端,从而向解压缩端告知压缩端所在网元是否具备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解压缩端可以采用设备协商应答消息携带第二反馈能力标识,以向压缩端告知解压缩端所在网元是否具备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实际应用中,如果压缩端具有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而解压缩端不支持该能力,为了令解压缩端所在网元无感知的工作,则压缩端网元可以自行选择是否用跨层头压缩反馈方法进行头压缩,解压缩端仍然用原有头压缩机制进行反馈。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压缩端能够根据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自行选择合适的反馈模式,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使得压缩端不会通过两种方式(跨层、解压缩端反馈)获取反馈信息,从而避免了收到冗余的反馈信息, 节省了传输资源及处理资源。实施例五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具体为压缩端与解压缩端协商设定反馈模式的处理流程,反馈模式协商之前可以进行或不进行前述实施例的能力协商,而由压缩端直接为解压缩端设定反馈模式来避免获取冗余的反馈信息。反馈模式协商通常发生在解压缩端不支持或不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的情况。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0、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初始顶数据包,作为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具体应用中,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不仅可以如本实施例这样采用初始更新数据包,也可以采用连接建立申请消息或设备能力协商消息作为此协商消息。步骤420、解压缩端识别该反馈模式标识,并根据反馈模式标识确定自身是否能够自行转换反馈模式,或根据反馈模式标识所对应的反馈模式转换当前的反馈模式。压缩端可以在顶数据包中引入新的标识位或者扩展已有顶数据包中标识位的功能来携带反馈模式标识。例如,现有顶数据包中的配置标识位(Profile ID)占用了 1个字节,但是已有定义并没有完全占用1个字节,还有多余比特可以用作反馈模式标识。即可以利用配置标识位数值的第一子集来实现已有标识,利用配置标识位数值的第二子集来实现反馈模式标识。反馈模式标识可以指示解压缩端应切换至哪个反馈模式,例如反馈模式标识代表 “U”、“0”和“R”,分别指示解压缩端切换至U模式、0模式和R模式。或者,反馈模式标识的标识值还可以指示解压缩端是否可以随意转换反馈模式,例如“0”代表可以随意转换,“1” 代表不能随意转换反馈模式。反馈模式标识的标识值可以预先设定,例如首先设定解压缩端是否可以随意转换反馈模式,在指示不能随意更换后再设定解压缩端当前应采用的反馈模式。在ROHC机制中,可以设定反馈模式在U模式和0模式间转换,无需使用R模式。反馈模式标识不仅可以在初始的顶数据包中携带,也可以在头压缩数据流传输过程中的顶数据包内携带,根据需要可以发送多次。或者,反馈模式标识还可以在连接初始建立时设置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中,或者还可以是其他数据包。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冗余反馈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特别是,在ROHC 机制中,当压缩端设定解压缩端的反馈模式处于U模式时,不需要为解压缩端分配ROHC反馈信道。由于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机制,压缩端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反馈获得解压缩端的解压缩状态,解压缩端没有必要处于R模式。如果解压缩端不支持或不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则在解压缩端申请进入R模式时,要发送有CRC和状态转移标识的ACK或NACK给压缩端。如果压缩端允许解压缩端进入R模式,那么之后解压缩端会反馈大量ACK或NACK 给压缩端,而压缩端已经从物理层或MAC层中获得了反馈信息,这些ACK或NACK信息是冗余的,造成了资源浪费。如果压缩端不允许解压缩端进入R模式,会导致解压缩端不停的发送有CRC和状态转移标识的ACK或NACK给压缩端,也浪费了资源。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反馈模式设定的方案,有效防止以上问题出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改进了原有解压缩端自行确定反馈模式的方案,由压缩端根据具体情况参与确定解压缩端的反馈模式,能够避免冗余反馈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弥补了跨层头压缩反馈方案中没有考虑网元设备能力支持的缺陷,从增益最大化的角度上考虑了已有反馈模式对增益的影响。对于不支持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的网元,本发明可令压缩端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技术而增加增益,且最大限度的使不支持跨层头压缩反馈的解压缩端在不感知的情况下使用反馈模式。实施例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是压缩端所在的网元,其包括第一协商消息发送模块510,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网元根据收到的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具体应用中,第一协商消息发送模块510可以包括消息设置单元511和消息发送单元512。其中,消息设置单元511用于将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设置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中作为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或用于将反馈模式标识设置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或初始更新数据包中作为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消息发送单元512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缩网元具体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或三或五所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以使解压缩网元停止发送与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实施例七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解压缩网元包括第一协商消息接收模块610、第一反馈模式处理模块620和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630。其中,第一协商消息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第一反馈模式处理模块620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630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反馈模式标识时,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确定自身是否能够自行转换反馈模式,或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所对应的反馈模式转换当前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压缩网元可以配合本发明的压缩网元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以使解压缩网元停止发送与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实施例八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另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包括第二协商消息发送模块710、协商响应接收模块720和反馈模式设定模块730。其中,第二协商消息发送模块710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协商响应接收模块720用于接收解压缩网元返回的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反馈模式设定模块730用于向所述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网元根据收到的所述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缩网元具体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二或六所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以使解压缩网元停止发送与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实施例九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另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的结构示意图,解压缩网元包括第二协商消息接收模块810、第三反馈模式处理模块820、第三协商消息接收模块830和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840。其中,第二协商消息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第三反馈模式处理模块820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判断自身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 并向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第三协商消息接收模块830,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
14消息,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840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反馈模式标识时,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确定自身是否能够自行转换反馈模式,或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所对应的反馈模式转换当前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解压缩网元可以配合本发明的压缩网元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以使解压缩网元停止发送与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发明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和解压缩网元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的技术方案,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反馈能力的形式,从而避免压缩端获取冗余反馈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以及上述各压缩网元及解压缩网元中的各模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具有处理能力的硬件(如CPU)及附属电路实现,在此并不具体限定。实施例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910和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920,其中压缩网元910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压缩网元,与之对应的,解压缩网元920可以采用实施例七提供的解压缩网元。或者,压缩网元910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压缩网元, 与之对应的,解压缩网元920可以采用实施例九提供的解压缩网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通信系统,解压缩网元可以通过压缩网元发送的相关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避免压缩网元获取冗余的反馈信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权利要求
1.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端根据收到的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端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作为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压缩端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或初始更新数据包作为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
3.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压缩端接收解压缩端返回的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压缩端向所述解压缩端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端根据收到的所述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端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作为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解压缩端采用设备能力协商响应消息或连接建立应答消息作为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压缩端采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中请消息或初始更新数据包作为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
5.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协商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网元根据收到的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商消息发送模块包括消息设置单元,用于将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设置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中作为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或用于将反馈模式标识设置在设备能力协商消息或连接建立申请消息或初始更新数据包中作为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
7.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协商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第一反馈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时,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反馈模式标识时,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确定自身是否能够自行转换反馈模式,或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所对应的反馈模式转换当前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
8.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协商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 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协商响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解压缩网元返回的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 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反馈模式设定模块,用于向所述解压缩网元发送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所述解压缩网元根据收到的所述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
9.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协商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第三反馈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时,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能力标识判断自身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并向压缩网元发送包括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的协商响应,所述第二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第三协商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缩网元发送的包括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解压缩网元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第二反馈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协商消息中解析获取到反馈模式标识时,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确定自身是否能够自行转换反馈模式,或根据所述反馈模式标识所对应的反馈模式转换当前的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所述压缩网元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
10.一种采用头压缩机制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以及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或者,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压缩网元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头压缩机制的解压缩网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网元和系统。该实现方法包括压缩端向解压缩端发送包括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的协商消息,第一反馈能力标识用于指示压缩端是否支持或是否使用跨层头压缩反馈能力,反馈模式标识用于指示解压缩端确定发送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模式的方式,使得解压缩端根据收到的第一反馈能力标识或反馈模式标识设定反馈模式,以停止发送与压缩端跨层获取的头压缩反馈信息冗余的反馈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头压缩机制实现方法、网元和系统,能够通过反馈能力协商或反馈模式设定,避免压缩端获取冗余重复的反馈信息,从而避免对冗余反馈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资源浪费。
文档编号H04L1/16GK102244894SQ20101017591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卢磊, 时代, 梁文亮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