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75254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多个发送和多个接收天线的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尤其 涉及一种利用长时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空分多址系统。
背景技术
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能够支持高达每秒数十兆甚至上千兆 比特的高速分组数据传输,在无线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多天线发送和多天线接收 (MIMO)无线传输技术,充分挖掘利用空间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功率效率,成 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 3GPP LTE-Advanced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高版本)研究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多用户MIMO无线传输技术研究在理论界和工业界都得到广泛的重视,由 于上下行链路的非对称性,多用户MIMO信道分为上行多址接入信道(MAC)和下行广播信道 (BC),研究工作在这两个方面展开,重点则在下行链路。多用户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基站已知瞬时/短时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这些研究仅适用于固定和低速移动 通信场景,针对中高速移动通信环境的多用户MIMO无线传输技术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仅考 虑多用户MIMO传输上行多址接入信道,而利用长时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MIMO无线 传输方法研究尚少见报导。利用瞬时/短时信道状态信息的空分多址传输不仅不能适应中 高速移动通信环境,而且涉及复杂的控制层资源调度、复杂的物理层实现、较高的信道信息 获取与交互代价、以及较大的用户间干扰,难以有效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功 率利用率和传输可靠性。为此,本发明给出一种利用长时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空分 多址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长时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统计特 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能够根据各用户信道的长时统计状态信息进行用户的特征模 式聚类、空分用户组成组、以及空分多址传输。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长时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统计特 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该方法具体为a.基站侧的收发多天线配置为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通过多个酉矩 阵实现多个空间资源分割;b.利用各用户信道在基站侧的长时统计相关矩阵,比较各个酉矩阵对用户信道相 关矩阵的对角化性能,确定与长时统计相关矩阵特征模式匹配的酉矩阵,并计算出最优对 角化后的相关矩阵,由此确定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及其在该分割下所占用的空间方 向,进而利用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对小区内的用户进行特征模式聚类;c.利用各用户所占用的空间方向,对同一特征模式类的用户进行空分用户组的成 组,形成可以通过空分多址共享同一时频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空分用户组,各空分用户组中的不同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互不不同;d.同一空分用户组中的用户利用其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进行空分多址传输,各个 用户通过相应的酉矩阵的一个或多个列矢量实施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各个用户在长时 统计特征模式下传输的信号包括专用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可以是利用短时信道 信息通过短时预编码生成的信号;e.在各用户移动过程中,随着基站与各用户间信道的长时统计特性的变化,动态 地实施前述用户特征模式聚类和空分用户组成组,形成更新后的特征模式用户类和空分用 户组,并进而实施前述的特征模式空分多址传输。所述的天线阵列中,各天线之间的间距小于载波的波长,当各天线采用全向天线 或120度扇区天线或60度扇区天线时,各天线之间的间距为1/2波长或1/W波长或1个波 长;每个天线采用单极化或多极化天线;各个天线阵列之间间距大于载波的波长;所有各 天线阵列中所有天线的方向图均对齐。所述的酉矩阵,其每个列矢量对应一个空间方向,利用一个列矢量作为各天线的 收发加权矢量,即实现在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收发;每个酉矩阵的各个矢量在同一时频资 源上同时实现相互正交的空间方向上的收发,由此实现对空间资源的分割利用;不同的酉 矩阵对应不同的空间资源分割;实现空间资源分割的酉矩阵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通过 左乘对角矩阵生成。比较各个酉矩阵对用户信道相关矩阵的对角化性能,性能最优的酉矩阵所对应的 空间资源分割即为与该用户特征模式匹配的空间资源分割,此最优对角化后的相关矩阵中 数值大于给定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对角元素所对应的空间方向即为该用户所占用的空间方 向;属于同一空间资源分割的用户,划分到同一特征模式用户类,小区内的所有用户在相应 的长时统计的时间窗内形成多个用户类。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及所占的空间方向的确定在基站实施,或在用户终端 实施;当在基站端实施时,所需的各用户信道基站侧长时统计相关矩阵,通过上行链路相应 的信道估计后计算得到,或由各用户终端通过公共导频上的信道估计估算出来,并直接通 过反馈链路反馈至基站;当在用户终端实施时,各用户通过公共导频进行信道估计,计算出 其基站侧的信道长时统计相关矩阵,由此计算出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及所占的空间 方向,并通过反馈链路反馈到基站。空分用户组的成组依据各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通过一种贪婪算法进行实施;对 于每一个空分用户组,优先分配占据空间方向多的用户,然后按所占空间方向数由多到少 搜寻可成组的用户,如当前搜索的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与已有的组内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 无重叠,则将该用户并入该组,继续搜寻直到该组内所有空间方向均被占满或所有用户搜 寻完毕。各个用户的专用导频信号直接在长时特征模式下传输,而其数据信号可以进一步 利用短时信道信息通过短时预编码生成;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各用户在基站侧的发送信号 通过其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列矢量进行长时预编码生成天线域的发送信号,同一空分用户组 的天线域信号为各用户天线域信号的累加;对于上行链路,各用户通过其相应的一个或多 个列矢量,在基站侧对接收到的天线域信号进行匹配运算,分离出该用户的接收信号,并进 而实施后续的接收处理。
5
各个用户的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在其所占的全部空间方向上实施,或选择在其 所占的部分空间方向上实施;空间方向的选择可以利用前述最优对角化后的信道相关矩阵 中的对角元素,选取不超过给定个数的较大的对角元素,其相应的空间方向即可用作实施 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传输的空间方向;空间方向的选择可以在基站进行,也可以在用户终端 上进行并通过反馈链路通知基站。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统计特征模式空分多址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特定的不等间距多天线配置及相应的空间资源分割,有利于获取多用户空 分多址的性能增益,并有利于获取各用户多天线传输的性能增益。2、利用各用户信道的长时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实施空分多址,且各用户可以自行确 定所使用的空间资源并通知基站,显著降低控制层资源调度的复杂度和物理层实现的复杂 度。3、所需的各用户信道的长时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可以通过稀疏的导频信号和极低 速率的反馈信道获得,由此显著降低信道信息获取与交互的代价。4、在此空分多址传输方式下,各用户可以进一步使用短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传 输,提高其传输性能,并且其所需的专用导频开销较低。5、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间存在的干扰,避免了现有基于短时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 户无线传输系统对信道时变的敏感性,能够广泛适应各种移动环境。6、有效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功率利用率和传输可靠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表明本发明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基站多天线配置及空间资源分割示意图。图2为空分多址下行链路基站发送信号生成示意图。图3为空分多址上行链路基站接收信号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 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1)基站多天线配置及空间资源分割图1为基站多天线配置及空间资源分割示意图,其上半部分示出多天线配置。基 站侧收发多天线配置为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这里天线阵列特指天线间距较小的一组天 线。图1所示多天线配置为两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中有4个天线。图中所示的天线阵 列中各天线之间的间距以Cl1表示,其数值小于载波的波长。以λ表示载波的波长,当各天 线采用全向天线、120度扇区天线和60度扇区天线时,Cl1的取值为1/2λ、 /^; 和λ个波长。图中所示的两个天线阵列之间间距以4表示,其数值大于载波的波长λ,即d2 = cX, 且c>l。典型地,各天线按线性阵列方式放置,所有天线的方向图均对齐。每个天线可采 用单极化或多极化天线,在使用多极化天线时,为简便计,天线阵列数视为按极化方向数倍 增。以M1表示天线阵列的个数,并以M2表示每个天线阵列中天线的个数,则基站配置的天 线总数为M = M具。为实现空分多址,需要对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分割,分辨出多个空间方向加以利 用。为此,对于每个天线阵列,本发明通过多个酉矩阵生成天线域发送信号或对天线域接收 信号进行接收预处理,实现多个空间资源分割,以采用120度扇区天线为例,图1下半部分 示出一个典型的空间资源分割的各个空间方向图。以U = {uv,V = 0,1,···「-!}表示给定的酉矩阵集合,其中Uv为第ν个酉矩阵,V为酉
矩阵的个数,以υ丨表示Uv中一个或多个列矢量构成的子矩阵,其中各列的标号由集合α的 各元素值定义,并以<表示ν个酉矩阵的第1个列矢量。每个酉矩阵的每个列矢量对应一个 空间方向,利用一个列矢量作为各天线的收发加权矢量,即实现在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收 发。以<)( )表示从第Hi1个基站天线阵列通过第ν个酉矩阵的第1个列矢量发送的信号,其 中η表示第η个时频资源,这里时频资源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单个OFDM符 号的单个子载波,也可以是单载波系统中的单个传输符号,则从第Hi1个天线阵列发送的天 线域信号矢量为Χ U )(1)其中Hi1 = 1,2,…M^x" 的维度为Μ2。以ymiO)表示第Hi1个基站天线阵列接收 的天线域信号矢量,则从第Hl1个基站天线阵列通过第V个酉矩阵的第1个列矢量得到的信 号为
(2)其中上标H表示共轭转置。每个酉矩阵的各个矢量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同时实现相 互正交的空间方向上的收发,由此实现对空间资源的分割利用。不同的酉矩阵对应不同的 空间资源分割。以第ν个空间资源分割为例,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同时利用一组空间方向 ΜΛ,···,^2}上进行传输,其中M' 2彡M2,则基站发送的天线域信号矢量和接收处理得到的
空间方向上的信号可表示为 其中 在公式(3)和公式⑷中,当M' 2 = M时,=Uv 在各天线按线性阵列方式放置且其间距符合前述要求的情况下,实现空间资源分 割的酉矩阵可以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矩阵通过左乘对角矩阵生成。以F表示M2点DFT矩阵,即F的第(k,l)个元素为[F]w=广WM/^,则第ν个酉矩阵队可以选择为 其中Γ v为对角矩阵,其第1个对角元素为广2^l。(2)用户特征模式聚类以K表示小区中用户的个数,以Nk表示第k个用户配置的天线个数,并以Hk (η)表 示基站与第k个用户之间在第η个时频资源上的信道矩阵,其尺寸为NkXM,则各用户信道 在基站侧的统计相关矩阵为R4=五{Hf㈨札⑷},其中E {.}表示期望运算。由于用户的移 动性,Rk是时变的,但其变化的时间尺度较大,可以在一定的时间窗内通过选定的信道样本 估算出来,Ne表示一定的时间窗内选定的信道样本的时频资源标号的集合,则可通过下式 或其改进形式估算出Rk 以Vk表示Rk的特征矩阵,λ k,i表示Rk的第i个特征值,即Ri = YkAkVk",其中Ak 为对角矩阵,其第i个对角元素为Xk,i。Vk的各列矢量表征第k个用户信道基站侧的各特 征方向,称为特征模式,而λu则表征在第i个特征模式上的信道强度。由于各天线阵列 之间间距较大或极化方向不同,且方向图对齐,相关矩阵Rk可以近似建模为分块对角矩阵, 且对角线上各个分块矩阵相同,以&4表示,其尺寸为m2xm2。ryt可以通过如下公式估算 其中Rf表示矩阵Rk的第1个尺寸为M2XM2对角子矩阵。利用各用户信道在基站侧的长时统计相关矩阵,确定与其特征模式最佳匹配的空 间资源分割及其在该分割下所占用的空间方向。为此,对各个用户,首先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出V个矩阵Ak, v: 然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出< 其中[AkJw表示(i,j)个元素,arg minf(v)表示使得f (ν)最小的ν。 由此可以判定,在ν个酉矩阵中,第<个酉矩阵对第k个用户信道相关矩阵的对角化性 能最好,相应地,第V:个空间资源分割即为与第k个用户特征模式匹配的空间资源分割。最 后,考察A“*各个对角元素的数值是否大于给定的阈值ε,如果第i个对角元素的数值大于 ε,则判定第ν:个空间资源分割中第i个空间方向被第k个用户所占用,并以Ik表示第k个 用户所占空间方向的集合。上述的<和Ik的确定可以在基站实施,也可以在用户终端实施。当在基站端实施 时,所需的:Rt可以通过上行链路相应的信道估计后计算得到,或由各用户终端通过公共导 频上的信道估计估算出来,并直接通过反馈链路反馈至基站。当在用户终端实施时,各用户通过公共导频进行信道估计,计算出其基站侧的信道长时统计相关矩阵,由此计算出V和 Ik,并通过反馈链路反馈到基站。利用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对小区内的用户进行特征模式聚类。属于同 一 空间资源分割的用户,划分到同一特征模式用户类,即若vl = V,则将第k个用户划分到第 V类。小区内的所有用户在相应的长时统计的时间窗内形成V个用户类。(3)空分用户组成组利用各用户所占用的空间方向,对同一特征模式类的用户进行空分用户组的成 组,形成可以通过空分多址共享同一时频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空分用户组,各空分用户组中 的不同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互不同。空分用户组的成组依据各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的集合Ik,可以通过一种贪婪算法 进行实施。对于每一个空分用户组,优先分配占据空间方向多的用户,然后按所占空间方向 数由多到少搜寻可成组的用户,如当前搜索的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与已有的组内用户所占 的空间方向无重叠,则将该用户并入该组,继续搜寻直到该组内所有空间方向均被占满或 所有用户搜寻完毕。以第ν个特征模式类为例,以
Λ1表示该特征模式类中用户的
集合,其中Nv为该类中用户个数,kv,n表示用户标号,各用户相应的所占空间方向集合为 K。将集合凡按照用户所占空间方向数(亦即的长度)分为M2个子集,以尺, 表示其中
第m个子集,只...k 丨,其中Nv,m为该子集中的用户个数,且有
UKm= K。以卜λ...Ν j表示分组完成后该空间资源分割中所有用户组,
其中Ngraups为用户组个数,只思为第j个用户组内用户标号的集合。另以S= {1,2,...,MJ 表示所有空间方向标号组成的集合。在该特征模式类下的空分用户组成组实施步骤如下步骤1 将属于子集民拘的用户单独成组,即
。初始 步骤2 按m从(M2-I)到1的顺序搜索到非空集合民,m,并从其中选择用户kv, ffl, x 作为待成组的第一个用户。初始化中间集合变量
中删除用 步骤3:以mtemp表示Itemp所包含的空间方向个数。若mtemp>M2/2,则初始化
;若HItemp <M2/2,则初始化m' =mtemp。m'为要搜寻的子集标号。步骤4 按m'递减的顺序从集合民,m,中选择用户加入到。若e U吏得
; 否则转至步骤6。步骤5 若Itemp = S,转至步骤6 ;否则更新m' = min(m',M2-Hitemp)并返回步骤4 进行循环。步骤6 置K(vg) = K(V8)U{^S}。若民中所有用户均成组完毕,结束成组过程;
否则,置J = J+1,并返回步骤2继续循环。(4)空分多址传输同一空分用户组中的用户利用其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进行空分多址传输,各个用 户通过相应的酉矩阵的一个或多个列矢量实施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各个用户的长时统 计特征模式传输可以在其所占的全部空间方向上实施,也可以选择在其所占的部分空间方 向上实施。以只
丨表示某一空分用户组中用户的集合,其中G表示用户个数,kg
表示用户的标号。各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无重叠,即Π A为空集。设该用户组属第V个空
间资源分割,即对于Zte只,有V〗=V。对于第k个用户,设选择的传输方向为% e。可以利 用前述的对角元素,选取不超过给定个数的较大的对角元素,其相应的空间方向的集 合即为ak。Cik的选择可以在基站进行,也可以在用户终端上进行并通过反馈链路通知基站。图2为空分多址下行链路基站发送信号生成示意图。基站天线域发送信号为各个 空分多址用户天线域发送信号之和,即为
(10)其中Xk (η)为第k个用户的天线域发送信号,按照如下公式通过U 进行长时预编 码生成 其中,sk(η)为第k个用户的发送信号矢量,<g)表示直积运算,表示M1XM1的恒等 矩阵。sk(η)包含第k个用户的专用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而数据信号可以是进一步利用短 时信道信息通过短时预编码生成的信号。图3为空分多址上行链路基站接收信号处理示意图。基站天线域接收信号y(n) 经过空分多址信号分离模块,分离出各个用户在其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信号e只。计 算公式为8,( ) = (ΙΜι (S)U^fy(W)(12)Si(W)中可包含专用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由此进一步实施信道估计和检测译码等 接收处理。(5)用户调度与多址传输的动态调整在各用户移动过程中,随着基站与各用户间信道的长时统计特性Rk的变化,动态 地实施前述用户调度,包括用户特征模式聚类和空分用户组成组,形成更新后的特征模式 用户类和空分用户组,并进而实施前述的特征模式空分多址传输。长时统计特性的变化与 具体的应用场景有关,典型地其统计时间窗是短时预编码传输时间窗的数倍或数十倍,相 关的信道统计信息的获取和交互也在较大的时间宽度上进行。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当前的实施例只是一种示范性的例子,不应该作为 限制,所给出的具体内容不应该限制本申请的目的。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 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a.基站侧的收发多天线配置为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通过多个酉矩阵实现多个空间资源分割;b.利用各用户信道在基站侧的长时统计相关矩阵,比较各个酉矩阵对用户信道相关矩阵的对角化性能,确定与长时统计相关矩阵特征模式匹配的酉矩阵,并计算出最优对角化后的相关矩阵,由此确定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及其在该分割下所占用的空间方向,进而利用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对小区内的用户进行特征模式聚类;c.利用各用户所占用的空间方向,对同一特征模式类的用户进行空分用户组的成组,形成可以通过空分多址共享同一时频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空分用户组,各空分用户组中的不同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互不不同;d.同一空分用户组中的用户利用其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进行空分多址传输,各个用户通过相应的酉矩阵的一个或多个列矢量实施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各个用户在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下传输的信号包括专用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可以是利用短时信道信息通过短时预编码生成的信号;e.在各用户移动过程中,随着基站与各用户间信道的长时统计特性的变化,动态地实施前述用户特征模式聚类和空分用户组成组,形成更新后的特征模式用户类和空分用户组,并进而实施前述的特征模式空分多址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 线阵列中,各天线之间的间距小于载波的波长,当各天线采用全向天线或120度扇区天线 或60度扇区天线时,各天线之间的间距为1/2波长或Ι/Α波长或1个波长;每个天线采用 单极化或多极化天线;各个天线阵列之间间距大于载波的波长;所有各天线阵列中所有天 线的方向图均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酉矩 阵,其每个列矢量对应一个空间方向,利用一个列矢量作为各天线的收发加权矢量,即实现 在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收发;每个酉矩阵的各个矢量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同时实现相互正交 的空间方向上的收发,由此实现对空间资源的分割利用;不同的酉矩阵对应不同的空间资 源分割;实现空间资源分割的酉矩阵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通过左乘对角矩阵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较各个 酉矩阵对用户信道相关矩阵的对角化性能,性能最优的酉矩阵所对应的空间资源分割即为 与该用户特征模式匹配的空间资源分割,此最优对角化后的相关矩阵中数值大于给定阈值 的一个或多个对角元素所对应的空间方向即为该用户所占用的空间方向;属于同一空间资 源分割的用户,划分到同一特征模式用户类,小区内的所有用户在相应的长时统计的时间 窗内形成多个用户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用户所 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及所占的空间方向的确定在基站实施,或在用户终端实施;当在基站端 实施时,所需的各用户信道基站侧长时统计相关矩阵,通过上行链路相应的信道估计后计 算得到,或由各用户终端通过公共导频上的信道估计估算出来,并直接通过反馈链路反馈 至基站;当在用户终端实施时,各用户通过公共导频进行信道估计,计算出其基站侧的信道 长时统计相关矩阵,由此计算出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及所占的空间方向,并通过反馈链路反馈到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分用户 组的成组依据各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通过一种贪婪算法进行实施;对于每一个空分用户 组,优先分配占据空间方向多的用户,然后按所占空间方向数由多到少搜寻可成组的用户, 如当前搜索的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与已有的组内用户所占的空间方向无重叠,则将该用户 并入该组,继续搜寻直到该组内所有空间方向均被占满或所有用户搜寻完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用户 的专用导频信号直接在长时特征模式下传输,而其数据信号可以进一步利用短时信道信息 通过短时预编码生成;对于下行链路传输,各用户在基站侧的发送信号通过其相应的一个 或多个列矢量进行长时预编码生成天线域的发送信号,同一空分用户组的天线域信号为各 用户天线域信号的累加;对于上行链路,各用户通过其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列矢量,在基站侧 对接收到的天线域信号进行匹配运算,分离出该用户的接收信号,并进而实施后续的接收 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用户 的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在其所占的全部空间方向上实施,或选择在其所占的部分空间方 向上实施;空间方向的选择可以利用前述最优对角化后的信道相关矩阵中的对角元素,选 取不超过给定个数的较大的对角元素,其相应的空间方向即可用作实施长时统计特征模式 传输的空间方向;空间方向的选择可以在基站进行,也可以在用户终端上进行并通过反馈 链路通知基站。
全文摘要
统计特征模式的空分多址传输方法中基站侧收发多天线配置为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通过多个酉矩阵实现多个空间资源分割;利用各用户信道在基站侧的长时统计相关矩阵,确定与其特征模式匹配的空间资源分割及其在该分割下所占用的空间方向;利用各用户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进行特征模式聚类;利用各用户所占用的空间方向,对同一特征模式类的用户进行空分用户组的成组;同一空分用户组中的用户利用其所属的空间资源分割进行空分多址传输,各个用户通过相应的酉矩阵的一个或多个列矢量实施长时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在各用户移动过程中,随着信道长时统计特性的变化,动态地实施用户特征模式聚类、空分用户组成组、以及特征模式空分多址传输。
文档编号H04B7/06GK101882952SQ20101021039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尤肖虎, 张源, 王东明, 王珏, 金石, 高西奇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