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775366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和方法,属于通信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信网(含固定网和移动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三网融合是下一代网络的主要 发展方向之一,业务融合是三网融合的一种体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技术体制、运营方式 和监管权限多种原因,中国的三网始终是由多个运营商分别经营和管理的。因此,网络融合 和业务融合都必须考虑跨网络和跨运营商的因素,这也造成至今尚未实现三网合一的技术 难点或瓶颈。本发明涉及的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切换终端业务是对于分别位于电信网、互联 网或广电网中的任何一个网络内的不同终端之间都可以进行语音、视频等多媒体的通信, 且在通话过程中,通话能在不同终端之间实现自由切换,即由一方将通话切换到另一终端, 并继续与另一方进行通话,完全不受网络、运营商甚至用户身份的限制,进而实现业务的融
口 o现在,有两种技术能够实现通话切换,分别介绍如下第一种《一种通话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申请号200810172952. 6)是引入媒 体服务器,利用三方通话方式完成通话的切换。具体方法是终端A和终端B通话过程中, 终端B发出携带有终端C的接入码的切换请求,该请求发送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再向 终端C发送呼叫请求,终端C同意呼叫请求后,由应用服务器负责将终端A、B、C都加入媒体 服务,完成三方通话。然后,媒体服务器释放和终端B的连接,只剩下终端A和C进行通话, 从而实现了通话切换。该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该系统要引入媒体服务器。但在融合网络中,提供跨运营商 的业务时,媒体服务器的提供方和部署位置都很难确定,使得该方案受到跨运营商的限制。 此外,呼叫切换的过程也要借助媒体服务器,造成媒体服务器在性能和可靠性的两方面都 会成为瓶颈,明显提高业务部署成本和运营难度。第二种《基于同号移动终端与软终端通话切换方法》(申请号200810084381. 0) 有两种切换方式呼叫前转和呼叫呼入。具体方法是呼叫前转-PC软终端切换到移动设备,PC软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代表呼叫切换请求 的INFO消息,服务器向与之同号的移动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在移动终端应答后,断开和 PC软终端的连接,完成切换。呼叫呼入-移动设备切换到PC软终端,PC软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代表呼叫切换请 求的INFO消息,服务器根据该消息中的参数,向同号软终端发送呼叫建立请求,软终端接 受请求后,释放和移动终端的会话,完成切换。上述技术的缺点是虽然移动设备不需安装专用的终端软件,而是通过移动通信 运营商提供的基本会话服务完成通话功能。但是,这个特点也限制了该技术只能应用于同一运营商内,且切换请求只能由软终端发起,只能在同号的移动设备和软终端之间切换,移 动设备之间不能切换,软终端之间也不能切换,也就是切换不具有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 统和方法,本发明面向融合网络,可跨电信网、互联网或广电网等多个不同网络或跨多个不 同运营商实现终端切换;不仅切换请求的发起方不受终端所在网络的限制,而且,切换的方 式有很强的灵活性既可在同网络的不同终端之间实现切换,也可在异网的不同终端之间 实现切换,还可以在不同用户帐号之间进行切换,也就是同网异号或异网异号的不同用户 之间都能切换;而且,切换操作可在呼叫的任一方进行,既能在主叫侧进行,也能在被叫侧 进行,或者在多方呼叫中的某一方进行。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 通信系统,所述网络包括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设有基于IP多 媒体子系统(IMS)的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以及包括移动设备、计算机或装有机顶盒的电 视机的三类终端,所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和终端之间利用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0n Initiation Protocol)建立或拆除通话,以及传递切换终端所需的信令;所述三类终端都设有完成音视频通话功能的音视频通话模块,发送切换终端请 求的切换按钮,用于设置该终端的切换按钮所代表的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和设置包括用户 名、该终端自身地址、该终端自身地址能够接受的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所在地址的安全认 证参数、并将上述设置信息传送至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设置模块,以及用于登录该终端 切换通信系统的登录模块;所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设有下述功能模块消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经由网络层的包括呼叫建立、拆除与切换 请求的SIP消息;该模块接收到SIP消息后,从记录模块获取当前的业务状态,根据业务状 态将消息送至应用服务器内的切换终端模块或通话控制模块;还负责把通话控制模块、安 全检测模块或切换终端模块产生的SIP消息下传到网络层;设置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web页面,以供用户设置终端的切换按钮所代表的切 换目的终端地址,以及设置包括用户名、目的终端地址、该目的终端地址能够接受的切换请 求的发起终端所在地址的安全认证参数;并将这些设置信息传送到记录模块进行存储;记录模块,用于存储业务执行状态、来自设置模块的设置信息以及业务执行过程 中呼叫建立、拆除和切换过程中的SIP消息,其中,业务执行状态信息是为消息的传递和业 务状态的转换提供依据;SIP消息是为通话控制模块和切换终端模块构造SIP消息时,提供 头域的填写方法;包括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及其安全认证参数的设置信息是供终端切换模块 收到切换请求后,解析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并由安全检测模块执行安全检测匹配;通话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收发模块传送的SIP消息,执行包括通话的建立与 拆除,呼叫失败与取消的会话控制操作,当接收到的SIP消息是切换请求消息时,该模块把 该切换请求发送到上层安全检测模块进行安全检测匹配;安全检测模块,只在获取切换请求消息时才触发该模块工作先从记录模块获取 设置模块传送的安全认证参数,再检测切换请求消息的发起地址是否匹配安全认证参数,如果是,则将切换请求消息上传给切换终端模块,同时将记录模块的业务状态更改为切换 状态;否则,拒绝发起终端的切换请求;切换终端模块,作为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控制核心,协调控制服务器内的其他 模块的操作,完成切换终端的流程。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 的通信系统的切换终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操作步骤(1)所述系统的两个或多个终端之间进行通话时,其中一个终端的切换按钮被用 户点击而将其发起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2)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切换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后,通过消息收发 模块向该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返回响应消息,表示已接收到该切换请求;(3)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中的切换终端模块构造会话建立请求INVITE消息,并通 过消息收发模块将希望与切换目的终端建立会话连接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切换目的终 端;(4)切换目的终端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若接受该会话建立请求,则返回应答消 息,该应答消息经由IMS传送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否则,结束该流程;(5)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消息收发模块收到切换目的终端返回的应答消息后, 先检测记录模块记录的当前业务状态是两方通话切换还是多方通话切换,并根据两种不同 通话切换状态,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与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或媒体服务器分别执行相 应操作;然后,将该应答消息直接上传到切换终端模块;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目的终端发 送应答握手消息,表示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已经与切换目的终端成功建立会话连接;(6)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目的终端发送会话修正请求消息,该会话修正请求消息 中携带有步骤(5)中向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或媒体服务器发送的应答消息内的会话媒体 描述信息,用于修改由步骤⑶的INVITE消息在应用服务器与切换目的终端之间建立的会 话连接;(7)切换目的终端向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返回响应消息,表示同意修改已建立的 会话连接;应用服务器的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向切换目的终端返回响应握 手消息,表示其已经完成会话连接的修改;(8)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发送通话释放请求消息,以便该切换请 求的发起终端结束其参与的会话连接;(9)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收到通话释放请求消息后,返回应答消息,同意结束其参 与的会话连接,结束该流程。本发明是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切换终端的通信系统和方法,其创新特点 是通信系统的结构简单、实用,只需增设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并对三类终端进行简单、容 易实现的改造;不需引入媒体服务器,避开了因媒体服务器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容易产生 的技术瓶颈,同时降低了业务的部署成本和运营难度。本发明的终端切换方法面向下一代 融合网络,不仅可跨电信网、互联网或广电网等多个不同网络,还可跨多个不同运营商。再 者,本发明的切换请求是由移动设备发起的,而且,切换的发起方不受终端所在网络的限 制,也不受通信运营商的限制,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完全不受终端、网络、运营商或用户的 限制既可以在同网络的不同终端和软终端之间实现切换,也可以在异(同)网同号终端之间或异(同)网异号终端之间实现切换,还可以在不同用户帐号之间进行切换;而且,切 换操作可在呼叫的任一方进行,既能在主叫侧进行,也能在被叫侧进行,或者在多方呼叫中 的某一方进行。此外,本发明不仅支持两方通话时的终端切换,也支持多方通话时的终端切 换;既能实现音频或视频的两方通话时的切换,也能实现由媒体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音频或 视频通话时的终端切换。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图1是本发明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通信系统中的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结构组成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操作步骤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的操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 图3,介绍本发明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的组 成,除了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以外,其主要增设和改进的网元设备有两个基于IP多媒 体子系统(IMS)的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以及基于不同网络(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 移动设备、计算机或装有机顶盒的电视机的三类终端。其中,IMS是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 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同时也解决了移动与固网的融合,并引入语音、视频、数据的 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IMS为业务实现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差异性,也为业务实 现不同网络、不同的承载能力和不同的媒体质量下的视频通话能力。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 和三类终端之间利用SIP协议建立或拆除通话,以及传递切换终端所需的信令。先参见图2,介绍上述终端的结构组成。三类终端都设有完成音视频通话功能的 音视频通话模块,发送切换终端请求的切换按钮,用于设置该终端的切换按钮所代表的切 换目的终端地址(该终端地址应是标准的网络地址,且其网络地址格式取决于切换目的终 端所在网络)和设置包括用户名、该终端自身地址、该终端自身地址能够接受的切换请求 的发起终端所在地址的安全认证参数、并将上述设置信息传送至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设 置模块,以及用于登录该终端切换通信系统的登录模块。本发明中的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与切换目的终端是电信网、互联网或广电网中的 任一个网络,它们是分别位于同一网络或不同网络的两个不同终端,两个网络的运营商是 否相同不受限制,每个终端上用户登录的用户帐号是否相同也不受限制。参见图3,介绍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设置的下述功能模块(图中的双线箭头表示 SIP消息,单线箭头表示读写的记录模块存储的信息或业务执行状态信息)消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经由网络层传送的包括呼叫建立、拆除与切换 请求的SIP消息;该模块接收到SIP消息后,从记录模块获取当前的业务状态,根据业务状 态将消息送至应用服务器内的切换终端模块或通话控制模块业务状态为切换状态时,直 接将消息送至切换终端模块;否则,将消息上传到通话控制模块;还负责把通话控制模块、安全检测模块或切换终端模块产生的SIP消息下传到网络层。设置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web页面,以供用户设置终端的切换按钮所代表的切 换目的终端地址,以及设置包括用户名、目的终端地址、该目的终端地址能够接受的切换请 求的发起终端所在地址的安全认证参数;并将这些设置信息传送到记录模块进行存储。记录模块,有三项功能存储业务执行状态,为消息的传递和业务状态的转移提供 依据;存储业务执行过程中呼叫建立、拆除和切换过程中的SIP消息,为通话控制模块和切 换终端模块构造SIP消息提供头域的填写方法;以及存储来自设置模块的切换目的终端地 址及其安全认证参数,以供终端切换模块收到切换请求后,解析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并由安 全检测模块执行安全检测匹配。通话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收发模块传送的SIP消息,执行包括通话的建立与 拆除,呼叫失败与取消的会话控制操作,当接收到的SIP消息是切换请求消息时,该模块把 该切换请求发送到上层安全检测模块进行安全检测匹配。安全检测模块,只在获取切换请求消息时才触发该模块工作先从记录模块获取 设置模块传送的安全认证参数,再检测切换请求消息的发起地址是否匹配安全认证参数, 如果是,则将切换请求消息上传给切换终端模块,同时将记录模块的业务状态更改为切换 状态;否则,拒绝发起终端的切换请求。设置安全检测模块的目的是防止切换的无条件执 行,虽然本发明目的是加强切换的自由度,即达到跨网络跨运营商甚至跨用户实现切换的 目的;但是,每一次切换终端的执行之前必须由用户确认,否则,安全检测模块屏蔽该切换 请求消息。切换终端模块,作为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控制核心,协调控制服务器内的其他 模块的操作,完成切换终端的流程。参见图4和图5,介绍本发明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的切换 终端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图(图5详述了在两方通话和多方通话的两种通话方式下,本发 明执行终端切换操作的时序流程)步骤1、系统的两个或多个终端之间正在进行通话时,终端B上的切换按钮被用户 点击后,其发起的切换请求消息被发送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步骤2、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切换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后,通过消息收 发模块向该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B返回响应200 0K消息,表示已接收到该切换请求。该步 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21)切换请求消息经由IMS被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消息收发模块接收后,该模 块先检测记录模块记录的该终端当前业务状态为两方通话还是多方通话,再将该消息上传 到通话控制模块;(22)通话控制模块判断该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就将该消息上传到安全检测模块 进行安全检测匹配;(23)安全检测模块先查看切换请求消息头域中的请求切换的目的终端地址和发 起请求的终端地址,然后检测用户名、请求切换的目的终端地址和发起切换请求的终端地 址是否和记录模块存储的用户安全认证参数相匹配,若匹配,则将记录模块中记录的业务 状态变换为两方通话切换或多方通话切换,同时将切换请求消息上传到切换终端模块,继 续执行步骤(24);否则,通过消息收发模块发送拒绝该切换请求的400消息,结束该流程;
(24)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通过消息收发模块向切换请求消息的 发起终端返回响应消息,表示切换终端服务器接收该切换请求。步骤3、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中的切换终端模块构造INVITE (会话建立请求)消 息,并通过消息收发模块将希望与切换目的终端C建立会话连接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切 换目的终端C。步骤4、切换目的终端C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若接受该会话建立请求,则返回 应答2000K消息,该应答消息经由IMS传送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步骤5、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消息收发模块收到切换目的终端C返回的应答消 息后,先检测记录模块记录的当前业务状态是两方通话切换还是多方通话切换,并根据两 种不同通话切换状态,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与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A或媒体服务器分 别执行相应操作;然后,将该应答消息直接上传到切换终端模块;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目 的终端C发送应答握手消息,表示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已经与切换目的终端C成功建立会 话连接。该步骤有两种不同通话切换状态(图5用两个虚线框表示之)。若当前业务状态 是两方通话切换时,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与相关终端执行下列操作内容(51)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正在通话中的另一终端A发送 BYE (释放会话请求)消息,要求释放该终端A与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B之间的会话;(52)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A接收到BYE消息后,返回响应200 0K消息,表示 同意释放会话;该消息发送到切换终端模块。(53)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响应200 0K消息后,再向正在通话中的另一终端A发 送INVITE消息,请求建立该终端A和切换目的终端C的连接,该INVITE消息中携带有切换 请求消息中的会话媒体描述信息,用于在上述两个终端A和C之间建立会话连接时的媒体 协商;(54)正在通话中的另一终端A接收到INVITE消息后,返回应答200 0K消息,表示 同意建立和切换目的终端C的会话连接;该消息发送到切换终端模块。(55)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后,再向正在通话中的另一终端A发送应答 握手ACK消息,表示切换目的终端C与终端A成功建立会话连接。因多方通话是由媒体服务器完成混音,并对其连接的各个通话方执行控制,故步 骤5中,当前业务状态是多方通话切换时,切换请求的处理过程中,上述信令消息是在终端 切换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交互的。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执行下列操作内 容(5A)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BYE (释放会话请 求)消息,要求媒体服务器释放其与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B之间的连接,即释放切换请求的 发起终端B在多方通话中的参与;(5B)媒体服务器接收到BYE消息后,向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返回响应消息,同意 释放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B在多方通话中的参与。(5C)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请求将 切换目的终端C加入到由该媒体会话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通话,该INVITE消息中携带有切换 目的终端C的会话媒体描述信息,用于将切换目的终端C加入到多方通话中的媒体协商。
(5D)媒体服务器接收到INVITE消息后,返回应答200 0K消息,同意将切换目的终 端C加入到媒体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通话,该消息发送到切换终端模块。(5E)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媒体服务器返回的应答消息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应答 握手ACK消息,表示应用服务器成功地将切换目的终端C加入到媒体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通 话。步骤6、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目的终端C发送会话修正请求(relNVITE)消息,该消 息中携带有步骤5中向通话中的另一终端A或媒体服务器发送的应答消息内的会话媒体描 述信息,用于修改由步骤3的INVITE消息在应用服务器与切换目的终端C之间建立的会话 连接。步骤7、切换目的终端C向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返回响应200 0K消息,表示同意修 改已建立的会话连接;应用服务器的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向切换目的终端 C返回响应握手消息,表示其已经完成会话连接的修改。步骤8、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B发送BYE (通话释放请求)消息,以 便该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B结束其参与的会话连接;步骤9、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B收到通话释放请求消息后,返回应答200 0K消息, 同意结束其参与的会话连接,结束该流程。上述步骤实现了在两方或多方通话时,通话一方由终端B切换到终端C。上述流程中的终端A、B、C...是分别位于电信网、互联网或广电网中的不同终端, 且其中每个终端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运营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每个终端上登录的用 户帐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且,本发明的切换操作是由呼叫通话的主叫或被叫的任何 一方发起,或者是由多方呼叫通话中的任何一方发起。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所述网络包括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设有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以及包括移动设备、计算机或装有机顶盒的电视机的三类终端,所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和终端之间利用会话初始协议SIP建立或拆除通话,以及传递切换终端所需的信令;所述三类终端都设有完成音视频通话功能的音视频通话模块,发送切换终端请求的切换按钮,用于设置该终端的切换按钮所代表的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和设置包括用户名、该终端自身地址、该终端自身地址能够接受的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所在地址的安全认证参数、并将上述设置信息传送至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设置模块,以及用于登录该终端切换通信系统的登录模块;所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设有下述功能模块消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经由网络层的包括呼叫建立、拆除与切换请求的SIP消息;该模块接收到SIP消息后,从记录模块获取当前的业务状态,根据业务状态将消息送至应用服务器内的切换终端模块或通话控制模块;还负责把通话控制模块、安全检测模块或切换终端模块产生的SIP消息下传到网络层;设置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web页面,以供用户设置终端的切换按钮所代表的切换目的终端地址,以及设置包括用户名、目的终端地址、该目的终端地址能够接受的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所在地址的安全认证参数;并将这些设置信息传送到记录模块进行存储;记录模块,用于存储业务执行状态、来自设置模块的设置信息以及业务执行过程中呼叫建立、拆除和切换过程中的SIP消息,其中,业务执行状态是为消息的传递和业务状态的转换提供依据;SIP消息是为通话控制模块和切换终端模块构造SIP消息时,提供头域的填写方法;包括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及其安全认证参数的设置信息是供终端切换模块收到切换请求后,解析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并由安全检测模块执行安全检测匹配;通话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收发模块传送的SIP消息,执行包括通话的建立与拆除,呼叫失败与取消的会话控制操作,当接收到的SIP消息是切换请求消息时,该模块把该切换请求发送到上层安全检测模块进行安全检测匹配;安全检测模块,只在获取切换请求消息时才触发该模块工作先从记录模块获取设置模块传送的安全认证参数,再检测切换请求消息的发起地址是否匹配安全认证参数,如果是,则将切换请求消息上传给切换终端模块,同时将记录模块的业务状态更改为切换状态;否则,拒绝发起终端的切换请求;切换终端模块,作为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控制核心,协调控制服务器内的其他模块的操作,完成切换终端的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设置模块设置该终端的 切换按钮所代表的切换目的终端地址应是标准的网络地址,该切换目的终端的网络地址格 式取决于切换目的终端所在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与切 换目的终端是分别位于同一网络或不同网络的两个不同终端,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所在网 络与切换目的终端所在网络是电信网、互联网或广电网中的任一个网络,两个网络运营商 是否相同不受限制,每个终端上用户登录的用户帐号是否相同也不受限制。
4.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的切换终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操作步骤(1)所述系统的两个或多个终端之间进行通话时,其中一个终端的切换按钮被用户点 击而将其发起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2)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切换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后,通过消息收发模块 向该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返回响应消息,表示已接收到该切换请求;(3)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中的切换终端模块构造会话建立请求INVITE消息,并通过消 息收发模块将希望与切换目的终端建立会话连接的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切换目的终端;(4)切换目的终端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若接受该会话建立请求,则返回应答消息, 该应答消息经由IMS传送到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否则,结束该流程;(5)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消息收发模块收到切换目的终端返回的应答消息后,先检 测记录模块记录的当前业务状态是两方通话切换还是多方通话切换,并根据两种不同通话 切换状态,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与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或媒体服务器分别执行相应操 作;然后,将该应答消息直接上传到切换终端模块;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目的终端发送应 答握手消息,表示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已经与切换目的终端成功建立会话连接;(6)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目的终端发送会话修正请求消息,该会话修正请求消息中携 带有步骤(5)中向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或媒体服务器发送的应答消息内的会话媒体描述 信息,用于修改由步骤⑶的INVITE消息在应用服务器与切换目的终端之间建立的会话连 接;(7)切换目的终端向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返回响应消息,表示同意修改已建立的会话 连接;应用服务器的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向切换目的终端返回响应握手消 息,表示其已经完成会话连接的修改;(8)切换终端模块向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发送通话释放请求消息,以便该切换请求的 发起终端结束其参与的会话连接;(9)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收到通话释放请求消息后,返回应答消息,同意结束其参与的 会话连接,结束该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下列操作内容(21)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经由IMS被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消息收发模块接收后,该模 块先检测记录模块记录的该终端当前业务状态为两方通话还是多方通话,再将该消息上传 到通话控制模块;(22)通话控制模块判断该消息为切换请求消息,就将该消息上传到安全检测模块进行 安全检测匹配;(23)安全检测模块先查看切换请求消息头域中的请求切换的目的终端地址和发起请 求的终端地址,然后检测用户名、请求切换的目的终端地址和发起切换请求的终端地址是 否和记录模块存储的用户安全认证参数相匹配,若匹配,则将记录模块中记录的业务状态 变换为两方通话切换或多方通话切换,同时将切换请求消息上传到切换终端模块,继续执 行步骤(24);否则,通过消息收发模块发送拒绝该切换请求的消息,结束该流程;(24)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通过消息收发模块向切换请求消息的发起 终端返回响应消息,表示切换终端服务器接收该切换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若当前业务状态是两方通话切换时,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与相关终端执行下列操作内容(51)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发送释放会话 请求BYE消息,要求释放该终端与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之间的会话;(52)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接收到BYE消息后,返回响应消息,表示同意释放会话;(53)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再向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发送INVITE 消息,请求建立该终端和切换目的终端的连接,该INVITE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中的会话媒体描述信息,用于在上述两个终端之间建立会话连接时的媒体协商;(54)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接收到INVITE消息后,返回应答消息,表示同意建立和 切换目的终端的会话连接;(55)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后,再向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发送应答握手 消息,表示切换目的终端与该正在通话中的另一个终端成功建立会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因多方通话由媒体服务器完成混音并对 其连接的各个通话方执行控制,故所述步骤(5)中,当前业务状态是多方通话切换时,切换 终端应用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执行下列操作内容(5A)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释放会话请求BYE消 息,要求媒体服务器释放其与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之间的连接,即释放切换请求的发起终 端在多方通话中的参与;(5B)媒体服务器接收到BYE消息后,向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返回响应消息,同意释放 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在多方通话中的参与;(5C)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请求将切换 目的终端加入到由该媒体会话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通话,该INVITE消息中携带有切换目的 终端的会话媒体描述信息;(5D)媒体服务器接收到INVITE消息后,返回应答消息,同意将切换目的终端加入到媒 体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通话;(5E)切换终端模块接收到媒体服务器返回的应答消息后,向媒体服务器发送应答握手 消息,表示应用服务器成功地将切换目的终端加入到媒体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通话。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的发起终端,正在与该切换 请求的发起终端进行通话的另一个终端或其他各个终端,以及切换目的终端是分别位于电 信网、互联网或广电网中的不同终端,且其中每个终端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运营商是否相 同不受限制,在每个终端上登录的用户帐号是否相同也不受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操作是由呼叫通话的主叫或被 叫的任何一方发起,或者是由多方呼叫通话中的任何一方发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支持音频或视频的两方通话, 也支持由媒体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音频通话或多方视频通话时的终端切换。
全文摘要
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和方法,面向融合网络,可跨电信网、互联网或广电网等不同网络或跨多个不同运营商实现终端切换。该系统设有基于IMS的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和三类终端移动设备、计算机或装有机顶盒的电视机,切换终端应用服务器和终端之间利用SIP协议建立或拆除通话,并传递切换终端所需的信令。其中切换请求发起方不受终端所在网络的限制,切换方式非常灵活可在异(同)网同号终端之间或异(同)网异号终端之间实现切换,切换操作可在呼叫的任一方(主叫、被叫或多方呼叫中的某一方)进行,既支持音频或视频的两方通话,也支持由媒体服务器控制的多方音频或视频通话时的终端切换。
文档编号H04L29/06GK101888381SQ2010102210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
发明者于晓燕, 刘志晗, 孙其博, 李静林, 杨放春, 贺培, 赵耀, 邹华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