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819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前沿技术,受到极大的推崇。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可以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目前,物联网主要应用于物品识别和身份识别。在交易领域,物联网主要应用于公交ICa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市民卡等离线支付方式。在离线支付过程中,读卡终端读取用户卡中的储值信息,根据该储值信息和用户的消费信息进行支付操作。除了上述离线支付方式外,常用的交易方法还包括会员卡交易方法、电话预订与终端软件结合的方法。其中,会员卡交易方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由商户或第三方发行会员卡,会员卡一般具有打折、储值和积分功能,例如用户可在会员卡内预先储存一定的现金额度,根据会员卡类型的不同,统一设置不同的折扣,设定不同的消费积分对应的礼物等。电话预订与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也是预订领域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用户通过拨打呼叫中心的电话,由呼叫中心的服务人员人工实现预订并在线下完成交易;在网上交易方法中,用户通过互联网完成商品选购和支付过程,通过物流接收商品,从而完成交易过程。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公交IC卡、市民卡和会员卡只能实现简单的用户身份确认和储值功能,不能向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商品和服务,无法满足个性化的交易要求;电话交易很难确定用户的真实身份,无法准确辨别预订用户的真伪性,导致支付较为困难,并降低了交易的安全性;网上交易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上的购物信息繁多,导致选择商品比较困难,且认证周期和交易周期较长。综上所述,现有的交易方式无法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喜好,向用户下发精准的推荐信息,也无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因此,无法实现交易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和系统,用于实现交易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业务前置装置接收来自读卡终端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根据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
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第三关联,向所述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系统,包括读卡终端,用于获得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后台装置,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商户信息、用户卡的标识信息、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用户信息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第一关联信息、读卡终端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二关联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或者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三关联信息;业务前置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第三关联,向所述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根据用户信息与商户信息在后台装置中的关联关系进行在线交易,通过该关联关系能够灵活地设置商户推荐信息和累计信息,向用户下发精准的推荐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且便于用户进行预订,减轻了商户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在线交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实现了在线交易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业务前置装置接收来自读卡终端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业务前置装置根据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第三关联,向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包括读卡终端、业务前置装置和后台装置。其中读卡终端,用于读取用户卡存储的数据,通过有线网络(如拨号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例如,GPRS、CDMA、TD-SCDMA、WIFI等网络)连接到业务前置装置,将读取的用户卡存储的数据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接收并显示业务前置装置返回的信息。具体地,当用户在读卡终端进行刷卡操作时,读卡终端可以获得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并将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上述读卡终端可以为P0S(POintOf Sale,销售终端)机,上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唯一确定该用户卡的信息,例如用户卡编号信息或者可关的唯一用户信息;上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唯一确定该读卡终端的信息,例如读卡终端编号或地址信息等。业务前置装置,用于根据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判断获得的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的第三关联,向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具体地,业务前置装置可用于与读卡终端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向后台装置中的各个业务处理模块发起请求,接收业务处理模块的反馈,并根据来自读卡终端和后台装置的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处理。该业务逻辑处理可以包括对来自读卡终端的数据进行分发处理,以实现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发送到后台装置的各个业务处理模块;业务前置装置还可以通过商户交易管理、互联网支付、会员信息获得和用户历史刷卡信息查询,对消费信息进行分析,并综合上述信息实现个性化交易。后台装置,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商户信息、用户卡的标识信息、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用户信息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第一关联信息、读卡终端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二关联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或者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三关联信肩、ο优选地,上述后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用户卡管理模块、商户管理模块、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台装置还可以包括历史信息管理模块、互联网支付模块等模块中至少一个模块,以下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用户卡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第一关联信息。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用户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第一关联信息可以为用户标识与至少一个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上述用户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与用户基本信息相对应的用户的行为信息,该用户的行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在互联网上对商品和/或服务的浏览、关注、评价、收藏和分享等行为信息。该行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在使用商品和/或服务后,对该商品和/或服务的评论信息。用户卡管理模块可以从互联网设备(包括网页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或即通讯服务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获得用户的互联网使用记录,根据该使用记录搜集用户的行为信息,并基于该行为信息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例如,当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浏览、关注、评价、收藏和分享等行为信息大量涉及到某一商户中的某一商品和/或服务,和/或用户对某一类商品和/或服务的评价很高时,用户卡管理模块可以确定该用户对该商品和/或服务感兴趣,并记录行为分析结果,该行为分析结果可以包括用户感兴趣的商品和/或服务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商户标识,和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当用户的行为信息大量涉及到某一类商品和/或服务,和/或用户对某一类商品和/或服务的评价很高时,用户卡管理模块可以确定用户对该类商品和/或服务感兴趣,并记录行为分析结果。该行为分析结果具体可以包括用户感兴趣的商品和/或服务的类别,和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商户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商户信息和读卡终端标识信息,以及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二关联信息;商户信息可以包括商户基本信息,商户基本信息可以包括商户标识,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商户的地理位置、营业时间和经营项目等信息;第二关联信息可以为商户标识与至少一个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历史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该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为当前交易之前的生成的静态交易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交易时间、商户标识、交易金额以及分析报表数据等信息。分析报表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在一个或多个商户的消费次数、消费总金额等精准数据。互联网支付模块,用于与第三方支付系统连接,根据来自业务前置装置的支付数据与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操作,并向业务前置装置返回支付结果。第三方支付系统可以是各类银行支付系统,或者支付宝等支付系统。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或者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三关联信息。其中,第三关联信息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信息,例如预订信息、商户推荐信息、累计信息等,业务前置装置可以通过不同的业务处理逻辑,对不同类型的第三关联信息进行处理,以下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第三关联信息及其对应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1)第三关联信息为预订信息其中,预订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或用户卡标识信息、以及商户标识和预订内容,该预订内容可以是用户通过互联网或者电话等联系方式在商户订购的产品和/或服务。业务前置装置可以根据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中获得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判断获得的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订信息,如果存在,将用户的预订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相应地,读卡终端可以显示预订信息。具体地,当用户进行刷卡消费时,如果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存储的预订信息所包含的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一致,且该预订信息所包含的商户标识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商户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一致,则业务前置装置可以确定该预订信息与获得的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以及获得的商户信息相对应,将预订信息发送到读卡终端显示,以便于商户向用户提供该预订信息对应的商品和/或服务,并使用户确认预订信息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式,商户通过读卡终端即可方便完成与用户的交易,方便了商户的操作,并且由于经过用户管理模块和商户管理模块的查询验证,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2)第三关联信息为商户推荐信息其中,商户推荐信息可以包括商户标识和推荐内容,该推荐内容可以为该商户提供的商品和/或服务。业务前置装置可以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获得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的行为信息以及相应的行为分析结果。其中,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可以存储与用户卡管理模块中,也可以由业务前置装置根据用户的行为信息分析得到。业务前置装置可以判断获得的行为分析结果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如果存在,将商户推荐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或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相应地,读卡终端和用户终端可以显示商户推荐信息。具体地,当用户进行刷卡消费时,如果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存储的商户推荐信息所包含的推荐内容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匹配,且该商户推荐信息所包含的商户标识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商户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一致时,则业务前置装置可以确定该商户推荐信息与获得的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相对应,将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读卡终端显示,以便于商户向用户推荐该推荐信息对应的商品和/或服务。业务前置装置也可以将确定的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与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可以将该商户推荐信息显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相应的商品和/或服务。这样可有效地利用用户终端的资源,使推荐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不能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信息,浪费系统资源的问题。进一步地,上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还用于将预订信息中对应相同预订内容的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绑定为用户组;业务前置装置可以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存在与用户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时,将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用户组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具体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可以确定预订同一商品和/或服务的用户对同一类型的商品和/或服务感兴趣,将对应的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绑定为用户组。当业务前置装置确定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与商品推荐信息产生关联时,或者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预订某种商品和/或服务时,业务前置装置可以将该商品和/或服务的作为推荐信息的内容,发送到用户组内容的所有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向用户组中的用户推荐该商品和/或服务。(3)第三关联信息为累计信息其中,累计信息包括商户标识和累计内容,该累计内容可以包括累计条件和对应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商户发布的折扣、优惠等活动信息,以及商户对其用户制定的营销计划。累计内容中的累计条件是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与预设门限之间的关系,例如,累计条件可以是用户的历史消费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也可以是用户的历史消费总金额和/或当前消费总金额大于预设额度。累计内容中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商户对满足累计条件的用户提供的统计策略。例如,对于满足累计条件的用户,相应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向用户提供预设的折扣或优惠额度。累计内容中的累计条件可以灵活地设置,当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满足累计条件时,可以自动触发执行该累计条件对应的计算方式。读卡终端可以将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该当前交易信息为当前交易对应的动态交易数据,可以包括交易内容和交易金额等信息。业务前置装置可以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信息管理模块中获得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判断获得的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累计信息,如果存在,则将该累计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具体地,当用户进行刷卡消费时,如果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商户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与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存储的累计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一致,且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满足该累计信息中的累计条件时,将该累计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相应地,读卡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和来自业务前置装置的累计信息进行统计,得到并显示统计结果,该统计结果可以是根据累计信息中的计算方式对当前交易信息的处理结果。例如,当计算方式为预设的优惠额度时,统计结果可以是对当前交易信息中的交易金额减去该优惠额度后的结果。读卡终端也可以将累计信息和统计结果显示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累计信息和统计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后续的交易操作。用户获得预订信息、商户推荐信息,以及根据累计信息得到的统计结果后,可以选择对读卡终端进行后续的支付操作。相应地,读卡终端可以接收用户的支付指令,将与该支付指令关联的支付数据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接收并显示业务前置装置返回的支付结果;业务前置装置可以接收来自读卡终端的支付数据,将该支付数据分发到互联网支付模块,接收互联网支付模块返回的支付结果,并将支付结果发送给读卡终端。通过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作为支付方式,并将该支付方式与预订信息、商户推荐信息和累计信息相结合,可以实现支付方式的个性化,使用户消费时不需要携带金融卡或储值卡。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根据用户信息与商户信息在后台装置中的关联关系进行在线交易,通过该关联关系能够灵活地设置商户推荐信息和累计信息,向用户下发精准的推荐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且便于用户进行预订,减轻了商户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在线交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实现了在线交易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另外,将历史交易信息、商户推荐信息、累计信息和预订信息存储与后台装置,可以实现对系统信息的集中管理,降低了对读卡终端的信息存储要求,通过对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自动匹配的方式,不但满足了商户对于个性化推荐信息设置的要求,而且大幅减轻了商户对本地客户端的处理压力,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实施例二基于上述系统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业务前置装置接收来自读卡终端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读卡终端的标识fe息。步骤202,业务前置装置根据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步骤203,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第三关联,向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具体地,当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后台装置中不存在第三关联时,业务前置装置向读卡终端返回的判断结果可以为后台装置中不存在相关联的预订信息、商户推荐信息或者累计信息;否则,业务前置装置向读卡终端返回相关联的预订信息、商户推荐信息和/或累计信息。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存储步骤,该存储步骤包括在后台装置的用户卡管理模块中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第一关联信息;该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基本信息,该用户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在后台装置的商户管理模块中存储商户信息和读卡终端标识信息,以及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二关联信息;该商户信息可以包括商户基本信息,该商户基本信息可以包括商户标识。在后台装置的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存储用户信息或者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三关联信息。在后台装置的历史信息管理模块中存储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该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实施例三当后台装置中存储有商户推荐信息时,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读卡终端读取用户卡的校验信息,根据该校验信息对用户卡进行离线验证,如果离线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03 ;否则,执行步骤302。其中,用户卡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该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标识信息和校验信息。用户卡的类型可以为磁条卡、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卡等,读卡终端可以对用户卡内的信息进行读写。当没有用户刷卡时,读卡终端可播放默认的系统信息。当用户通过读卡终端刷卡时,读卡终端检测到用户卡,读取用户卡中的校验信息,根据该校验信息对用户卡进行离线验证,包括身份认证和完整性检查,以确定用户卡是否为伪卡。步骤302,读卡终端显示用户卡不合法信息,提示用户未通过验证。步骤303,读卡终端读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将该标识信息发送到用户卡管理模块。具体地。读卡终端可以读取用户卡中的标识信息(例如用户ID),将标识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业务前置装置将该标识信息分发到用户卡管理模块。步骤304,用户卡管理模块对用户卡进行在线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读卡终端,如果在线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05 ;否则,执行步骤302。具体地,用户卡管理模块根据标识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基本信息,根据该用户基本信息对用户卡进行在线验证,例如,判断用户卡是否超过有效期等。用户卡管理模块可以通过业务前置装置将在线验证结果发送给读卡终端,由读卡终端将在线验证结果显示给用户。步骤305,业务前置装置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获得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的行为信息以及相应的行为分析结果。具体地,当离线验证结果和在线验证结果均表示用户卡合法时,启动当前交易。由于用户卡与用户相绑定,读卡终端与商户相绑定,业务前置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向后台装置中的用户卡管理模块发起请求,获得用户的行为信息,并根据该行为信息分析得到相应的行为分析结果,也可以直接从用户卡管理模块获得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业务前置装置还可以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向后台装置中的商户管理模块发起请求,获得商户基本信息。其中,用户的行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在互联网上对商品和/或服务的浏览、关注、评价、收藏和分享等行为信息。用户卡管理模块可以获得用户的互联网使用记录,根据该使用记录搜集用户的行为信息,并基于该行为信息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商户基本信息可以包括商户标识、与商户标识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商户的地理位置、营业时间和经营项目等信息。步骤306,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行为分析结果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307 ;否则,执行步骤308。步骤307,业务前置装置将商户推荐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或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读卡终端显示商户推荐信息。具体地,当用户进行刷卡消费时,如果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存储的商户推荐信息所包含的推荐内容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匹配,且该商户推荐信息所包含的商户标识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商户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一致时,则业务前置装置可以确定该商户推荐信息与获得的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相对应,将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读卡终端显示,以便于商户向用户推荐该推荐信息对应的商品和/或服务。业务前置装置也可以将确定的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与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可以将该商户推荐信息显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相应的商品和/或服务。进一步地,当后台装置中存储有预订信息时,预订信息中对应相同预订内容的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可以绑定为用户组。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存在与用户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时,业务前置装置可以将该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该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另外,如果用户通过读卡终端选择退出操作或者用户在预设时间(例如,30秒)内没有对读卡终端进行任何操作,则可取消当前交易。如果用户选择继续交易,则执行以下步骤步骤308,读卡终端接收支付指令,将与该支付指令关联的支付数据发送到业务前
置装置O
具体地,读卡终端显示商户推荐信息后,用户可以根据该商户推荐信息选择商户提供的商品和/或服务,并通过读卡终端进行支付操作。读卡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显示给用户。读卡终端接收到用户的支付指令以及用户输入的支付密码后,可以生成支付数据,并将该支付数据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其中,支付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商户标识、支付内容以及支付金额等信息。步骤309,业务前置装置将支付数据分发到互联网支付模块。步骤310,互联网支付模块根据支付数据与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操作,将支付结果发送给业务前置装置,如果支付成功,则执行步骤311 ;否则,执行步骤313。其中,第三方支付系统可以为在银行之外且与银行签约的独立的支持支付的系统,可以提供货到支付的功能。在与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支付的过程中,互联网支付模块可以将支付数据发送给第三方支付系统,如果第三方支付系统同意支付,则互联网支付模块与第三方支付系统根据支付数据进行转账操作。转账成功后,互联网支付模块可以生成包含支付成功信息的支付结果,并将该支付结果发送给业务前置装置。如果第三方支付系统不同意支付或者转账失败,互联网支付模块可以生成包含支付失败信息的支付结果,并将该支付结果发送给业务前置装置。步骤311,业务前置装置将支付结果发送给读卡终端,并将与支付结果对应的交易信息存储到历史信息管理模块。其中,交易信息可以包括与支付结果相关的用户标识、商户标识、交易内容、交易金额和交易时间等信息。步骤312,读卡终端显示支付成功信息。步骤313,读卡终端接收来自业务前置装置的支付结果,显示支付失败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301-304可以为优选步骤,通过离线验证和在线验证,可以提高在线交易的安全性。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执行步骤301-304,即不进行离线验证和在线验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在线交易的目的。实施例四当后台装置中存储有预订信息时,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客户端向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发送预订请求。具体地,用户可以电话、互联网或者读卡终端等客户端向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发送预订请求,请求预订商户的商品和/或服务。步骤402,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预订请求生成用户的预订信息。具体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预订请求,获得相应的用户标识,并验证该用户标识是否合法。当用户标识合法时,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存储包含该用户标识和预订内容的预订信息。例如,用户可以在去餐厅消费前,可以通过电话、读卡终端或者互联网预订餐厅、房间、座位和菜单等信息。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可以存储包含上述内容的预订信息,该预订信息可以包含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或对应的用户标识,并可以仅与一个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关联。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还可以对每个用户设置信誉点数,当用户违纪后,可以根据违纪程度扣除相应的信誉点数,如果用户的信誉点数低于某临界值时,则将用户纳入黑名单,不允许黑名单中的用户预订相应的服务。步骤403,读卡终端读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将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步骤404,业务前置装置根据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中获得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步骤405,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订信息,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406 ;否则,执行步骤407。步骤406,业务前置装置将用户的预订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读卡终端显示用户的预订信息。具体地,当用户进行刷卡消费时,如果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存储的预订信息所包含的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一致,且该预订信息所包含的商户标识与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商户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一致,则业务前置装置可以确定该预订信息与获得的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以及获得的商户信息相对应,将预订信息发送到读卡终端显示,以便于商户向用户提供该预订信息对应的商品和/或服务,并使用户确认预订信息是否正确。例如,当用户在餐厅消费时,读卡终端读取用户卡携带的标识信息,并将该标识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业务前置装置根据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从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获得相应的预订信息,如果该预订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与读卡终端对应的商户基本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一致,则业务前置装置确定用户在该餐厅预订相应的服务,并将包含餐厅、座位和菜单的预订信息发送到读卡终端。读卡终端显示上述预订信息,餐厅服务人员可以根据预订信息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预订的餐位或房间等信息,将用户带入预订的座位,使用户无需等待即可用餐。此外,业务前置装置可以根据与预订信息绑定的用户组实现服务的共享,例如,餐厅可以提供远程视频服务,实现多点共享音视频信息的功能,并可为聚会的用户提供影像服务,将相应的音视频信息作为影像文件存储到服务器上。用户还可以通过读卡终端或互联网查找提供数码照片冲印服务的商家,冲印数码照片。在用户进行支付时,业务前置装置可以根据用户信息自动匹配商户的营销信息,包括优惠、折扣等活动和会员营销计划,自动完成交易,简化了交易步骤,节省了交易时间。另外,当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没有用户的预订信息,或者用户的预订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与读卡终端对应的商户基本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不一致时,业务前置装置确定用户在该商户没有预订商品和/或服务,用户需要按照常规的交易流程与商户进行交易,即用户需要寻找座位、点菜,并按照选择的商品和/或服务进行付款,以完成交易。步骤407,读卡终端接收支付指令,将与支付指令关联的支付数据发送到业务前置
直ο步骤408,业务前置装置将支付数据分发到互联网支付模块。步骤409,互联网支付模块根据支付数据与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操作,并向业务前置装置返回支付结果。步骤410,业务前置装置将支付结果发送给读卡终端。
步骤411,读卡终端显示业务前置装置返回的支付结果。实施例五当后台装置中存储有累计信息时,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读卡终端读取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将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步骤502,业务前置装置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信息管理模块中获得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步骤503,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与获得的商户信息之间在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累计信息,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504 ;否则,执行步骤506。步骤504,业务前置装置将用户的累计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步骤505,读卡终端接收统计指令,根据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和来自业务前置装置的累计信息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具体地,当用户进行刷卡消费时,读卡终端可以将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如果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商户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与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存储的累计信息中的商户标识一致,且业务前置装置获得的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满足该累计信息中的累计条件时,将该累计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例如,用户在商户的消费次数、消费金额或消费积分达到累计信息中的累计条件规定的预设门限时,业务前置装置可以判定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满足该累计信息中的累计条件,即用户符合商户的折扣、优惠等活动和/或营销计划。业务前置装置可以将相应的折扣、优惠等活动和/或营销计划的信息发送给读卡终端,读卡终端可以将该信息显示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该信息选择商户提供的商品和/或服务,读卡终端可以按照该信息对当前交易信息进行统计。步骤506,读卡终端接收支付指令,将与支付指令关联的支付数据发送到业务前置
直ο步骤507,业务前置装置将支付数据分发到互联网支付模块。步骤508,互联网支付模块根据支付数据与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操作,并向业务前置装置返回支付结果。步骤509,业务前置装置将支付结果发送给读卡终端。步骤510,读卡终端显示业务前置装置返回的支付结果。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根据用户信息与商户信息在后台装置中的关联关系进行在线交易,通过该关联关系能够灵活地设置商户推荐信息和累计信息,向用户下发精准的推荐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且便于用户进行预订,减轻了商户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在线交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实现了在线交易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另外,将历史交易信息、商户推荐信息、累计信息和预订信息存储与后台装置,可以实现对系统信息的集中管理,降低了对读卡终端的信息存储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卡终端,用于获得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业务前置装置;后台装置,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商户信息、用户卡的标识信息、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用户信息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第一关联信息、读卡终端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二关联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或者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三关联信息;业务前置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 从所述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第三关联,向所述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装置,包括用户卡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商户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商户信息和读卡终端标识信息,以及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二关联信息;所述商户信息包括商户基本信息,所述商户基本信息包括商户标识;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信息或者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三关联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关联信息为预订信息,所述预订信息包括用户标识或用户卡标识信息、以及商户标识和预订内容;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中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 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订信息,如果存在,将所述用户的预订信息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所述读卡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预订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关联信息为商户推荐信息,所述商户推荐信息包括商户标识和推荐内容;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和对应的用户的行为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具体用于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的行为信息以及相应的行为分析结果;判断获得的所述行为分析结果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如果存在,将所述商户推荐信息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或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所述读卡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商户推荐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还用于将预订信息中对应相同预订内容的用户标识和/ 或用户卡标识绑定为用户组;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存在与用户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时,将所述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所述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关联信息为累计信息,所述累计信息包括商户标识和累计内容;所述后台装置,还包括历史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所述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所述读卡终端,还用于将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发送到所述业务前置装置; 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具体用于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信息管理模块中获得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判断获得的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累计信息,如果存在,将所述累计信息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所述读卡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和来自所述业务前置装置的累计信息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
7.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装置,还包括互联网支付模块,用于与第三方支付系统连接,根据来自所述业务前置装置的支付数据与所述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操作,并向所述业务前置装置返回支付结果;所述读卡终端,还用于接收支付指令,将与所述支付指令关联的支付数据发送到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接收并显示所述业务前置装置返回的支付结果;所述业务前置装置,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读卡终端的支付数据,将所述支付数据分发到所述互联网支付模块,接收所述互联网支付模块返回的支付结果,并将所述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
8.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业务前置装置接收来自读卡终端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根据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第三关联,向所述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步骤;所述存储步骤包括在所述后台装置的用户卡管理模块中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与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在所述后台装置的商户管理模块中存储商户信息和读卡终端标识信息,以及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二关联信息;所述商户信息包括商户基本信息,所述商户基本信息包括商户标识;在所述后台装置的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存储用户信息或者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商户信息之间的第三关联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关联信息为预订信息,所述预订信息包括用户标识或用户卡标识信息、以及商户标识和预订内容;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中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 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订信息,如果存在, 将所述用户的预订信息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所述读卡终端显示所述预订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关联信息为商户推荐信息,所述商户推荐信息包括商户标识和推荐内容;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和对应的用户的行为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卡管理模块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的行为信息以及相应的行为分析结果;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所述行为分析结果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如果存在,将所述商户推荐信息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或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所述读卡终端显示所述商户推荐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订信息中对应相同预订内容的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绑定为用户组;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存在与用户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商户推荐信息时,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将所述商户推荐信息发送到所述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关联信息为累计信息,所述累计信息包括商户标识和累计内容;所述存储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后台装置的历史信息管理模块中存储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所述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用户卡标识;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读卡终端将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发送到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根据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商户管理模块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信息管理模块中获得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用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或当前交易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第三关联关系管理模块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累计信息,如果存在,将所述累计信息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所述读卡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当前交易信息和来自所述业务前置装置的累计信息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
14.如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读卡终端接收支付指令,将与所述支付指令关联的支付数据发送到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将所述支付数据分发到所述后台装置的互联网支付模块;所述互联网支付模块根据来自所述业务前置装置的支付数据与所述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操作,并向所述业务前置装置返回支付结果;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将所述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读卡终端;所述读卡终端显示所述业务前置装置返回的支付结果。
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卡的在线交易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业务前置装置接收来自读卡终端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根据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从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用户卡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一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台装置中获得与所述读卡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第二关联的商户信息;所述业务前置装置判断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或者获得的用户卡的标识信息与获得的所述商户信息之间在所述后台装置中是否存在第三关联,向所述读卡终端返回判断结果。通过本申请,能够实现交易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376131SQ20101026423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洁, 王卉扬, 糜凌, 蒲忠杰, 谢荣生, 钱振宇, 陈嫄 申请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