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657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光网络,尤其涉及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部署用于承载重要业务,例如VoIP (Voice over IP)和视频业务的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Ethernet-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的接入网需要网络时刻处于连通的状态。EPON在中央局和终端用户之间不存在有源元件(active component),因此,运营商可以保持网络一直连通并运转。然而,网络的其他部分也需要得到保护。例如,光纤容易受到由光纤切断或者无法忍受的信号质量劣化等原因所引起的链路失效。光学元件例如激光等常常会变劣或者失效,从而造成业务中断一段时间而降低用户体验。此外,在光学线路终端卡板(Optical LineTermination,光线路终端)上的电子元件也容易完全失效。因此,运营商必须进行冗余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备份系统。

发明内容
为增强现有无源光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中同步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的控制信息;并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关闭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源光网络的网络设备中控制在所述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的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之间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其中, 所述无源光网络包括所述光线路终端和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同步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的控制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a.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b.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关闭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源光网络的网络设备中控制在所述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的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之间进行链路保护的装置,其中, 所述无源光网络包括所述光线路终端和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该装置包括同步装置,用于同步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的控制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处理装置,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关闭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线路终端卡板内和线路终端卡板间的故障保护系统,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同步光网络单元的注册参数,当切换发生时,光网络单元不需要再向从局端控制芯片注册,从而缩短了业务中断时间,因此,MPCP发现时间可以忽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动态应用数据也可以在主、从局端控制芯片之间同步,也进一步降低了业务中断时间,并且通过为由主、从局端控制设备组成的冗余组建立链路聚合组,避免了由于切换产生的媒体接入层地址冲突的发生。


通过參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以太无源光网络的系统架构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卡板元件;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备份保护机制;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备份保护机制建立过程;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的从主局端控制芯片切换到从局端控制芯片的切換流程;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从从局端控制芯片切换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切換流程;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装置框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骤特征或装置/模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以以太无源光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千兆以太网(Gigabyt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0N)。图I示出的以太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其中,光线路终端是局端设备,其例如,可以位于交換机中央局中,而光网络单元位于远端的用户域中。在交換机中央局和終端用户之间没有有源元件。在图I中,以太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通过以太城域网(EthernetMetropolitan Access Network, EMAN)与在网络侧的短消息服务中心(EMS)、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视频服务器和/或语音网关相连,并通过分光器与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0NU)相连,且用户终端设备,例如电脑、电视机、机顶盒电话或者手机等,通过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驻地网关,无线接入等方式,接入以太无源光网络。在系统级产品中,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tion, 0LT)通常包括网络终端卡板(Network Termination board, NT board)和线路终端卡板(Line Termination board, LT board)。在光线路终端卡板中的无源光网络MAC芯片通常负责用于处理与EPON 协议相关的事务。在线路终端卡板中的交換芯片负责用于对不同的无源光网络MAC芯片进行数据流的汇聚,在网络终端卡板中的交换芯片负责对不同的线路终端卡板进行数据流的汇聚。下文中,我们将线路终端卡板中的无源光网络MAC芯片统称为局端控制芯片。为了实现系统级的EPON链路冗余,不同级别的触发条件需要被检测出并被作为 PON冗余对的切换触发条件进行处理。上述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I)无源光网络的输入光信号丢失(LOS);2)输入通道信道劣化例如,无源光网络的输入光信号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无源光网络的误比特率超过第三预定阈值;
3)设备硬件故障例如,光模块故障,例如,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故障;PON MAC芯片故障 (适用于不同PON MAC芯片之间保护的情况);板卡故障(适用于PON板间保护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预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部署状况由网络管理员进行设定,当然,这些阈值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状况进行调整。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其中,光线路终端包括一个网络终端卡板和至少一个线路终端卡板,其中,网络终端卡板包括网络终端处理器和网络终端交换芯片,线路终端卡板包括线路终端处理器、线路终端交换芯片和EPON MAC芯片,此外,线路终端卡板还包括光模块,可以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对光模块发光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光网络终端元件与光网络单元相连。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备份保护机制。其中,光线路终端的两个光模块的出口通过2:N的分光器与N个光网络单元相连。如图3所示,每个光网络单元还包括光模块和无源光网络MAC芯片。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备份保护机制建立过程。以下,参照图2和图3,对图4示出的步骤进行具体的描述。以下,首先以局端控制芯片I和局端控制芯片2位于不同的线路终端卡板为例进行说明,因此由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对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之间的数据同步与切换进行控制。首先,在步骤S40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通过网络管理协议,例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创建冗余组,例如,网络终端卡板 3的处理器将局端控制芯片2作为局端控制芯片I的备份,因此,以下将局端控制芯片2称为从局端控制芯片2,将局端控制芯片I称为王局端控制芯片I。然后,在步骤S41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将冗余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理解,因为网络终端卡板的稳定性强,并且掉电后网络终端卡板上的数据也不会丢失,因此,优选地,冗余组信息存储在网络终端卡板上。然后,在步骤S42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设置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0, General Purpose Input and Output)来控制光模块的开启或者关闭。在该步骤中,首先通过通用输入输出控制与主局端控制芯片I相对应的光模块开启且控制与从局端控制芯片2 相对应的光模块关闭。因此,与主局端控制芯片I相对应的光路是导通的,数据能够通过光电转换模块,经由主局端控制芯片I、分光器等的交换,到达光网络单元。而从局端控制芯片 2虽然一直发出光信号,但是,由于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是关闭的,因此,与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路未导通,从而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发出的信号不能到达光网络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时刻,主、从局端控制芯片中只能有一个处于导通状态,否则,如果主、从局端控制芯片同时导通,光信号的叠加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数据。然后,在步骤S43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同步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之间的控制信息。具体地,在步骤S430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获取主局端控制芯片的静态配置信息,该静态配置信息通过网络终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在外部的压缩闪存(Compact Flash,CF)卡中,以防止掉电后静态配置信息的丢失。为了使附图简明,我们在图中并未示出步骤S43的各个子步骤。
然后,在步骤S431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将从主局端控制芯片I获取的静态配置信息提供并配置给从局端控制芯片2。将静态配置信息从主局端控制芯片I复制到从局端控制芯片2,确保了在从局端控制芯片上所有的数据路径和数据流都预先配置,从而当发生故障等原因进行备份切换时,从局端控制芯片2能够立即控制发送用户终端所需要的数据。因为数据需要由网络终端卡板3向一个线路终端卡板4上的主局端控制芯片I获取并由网络终端卡板3向另ー个线路终端卡板5上的从局端控制芯片2提供,因此,网络终端卡板与线路终端卡板之间的可靠的通信机制必须得到保障。然后,在步骤S432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获取每个在线的光网络单元的注册信息。一些注册信息,例如逻辑链路标识(Logical Link ID, LLID),在光网络单元成功注册到光线路终端时才分配给主局端控制芯片1,也即,这些注册信息是动态地生成的。因此,对于每个注册到光线路终端的主局端控制芯片I的光网络单元,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都需要获取这些注册信息,并提供给从局端控制芯片2。然后,在步骤S433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将获取的每个在线的光网络单元的注册參数提供给从局端控制芯片2。然后,在步骤S434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获取主局端控制芯片I的动态协议參数。该动态协议參数包括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GMP)信道,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会话,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或通过以太网传输点对点协议 (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PPPoE)会话,Option82 信息,等。然后,在步骤S435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将获取的动态协议參数提供给从局夂而控制心片2。然后,在步骤S436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获取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获取的媒体接入层学习表。主局端控制芯片I (相当于交换机)从它所连的所有端ロ接收媒体接入层(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地址信息,例如,通过解析来自用户终端的上行接入请求数据包的包头,获取各个数据包的源地址信息,并将认证通过的地址信息保存在MAC地址表并维护该MAC地址表。当主局端控制芯片I收到来自网络侧的ー帧数据时,它将根据自己的MAC地址表来决定是将这帧数据进行过滤例如丢弃,还是转发。此时,维护的这张MAC 表就是MAC地址转发地址表(Forward Database, FDB)。FDB地址表中的地址表项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被加入交换机自学习交换机可以根据收到的数据包的源MAC地址、端ロ、VLANID,来自动更新FDB地址表。手工增加可以通过命令行接ロ手工增加地址表项到FDB地址表中。注意到,通常这些MAC学习表都是存储在主局端控制芯片I处的,因此,为了保证在切换到从局端控制芯片2时不丢包,从局端控制芯片2还需要与主局端控制芯片I同步 MAC学习表。因此,在步骤S437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将从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获取的媒体接入层学习表提供给从局端控制芯片2。优选地,为了防止光链路切換后MAC地址冲突的发生,例如,网络从不同端ロ收到具有相同MAC地址的数据包从而认为是发生MAC地址冲突而根据一定的策略进行处理,例如将后收到的数据包丢弃的情形的发生,网络终端3的处理器为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生成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LAG),其中,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具有同一个聚合链路组的索引,该索引用于进行媒体接入层地址学习, 从而就避免了在切换发生后,来自从局端控制芯片2的数据的端ロ与王局端控制芯片I的端ロ不同而被认为是MAC地址冲突而丢弃。此外,在另ー个实施例中,考虑到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控制的主光路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控制的从光路的光缆的长度不同,也即,光程不同,例如,分光器到光网络单元的距离不变,但是从分光器到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的光程是2公里,从分光器到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的光程是20公里,因此,如果从主局端控制芯片I切换到从局端控制芯片2后,环回时间(RoundTrip Time, RTT)会有差值,而通常局端控制芯片是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为多个光网络单元服务的,这样在发生切換后,会引起数据传输的错误。因此,为了补偿由于从局端控制芯片2与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路的光程的差值,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该网络部署好之后,网络管理员手动地关闭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以获取主局端控制芯片I与各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与从局端控制芯片2与各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当然,当分光器与各个光网络单元之间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各个光网络单元从同一个主局端控制芯片切换到同一个从局端控制芯片所产生到光程差是相同的。此外,在光网络单元中配备了状态保持功能。光网络单元在光线路终端的OAM消息(HoldoverConfig属性)的控制下,当与光线路终端之间的在用的光链路失效(如信号丢失,或者信道劣化)后,光网络单元能在一定时间(状态保持时间,holdover time)内保持在“注册”状态,而不解注册。如果在状态保持时间内光网络单元无法与光线路终端重新建立光链路,则光网络单元解注册。光网络单元的状态保持功能使得光网络单元与光线路终端的备用光链路重新建立后,光网络单元不需要重新开始发现、注册,保证光链路保护切换时对业务的影响较小。
在另Iv实施例中,在步骤S44中,当完成了从王局端控制芯片I到从局端控制芯片2的切換后,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还需要判断从开启从局端控制芯片2开始后,从局端控制芯片2未收到任何来自光网络单元的注册请求的时间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如果超过预定时间,则关闭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此外,在另ー个实施例中,如果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收到来自网络管理员的切換至主局端控制芯片I的指示后,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控制关闭从局端控制芯片2 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当然,如果切换回主局端控制芯片I后,超过预定时间后,仍没有任何光网络单元向该主局端控制芯片I进行注册的话,可以再切换回从局端控制芯片2。換言之,从任何一个链路切换到另一个链路后,如果预定时间内没有任何光网络单元在另ー个链路上注册, 则自动切換回原链路,直到在某ー个链路上有光网络单元注册为止。当然,上述的注册既包括新注册,也包括在先向主(从)局端控制芯片注册成功, 经过切換后仍在从(主)局端控制芯片下保持激活的状态,例如,通过从(主)局端控制芯片接收数据。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均以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位于不同的线路終端卡板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当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位于同一个线路终端卡板上时,例如,均位于线路终端卡板4上时,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可以完全替代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所进行的步骤流程。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的从主局端控制芯片I切换到从局端控制芯片2的切換流程。仍以网络终端卡板3控制主局端控制芯片I与从局端控制芯片2之间的切换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51中,主局端控制芯片I向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报告信号丢失的告警信息,该信号丢失的告警消息即为ー个切换触发条件。当然,上文中已经具体列出了其他切换触发条件,在此不予赘述。然后,在步骤S52中,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等待ー个预设时间,換言之,该切换触发条件持续了预设时间,则该方法进入下步骤。可选地,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可以再检测切换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如果再次检测,触发条件仍然满足,则该方法进入下一步骤, 也即,该方法进入步骤S53中,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将该告警消息通知网络终端卡板3 的处理器。然后,在步骤S54中,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判断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是否位于同一个线路终端卡板上。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是否处于同一个线路终端卡上的信息是保存在网络部署时产生的静态配置信息中,存储在网络终端卡板的CF中。如果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位于同一个线路终端卡板,例如均位于线路终端卡板4上吋,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55,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通知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直接控制光模块的开关。具体地,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开启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关闭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否则,如果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位于不同的线路终端卡板时,例如,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控制主局端控制芯片I,而线路终端卡板5的处理器控制从局端控制芯片2,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55,网络终端卡板3的处理器分别通知线路终端卡板4 的处理器关闭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并通知线路终端卡板5的处理器开启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从光网络单元的角度,在切换以后,在光线路终端上的所有数据流路径是相同的, 因此上行数据流仍然是连通的。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从从局端控制芯片切换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切換流程。在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例如故障被排除,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链路恢复正常,因此,管理员可以手动地发出切换回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链路的指示。因此,在步骤61中,网络终端卡板3首先判断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是否位于同一个线路终端卡板上。如果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位于同一个线路终端卡板上,例如,均位于线路终端卡板4上,则网络终端卡板3向线路终端卡板4发送切換回主局端控制芯片 I的指令。
然后,线路终端卡板的CPU 4分别控制打开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也即,控制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路发光,并关闭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 也即,切断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路。如果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分别位于不同的线路终端卡板上,例如,主局端控制芯片I位于线路终端卡板4上,而从局端控制芯片2位于线路终端卡板5上, 则在步骤S63中,网络终端卡板3分别向线路终端卡板4和线路终端卡板5发送切換回主局端控制芯片I的指令。也即,通知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开启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通知线路终端卡板5的处理器关闭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此外,在步骤S64中,线路终端卡板4的处理器清除警报。以下,參照图6,从装置框图的角度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装置10位于无源光网络的网络设备中,该网络设备可以位于网络终端卡板上,也可以位于线路终端卡板上。装置10用于控制在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的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之间进行链路保护。该无源光网络包括光线路终端和至少ー个光网络单元。装置10包括同步装置100,判断装置101和处理装置102。其中,同步装置100用于同步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或任多项-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静态配置信息;-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控制的光网络单元的注册參数;-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交換的媒体接入层学习表;-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交换的动态协议信息判断装置101用于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该第一预定条件包括切换触发条件或包括切换触发条件发生且持续预设时间,其中,该切换触发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无源光网络的链路信号丢失;-无源光网络的输入光信号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无源光网络的误比特率超过第三预定阈值;-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故障;-主局端控制芯片故障。-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在的线路终端卡板故障;-从开启主局端控制芯片开始,超过第一预定时间主局端控制芯片仍未收到任何来自光网络单元的注册请求。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吋,处理装置102关闭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可选地,判断装置101还用于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其中,第二预定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从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开始,超过第二预定时间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未收到任何来自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注册请求;-收到网络管理员的切換至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指示。当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处理装置102还用于关闭从局端控制芯片2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主局端控制芯片I所对应的光模块。此外,装置10还包括获取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获取主局端控制芯片I与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与从局端控制芯片2与至少ー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发送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该差值,确定为至少ー个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的时间资源,并根据该确定的时间资源,为所述至少ー个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优选地,为了补偿切换至从局端控制芯片所产生的环回时间的差值,该装置10还包括生成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为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生成链路聚合组,其中,主局端控制芯片I和从局端控制芯片2具有同一个聚合链路组的索引,该索弓I用于进行媒体接入层地址学习。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系统、设备和具体协议,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那些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及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理解和实施对披露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改变。在权利要求中,措词“包括”不排除其他的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在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零件可能执行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多个技术特征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理解为对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无源光网络的网络设备中控制在所述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的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之间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源光网络包括所述光线路终端和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同步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的控制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a.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b.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关闭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利用通用输入输出关闭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所述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所述光模块;和/或-当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位于同一个线路终端卡板时,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线路终端卡板的处理器;或-当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位于不同的线路终端卡板时,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线路终端卡板所在的网络终端卡板的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当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时,关闭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所述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所述光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与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与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的差值;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差值,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的时间资源,并根据所述时间资源,为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生成链路聚合组,其中,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具有同一个聚合链路组的索引,所述索引用于进行媒体接入层地址学习。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向网络管理员发送告警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切换触发条件或包括所述切换触发条件发生且持续预设时间,其中,所述切换触发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所述无源光网络的链路信号丢失;-所述无源光网络的输入光信号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所述无源光网络的误比特率超过第三预定阈值;-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故障;-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故障;-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在的线路终端卡板故障;-从开启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开始,超过第一预定时间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仍未收到任何来自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注册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从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开始,超过第二预定时间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未收到任何来自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注册请求;-收到网络管理员的切換至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I至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或任多项-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静态配置信息;-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控制的光网络单元的注册參数;-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交換的媒体接入层学习表;-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交换的动态协议信息。
10.一种在无源光网络的网络设备中控制在所述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的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之间进行链路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无源光网络包括所述光线路終端和至少ー个光网络单元,该装置包括同步装置,用于同步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的控制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处理装置,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关闭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判断装置还用于-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所述处理装置还用干,当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吋,关闭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所述光模块并开启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所述光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与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与所述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发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为所述至少ー个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的时间资源, 井根据所述时间资源,为所述至少ー个光网络单元发送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生成装置,用于为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生成链路聚合组,其中, 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和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具有同一个聚合链路组的索引,所述索引用于进行媒体接入层地址学习。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切換触发条件或包括所述切换触发条件发生且持续预设时间,其中,所述切换触发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所述无源光网络的链路信号丢失;-所述无源光网络的输入光信号功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所述无源光网络的误比特率超过第三预定阈值;-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故障;-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故障;-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在的线路终端卡板故障;-从开启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开始,超过第一预定时间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仍未收到任何来自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注册请求;和/或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或任多项-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静态配置信息;-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控制的光网络单元的注册參数;-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交換的媒体接入层学习表;-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所交换的动态协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ー项-从开启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开始,超过第二预定时间所述从局端控制芯片未收到任何来自所述光网络单元的注册请求;-收到网络管理员的切換至所述主局端控制芯片的指示。
全文摘要
为增强现有无源光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中同步主局端控制芯片和从局端控制芯片的控制信息;并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当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时,关闭主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并开启从局端控制芯片所对应的光模块。
文档编号H04Q11/00GK102611519SQ2010105616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周睿, 王磊 申请人: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