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804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在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蓝牙技术使得多设备之间的通信变的简单、方便、快捷。 目前,蓝牙耳机已广泛应用在手机、车载、PC、MP3/DVD音乐播放等。随着应用范围扩大,对蓝牙耳机充电的方便性、安全性、高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充电设备中,无论是通过带有一根长线的适配器充电,还是通过外带的USB 线路进行充电,均不便于外出携带,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实用且安全的蓝牙耳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蓝牙耳机,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下表面上设有耳塞; 上壳,所述上壳卡合在所述下壳上以限定出前端开口的腔室;和USB接口,所述USB接口沿纵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上壳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上;和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设在所述腔室内且与所述USB接口相连,其中在所述USB接口受到向后的第一外力时所述运动组件将 USB接口从所述腔室的开口弹出并定位且在弹出的USB接口受到向前的第二外力时所述运动组件将所述USB接口向后缩回到所述腔室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利用USB接口实现了无线充电功能,不需要附加采用带有长线的适配器,便于携带和充电。而且,USB接口在可在使用时从腔室弹出且在不使用状态下可被推入到腔室内部,使得蓝牙耳机结构紧凑完整,使用安全且外表美观。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蓝牙耳机的揭开塞子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蓝牙耳机的USB接口位于初始位置时与上壳的示意图,此时连杆的第二端被后V型口止挡;图4是图3中所示的USB接口向前滑动时的运动组件的运动示意图,其中连杆的第二端运动至第二槽的后侧;图5是图3中所示的USB接口向前滑动时的运动组件的运动示意图,其中连杆的
第二端运动至第二槽中;
图6是图3中所示的USB接口向前滑动时的运动组件的运动示意图,其中连杆的第二端运动至第二槽的前侧;图7是USB接口弹出后的示意图;图8是图1中所示的蓝牙耳机的USB接口伸出后连杆的第二端被前V型口止挡的示意图;图9是USB接口回缩时连杆的第二端运动至第一槽的前侧的示意图;图10是USB接口回缩时连杆的第二端运动至第一槽中的示意图;和图11是USB接口回缩时连杆的第二端运动至第一槽的后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蓝牙耳机。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包括下壳1、上壳2、USB接口 3 和运动组件,其中,下壳1的下表面上设有耳塞10,上壳2卡合在下壳1上以限定出前端具有开口 5的腔室。USB接口 3沿纵向可滑动地设在上壳2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上。运动组件设在腔室内并且与USB接口 3相连,其中在USB接口 3受到向后的第一外力时运动组件将USB接口 3从腔室的开口 5中弹出并定位且在弹出的USB接口 3受到向前的第二外力时运动组件将 USB接口 3向后缩回到腔室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利用USB接口实现了蓝牙耳机的无线充电功能, 不需要附加采用带有长线的适配器,便于携带和充电。而且,USB接口在可在使用时从腔室弹出且在不使用状态下可被推入到腔室内部,使得蓝牙耳机结构紧凑完整,使用安全且外表美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11所示,运动组件包括连杆41、滑槽42、挡板43和弹簧44。滑槽42形成在上壳2的内表面上,滑槽42的前端形成有开口向前的前V型口 421 且后端形成有开口向后的后V型口 422。可选地,滑槽42可以通过在上壳2的内表面上凹入而形成。滑槽42包括第一槽423和第二槽424,第一槽423和第二槽424的后端通过后 V型口 422相连,且前端通过前V型口 421相连。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第一槽423和第二槽4M分别形成为直线槽,如图3-图11中所示。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示例中,第一槽423和第二槽似4还可以分别形成为开口相对的劣弧,例如第一槽 423和第二槽4M对接使得滑槽42形成为扁橄榄形(图未示)。连杆41的第一端与USB接口 3的后端相连,且连杆41的第二端在滑槽42内可单向循环滑动,可选地,在连杆41的第二端可向下延伸出凸起部(如图3中所示)以便在滑
4槽42内单向循环滑动,例如连杆41的第二端在滑槽42中可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即从滑槽42的后侧通过第二槽4M运动至滑槽42的前侧,然后从滑槽42的前侧通过第一槽423 运动至滑槽42的后侧。挡板43固定在上壳2的内表面上且与上壳2的前端面具有预定距离,具体地,挡板43固定在滑槽的前端部附近。弹簧44设在挡板43与USB接口 3的后端面之间以推动连杆41在滑槽内单向循环运动,从而推动USB接口 3相对于上壳2前后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运动组件设置在上壳2的纵向中心线上。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运动组件还可以为两组且相对于上壳2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以便USB接口 3相对于上壳2可稳定地滑动,保证了结构的紧凑安全。另外,在USB接口 3的后端部沿横向向两侧分别延伸出延伸部31,以使USB接口 3 的后端部的横向宽度大于腔室开口 5的宽度,从而可进一步保证USB接口可穿过腔室开口 5但不会从腔室中脱离。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下壳1的纵向边缘形成有导槽(图未示),上壳2的纵向边缘可滑动地卡合在导槽内。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11所示,进一步包括用以封闭腔室开口 5 的塞子6,这样,USB接口 3在腔室内时塞子6可对USB接口防尘,而且整体外观美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利用USB接口实现了无线路充电,与传统的带有线路充电的蓝牙耳机相比,解决了充电接口外露且接口外盖易脱落的问题,使得蓝牙耳机便于携带,适用性强。下面将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使用方法。首先,USB接口的弹出过程如图1-图3所示,USB接口在腔室内位于初始状态时,USB接口位于上壳2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且弹簧43被USB接口的后端面与挡板43压缩,此时,连杆41的第二端位于滑槽42的后端的后V型口 422中,由于后V型口 422的开口向后,因此连杆41的第二端被后 V型口 422止挡而不会由于弹簧43的弹力向前运动。如图2所示,使用者揭开塞子6,并通过腔室前端的开口 5向后按下所述USB接口时,连杆41的第二端从后V型口 422中滑出,如图4所示,弹簧44伸展将USB接口通过开口 5推出腔室,同时拉动连杆41使连杆41的第二端通过滑槽42的第二槽4M运动至滑槽 42的前侧,如图5-图6所示。USB接口 3弹出腔室之后呈充电状态位置,如图7所示。当USB接口 3插入到带有USB插口的适配器等外设例如PC、DVD等中进行充电时,USB接口会受到外设的USB插口返回的力,从而微量后退,连杆41的第二端进入到滑槽42的前V型口 421,如图8所示,由于该前V形口 421的开口向前,因此连杆41的第二端被前V形口 421止挡而不会再向后运动,此时,USB接口 3从腔室中弹出后不会回缩,可稳定充电。第二,USB接口的缩回过程使用者向前拉动USB接口至前极限位置,此时USB接口将拉动拉杆41使拉杆41 的第二端向前运动而滑出前V形口 421。然后使用者向后推动USB接口,使弹簧44压缩,同时推动连杆41使连杆41的第二端沿着滑槽42的第一槽423运动到滑槽42的后侧,如图9和图10所示。
当连杆41的第二端到达滑槽42的最后端时,USB接口到达其后极限位置,使用者停止推动USB接口。此时,被压缩的弹簧伸展,将USB接口向前推并拉动连杆41,使得连杆 41滑至后V型口中并被后V型口 422止挡而不会由于弹簧43的弹力向前运动,由此,USB 接口回到了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使用者将塞子6塞入到腔室的开口 5处。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USB接口可在使用时从腔室弹出且在不使用状态下可被推入到腔室内部的技术方案,并不仅限于用于蓝牙耳机,还可以用于类似结构的U盘,S卩,U盘的USB接口在使用状态时通过使用者向后按压而从腔室可弹出, 且在不使用状态下可被推入到上壳和下壳限定的腔室内。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下表面上设有耳塞;上壳,所述上壳卡合在所述下壳上以限定出前端开口的腔室;和USB接口,所述USB接口沿纵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上壳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上;和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设在所述腔室内且与所述USB接口相连,其中在所述USB接口受到向后的第一外力时所述运动组件将USB接口从所述腔室的开口弹出并定位且在弹出的USB接口受到向前的第二外力时所述运动组件将所述USB接口向后缩回到所述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形成在所述上壳的内表面上,所述滑槽的前端形成有开口向前的前V 型口且后端形成有开口向后的后V型口;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后端相连且第二端在所述滑槽内可单向循环滑动;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上壳的内表面上且与所述上壳的前端面具有预定距离;以及弹簧,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挡板与所述USB接口的后端面之间以推动所述USB接口相对于所述上壳前后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的后端通过后V型口相连且前端通过所述前V型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分别形成为直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分别形成为开口相对的劣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壳的纵向中心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的后端部沿横向向两侧分别延伸出延伸部以使所述USB接口的后端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腔室开口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纵向边缘形成有导槽,所述上壳的纵向边缘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导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封闭所述腔室的开口的塞子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下表面上设有耳塞;上壳,所述上壳卡合在下壳上以限定出前端开口的腔室;和USB接口,所述USB接口沿纵向可滑动地设在上壳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上;和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设在腔室内且与USB接口相连,其中在USB接口受到向后的第一外力时运动组件将USB接口从腔室的开口弹出并定位且在弹出的USB接口受到向前的第二外力时运动组件将USB接口向后缩回到腔室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利用USB接口实现了无线充电功能,便于携带和充电,且USB接口在可在使用时从腔室弹出且在不使用状态下可被推入到腔室内部,蓝牙耳机结构紧凑完整,使用安全且外表美观。
文档编号H04R1/10GK102480661SQ20101057781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焦海涛, 舒酉星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