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0935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产品技术中,为了使一部手机具有收听无线电调频广播的收音机功能, 可以在手机上附加了一个FM(Frequency Modulation,调频)收音机模块。而手机的耳机就是调频收音机模块的一个回路,插上耳机,电路才接通工作,并且 耳机也作为调频收音机的外部天线,增强了信号接收效果。FM信号由于其发射的频率(为超高频、超短波)限制,传送过程中损耗极大,因而 也限制了传送距离。FM收音机设置机外天线(如拉杆天线),就是为了更好地接收信号。天线越长,感 应到的无线电信号越强,并且对于调频信号,要求天线越直越好,盘绕到一起的天线还影响 接收效果。因此,对于一部具有FM收音功能的手机,接通手机耳机,并尽量保持手机耳机线 的舒展,是保证FM收音效果的必要前提。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所以,一般会将手机置于衣服口袋或随身携带的箱包中。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手机放置位置的不同,所以,在一些不便舒展动作的拥挤场所或环境中,手机 的取用、观看或相应的操作都会产生不便,例如拥挤的公交车辆上,或人员众多的公共集会 场合。在此种环境下,如果手机正在运行FM收音功能,但放置于不便取用的位置,那么, 用户不便将其取出并执行键盘或触摸屏或其他按键的操作或显示屏的观看,而在现有技术 中,FM收音功能的换台、音量调节等功能均未通过键盘或触摸屏或其他按键的操作来进行, 同时,也需要进驻显示屏进行相应功能的选择,因此,通过现有技术,在上述场景中的FM收 音功能的控制将受到限制,并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可以在不便进行手机直 接操作的场景中,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至少包括连接模块,外 围电路,识别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调频收音模块,所述连接模块与耳机相连接,并连接所述外围电路;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外围电路相连接,并同时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 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调频收音模块。优选的,所述外围电路通过所述连接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的按键在按下和弹起状态下所对应的电平属性,并设置所述耳机的按键状态发生变化时的电平属性调整策略和相应 的向所述识别模块发送信号的策略。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不同的信号属性和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优选的,所述不同的信号属性,包括信号类型;或,信号持续时间。优选的,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外围电路发送的信号的信号属性向所述 存储模块获取相应的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识别模块,接收所述识别模块所获取的调频收音 机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调频收音模块。优选的,所述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所述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的手机处理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手机耳机的按键控制操作,识别相对应的调频收音机控制策 略,对调频收音机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可以在不对手机机身的键盘和按键进行操作 的前提下,对调频收音机进行控制操作,提高了手机中调频收音操作功能的便捷性,改善了 用户体验。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的电路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 手机的电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手机中的调频收音机主要通过手机键盘、触摸屏或手机 机身的功能键进行控制,而耳机按键则只能实现简单操作或不能操作,但对于电台切换,音 量调节,调频收音机的开关等复杂功能则不能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因此,在不便对手机进 行直接操作的场景下,使用者很难实现对调频收音机的操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ι所示,至少包括连接模块11,外围电路12,识别模块13,存储模块14、 控制模块15和调频收音模块16。连接模块11与耳机相连接,并连接外围电路12,识别模块13与外围电路12相连 接,并同时连接存储模块14和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连接调频收音模块16。[0034]其中,外围电路12通过连接模块11控制耳机的按键在按下和弹起状态下所对应 的电平属性,并设置耳机的按键状态发生变化时的电平属性调整策略和相应的向识别模块 13发送信号的策略。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存储模块14中存储不同的信号属性和调频收音机控制策 略的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的信号属性,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不同的信号类型例如中断信号,携带计时标识的通信信号等,凡是可以让识别模块13能够区别 不同的信号,并进而触发相应的处理策略的信号类型分类,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情况二、不同的信号持续时间通过信号持续时间的差异使识别模块13确认收到了不同的信号,并进而触发相 应的处理流程。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具体采用上述的哪种情况进行信号区分并不会影响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上述设定,识别模块13根据接收到的外围电路12发送的信号的信号属性向 存储模块14获取相应的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控制模块15连接识别模块13,接收识别模块13在存储模块14中所获取的调频收 音机控制策略,并根据该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控制调频收音模块16。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识别模块13和控制模块15可以以本手机的手机处理器代 替,实现相应的功能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手机耳机的按键控制操作,识别相对应的调频收音机控制策 略,对调频收音机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可以在不对手机机身的键盘和按键进行操作 的前提下,对调频收音机进行控制操作,提高了手机中调频收音操作功能的便捷性,改善了 用户体验。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说明。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 音机的手机的电路图。手机21的IO (Input Output,输入输出)插座211连接耳机22,具体的连接线路 中包括耳机左声道的接入线路,耳机右声道的接入线路,与耳机22的MIC开关221相连的 MIC线接入线路,耳机22的地信号接入线路等。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述各个线路可以通过一根物理上的线路并行实现,也可 以通过多根物理线路集束为一个线路束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对接连接。外围电路212与IO插座211相连接,根据IO插座221所接收到的信号流进行相 应的电路控制。在现有技术中,耳机22的MIC开关221 —般作为来电应答操作的触发按键,一般 正常情况下,通过手机21中的外围电路212控制,耳机22的MIC线上的电平是高电平,当 有来电接入的时候,按下耳机22上的MIC开关221,MIC线的电平变为低电平,并送到手机22中的相应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例如产生一个中断信号,发给相应的处理单元,并控制相 应的程序进行接听。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技术思路进行处理。在运行调频收音记得情况下,耳机22的MIC开关221作为对调频收音进行操作的 触发按键,一般正常情况下,通过手机21中的外围电路212控制,耳机22的MIC线上的电 平是高电平,当有需要进行调频收音操作的时候,按下耳机22上的MIC开关221,MIC线的 电平变为低电平,并送到手机22中的相应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例如产生一个中断信号,发 给相应的处理单元,并控制相应的程序对调频收音机进行控制操作。但是这其中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按下耳机22上的MIC开关221只能触发一种唯 一的操作,这在调频收音机的操作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调频收音机可能包含的常用操作 至少包括电台切换、音量调节和调频收音功能的开启或关闭等,这些功能通过唯一的按键 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思路来实现会存在困难,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了调整。在外围电路212之后连接识别模块213,该模块的存在可以识别外围电路212中的 信号属性,从而,根据信号属性的识别结果,进一步向存储有多种调频收音控制策略的存储 器214获取相对应的调频收音控制策略,并将该调频收音控制策略发送给相应的控制模块 215,由其对调频收音模块216进行控制操作。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信号属性的不同类型,在存储器214中预设多种 对应的调频收音控制操作策略,例如策略一、按下耳机22上的MIC开关221,并在1秒内松开,使MIC开关221从按下 的状态恢复为弹起的状态,即为一次短按键操作,这样的操作对应的调频收音控制操作策 略为音量上调一级;策略二、按下耳机22上的MIC开关221,并在长于1秒而短于5秒内的时间内松 开,使MIC开关221从按下的状态恢复为弹起的状态,即为一次长按键操作,这样的操作对 应的调频收音控制操作策略为调频收音机的当前电台频率上调一个频点;策略三、按下耳机22上的MIC开关221,并在长于长于5秒的时间之后松开,使MIC 开关221从按下的状态恢复为弹起的状态,即为一次超长按键操作,这样的操作对应的调 频收音控制操作策略为关闭调频收音机。其中,在实际的操作场景中,如果调频收音机的当前音量已为最高级,则当再次发 生短按键操作时,调频收音机音量重新恢复为最低级。如果调频收音机的当前频率已为最高频点,则当再次发生长按键操作时,调频收 音机音量重新恢复为最低频点。为了实现更多的功能,可以加入其他策略,例如,在长按键操作和超长按键操作中 增加设置次长按键操作,则以长按键操作触发频率微调,即以MHz为单位的调整,而以次长 按键操作触发自动向下寻台,即从当前频率为起点,向高频方向自动搜索电台,并在找到一 个稳定守听频率后结束本次自动搜索电台的操作。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的策略设置和按键操作类型的设置仅是为了方便说明 而给出的一种优选示例,其中的时间参数,所对应的策略内容,策略类型的设置等信息均可 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65]基于上述的策略设置,应用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终端设备,实现调频收 音控制的流程操作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启动FM收音。步骤S302、耳机按键被按下,手机中接收到耳机中按键被按下的起始计时通知,手 机开始按键时间计时。步骤S303、耳机按键被松开,手机中接收到耳机中按键被松开的完结计时通知,手 机结束按键时间计时。步骤S304、根据按键时间计时的结果匹配按键操作类型。例如上述的短按键操作、长按键操作、超长按键操作等。步骤S305、根据按键操作类型获取相对应的调频收音操作策略。如果为策略一,则执行步骤S306 ;如果为策略二,则执行步骤S307 ;如果为策略三,则执行步骤S308。步骤S306、音量在目前的基础上往上调一级。当调到最大级,音量又变为最低一级。步骤S307、在目前的基础上往上调一个频点。当调到最大频点,又变为最低频点,如此循环。步骤S308、关闭调频收音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通信的畅通,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策略四,具体如下在运行调频收音的场景中,如果有新的呼叫请求接入,那么只要按下耳机22上的 MIC开关221,无论持续时间多久,均未接通电话的操作,直接将新的呼叫接入,开始通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手机耳机的按键控制操作,识别相对应的调频收音机控制策 略,对调频收音机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可以在不对手机机身的键盘和按键进行操作 的前提下,对调频收音机进行控制操作,提高了手机中调频收音操作功能的便捷性,改善了 用户体验。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单元或流 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权利要求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连接模块,外围电路,识别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调频收音模块,所述连接模块与耳机相连接,并连接所述外围电路;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外围电路相连接,并同时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调频收音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电路 通过所述连接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的按键在按下和弹起状态下所对应的电平属性,并设置所 述耳机的按键状态发生变化时的电平属性调整策略和相应的向所述识别模块发送信号的 策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 中存储不同的信号属性和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信 号属性,包括信号类型;或,信号持续时间。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 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外围电路发送的信号的信号属性向所述存储模块获取相应的调频收 音机控制策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 连接所述识别模块,接收所述识别模块所获取的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调频收 音机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调频收音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 和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所述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的手机处理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耳机控制调频收音机的手机,通过接收手机耳机的按键控制操作,识别相对应的调频收音机控制策略,对调频收音机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可以在不对手机机身的键盘和按键进行操作的前提下,对调频收音机进行控制操作,提高了手机中调频收音操作功能的便捷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文档编号H04M1/725GK201657087SQ2010201569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尹佑江 申请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