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透光的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6392阅读:3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局部透光的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器材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持电子终端例如手机的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市场产品的多样化、同质化,手机等手持电子终端产品往往依靠外观上各色各样的图案、造型设计来夺人眼球,例如通过增加灯阵、变换不同的灯光布局等技术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现有技术大多是采用在手机内部增设遮光支架的结构设计来实现灯阵遮光或透光的技术目的。与此同时,手机的外壳大多采用模内镶件注塑(IML)技术实现。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手机的外壳结构,为模内镶件注塑件,其表面层1为硬化的透明薄膜材料(IMLfilm)。其背面层2为透明的塑胶材质,现有的IML工艺对塑件在厚度方面的要求是保证至少1.2毫米的肉厚,否则不能完好地满足成型要求。表面层1与背面层2之间还具有一油墨材料的印刷图案层(图1中未示出)。设置在手机的上述外壳结构内侧的主板上的各种灯阵布局要求将各灯隔开,以防止相互漏光。因此,现有的手机设计在结构上增加黑色的遮光支架3来实现局部遮光和光隔离作用,表面层1上只有未被遮光支架3遮挡的部分才能透出光线。如此的结构设计,外壳结构的厚度1.2毫米加上遮光支架3的厚度,两者的总体厚度将会增加到2毫米左右。上述结构设计使手机的总体厚度增加,对手机的超薄化设计构成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受结构空间的限制,手机外观的造型也受到一定影响,设计效果难以一比一地有效实现。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应用于手机等手持电子终端的、结构紧凑的局部透光的壳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局部透光的壳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局部透光的壳结构,用于手持电子终端,具有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包括表面层、背面层;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光区域。较佳地,所述背面层与所述遮光层为双色注塑模内镶件。尤其是,所述背面层与所述遮光层均为塑料材质。较佳地,所述表面层与所述背面层之间还设置有图案层。尤其是,所述图案层为油墨材料。较佳地,所述表面层为透明薄膜材料。较佳地,所述遮光层为黑色遮光塑料。[0014]较佳地,所述遮光层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隔光部。较佳地,所述背面层或所述遮光层还设置有连接部。较佳地,所述背面层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之和为1.2毫米。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遮光支架和外部透明塑料材质的壳体合二为一,通过双色注塑工艺形成双色注塑模内镶件的整体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使手机等手持电子终端上光效的透光或遮光要求得到很好的实现,并且结构牢靠、节省空间,外表面耐刮擦,同时其内部的图案也可长期保持颜色鲜明不易退色。尤其是,本实用新型可使手机等手持电子终端的整机厚度得到有效控制,结构设计更紧凑,外观效果得到很好的实现。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手机的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局部透光的壳结构,应用在手机中,其壳体包括表面层1、背面层2、遮光层3。表面层1与背面层2之间还设置有油墨材料的图案层(图2中未示出),以满足图案设计的需要。将印刷图案层设置在中间可使产品在防止表面被刮花的同时长期保持油墨颜色的鲜明不退色。具体地,表面层1为透明薄膜材料(IMLfilm),具有耐刮擦的效用。背面层2与遮光层3均为塑料材质,为一整体的双色注塑模内镶件,通过双色注塑一体形成。具体地,背面层2为透明塑料,以满足透光和形状设计的需要。遮光层3为不透光的黑色遮光塑料。本实施例中在遮光层3上设置有一个透光区域3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使背面层2与遮光层3为一整体部件,在满足强度要求、成型要求、工艺要求的同时,大大优化了壳结构的厚度。背面层2与遮光层3的厚度之和可以做到仅为1.2毫米,即满足了IML注塑的厚度要求不低于1.2毫米,同时也满足了双色注塑物料中单层的成型厚度不低于0.6毫米的要求,从而使整个壳结构的极端厚度可以减少到1.2毫米。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壳结构具有需要透光的区域通过透光区域31透出光线,不需要透光的区域通过遮光层3遮光的局部透光功能。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壳结构,手机上的灯阵效果得到很好的实现。同时由于整体是一个部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现有的壳结构更紧凑,结构强度更高,空间利用率好,对外观的限制也就少,外观工业设计要求的实现率高。前文中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色泽、物性的塑料注入同一模具的成型办法。双色注塑的工作原理是,在注塑机移动板上设置有可旋转180°的动模固定盘,模具可做成单付或二付(一般地,就是二个凸模和二个不一样的型腔)。注射第一腔后开模,此时产品并不顶出,待动模旋转180°后合模进第二模注塑,第一腔为一种颜色,而凸模上有产品的一腔则注塑另一种颜色(或相容的其它塑料)。此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遮光层3还包括隔光部32。隔光部32的作用是遮挡住光线在壳结构内部的横向扩散。显然,隔光部32的数量、设置位置等,均可根据设计的需要选定,以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遮光层3还设置有连接部33。连接部33的作用是使壳结构与其他部件连接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连接部设置在背面层2上,具有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本文中前述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p0rtablemultimediaplayer)、多功能掌上游戏机PSP(PlayStationPortable)、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以上虽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局部透光的壳结构,用于手持电子终端,具有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包括表面层、背面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光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层与所述遮光层为双色注塑模内镶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层与所述遮光层均为塑料材质。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与所述背面层之间还设置有图案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为油墨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为透明薄膜材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为黑色遮光塑料。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隔光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层或所述遮光层还设置有连接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层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之和为1.2毫米。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局部透光的壳结构,用于手持电子终端,具有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包括表面层、背面层;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光区域。其中,所述背面层与所述遮光层为双色注塑模内镶件。本实用新型将遮光支架和外部透明塑料材质的壳体合二为一,形成一整体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使手持电子终端上光效的透光或遮光要求得到很好的实现,并且结构牢固、节省空间,外表面耐刮擦,同时其内部的图案也可长期保持颜色鲜明不易退色。尤其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使手持电子终端的整机厚度得到有效控制,结构设计更紧凑,外观效果得到很好的实现。文档编号H04M1/02GK201854518SQ20102060971公开日2011年6月1日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发明者季晓媛申请人: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