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887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汇集后的声音放大输出来补偿助听功能的助听器,尤其涉 及一种耳挂型的助听器。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一种在主体的底部设置电池盖并设有电池盖开闭用的突出形成部的助 听器。对于这种助听器,在更换电池时,要将手指卡在从外表面突出的突出形成部上来打开 电池盖,从而更换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215097号公报(参照图1、权利要求1)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助听器存在如下的问题只通过将手指卡在从外 表面突出的突出形成部上的方式,使用者在更换电池时难以打开电池盖。即,专利文献1的助听器的使用者多为不擅长细致作业的高龄者。因此,随着新陈 代谢的下降,使用者的手部皮肤也变得干燥,所以使用者难以握持细小的物体,并且也不容 易打开助听器的电池盖。尤其是,近年来的助听器为实现轻量化而逐年小型化,所以进一步 存在使用者难以握持从而更加难以打开电池盖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简单地更换电池 的助听器。本发明的助听器具备能够卡止在使用者的耳壳的耳根的上部并且能够配置在所 述耳根的后方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两个主面,其与所述耳壳以及使用者的头部对置;侧 面,其与所述主面邻接且露出配置在使用者的耳部的后侧以及使用者的耳部的上侧;多个 麦克风孔,其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于使用状态下的所述各主面的上侧端部附近;能够开闭 的电池盖,其设置在所述侧面;凸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麦克风孔之间的主面部分。在本发明中,当打开电池盖更换电池时,使用者例如一边用左手的手指握持助听 器的上部一边用右手的手指开闭电池盖。此时,通过使用者的左手的手指卡在凸部处,能够 用左手可靠地保持助听器。因此,由于保持助听器的手不易滑脱,所以能够以右手简单地更 换电池。本发明的助听器以上述助听器为基础,其中,所述凸部连续地设置在所述多个麦 克风孔之间的主面部分。在本发明中,在配置于主面的上侧端部附近的麦克风孔的间隙处配置凸部。因而, 由于凸部连续地配置在主面的上侧端部附近的最容易握持的位置,所以能够提高防滑效 果,即使是高龄者等也能够可靠地保持助听器。本发明的助听器以上述助听器为基础,其中,所述凸部避开所述多个麦克风孔的 正上方而设置。在本发明中,由于凸部未配置在麦克风孔的正上方,所以从麦克风孔取入的声音不难进入。另外,优选,所述凸部连续地设置在所述多个麦克风孔之间的主面部分,且该凸部 的高度设计成从其两端部朝向中央部逐渐变高。由此,不但能够获得防滑的效果,而且还能够避免麦克风的音响特性的降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助听器的侧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助听器的电池盖打开后的侧视图。图3是将更换电池安装到图1所示的助听器的电池盖后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助听器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助听器的使用状态的后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助听器的从斜前方观察到的外观立体图。符号说明1使用者2 耳壳3 耳根4 头部5 耳部10、30 助听器11 主体12、13 主面14 侧面15 间隙16、17麦克风孔18电池盖19、20、34 凸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助听器。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安装状态下的主视图、侧视图”特定了助听 器10的部件的配置,其中,“安装状态下的主视图”是指从使用者的脸的正面进行观察的情 况,“安装状态下的侧视图”是指从使用者的脸的侧面进行观察的情况。(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助听器10为耳挂型助听器,具备能够卡止在使用者1的 耳壳2的耳根3的上部并且在耳根3的后方连续的主体11。主体11具有两个主面12、13、侧面14、两对(多个)麦克风孔16、17、电池盖18、 一对突起物状的凸部19、20。两个主面12、13与耳壳2以及使用者1的头部4对置且朝向 相互离开的方向。侧面14与主面12、13邻接且露出配置在使用者1的耳部5的后侧以及 使用者1的耳部5的上侧。两对(多个)麦克风孔16、17隔开间隙15配置于使用状态下的各主面12、13的各自的上侧端部附近。能够开闭的电池盖18设置在侧面14上。一对突 起物状的凸部19、20设置在各自的间隙15处。即,麦克风孔16以及麦克风孔17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于使用状态下的各主面12、 13的上侧端部附近。换言之,在使用者安装了助听器10的状态下的侧视中,麦克风孔16、 17形成在与耳壳2不重叠的主面12、13的上部区域。凸部19、20设置在麦克风孔16和麦克风孔17之间的主面12、13部分。需要说明 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上”、“下”、“左”、“右”等方向是指使用者在起立后的状态下 使用了助听器10的姿势时的方向。如图1所示,在图1中的主视中,主体11具有大致水滴形状。而且,在从图2中右 侧方观察的侧视下,主面12、13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参照图5)。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在主体11的内部收纳有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两 个麦克风、对麦克风的输出信号放大并进行助听处理的助听处理电路和将助听处理电路的 输出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耳机电路等。设置在主体11内的两个麦克风在主体11内分别组装在主面12、13的上侧。两个 麦克风设置为,在将助听器10安装到耳部5时两个麦克风水平地排列配置在耳部5的前 侧。由此,由于多个麦克风水平排列,所以能够提高麦克风的指向性。两对麦克风孔16、17与两个麦克风对应地配置。与侧面14相比,两个麦克风孔 16、17优选设置在主面12、13上。这是因为能够抑制汗等水分的浸入。麦克风孔16、17以 IOmm左右的间隔配置。麦克风孔16、17的形状为大致椭圆形,其长轴沿前后方向即水平方向配置。通过 将两个麦克风分别组装到主面12、13的上侧,能够抑制基于主体11的声音干涉等影响。凸部19、20具有大致鳍(fin)形状,并沿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在主面12、13上的 两个麦克风孔16、17的间隙15部分。凸部19、20的鳍形状为中央部厚而端部尖细的形状。 凸部19、20配置为不到达麦克风孔16、17的附近。由此,由于凸部19、20未配置在麦克风 孔16、17的附近,所以能够避免配置在麦克风孔16、17附近的凸部19、20导致声音难以进 入麦克风孔16、17的情况。在安装了助听器10的状态下,凸部19、20在水平方向上具有IOmm左右(8 12mm 左右)的长度尺寸。这是从相当于使用者1的食指的宽度的1/2左右的IOmm以上且相当 于使用者1的拇指的宽度1/2左右的15mm以内的范围所获得的值。该值对应于麦克风孔 16、17的间距。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尺寸参考了 The Measure of Man and Woman :Human Factors in Design, Revised Edition(Alvin R. Tilley 著、Henry Dreyfuss Associates 编、“Wiley,John & Sons, Incorporated"出版、2001 年 12 月发行)。即,凸部 19,20 设定 为根据人体工程学所获得的优选的间隔。电池盖18设置在主体11的侧面14上,并具有在开闭电池盖18时被按压的钩形 状的开闭用突出形成部21。耳钩(ear hook) 22是在安装了助听器10的状态下第一端连接于主体11的前端 部且弯曲成大致圆弧状的管状部件。外耳道插入部23安装在耳钩22的与第一端相反侧的第二端,在安装了助听器10 的状态下被插入到使用者的外耳道内。
如图2所示,更换电池时,使用者1在将助听器10握持在手里的状态下,例如用左 手的手指(未图示)保持助听器10的主体11的上部。然后,用右手的手指(未图示)从 图中下方逆时针按压电池盖18的开闭用突出形成部21,从而进行打开电池盖18的动作。此时,在安装了助听器10的状态下,使用者1能够将例如左手的手指卡在形成于 主面12、13的上侧端部附近的最容易握持的位置处的凸部19、20上。由此,通过使左手的 手指卡在凸部19、20上,与未设有凸部19、20的以往的助听器相比,能够可靠地保持助听器 10。需要说明的是,当然也可以将右手与左手对调而进行操作。而且,通过用右手的手指从图中下方按压开闭用突出形成部21,电池盖18经由上 端部分的铰链(未图示)转动,从而使电池收纳部24开放。电池盖18在因逆时针转动而 露出到外部的侧面具有与电池6(参照图3)的负极侧接点电连接的负极端子25。电池收纳 部24具有与负极端子25对置配置的正极端子(未图示)。如图3所示,在打开了电池盖18时,将使用完毕的电池更换为新的电池6。然后,与 打开操作时相反,从图中上方按压开闭用突出形成部21,从而进行电池盖18的关闭操作。以下,说明助听器10的使用方法。如图4所示,使用者1需要助听时,将耳钩22卡止在耳壳2的耳根3的上部。然 后,将外耳道插入部23插入到外耳道7内,并在操作开关(未图示)后开始使用。如图5所示,在使用者1安装了助听器10的状态下,助听器10形成为使侧面14 的宽度(厚度)从下方向上方减小,以使主体11的两个主面12、13分别与耳壳2和头部4 局部接触。如图5所示,凸部19、20以各自X方向(安装状态下的水平方向)的前端位置比 助听器10的最大厚度靠内侧的方式将X方向的高度尺寸Ll设定成例如最大0. 5mm。因此, 各凸部19、20均不接触耳壳2和头部4,所以不会带给使用者1不舒适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若只考虑防滑效果,则凸部19、20也可以配置在助听器10的主面 12,13的中央部(厚度最大部分)。然而,若配置在主面12、13的中央部,则在安装了助听 器10的情况下将造成凸部19、20与耳壳2和头部4接触,从而可能带给使用者1不舒适的 感觉。因此,优选不在主面12、13的中央部设置凸部19、2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主面 12、13的中央部的表面平坦,在主面12、13的上侧端部附近设置凸部19、20。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助听器10中,在打开电池盖18更换电池6时,使用者1例如一 边用左手的手指握持助听器10的上部,一边用右手的手指开闭电池盖18。此时,通过将左 手的手指卡在凸部19、20上,能够用右手的手指可靠地保持助听器10。因此,能够在不易滑 脱的状态下简单地进行电池6的更换。在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10中,在配置于主面12、13的上侧端部附近的麦克风孔 16、17的间隙15部分配置有凸部19、20。因此,通过将凸部19、20以期望的长度连续地配 置在主面12、13的上侧端部附近的最容易握持的位置,可提高防滑效果,由此即使是高龄 者等也能够可靠地保持助听器10的主体11。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助听器10中,凸部19、20未配置在麦克风孔16、17的正 上方(或者附近)。即,凸部19、20形成在主面12、13的麦克风孔16、17的上侧区域且麦 克风孔16和麦克风孔17之间的区域即间隙15部分。然而,凸部19、20以不到达麦克风孔 16、17的长度连续地形成,在麦克风孔16以及麦克风孔17的正上方部分(或者其附近)不
6存在凸部19、20。由此,能够防止为防滑而设置的凸部19、20形成于被取入到麦克风孔16、17的声 音的通道而成为障碍的情况。因此,需要被助听器10取入的声音在不被凸部19、20妨碍的 情况下被取入到麦克风孔16、17。另外,凸部19、20被设计成高度尺寸Ll (参照图5)从凸部19、20的两端部(麦克 风孔16、17侧)朝向中央部逐渐变大的山形形状。在此,即使不将麦克风孔17的正上方部 分形成为凸部,若在麦克风孔17周边存在凸部19、20,则也可能会对麦克风的音响特性造 成不良影响。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尽可能降低离麦克风孔16、17最近的位置处的凸 部19、20的两端部分的高度,所以能够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10 中,通过设置凸部19、20,不但能够获得防滑效果,而且还能够避免麦克风的音响特性的降 低。(第二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助听器。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构 成要件和功能性相同的构成要件,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或相当的符号,简化或省略对 其的说明。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30中,在一对麦克风孔16、17之间的区域(间 隙15)设有由多个小突起31、32、33构成的凸部34。小突起31、32、33分别形成为三角棱柱形状,且以等间隔断续地形成在主面12、13 上的麦克风孔16、17之间的间隙15部分。小突起31、32、33分别具有在安装了助听器30 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上为1 3mm左右的长度尺寸。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助听器30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助听器10的凸部19、20同 样,在主面12、13的上侧端部附近设有防滑用的小突起31、32、33。因而,能够避免小突起 31、32、33接触耳壳2和头部4,从而能够形成为不易带给使用者1不舒适感的结构。另外, 在主面12、13上,麦克风孔16以及麦克风孔17的正上方部分或者附近为不形成小突起的 区域。因此,需要被助听器30取入的声音不会因小突起31、32、33成为障碍而难以被取入 到麦克风孔16、17。在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30中,不但具有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而且还 具有如下效果,即,由于具有由多个小突起31、32、33构成的凸部34,所以在打开电池盖18 时,能够更加增大例如与左手的手指之间的、安装助听器30时的前后方向的摩擦阻力,从 而能够容易卡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麦克风孔16、17、耳钩22以 及外耳道插入部23等并不限于已例示出的结构,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34(小突起31、32、33)形成在主面12、13双方。然 而,小突起31、32、33也可以仅形成在单个主面上。当仅在单个主面上形成小突起31、32、33 时,优选设置在与耳壳对置的一侧的主面12 (图5)上。这是因为,由于耳壳比头部更柔软, 所以即使小突起31、32、33等接触到也不易产生不快。而且,如所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即使在助听器10、30的上侧端部设有凸 部19、20或者小突起31、32、33,由于随着助听器10、30的小型化而变得容易接触头部和耳壳,所以也可以考虑优选仅在单个主面上进行设置的情况。另外,本发明的助听器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一种助听器,能够卡止在使用者的耳壳的耳根的上部并且能够安装在所述耳壳的 里侧和使用者的侧头部之间,包括主体,其内置有集音用的麦克风;多个麦克风孔,其与所述集音用的麦克风连通,并在安装到使用者的状态下的侧 视时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在所述主体的表面上的与所述耳壳不重叠的位置;电池收纳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电池盖,其被安装成覆盖所述电池收纳部的开口部,并能够通过被按压规定的部 位而相对于所述主体开闭;凸部,其设置在离开所述多个麦克风孔的所述主体的表面的区域中的、在安装到 所述使用者的状态下离开所述使用者的耳壳以及侧头部的位置。进而,本发明的助听器优选是以下的结构。在如上所述的助听器中,在安装到使用者的状态下,所述麦克风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部区域,所述凸部避开所述麦克风孔的附近而配置。(其他实施方式)(A)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助听器10的侧面14作为与主面12、13独立的面形成的情 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助听器的侧面和主面也可以没有分界线地连续形成。(B)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助听器10的侧面14形成为曲面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侧面形成为平面状的助听器。(C)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助听器10的主面12、13上的麦克风孔16、17的上侧区域 形成有防滑用的凸部19、2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形成凸部的区域不限于所述区域,也可以在助听器的上表面等其他区 域形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更换电池时凸部作为握持手的防滑部发挥功能的位 置,且是凸部不会成为进入到麦克风孔的声音的障碍并且在安装了助听器的状态下凸部不 碰到耳壳和侧头部的位置,就能够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更加简单地更换电池,所以能够广泛地活用到各种形状和 大小的助听器中。
8
权利要求
1.一种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卡止在使用者的耳壳的耳根的上部并且能够配置在所述耳根的后方的主体, 所述主体具有两个主面,其分别与所述耳壳以及使用者的头部对置;侧面,其与所述两个主面邻接并且从使用者的耳部的后侧露出配置到使用者的耳部的 上侧;多个麦克风孔,其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于使用状态下的所述各主面的上侧端部附近; 电池盖,其设置在所述侧面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开闭; 凸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麦克风孔之间的使用状态下的所述主面部分的上侧区域, 所述凸部形成为避开使用状态下的所述麦克风孔的上侧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连续地设置在所述多个麦克风孔之间的主面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连续地设置在所述多个麦克风孔之间的区域,所述凸部的高度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为接近所述麦克风孔的两端部最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高度形成为从中央部到所述两端部逐渐降低。
全文摘要
助听器(10)具备能够卡止在使用者的耳壳的耳根的上部且在耳根的后方连续的主体(11),主体(11)具有;两个主面(12、13),其与耳壳以及使用者的头部对置并且朝向相互离开的方向;侧面(14),其与主面(12、13)邻接并且露出配置在使用者的耳部的后侧和使用者的耳部的上侧;多个麦克风孔(16、17),其隔开间隙(15)而配置于使用状态下的各主面(12、13)的上侧端部附近;能够开闭的电池盖(18),其设置在侧面(14)上;凸部(19、20),其设置在间隙(15)部分的主面(12、13)上。
文档编号H04R25/02GK102007779SQ20108000135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0日
发明者森政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