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和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与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806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和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与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与程序,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能够更自然地显示3D图像(三维图像)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与程序。
背景技术
2D图像(二维图像)仍然是诸如电影等的内容的主流,但是,近年来,3D图像已经开始收到关注。例如,用于播放(PlaybaCk)3D图像的播放装置交替地显示由两个相机同时拍摄的图像。此时,用户佩带例如具有与变换的图像同步的遮挡器的眼镜,并且仅用左眼看由第一相机拍摄的图像,且仅用右眼看由第二相机拍摄的图像。这样,用户能够看到3D图像。另外,作为用于播放3D图像的播放装置,存在通过将自动反射式幻灯机与其综合在一起来显示3D图像的装置(例如参见公开号为No. 10-327430的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O

发明内容
这种用于播放3D图像的播放装置原样显示被记录的3D图像,但是,当拍摄条件和显示条件彼此不对应时,由于沿着垂直于3D图像的显示表面的方向的显示位置与3D图像的拍摄过程中沿着垂直于目标的拍摄表面的方向的位置大大不同,因此,显示的3D图像会不自然。换句话说,因为用于播放3D图像的现有技术的播放装置不能识别3D图像的拍摄条件,所以,该装置不能显示适合于拍摄条件和显示条件的3D图像,因此,如何显示自然的 3D图像是富有挑战的。本发明考虑到上述因素,并且期望显示更自然的3D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包括图像获取部,该图像获取部获取3D图像数据;拍摄条件获取部,该拍摄条件获取部获取用于指示所述3D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以及记录控制部,该记录控制部通过使得所述3D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彼此对应来使得记录介质记录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记录方法和程序对应于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获取3D图像数据,获取用于指示所述3D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并且3D图像数据和拍摄条件信息彼此对应并且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取部,该获取部获取从记录介质读取的3D图像数据和拍摄条件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彼此对应地记录了所述3D图像数据和用于指示所述3D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视差控制部, 该视差控制部基于指示所述3D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显示条件信息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来校正所述3D图像数据的视差;以及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得显示单元基于视差被所述视差控制部校正的3D图像数据来显示3D图像。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对应于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图像
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获取从记录介质读取的3D图像数据和拍摄条件信息, 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彼此对应地记录了所述3D图像数据和用于指示所述3D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基于指示所述3D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显示条件信息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来校正所述3D图像数据的视差,并且基于视差已被校正的3D图像数据,在显示单元中显示3D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与所述3D图像数据对应的拍摄条件信息。由此,在显示与所述3D图像数据对应的3D图像的装置中能够显示更自然的3D图像。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能够显示更自然的3D图像。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记录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例的框图;图2是示出用于指示相机中的拍摄条件的参数的图;图3是示出用于指示3D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参数的图;图4是示出拍摄距离和显示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图5是示出拍摄距离和显示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另一图;图6是描述记录装置的记录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用于播放图1中所示的记录介质的播放系统的组成示例的框图;图8是描述显示距离的计算方法的图;图9是描述图7的播放装置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用于播放图1的记录介质的播放系统的另一组成示例的框图;图11是描述3D图像数据的校正方法的图;图12是描述图10的播放装置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记录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例的框图;图14是示出播放图13的记录介质的播放系统的组成示例的框图;图15是描述图14的播放装置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图16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记录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示例的框图;图17是示出播放图16的记录介质的播放系统的组成示例的框图;图18是描述通过图17的视差控制单元进行视差校正的图;图19是描述图17的播放装置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以及图20是示出计算机的实施例的组成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例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记录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例的框图。
图1的记录系统1包括相机11 (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相机12 (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和记录装置10。在记录系统1中,由相机11和相机12同时拍摄的图像作为3D图像而被记录在记录介质13中。具体地说,在与相机12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布置相机11。相机11与相机12同步,并且使用与相机12相同的拍摄条件、与相机12同时地进行拍摄。相机11将作为其结果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3D图像中的用于左眼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提供到记录装置10。另外, 相机11向记录装置10提供拍摄条件信息,该拍摄条件信息是指示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
fn息ο在与相机11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布置相机12。相机12与相机11同步,并且使用与相机11相同的拍摄条件、与相机11同时地进行拍摄。相机12将作为其结果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3D图像中用于右眼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提供到记录装置10。另外,此处从相机11向记录装置10输入拍摄条件信息,但是,还可以从相机11和相机12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向记录装置10输入拍摄条件信息。记录装置10包括图像获取单元21、拍摄条件获取单元22和记录控制单元23。记录装置10的图像获取单元21获取从相机11输入的用于左眼的图像数据和从相机12输入的用于右眼的图像数据。图像获取单元21将用于左眼的图像数据和用于右眼的图像数据作为3D图像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3D图像数据)提供到记录控制单元23。拍摄条件获取单元22获取从相机11输入的拍摄条件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到记录控制单元23。记录控制单元23通过使从图像获取单元21提供的3D图像数据对应于从拍摄条件获取单元22提供的拍摄条件信息而使记录介质13进行记录。拍摄条件信息的描述图2至5是描述与3D图像数据一起被记录在图1的记录系统1中的拍摄条件信息的图。图2是示出用于指示在相机11中的拍摄条件的参数的图。如图2中所示,存在作为用于指示相机11中的拍摄条件的参数的下述参数相机间隔(拍摄装置之间的距离)d。,该间隔是在相机11和相机12之间的距离;相机11的视角 α ;会聚角Y ;到光轴交叉点的距离L。;拍摄距离Lb;以及虚拟屏幕宽度W’等。另外,会聚角γ是指由垂直于将相机11的位置和相机12的位置连接的直线的垂直线与相机11的光轴所形成的角度,该垂直线通过相机12的光轴和相机11的光轴的交叉点ο另外,到光轴交叉点的距离L。是指从相机11的光轴和相机12的光轴的交叉点到连接相机11的位置和相机12的位置的直线的距离。另外,拍摄距离Lb指的是从目标到连接相机11的位置和相机12的位置的直线的距离。虚拟屏幕宽度W’是指垂直于相机11的光轴并且向着目标而位于间隔虚拟距离Ls(在图3中后述)处的平面在视角α中的宽度。另外,虽然在附图中省略,但是,当用相机12替代相机11时,用于指示相机12中的拍摄条件的参数与用于指示相机11中的拍摄条件的参数相同。图3是示出用于指示记录介质13中记录的3D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参数的图。如图3中所示,存在作为用于指示显示条件的参数的下述参数观看者的眼间距离4 ;视角β ;视觉距离Ls;屏幕宽度W;以及视差Η。,视差H。是用于左眼的屏幕和用于右眼的屏幕在水平方向上的移位。另外,视觉距离Ls是指在垂直于显示表面的方向(以下称为深度方向)上从观看者到显示表面的距离,并且屏幕宽度W是指显示表面在视差H。的方向上的宽度,换句话说, 屏幕宽度W是显示表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如果使用这种用于指示拍摄条件和显示条件的参数,则通过下面给出的式(1)来表达作为在深度方向上从观看者眼睛到3D图像的距离的显示距离Ld。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图像获取部件,该图像获取部件获取三维图像数据;拍摄条件获取部件,该拍摄条件获取部件获取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以及记录控制部件,该记录控制部件通过使得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彼此对应来使得记录介质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包括拍摄装置间隔,该拍摄装置间隔为拍摄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左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与拍摄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右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间隔;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视角;以及会聚角,该会聚角为由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与垂直于连接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直线的垂直线形成的角度,所述垂直线通过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的交叉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拍摄条件信息进一步包括关于拍摄距离的信息,所述拍摄距离为连接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所述直线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关于拍摄距离的信息为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变焦系数或者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焦距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包括拍摄装置间隔,该拍摄装置间隔为拍摄在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左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与拍摄在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右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间隔;以及会聚角,该会聚角是由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与垂直于连接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直线的垂直线形成的角度,所述垂直线通过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的交叉点。
6.一种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三维图像数据;获取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以及通过使得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彼此对应来控制记录介质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
7.一种程序,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 获取三维图像数据;获取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以及通过使得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彼此对应来控制记录介质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
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取部件,该获取部件获取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三维图像数据和拍摄条件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彼此对应地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所述拍摄条件信息;视差控制部件,该视差控制部件基于所述拍摄条件信息以及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显示条件信息来校正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以及显示控制部件,该显示控制部件使显示单元基于视差已被所述视差控制部件校正的三维图像数据来显示三维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视差检测部件,该视差检测部件检测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 显示距离计算部件,该显示距离计算部件通过利用所述显示条件信息和由所述视差检测部件检测到的视差来计算显示距离,所述显示距离为显示与由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三维图像数据对应的三维图像期间、沿着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表面垂直的方向从观看者到所述三维图像的距离;及拍摄距离计算部件,该拍摄距离计算部件通过利用所述拍摄条件信息、所述显示条件信息、所述显示距离和由所述视差检测部件检测到的视差来计算拍摄距离,所述拍摄距离为在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目标与连接拍摄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左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拍摄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右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包括拍摄装置间隔,该拍摄装置间隔是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和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间隔;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视角;以及会聚角,该会聚角为由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与垂直于连接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直线的垂直线形成的角度,所述垂直线通过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的交叉点,其中,所述显示条件信息包括 所述观看者的眼间距离;视觉距离,该视觉距离为沿着垂直于所述显示表面的方向从所述观看者到所述显示表面的距离;以及屏幕宽度,该屏幕宽度为所述显示表面沿所述视差的方向的宽度,以及其中,所述视差控制部件对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进行校正,使得已经过视差校正的三维图像数据的显示距离等于所述拍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视差检测部件在所述会聚角不为 0时基于所述会聚角和所述视角来执行对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梯形校正,并检测已经过所述梯形校正的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拍摄距离计算部件,该拍摄距离计算部件通过利用所述拍摄条件信息来计算拍摄距离,所述拍摄距离为在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在目标与连接拍摄在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左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拍摄在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中的用于右眼的图像数据的、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包括拍摄装置间隔,该拍摄装置间隔为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和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间隔;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视角; 会聚角,该会聚角为由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和垂直于连接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直线的垂直线形成的角度,所述垂直线通过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的交叉点;及关于拍摄距离的信息, 其中,所述显示条件信息包括 所述观看者的眼间距离;视觉距离,该视觉距离为沿着垂直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表面的方向、从所述观看者到所述显示表面的距离;及屏幕宽度,该屏幕宽度为所述显示表面沿所述视差的方向的宽度, 其中,所述拍摄距离计算部件基于所述关于拍摄距离的信息来计算所述拍摄距离,以及其中,所述视差控制部件对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进行校正,以使显示距离等于所述拍摄距离,所述显示距离为显示与经过所述视差校正的三维图像数据对应的三维图像期间、沿着垂直于所述显示表面的方向从观看者到三维图像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关于拍摄距离的信息为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变焦系数或者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焦距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包括拍摄装置间隔,该拍摄装置间隔为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和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之间的间隔;以及会聚角,该会聚角为由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或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与垂直于连接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位置的直线的垂直线而形成的角度,所述垂直线通过所述用于左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和所述用于右眼的拍摄装置的光轴的交叉点,其中,所述显示条件信息包括 所述观看者的眼间距离;及所述显示单元的点间距,以及其中,所述视差控制部件在所述会聚角为0时根据通过将从所述眼间距离中减去所述拍摄装置间隔而得到的差除以所述点间距而获得的像素的数量,对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进行校正。
14.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三维图像数据和拍摄条件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彼此对应地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 fn息;控制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以基于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和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显示条件信息来校正该视差;以及对显示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已在控制所述视差的步骤中进行了视差校正的三维图像数据来显示三维图像。
15.一种程序,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获取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三维图像数据和拍摄条件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彼此对应地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 fn息;控制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以基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显示条件信息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来校正该视差;以及对显示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已在控制所述视差的步骤中进行了视差校正的三维图像数据来显示三维图像。
16.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图像获取部,该图像获取部获取三维图像数据;拍摄条件获取部,该拍摄条件获取部获取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以及记录控制部,该记录控制部通过使得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彼此对应来使记录介质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
17.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取部,该获取部获取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三维图像数据和拍摄条件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彼此对应地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视差控制部,该视差控制部基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显示条件的显示条件信息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来校正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视差;以及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基于视差已被所述视差控制部校正的三维图像数据来使得显示单元显示三维图像。
全文摘要
公开了记录装置和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与程序。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图像获取部,该图像获取部获取三维图像数据;拍摄条件获取部,该拍摄条件获取部获取用于指示所述三维图像数据的拍摄期间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以及记录控制部,该记录控制部通过使得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彼此对应来使记录介质记录所述三维图像数据和所述拍摄条件信息。
文档编号H04N5/76GK102164292SQ20111003272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森藤孝文, 牛木卓, 绪形昌美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