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800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速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PA)系统中,上行使用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进行数据传输,下行使用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 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进行数据传输。当执行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时,无线网络控制器(简称RNC)会向用户设备(简称UE)发送下行复位(Reset)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该下行复位PDU会首先缓存在基站(NodeB)的下行发送队列(简称PQ)中,然后再由基站发送给UE ;UE收到该下行复位PDU后,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Reset ACK)PDU ;如果RNC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于UE的下行复位确认rou,则重传复位rou,直到重传次数达到预设值。在现有技术中,RNC向UE发送下行复位PDU之后将不再处理任何上行数据TOU,因此,UE在上行发送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所发送的任何上行数据PDU都是无用的数据;并且,RNC在发送下行复位PDU之后,不会再发送任何下行数据rou,因此,没有必要给此用户分配大的Iub传输带宽。类似地,当执行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吋,UE的RLC实体向RNC发送上行复位PDU ;RNC收到该上行复位PDU后,会向UE回复上行复位确认F1DU,该上行复位确认PDU也会首先缓存在基站的下行发送队列中,然后再由基站发送给UE。在现有技术中,由于UE在发送上行复位rou之后就不再处理任何下行数据rou,因此,在基站的缓存队列中排在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数据PDU没有必要发送给UE。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上述无用的数据虽然已经不能被UE或RNC进行处理,但这 些数据仍然会被发送,因此占用了宝贵的带宽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用以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基站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
所述基站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所述基站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ro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其中包括第一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的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基站,并且还包括UE,该UE包括确认回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站授权的所述资源经所述基站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rou ;状态回复模块,用于在确认回复模块回复所述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经所述基站向所述RNC回复状态ro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TOU。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另ー种基站,其中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第二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本发明实现了減少带宽资源占用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ー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ニ的流程图;图3为采用图2所示方法后的信令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FP帧的帧结构图;图6为图5所示FP帧中ー个I3DU的数据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所述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I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其中,所述下行缓存队列是所述基站中的先进先出的队列(简称PQ),来自于RNC的各种PDU均先缓存到该下行缓存队列中,然后依次发送给UE。步骤120,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O。通过在下行复位PDU进入下行缓存队列后将RLC缓存占用率(BufferOccupation,简称B0)设置为0,使得在随后的Iub接ロ的流控中,无需考虑RLC BO的大小,从而为该用户分配更少的带宽。这样在Iub物理带宽受限时,就可以避免给此用户分配过大的授权(credit)带宽,从而可以将节省出来的带宽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其中,所述Iub接ロ是RNC和基站之间的接ロ。步骤130,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具体地,当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下行复位PDU之前的PDU被发送完毕后,所述基站采用低于所述UE在信道质量指示符(简称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其中,所述CQI是UE上报给基站的指示符,表明无线信道通信质量的测量标准,通过CQI可以获得UE的最大可用码率,通过降低码率来发送下行复位rou,可以提高UE接收该下行复位PDU的成功率,从而減少RNC判断出UE对下行复位TOU的接收失败时而引起的下行复位rou的重传概率。步骤140,所述基站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ー个H)U的资源。其中,所述资源包括功率资源和码道资源。步骤150,所述UE通过所述资源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F1DlL具体地,所述UE可以先通过该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下行复位确认rou,然后由该基站将该下行复位确认PDU转发给所述RNC。其中,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ー个rou的资源后,UE能够发送下行复位确认PDU而减少发送数据rou。如现有技术中所述,RNC向UE发送下行复位PDU之后将不再处理任何上行数据rou,因此,在本步骤中,UE尽量少发送不会被RNC基站处理的数据PDU有利于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ニ的流程图,本实施所述针对的技术问题如下在现有技术中,RNC在向UE发送多个数据PDU后,UE会通过回复一个状态I3DU以确认收到这些rou。然而,在现有的下行复位流程中,所述UE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后则不再执行任何操作,因此也不再回复状态rou,RNC由于收不到状态rou,会将该状态PDU对应的全部数据PDU进行重新发送,但实际上,其中有一部分数据PDU已经被UE接收到了,只是由于无法及时回复状态PDU而造成了 RNC的误判,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带宽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如图2所示,可以在上述步骤150之前増加了如下步骤
步骤145,所述UE向所述RNC回复状态H)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rou。具体地,所述UE也在所述基站为该UE在上行授权的仅能发ー个PDU的资源中发送该状态rou,发送该状态PDU的上行帧位于发送上述下行复位确认rou的上行帧之前。以下參见图3,举例说明采用本步骤后达到的技术效果。假设按照预先协商的信令流程,RNC向UE发送完第五个、第六个及第七个数据TOU后,UE将回复一个状态rou以确认收到这三个数据rou。但在图3所示的情况中,RNC在发送完第五个和第六个数据PDU后又发送了ー个下行复位rou,如果此时UE直接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后,即便该UE再次收到第七个数据PDU后也不会再发送状态rou,从而使RNC由于未收到UE回复的下行复位确认rou而重新发送三个数据rou,从而造成带宽资源的浪费。 但如果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UE在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先发送一个状态PDU对第五个和第六个数据PDU进行确收,使得RNC得知这两个数据I3DU已经接收成功,因此只重发第七个数据rou即可,从而減少了要重发的数据rou的数量,节约了带宽资源。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0,基站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此后,RNC接收到上行复位PDU后,会经基站向该UE回复上行复位确认TOU。步骤220,所述基站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步骤230,所述基站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如背景技术中所述,UE发出上行复位PDU后就不处理任何下行数据H)U,因此,在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排在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PDU是无用的rou,因此,将这些无用的PDU丢弃,有利于减少对带宽资源的占用。具体地,当所述基站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时,可以采用低于所述UE在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UE。从而减少UE判断出RNC对上行复位rou的接收失败时而引起的上行复位rou的重传概率。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基站、RNC和UE之间传输的信息采用PDU的形式,该PDU分为控制PDU和数据rou,控制PDU主要包括上行复位rou、上行复位确认rou、下行复位PDU和下行复位确认rou。由于RNC和UE中的RLC实体在发送控制PDU时不会跟其他数据PDU—起发送,因此在复位流程中,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简称HS-DSCH)的帧协议(简称fp)帧中仅包含ー个rou。该FP帧的帧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示,基站在收到所述FP帧后,判断“NumOfPDU”字段是否为1,如果为I则读取这个PDU的“D/C”字段,如果该字段的比特值为0,如表I所示,就表示该PDU为控制PDU;对于控制rou,如表2所示,通过“pdu类型” (“rouType”)字段据可以判断出该PDU是复位PDU还是复位确认TOU。表I :“D/C”字段的含义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下行复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O ;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包括所述基站采用低于所述UE在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之后还包括所述基站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ー个PDU的资源,使所述UE通过该资源向 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ro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该资源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还包括向所述RNC回复状态H)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rou。
5.一种基于RLC协议的上行复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 所述基站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所述基站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ro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包括所述基站采用低于所述UE在CQI中上报的码率的低码率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UE。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 ;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的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授权模块,用于当第一发送模块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之后,为所述UE在上行授权仅能发ー个PDU的资源,使所述UE通过该资源经该基站向所述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rou。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E,该UE包括 确认回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站授权的所述资源经所述基站向RNC回复下行复位确认 PDU ; 状态回复模块,用于在确认回复模块回复所述下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经所述基站向所述RNC回复状态H)U,所述状态PDU用于确认收到所述RNC发送给该UE的数据TOU。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来自于UE的上行复位PDU发送给RNC ; 第二排队模块,用于将来自于所述RNC的上行复位确认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丢弃所述下行缓存队列中位于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之前的rou,从而立即将所述上行复位确认PDU发送给所述UE。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LC协议的复位控制方法、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站将来自于RNC的下行复位PDU加入到该基站的下行缓存队列中;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缓存队列的RLC缓存占用率设置为0;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复位PDU发送给UE。本发明实现了减少带宽资源占用的目的。
文档编号H04W76/02GK102655659SQ20111005007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成建敏, 柳斯白, 王伟华, 谢勇 申请人: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