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913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 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天基信息网络是一种以卫星网络(天基)为主,融合空地信息,由不同轨道上多种 类型的卫星系统,按照空间信息资源的最大有效综合利用原则,互通互联,有机构成的智能 化体系。天基信息网络综合了多种航天信息系统,具有自主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及分发 能力,能与陆、海、空基的信息系统互联,实现信息的多元、立体共享,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 (4G)和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星载路由交换系统是天基信息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天基信息网络多媒体 通信的基本技术。其主要功能包括卫星节点对地面移动用户的无线接入,卫星节点间的自 主路由以及卫星节点上信息的高速交换、卫星节点与其他卫星节点和地面网络间的信息交 互等,是现代航天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针对上述功能,星载路由交换系统的主要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一块主控路 由交换板10,以及多块用户接口板20、星间链路接口板30和馈线链路接口板40。其中,主 控路由交换板10与用户接口板20、星间链路接口板30和馈线链路接口板40分别相连,实 现三层路由和快速交换;每个用户接口板20与用户物理层处理板50相连,以便处理一个或 多个用户波束上下行的数据;每块星间链路接口板30与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板60相连,处 理多个星间链路天线的输入输出数据;每个馈线链路接口板40与馈线链路物理层处理板 70相连,与基站设备交互,处理星地馈线链路上下行的数据。上述各种交换板、接口板和物理层处理板都可称为单元板,在整个路由系统的各 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高速数据的准确发送和准确接收,即高速数据的同步传输,是确保整 个系统单元板间正常信息交互的前提。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准确性归结到数据的发送和 接收是否同步,这就涉及到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的时钟同步问题。目前系统内部数据同步传输,特别指单元板间的数据同步传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 几种(1)以一个授时中心授时为基准时钟,采用传输协议同步传输时间戳的方式保证数 据的同步传输。例如利用美国GPS授时系统的系统。(2)采用过采样的方式,分为时域过采 样和空间过采样两种。时域过采样是指用高于系统速率几倍的采样速率通过相位比较选择 最佳的采样。空间过采样是将时钟信号复制成有相同相位偏移的多个时钟信号,实现等效 的高于系统速率几倍的采样速率。(3)采用同步编解码加时钟恢复电路的方式,例如对数据 进行具有时钟周期特性的曼切斯特码编码,在接收时,用时钟恢复电路恢复时钟后,采集数 据。(4)采用传输两路时钟两路数据的方式,发一路数据同时发送一路时钟同步该数据,完 成接口通信需要四路数据线。由于星载路由交换系统特殊的运行环境,导致现有的数据同步传输方法难以有效 适用,具体来说1)对于第一种方法,由于需要采用GPS等辅助模块,系统设计相对复杂,不符合航天系统简单高效的设计理念;而且采用该方法,在传输数据的同时必须传输时间戳, 在数据传输的效率较低,这对于资源昂贵的卫星系统是不利的;最后,对于轨道较高的卫星 节点,GPS技术往往无法应用。2、对于第二种方法,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要求需要一个相对 发送数据的驱动时钟4倍的时钟,这对数据处理和传输器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难以适用 于环境恶劣的航天系统中。3)对于第三种方法,需采用模拟锁相环等技术,这将增加系统设 计复杂度,同时也不利于系统全数字化设计,这与星载系统要求的体积小、复杂度低、可靠 性高的设计原则相违背。4)对于第四种方法,单元板之间至少需要四路数据线,两路数据线 用于发送、接收数据,另两路数据线分别用于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同时传输时钟,线路数量 多,这与星载路由系统中对简化线路的要求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实现天基 路由交换系统中单元板间的数据同步传输,且降低同步成本,简化同步线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包括广播单元板基于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发送数据,且向所述接收单元板持续广播 所述第一时钟;所述接收单元板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接收所述数据;所述接收单元板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所述广播单元板的数据,且基于接收 到的所述第一时钟向所述广播单元板发送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装置,包括时钟接收接口,用于接收广播单元板持续广播的第一时钟,所述第一时钟为广播 单元板的本地时钟;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钟接收接口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数据发送接口 和数据接收接口,且将第二时钟提供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时钟为所述接收单元板的 本地时钟;数据接收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接收广播单元板发送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所述广播单元板的数据;数据发送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向所述广播单元板发送处理后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广播单元板和至少一 个接收单元板,每个所述广播单元板与接收单元板之间通过三条数据线相连,其中所述广播单元板包括第一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向第一数据发送接口、第一时钟广播接口和第一数据接 收接口提供第一时钟,所述第一时钟为广播单元板的本地时钟;第一数据发送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发送数据;第一时钟广播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持续广播发送;第一数据接收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接收所述接收单元板发送的数据;所述接收单元板包括第二时钟接收接口,用于接收广播单元板持续广播的第一时钟;第二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钟接收接口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第二数据发送接口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且将第二时钟提供给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时 钟为所述接收单元板的本地时钟;第二数据接收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接收广播单元板发送的数据;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所述广播单元板的数 据;第二数据发送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向所述广播单元板发送处理后的数 据;所述三条数据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数据发送接口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之间, 所述第一数据接收接口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时钟广播接口和第二时钟 接收接口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以广播单元板的第一时钟完成广播单元板和接收单 元板之间的数据传输,则两单元板之间仅需要三根数据线,分别发送、接收数据,以及传输 第一时钟。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天基路由交换系统中单元板间的数据同步传输,且降低了 同步成本,简化了同步线路。


图1为现有星载路由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基于的星载路由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进行本地时钟管理的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进行域间时钟管理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广播单元板基于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发送数据,且向接收单元板持续广播第一 时钟;接收单元板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接收数据;接收单元板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广播单元板的数据,且基于接收到的第一 时钟向广播单元板发送数据。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广播单元板和接收单元板统一使用第一时钟来接收和发送数 据,既保证了数据同步传输,又只需要广播单元板向接收单元板单方向的传输第一时钟,节 省了线路需求,降低了产品实现难度。优选的是第一时钟为广播单元板的本地时钟;第二时钟为接收单元板的本地时钟。则接收单元板能够既利用本地时钟处理数据,无需改变已有 结构,又可以利用广播单元板的本地时钟接收、发送数据,保持数据同步传输。上述技术方案可适用在各种路由交换系统单元板间的数据同步传输,尤其适用于 天基信息网络中星载路由交换系统的特定应用环境,能够实现数据同步传输,且能够降低 方案的复杂性,减少同步成本和实现难度。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天 基路由交换系统也可称为星载路由交换系统,本实施例以在星载路由交换系统的单元板之 间实现同步传输为例进行说明。星载路由交换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主控路由 交换板10、用户接口板20、星间链路接口板30和馈线链路接口板40。主控路由交换板10 分别与用户接口板20、星间链路接口板30和馈线链路接口板40实现数据交互传输,完成各 种数据的路由交换。用户接口板20、星间链路接口板30和馈线链路接口板40还各自与用 户物理层处理板50、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板60和馈线链路物理层处理板70相连,实现数据 交互传输。具体的,用户物理层处理板50与用户接口板20和主控路由交换板10相连,进 行用户无线链路处理,完成用户无线接入的功能。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板60与星间链路接 口板30和主控路由交换板10相连,进行星间无线链路处理,完成点对点微波链路协议的功 能。馈线链路物理层处理板70与馈线链路接口板40和主控路由交换板10相连,进行馈线 无线链路处理,完成点对点馈线链路协议的功能。主控路由交换板10与用户接口板20、星 间链路接口板30以及馈线链路接口板40相连,完成数据包转发和维护网络状态信息,完成 网络协议交互的功能。参照图3所示,在每个单元板中,都设有时钟源,通过晶振装置产生时钟源信号。 上述每种单元板都各自设置有晶振装置,能够产生本地时钟以进行数据处理,但由于每个 单元板的晶振时钟工作无法精确的完全同步,所以实际上各个单元板的本地时钟是彼此不 能同步的。各单元板中还设有时钟管理模块和接口,接口用于收发数据;时钟管理模块用于 处理时钟信号并提供给本地的各功能模块和接口,使得接口基于时钟信号来收发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当某个单元板作为接收单元板时,其时钟管理模块所能够获得的 时钟信号并不只是本地时钟源提供的本地时钟,还可以是由广播单元板广播发送的域间时 钟。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任意两个交互数据的单元板之间执行。按照功能不同,其中一 个单元板记为广播单元板,另一个单元板记为接收单元板。本实施例以主控路由交换板作 为广播单元板,以用户接口板作为接收单元板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主控路由交换板基于第一时钟向用户接口板发送数据,且向用户接口板持 续广播第一时钟,该第一时钟为主控路由交换板的本地时钟,第一时钟可以基于低压差分 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简称LVDS)形式广播,有利于抗干扰;步骤2、用户接口板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接收该数据,由于该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都基于第一时钟来处理,所以能够正确的接收数据;步骤3、用户接口板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主控路由交换板的数据,该第二时 钟为用户接口板的本地时钟;步骤4、用户接口板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时钟向主控路由交换板发送数据。在主控路由交换板中,本地时钟源驱动本地时钟管理模块产生广播时钟,分别向用户接口板、星间链路接口板和馈线链路接口板广播。用户接口板、星间链路接口板和馈线 链路接口板各自接收到广播时钟后,经过各自本地时钟管理模块处理后,驱动各自板内面 向主控路由交换板的接口接收和发送数据。在上述步骤3中,用户接口板以本地的第二时 钟来处理数据,而后在步骤4中,以主控路由交换板的第一时钟来发送数据。由于主控路由 交换板采用广播的方式向用户接口板不间断的发送第一时钟,所以用户接口板在任意时刻 都可以利用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来发送数据。主控路由交换板接收数据时,由于该数据是基 于第一时钟发送的,所以主控路由交换板直接采用本地的第一时钟接收即可。类似的,用户物理层处理板与用户接口板之间,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板与星间链 路接口板之间,以及馈线链路物理层处理板与馈线链路接口板之间也可以采用广播时钟的 方式。具体可以是物理层处理板作为广播单元板,接口板作为接收单元板。各接口板从相 应的物理层处理板接收广播时钟。用户接口板、星间链路接口板和馈线链路接口板接收到 广播时钟后,经过时钟管理模块处理后,驱动面向物理层处理板的接口。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速数据同步方式,采用系统内单元板间广播时 钟,在接收单元板内实现隔离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即将域间时钟和本地时钟隔离。本地时 钟与域间时钟可以直接驱动数据收发接口双重收发数据,通过传送一路时钟两路数据的接 口线路来完成星载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在星载路由交 换系统不能采用以授时中心(GPS)为核心的器件的情况下,采用系统内各单元板间广播时 钟,实现多块独立单元板间时钟同步,提高系统扩展性,且实现简单;(2)通过传送一路时 钟两路数据的三条接口线路来完成星载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减少板间交互传输所 需接口数目,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度;C3)采用本地与域间时钟直接驱动收发接口同步数 据,高速的双重收发数据的方式,实现星载路由交换系统内各板间数据的高效传输;(4)整 个数据同步实现在一个单元板内,不需要额外的功能模块以及芯片,有利于降低系统复杂 度,减轻系统体积重量,提高可靠性。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基于全数字设计,不需要辅助模块, 可简单的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内实现,尤其 适用于星载环境。实施例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该装置包括时钟接收接口 410、时钟管理模块420、数据接收接口 430、数据处理模块 440和数据发送接口 450。其中,时钟接收接口 410用于接收广播单元板持续广播的第一时 钟,该第一时钟可以为广播单元板的本地时钟;时钟管理模块420用于将时钟接收接口 410 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数据发送接口 450和数据接收接口 430,且将第二时钟提供给数 据处理模块440,该第二时钟可以为接收单元板的本地时钟;数据接收接口 430用于基于第 一时钟接收广播单元板发送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440用于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广 播单元板的数据;数据发送接口 450用于基于第一时钟向广播单元板发送处理后的数据。本实施例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装置可执行本发明所提供的天基路 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且该装置可以集成在任意一种作为接收单元板的单元板 中,例如集成在用户接口板、星间链路接口板或馈线链路接口板中。或者,该同步传输装置 也可以是单元板本身,还包括其他的单元板所需功能模块。本实施例中,时钟管理模块420优选结构是包括本地时钟管理单元421和域间时钟管理单元422。其中,本地时钟管理单元421用于根据晶振装置产生的时钟源产生第二时 钟,并提供给数据处理模块440 ;域间时钟管理单元422用于将时钟接收接口 410接收到的 第一时钟提供给数据发送接口 450和数据接收接口 43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60,相当于时钟隔离模 块,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模块440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后的数据并提供给数据发送接口 450,以 及用于存储数据接收接口 430基于第一时钟接收到的数据。存储模块460作为两种时钟域 的中转区域,能够将基于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所进行的数据处理进行隔离。存储模块460 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在数据接口中。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上通过存储模块实现了时钟隔离,将本地时钟和域间时钟 分别提供给所需模块来操作,既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基于本地时钟的已有结构,又能够引入 域间时钟的应用,对已有单元板的改进小,易于实现。实施例三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路由交换系统 包括至少一个广播单元板100和至少一个接收单元板200,每个广播单元板100与接收单元 板200之间通过三条数据线相连。广播单元板100包括第一时钟管理模块110、第一数据 发送接口 120、第一时钟广播接口 130和第一数据接收接口 140。其中,第一时钟管理模块 110用于向第一数据发送接口 120、第一时钟广播接口 130和第一数据接收接口 140提供第 一时钟,该第一时钟可以为广播单元板100的本地时钟;第一数据发送接口 120用于基于第 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200发送数据;第一时钟广播接口 130用于将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 200持续广播发送;第一数据接收接口 140用于基于第一时钟接收所述接收单元板200发 送的数据。该接收单元板200包括第二时钟接收接口 210、第二时钟管理模块220、第二数 据接收接口 230、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40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 250250。其中,第二时钟接收 接口 210用于接收广播单元板100持续广播的第一时钟;第二时钟管理模块220用于将第 二时钟接收接口 210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第二数据发送接口 250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 230,且将第二时钟提供给第二数据处理模块M0,该第二时钟可以为接收单元板200的本 地时钟;第二数据接收接口 230用于基于第一时钟接收广播单元板100发送的数据;第二 数据处理模块240用于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广播单元板100的数据;第二数据发送 接口 250用于基于第一时钟向广播单元板100发送处理后的数据;三条数据线,分别连接在 第一数据发送接口 120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 230之间,第一数据接收接口 140和第二数据 发送接口 250之间,以及第一时钟广播接口 130和第二时钟接收接口 2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钟管理模块110和第二时钟管理模块220均负责整个系统 的时钟驱动的统一管理,根据本地时钟输入和域间时钟输入,分别经过本地时钟管理和域 间时钟管理,产生稳定的本地时钟和域间时钟。第一时钟管理模块110具体可包括第一本地时钟管理单元111和第一域间时钟 管理单元112。其中,第一本地时钟管理单元111用于根据晶振装置产生的时钟源产生第一 本地时钟,并提供给第一数据发送接口 120、第一域间时钟管理单元112和第一数据接收接 口 140 ;第一域间时钟管理单元112用于根据第一本地时钟产生第一域间时钟,第一域间时 钟作为第一时钟提供给第一时钟广播接口 130。在广播单元板100中,第一数据发送接口 120和第一数据接收接口 140能够在第一时钟管理模块110本地时钟域的直接驱动下,从存储模块(图中未示)中读取数据,经过 相应的校验、编码以及传输信号电器特性配置后,发送出去,或者将输入的数据,经过传输 信号电器特性解配置、解码、校验后,写入到存储模块中。第二时钟管理模块220具体可包括第二本地时钟管理单元221和第二域间时钟 管理单元222。其中,第二本地时钟管理单元221用于根据晶振装置产生的时钟源产生第二 时钟,并提供给第二数据处理模块MO ;第二域间时钟管理单元222用于将第二时钟接收接 口 210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第二数据发送接口 250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 230。优选是接收单元板200还包括第二存储模块沈0,用于存储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40 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后的数据并提供给第二数据发送接口 250,以及用于存储第二数据接收 接口 230基于第一时钟接收到的数据。在接收单元板200中,第二数据发送接口 250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 230能够在第 二时钟管理模块220提供的域间时钟域的直接驱动下,从第二存储模块260中读取数据,经 过相应的校验、编码以及传输信号电器特性配置后,发送出去。或者将输入的数据,经过传 输信号电器特性解配置、解码、校验后,写入到第二存储模块260中。通过设置时钟管理模块,无论是广播单元板还是接收单元板,都能够将收发数据 的时钟与内部处理数据的时钟相隔离,完成了时钟域隔离。区别的是,广播单元板所使用 的两个时钟都是本地时钟,而接收单元板收发数据的时钟为域间时钟,处理内部数据时的 时钟为本地时钟。可以在广播单元板和接收单元板下分别设置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存储模 块,作为数据的中转区域。在本地时钟的驱动下,将完成存储模块与板内和接口相接的其他 模块之间的数据读和写,在域间时钟的驱动下,将完成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与数据发送、数据 接收接口之间的数据读写操作。上述第一时钟管理模块的第一本地时钟管理单元负责的是将本地晶振产生的本 地时钟经过数字时钟管理器(Digital Clock Manager,简称DCM)稳定后,产生不同频率的 域内时钟和输出时钟。如图6所示,本地晶振时钟经过DCM、反馈和缓冲后,可以进一步转 化成LVDS时钟。具体可根据接收单元板数量(η)确定需要转化为LVDS输出时钟的通道数 n。LVDS输出时钟可提供给第一域间时钟管理单元,通过第一时钟广播接口直接广播出去。 第一时钟管理模块同时根据本地各模块的需要,产生不同频率的单端驱动时钟。第一时钟 管理模块可实现整个系统的广播时钟,实现如图3所示的同步体系,同时使该天基路由交 换系统在数据同步传输方面有很好的单元板扩展性。第二时钟管理模块的第二域间时钟管理单元负责的是根据接收到的域间时钟为 第二数据接收接口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提供时钟驱动,如图7所示,根据接收单元板周边 连接的广播单元板的个数需要,确定域间时钟管理内部域间时钟处理通道数量。例如图3 所示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由于系统内用户接口板20、星间链路接口板30和馈线链路接口 板40都是连接两个广播单元板,即主控路由交换板10和对应的物理层处理板,所以可采用 两个域间时钟处理通道。接收到的LVDS域间时钟经过转换、DCM和缓冲处理之后形成稳定 的域间时钟,即第一时钟,用于数据收发所用时钟。每一个域间时钟处理通道内,输入的域间时钟优选是LVDS时钟,采用差分信号传 输,在抗干扰性上有很大的优势。经过差分单端转换器转换成单端时钟信号,然后输送到 DCM模块进行锁定,同时将锁定后的输出反馈到DCM输入端,最后经过一级缓存输出稳定的域间时钟。域间时钟可提供的第二数据接收接口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来驱动数据的收发。上述系统中,该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可以包括主控路由交换板、用户接口板、星间链 路接口板、馈线链路接口板、用户物理层处理板、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板和馈线链路物理层 处理板,参见图1和图3所示。主控路由交换板、用户物理层处理板、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 板和馈线链路物理层处理板为广播单元板。用户接口板、星间链路接口板和馈线链路接口 板为接收单元板。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单元板内的时钟管理模块,提供了本 地时钟驱动和域间时钟驱动,能够直接同步数据,实现数据的高速发送与接收,即实现了双 重时间域收发数据。另外,在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实施的数据同步,通过传送一路时钟、两 路数据的三条接口线路就可以完成星载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每一路信号都优选采 用高抗干扰特性的LVDS差分信号。该技术方案能够简化单元板的接口设置,使得具有众多 单元板的星载路由系统得以简单的实现系统数据同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 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 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 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广播单元板基于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发送数据,且向所述接收单元板持续广播所述 第一时钟;所述接收单元板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接收所述数据;所述接收单元板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所述广播单元板的数据,且基于接收到的 所述第一时钟向所述广播单元板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时钟为广播单元板的本地时钟;所述第二时钟为所述接收单元板的本地时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时钟基于低压差分信号形式广播。
4.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钟接收接口,用于接收广播单元板持续广播的第一时钟,所述第一时钟为广播单元 板的本地时钟;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钟接收接口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数据发送接口和数 据接收接口,且将第二时钟提供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时钟为所述接收单元板的本地 时钟;数据接收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接收广播单元板发送的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所述广播单元板的数据; 数据发送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向所述广播单元板发送处理后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 钟管理模块包括本地时钟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晶振装置产生的时钟源产生所述第二时钟,并提供给数 据处理模块;域间时钟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钟接收接口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数据发送接口 和数据接收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模块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后的数据并提供给所 述数据发送接口,以及用于存储所述数据接收接口基于第一时钟接收到的数据。
7.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广播单元板和至少一个接收单元板,每个所 述广播单元板与接收单元板之间通过三条数据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单元板包括第一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向第一数据发送接口、第一时钟广播接口和第一数据接收接 口提供第一时钟,所述第一时钟为广播单元板的本地时钟;第一数据发送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发送数据; 第一时钟广播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持续广播发送; 第一数据接收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接收所述接收单元板发送的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板包括第二时钟接收接口,用于接收广播单元板持续广播的第一时钟; 第二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钟接收接口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第二数据发送接口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且将第二时钟提供给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时钟为 所述接收单元板的本地时钟;第二数据接收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接收广播单元板发送的数据;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所述广播单元板的数据; 第二数据发送接口,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钟向所述广播单元板发送处理后的数据; 所述三条数据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数据发送接口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之间,所述 第一数据接收接口和第二数据发送接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时钟广播接口和第二时钟接收 接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本地时钟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晶振装置产生的时钟源产生所述第一本地时钟,并 提供给第一数据发送接口、第一域间时钟管理单元和第一数据接收接口 ;第一域间时钟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本地时钟产生第一域间时钟,作为所述第 一时钟提供给所述第一时钟广播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本地时钟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晶振装置产生的时钟源产生所述第二时钟,并提供 给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域间时钟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钟接收接口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提供给第二 数据发送接口和第二数据接收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包括主控路由交换板、用户接口板、星间链路接口板、馈线链路 接口板、用户物理层处理板、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板和馈线链路物理层处理板;所述主控路由交换板、用户物理层处理板、星间链路物理层处理板和馈线链路物理层 处理板为广播单元板;所述用户接口板、星间链路接口板和馈线链路接口板为接收单元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同步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广播单元板基于第一时钟向接收单元板发送数据,且向接收单元板持续广播第一时钟;接收单元板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时钟接收数据;接收单元板基于第二时钟处理待发送给广播单元板的数据,且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时钟向广播单元板发送数据。本发明能够以广播单元板的第一时钟完成广播单元板和接收单元板之间的数据传输,则两单元板之间仅需要三根数据线,分别发送、接收数据,以及传输第一时钟。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天基路由交换系统中单元板间的数据同步传输,且降低了同步成本,简化了同步线路。
文档编号H04L7/00GK102111259SQ20111005146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张军, 张涛, 苏阳, 谢晋东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