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801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滑动机构,尤其是指一种可自动滑动的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个人行动装置的使用率上升,个人行动装置的收盖机构亦日趋多元且成熟,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90622号揭露一种应用于个人行动装置的滑盖机构。如图I所示,图I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90622号的滑盖机构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滑盖机构10包括一主体板20、二弹性元件30以及滑动板40。主体板20包括一主体板部21、二导槽22、二衬垫23与一引导体24,而滑动板40包括一滑动板部41、二导轨42、二通勤滑槽43以及二定位孔44。请继续参阅图1,主体板20的导槽22位于主体板20两侧,是由主体板20的侧边 反折一Cl形结构而成,用以装设衬垫23与滑动板40的导轨42,使得滑动板40可相对于主体板20稳定滑动而不易分离。而弹性元件30设置于滑动板40的通勤滑槽43中,其中一端固定于定位孔44,另一端则抵持于引导体24的引导部242。请参阅图2,图2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90622号的滑盖机构的动作示意图。当滑动板部41相对于主体板部21滑动一预设距离时,弹性元件30于引导部242的抵持作用下积聚最大弹性势能。因此,当滑动板部41相对于主体板部21的滑动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弹性元件30于引导部242的抵持作用将因为引导体24的形状改变而减弱,导致弹性元件30积聚的弹性势能释放,达到驱动滑动板部41相对于主体板部21自动滑动的效果。然而,为了限位主体板20与滑动板40滑动轨迹而设计的导槽22与导轨42,不仅造成主体板20与滑动板40的结构复杂,且必须在导槽22中设置衬垫23,才能令主体板20与滑动板40顺利滑动,致使滑盖机构10的组装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滑动机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一固定片以及一滑动件;其中,该第二板体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上方,具有一滑槽与一引导部;该固定片具有一通孔,其中该固定片穿设于该第二板体的该滑槽中;该滑动件设置于该第二板体上方,其中该滑动件包括一滑动片与一弹性元件,该滑动片具有用以容置该弹性元件的凹槽,而该滑动片一端抵顶于该第二板体的该引导部,另一端则贯穿该固定片的该通孔,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一预定距离时,该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向该固定片的一方向滑动,使该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势能,而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二预定距离时,该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向该固定片的另一方向滑动,使该弹性元件释放该弹性势能,而让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自动滑动。可选地,该滑槽为直线形滑槽。
可选地,该引导部具有一弧形面。可选地,该弧形面的一弧线的中点至该滑槽的距离小于该弧线的二端点至该滑槽的距离。可选地,该弹性元件为弹簧。可选地,该滑动片的该凹槽中设有用以定位该弹性元件的凸柱。可选地,该第一预定距离小于该第二预定距离。可选地,该引导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二固定片以及二滑动件;其中,该第二板体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上方,具有二滑槽与二引导部;该二固定片各具有一通孔,其中该二固定片分别穿设于该第二板体的该二滑槽中;该二滑动件设置于该第二板体上方,其中该二滑动件各包括一滑动片与一弹性元件,该滑动片具有用以容置该弹性元件的凹槽,而该滑动片一端抵顶于对应的该第二板体的该引导部,另一端则贯穿对应的该固定片的该通孔,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一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二引导部引导而相背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分别产生弹性势能,而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二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二引导部引导而相向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释放该弹性势能,而让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自动滑动。可选地,该二滑槽为直线形滑槽。可选地,该二引导部分别具有一弧形面。可选地,该二弧形面各具一弧线,且每一该弧线的中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小于该弧线的二端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可选地,该二弹性元件为弹簧。可选地,每一该二滑动片的该凹槽中设有用以定位该弹性元件的凸柱。可选地,该第一预定距离小于该第二预定距离。可选地,至少一该引导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二固定片以及二滑动件;其中,该第二板体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上方,具有二滑槽与一引导部;该二固定片各具有一通孔,其中该二固定片分别穿设于该第二板体的该二滑槽中;该二滑动件设置于该第二板体上方,其中该二滑动件各包括一滑动片与一弹性元件,该滑动片具有用以容置该弹性元件的凹槽,而该滑动片一端抵顶于该第二板体的该引导部,另一端则贯穿对应的该固定片的该通孔,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一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相背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分别产生弹性势能,而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二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相向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释放该弹性势能,而让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自动滑动。可选地,该二滑槽为直线形滑槽。可选地,该引导部具有二弧形面。可选地,该二弧形面各具一弧线,且每一该弧线的中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小于该弧线的二端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可选地,该二弹性元件为弹簧。可选地,每一该二滑动片的该凹槽中设有用以定位该弹性元件的凸柱。
可选地,该第一预定距离小于该第二预定距离。可选地,该引导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本发明的滑动机构透过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固定片与第二板体上的滑动件夹持第二板体,使第二板体夹于第一板体与滑动件之间,并且利用第二板体的引导部,使滑动件沿着引导部的弧形面滑动,无须设置导轨结构,也不必在导槽中加装衬垫,即可达到驱动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自动滑动的效果,因此,不仅减少组装成本,更因结构简单且容易组装,大大增进滑动机构的生产效能。


图I :是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90622号的滑盖机构的示意图。图2 :是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90622号的滑盖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 :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5 :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动作示意图。图6 :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动作示意图。图7 :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8 :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9 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动机构500包括一第一板体510、一第二板体520、一固定片530以及一滑动件540,其中第二板体520更包括一滑槽521与一引导部522,固定片530更包括一通孔531,滑动件540更包括一滑动片541与一弹性元件542。请继续参阅图3,第二板体520平行设置于第一板体510上方,而固定片530则设置于第一板体510的上表面,并且穿设于第二板体520的滑槽521,用以定位第二板体520,使第二板体520相对于第一板体510滑动时不易分离。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板体520的滑槽521为一直线形的中空滑槽,使固定片530得以穿设于其中。第二板体520的引导部522具有一弧形面523,且弧形面523的弧线的中点P至滑槽521的最小距离a小于弧线的二端点Q1、Q2各自至滑槽521的最小距离b,致使引导部522的弧形面523呈现一凸弧形状。此外,滑动件540的滑动片541具有一凹槽543,用以容置弹性元件542,其中凹槽543中设有一凸柱544,用以贯穿弹性元件542,使弹性元件542限位于固定片530与凹槽543所形成的空间中而不至于弹出或移位。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42为一弹簧,但并不以此为限。关于滑动件540的组装情形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如图4所示,滑动片541设置于第二板体520上方,其一端抵持于第二板体520的引导部522,特别是引导部522的弧形面523,另一端则贯穿固定片530的通孔531。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滑动片541贯穿固定片530的通孔531的一端具有二卡勾545、546,抵顶于固定片530,用以定位滑动片541不至脱离固定片530。接着,请参照图5与图6,图5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动作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第二板体520相对于第一板体510滑动第一预定距离dl,且第一预定距离dl小于或等于端点Ql至弧形面523的弧线的中点P的垂直距离D时,滑动片541受到引导部522的弧形面523引导,而向固定片530的一方向A滑动,使弹性元件542产生弹性势能并持续蓄积。当第二板体520相对于第一板体510滑动第二预定距离d2,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动作示意图,其中第二预定距离d2大于第一预定距离dl,且大于端点Ql至弧形面523的弧线的中点P的垂直距离D时,滑动片541受到引导部522的弧形面523引导,而向固定片530的另一方向B滑动。此时,弹性元件542于引导 部522的抵持作用将因为弧形面523的形状改变而减弱,导致弹性元件542积聚的弹性势能释放,达到驱动第二板体520相对于第一板体510自动滑动的效果。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动机构600包括一第一板体610、一第二板体620、一固定片630以及一滑动件640,其中第二板体620更包括一滑槽621与一引导部622,而引导部622具有一弧形面623,用以引导滑动件640。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参照第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于此不再赘述,而与图4中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引导部622的弧形面623设置有三定位槽624、625、626。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当第二板体620在相对于第一板体610滑动时,滑动件640能够定位于不同的定位槽624、625、626,形成多段滑动的功能,如此不仅能够满足每位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与需求,更能增加滑动第二板体620时的手感。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滑动机构700包括一第一板体710、一第二板体720、二固定片730a、730b以及二滑动件740a、740b,其中第二板体720更包括二滑槽721a、721b与二引导部722a、722b,而引导部722a、722b各具有一弧形面723a、723b。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参照第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于此不再赘述,而与图4中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三实施例另增一组固定片730b、滑动件740b、滑槽721b与引导部722b,用以使第二板体720能够更平顺地相对于第一板体710滑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引导部722a、722b的弧形面723a、723b亦可设置至少一定位槽,使滑动件740a、740b能够定位于定位槽中,用以增加滑动第二板体720时的手感。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滑动机构800包括一第一板体810、一第二板体820、二固定片830a、830b以及二滑动件840a、840b,其中第二板体820更包括二滑槽821a、821b与引导部822,而引导部822具有二弧形面823a、823b。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可参照第三实施例,如图8所示,于此不再赘述,而与图8中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四实施例仅设置一引导部822,且引导部822具有二弧形面823a、823b,用以引导滑动件840a、840b。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引导部822的弧形面823a、823b亦可设置至少一定位槽,使滑动件840a、840b能够定位于定位槽中,用以增加滑动第二板体820时的手感。
根据以上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滑动机构透过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固定片与第二板体之上的滑动件夹持第二板体,使第二板体夹于第一板体与滑动件之间,并且利用第二板体的引导部,使滑动件沿着引导部的弧形面滑动,无须设置导轨结构,也不必在导槽中加装衬垫,即可达到驱动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自动滑动的效果。此般结构不仅减少组装成本,更因结构简单且容易组装,大大增进滑动机构的生产效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 第二板体,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上方,具有一滑槽与一引导部; 一固定片,具有一通孔,其中该固定片穿设于该第二板体的该滑槽中;以及 一滑动件,设置于该第二板体上方,其中该滑动件包括一滑动片与一弹性元件,该滑动片具有用以容置该弹性元件的凹槽,而该滑动片一端抵顶于该第二板体的该引导部,另一端则贯穿该固定片的该通孔,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一预定距离时,该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向该固定片的一方向滑动,使该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势能,而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二预定距离时,该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向该固定片的另一方向滑动,使该弹性元件释放该弹性势能,而让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自动滑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槽为直线形滑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导部具有一弧形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面的一弧线的中点至该滑槽的距离小于该弧线的二端点至该滑槽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弹簧。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片的该凹槽中设有用以定位该弹性元件的凸柱。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定距离小于该第二预定距离。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导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9.一种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 第二板体,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上方,具有二滑槽与二引导部; 二固定片,各具有一通孔,其中该二固定片分别穿设于该第二板体的该二滑槽中;以及 二滑动件,设置于该第二板体上方,其中该二滑动件各包括一滑动片与一弹性元件,该滑动片具有用以容置该弹性元件的凹槽,而该滑动片一端抵顶于对应的该第二板体的该引导部,另一端则贯穿对应的该固定片的该通孔,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一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二引导部引导而相背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分别产生弹性势能,而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二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二引导部引导而相向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释放该弹性势能,而让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自动滑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滑槽为直线形滑槽。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引导部分别具有一弧形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弧形面各具一弧线,且每一该弧线的中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小于该弧线的二端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弹性元件为弹簧。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二滑动片的该凹槽中设有用以定位该弹性元件的凸柱。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定距离小于该第二预定距离。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引导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17.—种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 第二板体,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上方,具有二滑槽与一引导部; 二固定片,各具有一通孔,其中该二固定片分别穿设于该第二板体的该二滑槽中;以及二滑动件,设置于该第二板体上方,其中该二滑动件各包括一滑动片与一弹性元件,该滑动片具有用以容置该弹性元件的凹槽,而该滑动片一端抵顶于该第二板体的该引导部,另一端则贯穿对应的该固定片的该通孔,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一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相背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分别产生弹性势能,而当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滑动第二预定距离时,该二滑动片受到该引导部引导而相向滑动,使该二弹性元件释放该弹性势能,而让该第二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自动滑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滑槽为直线形滑槽。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导部具有二弧形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弧形面各具一弧线,且每一该弧线的中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小于该弧线的二端点至对应的该滑槽的距离。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弹性元件为弹簧。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二滑动片的该凹槽中设有用以定位该弹性元件的凸柱。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定距离小于该第二预定距离。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导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滑动机构,包括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一固定片与一滑动件。第二板体具有一滑槽与一引导部,固定片具有一通孔,滑动件具有一滑动片与一弹性元件。固定片穿设于第二板体的滑槽中,而滑动片一端抵顶于引导部,另一端贯穿通孔。当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滑动一第一预定距离时,滑动片受到引导部引导而使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势能,而当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滑动一第二预定距离时,滑动片受到引导部引导而释放弹性势能,进而产生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自动滑动的效果。本发明能够减少组装成本,且因结构简单且容易组装,大大增进了生产效能。
文档编号H04M1/02GK102740640SQ20111009233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张阿明 申请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