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144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改善显示质量的图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最近已经开发了能够选择性地实现二维QD)图像和三维(3D)图像的图像显示设备。立体技术和自动立体技术是已知的用于在图像显示设备中实现3D图像的方法。立体技术利用具有高度立体效果的用户左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该技术包括眼镜型方法和非眼镜型方法,两种方法均已投入市场。眼镜型方法包括偏振眼镜型方法和液晶快门眼镜型方法。在眼镜型方法中,通过左右视差图像的偏振方向的改变,在直视显示器或者投影仪上显示视差图像,并由此利用偏振眼镜或者液晶快门眼镜来实现立体图像。如图1中所示,使用偏振眼镜型方法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图案化延迟膜5,该图案化延迟膜5用于转换入射到位于显示面板3上的偏振眼镜6上的光的偏振特性。在偏振眼镜型方法中,在显示面板3上交替地显示3D图像的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并且通过图案化延迟膜5转换入射到偏振眼镜6上的光的偏振特性。通过这种操作,使用偏振眼镜型方法的图像显示设备可以通过空间地分离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来实现3D图像。在图1 中,标记1表示将光提供到显示面板3的背光单元,标记2和4表示分别附着于显示面板3 的上和下表面以便选择线偏振的偏振板。在偏振眼镜型方法中,由于在向上或者向下视角位置处产生的串扰,3D图像的可见度降低。因此,在一般偏振眼镜型方法中,能够允许用户观看到良好图像质量的3D图像的向上/向下视角是非常狭窄的。由于在向上/向下视角的位置处,左眼图像L穿过右眼图案化延迟膜区域以及左眼图案化延迟膜区域,而右眼图像R穿过左眼图案化延迟膜区域以及右眼图案化延迟膜区域,因而产生了串扰。因而,如图2中所示,日本公开专利文献No. 2002-185983公开了一种方法,用于通过在与显示面板的黑矩阵BM对应的图案化延迟膜区域中形成黑色条带BS来确保更宽的向上/向下视角,由此改善3D图像的可见度。在图2中,当在与显示面板相距预定距离D的位置处观看显示面板时,(理论上不产生的)视角α取决于显示面板的黑矩阵BM的尺寸、 图案化延迟膜的黑色条带BS的尺寸、以及显示面板和图案化延迟膜之间的间隔S。视角α 随着黑矩阵BM的尺寸和黑色条带BS的尺寸的增加、以及显示面板和图案化延迟膜之间的间隔S的减小而变宽。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改善3D图像可见度的图案化延迟膜的黑色条带BS与显示面板的黑矩阵BM相互作用,由此产生摩尔纹。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2D图像的可见度。图3示出在与已采用黑色条带的显示设备相距4,OOOmm的位置处观看47英寸显示设备样品的结果。当显示2D图像时,分别在观看位置A、B和C处可见到90mm、150mm和 355mm的摩尔纹。此外,用于改善3D图像可见度的黑色条带会引起能够急剧降低2D图像亮度的副作用。这是因为,如图4(b)中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像素的预定部分被黑色条带图案覆盖。因此,当显示2D图像时,与不形成黑色条带的图4(a)相比,图4(b)中示出的透射光量减少了大约30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因为3D图像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是空间分离和显示的, 所以左眼或者右眼图像的垂直分辨率降低为显示面板固有垂直分辨率的大约一半。因此, 无法在全高清晰度HD面板上显示具有全HD分辨率(例如,1920X1080)的3D图像。3D图像垂直分辨率的降低导致3D图像清晰度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3D图像的可见度而不会降低2D图像的可见度和亮度的图像显示设备。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实现3D图像时防止垂直分辨率降低的图像显不设备。在一个方面,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配置为选择性地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逐行设置的图案化延迟膜,所述图案化延迟膜包括仅仅透射来自所述显示面板的3D图像的左眼图像的第一延迟膜,和仅仅透射所述3D图像的右眼图像的第二延迟膜, 其中通过时分方式,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像素以交错方式每隔一个水平行交替地显示所述3D图像和黑色图像。所述3D图像是以包括奇数帧和偶数帧的一对帧的方式实现的。所述第一延迟膜和第二延迟膜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被设定为大约是所述像素的垂直间距的两倍。对应于所述第一延迟膜的水平行的像素显示左眼图像和黑色图像,对应于所述第二延迟膜的水平行的像素显示右眼图像和黑色图像。在所述奇数帧中,在第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左眼图像,在第Gn-幻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在第Gn-D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右眼图像,并在第如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其中η是正整数。在所述偶数帧中,在第Gn-3)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在第Gn-幻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左眼图像,在第Gn-I)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并在第4η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一延迟膜和第二延迟膜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被设定为基本上等于的每一个像素的垂直间距。在所述奇数帧中交替地显示所述左眼图像和黑色图像。在所述偶数帧中交替地显示所述右眼图像和黑色图像。在所述奇数帧中,所述左眼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延迟膜的第On-I)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并且所述黑色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延迟膜的第2η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其中η是正整数。在所述偶数帧中,所述黑色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延迟膜的第 (2η-1)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并且所述右眼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延迟膜的第2η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
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超清晰度(UD)分辨率(3840X2160)或者全高清晰度 (HD)+ α分辨率(1920X2160),以使得所述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全HD分辨率 (1920X1080)的两倍。


附图被包括在内以提供对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内容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偏振眼镜型图像显示设备;图2示出现有技术图像显示设备中,在对应于显示面板黑矩阵的图案化延迟膜区域中形成黑色条带的范例;图3示出通过现有技术图像显示设备中的黑色条带图案产生的摩尔纹;图4示出由于现有技术图像显示设备中的黑色条带图案引起的透射光量的减少;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范例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图6示出图案化延迟膜的第一示例性结构;图7示出在对应于图6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图8示出图案化延迟膜的第二示例性结构;图9示出在对应于图8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图10和11示出应用于本发明范例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图12示出在图1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上显示2D图像的范例;图13是示出基于3D视角的3D图像的串扰值的图表;和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范例实施例的3D图像的向上视角与现有技术中的3D 图像的向上视角之间的比较的图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图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范例。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范例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如图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范例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元件11、控制器 12、驱动电路14、图案化延迟膜18(或者18')、偏振眼镜20等等。显示元件11可以通过平板显示器实现,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 包括无机场致发光元件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元件的场致发光器件(EL)、以及电泳显示器(EPD)。如果显示元件11是以液晶显示器实现的,则该显示元件11还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位于显示面板10下方的背光单元17、位于显示面板10和图案化延迟膜18/18'之间的上偏振片16a、以及位于显示面板10和背光单元17之间的下偏振片16b。在下文的说明中,为了简洁起见,使用液晶显示器作为例子说明显示元件11。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显示设备。图案化延迟膜18/18'和偏振眼镜20用作3D驱动元件,并通过空间地分离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来实现双目视差。显示面板10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以及在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之间插入的液晶层。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FT)阵列。TFT阵列包括供应有R(红色)、G (绿色)和B (蓝色)数据电压的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数据线交叉并接收栅极脉冲(或者扫描脉冲)的多条栅线(或者扫描线),分别在所述数据线和栅线的交叉处形成的多个 TFT,用于将液晶单元充电到数据电压的多个像素电极,连接到每一像素电极并保持液晶单元的电压的存储电容器等等。在上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滤色器阵列。所述滤色器阵列包括黑矩阵、滤色器等等。公共电极被设置为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并与像素电极一起形成电场。 在诸如扭曲向列(TN)模式和垂直取向(VA)模式的垂直电场驱动方式中,公共电极形成在上玻璃基板上。在诸如共面切换(IPQ模式或者边缘场切换(FR5)模式的水平电场驱动方式中,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一起形成在下玻璃基板上。上偏振膜16a贴附到上玻璃基板上, 而下偏振膜16b贴附到下玻璃基板上。分别在所述上和下玻璃基板上形成有用于在与液晶接触的内表面上设置液晶的预倾角的取向层。可以在上和下玻璃基板之间形成柱状间隔垫,由此均勻地保持液晶单元的单元间隙。在2D模式Mode_2D中,显示面板10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显示2D图像。在3D模式Mode_3D中,显示面板10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显示3D图像。在3D模式Mode_3D中,将 3D数据格式的数据电压以及黑色灰度级电压交替地施加到设置于显示面板10上的每隔一水平行的像素。所述黑色灰度级电压是在垂直相邻的3D图像之间显示的,并且加宽了垂直相邻的3D图像之间的显示间隔。结果,因为通过充分地确保了在3D模式Mode_3D中的向上或者向下视角而改善了 3D图像的可见度,因而不同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必在图案化延迟膜上包括单独的黑色条带图案。在2D模式Mode_2D中,将2D数据格式的数据电压施加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所有像素。因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未在图案化延迟膜上形成单独的黑色条带图案,所以在2D模式Mode_2D中不产生摩尔纹。结果,当显示2D图像时,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改善2D图像的可见度,并且可以防止2D图像的亮度降低。驱动电路14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的数据线的数据驱动电路,和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的栅线的栅极驱动电路。在3D模式Mode_3D中,数据驱动电路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锁存3D数据格式的 RGB数字视频数据,并且使用伽马补偿电压将锁存的RGB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3D数据格式的RGB数据电压。此外,数据驱动电路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锁存数字黑数据,并且使用伽马补偿电压将锁存的数字黑数据转换为黑色灰度级电压。数据驱动电路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每隔一个水平周期,将3D数据格式的RGB数据电压和黑色灰度级电压交替地提供至显示面板10的数据线。在2D模式Mode_2D中,数据驱动电路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锁存2D数据格式的 RGB数字视频数据,并且使用伽马补偿电压将锁存的RGB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2D数据格式的RGB数据电压。数据驱动电路随后将2D数据格式的RGB数据电压提供至显示面板10的数据线。栅极驱动电路在控制器12的控制下,将栅极脉冲顺序地提供至显示面板10的栅线,由此选择施加有数据电压的显示面板10的水平行。控制器12响应于通过用户界面(未示出)输入的模式选择信号或者从输入图像信号中提取的2D/3D标识码,以2D模式Mode_2D或者3D模式Mode_3D来控制驱动电路14。 在3D模式Mode_3D中,控制器12每隔一个水平行,交替地重新排列内部产生的数字黑数据以及3D数据格式的RGB数字视频(从外部输入),并将重新排列后的数字黑数据和重新排列后的3D数据格式的RGB数字视频数据提供至数据驱动电路。在2D模式Mode_2D中,控制器12将从外部输入的2D数据格式的RGB数字视频数据提供至数据驱动电路。控制器12使用诸如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点时钟和数据使能等的时序信号,产生用于控制驱动电路14的操作时序的时序控制信号。控制器12可以在以60Hz帧频输入的输入图像帧之间插入内插帧,并且可以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的频率倍频N倍,由此以(60XN)Hz的帧频控制驱动电路14的操作,其中N是等于或者大于2的正整数。背光单元17包括多个光源,并且将光提供到显示面板10。背光单元17可以以边缘型背光单元和直下型背光单元之一的形式实现。在直下型背光单元17中,在显示面板10 下方层叠多个光学板和扩散板,并在扩散板下方设置多个光源。在边缘型背光单元17中, 在显示面光导板10下方层叠多个光学板和导光板,并在导光板的侧部设置多个光源。光源可以以诸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等线光源来实现,或者可以以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点光源来实现。可以在使用玻璃基板、透明塑料基板和薄膜作为基底的基底上,图案化所述图案化延迟膜18/18'。使用粘合剂将其上形成有图案化延迟膜18/18'的基底贴附上偏振膜 16a。图案化延迟膜18/18'包括第一和第二延迟膜,并将3D图像划分为偏振分量。第一和第二延迟膜具有彼此垂直的延迟轴,并且逐行设置。第一延迟膜在图案化延迟膜18/18'的奇数行上形成,并对入射穿过上偏振膜16a的光的第一偏振(例如圆偏振或者线偏振)分量进行透射。第二延迟膜在图案化延迟膜18/18'的偶数行上形成,并对入射穿过上偏振膜 16a的光的第二偏振(例如圆偏振或者偶数行偏振)分量进行透射。例如,所述第一延迟膜可以以透射左圆偏振光(或者右圆偏振光)的偏振滤光器的方式实现,而所述第二延迟膜可以以透射右圆偏振光(或者左圆偏振光)的偏振滤光器的方式实现。如图6中所示,可以将第一和第二延迟膜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设置为大约是像素垂直间距的两倍。或者,如图8中所示,可以将第一和第二延迟膜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设置为基本上等于像素的垂直间距。偏振眼镜20被实现为使得偏振眼镜20的左镜片与右镜片的光吸收轴彼此不同。 例如,偏振眼镜20的左镜片透射来自图案化延迟膜18/18 ‘的左圆偏振光,而阻挡其他偏振分量的光。偏振眼镜20的右镜片透射来自图案化延迟膜18/18'的右圆偏振光,而阻挡其他偏振分量的光。在该情况下,偏振眼镜20的左镜片可以包括左圆偏振滤光器,而偏振眼镜20的右镜片可以包括右圆偏振滤光器。图6示出图案化延迟膜18的示例性结构。图7示出在对应于图6的显示面板10 上显示的图像。如图6和7中所示,图案化延迟膜18包括仅仅透射来自显示面板10的左眼图像L 的第一延迟膜RTl,和仅仅透射来自显示面板10的右眼图像R的第二延迟膜RT2。可以将第一延迟膜RTl和第二延迟膜RT2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Pl设置为大约是像素的垂直间距 PP的两倍。在用于实现3D图像的3D模式中,每隔一个水平行,设置于显示面板10上的像素交替地显示左眼或者右眼图像L/R以及黑色图像B。更具体地说,对应于第一延迟膜RTl的水平行的像素显示左眼图像L和黑色图像B,而对应于第二延迟膜RT2的水平行的像素显示右眼图像R和黑色图像B。结果,以在其中插入黑色图像B的方式,显示彼此垂直相邻的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因为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之间的显示间隔由于黑色图像B而被拓宽,所以极大地减少了 3D串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包括彼此相邻设置的奇数帧和偶数帧的一对帧的方式显示一幅3D图像,以防止垂直分辨率降低。在这一情况下,显示面板10可以提供图10中示出的超清晰度(UD)分辨率(例如,3840X2160)或者图11中示出的全高清晰度(HD) + a 分辨率(例如,1920 X 2160),从而使显示面板10的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全HD分辨率(例如, 1920X1080)的两倍。在用于实现3D图像的3D模式中,显示面板10每隔一个帧周期,交换与第一延迟膜RTl对应的左眼图像L和黑色图像B的显示位置。此外,显示面板10每隔一个帧周期,交换与第二延迟膜RT2对应的右眼图像R和黑色图像B的显示位置。更具体地说,如图7中所示,在奇数帧中,显示面板10在第水平行HL#_1,HL#_5,...显示左眼图像L,在第(4n-l)水平行HL#_3,HL#_7,...显示右眼图像R,并在第如水平行HL#_4, HL#_8,...显示黑色图像B,其中η是正整数。此外,在偶数帧中,显示面板10在第水平行HL#_1, HL#_5, · · ·显示黑色图像B,在第(4n-2)水平行HL#_2, HL#_6, · · ·显示左眼图像L,在第(4n-l)水平行HL#_3,HL#_7,...显示黑色图像B,并在第如水平行HL#_4, HL#_8,...显示右眼图像R。结果,这样一种交错显示方式可以将图10和11中示出的全HD 分辨率(即,1080)确保为当实现3D图像时获得的垂直分辨率。在用于实现2D图像的2D模式中,在显示面板10的所有像素上显示2D图像,图案化延迟膜18在不将光划分为偏振的情况下,对入射穿过上偏振膜16a的光进行透射。当显示面板10提供图10中示出的UD分辨率时,2D图像的分辨率是3840X2160。此外,如图12 中所示,当显示面板10提供图11中示出的全HD+α分辨率时,可以在彼此垂直相邻的一对像素上显示相同的2D图像Dl,从而使2D图像的分辨率是全HD分辨率(例如,1920X1080)。图8示出图案化延迟膜18'的示例性结构。图9示出在对应于图8的显示面板 10上显示的图像。如图8和9中所示,图案化延迟膜18’包括仅仅透射来自显示面板10的左眼图像 L的第一延迟膜RTl,和仅仅透射来自显示面板10的右眼图像R的第二延迟膜RT2。可以将第一延迟膜RTl和第二延迟膜RT2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P2设置为基本上等于像素的垂直间距PP。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包括彼此相邻设置的奇数帧和偶数帧的一对帧的方式显示一幅3D图像,以减少3D串扰和防止垂直分辨率降低。显示面板10可以提供图10中示出的UD分辨率(例如,3840X2160)或者图11中示出的全HD+α分辨率(例如,1920 X 2160), 以便显示面板10的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全HD分辨率的两倍(例如,1920 X 1080)。在用于实现3D图像的3D模式中,每隔一个水平行,设置于显示面板10上的像素交替地显示左眼图像L(或者右眼图像R)以及黑色图像B。在这一情况下,仅仅在奇数帧中显示左眼图像L,而仅仅在偶数帧中显示右眼图像R。更具体地说,如图9中所示,在奇数帧中,显示面板10在对应于第一延迟膜RTl的第On-I)水平行HL#_1,HL#_3,HL#_5,...上显示左眼图像L,在对应于第二延迟膜RT2的第水平行HL#_2,HL#_4, HL#_6,...上显示黑色图像B。此外,在偶数帧中,显示面板10在对应于第一延迟膜RTl的第On-I)水平行HL#_1,HL#_3,HL#_5,...上显示黑色图像B,并在对应于第二延迟膜RT2的第水平行 HL#_2, HL#_4, HL#_6,...上显示右眼图像R。因为彼此垂直相邻的左眼图像L(或者右眼图像R)之间的显示间隔由于黑色图像B而被拓宽,所以极大地减少了 3D串扰。此外,这样一种交错显示方式可以将图10和11中示出的全HD分辨率(即,1080)确保为当实现3D图像时获得的垂直分辨率。在用于实现2D图像的2D模式中,在显示面板10的所有像素上显示2D图像, 图案化延迟膜18’在不将光划分为偏振的情况下,对入射穿过上偏振膜的分辨率是 3840X2160。此外,如图12中所示,当显示面板10提供图11中示出的全HD+α分辨率时, 可以在彼此垂直相邻的一对像素上显示相同的2D图像D1,使得2D图像的分辨率是全HD分辨率(例如,1920 X 1080)。图13是示出基于3D视角的3D图像的串扰值的图表。在图13中,横轴表示3D图像的向上(+)/向下㈠视角(单位度),而纵轴表示3D串扰值(单位<% )。如上所述,在包括图案化延迟膜18/18’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中,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延迟膜仅仅透射左眼图像,并使用第二延迟膜仅仅透射右眼图像,来实现具有良好图像质量的3D图像。然而,当不是在正面,而是在向上/向下视角位置处观看图像显示设备时,左眼图像可以穿过第二延迟膜以及第一延迟膜,而右眼图像可以穿过第一延迟膜以及第二延迟膜。因此,产生了 3D串扰C/T。产生的3D串扰C/T可以由以下等式1表示[等式1]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选择性地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逐行设置的图案化延迟膜,所述图案化延迟膜包括仅仅透射来自所述显示面板的3D 图像的左眼图像的第一延迟膜,和仅仅透射所述3D图像的右眼图像的第二延迟膜,其中通过时分方式,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像素以交错方式每隔一个水平行交替地显示所述3D图像和黑色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3D图像是以包括奇数帧和偶数帧的一对帧的方式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延迟膜和第二延迟膜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设定为所述像素的垂直间距的约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延迟膜的水平行的像素显示左眼图像和黑色图像,而对应于所述第二延迟膜的水平行的像素显示右眼图像和黑色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奇数帧中,在第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左眼图像,在第GnD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在第Gn-D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右眼图像,并在第如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其中η是正整数,其中在所述偶数帧中,在第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在第GnD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左眼图像,在第Gn-D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黑色图像,并在第如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右眼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延迟膜和第二延迟膜的每一个的垂直间距设定为基本上等于所述像素的垂直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奇数帧中交替地显示所述左眼图像和黑色图像,其中,在所述偶数帧中交替地显示所述右眼图像和黑色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奇数帧中,所述左眼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延迟膜的第On-I)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并且所述黑色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延迟膜的第2η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其中η是正整数,其中在所述偶数帧中,所述黑色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延迟膜的第On-I)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并且所述右眼图像是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延迟膜的第2η水平行的像素上显示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超清晰度分辨率 (3840X2160),使得所述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全高清晰度分辨率(1920X1080) 的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全高清晰度+α分辨率(1920X 2160),使得所述显示面板的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全HD分辨率(1920X1080)的两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设备。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包括配置为选择性地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逐行设置的图案化延迟膜。所述图案化延迟膜包括仅仅透射来自所述显示面板的3D图像的左眼图像的第一延迟膜,和仅仅透射所述3D图像的右眼图像的第二延迟膜,通过时分方式,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像素以交错方式每隔一个水平行交替地显示所述3D图像和黑色图像。
文档编号H04N13/00GK102244798SQ20111013093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孔南容, 李树雄, 金性均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