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和用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914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和用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儿童监护技术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儿童监护装置,另一种是基于视频监护技术的儿童监护装置。基于GPS的儿童监护装置,其只能测知儿童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监护人的手机上,但其不能测知儿童的当前活动状态。对于监护人来说,由于儿童自理能力较差,因此获知儿童当前的活动状态来判断其是否处于危险情况,是监护人员最急需了解的信息。可见,现有的基于GPS的儿童监护装置并不能满足监护人员方便获知儿童是否处于危险情况的需求。基于视频监护技术的儿童监护装置,其摄像装置的设置具有空间的限制性,一般设置于室内,其监护范围也就局限于室内这一唯一的空间,若儿童在户外玩耍,则其超出了摄像装置的采集区域,而无法获知儿童的当前活动状态。另外,即使儿童一直处于室内,处于摄像装置的采集区域内,但是,由于监护人需要工作,他们也没有精力去一直关注摄像装置采集的实时图像信息,还有,毕竟儿童遇到危险情况是比较少的,因此监护人一直关注摄像装置采集的实时图像信息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和用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分别测量获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所述分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所述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包括第一测距模块,用于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来测量获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第二测距模块,用于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来测量获得所述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通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本发明提供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和用户设备,通过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的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测量获得其自身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并由分析模块通过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的差值来判断获得儿童的状态信息, 最终经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以供监护人阅读通知消息,而获知儿童的当前活动状态。以上述方案的方式获知受监护儿童的活动状态信息,监护人即能及时的获知儿童的活动状态,以便在儿童处于危险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儿童进行救助,另外,还不用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受监护儿童身上,因此节省了监护人员的精力。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分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通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的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lOO 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分别测量获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上述步骤SlOO中,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它们用于佩戴于待监护的儿童的身上,且它们所处的高度不相同。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对其自身高度的测量相互不影响。其中,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可以是红外线、射频等高度测量部件,在初始设置时,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差,例如但不局限于,将第一测距模块设置在受监护儿童的胸前,将第二测距模块设置在受监护儿童的腰间。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分别将其自身测得的距地面的高度值封装为对应的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
S200:所述分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分析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发送的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后,对携带于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内的高度值进行作差,此差值来表征判断标识。以此判断标识和分析模块中预存的多个状态标识进行比较判断,来获得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含状态标识,且携带于所述状态信息内的状态标识,是预存于分析模块中的多个状态标识中的一个,该状态标识被认定为当前的状态标识,其与表征儿童当前所述状态的判断标识相同。在判断获知受监护儿童所处状态相对应的当前的状态标识后,根据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所述的状态指示信息包括当前的状态标识。状态标识用来表征儿童当前所处的具体状态,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下表所显示的含义;表1状态标识对应信息
状态距离含义1SA-SB = S玩耍2Sa = Sb睡觉3Sa >儿童身高爬高上表中,Sa为第一测距模块到地面的距离,Sb为第二测距模块到地面的距离,S为定值即第一测距模块与第二测距模块之间初始的的高度差。如上表所示,可以设定多个状态标识,各个状态标识所对应的含义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定。在此实施例中,例如状态标识为1,此时\与&之间的差值等于S,说明此时儿童处于正常的站立、运动状态,并将此状态定义为受监护儿童处于正常的玩耍状态。例如状态标识为2时,此时\与&之间的差值等于零,即\ = &,说明儿童处于平躺状态,将此状态定义为受监护儿童处于睡觉状态。例如状态标识为3时,此时\大于受监护儿童的身高时,说明受监护儿童离开了地面,可以将此状态定义为受监护儿童处于爬高状态。判断标识的定义形式与上述状态标识的定义形式形同。在分析模块根据判断标识对分析模块中预存的多个状态标识进行比较判断时,当判断标识与状态标识相同时,则此状态标识为与受监控」L童状态相对应的当前的状态标识。S300 所述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在分析模块根据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距离Sa与&判断出受监护儿童所处的状态后,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此状态指示信息中携带有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与受监护儿童当前所处状态相对应的当前的状态标识。其中,通知模块包括短信单元和语音通话单元。短信单元中预先设定多条与状态标识相对应的短信信息,例如,与状态标识为1时相对应的玩耍状态对应的信息可以为“您的孩子处于安全的玩耍中,请放心。”与状态标识为3时的爬高状态相对应的信息可以为 “您的孩子处于爬高中,存在潜在的危险,请确认。”或“您的孩子被抱起,请确认是否被陌生人抱走。”短信单元根据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及此时所对应的当前的状态标识,生成与状态信息相对应的提示短信,并将生成的提示短信发送至接收终端。短信单元是类手机模块,在短信单元中插于运营商提供的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后,其便可以应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进行短信的发送。短信单元生成的通知消息,经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以短信方式发送至监护人使用的终端上,如监护人使用的手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终端上,监护人通过阅读短信来了解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上述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通过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的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测量获得其自身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并由分析模块通过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的差值来判断获得儿童的状态信息,最终经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以供监护人获知儿童的当前活动状态,以便儿童处于危险时,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举措来消除或减低伤害。另外,采用生疏方案,监护人不用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受监护儿童身上,因此,降低了监护人的精力投入,使其不必时时刻刻都把关注点放在受监护儿童身上,以便其拿出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分析模块判断相邻的前一状态信息与后一状态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向所述通知模块发送所述状态指示信息,否则返回重新从步骤 Sioo开始执行。本方案中,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分别是间隔性的测量获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在分析模块根据由SA、Sb的差值所表征的判断标识,判断出受监护儿童的当前状态所对应的当前的状态标识后,并以当前时间周期的状态标识(后一状态标识)与上一时间周期的状态标识(前一状态标识)进行比较判断,如果当前时间周期的状态标识与上一时间周期的状态标识相同,则返回重新从步骤SlOO开始执行,而此时,分析模块不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即此时通知模块也不向监护者的手机发送短息,并进入到下一个检测周期。只有在当前时间周期的状态标识与上一时间周期的状态标识不同时,分析模块才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通知模块生成与当前的状态标识相应的文本短信,并由通知模块经运营商的无线网络发送至监护者的手机。采用此种方式,只有在受监护儿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才向监护者的手机发送相应状态的文本短信,避免了向监护者手机频繁的发送儿童状态相同的文本短信。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提高监护的实时性与同步性,第一测距模块与第二测距模块同时对各自的当前高度进行测量,以获得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并将所得的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同时传输至分析模块,以供分析模块判断出受监护儿童所处的状态,来获得对应的状态信息。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通知模块的语音通话单元接收通话请求,并判断携带于所述通话请求中的用户标识与存储于所述语音通话单元中的预置标识是否一致,若判断获知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预置标识一致,则接听语音通话,所述预置标识用于表征判断通话请求是否合法的标准。这里的用户标识和预置标识可以是特定用户的手机号码。通过语音通话单元的语音通话功能,在受监护儿童状态发送变化时,特别是当前的状态存在潜在的危险时,使监护人可以对受监护儿童进行语音问询。若是语音通话单元中预置的默认号码打来的电话,则语音通话单元进行自动的接听,以便监护者与受监护儿童可以顺利的进行语言交流,使监护者获知受监护儿童是否处于危险中。图2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实施例,包括第一测距模块1、第二测距模块2、分析模块3、通知模块4。具体地,第一测距模块1用于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来测量获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第二测距模块2 用于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来测量获得所述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分析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通知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用户设备,通过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的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测量获得其自身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并由分析模块通过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的差值来判断获得儿童的状态信息,最终经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以供监护人获知儿童的当前活动状态, 以便儿童处于危险时,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举措来消除或减低伤害。另外,采用生疏方案,监护人不用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受监护儿童身上,因此,降低了监护人的精力投入,使其不必时时刻刻都把关注点放在受监护儿童身上,以便其拿出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进一步地,通知模块4还用于接收通话请求,并判断携带于所述通话请求中的用户标识与存储于所述通知模块中的预置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接听语音通话。由于儿童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监护人获知儿童当前活动状态,特别是当前的活动状态存在潜在危险时,监护人可以向通知模块4发起通话请求,通知模块在判断获知通话请求合法后,自动接通语音通话,以便监护人对儿童进行问询,确认儿童当前的活动状态是否存在危险。图3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分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分析模块3 包括计算单元5、判断单元6和发送单元7。具体地,计算单元5用于对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作差;判断单元6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还用于判断相邻的前一状态信息与后一状态信息是否相同;发送单元7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获知相邻的前一状态信息与后一状态信息不相同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图4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通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发明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的通知模块4 包括短信单元8和语音通话单元9。具体地,短信单元8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提示短信,并将所述提示短信发送至接收终端;语音通话单元9用于接收通话请求,并判断携带于所述通话请求中的用户标识与存储于语音通话单元中的预置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接听语音通话。当然,通知模块4也可仅仅包括上述短信单元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分别测量获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所述分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所述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向所述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分析模块判断相邻的前一状态信息与后一状态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向所述通知模块发送所述状态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指示信息包括状态标识;所述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标识,生成相应的提示短信,并将所述提示短信发送至接收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接收通话请求,并判断携带于所述通话请求中的用户标识与存储于所述通知模块中的预置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接听语音通话。
5.一种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距模块,用于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来测量获得所述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第二测距模块,用于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来测量获得所述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通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还用于接收通话请求,并判断携带于所述通话请求中的用户标识与存储于所述通知模块中的预置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接听语音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作差;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和所述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还用于判断相邻的前一状态信息与后一状态信息是否相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获知相邻的前一状态信息与后一状态信息不相同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护状态信息获取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包括短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提示短信,并将所述提示短信发送至接收终端;语音通话单元,用于接收通话请求,并判断携带于所述通话请求中的用户标识与存储于语音通话单元中的预置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接听语音通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护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和用户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分别测量获得第一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测距模块距离地面的第二高度信息,并将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第一测距模块和第二测距模块佩戴于受监护儿童身上;分析模块根据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二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分析获知受监护儿童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向通知模块发送状态指示信息;通知模块根据所述状态指示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将通知消息发送至接收终端。上述方案以第一、第二测距模块的高度差来判断受监护儿童的活动状态,并以通知消息的方式发送至信息接收终端,以供监护人获知儿童的当前活动状态。
文档编号H04M11/00GK102256026SQ2011102170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齐阳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