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774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作为一种广为关注的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已经众所周知,而伴随着无线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类新的小基站,叫做个人基站。请参考图1,在一个房间内可能会有两个个人基站,而小基站系统中,终端与基站相比拥有很大的功率余量,若上行的功率控制不能有效控制终端发射功率,上行发射功率稍大就会对邻站造成很大干扰。比如,在个人基站中,存在以下两种典型场景的干扰一、宏基站对个人基站的干扰,虽然宏基站是静态配置的,但其射频密度和穿越的射频渗透取决于个人基站安装在哪里;运营商无法控制客户把个人基站安装在哪里。所以, 个人基站必须自动调整来避免在宏基站网络中的干扰;二、个人基站之间的干扰,请参考图2,每个独立的个人基站的发射功率应是固定的,然而,在市区多住户的环境和住户比较密集的郊区,如果多数消费者都安装自己的个人基站,个人基站之间将互相干扰,每当邻居新安装一个个人基站,其他个人基站都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射功率,以降低干扰。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宏基站的功率控制主要是为了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功率控制时,会考虑路损NI (noise and interference)等多种因素;然而,小基站一般是覆盖室内环境,用户的运动速度也不高,无线信道相对稳定,所以,现有技术中通过考虑路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程度高的功率控制方法,不适应于小基站。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基站中,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用以解决传统功率控制方法不适用与小基站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适用于小基站运行环境和简单方便控制上行功率的效果。一方面,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应用于在包括有小基站和在所述小基站覆盖范围内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的功控周期内,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为第一功率;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
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上行功率。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SNR。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包括根据预先在终端上设定的终端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与下行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包括根据本站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终端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SNR。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具体包括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具体为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优选地,在所述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具体为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优选地,在所述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时,使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保持为所述第一功率。另一方面,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在包括有小基站和在所述小基站覆盖范围内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中,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功率控制系统不适用于所述小基站运行环境的技术问题,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功率控制系统,达到了简单方便和适用于所述小基站运行环境的技术效果。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系统,应用于在包括有小基站和在所述小基站覆盖范围内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功控周期内,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为第一功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上行功率。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发射功率。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SNR。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在终端上设定的终端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与下行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本站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终端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发射功率。优选地,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SNR。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降低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优选地,所述降低模块具体用于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提高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优选地,所述提高模块具体用于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保持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时,使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保持为所述第一功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一、通过采用简单可行的上行功率控制,解决了小基站中上行功率在发送时造成基站之间相互干扰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降低小基站之间相互干扰的技术效果。二、由于采用了基于本站及邻站得负荷情况的动态调整,解决了在功率控制的过程中,小基站的发送功率没有随环境动态变化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较好的适应小基站应用环境的技术效果。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小基站运行环境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独立小基站发送功率范围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功率控制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发射功率与上行的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功率控制范围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功率控制的结构模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功率控制的流程图;步骤300,获取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参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终端的功控周期内,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具体来讲,所述当前下行信号质量参数值包括,当前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和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比如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CINlUCarrier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载波干扰噪声比),或者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无线信号强度),或者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等,上述表征信号强度的参数仅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代表参数值,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获取能够表征下行信号强度的参数值,其相同或相似的表征参数均落入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之内。步骤310,确定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确定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为,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具体来讲,确定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终端所在环境,预先设定下行信号强度与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再根据预先在终端上设定的终端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与下行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请参考图4,如图所示,每个下行信号强度都对应了一个相应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例如,下行信号强度值为18 22,则其对应的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为16QAM1/2,在运行的过程中,即可以根据图中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第二种方式,采用动态调制的方式,根据本站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终端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具体来讲,若终端已经存在一个下行的信号强度/调制编码方式和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下行的信号强度/调制编码方式能够更好的使用当前终端的使用环境。步骤320,获取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的参数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同获得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的参数值一样,获取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的参数值,具体来讲,所述当前上行信号质量参数值包括,当前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和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比如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CINlU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载波干扰噪声比),或者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无线信号强度),或者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等,上述表征信号强度的参数仅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代表参数值,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获取能够表征上行信号强度的参数值,其相同或相似的表征参数均落入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之内。步骤330,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请参考图5,如图所示,在终端的上行功率发送过程中,终端的上行功率份为三部分,从0到上行功率的退出门限,从退出门限到进入门限,从进入门限到终端上行功率的最大值,为了保证终端的功率发送运行过程中,适应其具体的工作环境,因而终端的上行功率应在进入门限和退出门限之间,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即判断当前的上行功率是否超出上行功率的进入门限。具体来讲,根据获得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中的上行信号强度,比较上述上行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所述伤心目标调整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若比较结果大于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则进行步骤231,否则,则进行步骤M0。
9
步骤331,按一定的步长降低功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比较结果,可知当前的发射功率较大,为了使其发射功率小于图5所示的进入门限,则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具体来讲,其调整的方式按以下公式进行调整Pt(pdm) = Pn (pdm) + (Target UL AMC CINR-UL CINI )。Pt (pdm)为目标发射功率,Pn(pdm)为当前的发射功率谱密度;Target ULAMC CINR是指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UL CINR是指当前的上行CINR。上述公式中,衡量信号强度的仅使用了 CINR,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 SNR、RSSI或其他可以衡量信号强度的单位来进行运算,本领域的技术人采用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信号强度单位带入运算亦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此处需要补充的是,功率是由密度和子载波个数来决定的,然而,在本申请中实施例中,小基站所应用的信道质量基本不会变,故功率的密度基本不变,可以忽略不计,仅考虑在实际情况中的子载波个数。步骤340,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之后,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同样如图5所示,发射功率不大于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还有判断发送功率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的退出门限,具体来讲,根据获得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中的上行信号强度,比较上述上行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整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若比较结果小于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则进行步骤341,否则,则进行步骤350。步骤341,按一定的步长升功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比较结果,可知当前的发射功率较小,为了使其发射功率大于图5所示的退出门限,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具体来讲,其调整的方式同样按步骤331中所述公式进行调整Pt (pdm) = Pn (pdm) + (Target UL AMC CINR-UL CINI )。Pt (pdm)为目标发射功率,Pn(pdm)为当前的发射功率谱密度;Target ULAMC CINR是指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UL CINR是指当前的上行CINR。上述公式中,衡量信号强度的仅使用了 CINR,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 SNR、RSSI或其他可以衡量信号强度的单位来进行运算,本领域的技术人采用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信号强度单位带入运算亦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此处需要补充的是,功率是由密度和子载波个数来决定的,然而,在本申请中实施例中,小基站所应用的信道质量基本不会变,故功率的密度基本不变,可以忽略不计,仅考虑在实际情况中的子载波个数。步骤350,保持现在的功率水平;
在具体的过程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时,即当前功率处在图5所示的保持功率区域,进而使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保持为所述第一功率,从而不用在增加或减少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下面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终端上行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功控周期内,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为第一功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参数值应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发射功率和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具体来讲,因在无线通信中,有很多参数可以表示信号的强度,如CINR(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载波干扰噪声比),或 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无线信号强度),或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上述几个参数仅为表示信号强度的举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参数来表示信号的强度,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终端所在环境,预先设定下行信号强度与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再根据预先在终端上设定的终端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与下行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请参考图3,如图所示,每个下行信号强度都对应了一个相应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例如,下行信号强度值为18 22,则其对应的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为16QAM1/2,在运行的过程中,即可以根据图中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第二种方式,采用动态调制的方式,根据本站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终端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具体来讲,若终端已经存在一个下行的信号强度/调制编码方式和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下行的信号强度/调制编码方式能够更好的使用当前终端的使用环境。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同所述第一获取模块一样,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参数值应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发射功率和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具体来讲,因在无线通信中,有很多参数可以表示信号的强度,如CINlU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载波干扰噪声比),或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hdication,无线信号强度),或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上述几个参数仅为表示信号强度的举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参数来表示信号的强度,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上行功率,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参数值中的下行信号强度,判断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其中,所述下行信号强度的参数可以为CINR、RSSI、SNR等等,只要能够表征信号强度的参数均可,此处就不再赘述。在控制模块中,还包括降低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调整Pt(pdm) = Pn (pdm) + (Target UL AMC CINR-UL CINI )。Pt (pdm)为目标发射功率,Pn(pdm)为当前的发射功率谱密度;Target ULAMC CINR是指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UL CINR是指当前的上行CINR。上述公式中,衡量信号强度的仅使用了 CINR,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 SNR、RSSI或其他可以衡量信号强度的单位来进行运算,本领域的技术人采用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信号强度单位带入运算亦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在控制模块中,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其中所述下行信号强度的参数可以为CINR、RSSI、SNR等等, 只要能够表征信号强度的参数均可,此处就不再赘述。在控制模块中,还包括提高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同第一判断模块中的降低模块一样,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其具体的调整方式如下Pt (pdm) = Pn (pdm) + (Target UL AMC CINR-UL CINI )。Pt (pdm)为目标发射功率,Pn(pdm)为当前的发射功率谱密度;Target ULAMC CINR是指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UL CINR是指当前的上行CINR。上述公式中,衡量信号强度的仅使用了 CINR,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 SNR、RSSI或其他可以衡量信号强度的单位来进行运算,本领域的技术人采用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信号强度单位带入运算亦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保持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时,使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保持为所述第一功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即当前上行信号强度处与所述党性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之间,就不在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进行调整,仅仅使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保持为所述第一功率即可。通过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一、通过采用简单可行的上行功率控制,解决了小基站中上行功率在发送时造成系统之间相互干扰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降低小基站之间相互干扰的技术效果。二、由于采用了基于本站及邻站得负荷情况的动态调整,解决了在功率控制的过程中,小基站的发送功率没有随环境动态变化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较好的适应小基站应用环境的技术效果。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应用于在包括有小基站和在所述小基站覆盖范围内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的功控周期内,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为第一功率;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上行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SNR。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包括根据预先在终端上设定的终端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与下行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包括根据本站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终端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SNR。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具体包括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 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具体为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具体为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时,使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保持为所述第一功率。
13.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系统,应用于在包括有小基站和在所述小基站覆盖范围内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的功控周期内,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为第一功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上行功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发射功率。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强度的SNR。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在终端上设定的终端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与下行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本站终端的负载情况以及邻站终端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至少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发射功率。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CINR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RSSI ;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强度的SNR。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降低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模块具体用于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降低到第二功率。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大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时,判断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是否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提高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模块具体用于按预设的步长将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从所述第一功率提高到第三功率。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保持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不小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退出门限值时,使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保持为所述第一功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终端上行功率的方法和系统,应用于在包括有小基站和在所述小基站覆盖范围内终端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包括在所述终端的功控周期内,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功率为第一功率;基于所述下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基于所述上行信号质量相关的参数值与所述上行目标调制编码方式的进入门限值和退出门限值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终端的所述当前上行功率。解决了小基站上行功率在发送时造成干扰的问题,达到了降低小基站之间相互干扰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H04W52/14GK102387576SQ20111032527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游洪波, 陈嘉明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