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imk/ict配置环境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020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联网imk / ict 配置环境设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全称为互联网内部集散竞争系统配置环境设计,简记作MK / ICT配置环境设计。本项发明为申请人李宗诚于2011年9月通过电子系统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600项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李宗诚,2011 ]”中的第190项。本项发明与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VCSE );李宗诚,2011 ]”中的第181项、第182项、第183项、第184项、第185项、第186项、第187项、第188项、第189项、第191项、第192项、第193项、第194项、第195项、第196项、第197项、第198项、第199项、第200项一起,构成发明专利群“全球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配置环境设计[AED / HSS ( ICT );李宗诚,2011 ] ”。本申请人提出包括本项发明在内、由600项发明专利构成的“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李宗诚,2011 ] ”,其总体性目标在于,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GII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李宗诚,2011)、数学基础(李宗诚,2011)、科学基础(李宗诚,2011)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李宗诚,2011)和工程基础(李宗诚,2011),为相对封闭、相对静止的“资源池”——云计算网络注入灵魂、智能和生命,建造全球智能一体化协同网络计算机体系(CS / HSN ( GII)),将全球互联网打造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基于元系统(MS)科学全新理论(李宗诚,2011)的智能集成科学技术体系(IIS & IIT ;李宗诚,2011),将赋予生命活力的新型全球互联网与分散在世界各地各领域各部门的物流网、能源网、金融网和知识网融为一体,大力推行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建立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全球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HII ( GVC )),从而建造智能集成网、生命互联网和生态运行网。通过实施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本发明人李宗诚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本项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全新的逻辑基础(李宗诚,2011)、数学基础(李宗诚,2011 )、科学基础(李宗诚,2011)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李宗诚,2011)和工程基础(李宗诚,2011),为全球互联网内部集散竞争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K ] / ICT )提供配置环境设计基础。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所有数学模型均为发明人李宗诚独立建立,具有原始创新性。本项发明属于互联网内部配置、组织和管理的环境系统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K ] / ICT )配置环境的设计、组织和管理,是面向全球互联网、进而面向全球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资源配置、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技术基础,是将人们、机构和组织从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引向汇通万物的“天地”(全新的计算体系)的关键。本项发明以技术集群DCN / IIL ( VCSE )的第181项和第182项(李宗诚,2011)发明为基础,涉及全球互联网内部集散竞争配置系统与物联网的结合,是进一步推动有线网、通信网、互联网这三大网络融合的操作技术基础。本发明人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IIL ( VCSE ),是指以多层级多模式的价值链系统(VCS,从产品价值链PVC、企业价值链EVC,到产业价值链IVC、区域价值链RVC,以至国民价值链NVC、全球价值链GVC)为核心,以电信网(MCN )、计算机网(WWW )和广播电视网(BTN)三大网络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持,将物流网(MN)、能流网(EN )、信息网(IN )、金融网(FN )和知识网(KN )五大网络融为一体,提供全领域、全系统、全过程综合集成业务服务的全球开放式网络体系。要真正拥有自由的智能化生活、数字家庭和网络经济,就需要通过本项发明,依赖基于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融合而形成的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第三代互联网是超越宽带和无线概念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和商业模式的综合体系,以及为了迎接这个可以预见的综合体系我们需要在未来几年内遵循或打破的网络规则。本项发明正是新一代互联网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背景技术
利用对参数优化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出使大系统稳定的关联参量最大取值范围一一最优关联参数稳定域。在最优关联参数稳定域的边界外,大系统稳定性功能发生了转化,所以最优关联参数稳定域的边界就是大系统的失稳临界点(线或面)。例如,当α β >c时主体(2.107 )是不稳定的,所以=C便是主体(2.105 )的失稳临界线,它是一条双曲线。因此,关联参数稳定域的最优化可为确定失稳临界点(线或面)提供一种寻找方法,这是对于新实践科学来说有重要意义的方向。本发明人建立的智能集成科学大协同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资源配置动力学(李宗诚,1996 )、全息组织协同学(李宗诚,1996 )和博弈组织协同学(李宗诚,2006 )基础上的研究方法。作为这种方法的基本部分,本体协调分析与设计主要研究整体设计变量与局部设计变量的耦合、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的耦合和整体约束与局部约束的耦合,研究总系统优化与分系统优化的互动和统一。在本发明人看来,不论导致要素的局部性原则,还是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层次上产生作用的有限原则。任何忽略条件、范围和层次限定而将局部性原则推向极端,都会导致简单化,导致一种片面性;而任何忽略条件、范围和层次限定而将整体性原则推向极端,都会导致复杂化,导致另一种片面性。就科学研究的对象而言,避免简单化和复杂化的基本途径,就是将科学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分别从事物的局部和事物的整体转移到事物的本体上来,通过有关事物本体的研究将有关事物局部的研究和有关事物整体的研究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本体协调分析与设计既不同于所谓的“局部协调分析与设计”,也不同于所谓的“全局协调分析与设计”。局部协调分析与设计遵从“非整体性原则”,从局部观点出发,在满足有关性能和可用资源等条件限制下,按照对局部的评价标准,寻求各单元各分系统本身的协调。全局协调分析与设计遵从“整体性原则”,从全局观点出发,在满足有关性能和可用资源等条件限制下,按照对整体的评价标准,寻求系统的协调。这两种方法对于智能集成过程来说,主要适用较简单的工程系统(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本体协调分析与设计,是“整体性原则”与“非整体性原则”的结合和统一。这种方法,坚持从总体观点出发,在满足有关性能和可用资源等条件限制下,按照对整体和局部的综合评价标准,寻求整体与局部、总系统与分系统、系统与要素的协调和统一。对于智能集成过程来说,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较复杂的领域,例如现代市场经济、高技术发展、科学创新、现代化教育、文化复兴等。在建立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属性测度空间的汇通集合、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规则度量矩阵的汇通算子、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因子变 权综合的汇通关系和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重性代数系统的汇通函数的基础上,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融为一体的全新网络体系一“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囊括在内的全新计算体系一面向知识资源配置、实物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天地”计算模式;再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及互联网操作系统为关键而将各种认知操作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全新操作体系一“全息协同操作系统”(OS / HS0)。作为本项发明的基础,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李宗诚,2011)、两极汇通逻辑(李宗诚,2011)、两极全息汇通逻辑(李宗诚,2011);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李宗诚,2011)、两极汇通数学(李宗诚,2011)、系统变迁分析数学(李宗诚,2011);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李宗诚,2011)、全息组织协同学(李宗诚,2011)、系统功效价值论(李宗诚,2011)、博弈组织协同学(李宗诚,2011)、对冲均衡经济学(李宗诚,2011)、全息汇通物理学(李宗诚,2011),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李宗诚,2011)和智能集成科学(李宗诚,2011);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的全球动态汇通网络及其天地计算和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简称 OS / HSO, Operating System of Holo-synergetic Oganization ),是一个完整的复杂体系。天地计算旨在通过信息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知识、金融全汇通网络,将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备智能集成系统,并借助信息网络内外部SaaS / HSO (李宗诚,2010)、PaaS / HSO (李宗诚,2010)、IaaS / HSO (李宗诚,2010)、MSP / HSO (李宗诚,2010)等全新的商业模式,将这种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信息网络内外部终端用户手中。

发明内容
(I)对于全球互联网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K ] / ICT ),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李宗诚,2011)、数学基础(李宗诚,2011)、科学基础(李宗诚,2011)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李宗诚,2011)和工程基础(李宗诚,2011)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配置环境的制约关系设计基础。在本项发明的设计中,对于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系统的自然一社会环境和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主体的环境,我 们首先考虑一些基本影响因素。对全息协同型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体系来说,自然承载力主要为内部集中组织合作运行(O的自然承载力。对全息协同型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体系来说,社会承载力主要为内部集中组织合作运行(C2)的社会承载力。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主体的综合环境承载力层次结构如图I (李宗诚,2007)所示。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主体的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下面所列。竞争性配置环境承载力BD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h ;有序性指标& ;有效性指标。
竞争性输运环境承载力BC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_f6 ;有序性指标F7 ;有效性指标。竞争性实施环境承载力BE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h ;稳定性指标_F1Ci ;有序性指标_Fn ;有效性指标。
竞争性创新环境承载力BB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_Fi5 ;有效性指标_Fie。竞争性基础环境承载力BF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_F19 ;有效性指标。竞争性构造环境承载力BS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有效性指标7 。竞争性决策环境承载力BD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7 ;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有效性指标。竞争性行为环境承载力BA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_7χι ;有序性指标J^i ;有效性指标。合作性配置环境承载力BD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有效性指标。
合作性输运环境承载力BC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h ;有效性指标八。。合作性实施环境承载力BE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八1 ;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7 ;有效性指标。
合作性创新环境承载力BB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h ;有效性指标_7@。合作性基础环境承载力BF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h ;稳定性指标_F5Ci ;有序性指标_F51 ;有效性指标_752。
合作性构造环境承载力BS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_753 ;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_F55 ;有效性指标_756。合作性决策环境承载力BD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JV ;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_f59 ;有效性指标_f6Q。合作性行为环境承载力BAE基本指标
先进性指标_761 ;稳定性指标;有序性指标;有效性指标。
对于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系统的环境承载力,我们可以采用三标度(0,1,2 )数值来判断同一层次上的各元素的重要关系,给出一个具有三标度的比较矩阵;然后选取其中某两个元素给出所谓基点重要程度的标度;最后以此基点为依据,利用数学变换式将三标度比较矩阵转换成间接判断矩阵。采用萨蒂(A. L. saaty )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我们对智能集成运行系统的综合环境可以建立层次结构图最上层为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标,中间层主要构成要素,下层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相应指标;如图2所示(李宗诚,2007)。我们不难构造下一层对上一层的判断矩阵,该矩阵是互反矩阵,即矩阵元素满足
权利要求
1.独立权利要求一互联网IMK/ ICT配置环境设计,是本申请人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和范式而提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A、对于全球互联网MK/ ICT配置环境,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B、对于全球互联网MK/ ICT配置环境,“天地”计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全息协同组织结构,在这里,一方面,各种计算机及其基础设施、附属设备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浏览器)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IMH, 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另一方面,各种用户及其功效链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IMH, 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这种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与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共同形成本发明人所指称的“天地”计算体系CS / HSN ( GII );C、对于全球互联网MK/ ICT配置环境,建立配置环境的制约关系设计基础,进而建立配置环境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基础;D、对于全球互联网MK/ ICT配置环境,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配置环境的合理化评价模型设计基础。
2.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K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配置环境的基本评价指标设计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若用Kmax表不最大的排序指数,Kmin表不最小的排序指数,Amax表不排序指数最大的元素,A min表示排序指数最小的元素,则当选取这两个元素作为基点比较元素,经比较,用某种标度给出这个基点的相对重要性程度6 m ( >1 )后,通过下列可求得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γ 一 γ^j mas /mm.-, 0bH = ] /「 γ - γ I , J = I, 2,,ηI/ —^+ 1 y「yj<0这个变换式的意义在于根据基点相对重要程度的标度,将各元素的排序指数之差;从[O, ( rmax - rmin)]区间变换到能反映各元素相对重要性程度的[l-6m]或[I / 6 m - I ]区间;这样就可以用6 "来构成一间接的判断矩阵; 在本项发明的设计中,对于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系统的自然一社会环境和互联网IMK智能集成运行主体的环境,我们首先考虑一些基本影响因素; 对全息协同型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体系来说,自然承载力主要为内部集中组织合作运行(G)的自然承载力; 对全息协同型互联网頂K智能集成运行体系来说,社会承载力主要为内部集中组织合作运行(C%)的社会承载力。
3.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K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配置环境的全息协同约束条件关系,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总起来看,任一互联网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K ] / ICT )面临如下基本的自然环境条件 在集中组织合作作用域,要在某种资源方面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系统就应受到如下主要条件约束 ^l.自然界在第i种资源方面的承载力( t )的衰减率( t )在所考虑的时段[ 0,t J内必须不大于任意小的数q.,即β A t ^ ε i , i e [ 0, I ]( 2. 240 ) θ2·集中组织合作的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系统&对第i种自然资源的运用汉i(t )在所考虑的时段[ 。,t J内必须接近于自然界在第i种资源方面的承载力/Wi( ),即U)-瑪 U) I 彡 I β AtX ε” e [i0, ij(2.241) 总起来看,任一互联网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智能集成系统(IIS [ IMK ] / ICT )面临如下基本的社会环境条件 在集中组织合作作用域,要在某种资源方面实现社会生态平衡,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系统就应受到如下主要条件约束 ^l.社会在第i种资源方面的承载力AS. ( t )的衰减率ctAt)在所考虑的时间段[ 0,t J内必须不大于任意小的数q.,即 a j ( t ) ^ ε j , e [ ο, i ]( 2. 250 ) θ2·集中组织合作的互联网MK智能集成运行系统&对第i种资源的运用( t)在所考虑的时间段[ 0,t J内必须接近于社会在第i种资源方面的承载力( t),即 DG5 j ( t ) - BSj ( t ) I ≤Ui aj(t) ≤ε" t e [ 0, !]。
4.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K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配置环境的自然和社会承载力动态模型设计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全息协同型互联网MK体系环境可看作是由九种主要类型的配置系统环境共同构成的全息协同MK组织系统,可记作万E HS, im ~ ^ E GW Ψ GHS, [ IMK ]〉 E GH ~ { EIMK x , E ΙΜΚ 2 , E ΙΜΚ , E 腿/ ,E ΙΜΚ 5 , E ΙΜΚ 6 , E ΙΜΚ , E ΙΜΚ ^ , E ΙΚ9 ] 其中, Ψ GHS——一般协同配置结构函数;E IK1= < E1, Ψ GHSi ECC / IMK ] >——即外部集中合作/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IK2 = < E2, Ψ GHS{_ ECK / IMK ] > —即外部集中竞争/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IK,= < E,, Ψ GHSl ECH /皿]〉——即外部集中协调/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IKi = < Ei, Ψ GHS{_ EDC /頂K ] > —即外部分散合作/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IK5 = < E5, Ψ GHS{_ EDK /皿]〉一即外部分散竞争/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IK6 = < E6, Ψ GHS{_ EDH /皿]〉一即外部分散协调/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IK1= < E1, Ψ GHSl EMC /頂K ] >——即外部集散合作/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ΙΚ% = < Ε%, Ψ GHS{_ EMK /皿]〉一即外部集散竞争/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E IK9 = < E9, Ψ GHSl EMH / IMK ] >——即外部集散协调/内部集散竞争类型的互联网资源配置系统环境(作为行政配置系统环境、预算配置系统环境、投机配置系统环境、衍生配置系统环境等的组合)。
5.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K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配置环境的综合承载力动态模型设计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对于互联网MK智能集成系统,自然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相互联结、相互协同,组成“综合环境承载力”;综合环境承载力总体可看作是由大量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社会形态要素和自然形态要素构成的;对于综合环境承载力,适用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考查方法;对于互联网MK智能集成系统,给出综合环境承载力动态方程如下P SE, IM ( t ) ~ P SE ^ ^ SE ( t ),E SE ( t ) , K SEN ( t ) , H SE ( t ) , S SE ( t),Kses (t ), [ IMK ])=F SE { X SEl ( t ) . X SE2、t ),…,X SEQ{ t ) \ Y seA t ), Yse2 i t ), ''', Y seA t ), [ IMK ] )( 2. 15. 10 )式中,i*( t )——t时期的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数值;F SE、叉 SE \ ( t ) , X SE 2 ( t ),…,X SEQ ( t ) ; Y SE j ( t ) , Y SE 2 ( t ),…,rSE6 ( t ), [ IMK ])——关于( t )和( t )的非线性函数。
6.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K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配置环境的合理化一般评价模型设计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对互联网MK运行环境的设计与评价,不应只看作是专业人士的事,还应有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表参与;在设计与评价过程中,设计与评价群体将发挥多种功能,如设定设计与评价目标,建立设计与评价结构,建立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设计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定性的)设计与评价指标等;如果将待设计和评价的互联网运行环境合理化指标组成参考数列,互联网运行环境合理化评价标准指标组成被比较数列,则可用灰色关联度表示待设计和评价的互联网运行环境与各级别的接近程度,运用扩展的最小二乘方准则构造目标函数并通过求条件极值建立互联网运行环境合理化灰色评价模型。
7.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MK配置及其智能集成系统,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配置环境的合理化灰色评价模型设计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设有 项评价指标的个互联网运行环境因素组成参考数列X j= { X j ( i ) I i = 1,2, ···, m -J = I, 2, ···,/ }( 2. 15. I )c级互联网运行环境合理化评价标准组成被比较数列X h= { X h ( i ) \ h = I, II, ···, c ;i = I, 2, ···, m }( 2. 15. 2 )记z 与z A的第i个指标的绝对差Δ Λ ( i ) = \ X j { i ) X h { i )( 2. 15. 3 )则与^^第』·个指标的接近程度用頂K灰色关联系数< (z ^ Xh- [ MK ])表示为[43]mm min Ai (i,[IMK]) +/3max max ΔA (i,[IMK])0{χ,,χ,,[ΙΜΚ}) = -^-~^-k- - (2 15 4)J kAa+ pmax max Ai (j,[iW])、,k i式中nT mP _为两级最小差;mf为两级最大差.,p为有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O〈々〈I,一般取P= O. 5时即有较高的分辨率;互联网MK运行,设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为# ( i = I, 2,···,m ),则有灰色关联度为mrk (xj, xk;= 2 G (xJ ’ xit;[逝[])(2. 15. 5 )iJ将经典数学中的最小二乘方准则——距离平方和最小,扩展为权距离平方和最小准贝U,则以互联网运行环境合理化指标h与分级标准指标^间的差异度为权的加权距离表示为d(xj, X4;[ IMK]) = u¥[J^ Wi( -, ; [1ΜΚ]) ]( 2. 15. 6 )待设计和评价的互联网MK运行环境应划分为使 h j最小的级别;则有如下互联网IMK运行环境合理化灰色评价模型
全文摘要
互联网内部集散竞争系统的IMK/ICT配置环境设计,是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和科学基础上,为了将“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多层级的价值链(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II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以及全息组织协同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而建立的新技术。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624842SQ20111034222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宗诚 申请人:李宗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