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

文档序号:7769269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EVC (Ethernet Virtual Connection,以太网虚连接)承载方法。
背景技术
QinQ (也称 Stacked VLAN 或 Double VLAN)技术的标准出自 IEEE802. lad,其实现将用户私网VLAN Tag封装在公网VLAN Tag中,使报文带着两层VLAN Tag穿越运营商的公网,其中一层标识用户系统网络(customer network),一层标识网络运营商网络(service provider network),将其扩展实现用户线路标识。而EVC是由MEF(Metro Ethernet Forum,城域以太网论坛)提出的概念,在以太网MEF模型中,其定义了几种EVC业务模型,如图IA-C所示,分别为一点到一点EVC, 一点到多点EVC,多点到多点EVC,以连接两个或者多个用户网络接口 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交换以太业务帧的虚拟连接,在现有QinQ中实现的MEF的 EVC模型中,从UNI进来的CVLAN(Customer VLAN,用户端虚拟局域网)在EVC中传输中,在 CVLAN上叠加了一层SVLAN(Service VLAN,服务商端虚拟局域网),通常这个SVLAN既作为转发实例,同时也用来标识这个EVC,这样一个SVLAN就只能承载一个EVC。如图2、3所示,在QinQ技术中,如果一个SVLAN承载多个CVLAN,此时只能使用一个EVC来标识,无法达到通过CVLAN来区分用户服务,即此时用户服务的实例和转发实例是 1 1的关系;同时,EVC的数量受限于SVLAN数量,最大只能支持4096个EVC。在传统QinQ模型中,二层转发信息表(FDB)与SVLAN绑定,这样SVLAN就只能承载一个EVC,用SVLAN来标识。这样对于不同的CVLAN绑定到同一样SVLAN时,转发行为是依赖于这个SVLAN的,也就是不能对CVLAN进行隔离,达到多个EVC的效果,对于流量控制方面,因为是依赖于SVLAN进行转发,因此在入管道时不能基于用户的服务进行区别作作流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 把转发实例(FID)和用户实例(Service ID)分开,SVLAN仅作为承载EVC的VLAN,与转发实例无关,这样一个SVLAN就可以承载多个EVC,同时还可基于用户实例做流量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在以太网虚连接(EVC)的传输中,从用户网络接口(UNI)进来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CVLAN)上叠加有服务商端虚拟局域网(SVLAN)层,其中,服务商端虚拟局域网作为承载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层,与转发实例(FID)的转发层相隔离,使得服务商端虚拟局域网能够承载多个以太网虚连接。更进一步地,不同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映射不同的转发实例。不同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映射同一服务商端虚拟局域网。
转发实例与用户实例相分开,所述转发层还基于用户实例进行用户端的流量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后,发生保护切换时,将SVLAN仅作为承载,与转发层相隔离,这样SVLAN就可以承载多个EVC,有利于对于不同的用户定做基于服务的流量控制。


图IA-C为MEF定义的几种EVC业务模型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基于QinQ技术的以太网虚连接的示意图;图3为传统的基于QinQ技术的以太网虚连接承载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基于QinQ技术的以太网虚连接承载的示意图;图5本发明基于QinQ技术的以太网虚连接承载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其在将在以太网虚连接(EVC)的传输中,从用户网络接口(UNI)进来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CVLAN)上叠加有服务商端虚拟局域网(SVLAN)层,如图4所示,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中的SVLAN仅作为承载EVC承载层,与进行转发及流量控制的转发层相隔离,这样SVLAN就可以承载多个 EVC,有利于对于不同的用户定做基于服务的流量控制。本发明中,用户实例(Service ID)和转发实例(FID)相分开,而FID概念类似于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网络中的 VSI (Virtual Switch hterface,虚拟交换接口),是基于用户端的转发实例,这样对于不同的CVLAN可以映射到不同的FID,但可以是相同的SVLAN,这样SVLAN仅作为承载层,剥离了原有的转发行为,这时就可以通过不同的FID进行相互隔离,达到多个EVC的效果,可以基于这个FID作流量控制,达到基于用户的流量控制,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便利。如图5所示,用户网络接口 UNI中包括不同的以太网虚连接EVC1,EVC2,EVC3,其中EVCl中具有CVLAN10-20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EVC2中具有CVLAN30-40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EVC3中具有CVLAN40-50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这些以太网虚连接的服务商端虚拟局域网为SVLAN1。用户端虚拟局域网CVLANl,CVLAN2,. . . . CLVAN50都映射到SVLAN1,但在不同的以太网虚连接EVC1,EVC2,EVC3中,对不同的EVC进行隔离服务,即用户端虚拟局域网 CVLAN10-20映射到转发层FIDl及SVLAN1,依次类推,用户端虚拟局域网CVLAN30-40映射到转发层FID2及SVLANl,用户端虚拟局域网CVLAN40-50映射到转发层FID3及SVLANl,从而实现对不同用户CVLAN10-20,CVLAN30-40, CVLAN40-50提供不同的流量等方面的服务。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太网虚连接 (EVC)的传输中,从用户网络接口(UNI)进来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CVLAN)上叠加有服务商虚拟局域网(SVLAN)层,其中,服务商虚拟局域网作为承载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层,与转发实例(FID)的转发层相隔离,使得服务商虚拟局域网能够承载多个以太网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映射不同的转发实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映射同一服务商虚拟局域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发实例与用户实例相分开,所述转发层还基于用户实例进行用户端的流量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QinQ技术的多个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方法,在以太网虚连接(EVC)的传输中,从用户网络接(UNI)进来的用户端虚拟局域网(CVLAN)上叠加有服务商拟局域网(SVLAN)层,其中,服务商虚拟局域网作为承载以太网虚连接的承载层,与转发实例(FID)的转发层相隔离,使得服务商虚拟局域网能够承载多个以太网虚连接,有利于对于不同的用户定做基于服务的流量控制。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2497304SQ2011104071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何志川, 李占斌, 荣亮, 赵茂聪 申请人: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