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021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乘车按路程进行收费的方法和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公共交通工具指所有提供交通服务的运输工具,包括城市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城市间的汽车和轨道交通等。公交以其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成为现代化的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维持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继续运转,需要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进行收费,而由于每个人乘坐的距离不同,享受的服务也不同,所以有必要对享受不同里程服务的人收取不同的费用,以最大限度的彰显出现代社会的公平性。然而由于公共交通工具每天涉及的客流量非常大,这就为现在城市交通的收费提出了很大的难题。以公汽为例来说明目前公交收费出现的一系列的难题,但是本发明的自动扣费系统和方法不仅仅能应用于公汽上,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目前在对乘坐公汽的人进行收费的方法有以上几种:人工售票。人工售票的缺点有以下几点:(I)成本高,一个大中型城市一年支付给售票员工资高达到上亿元。(2)服务质量不到位、乱收费和错收费现象时有出现。

(3)尽管有人工售票,但是还是会出现虚报乘坐的距离的情况发生。刷无源RFID公交卡的方式。目前刷无源RFID公交卡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一次性收费,只需要上车刷卡,无论你坐多远,费用都是固定的,这种收费模式虽然简单、方便,不用配备售票员,减少了运营成本,但是由于每个人乘坐的距离不同,而收费的价格却是一样的,这样显然有失公平,而且在对车票定价时很难,定的过高,乘客难以接受,定的过低,会导致运营成本难以收回。另外一种是分段收费,目前全国在深圳和北京采用了刷公交卡分段收费的模式,深圳的收费方式依然是人工划卡收费,只是收取的不是现金,而是采用从公交卡扣费,这种收费方式和人工售票的方式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也具有人工售票的很多缺点。北京的收费方式是上车刷卡,下车刷卡,通过一种系统来计算上车刷卡和下车刷卡的距离,从而对乘坐不同距离的人收取不同的费用,此种系统需要配合司机的手动报站器才能使用。这种收费方式的缺点在于,乘客上车的时候刷了卡,下车的时候没有刷卡,或者是上车没有刷卡,下车刷卡,或者是上下车都没有刷卡,为了对乘客的刷卡行为进行监督和提醒,还需要配备乘务人员,这无疑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同时乘客如果出现忘记刷卡,只刷一次的现象,则会被收取全段的乘车费用,这样显然有失公平。不仅如此,由于给购买、退卡以及给公交卡充值的网点有限,所以导致顾客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自动投币。这种收费方式也只能一次性收费不能分段收费,而且由于其不设找零,所以乘客在乘坐的时候非常不方便。而且由于没有设置真假硬币验币装置,导致出现很多假币,严重损害了公交公司的利益。
所以要减少公交的运营成本,就需要减少降低人工成本,采用自动分段收费的方式。为了解决公交车分段自动扣费的难题,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但是都不能提出一种成本低廉而且高效的实现公交车分段自动扣费的技术。
目前,有将无源RFID标签与手机卡集成在一起的技术,手机可以替代公交卡使用,采用手机刷卡乘车的实质还是通过RFID读取器读取位于手机卡内的RFID标签信息,技术原理没有改变,指示RFID标签所存在的介质发生了改变。通过设置在车上的微型模拟基站搜索手机移动通信信号,对第一次搜索到手机移动信号时公交车的地理位置进行记录,然后再对最后一次搜索到该手机移动通信信号时公交车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即可计算出携带该手机的用户乘坐公交车的路程,即可根据该路程进行分段收费,理论上这一技术是可行的,但是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用户可能为了逃票人为的将手机关闭,而导致微型模拟基站无法准确判断出该用户何时下车,导致无法准确对其进行分段收费。或者有些用户为了逃票故意不携带手机,导致系统无法判断出哪一个乘车的用户是合法的,哪一个用户是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微型模拟基站是指具有与普通基站相同的与手机进行通信功能的,并且信号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通过车载GPS定位装置获取车辆在任一时刻的地理位置坐标;
获取设置有RFID标签的手机卡的卡号,并将该卡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
RFID读取器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手机卡的卡号;
获取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
位于车辆上并且信号覆盖整个车厢的微型模拟基站定时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
获取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
计算从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到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整个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距离;
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将所述手机卡的卡号以及车辆行驶的距离发送给远程服务器;
远程服务器计算用户乘车所产生的费用并且从与手机卡的账户中扣费。
每一车辆上的微型模拟基站具有一个唯一的设备地址,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该车辆上的微型模拟基站的设备地址发送给远程服务器;
根据所述的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设备地址计算出乘车费用。
该方法进一步 包括:
车载RFID读取器验证RFID标签的合法性,并给出相对应的音视频信号;
所述RFID标签获取手机的开关机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只有在手机处于开启状态时,RFID标签才能通过车载RFID读取器的合法性验证;获取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的间隔时间阀值;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未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禁止用户手动关闭手机,并给出非法关闭的信息提示。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获取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根据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微型模拟基站最后一次搜索到手机时,手机是否位于公交车上;当所述的手机位于公交车上关闭时,给出非法关闭手机的提示。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的信息,并将该扣费账户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车载RFID读取器对RFID标签中存储的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信息的合法性进行验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手机,所述手机卡内设置有RFID标签,所述手机处理器获取手机卡的卡号并且将手机卡的卡号存储在手机卡的RFID标签中;车载GPS定位装置,用于获取车辆在任一时刻的地理位置坐标;设置于车辆上的RFID读取器,用于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手机卡的卡号;设置于车辆上的处理装置,用于获取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位于车辆上并且信号覆盖整个车厢的微型模拟基站用于定时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所述处理装置获取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所述处理装置计算从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到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整个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用于将所述手机卡的卡号以及车辆行驶的距离发送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计算用户乘车所产生的费用并且从与手机卡的账户中扣费。每一车辆上的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具有一个唯一的设备地址,所述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将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该车辆上的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的设备地址发送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的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设备地址计算出乘车费用。所述车载RFID读取器包括音视频信号指示装置,车载RFID读取器验证RFID标签的合法性后,所述音视频信号指示装置给出相对应的音视频信号;所述RFID标签获取手机的开关机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只有在手机处于开启状态时,RFID标签才能通过车载RFID读取器的合法性验证;手机处理器获取微型模拟基站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的间隔时间阀值;
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未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手机处理器禁止用户手动关闭手机,并通过音视频设备给出非法关闭的信息提示。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微型模拟基站获取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
根据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微型模拟基站最后一次搜索到手机时,手机是否位于公交车上;
当所述的手机位于公交车上关闭时,给出非法关闭手机的提示。
手机处理器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的信息,并将该扣费账户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
车载RFID读取器对RFID标签中存储的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信息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手机作为鉴定用户是否在车上的识别工具,当乘客携带有手机上车时,同时微型模拟基站的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整个车厢,这样当乘客携带手机进入车厢即可识别到乘客上车,而当微型模拟基站检测不到手机信号时即可识别到乘客已下车,计算乘客上车和下车这个时间段内车辆行进的距离即可对乘客进行分段收费,而且整个过程,乘客非常无需刷两次RFID卡即可实现分段收费,使用方便,同时缩短了乘客上下车的时间。
通过将手机卡的卡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通过RFID读取器读取手机卡的卡号,为进一步的微型模拟基站对手机进行心跳监测打下基础,而且通过该方法非常容易能够获取用户所携带手机卡的卡号。
通过在手机卡内设置RFID标签,并且将手机卡的识别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并且将RFID标签以及手机卡号进行绑定,通过设置RFID读取器对与乘客身份绑定的RFID标签进行验证,并且将RFID读取器设置于公交车前门的门口,在乘客上车的时候通过将RFID标签贴近RFID读取器进行识别,即可准确的识别出乘客是否携带有代表用户乘车缴费账户的合法手机,避免了人为故意逃票的问题。同时刷RFID公交卡上车已经成为了乘客乘坐交通工具刷卡的习惯,本发明虽然借用了 RFID标签对乘客进行监督和识别的功能,但是其实质的扣费是通过绑定手机卡号来实现的,在不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的基础上,自动形成分段扣费,所以本发明是对现有的刷一次RFID公交卡的升级,在不改变乘客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具有升级简单,升级成本较低的优点。
只有在手机处于开启状态时,RFID标签才能通过车载RFID读取器的合法性验证,这样促使乘客在上车之前进行手机的检测,避免了用户关机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出现逃票的问题。通过设置距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未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禁止用户手动关闭手机,从而能够避免了用户在上车后,故意关掉手机的问题。
通过检测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可以判断出微型模拟基站最后一次搜索到手机时,手机是否位于公交车上,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车上强行关闭手机的问题,避免了逃票的出现。
通过RFID的快速识别能力,能够快速识别出乘客所携带的手机的合法性,同时将手机卡号对应的账户信息写入到RFID标签中,能够非常快速的通过RFID读取器识别出乘客的乘车扣费账户的合法性(比如是否欠费)信息,避免了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而导致识别太慢的问题,方便了乘客上车的速度。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最优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最优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手机卡和RFID标签相绑定,并且将手机卡的卡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S2:获取手机的开关机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S3:通过RFID读取器 对RFID标签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并通过声音或者视觉信号作出指示;RFID标签的合法性验证包括:验证手机的开关机状态信息,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RFID标签通过合法性验证;验证RFID标签加密验证信息,RFID标签的加密验证信息需通过RFID读取器的验证;验证与手机卡绑定扣费账户的有效性(例如有无欠费,有无过期等),当与手机卡绑定的扣费账户处于无欠费无过期的正常状态时,RFID标签通过合法性验证。S4 =RFID读取器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手机卡的卡号;S5:通过车载GPS定位装置获取车辆在任一时刻的地理位置坐标;S6:获取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卡号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S7:位于车辆上并且信号覆盖整个车厢的微型模拟基站定时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在RFID读取器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手机卡的卡号之后,将该手机卡的卡号发送给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微型模拟基站根据该卡号信息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的数据包。所述微型模拟基站定时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间隔在本实施例中为4s,实际上可以设定在Is 60s,心跳监测的频率过高会加大系统的负担,心跳监测的频率过低会导致监测的准确率会下降。由于车辆是在不断行进的,而且微型模拟基站与手机的通信信号制式会车辆外接的移动通信信号制式相同,所以微型模拟基站发出的信号会有可能与外接的移动通信信号产生同频干扰,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微型模拟基站的移动通信信号的频率跳动的方法,即:获取车辆外的移动通信信号的频率信息,然后改变微型模拟基站发射信号的频率;又或者:获取车辆行进线路中移动通信信号频率的分布图,再根据车辆行进的位置,改变微型模拟基站发射信号的频率,使微型模拟基站发射信号的频率与外接的移动通信信号频率不同。
S8:获取微型模拟基站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的间隔时间阀值;
S9:判断手机关闭时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是否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
SlO:当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未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禁止用户手动关闭手机,并给出非法关闭的信息提示;
Sll:当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允许用户手动关闭手机。
上述的步骤S8-S11起到的作用就是避免用户通过按键操作在乘车时关闭手机的非法操作;
S12:微型模拟基站获取手机返回的心跳应答数据包中包含的手机信号强度值;
S13:根据手机的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微型模拟基站最后一次心跳监测到手机时,手机是否位于公交车上;
假如用户的手机是在下车后才关闭的,则手机信号在最后一次心跳监测到变为零时其信号强度变化必定比用户在车上故意将手机关闭时的信号强度变化要大。
S14:当所述的手机位于公交车上关闭时,给出非法关闭手机的提示;
上述的步骤S12-S14起到的作用就是避免用户在乘车时强行关闭电源或者电源供电不足而使手机蓝牙强行关闭的非法操作;
S15:当所述的手机离开公交车时,获取手机离线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
手机离线即为手机不再向微型模拟基站返回心跳应答指令,微型模拟基站接收不到手机的心跳应答,即判断手机离线,即手机离开公交车。
S16:计算从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到手机离线整个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距离;
S17: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将所述手机卡的卡号、微型模拟基站的设备地址以及车辆行驶的距离发送给远程服务器;
S18:远程服务器根据手机卡的卡号、微型模拟基站的设备地址以及车辆行驶的距离计算用户乘车所产生的费用并且从与手机卡的账户中扣费;
S19:手机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的信息,并将该扣费账户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以供RFID读取器再次进行合法性验证。
依据上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原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手机10,所述手机10的手机卡11内设置有RFID标签111,所述RFID标签111中存储有手机卡的卡号,所述手机卡的卡号与乘车扣费账户在远程服务器20的数据库中相绑定;
该扣费账户可以是与手机卡的卡号相绑定的银行账户也可以是手机卡的账户,还可以是与手机卡的卡号相绑定的专用乘车扣费账户。
车载设备30,所述车载设备30包括:
车载GPS定位装置31,用于获取车辆在任一时刻的地理位置坐标;设置于车辆上的RFID读取器32,用于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111中的手机卡11的卡号;设置于车辆上的处理装置33,用于获取RFID读取器32读取到该手机卡11的卡号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位于车辆上并且信号覆盖整个车厢的微型模拟基站34用于定时向手机射频模块13发送心跳请求;所述处理装置33获取手机10离线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所述处理装置33计算从RFID读取器32读取到该手机卡11的卡号到手机10离线整个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35,用于将所述手机卡11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该车辆上的微型模拟基站34的设备地址发送给远程服务器20 ;远程服务器20还用于根据所述的手机卡11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设备地址计算用户乘车所产生的费用并且从与手机卡的账户中扣费,每一车辆上的车载蓝牙设备具有一个唯一的设备地址;所述车载RFID读取器32包括音视频信号指示装置321,车载RFID读取器32验证RFID标签的合法性后,所述音视频信号指示装置321给出相对应的音视频信号,手机处理器12获取手机10的开闭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111中,只有在手机10处于开启状态时,RFID标签111才能通过车载RFID读取器32的合法性验证;手机处理器12获取微型模拟基站34向手机射频模块13发送心跳请求的间隔时间阀值;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34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未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手机处理器12禁止用户手动关闭手机10,并通过手机的音视频设备14给出非法关闭的信息提示。微型模拟基站34获取手机10的信号的强度;根据手机10的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微型模拟基站34最后一次心跳监测到手机10时,手机10是否位于公交车上,当所述的手机10位于公交车上关闭时,通过设置在公交车上的音频设备35给出非法关闭手机10的提
/Jn ο远程服务器20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信息发送给手机10,手机处理器12获取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的信息,并将该扣费账户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111中以供下一次车载RFID读取器32对RFID标签111中存储的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信息的合法性进行验证。总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通过车载GPS定位装置获取车辆在任一时刻的地理位置坐标; 获取设置有RFID标签的手机卡的卡号,并将该卡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 RFID读取器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手机卡的卡号; 获取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 位于车辆上并且信号覆盖整个车厢的微型模拟基站定时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 获取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 计算从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到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整个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距离; 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将所述手机卡的卡号以及车辆行驶的距离发送给远程服务器; 远程服务器计算用户乘车所产生的费用并且从与手机卡的账户中扣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车辆上的微型模拟基站具有一个唯一的设备地址,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该车辆上的微型模拟基站的设备地址发送给远程服务器; 根据所述的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设备地址计算出乘车费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车载RFID读取器验证RFID标签的合法性,并给出相对应的音视频信号; 所述RFID标签获取手机的开关机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只有在手机处于开启状态时,RFID标签才能通过车载RFID读取器的合法性验证; 获取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的间隔时间阀值; 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未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禁止用户手动关闭手机,并给出非法关闭的信息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获取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 根据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微型模拟基站最后一次搜索到手机时,手机是否位于公交车上; 当所述的手机位于公交车上关闭时,给出非法关闭手机的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的信息,并将该扣费账户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 车载RFID读取器对RFID标签中存储的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信息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6.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一手机,所述手机卡内设置有RFID标签,所述手机处理器获取手机卡的卡号并且将手机卡的卡号存储在手机卡的RFID标签中; 车载GPS定位装置,用于获取车辆在任一时刻的地理位置坐标; 设置于车辆上的RFID读取器,用于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手机卡的卡号; 设置于车辆上的处理装置,用于获取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 位于车辆上并且信号覆盖整个车厢的微型模拟基站用于定时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 所述处理装置获取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 所述处理装置计算从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到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整个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距离; 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用于将所述手机卡的卡号以及车辆行驶的距离发送给远程服务器; 远程服务器计算用户乘车所产生的费用并且从与手机卡的账户中扣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车辆上的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具有一个唯一的设备地址,所述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将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该车辆上的车载的微型模拟基站的设备地址发送给远程服务器; 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的手机卡的卡号、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及设备地址计算出乘车费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RFID读取器包括音视频信号指示装置,车载RFID读取器验证RFID标签的合法性后,所述音视频信号指示装置给出相对应的音视频信号; 所述RFID标签获取手机的开关机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只有在手机处于开启状态时,RFID标签才能通过车载RFID读取器的合法性验证; 手机处理器获取微型模拟基站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的间隔时间阀值; 距离上一次接收到微型模拟基站发送心跳请求的时间未超过所述间隔时间阀值时,手机处理器禁止用户手动关闭手机,并通过手机的音视频设备给出非法关闭的信息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微型模拟基站获取手机的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 根据手机的移动通信信 号强度的变化判断微型模拟基站最后一次搜索到手机时,手机是否位于公交车上; 当所述的手机位于公交车上关闭时,通过设置在公交车上的音频设备给出非法关闭手机的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手机处理器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的信息,并将该扣费账户信息存储在RFID标签中; 车载RFID读取器对RFID标签中存储的手机卡对应的扣费账户信息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全文摘要
一种基于手机的乘车分段收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车载GPS定位装置获取车辆在任一时刻的地理位置坐标;获取设置有RFID标签的手机卡的卡号,并将该卡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RFID读取器读取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手机卡的卡号;获取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位于车辆上并且信号覆盖整个车厢的微型模拟基站定时向手机发送心跳请求;获取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时的车辆的地理位置坐标;计算从RFID读取器读取到该手机卡的卡号到手机与微型模拟基站离线整个过程中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载无线远程通信设备将所述手机卡的卡号以及车辆行驶的距离发送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计算用户乘车所产生的费用并且从与手机卡的账户中扣费。
文档编号H04W4/24GK103186928SQ20111045553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冯林, 陈航, 岳铁刚 申请人:冯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