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7015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的外壳,特别是手机的底板。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机,通常采用手机机体、电池分离的结构,这时就需要在手机底部安装电池的部位加装一块底板,在方便拆卸更换电池的同时,还起到加固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手机的底板,常见的是金属底板、碳纤底板、塑料底板。金属、碳纤材质的底板有着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但是由于金属、碳纤材质的底板需要通过冲压、热压成型的工艺来制作,因而其断切面存在着毛边与毛刺的问题,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手感,甚至是产生了安全隐患;若是在产品制作完之后对毛边及毛刺进行修除, 又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塑料材质的底板有着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是塑料本身材质的缺陷会导致底板的韧性及强度不足,不能达到很好的加固效果。上述结构单一的底板都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足够的强度及韧性,杜绝产品的毛边及毛刺问题,而且结构简单,节约了成本的手机底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机底板,包括板架与壳体,板架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其内表面相对于外表面更接近手机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使用的是碳纤材料,所述壳体为在板架内、外表面上避位包覆的塑胶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板架在其内表面上有呈井字结构的数根隆起。作为上述优选的一种改进,井字结构的隆起的闭合区域内,板架暴露在环境中;井字结构的隆起的开放区域内,板架上包覆有塑胶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内表面上的塑胶层中还包覆固定有至少3个金属圆架,金属圆架还延伸至塑胶层外以使得底板安装到手机上时金属圆架的顶端能贴合在手机电池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金属圆架为圆柱体,其中金属圆架的顶端为圆柱体的端面。作为上述改进的一种优选,所述圆柱体上有一个通孔,贯穿圆柱体的两个端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a.手机底板的板架采用的是碳纤材料,保证了手机底板的韧性和强度;在其外包覆了一层塑胶层,可以使得在生产时,不需要增加修除毛刺或毛边的工序便可以达到良好的触摸手感,降低了生产成本;[0015]b.在塑胶层上的金属圆架可以填补手机底板与手机电池之间的空隙,从而可以更好地固定手机电池;同时,由于金属有着良好的导热性能,金属圆架还能帮助电池散热;使用圆柱体的金属圆架,由于圆柱体的端面与电池贴合在一起,增大了电池的散热面积,能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散热性能;c.碳纤材料的板架上的呈井字结构的隆起,增加了手机底板的强度;在交叉的隆起的闭合区域内不包覆塑胶层,使碳纤材料的底板与隆起结合形成凹槽,增大了电池的散热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底板的实施方式的内表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优选的金属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手机底板的实施方式的内表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机底板包括板架1与壳体2,板架1包括相对接近手机机体的内表面,以及相对背离手机机体的外表面。其中,板架1使用的是碳纤材料,在板架内、外表面上避位包覆有一层塑胶层,形成了底板的壳体2。为了填补板架1的内表面与手机电池之间的空隙,内表面上的塑胶层中包覆有金属圆架3 金属圆架3的一部分在塑胶层之中,另一部分延伸在塑胶层之外。为了达到平稳固定电池的效果,至少需要3个金属圆架3,同时金属圆架3必须与手机电池相配合使得当手机底板安装在手机上时,金属圆架3能贴合在手机电池上。金属圆架可以为圆柱体、长方体、球体或者半球体。一般情况下,金属圆架的形状并不影响其固定效果。优选金属圆架3的数量为4个,能很好地平稳固定电池。板架1在其内表面上有还有数根隆起4,隆起4之间形成井字结构。在井字结构的闭合区域11内,板架1暴露在环境中,在井字结构的开放区域12内,板架1上包覆有塑胶层。使用此种结构时,优选按照电池的大小设置隆起的数量与隆起间的距离,以保证电池的散热空间达到最大。图2显示的是本实施方式优选的金属圆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金属圆架3 为凸轮状圆柱体,其中凸轮装圆柱体的凸轮部分32包覆在塑胶层中,圆柱体部分31延伸在塑胶层的外部。使用此种结构的金属圆架3,除了有固定电池的作用之外,还有提高电池的散热面积,帮助电池散热的功效。要达到这种效果,金属圆架3的圆柱体部分31的端面必须与手机电池相配合,当手机底板安装在手机上时,圆柱体部分31的端面能与手机电池贴合在一起。而比较优选的做法便是将圆柱体部分31的端面保持为金属圆架3的顶端,这样当顶端与手机电池贴合的时候,圆柱体部分31的端面自然与手机电池贴合。还可以在凸轮装圆柱体的两个端面贯穿一个通孔33,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4[0028]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手机底板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A.制造元件将金属材料冲压成型,以形成金属圆架;将碳纤材料热压成型,以形成有隆起的板架;B.将金属圆架与有隆起的板架按照设计植入到经过避位设计的塑模行腔内进行模内射出,射出完之后,形成避位包覆的塑胶层壳体。上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与修改。
权利要求1.手机底板,包括板架与壳体,板架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其内表面相对于外表面更接近手机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使用的是碳纤材料,所述壳体为在板架内、外表面上避位包覆的塑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底板,其特征在于板架在其内表面上有呈井字结构的数根隆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底板,其特征在于井字结构的隆起的闭合区域内,板架暴露在环境中;井字结构的隆起的开放区域内,板架上包覆有塑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底板,其特征在于内表面上的塑胶层中还包覆固定有至少3个金属圆架,金属圆架还延伸至塑胶层外以使得底板安装到手机上时金属圆架的顶端能贴合在手机电池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架为4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架为圆柱体,其中金属圆架的顶端为圆柱体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凸轮状圆柱体;凸轮状圆柱体的凸轮部分包覆在塑胶层中,圆柱体部分延伸至塑胶层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手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上有一个通孔,贯穿圆柱体的两个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底板,包括板架与壳体,板架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其内表面相对于外表面更接近手机电池;所述板架使用的是碳纤材料,所述壳体为在板架内、外表面上避位包覆的塑胶层。由于采用了碳纤材料的板架,并且其外包覆了一层塑胶层,使得手机的底板在有韧性有强度的同时,省去了修除毛刺或毛边的工序便可以达到良好的触摸手感,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以在塑胶层中包覆固定金属圆架,在更好地固定手机电池的同时,由于金属有着良好的导热性能,金属圆架还能帮助电池散热。
文档编号H04M1/02GK202043157SQ20112014175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高谊恬 申请人:昆山金利表面材料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