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以及采用相同方法的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09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以及采用相同方法的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特别关于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不同小区 (cell)间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plink/downlink)传输协调,以避免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通信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无论用户位于何处,都可提供许多通信服务, 例如语音通信服务、数据传输服务以及视频通信服务等。大部分的移动通信系统为多址接入系统(multiple access system),其中可将无线网络资源多重配置给多个用户。由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多址接入技术包括Ix码分多址2000(lx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x CDMA 2000)技术、Ix 演进数据优化(lx Evolution-Data Optimized, Ix EVD0) 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以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技术。此外,先进长期演进技术(LTE Advanced)为根据长期演进技术标准发展出的增强版技术。先进长期演进技术必须兼容于根据长期演进技术制造的设备,并且必须与长期演进技术通信系统共享频带。先进长期演进技术的最大优势为利用先进的网络拓扑(topology),使得优化的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 HetNet)可包含低功率节点的混合宏(macro),例如微型小区(femtocell)、超微型小区 (picocell)以及其它新中继点(relay node) 0图1为异构网络配置示意图。在一个巨型基站(macro eNB) 101的涵盖区域100 内,配置了许多低功率并且涵盖区域小的基站用于提升整体系统的通信容量。如图1所示, 超微型基站(Pico eNB)(或称为超微型小区)102、微型基站(femto eNB)(或称为微型小区)103以及中继基站(relay eNB) 104等设置于巨型基站101的涵盖区域100内。然而,这样的异构网络配置将造成不需要的小区间干扰。例如,假设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202可待接(camp on)超微型基站102作为其服务基站(serving cell)。当用户设备 202移动至超微型基站102的涵盖小区边缘时,由于当超微型基站102所传递的信号抵达用户设备202时,其功率可能已衰减,因此由相邻巨型基站101所传输的信号对于用户设备 202将成为严重的干扰。又例如,当不属于微型基站103的封闭用户组(closed subscriber group,CSG)的用户设备201移动到微型基站103的涵盖区域内时,由微型基站103所传输的信号对于用户设备201将成为严重的干扰。又例如,当中继基站104传输数据或信号至用户设备203时,同一时间由巨型基站101所传输的信号对于用户设备203也会成为干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在不同小区间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传输协调的方法与设备,以避免无线正交分频多任务访问通信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通信设备和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器模块与射频模块。控制器模块产生建议子帧模式,该建议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建议排列,并且根据该建议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射频模块传输承载建议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至同级通信设备。在近似空白子帧中,同级通信设备不安排数据传输。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器模块与射频模块。控制器模块产生预定子帧模式,该预定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并且根据该预定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其中在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内,该控制器模块不安排数据传输。射频模块传输承载预定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至同级通信设备。本发明又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包括产生预定子帧模式,该预定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通知至少一个同级通信设备关于该预定子帧模式;以及根据该预定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本发明再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器模块与射频模块。控制器模块取得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往返时间的相关信息,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的相关信息在至少一个帧内安排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以及产生用于描述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安排的子帧模式。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由该通信系统所定义。射频模块传输承载该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信号至该通信系统内的同级通信设备。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包括取得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往返时间的相关信息,其中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由该通信系统所定义;以及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在至少一个帧内安排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包括取得承载于第一控制信号的子帧指针,该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子帧的控制区间传输,该第一子帧接收自演进型基站, 其中该子帧指针用于指示在该第一子帧之后的至少一个子帧的资源分配;根据该子帧指针决定是否于在该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其中,该第二子帧接收自该演进型基站;以及当该第二子帧不是该近似空白子帧时,从在该第二子帧的控制区间传输的第二控制信号取得该第二子帧的数据区间的起始位置的相关信息。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包括将子帧指针承载于即将在第一子帧传输的控制区间的第一控制信号内,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是否接在该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用于通讯系统指定近似空白子帧模式的方法,包括收集至少一个相邻演进型基站的相关信息;根据收集到的该至少一个相邻演进型基站的相关信息识别至少一个受干扰演进型基站,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服务至少一个受该通信系统干扰用户设备;以及为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指定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使得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的小区内的干扰可得到减少。参照附图以详细描述下述实施例。


通过阅读详细描述和参照附图的实例,可充分理解本发明,其中图1为异构网络配置示意图。图加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设备的方块示意图。图2b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信设备的方块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概念下行链路子帧的配置示意图,显示出为了避免小区间干扰而在干扰源演进型基站与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之间安排下行链路子帧。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HARQ过程的消息流向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数个近似空白子帧以及由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对应的HARQ消息的时序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系统内不同的时分双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示意图。图9a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1-6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 kl设定值的示意图。图9b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1-6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 k2设定值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数个近似空白子帧以及由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对应HARQ消息的时序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个实施例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数个近似空白子帧示意图。图12a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 kl的第一种安排示意图。图12b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 参数kl的第二种安排示意图。
图13a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 参数k2的第一种安排示意图。图1 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 参数k2的第二种安排示意图。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在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下行链路子帧排列示意图。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跨子帧安排近似空白子帧的方法流程图。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跨子帧安排近似空白子帧的方法流程图。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跨子帧安排近似空白子帧的方法流程图。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指定近似空白子帧模式的方法流程图。表1为不同的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可设定为近似空白子帧的索引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仅用于例举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图加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设备的方块示意图。通信设备200可以是如图 1所示的服务网络内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0服务网络的运作可遵从通信协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网络可以是长期演进技术系统,或者先进长期演进技术系统。通信设备200可包含至少一个基频模块210、射频模块220与控制器模块230。基频模块210可包括多个硬件设备以执行基频信号处理,包括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DC)/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DAC)、增益(gain)调整、调制与解调、以及编码/译码等。射频模块220可接收射频无线信号,并将射频无线信号转换为基频信号并由基频模块210进一步处理,或自基频模块210接收基频信号并将基频信号转换为射频无线信号以进行后续传输。射频模块220也可包括多个硬件设备以执行射频转换,举例来说, 射频模块220可包括混频器(mixer)以将基频信号乘以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中振荡的载波,其中该射频可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所使用的900兆赫、1900兆赫、或2100兆赫,或长期演进系统所使用的900兆赫、2100 兆赫、或沈00兆赫,或视其它无线访问技术标准而定。控制器模块230控制基频模块210 以及射频模块220或其它功能元件的运作状态,其中,其他功能元件可例如用于作为人机界面(man-machine interface,匪I)的显示单元以及/或按键(keypad)、用于存储数据和应用程序或通信协议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等。应理解的是,除了上述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与长期演进系统之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它以通用移动通信技术或长期演进技术为发展基础的后续演进无线通信技术。图2b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信设备的方块示意图。通信设备250可以是图1所示的服务网络内的演进型基站。通信设备250可包含基频模块沈0、收发机模块270 与控制器模块观0。收发机模块270可通过无线或有线的形式传输与接收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演进型基站可传输控制以及/或数据信号至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并且可通过无线或有线的连接与其他演进型基站通信。例如,收发机模块270可包括射频模块或作为射频模块,该射频模块的操作类似于图加所示的射频模块2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机模块可通过回程(baclchaul)的连接与其他演进型基站通信。基频模块260与控制器模块280的操作类似于图加中所示的基频模块210与控制器模块230 的操作。因此,关于基频模块沈0与控制器模块观0的详细说明可参考上述基频模块210 与控制器模块230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演进型基站负责在服务网络内服务至少一个用户设备,控制器模块280可更安排(schedule)控制信号与数据的传输,用于服务网络内传输控制信号与数据至用户设备。例如,控制器模块 280可包括调度模块(scheduler module) 290,用于安排控制信号与数据的传输。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由控制器模块280直接执行传输安排。因此,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专属的调度模块290可以是非必需的设备,因此本发明并不受限于图2b所示的架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控制器模块230/280也可被整合至基频模块210Λ60,因此本发明并不受限于图加与图2b所示的架构。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示意图。其中,下行链路代表信号由演进型基站传输至用户设备。如图3所示,下行链路子帧300由控制区间301与资料区间302组成。在数据区间302内,不同用户设备的数据信号在不同的子频带传输, 即,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传输,其中图中的各长条区块代表一个频率子频带。然而,在控制区间内,不同用户设备的控制信号会在整个下行链路频带传输。当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被相邻演进型基站同时在如图1所示的异构网络内传输时,由一个演进型基站所传输的重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能遭受到另一个演进型基站的干扰,因此,产生小区间干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在不同小区以及/或演进型基站间协调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传输的多种方法以避免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并提出实施此方法的通信设备。请一并参考图1,如上述,当用户设备202移动至超微型基站102的涵盖小区边缘时,由相邻巨型基站101所传输的信号可能对用户设备202产生严重干扰。在此情况下,由于超微型基站102所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可能被巨型基站101所传输的信号干扰,因此可将巨型基站101视为干扰源演进型基站(aggressor eNB),可将用户设备202视为受干扰用户设备(victim UE),而可将超微型基站102视为受干扰演进型基站(victim eNB)。类似地,当微型基站103所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干扰到巨型基站101所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时, 可将微型基站103视为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将用户设备201视为受干扰用户设备,而巨型基站101可被视为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此外,当巨型基站101所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干扰到中继基站104所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时,可将巨型基站101视为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用户设备203可被视为受干扰用户设备,而中继基站104可被视为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概念下行链路子帧的配置示意图,显示出为了避免小区间干扰而在干扰源演进型基站与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之间安排下行链路子帧。在此实施例中,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在至少一个帧内空下至少一个子帧,让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在对应子帧中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传输,用于传输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至受干扰用户设备。 一般而言,一个帧可包括10个子帧,而一个子帧的长度(duration)为1毫秒(ms),并且包括14个OFDM符号(symbol)。受干扰用户设备为遭受到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干扰的用户设备。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空下的子帧称为近似空白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ABS) 0 在近似空白子帧中,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不安排数据传输,而仅安排少于一般子帧(normalsub-frame)的控制信号传输。由于在近似空白子帧中并不安排数据传输,在近似空白子帧内需传输的控制信号可比一般子帧来得少。例如,在近似空白子帧内,并不会传输物理控制格式指示通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CFICH)控制信号以及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控制信号,其中 PCFICH控制信号用于具体指出有多少OFDM符元用于传输控制通道,使得接收的用户设备可得知要从何找到控制信息,而PDCCH控制信号用于具体指出(即将在数据区间传输的) 数据信号的资源分配以及调制与编码机制。仍会在近似空白子帧的控制区间传输的控制信号可包括,共同控制信号以及呼叫信号。其中,共同控制信号可例如共同参考信号(common reference signal, CRS)、同步信号、系统信息等。如图4所示,第(p+1)个子帧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安排为近似空白子帧。因此,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于第(p+1)个子帧安排受干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根据,例如由用户设备所提供的测量报告得知哪个连接的用户设备为受干扰用户设备。更具体来说,若测量报告显示出接收自非服务演进型基站的信号功率超过预定的临界值(threshold),该用户设备可被视为受干扰用户设备。以下段落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本发的内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首先介绍协调子帧模式(pattern)的方法与通信设备,其中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的控制器模块(例如控制器模块观0)可先产生预定子帧(predetermined sub-frame)模式,此预定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并且通过由收发机模块(例如收发机模块270)传输承载预定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至至少一个受干扰演进型基站,用于通知至少一个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此预定子帧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将被通知的受干扰演进型基站视为同级通信设备(peer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0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的控制器模块(或调度模块四0)可更根据此预定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如上述,在近似空白子帧中,干扰源演进型基站不安排数据传输,并且安排比一般子帧的控制信号传输。至于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在接收到来自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的第一信号后,控制器模块(例如控制器模块观0)可更根据预定子帧模式产生建议子帧(suggested sub-frame) 模式,此建议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建议排列,并且通过收发机模块 (例如,收发机模块270)将建议子帧模式回报至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情况下,相对于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视为同级通信设备。受干扰演进型基站的控制器模块可通过收发机模块传输承载建议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第二信号至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建议子帧模式为预定子帧模式的子集合,并且受干扰演进型基站的控制器模块(或调度模块四0)可更根据建议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 /或数据的传输。预定子帧模式与建议子帧模式可以位串(bit-string)表述,该位串包含多个位,各位用于描述是否对应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或一般子帧。例如,假设预定子帧模式为{11000000},其中‘1’代表对应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而‘0’代表对应子帧为一般子帧, 而由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所决定的建议子帧模式可以为{10000000},其为预定子帧模式的子
皇A
朱口 ο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也可在第二信号中承载建议(或有用)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或者建议(或有用)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与预定子帧模式内所安排的所有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也可以不接收预定子帧模式,而预先根据由其服务的用户设备(例如在其服务网络内受干扰用户设备)收集到的信息直接产生建议子帧模式,并且提供建议子帧模式至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如此一来,在建议近似空白子帧中,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被安排较少但必要的控制信号传输,并且不安排数据传输。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半静态地更新子帧模式。如上述,当预定子帧模式并不适合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时,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也可以回报预定子帧模式内的建议(或有用)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或者建议(或有用)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与预定子帧模式内所安排的所有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的比例以及/或建议子帧模式(以下称之为「回报的信息」)至干扰源演进型基站。例如,当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所回报的建议(或有用)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与预定子帧模式内所安排的所有近似空白子帧的数量比例接近1时,代表安排于预定子帧模式内之近似空白子帧之数量可能不够让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至受干扰用户设备。干扰源演进型基站也可自其相邻演进型基站收集回报的信息,其中相邻演进型基站可以是在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的小区涵盖范围内的演进型基站或与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相邻的小区所属的演进型基站,并且根据收集到的回报的信息更新预定子帧模式,以得到更新后子帧模式。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更传输承载更新后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三信号至相邻演进型基站。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情况下,相对于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将受干扰演进型基站视为同级通信设备。干扰源演进型基站与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均可根据更新后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传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遵从X2通信协议传输预定、建议与更新后子帧模式。X2通信协议由通信系统所定义,用于不同的演进型基站间建立通信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依照由使用的无线访问技术所定义的通信协议通过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传输预定、建议与更新后子帧模式。空中接口可以是用户设备与演进型基站或中继基站与巨型基站之间建立起的无线通信路径。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在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流程图。演进型基站(无论是干扰源或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先产生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的子帧模式(步骤S5(^),子帧模式可以是如上述的由干扰源或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所产生的预定、建议或更新后子帧模式。接着,演进型基站可通知至少一个同级通信设备关于此子帧模式(步骤S504)。其中,该同级通信设备可例如,同级干扰源或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取决于此子帧模式是由受干扰或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产生。如上述,演进型基站可通过传输承载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信号至同级通信设备以通知同级通信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演进型基站(无论是干扰源或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也可更承载帧的索引值以及/或子帧的索引偏移量的相关信息,用于指示出应该从哪个帧以及/或子帧开始应用此子帧模式。最后,演进型基站可根据此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步骤S506)。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演进型基站可在近似空白子帧内安排少于一般子帧的控制信号传输,并且不安排数据传输。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以下将介绍确定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子帧索引值的方法与通信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由于通信系统采用同步混合自动重传(synchronou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ynchronous HARQ)机制以更正错误, 近似空白子帧的子帧索引值的确定以考虑到HARQ过程的完整性为较佳。一般而言,通信设备可周期行性传输/重传HARQ消息,其中连续的HARQ消息可以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 RTT)为间隔。HARQ消息可包括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以及确认(acknowledgment,ACK) 或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ment, NACK)消息(以下段落将有更详细的介绍)。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传输出去后,开始了 HARQ过程;且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传输出去后,HARQ 过程结束。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与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的传输时间间隔(span)定义出HARQ 的往返时间。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HARQ过程的消息流向示意图。假设通信系统定义出上行链路允许(uplink grant)消息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之间的子帧偏移量为kl,以及通信系统定义出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与确认/否定确认消息传输之间的子帧偏移量为k2,则HARQ 往返时间为(kl+k2)。因此,如图6所示,演进型基站(如图6中所示的eNB)可在第η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如图6所示的UL_Grant)至用户设备(如图6所示的UE),其中 η为非负整数。在接收到上行链路允许消息后,用户设备可在第(n+kl)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如图6所示的UL_Data)至演进型基站。演进型基站可进一步于第(n+kl+k2)个子帧传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如图6所示的ACK/NACK),用于通知用户设备是否有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当用户设备未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即,演进型基站传输否定确认消息), 或用户设备还有一些数据要上传,则用户设备可进一步于第(n+2kl+M)个子帧重传或传输上行链路数据至演进型基站。演进型基站可更于第(11+^1+ 个子帧传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用于通知用户设备是否有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与确认/否定确认消息为控制区间 (如图3所示的控制区间301)内需传输的重要的控制信号,因此,在HARQ过程中,(无论是干扰源或受干扰)演进型基站的控制器模块(例如控制器模块观0)可更根据HARQ的往返时间在至少一个帧安排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并且如上述,可产生用于描述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的子帧模式。例如,近似空白子帧可根据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以及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的传输周期安排子帧模式内的近似空白子帧。更具体来说,当定义HARQ的往返时间为(kl+k2)个子帧时,控制器模块(例如控制器模块观0)可根据以下规则安排近似空白子帧假设η与m为非负整数,其中第η个子帧是近似空白子巾贞,则第[n+m* (kl+k2)]个子帧也可为近似空白子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概念,可将子帧模式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在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欲用于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的子帧内,其中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用于允许受干扰用户设备传输上行链路数据至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以及/或可将子帧模式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欲用于传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的子帧,其中确认/否定确认系用于通知受干扰用户设备,由受干扰用户设备响应接收到的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而传输的上行链路数据是否已被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接收。因此,受干扰演进型基站与受干扰用户设备可成功地完成HARQ过程,而不会被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干扰。例如,假设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下,即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数据是以频分双工形式在不同的频带上传输,LTE系统定义kl = 4以及k2 = 4,因此,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当指定第η个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时,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将第(n+m*8)个子帧空下来作为近似空白子帧,以避免小区间干扰。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数个近似空白子帧以及由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对应HARQ消息的时序示意图。如图7所示,干扰源演进型基站可在第χ个帧将第1个与第9个子帧空下来作为近似空白子帧,以及在第(x+1)个帧将第7个子帧空下来作为近似空白子帧。因此,近似空白子帧的子帧索引值偏移量为8的倍数(即,为(kl+k2)的倍数)。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在第χ个帧内的第1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UL_Grant,并且在第χ个帧内的第5个子帧自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数据 UL_Data0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更在第χ个帧内的第9个子帧传输确认消息ACK/NACK,在第(x+1)个帧内的第3个子帧自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数据UL_Data,以及在第(χ+l)个帧内的第7个子帧传输确认消息ACK/NACK。由于上行链路允许消息UL_Grant以及确认消息 ACK/NACK在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近似空白子帧内传输,可不受干扰地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与确认消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 TDD)模式下, 即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数据是以时分双工的方式在相同的频带上传输,当指定第η个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时,控制器模块也可将第[n+m*(kl+k2)]个子帧安排为近似空白子帧。图 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系统内不同的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UL/DL)配置示意图。如图8中的表所示,字母D代表对应的子帧为下行链路子帧,字母U代表对应的子帧为上行链路子帧,而字母S代表对应的子帧为特定(special)子帧。值得注意的是,特定子帧的前段(fore-portion)用于下行链路传输,后段(later-portion)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并且特定子帧的中间,即在下行链路传输与上行链路传输之间安排一个沉默区间(silence region)。如图8所示,通信系统定义出七种配置,各配置的上行链路子帧数量与下行链路子帧数量的比值均不同。对于不同的上行/下行链路配置,HARQ参数kl与k2也不相同。图9a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1-6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l设定值的示意图,而图%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1-6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2设定值的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图9a中所示的数值为针对不同子帧索引所设定的对应参数kl 的设定值,而图%中所示的数值为针对不同子帧索引所设定的对应参数k2的设定值。以图9a中所示的第1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为例,当演进型基站在第1 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时,HARQ参数kl = 6,其代表着在第1个子帧接收到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的用户设备可在6个子帧以后上传数据。由于1+6 = 7,因此可在第7个子帧上传数据。接着参考图%,当在第7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数据时,HARQ参数k2 = 4,其代表着预计在第7个子帧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的演进型基站必须在4个子帧后传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由于[(7+4)mod 10] = 1,因此将在下一个帧的第1个子帧传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类似地,以图9a中所示的第4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为例,当演进型基站在第8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时,HARQ参数kl = 4,其代表着在第8个子帧接收到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的用户设备可在4个子帧以后上传数据。由于[(8+4)mod 10] = 2,因此可在下一个帧的第2个子帧上传数据。接着参考图%,当在第2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数据时,HARQ参数k2 = 6,其代表着预计在第2个子帧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的演进型基站必须在6个子帧后传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由于2+6 = 8,因此将在第8个子帧传输确认/ 否定确认消息。因此,在时分双工模式中,当指定第η个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时,控制器模块也可根据图9a与图9b所示的表格将第[n+m*(kl+k2)]个子帧安排为近似空白子帧。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第1-5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完成一次HARQ过程的时间为一个帧长 (即,(kl+k2) =10子帧=1帧)。换言之,对于第1-5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与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的传输间隔为1个帧长。因此,控制器模块可将近似空白子帧安排在各帧的固定位置,使得在不同的帧内,近似空白子帧的子帧索引值为定值。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数个近似空白子帧以及由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对应HARQ消息的时序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以第 1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为例,并且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近似空白子帧位于各帧的第4个子帧。因此,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在第χ个帧的第4个子帧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UL_Grant,并且在第(x+1)个帧的第4个子帧传输确认/否定确认消息,以避免受到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的干扰。参考回图9a与图%,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第6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 HARQ往返时间并不像第1-5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一样是规律的。此外,对于第0 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以下段落将有详细讨论),HARQ往返时间也是不规律的。 由于对于第0种与第6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HARQ往返时间均为不规律的,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将子帧模式内的近似空白子帧安排在一系列连续的帧内为较佳。图 11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数个近似空白子帧示意图。 在此实施例中,以第6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为范例,并且由干扰源演进型基站所安排的近似空白子帧位于第0个帧的第0个子帧、第1个帧的第1个子帧、第2个帧的第5 个子帧、第3个帧的第6个子帧、第4个帧的第9个子帧以及第6个帧的第0个子帧。因此, 受干扰演进型基站可在近似空白子帧中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与确认/否定确认消息,以避免受到干扰源演进型基站的干扰。至于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由于上行链路子帧的数量多于下行链路子帧的数量,因此使用两种指针(indicator)用于指示出哪个上行链路子帧是对应于上行链路允许消息或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第1个指针为上行链路索引值ULindra,其为两位的指针,用于指示出哪个上行链路子帧是对应于当前的上行链路消息。第2个指针为Iphkh, 其用于指示出哪个子帧对应于当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针通道(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简称PHICH),其中确认/否定确认消息在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针通道中传输。图12a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 kl的第一种安排示意图,图12b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l的第二种安排示意图。图13a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0 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2的第一种安排示意图,图1 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2的第二种安排示意图。当以下两个条件
-第1 指针 ULindex 的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 MSB)为 ‘1,;-在第0或5个子帧中接收确认/否定确认消息并且Iphich= ‘0,的其中一者成立时,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l将根据图12a的表格设定。当以下三个条件-第1 指针 ULindex 的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简称 LSB)为 ‘1,;-在第0或5个子帧中接收确认/否定确认消息并且Iphich=’ 1’ ;-在第1或6个子帧中接收确认/否定确认消息的其中一者成立时,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l将根据图12b的表格设定。此外,当Iphich = ’ 0’时,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 参数k2的将根据图13a的表格设定,并且当Iphkh =’ 1’时,第0种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HARQ参数k2将根据图13b的表格设定。总而言之,对于不同的时分双工上行/下行链路配置,设定为近似空白子帧的子帧索引值显示于下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器模块,用于产生建议子帧模式,该建议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建议排列,并且根据该建议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以及收发机模块,用于传输承载该建议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至同级通信设备,其中在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内,该同级通信设备不安排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遵从X2通信协议传输该第一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收发机模块更自该同级通信设备接收承载预定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第二信号,该预定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预定排列,并且该控制器模块根据该预定子帧模式产生该建议子帧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建议子帧模式为该预定子帧模式的子集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模块更取得受该同级通信设备干扰的至少一个受干扰用户设备的相关信息,并且安排该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用于在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内传输该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至该至少一个受干扰用户设备。
6.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器模块,用于产生预定子帧模式,该预定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并且根据该预定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 其中在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内,该控制器模块不安排数据传输;以及收发机模块,用于传输承载该预定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至同级通信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模块在近似空白子帧内安排少于一般子帧的控制信号传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收发机模块更自该同级通信设备接收承载建议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第二信号,该建议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建议排列,并且该控制器模块根据该建议子帧模式更新该预定子帧模式,以得到更新后子帧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收发机模块更传输承载该更新后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三信号至该同级通信设备,并且该控制器模块更根据该更新后子帧模式安排该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定子帧模式包括多个位,各位用于描述是否对应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或一般子帧。
11.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包括产生预定子帧模式,该预定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排列;通知至少一个同级通信设备关于该预定子帧模式;以及根据该预定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内安排少于一般子帧的控制信号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内不安排数据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自该同级通信设备取得建议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该建议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建议排列;以及根据该建议子帧模式更新该预定子帧模式,以得到更新后子帧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通知该同级通信设备关于该更新后子帧模式;以及根据该更新后子帧模式安排该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
16.一种通信设备,用于通信系统内,包括控制器模块,用于取得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往返时间的相关信息,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的相关信息在至少一个帧内安排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以及产生用于描述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安排的子帧模式,其中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由该通信系统所定义;以及收发机模块,用于传输承载该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信号至该通信系统内的同级通信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子帧模式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该同级通信设备用于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的子帧内,其中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允许传输上行链路数据至该同级通信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子帧模式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该同级通信设备用于传输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的子帧内,该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用于通知是否该同级通信设备已接收该用户设备响应接收到的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所传输的该上行链路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近似空白子帧根据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以及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的传输周期安排该子帧模式内的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其中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允许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并且该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系用于通知是否该同级通信设备已接收该用户设备响应接收到的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所传输的该上行链路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子帧模式内的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一系列连续的帧内。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定义为kl+k2个子帧,并且当安排各第η个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时,该控制器模块更将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第[n+m*(kl+k2)]个子帧,其中η与m为非负整数,kl与k2 为正整数,kl代表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传输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之间的子帧偏移量,k2代表该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与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传输之间的子帧偏移量。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帧内,安排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子帧索引值为定值。
23.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用于通信系统内,包括取得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往返时间的相关信息,其中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由该通信系统所定义;以及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在至少一个帧内安排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通信设备用于传输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的子帧内,其中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允许传输上行链路数据至该通信设备。
25.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该通信设备用于传输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的子帧内,该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系用于通知是否该同级通信设备已接收该用户设备响应接收到的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所传输的该上行链路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帧内,安排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子帧索引值为定值。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该往返时间定义为(kl+k2)个子帧,并且当安排各第η个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时,更将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第[n+m*(kl+k2)]个子帧,其中η与m为非负整数,kl与k2为正整数,kl代表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传输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之间的子帧偏移量,k2代表该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与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传输之间的子帧偏移量。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近似空白子帧根据上行链路允许消息以及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的传输周期安排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其中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允许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并且该确认或否定确认消息系用于通知是否该同级通信设备已接收该用户设备响应接收到的该上行链路允许消息所传输的该上行链路数据。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安排于一系列连续的帧内。
30.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用于通信系统内,包括取得承载于第一控制信号的子帧指针,该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子帧的控制区间传输, 该第一子帧接收自演进型基站,其中该子帧指针用于指示在该第一子帧之后的至少一个子帧的资源分配;根据该子帧指针决定是否于在该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其中,该第二子帧接收自该演进型基站;以及当该第二子帧不是该近似空白子帧时,从在该第二子帧的控制区间传输的第二控制信号取得该第二子帧的数据区间的起始位置的相关信息。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当该第二子帧是该近似空白子帧时,根据不在该第二子帧传输的该控制区间的预定信息取得该第二子帧的该数据区间的该起始位置的相关信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信息为该通信系统所定义的最大控制区间大小。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信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而取得。
34.一种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用于通信系统内,包括将子帧指针承载于即将在第一子帧传输的控制区间的第一控制信号内,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是否接在该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为近似空白子帧。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子帧不是该近似空白子帧时,该方法更包括将该第二子帧的数据区间的起始位置的相关信息承载在即将在该第二子帧内传输的控制区间的第二控制信号内。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子帧是该近似空白子帧时,该方法更包括根据该通信系统所定义的最大控制区间大小设定该第二子帧的数据区间的起始位置;以及自该起始位置将数据承载于该第二子帧的该数据区间。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子帧是该近似空白子帧时,该方法更包括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通知该用户设备该第二子帧的数据区间的起始位置的相关信息;并且自该起始位置将数据承载于该第二子帧的该数据区间。
38.一种指定近似空白子帧模式的方法,用于通信系统,包括收集至少一个相邻演进型基站的相关信息;根据收集到的该至少一个相邻演进型基站的相关信息识别至少一个受干扰演进型基站,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服务至少一个受该通信系统干扰用户设备;以及为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指定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使得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的小区内的干扰可得到减少。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近似空白子帧为根据该通信系统的预定配置而指定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近似空白子帧为根据该受干扰演进型基站的预定配置而指定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近似空白子帧以8个子帧的周期而指定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
4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以10个子帧的周期而进行指定。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以60个子帧的周期而进行指定。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以70个子帧的周期而进行指定。
45.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更包括更新收集到的该至少一个相邻演进型基站的相关信息;以及根据该更新后相邻演进型基站的相关信息调整所指定的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所指定的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的该调整为周期性的。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所指定的该近似空白子帧模式的该调整为非周期性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设备。控制器模块产生建议子帧模式,用于描述至少一个帧内的至少一个近似空白子帧的建议排列,并且根据建议子帧模式安排控制信号以及/或数据的传输。射频模块传输承载建议子帧模式的相关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至同级通信设备。同级通信设备不安排数据传输。
文档编号H04W72/04GK102440050SQ201180002062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吴秋萍, 张育豪, 黄建华 申请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