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657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解决基站(Base Mation,简称为BS)范围内诸如地铁站等建筑物、隧道或者地下等室内覆盖模型,以及一些临时应用模型和移动的交通工具等应用模型或者小区边缘的用户的覆盖和吞吐量等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在IEEE 802. 16j、高级国际无线通信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Advance,简称为 IMT-Advance)、无线世界的新无线电技术(Wireless World Initiative New Radio,简称为 WINNER)中都提出采用中继站(Relay Station,简称为RS)的方式来解决上述存在覆盖缺陷的场景中用户的覆盖和吞吐量等问题。与在存在覆盖缺陷的区域中增加基站BS相比,降低了系统启动的复杂度,同时通过使RS复杂度的最小化可以进一步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度。当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加入RS时,可以通过物理频谱的重新利用来增加整个网络的容量。在中继网络中,RS —般通过中继链路被连接到基站BS或者其他的RS。RS提供固定的无线接入链路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并且,提供邻近接入站之间切换的性能。透明中继站是RS的一个重要类型,但是,在透明中继网络中,由于透明中继站并没有独立的物理小区ID,因此不能建立任何新小区,并且由于透明中继站对非后向兼容UE 透明,非后向兼容UE不知道透明中继节点的存在等。基于此,目前并没有有效的在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尚无有效的在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解决方案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包括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其中,第一链路为用户设备UE至基站的上行链路,第二链路为透明中继站至基站的上行链路;基站根据获取的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UE或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上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 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包括当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劣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所述基站向所述透明中继站发送第一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RS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上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 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之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上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 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包括当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优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控制所述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上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 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之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三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UE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上述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和所述透明中继站接收来自于所述UE发送的数据;所述透明中继站向所述基站和所述 UE反馈接收到所述数据的应答消息,其中,所述应答消息用于触发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装置,位于基站中,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其中,第一链路为用户设备UE至基站的上行链路,第二链路为透明中继站至基站的上行链路;重传模块, 用于根据获取的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UE或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上述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劣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向所述RS发送第一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RS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上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上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优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向所述UE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控制所述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上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三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UE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通过本发明,采用根据获取的UE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质量信息以及透明中继站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质量信息进行数据重传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尚无有效的在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解决方案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在透明中继网络中也能进行数据重传的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上行链路发送RS两次参与重传、UE — 次参与重传策略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图3为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上行链路发送RS两次参与重传、UE 一次参与重传的方法流程示意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上行链路发送RS —次参与重传、UE两次参与重传策略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上行链路发送RS —次参与重传、UE两次参与重传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方法包括步骤S102,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其中,第一链路为用户设备UE至基站的上行链路,第二链路为透明中继站至基站的上行链路。步骤S104,基站根据获取的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UE 或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通过上述处理步骤,由于采用了根据获取的UE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质量信息以及透明中继站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质量信息进行数据重传的技术手段,因此,可以在透明中继网络中进行数据重传。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和步骤104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202,UE向透明RS和BS进行初始发送;步骤S204,透明RS和BS解码并存储数据;步骤S206,透明RS向BS和UE反馈应答ACK信息。在该步骤中,RS向BS和UE反馈ACK信息,由于UE接收到RS的ACK信息之后,不参加对BS的首次重传,这样可以使RS 在不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情况下,并且通过改善MCS等方式提升重传质量。步骤S208,BS向UE反馈ACK信息,向透明RS反馈否定(NACK)信息。在该步骤中, BS向UE反馈ACK信息,向RS反馈NACK信息,与步骤S206配合,UE不参与首次重传,RS在接收到BS的NACK信息之后,在不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情况下,并且通过改善MCS等方式提升重传质量。向UE或透明RS反馈ACK信息还是NACK信息,主要取决于UE到BS的链路质量和 RS到BS的链路质量,在该步骤(步骤S208)中,UE到BS的链路质量比RS到BS的链路质量差,因此,BS向UE反馈ACK信息,向透明RS反馈NACK信息。为了提高首次重传的概率, 在该步骤中,UE不参与重传,而只有触发透明RS参与重传。步骤S210,透明RS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在本步骤中,RS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RS重传时,由于RS从属于BS,因此,不发送控制信道信息,并且RS根据RS到BS的链路质量来调整MCS,以有效提升重传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02-步骤S206可以省略,而是直接通过步骤S208向UE和透明RS发送不同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指示UE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质量信息以及透明中继站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质量信息),以触发透明RS发起第一次重传。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402,UE向透明RS和BS进行初始发送;步骤S404,透明RS和BS解码并存储数据;步骤S406,透明RS向BS和UE发送ACK信息。在本步骤中,RS向BS和UE反馈 ACK信息,UE接收到RS的ACK信息之后,不参加对BS的首次重传,这样可以使RS在不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情况下,并且通过改善MCS等方式提升重传质量。步骤S408,BS向UE发送NACK信息,向透明RS发送ACK信息。在本步骤中,BS向 UE发送NACK信息,向RS发送ACK信息,与步骤03配合,RS不参与首次重传,UE在接收到 BS的NACK信息之后,在同时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情况下,进行首次重传。在本步骤中,UE 到BS的链路质量比透明RS到BS的链路质量好,因此,为了提高首次重传的概率,RS不参与重传,而只有UE参与重传。步骤S410,UE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在本步骤中,UE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UE 将根据UE到BS的链路质量改善MCS以提升首次重传的成功概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402-步骤S406可以省略,而是直接通过步骤S408向UE 和透明RS发送不同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指示UE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质量信息以及透明中继站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质量信息),以触发透明RS发起第一次重传。当上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劣于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步骤S10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数据重传基站向透明中继站发送第一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RS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在该处理过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基于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可以采用图2和图3中的步骤S208来实现。基于上述处理过程,为了保证重传的成功率,可以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具体如下基站根据获取的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UE或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之后,基站向UE和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在具体实施时,基于图2和图 3所示实施例,上述处理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步骤S212,BS向透明RS和UE反馈NACK信息(相当于第二重传请求消息)。本步骤中,BS向RS和UE反馈NACK信息,告知RS和UE在单独使用RS重传时仍然无法正确解码数据。步骤S214,UE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步骤S216,RS向BS发起第二次重传;在步骤S214中,UE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步骤S216中,RS向BS发起第二次重传,UE和RS重传时根据UE到BS、RS到BS的链路质量,重新调整MCS,以有效提升重传质量。同时,UE在重传时发送控制信道信息,而RS在第二次和重传时仍然不发送控制信道信肩、ο从上述处理步骤可以看出,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到步骤S210可以作为独立的流程运行,当RS首次重传,BS成功接收之后,可以不进行步骤S212到步骤S216的操作。相应地,步骤S212到步骤S216可以作为独立的流程来使用,当RS首次重传,BS接收失败之后,为了降低重传概率,在第二次重传时,UE也进行重传,通过UE和RS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复用等方式显著提升二次重传的成功概率。当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优于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步骤S10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数据重传基站向UE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控制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在该处理过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基于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采用图4和图5中的步骤S408来实现。基于上述处理过程,为了保证重传的成功率,可以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具体如下基站根据获取的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UE或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之后,基站向UE和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三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UE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在具体实施时,基于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上述处理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步骤S412,透明BS向UE和RS发送NACK信息(相当于第三重传请求消息)。本步骤中,BS向RS和UE反馈NACK信息,告知RS和UE在单独使用RS重传时仍然无法正确解码数据。步骤S414,UE向BS发起第二次重传;步骤S416,RS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在步骤S414中,UE向BS发起第二次重传,步骤S416中,RS向BS发起第一次重传,UE和RS重传时根据UE到BS、RS到BS的链路质量,重新调整MCS,以有效提升重传质量。同时,UE在重传时发送控制信道信息,而RS在第二次和重传时仍然不发送控制信道信肩、ο从上述处理步骤可以看出,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到步骤S410可以作为独立的流程来使用,当UE首次重传,BS成功接收之后,可以不进行步骤S412到步骤 S416的操作。相应地,上述步骤S412到步骤S416可以作为独立的流程来使用,当UE首次重传,BS接收失败之后,为了降低重传概率,在第二次重传时,RS也进行重传,通过UE和RS 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复用等方式显著提升二次重传的成功概率。在步骤102之前,即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之前, 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过程基站和透明中继站接收来自于UE发送的数据;透明中继站向基站和UE反馈接收到数据的应答消息,其中,应答消息用于触发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上述处理步骤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步骤S206或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步骤S406实现。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异步混合自动重传 (HARQ,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中继网络上行链路重传保障策略,从而解决透明中继在数据重传中与UE协作时,BS不能潜在地解调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问题。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S两次参与重传、UE—次参与重传,通过RS改善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Coding Scheme,简称为MCS)及异步 HARQ的方式提升链路质量的中继网络上行链路重传保障策略以及RS —次参与重传、UE两次参与重传,通过RS改善的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及同步HARQ 的方式提升链路质量的中继网络上行链路重传保障策略,解决了透明中继在数据重传中不能发送控制信道信息的问题以及参考信号分别来自于RS和UE时,BS不能正确解调控制信道信息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装置,位于基站中,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装置中涉及到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连接至重传模块62,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用户设备UE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透明中继站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重传模块62,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 控制所述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重传模块62,还用于在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劣于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向RS发送第一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RS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向UE和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优选地,上述重传模块62,还用于在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优于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向UE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控制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向UE和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三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UE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发明通过RS辅助UE重传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不能潜在地解调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问题;(2)本发明通过RS辅助UE重传时,直接向BS发送重传信息的方式,避免了控制信道信息的发送;(3)本发明通过RS的一次或两次参与重传的方式,在RS重传中,通过使用新的更加有效的MCS方式,显著提高了重传效率;⑷本发明通过ACK/NACK非对等反馈的同步/异步发送有效控制RS和UE的重传次数,进而提出了重传效率。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用户设备UE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透明中继站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所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UE 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包括当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劣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所述基站向所述透明中继站发送第一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RS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之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包括当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优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控制所述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数据重传之后,包括所述基站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三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UE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和所述透明中继站接收来自于所述UE发送的数据;所述透明中继站向所述基站和所述UE反馈接收到所述数据的应答消息,其中,所述应答消息用于触发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
7.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装置,位于基站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用户设备UE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透明中继站至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重传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所述UE或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劣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向所述RS发送第一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 RS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优于所述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时,向所述UE发送第二重传请求消息控制所述 UE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和所述透明中继站均发送第三重传请求消息以控制所述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以及控制所述UE进行第二次数据重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基站获取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其中,第一链路为用户设备UE至基站的上行链路,第二链路为透明中继站至基站的上行链路;基站根据获取的第一链路的质量信息和第二链路的质量信息,控制UE或透明中继站进行第一次数据重传。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尚无有效的在透明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解决方案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在透明中继网络中也能进行数据重传的效果。
文档编号H04L1/18GK102457366SQ20121000299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马红博, 魏巍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