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输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容的复制控制。
背景技术:
关于上述技术领域,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课题为“提高当将只允许复制一代的信息(Copy One Generation)改写成禁止进一步复制的信息(Copy No More)而进行记录时的使用方便性。”,作为它的解决方法记载着“在记录后的预定时间内,认定只复制一代 (Copy One Generation),补充由于记录时的不完备等而记录中断过的部分。并且,在介质上记录2个相同的数据流,将一方用于通常的视听,根据需要将另一方移动到其它介质并保存起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9227号专利公报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广播(数字播放)服务的扩大,能够记录数字广播的记录装置正在普及中。每次记录数字广播时,将接收的数字广播记录在内置在记录装置中的HDD(硬盘驱动器)中,当数字广播节目能够复制(Copy Free:自由复制)时将其从HDD复制到其它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半导体存储器、其它的HDD),当数字广播的节目允许一代的记录(意味着不承认复制的复制(二代以上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 (复制一代))时使其从 HDD移动到其它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半导体存储器、其它的HDD)。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上述数字广播的节目即便在Copy One Generation 的情形中,因为只要在规定时间以内就能够进行复制,所以在记录中断时可以进行补充。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如果超过了规定时间则与已有技术相同不许复制。例如,在不能够同时进行节目的到HDD的录像和从HDD到光盘的复制的记录装置中, 当想要录制的节目较拥挤,对HDD的访问集中时,能够考虑到在从HDD到光盘的复制没有完成的期间就超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在记录数字广播的节目时,能够在施加复制控制的同时,提高使用方便性的装置或方法。具体而言,例如,构成为具有接收数字内容和控制该数字内容复制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接收步骤;和根据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经由网络将接收的数字内容输出到记录介质的输出步骤,当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字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允许复制的一代的规定个数时,在所述输出步骤中以能够复制到所述规定个数的状态将该数字内容输出到所述记录介质。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在记录数字广播的节目的情形中,实现在施加复制控制的同时提高对所记录的内容的使用方便性的目的。
图1是表示系统的构成例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发送装置1的构成例的方框图。图3是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内容利用描述符的构造例。图4是对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字段的记述例。图5是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构造例。图6是控制复制世代的信息例。图7是从发送装置1送出的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在接收装置3中的接收处理例。图8是发送装置1通过利用复制控制信息保护节目内容的运用例。图9是接收装置3利用复制控制信息存储(记录)节目内容时的控制例。图10是表示接收装置3的构成例的方框图。图11是表示附加了时间戳的传输包的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将节目内容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例子的图。图13是表示记录允许一代复制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顺序例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复制节目内容的顺序例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移动(move)节目内容的顺序例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7是表示记录允许一代复制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顺序例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复制数的限制的图。图19是表示以“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存储的内容的代表性的输出目的地和它的复制控制的图。图20是表示DTCP中的内容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其中10 接收记录再现部101 调谐解码部102 选择器103 分离·提取部104 输入缓冲器105 解码部106:网络接口部107 缓冲管理部108:时钟再现部109 时间戳比较/输出部
110时间戳附加部
111读出部
112写入部
113内置记录介质
114控制部
115用户接口部
116输出部
117固定时钟发生部
118可移动记录介质
119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
120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
121记录装置
122记录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我们说明适合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涉及允许一代复制的信息的处理。〈系统〉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系统构成例的方框图。例示了通过广播播放发送接收信息进行记录再现的情形。1是设置在广播电台等的信息提供台中的发送装置,2是设置在中继台和广播用卫星等中的中继装置,3是设置在用户住宅内等中的接收装置,10是内置在接收装置3中的接收记录再现部。在接收记录再现部10中,能够记录、再现所播放的信息。发送装置1,经由中继装置2,传送调制过的信号电波。如图所示的那样除了通过卫星的传送外,也能够用例如通过电缆的传送,通过电话线的传送,通过地波广播的传送, 利用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的IPdnternet Protocol 网间协议)的传送等。由接收装置3 接收的该信号电波,如后述的那样,经过解调成为信息信号后,根据需要成为适合于记录的信号被记录下来。另外,当在接收装置3内置着显示器时用户能够用该显示器视听信息信号表示的影像声音,当没有内置显示器时用户能够通过连接接收装置3和未图示的显示器视听信息信号表示的影像声音。〈发送装置〉图2是表示图1的系统中的发送装置1的构成例的方框图。11是信号源发生部,12是用MPEG或H. 264方式等进行压缩的编码部,13是扰频部,14是调制部,15是发送天线,16是管理信息赋予部。为了使得在由摄像机、记录再现装置等构成的源发生部11产生的影像声音等的信息,能够通过更少的占有带宽进行传送,在编码部12中施加数据量的压缩。需要时在扰频部13中以使特定的视听者能够视听的方式进行传送加密。在调制部14中以成为适合于0FDM、TC8PSK、QPSK等传送的信号的方式进行了调制后,作为电波从发送天线15,向中继装置2发送。这时,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中,附加作为用于控制复制的信息的复制控制信息或现在时刻等的信息。
此外,用分时、频谱扩散(扩谱)等的方法在一个电波中多重化多个信息的情形是很多的。为了简单起见在图2中没有记述,但是源发生部11和编码部12的系统具有多个, 在编码部12和扰频部13之间设置着对多个信息多重化的多路复用部(多路化部)。<复制控制信息>复制控制信息是控制能否复制和限制复制的个数等的信息,例如由管理信息赋予部16进行附加。包含内容利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等。图8表示关于利用复制控制信息进行的节目内容保护的运用例。“能够运用”表示对于与各个服务形态对应的内容,作为使用着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世代限制,发送侧能够进行选择。例如,如果是“观看付费(pay-per-view) ”,则表示无论用哪个数字复制控制信息都可,另一方面,如果是“按月付费等的收费广播”,则表示发送侧不能够选择“禁止复制”。“套餐/单独”,将在收费广播等中汇集多个频道统一签订合同的情况称为套餐合同,将针对每个频道签订合同的情况称为单独合同。“上述以外”中包含例如“不是收费广播,不伴随内容保护的节目的情形”。图3表示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内容利用描述符的构造的一个例子。内容利用描述符是例如由管理信息赋予部16生成、附加,存储为MPEG-TS的PSI (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 节目特定信息)(作为一个例子有PMT (Program Map Table 节目映射表) 等)或 SI (Service Information 业务信息)(作为一个例子有 EIT (Event Information Table:事件信息表)SDT (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 业务描述表)等)并发送出去的信息。内容利用描述符的用途是当对该节目,记述与存储(记录)或输出有关的控制信息时进行配置(送出)。它意味着当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 (数字复制模式位) 的1位的字段为“1”时,即便图5中说明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data是“能复制一代”,也可以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进行记录。当“0”时,不能够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进行记录。此外,当该节目为输出保护对象时必须配置(送出)内容利用描述符。该输出保护意味着用内容利用描述符的输出保护位(encryptionjiiode),对“能够没有制约条件地复制”的内容的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换句话说,尽管当用数字接口进行输出和复制到记录介质时进行加密,但是对复制次数和世代不加限制。事实上不可能再发送到因特网。 也称为“附加输出保护的自由复制”或EPN (encryption plus non-assertion)。另外,当该节目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是“能复制一代”,并且不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时也必须配置(送出)内容利用描述符。图4表示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字段中的记述内容的一个例子。在“descriptor_tag”中记述意味着内容利用描述符的“OxDE”。在“descriptor length”中,记述内容利用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度。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是“能复制一代”, 并且,不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时在“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中记述 “0”。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是“能复制一代”,并且,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时记述 “1”。在“encryptionjiiode”中,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是“能够没有制约条件地复制”,并且,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时记述“ 0 ”。"retention_mode"意味着暂时存储控制位,记述表示即便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 "digital.recording.control.data"(数字复制控制信息)是“禁止复制”也可以暂时存储的“0”。“retentior^state”意味着暂时存储允许时间,记述表示可以进行1小时30分 中的存储的“111”。此夕卜,“image_constraint_token,,、“retention_state,,、“encryption_ mode”在默认(default)状态中为“1”。“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的复制数的限制,将包含复制源、复制目的地的复制总数限制在10个以内。另外,当具有到可移动记录介质的记录功能和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移动功能时,包含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并进行限制。具体地说,例如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的内容,除了模拟影像、声音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外,分别为限制复制数或禁止复制(禁止再复制)。如果在上述限制内,则也可以移动复制源或复制目的地的内容。此外,如缩小图那样只用于内容管理目的的内容不包含在复制中。关于各字段,作为接收侧的处理,也在后面的图7中进行述说。图5表示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构造的一个例子。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是例如由管理信息附加部16生成、附加,存储为MPEG-TS的PSI (作为一个例子有PMT等)或SI (作为一个例子有EIT或SDT等)中并送出的信息。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根据“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 (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2位的字段,表示控制复制世代的信息。图6是表示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例子。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00”时表示能够没有制约条件地复制,当“01”时表示基于播放从业者的定义,当“10”时表示能复制一代, 当“11”时表示禁止复制。此外,能复制一代意味着能够记录接收到的播放信号(第一代的复制),但是在记录后不能够复制广播信号。也将图3和图4的内容利用描述符称为复制个数限制信息,将图5和图6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称为复制世代限制信息。<接收装置>图10是表示图1的系统中的接收装置3的构成例的方框图。在图10中,对于表示信息、PCR等的数据流的线交叉的地方,为没有接触。但是,附加着黑圆点的部分表示接触,表示从那里发生分支。接收装置3是接收数字广播、或经由网络的IP (Internet Protocol 网际协议) 广播,进行记录和再现的接收装置。说明作为图像压缩技术根据MPEG(M0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活动图像专家组)方式进行了编码,用MPEG2-TS方式进行了多路复用的信号的处理的情形。接收装置3包含接收记录再现部10、控制部114(例如,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用户接口部115 (例如,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鼠标、或遥控器等)。-本构成例记载着将它们各个作为硬件的要素,但是它们的一部分也可以用软件实现。另外,也可以适用于对称为经由网络的V0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下载等的特定用户,发送接收影像内容、声音内容等。也可以将其总称为配信。控制部114,用总线部与本接收装置的各部(包含接收记录再现部10)连接着,控制整个接收装置的工作。另外,经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从用户接受种种命令信号,根据该命令信号控制经过总线部连接的各部,实施种种处理。接收记录再现部10包含调谐解码部101,选择器102,分离 提取部103(例如,多路分解器),输入缓冲器104,解码部105 (例如,MPEG解码器),网络接口部106,缓冲管理部107,时钟再现部108,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时间戳附加部110,读出部111,写入部 112,内置记录介质113,输出部116,固定时钟发生部117 (例如石英振荡器),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内置记录介质113(也称为第1记录介质)和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也称为第2记录介质)例如是硬盘驱动器(HDD),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光磁盘等的可以随机存取的介质。输出部116是将模拟或数字的影像数据/声音数据输出到利用着CRT(Cath0de Ray iTube 阴极射线管)、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PDP (Plasma Display Panel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显示部,由扬声器等构成的声音输出部或其它的显示装置等的组合影像输出端子、S影像输出端子(S端子)、D影像输出端子(D端子)(以上为模拟影像输出端子)、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高分辨率多介质接口)输出端子(数字影像输出端子)、声光输出端子(数字声音输出端子)等。输出部 116用作为输出装置的显示部/声音输出部再现解码了的影像/声音。或者,经由输出端子 (例如,HDMI)等将影像/声音内容数据等输出到其它显示装置、声音再现装置等。对于来自该输出端子的影像/声音内容数据,为了以根据各个输出规格的内容保护方式的形式输出,而施加内容保护。调谐解码部101接收经由无线(卫星、地上)、电缆等的广播传送网从发送装置1 发送的数字广播信号。对经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物理或假想的频道的频率实施选台和检波处理。另外,将施加了数字解调和纠错处理后的MPEG2-TS(传输数据流)输出到选择器102。选择器102,按照来自控制部114的控制进行3个输入1个输出的选择处理,将它的输出输出到分离·提取部103。分离·提取部103,从输入的MPEG2-TS分离·提取经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将分离·提取出的传输包输出到时间戳附加部110和网络接口部106。另外,分离 提取部103,从经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分离 提取出影像和声音的 PES (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 分组基本数据流)或 ES (Elementary Stream 基本数据流),输出到输入缓冲器104。ES是各个经过压缩·编码过的图像·声音数据,PES是将图像ES或声音ES分割成适当的大小进行了分组化的ES。另外,分离 提取部103,从经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提取PCRO^ogram Clock Reference 节目时钟基准),输出到时钟再现部108。分离 提取部103,从经由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 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检测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频道(节目)的标题或节目的开始·结束日期时间、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进一步,生成数据的密钥,输出到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将该标题或节目的开始 结束日期时间、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存储为例如MPEG-TS的 PSI或SI信息,从发送装置1发送出去。输入缓冲器104暂时存储来自分离·提取部103的影像/声音的PES或ES。解码部105,比较与存储在输入缓冲器104中的PES或ES对应的DTS (Decoding Time Stamp 解码时间戳)/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 显示时间戳)和来自时钟再现部108的 STC(System Time Clock 系统时钟)计数值,取得解码·显示定时,取出存储在输入缓冲器 104中的影像/声音的PES或ES进行解码,解码了的影像/声音被输出到输出部116。缓冲管理部107,用输入缓冲器104的解码部105监视未处理的传输包的量,与该量相应地控制读出部111的读出开始和停止。时钟再现部108,利用PCR,例如,再现与未图示的发送装置1侧的编码 多路复用部的系统时钟和频率一致的接收机的系统时钟。将再现的系统时钟输出到时钟再现部108 内部的STC计数器、时间戳附加部110等。另外,将根据再现的系统时钟动作的STC计数器的STC计数值输出到解码部105。时间戳附加部110,例如根据用时钟再现部108再现的系统时钟或以未图示的石英振荡器为基础进行工作的计数器生成时间戳,分别在由分离·提取部103分离·提取的传输包上附加时间戳,输出到写入部112。图11表示附加了时间戳的传输包的构造例。MPEG规格中的188字节长度的传输包(TSP),在前头附加4字节的时间戳(例如,接收机接收到传输包的时刻),成为192字节长度的数据包。在时间戳中保持有该传输包到达时的时间戳信息。MPEG规格的TS由前头 4字节的标题和与其连接的184字节的有效负载(或者,适应字段)构成。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内容信息生成部)119,根据来自分离·提取部103的标题和节目的开始·结束日期时间、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和复制个数控制信息(表示能否复制多个)、密钥信息而生成管理信息,输出到写入部112。就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和复制个数控制信息而言,既可以从发送机1接收在图3 图6中说明了的内容利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原封不动地用作管理信息,也可以基于此生成新的信息。写入部112将用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和对于通过时间戳附加部110附加了时间戳的传输包根据上述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施加了加密处理的加密数据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结果,具有对包含某个频道(换句话说,某个节目内容,下载的内容)的影像/声音数据的附加了多个时间戳的传输包施加了加密处理的加密数据的一个数据流,作为一个数据文件或分割后的2个以上的断片数据文件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此外,时间戳也可以说是与赋予该标记的传输包的时间位置有关的时间信息。例如,也可以说是将来自分离·提取部103的传输包输入到时间戳附加部110时的时刻或与作为基准的某个传输包(作为一个例子,紧接前面或最前头的传输包)的时间的差分。该时间戳,如上所述,与预先包含在传输包中的时间戳(例如,PCR、DTS和PTS)不同。图12表示将节目内容记录到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例子。对每个节目内容,将表示节目内容(contents,内容物)的内容的管理信息、作为节目内容的实体的数据(影像声音等)分别记录在管理信息区域501和数据区域502中。在管理信息中,记录例如,表示节目内容的标题的文件号码503、表示节目的开始·结束日期时间的日期时间504,、数据区域的前头地址和记录大小505、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 密钥信息506等。在数据区域502中,从与记录在管理信息区域501中的前头地址505相当的地址写入节目内容。每次记录新的节目内容时,按照文件号码1、文件号码2、……、文件号码η逐次记录管理信息及节目内容。复制信息507是在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中包含的复制世代控制信息,例如,考虑按照2位的信号进行下述指定00 =能够复制(Copy Free)10 =允许一代的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11 =禁止复制(Copy Never) 这时,在接收装置3中,对按“Copy One Generation”记录的节目内容,用01 = Copy One Generation将复制过1次的内容定义为不能够进一步复制(No More Copies)。 指定的方法,既可以是与图6中说明了的数字内容复制控制信息相同的运用,也可以独自在接收装置3中运用。复制个数508是在由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生成的管理信息中包含的复制个数控制信息。复制个数508是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根据从分离 提取部103接收的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生成的信息。当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允许进行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并且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为“能”时,将节目内容记录为 "No More Copies”,在相同或不同的记录介质中,存储表示能够按相同或不同的格式进行复制的复制允许个数的信息,例如输入表示允许复制9个的意义的“9”。该数值可以按照规格等确定。另一方面,当复制世代控制信息表示允许记录一代(Copy One Generation)并且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为“否”时,将节目内容记录为“No More Copies”,作为表示不可复制的复制允许个数的信息输入“0” (表示不允许复制的意义)。此外,将"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记录为“No More Copies”的节目内容的实体的数据,即,存储为MPEG-TS的PSI或SI而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不变更。另外,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和密钥信息506,加上防止不能不正当地篡改的例如密码。现在回到图10的说明,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经由读出部111读出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管理信息,解析该管理信息的内容,进行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节目内容的再现、复制或移动时,为了能够经由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选择节目内容,将节目内容的标题和节目的开始 结束日期时间、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等交付给控制部114。另外,将用于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的密钥信息交付给读出部111。读出部111,经由内容管理部107或控制部114而被控制,从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读出管理信息,输出到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从内置记录介质113 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相继地读出加密数据,根据从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交付的密钥信息,将对加密数据施加了解码处理的附加着时间戳的传输包输出到时间戳比较/输出部 109。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比较根据石英振荡器等的固定时钟再现部117进行工作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和附加了由读出部111读出的时间戳的传输包的时间戳,当一致时, 从传输包删除(除去)时间戳,输出到选择器102和网络接口部106。此外,如上述那样, 当由缓冲器管理部107监视输入缓冲器104的余量,与该量相应地控制读出部111时,也可以不比较计数器值和时间戳地从传输包删除时间戳,输出到选择器102和网络接口部106。 特别是,当进行通常再现(1倍速再现)以外的再现时优选用该方法输出。网络接口部106,经由线路(IEEE1394电缆、LAN电缆和无线等),连接作为输出目的地/输入源的其它装置(住宅内的录音机和显示器、个人计算机等或住宅外的服务器等)。而且,接受由时间戳比较/输出部109删除了时间戳的影像/声音等的传输包,或者由分离·提取部103分离·提取出的传输包,将这些传输包经过线路变换到基于各个传输规格的形式,向作为输出目的地的其它装置输出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和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影像/声音数据,或者由调谐器解码部101接收的数字广播信号的影像/声音数据。另外,经过线路从作为输出目的地的其它装置以基于各个传输规格的形式输入影像 /声音等的数据变换成传输包,输出到选择器102。此外,网络接口部106也可以是多个。<与复制控制信息有关的接收和记录处理>说明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与图3 6中说明了的复制控制信息有关的接收装置 3的处理的详细例。图7表示接收装置3中对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当“descriptoLtag”为“OxDE”时,判断该描述符为内容利用描述符。根据 “ descriptor_length”,判断内容利用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度。当“ 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mode"为“ 1”、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复制一代”时,判断为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当为“0”、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复制一代”时,判断为不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关于“imagejonstrainttoken”,判断为无论输入什么样的值也不限制影像信号输出的析像度。关于“retentionjiiode”,判断为无论输入什么样的值都能够暂时存储。关于“retentior^state”,判断为无论输入什么样的值暂时存储允许时间也为1小时 30分钟。当“encryptionjiiode”为“ 1”、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没有制约条件地复制” 时,判断为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不实施保护。当为“0”、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没有制约条件地复制”时,判断为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此外,当具有若干理由不配置(送出)内容利用描述符时,可以解释为各字段具有下列的值。digital—recording—control—mode =“1”,image_constraint_token =“1”, retention—mode = "0,,,retention_state = "111,,,encryption—mode = "1,,。图9表示接收装置3利用复制控制信息存储(记录)节目内容的控制例。图9所示的内容例如,当存储节目内容时,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 recordingjontroldata为“10”,“能复制一代”时,存储记录介质上的复制控制信息作为 “禁止再复制”。但是,当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1”时,存储记录介质上的复制控制信息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此外,当按“禁止再复制”进行存储时,也可以不变更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的值。另外,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10”,“能复制一代”时,不可生成多个复制。但是,为了备份的目的而对用户不能够访问的区域的存储除外。另外,将上述限制分派到每个广播的接收部,当广播(播放)的接收部为多个时,将上述限制分派到每一个广播的接收部。关于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能够从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存储的节目内容,生成 N个复制。N的值例如可以按照规格决定。当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生成复制时,在通过使用移动功能等,能够确定生成的复制数时进行复制也可以。例如,存在着能够识别接口为 IEEE1394、输出目的地为与DTCP规格对应的装置的情形。此外,生成的复制成为“禁止再复制”或与它同等的状态。另外,当再现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存储的节目内容并输出时,在高速数字接口中,进行由 DTCP(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数字传输内容保护)规定的No More Copies的处理并输出。关于模拟影像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能够作为“能复制一代”而输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的复制数的限制,包含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将复制总数限制在10个以内。另外,当具有到可移动记录介质的记录功能和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移动功能时,包含复制源、复制目的地而加以限制。具体地说,例如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的内容,除去模拟影像、声音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分别成为限制复制数或禁止复制(禁止再复制)的状态。如果在上述限制内,也可以移动复制源或复制目的地的内容。关于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记录(存储)着的内容,到记录介质的数字记录 (复制)和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复制,除了记录(存储)着的内容外,能够生成直到9 个的复制。但是,记录时和记录后的,为了备份目的而记录到用户不能够访问的区域的记录 (存储)除外。生成规定数(9个)的复制后的原来的内容与“禁止再复制”的内容同样,可以移动。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记录(存储)着的内容,可以对于内置或数字连接的与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对应的记录介质,移动管理着的全部复制数或它的一部分。但是,这时移动前和移动后合计的复制数不变。“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的到内置记录介质的复制和经由高速数字接口的复制中的复制数的管理,与能够移动的内容为10个的情形等价。另外,关于模拟影像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可以按“只能复制一代”进行输出,不被包含在复制数的限制中。如果关于到可移动记录介质的记录,可以进行与上述说明同等的复制数的管理, 则能够以“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状态记录内容。“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当使移动源管理着的复制数的全部或它的一部分移动时,移动前和移动后合计的可以移动的内容的数量不变。具体地说,当移动前的内容的可以移动的内容的数为10个,移动其中的4个时,移动源的内容的可以移动的内容数成为6 个。此外,如缩小图那样只用于内容管理目的的操作不包含在复制中。用于内容管理目的的操作,在从影像信息生成的缩小图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声音信息的操作和利用字幕信息的操作。图18是用于理解上述说明了的内容的数量的限制的图,具有接收装置3、网络接口部106、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记录装置121,例如经过IEEE1394与网络接口部106连接着,作为著作权保护方式利用DTCP。记录装置122,例如经过有线LAN或无线LAN与网络接口部106连接着,作为著作权保护方式利用DTCP-IP(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通过互联网协议的数字传输内容保护)。例如,在这样连接的情形中,从广播波接收的“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在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 122中总数需要在10个以内。这时的情形为,例如在内置记录介质113中处于可以复制4个的状态的内容,在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处于可以复制2个的状态的内容,在记录装置121中处于可复制一个的状态的内容,在记录装置122中处于可复制一个的状态的内容。既可以在接收并记录广播波时同时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 中以成为上述个数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以最初只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中,此后复制到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中。图19是用于理解在上述中说明了的以“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存储的内容的代表性的输出目的地和它的复制控制的图,作为输出源例如是接收记录再现部10的内置记录介质113,但是输出部116中的模拟影像输出(组合影像输出端子、S端子、D端子等)作为复制控制使用 CGMS-A (Copy Gen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Analog 复制生成管理系统-模拟)和微图像(Macrovision),CGMS-A的控制,能够只复制一代,微图像的控制继承 APS(Analog Protection System 模拟保护系统)的值。数字声音输出(声光输出端子等) 作为复制控制使用SCMS Serial Copy Management System 连续复制管理系统),该控制为只许可复制一代。另外,在网络接口部106中的高速数字接口(IEEE1394端子等)作为复制控制使用DTCP (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数字传输内容保护),该控制,当为再现时则为No More Copies (不再复制),当为复制时则为Move (移动)。在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在记录目的地中进行禁止再复制的复制控制。通过这样地与不同的输出目的地相应地实施适当地复制控制,接收并记录广播波时,能够在多个记录介质或记录装置中记录多个相同的节目,具有在实现用户的方便性的同时实现内容的保护的效果。此外,对于上述记录装置121、122,按照分别经由IEEE1394、LAN被连接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不一定限定于IEEE1394和LAN,也可以用其它的连接方法连接。与上述那样,当在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中保持管理着的复制数不变地移动作为 “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管理着的内容时,需要使移动前和移动后合计的复制数不变,我们说明该方法的一个例子。当用DTCP-IP传送TS数据包时,在PMT设定(追加、附加)包含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DTCP_descriptor,而图20是表示该DTCP_descriptor的一个例子的图。 DTCP_descriptor包含表示是否规定了数字数据流的暂时存储或移动模式的retentior^ move_mode ;表示暂时存储的期间的retention_state ;表示是否允许复制MPEG2-TS形式的数字数据流的 DTCP_CCI(DTCP_Copy Control Information);在 DTCP_CCI 表示自由复制的情形中,表示该自由复制是否是EPN Asserted(宣称的,断定的)复制自由的EPN;表示允许复制的个数的Count ;表示Count的信息是否有效的Copy_count_Mode ;当MPEG2-TS形式的数字数据流的再现输出时,表示在施加图像分辨率限制的Imagejonstraintjoken ;当对MPEG2-TS形式的数字数据流进行模拟变换并输出时,表示是否施加模拟输出中的保护的 APS(Analogue Protection System 模拟保护系统)。如上述那样,DTCP_descriptor 的传送,在将DTCP_deSCriptor设定(追加、附加)在PMT,存储在TS数据包的基础上进行, 但是当传送MPEG2-TS以外的内容,例如MPEG2-PS等时,也可以将上述的内容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存储在作为与由DTCP-IP规格定义的传送内容不同的包而附加的数据包。当然当传
送MPEG2-TS时也可以将内容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存储在与传送内容不同的数据包(〃 ’ ”)。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侧和接收侧利用C0py_C0imt_M0de和Count的信息,当将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管理着的内容记录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中时,能够保持管理着的复制数不变地移动该内容,具有在实现用户的方便性的同时实现保护内容的效果。即,通过利用扩展了 DTCP-IP规格的Copy_count_Mode和Count的信息,当将作为 “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管理着的内容记录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中时,能够保持管理着的复制数不变地移动该内容。另外,在利用扩展了 DTCP-IP规格的Copy_count_Mode和Count的信息,不存储所接收到的“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地保持原有状态经由有线/无线LAN等输出(播放现场输出)时,可以作为“能复制一代”输出到LAN连接的多个设备(只是,不超过在“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中限制的复制数的范围)。但是,根据DTCP-IP规格连接的设备数被限制时基于此进行。或者可以将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限定于1个而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输出。选择哪个输出,例如如果是由规格规定的则只要按照规格就行。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侧和接收侧利用C0py_C0unt_M0de和Count的信息,在广播现场输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记录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中时,能够作为“只可复制一代”输出到LAN连接的多个设备(只是,不超过在“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中限制的复制数的范围),或者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将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限定于1个进行输出,具有在实现用户的方便性的同时实现保护内容的效果。进而,当利用扩展了 DTCP-IP规格的Copy_count_Mode和Count的信息,在以“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将“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记录在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中的同时向 LAN连接的设备进行广播现场输出时,能够作为“能复制一代”进行输出。当不将“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记录在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中地向LAN连接的设备进行广播现场输出时,能够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进行输出。当在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中以“只可复制一代”记录着“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时,向LAN连接的设备进行广播现场输出时,能够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输出。例如,如果是由规格规定的,则只要按照规格就行。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侧和接收侧利用C0py_C0imt_M0de和Count的信息,与到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的记录状态相应地,对“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进行广播现场输出 (直播输出),记录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中时,具有在实现用户的方便性的同时实现保护内容的效果。另外,当利用扩展了 DTCP-IP规格的C0py_C0unt_M0de和Count的信息,不存储所接收的“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地保持原有状态经由有线/无线LAN等进行广播现场输出时,可以连接多个LAN连接的多个设备连接目的地(数),也可以分割复制数进行输出, 但是复制的合计(总数)限制于10个。
这样,当通过在内容发送侧和接收侧利用C0py_C0imt_M0de和Count的信息,对接收的“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进行广播现场输出,记录在通过有线/无线LAN等数字连接的记录介质中时,可以连接多个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能够分割复制数并输出到各个设备,具有在实现用户的方便性的同时实现保护内容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利用扩展了 DTCP-IP规格的Copy_count_Mode和Count的信息,将 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限定于1个,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而输出(移动) 将“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内容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存储在接收机内置的记录介质中的内容。这样,通过在内容发送侧和接收侧利用C0py_C0imt_M0de和Count的信息,能够将 LAN连接的设备的连接目的地(数)限定于1个,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输出(移动) 作为“能够复制限制个数”存储着的内容,具有在实现用户的方便性的同时实现保护内容的效果。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表示允许复制的个数的Count、表示Count的信息是否有效的Copy_count_Mode,但是即便不使用Copy_count_Mode,只是表示允许复制的个数的Count也能够没有问题地应对。当记录介质是可移动记录介质时,除了图9外还存在别的限制。关于节目内容的到可移动记录介质的数字记录,在TV、数据服务的数字记录、或声音服务的数字记录中,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10”,接收并记录“能复制一代”的节目内容时,关于所接收的内容即便是第1代也不允许3个以上的复制(例如,当接收广播并进行记录时不能够同时记录在3个以上的记录介质中)。该值(例示3个以上) 例如可以按照规格决定。另外,不生成多个记录格式相同的一代复制。但是,为了备份的目的而对于用户不能够访问的区域的数字记录除外。另外,到数字记录介质的记录限制被分派到播放的每个接收部,当广播的接收部为多个时,上述限制被分派到广播的每一个接收部。当接收装置搭载没有与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对应的记录格式、记录中的内容保护方式时,关于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C0py_C0ntr0l_type为“01”、digital, recording_control_data 为 “10” 的节目内容,按照“能复制一代”(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mode = “0”)的处理对内容利用描述符的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 为 “1”的内容进行数字记录。当搭载有与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对应的记录格式、记录中的内容保护方式时,关于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c0py_C0ntr0l_type为“01”,digital, 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 10”的节目内容,能够按照“能够复制限制个数”记录内容利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为“1”的内容。但是,不与存储同时进行记录。图13是表示在接收装置3中,记录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顺序例的流程图。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当从来自分离 提取部103的复制世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识别出是附加着以“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 ”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的节目内容时,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复制,即作为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SA01)。
将记录节目内容的记录介质是内置的记录介质还是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例如从控制部114通知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SA02)。当是可移动的记录介质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0”成为不可以复制节目内容,但是可以移动的状态(SA04)。此外,与在上述中说明了的不允许3个以上的复制的运用的关系,对于上述例如接收广播并记录时(当生成第一代复制时)的复制控制,图 13的说明是在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后(生成第一代复制后)的复制控制这点上不同。当是内置的记录介质时,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判断表示能否多个复制的信息是“能”还是“否”(SA03)。当是“否”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0”,成为不可复制节目内容,但是可以移动的状态(SA04)。当然也可以删除等。当是“能”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成为可以复制N个节目内容的状态(SA(^)。通过这样做,具有能够不花费时间地复制多个结束记录的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提高使用方便性的效果。进一步,通过根据记录介质是内置的还是可移动的判断能否复制多个,当内置时如上述中说明了的那样在节目内容上加上局域密码,进而通过也在管理信息内,在密钥信息、复制信息、复制个数节目上加上密码进行管理,避免不正当地被篡改。另一方面,当是可移动的时,可以考虑各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因为也存在着与上述中说明了的内置情形那样不能够管理的情形,所以也认为不能够避免不正当地被篡改。从而具有在实现用户的方便性的同时实现保护内容的效果。<与复制控制信息有关的复制处理>图14是表示在接收装置3中复制节目内容的顺序例的流程图。在对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为“01” (No More Copies)、复制个数为“N” (N Φ 0)的节目内容进行复制时,监视该复制处理是否已结束(SB01)。当已结束时,在复制源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Ν-1”(N兴0)成为可以复制N-I个节目内容的状态,在复制目的地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 “01”(No More Copies)成为禁止再复制状态,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成为不可以复制节目内容但是可以移动的状态(SB04)。当没有结束时,监视复制处理是否中断了(SB02)。当没有中断时,监视复制处理是否结束了(SB01)。当中断时,在复制源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1”(N兴0)成为可以复制N-I个节目内容的状态,当复制目的地的记录介质可以记录多个时消去复制途中的节目内容(SB03)。但是,当只能够记录1次的记录介质时因为不能够消去所以不实施消去处理。通过这样做,具有能够确实地进行复制目的地的节目内容的复制世代管理的效果。另外,即便在由于某些原因复制处理发生中断的情形中,因为在复制目的地中不余留不需要的节目内容所以省却后面进行消去的时间,具有提高使用方便性的效果。此外,上述消去,既可以是物理地消去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也可以是通过消去管理信息,使得虽然数据存在于记录介质上但是不能够再现(间接地消去)。<与复制控制信息有关的移动处理>
图15是表示移动与实施例有关的接收装置的节目内容的顺序的流程图。当移动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为“01” (No More Copies)、复制个数为“0”的节目内容时,监视移动处理是否结束了(SCOl)。当结束了时,消去复制源记录介质的节目内容和与该节目内容关联的管理信息, 在移动目的地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No More Copies)成为禁止再复制状态,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成为不可以复制节目内容但是可以移动的状态。当没有结束时,监视移动处理是否中断了(SC02)。当没有中断时,监视移动处理是否结束了(SCOl)。当中断时,保存在移动源记录介质的移动途中还没有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的部分的节目内容和与该节目内容关联的管理信息,不能够再现已经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的节目内容。保存在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的移动途中的节目内容,在管理信息的节目信息中输入“01”(No More Copies)成为禁止再复制状态,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 ”成为不可以复制节目内容但是可以移动的状态(SC03)。通过这样做,具有能够确实地进行复制目的地的节目内容的复制世代管理的效果。另外,即便在由于某些原因复制处理发生中断的情形中,因为将节目内容保存在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的各个记录介质中,没有由于中断而不能够视听节目内容的情形,所以具有提高使用方便性的效果。此外,上述消去,既可以是物理地消去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也可以是通过消去管理信息使得虽然数据存在于记录介质上但是不能够再现(间接地消去)。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复制目的地或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是作为禁止再复制 (No More Copies)可以管理的记录介质。当不能够管理时禁止复制或移动处理。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从广播电台送出的节目内容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适用于从广播电台以外,例如节目内容提供事业者等送出的节目内容。另外,可移动记录介质意味着持有可以从接收装置取出的独立形态,并且也可以在其它的具有再现功能的装置中再现的记录介质。另外,移动(move)意味着通过在其它的记录介质中复制了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 “禁止再复制(No More Copies) ”的节目内容后使其不能够再现而进行节目内容的移动。这里,不能够再现意味着通过消去节目内容自身、或消去密钥、消去管理信息等,成为不能再现的状态。在移动处理的途中,优选,在移动源和移动目的地双方中超过1分钟长度的节目内容不同时以能够再现的状态存在。在以上的说明中,对按照“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 ”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为“能”的节目内容,根据记录介质是内置的还是可移动的进行能够复制多个的判断,但是也可以按照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和不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进行能够复制多个的判断。这里,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是下述的记录介质,能够以不能够进行不正当篡改的方式管理例如,在上述图12中说明了的表示节目内容(program contents)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内的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其它的文件号码503,日期时间504,数据区域的前头地址和记录大小505等)。图16表示能够进行这样的多个复制的管理(也称为复制个数控制,个数控制复制)的记录介质(安全的可移动介质)的构成例。是在一个记录介质中同时具有用户能够访问的正常区域和用户不能够访问的耐篡改区域的构成。通过与能够处理该记录介质的装置的认证处理能够确认认证时能够访问存储在耐篡改区域中的机密信息,能够管理机密信息。通过将上述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存储在该耐篡改区域中进行管理,不能够进行不正当的篡改。另一方面,不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是下述的记录介质,其不能够以不能进行不正当篡改的方式管理表示节目内容的管理信息内的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 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其它的文件号码503,日期时间504,数据区域的前头地址和记录大小505等)。图17是鉴于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和不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 表示记录接收装置的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生成顺序例的流程图。与图13不同之处是SD02。此外,既可以与图13 组合,也可以当例如在SA02中为“可移动”时实施SD02。例如,由控制部114判断记录节目内容的记录介质是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还是不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并通知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SD02)。在不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情形中,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 “0”,成为不可复制节目内容、但是可以移动的状态(SD04)。在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情形中,内容管理信息生成部119判断表示能否复制多个的信息是“能”还是“否”(SD03)。当是“否”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例如“0”,成为不可复制节目内容,但是可以移动的状态(SD04)。当是“能”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成为可以复制N个节目内容的状态(SD05)。通过这样做,具有能够不花费时间地对结束记录的允许一代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进行多个复制,提高使用方便性的效果。另外,通过根据记录介质是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还是不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判断能否复制多个, 能够避免允许到不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多个复制,具有更可靠地进行节目内容的保护的效果。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是“能复制一代”的情形中,当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时判断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当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0”时判断不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但是也可以例如与广播电台的系统的情况相应,相反地设定“0”和“ 1,,的判断。即,也可以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是“能复制一代”的情形中,当“digital_ 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0”时判断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当“digital_ recording^ontroljiiode”为“1”时判断不是“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对象。同样,关于其它描述符表示的值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情况变更为不同的设定。另外,优选“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的值等、各描述符表示的值的意义,通过规格化能够被唯一地确定。另外,内容利用描述符或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名称(“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mode"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等)
称,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名称。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接收数字内容和控制该数字内容的复制的复制控制信息; 记录再现部,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字内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中,并对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进行再现,将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再现的数字内容移动到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不同的第二记录介质;和控制部,控制所述接收部和所述记录再现部,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允许限制个数地复制的情况下进行管理, 使得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字内容,以允许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进行规定个数的复制的状态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并且从已记录的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在规定的个数以内,将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保持从该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地移动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是内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
3.—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接收数字内容和控制该数字内容的复制的复制控制信息; 记录再现部,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字内容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对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进行再现;输出部,将从所述记录介质再现的数字内容输出到外部装置;和控制部,控制所述接收部、所述记录再现部和所述输出部,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允许限制个数地复制的情况下进行管理, 使得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字内容,以允许从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规定个数的复制的状态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并且从已记录的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在规定的个数以内,将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保持从该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地移动到所述外部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将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保持从该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地移动到所述外部装置时,将表示从所述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的信息,存储在与构成所述数字内容的传输包不同的传输包中输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是内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
6.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数字内容和控制该数字内容的复制的复制控制信息;和记录再现步骤,将接收到的数字内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中,并对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进行再现,将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再现的数字内容移动到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不同的第二记录介质,在接收到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允许限制个数地复制的情况下进行管理,使得将收到的数字内容以允许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进行规定个数的复制的状态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并且从已记录的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在规定的个数以内,将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所述数字内容,保持从该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地移动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是内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
8.—种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数字内容和控制该数字内容的复制的复制控制信息; 记录再现步骤,将接收到的数字内容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对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进行再现;和输出步骤,将从所述记录介质再现的数字内容输出到外部装置, 在接收到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允许限制个数地复制的情况下进行管理,使得将接收到的数字内容以允许从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规定个数的复制的状态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并且从已记录的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在规定的个数以内,将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保持从该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地移动到所述外部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保持从该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地移动到所述外部装置时,将表示从所述数字内容能够生成的复制的个数的信息,存储在与构成所述数字内容的传输包不同的传输包中输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是内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控制方法。在记录允许一代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数字广播的节目的情形中,能够在施加复制控制的同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作为接收数字内容和控制该数字内容的复制的多种复制控制信息,按照上述复制控制信息经由网络将上述数字内容输出到连接着的多个记录介质的输出控制方法,当上述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内的第1信息表示允许一代复制的复制代信息时,在上述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内的第2信息表示允许复制规定复制个数的能够复制限制个数的情形下,限定于上述多个记录介质内的1个将数字内容作为能够复制的状态输出至上述规定的复制个数为止。
文档编号H04N5/00GK102547436SQ20121000364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冈本宏夫, 鹤贺贞雄 申请人: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