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控制的802.11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的方法

文档序号:788692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心控制的802.11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的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的交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环境从固定走向了灵活,无线局域网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802. 11是目前最主流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之一,它是由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对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进行规范的国际标准。802. 11系列标准目前提供了两种MAC访问机制,分别是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禾口集中式协调功會邑(PCF, 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其中分布式协调功能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MAC访问机制。分布式协调功能不采用任何的中心控制,而是让每一个站点使用载波侦听/冲突避免(CSMA/CA)机制的分布式接入方式,让各个站点通过自由竞争来获得信道的接入权。每个站点在打算接入时,需要首先通过对媒体进行一个固定时长(DCF inter-frame space, DIFS)的侦听来进行一个信道可用评估(CCA),若媒体状态为空闲,这站点认为其可以拥有媒体并且开始一个帧交换。若媒体繁忙,这站点等待截止变为空闲状态,后延DIFS时长,并进一步等待一个随机回退时段。若媒体在DIFS后延以及回退时段期间保持空闲状态,则站点认为其可以拥有媒体并且可以开始一个帧交换。DCF机制规定所有站点在接入媒体之前都要进行CCA,并且在媒体转为空闲时,需要后延DIFS时长,然后再等待一个回退时段。此外,假如多个站点同时接入发生碰撞,则站点均需要采用回退机制,并且在下次接入时扩大随机回退时长的取值区间
(竞争窗口,contention window, CW),以此来减小再次发生碰撞的机率。因此,当站点数量增加、通信量增加的时候,DCF机制难以解决碰撞频繁发生,回退时段不断增加的问题,从而导致站点接入延时增加,信道利用率下降。

发明内容
技术目标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中心控制802. 11信道接入的方法。本方法通过无线控制器(AP)集中管理和控制信道的接入, 在保证竞争的前提下,去除了站点(STA)随机回退式的自由竞争,并且将不同的帧间距时长(IF。统一替换为短帧间距时长(SIFS),减少帧传输之间的时延,提高信道利用的效率, 尤其是在多站点同时竞争信道时,避免碰撞的发生,优化了站点的接入,同时使站点免去了信道可用评估(CCA)的使用,降低了站点的能耗。使用条件在本发明的一种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的方法中,当出现以下情况时,AP和站点启用该方法1)当站点要进行持续地帧交换,或者传输超过一个传输机会(TXOP),则站点在完成第一个帧交换后,或一个TXOP后,AP和站点启用该方法;2)在一个基础服务集(BSS)内,若有超过一个活跃的站点要同时进行帧交换,则 AP和站点启用该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一种中心控制型 802. 11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的方法中,AP将建立一个站点信息竞争排列表,准备使用信道的站点向AP发送特定区间内的随机数作为自己的竞争信息,AP通过记录和排列这些竞争信息来组织站点进行信道接入。一种中心控制型802. 11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的方法,包括如下工作过程1)AP在周期性广播的信标(Beacon)帧后,设置一个长度为DCF帧间距(DIFS)的接入时隙,所有新加入的站点可以在该DIFS时长的接入时隙内,向AP发送接入请求;2) AP在广播完信标帧后,对所辖信道进行持续DIFS时长的侦听,判断是否有新加入的站点请求接入;3)新加入站点接收到信标(Beacon)帧后,不对媒体进行信道可用评估(CCA),经过SIFS时隙后,直接向AP发送接入请求(RTQ帧来尝试接入信道,此次接入为新加入站点的初始接入;4) AP侦听到RTS帧后,向新加入站点回复一个改进型允许发送(eCTS)帧来告知对应的站点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隙使用信道;5)新加入站点在接入信道后与AP进行数据交换,并通过附带随机数的数据帧交换来维护与AP的下一次通信;6)AP在竞争排列表内记录随机数,然后根据竞争排列表,确定下一个使用信道的站点,发送eCTS帧,告知站点在接下来的时隙使用信道,并确认(ACK)上一个站点的随机数,同时,AP更新竞争排列表;7)对应的站点与AP进行数据交换,并通过附带随机数的数据帧交换来维护与AP 的下一次通信,直到完成所有数据的传输,从而结束通信,退出竞争排列表。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在所述步骤(1)中,周期性广播的信标(Beacon)具体为AP周期性广播信标(Beacon)的间隔时长为20 1000ms,缺省值为100ms。在上述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在所述步骤(4)中的改进型允许发送(eCTQ帧具体为该帧是本方法新定义的帧,它作用于AP与STA之间,eCTS帧由AP 向站点发送,用来告知下一个可以使用信道的站点进行接入,确认(CRT字段)上一个站点发送的随机数是否被AP正确接收,以及确认(ACK)上一个站点传输的数据帧。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在所述步骤O)中,判断是否有新加入的站点请求接入,依次经过以下步骤:AP在侦听过程中,若接收到来自新加入站点的请求发送(RTQ帧后,则发送改进型允许发送(eCTQ帧,并优先让新加入的站点进行下一次附带随机数的数据帧交换;若没有接收到新加入站点的接入请求,则继续按竞争排列表顺序与排列表内站点进行帧交换。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新加入站点向AP发送接入请求(RTQ帧来尝试初始接入信道,依次经过一下步骤若站点接收到来自 AP发送的与自己对应的eCTS帧,则接入信道成功,新加入站点与AP进行第一次附带随机数的数据帧交换;若站点没有接收到与自己对应的eCTS帧,则接入信道失败,站点从区间
内选择一个随机回退数,并后延该数目对应个信标,再请求接入,站点重复步骤(3)直到完成接入。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所述区间W,CW]具体指竞争窗口参数CW初始值取为3,在每次接入不成功时有效地翻一倍,直到15,(亦即3,7,15)并保持该值除非被重置为止,Cff在新加入站点成功接入后被重置。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所述步骤( 中附带随机数的数据帧交换具体为站点每次进行数据交换时,在数据帧(或一个TXOP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帧)后附带发送一个在竞争窗口区间
内的随机数,作为下次获取信道使用权的
竞争信息。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所述区间
具体指 该区间为一个固定区间,其中CWmax的取值为1023。准备接入媒体的站点从竞争窗口区间选取的随机数,仅用作决定该站点在竞争排列表里的位置。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所述步骤(6)中,AP更新竞争排列表,具体方法为AP在选出下一个使用信道的站点后,用竞争排列表中其余的随机数减去该站点对应的随机数,以完成更新。在上述的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中,所述步骤(7)后,AP若在站点帧交换结束后没有收到随机数,则清除站点在竞争排列表中的信息。有益效果采用了该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信道接入方法,在STA接入信道的过程中,既保证了竞争,义去除了 STA随机回退的等待时隙,并且将不同的帧间距时长(IFS) 统一替换为短帧间距时长(SIFS),减少帧传输之间的时延,提高信道利用的效率,尤其是在多站点同时竞争信道时,避免碰撞的发生,优化了 STA的接入,同时使STA免去了信道可用评估(CCA)的使用,降低站点能耗的。


图1是本发明的中心控制型802. 11无线信道集中式接入方法的eCTS(改进型允许接入帧)的帧结构图,其中CRT字段用于确认上一个站点的随机数,RA字段是下一个允许接入信道的站点的地址,RA(ACK)字段用于确认上一个数据帧;图2是本发明的中心控制型802. 11无线信道集中式接入方法的站点竞争接入权的示意图,新接入STAl先完成一次数据传输后发送随机回退数,其余STA根据AP中的竞争排列表顺序依次获得信道接入权,并在数据帧后发送随机回退数;图3是本发明的中心控制型802. 11无线信道集中式接入方法的站点竞争接入权的TXOP的使用示意图,STAl在一个TXOP完成了所需数据的传输,STA2在一个TXOP内未完成所需数据的传输,则在TXOP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帧后发送随机回退数;图4是本发明的中心控制型802. 11无线信道集中式接入方法的块数据交换序列的示意图,STAl在第一个TXOP内进行无需检测碰撞的数据突发,若块传输需要跨越多个 TXOP,则STA在最后的数据帧后发送随机回退数;图5是本发明的中心控制型802. 11无线信道集中式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的一种帧交换序列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假设应用实例一个基于802. 11的无线网络,所有STA都已与AP关联,并且所有 STA都在同一个BSS集内,网络刚刚完成初始化,AP的竞争排列表为空。其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如下1)AP检查竞争排列表是否为空;2)AP周期(IOOms)地发送信标,然后等待DIFS时段,并在此时段内侦听是否有来自待接入STA发送的RTS帧;3)某站点(STAl)准备发起通信,STAl不对信道进行CCA检测,而是直接向AP发送RTS帧4) AP接收到来自STAl发送的RTS帧后,经过SIFS时段,AP发送eCTS (STAl)帧, 允许STAl进行帧交换;5) STAl接收到eCTS帧后,得知自己获得信道接入权,等待SIFS时段后,开始帧交换,当完成第一个(TXOP)数据帧交换后,仍有待发数据,于是在最后一个数据帧后发送随机回退数(如,317);6) AP接收到来自STAl的数据帧以及回退数,建立竞争排列表;7)由于AP目前的竞争排列表中只有STA1,因此AP在间隔SIFS时段后,发送 eCTS (STAl)帧,对上一个数据帧及STAl的随机回退数进行确认,并告知STAl允许接下来的信道接入;8) AP在与STAl通信的同时,确保周期地发送信标;9)若干时段后,STA2,STA3,· · ·,STAn(n = 2,3,. . .,1024)也分别开始进行数据交换;10) STA2等站点在AP广播信标后采用初始接入的方式接入信道,并在完成第一次与AP的数据交换后向AP发送随机回退数,加入AP的竞争排列表;11) AP根据竞争排列表,选出拥有回退数最小的STA进行下一次的信道接入,并在发送完eCTS帧后,更新竞争排列表,直到STA1,STA2,...,STAn (n = 1,2, ...,1024)全部完成数据发送,AP的竞争排列表为空,重复步骤(1)。采用了该发明的一种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无线STA在接入信道前不再需要对媒体进行CCA检测,而仅需通过侦听eCTS帧,来确定是否获得信道接入权, 媒体空闲后等待的DIFS时隙也被缩减为SIFS。此外,该方法改变了随机回退数的性质,既去除了物理上的时间等待,又保留了竞争机制,同时因为竞争排列表的建立,完全避免了碰撞。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心控制的802. 11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所述的802. 11标准无线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点AP和若干无线站点STA,所述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AP周期性地发送信标帧,然后等待DIFS时段,并在此时段内侦听是否有来自待接入 STA发送的RTS帧;2)新站点STAl准备发起通信,STAl不对信道进行信道可用评估CCA检测,而是等待信标帧后的SIFS时段后向AP发送RTS帧;3)AP接收到来自STAl发送的RTS帧后,优先给予新接入站点一次数据帧交换的机会, 经过SIFS时段,AP发送改进型允许发送eCTS帧,允许STAl进行数据帧交换;4)STAl接收到eCTS帧后,得知自己获得信道接入权,等待SIFS时段后,开始数据帧交换,当完成第一个TXOP数据帧交换后,若仍有待发数据,则在最后一个数据帧中携带随机回退数;5)AP接收到来自STAl的数据帧以及随机回退数,将STAl加入到竞争排列表中;6)AP选择竞争排列表中拥有随机回退数最小的STA进行下一次的数据交换,在间隔 SIFS时段后,发送eCTS帧,对上一个携带随机回退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并告知所选择的 STA进行数据帧交换,被选择的STA接收到eCTS后等待SIFS时段,完成一次TXOP数据帧交换,若仍有待发数据,在最后一个数据帧中携带随机回退数,AP接收到随机回退数后更新竞争排列表,直到竞争排列表中的所有STA全部完成数据发送,AP的竞争排列表为空,重复步骤1);7)若干时段后,STA2,STA3,.. .,STAn分别作为新站点按照STAl的方式执行步骤1)_5) 实现首轮数据帧的交换,此后在没有新站点加入的情况下,按照步骤6)的方式进行后续数据帧的交换,其中,η表示网络中的STA个数。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中心控制的802.11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TA只在首次接入信道时,发送RTS进行接入信道请求,STA只在接收到告知自己允许接入信道的eCTS帧后,才发送数据帧,如果未能接收到对应的eCTS帧,则采用回退的方式,等待下次接入时隙再发送RTS帧进行请求;STA在除了在获得信道接入权以外的时段内,不进行信道竞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心控制的802.11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的方法。该方法在保留竞争机制的前提下,将通过“随机回退”接入信道的方式变为由无线控制器(AP)集中控制的方式,优化了信道接入过程中的以下几个问题(1)去除了站点(STA)随机回退的等待时间,并且将不同的帧间距时长(IFS)统一替换为短帧间距时长(SIFS),减少了帧传输之间的时延,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吞吐量;(3)在多站点同时竞争信道时,避免了碰撞的发生,降低了站点的接入延时,减少了站点的丢包率;(4)免去了站点对信道可用评估(CCA)的使用,降低了站点的能耗。
文档编号H04W74/08GK102413582SQ201210006140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刘杰, 吴岳辛, 吴锐骁, 张晓莹, 温志刚, 范春晓, 邹俊伟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