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860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邻区规划是无线网络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其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性能。对于移动通信网络来说,邻区是一项非常基础又是非常重要的规划和优化内容, 合理且正确的邻接关系是保证高切换成功率和低掉话率的前提,更是保证异系统互操作性能的关键。如何根据无线网络结构及终端测量能力,合理规划邻区,将邻区数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是邻区规划的难题所在。现有异系统邻区规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工程人员手动配置异系统邻区,使用系统内自动邻区规划工具规划异系统邻区,即根据覆盖情况自动规划邻区。采用工程人员手动配置异系统邻区,其操作繁琐、耗时长,并且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同工程人员之间的规划结果相差很大,规划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程人员的经验和对实地现场状况的了解程度。使用系统内自动邻区规划工具规划异系统邻区,适用覆盖条件来设置自动邻区, 没有考虑到异系统之间对邻区要求的复杂性,造成配置的异系统邻区往往起不到系统间相互补充覆盖、增强容量的作用,反而引起很多不合理的系统间切换流程。由此可见,目前亟需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案,在提高规划效率的同时,使邻区规划更加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法及其系统,用以提高规划效率的同时提高邻区规划的合理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法,包括
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在接收异系统邻区配置指令后,查找与待规划系统小区有共同覆盖的异系统小区;
根据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在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异系统各小区的权重值,从所述异系统各小区中选择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邻
区;
将选择出的邻区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在接收异系统邻区配置指令后,查找与待规划系统小区有共同覆盖的异系统小区;
权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在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邻区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系统各小区的权重值,从所述异系统各小区中选择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邻区;
邻区配置模块,用于将选择出的邻区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在对待规划系统小区进行异系统邻区规划时,根据异系统各小区在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并根据该权重值选择异系统小区作为待规划小区的异系统邻区,从而综合考虑了覆盖和容量分担的需要,比现有的自动邻区规划方法更加准确,并且通过自动化实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邻区规划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邻区规划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邻区规划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案, 其综合考虑异系统间的覆盖互补和容量分担的需求,保证配置的邻区满足真实网络的需要;同时,该方案适合计算机编码来实现自动规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程人员的工作负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异系统邻区规划时遵循以下原则用现有网络去补充新建网络覆盖不足的地区,同时用新建网络去分担现有网络容量过高的地区。下面以当前同时存在两种制式的无线网络T网和G网为例(其中T和G仅用于区别两种不同的网络系统,对网络系统类型没有限制作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G网为已有网络系统,T网为新建网络系统,本实施例需要对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进行规划。在进行异系统邻区规划时,通常需要准备一些基础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同样也需要准备基础数据,这些基础数据可包括
T网小区列表,其中包含的小区表示为T1,T2…Tm ;
T网小区的覆盖情况,如T网小区位置、面积、场强参数等信息,可通过覆盖预测而得知。G网小区列表,其中包含的小区表示为Gl,G2-Gn ;
G网小区的覆盖情况,可通过覆盖预测而得知;
G网小区的忙时话务量统计值=KGl, · · KGi, · · KGn (KGi表示小区Gi的忙时话务量); T网小区切换电平门限PM,余量m,G网小区需要容量分担的门限KM。其中,KM的大小可根据G网小区的容量来确定,当G网小区的忙时话务量超过该容量分担门限KM时,需要将G网用户切换到T网,以通过T网实现容量分担;余量m—般是在进行网络规划时设定的值,无线信号不稳定波动时,门限值上下反复跳跃而会造成多次判断,留出余量既是来克服这种不稳定的波动情况,一般情况下,门限值在各地都是一个固定值,而余量值会根据当地的实际经验来设定,所以,在规划时会将门限值,和余量值分开设定,以示区别。这些基础数据可预先配置到异系统邻区规划系统中,异系统邻区规划系统也可以在进行异系统邻区规划时,从其能够访问的系统或设备上读取这些基础数据。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邻区规划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由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以下简称规划系统)实现,以T网小区作为待规划系统小区为例,如图所示,为T网小区配置G网小区作为异系统邻区的流程可包括
步骤101,规划系统接收为T网小区配置异系统邻区的配置指令后,查找与T网小区有共同覆盖的G网小区。具体实施时,用户可通过在规划系统提供的异系统邻区配置界面上输入或选择待规划系统的系统类型,以启动对该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配置过程。用户也可以仅要求对待规划系统的某个或某些小区进行异系统邻区配置,此种情况下,规划系统要求用户输入待规划系统的小区的标识信息。步骤102,规划系统根据查找到的G网各小区在T网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 确定G网各小区被选择为T网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以需要为T网小区Ti配置G网小区作为异系统邻区为例,在具体实施时,规划系统将T网小区Ti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检测区域面积的大小可设置,如按照20mX 20m划分检测区域,以检测区域P为例,对于小区Ti的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以下步骤根据预先配置的基础数据中的G网小区和T网小区的覆盖参数,确定在检测区域ρ有覆盖的G网小区,分别确定这些G网小区在检测区域ρ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其中,所述覆盖参数为G网小区在该检测区域的场强,所述容量参数为该检测区域P所分担的G网小区的忙时话务量。然后, 针对查找到的G网各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G网小区在T网小区Ti的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确定该G网小区被选择为T网小区Ti的邻区的权重值。具体的,规划系统在计算G网小区在T网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覆盖参数时,若 PTi<PM+m,且PTk>PM+m,则表示在检测区域p,T网连续覆盖,可以不使用G网来保证覆盖, 因此将G网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零,否则,将该G网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该G网小区的场强参数。其中,PTi为T网小区Ti的场强参数,PTk为与 T网小区Ti相邻的T网小区中场强最大的小区的场强参数。具体的,规划系统在计算G网小区在T网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容量参数时,若 G网小区的忙时话务量不大于容量分担的门限KM,则该G网小区在检测区域ρ的容量参数设置为0,否则,将该G网小区在检测区域ρ的容量参数设置为
KGi/Gi覆盖面积X检测区域ρ的面积....................................[1]
其中,KGi为G网小区Gi忙时话务量统计值。具体的,规划系统在确定G网小区的权重值时,可采用以下公式 R_ti_gj = (XPGj_p)/mm + (u (Σ KG j_p))/mm..............................[2]
其中,R_ti_gj为G网小区Gj被选择为T网小区Ti的邻区的权重值,2PGj_p表示G 网小区Gj在T网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累加和,SKGj_p表示G网小区 Gj在T网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累加和;Gj_p为G网小区Gj在T网小区 Ti的检测区域ρ的覆盖参数,KGj_p为G网小区Gj在T网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容量参数,mm为T网小区Ti中的检测区域数量,u为加权系数。加权系数u可根据覆盖和容量要求进行设置,以体现容量分担效果在整体考量中的占比。步骤103,规划系统根据G网各小区(即步骤101中查找到的与当前待规划小区有覆盖的G网小区集合)的权重值,从G网各小区中选择T网小区的邻区。具体的,规划系统按照权重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G网各小区进行排序,然后根据T 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数量,从权重值最大的G网小区开始选择相应数量的小区;其中,若当前选择的小区已经被选择为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或当前选取的小区不允许配置为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则放弃当前选择的G网小区。步骤104,规划系统将选择出的G网小区配置为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图2示出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流程,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201,选取T网小区,当前选取的T网小区记为Ti ;
步骤202,根据预先配置的基础数据,计算与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有覆盖的G网小区在检测区域P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记为(P,K),其中P为覆盖参数,K为容量参数(具体算法同前所述);
步骤203,判断针对小区Ti的所有检测区域是否已经按照步骤202的方式计算完成,若是,则转入步骤204,否则返回步骤202,继续针对其它检测区域进行计算;
步骤204,根据与小区Ti的各检测区域有覆盖的G网小区在小区Ti的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P,K),计算G网各小区被选择为T网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得到对应于小区Ti的G网小区权重序列(具体算法同前所述);
步骤205,判断是否还有待规划的T网小区,若有,则返回步骤201,继续对其它T网小区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其它T网小区的G网小区权重序列,否则针对每一个待规划的T网小区,执行步骤206 210 ;
步骤206,针对每一个待规划的T网小区,将T网小区的G网小区权重序列降序排序; 步骤207,取当前最大权重所对应的G网小区;
步骤208,判断当前G网小区是否可以配置为当前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如果可以, 则转入步骤209,否则转入步骤210 ;其中,在以下情况下,通常认为当前G网小区可以配置为当前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当前G网小区还未被配置为该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该 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数量还未达到规定的数量,并且该G网小区不属于例外情况(即不允许被配置为该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
步骤209,将当前G网小区配置为当前T网小区的异系统邻区,然后转入步骤210 ; 步骤210,判断当前T网小区的G网小区权重序列中是否还有下一个G网小区,若有,则转入步骤207;否则配置完成。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考虑了覆盖和容量分担的需要,比现有的自动邻区规划方法更加准确,并且通过自动化实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大工程数据量的场景使用。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流程的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由计算机程序实现。如图所示,该系统可包括
查找模块301,用于在接收异系统邻区配置指令后,查找与待规划系统小区有共同覆盖的异系统小区;
权重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在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
邻区选择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异系统各小区的权重值,从所述异系统各小区中选择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邻区;
邻区配置模块304,用于将选择出的邻区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具体的,权重确定模块302具体用于,将所述待规划小区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对于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以下步骤确定在该检测区域有覆盖的异系统小区,分别确定所述在该检测区域有覆盖的各异系统小区在该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所述覆盖参数为异系统小区在该检测区域的场强,所述容量参数为该检测区域所分担的异系统小区的忙时话务量;针对所述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小区在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确定该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具体的,权重确定模块302确定异系统小区在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时获取异系统小区的场强参数;若PTi<PM+m,且PTk>PM+m,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零,否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该异系统小区的场强参数;其中,PTi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场强参数,PM为所述待规划小区切换电平门限值,m为余量值,PTk为与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相邻的同系统小区中场强最大的小区的场强参数。具体的,权重确定模块302确定异系统小区在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时若异系统小区的忙时话务量不大于设定的容量分担门限值,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设置为0,否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设置为
所述异系统小区忙时话务量统计值/该异系统小区面积X当前检测区域面积。具体的,权重确定模块302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异系统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
R_ti_gj = (XPGj_p)/mm + (u (Σ KG j_p))/mm
其中,R_ti_gj为异系统小区Gj被选择为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邻区的权重值,XPGj_ P表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累加和,XKGj_ P表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累加和;Gj_p 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覆盖参数,KGj_p为异系统小区Gj 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容量参数,mm为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的检测区域数量,u为加权系数。具体的,邻区选择模块303按照权重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进行排序;根据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数量,从权重值最大的异系统小区开始选择相应数量的小区;其中,若当前选择的小区已经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或当前选取的小区不允许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则放弃当前选择的小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在接收异系统邻区配置指令后,查找与待规划系统小区有共同覆盖的异系统小区;根据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在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根据所述异系统各小区的权重值,从所述异系统各小区中选择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邻区;将选择出的邻区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在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待规划小区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对于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以下步骤确定在该检测区域有覆盖的异系统小区,分别确定所述在该检测区域有覆盖的各异系统小区在该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所述覆盖参数为异系统小区在该检测区域的场强,所述容量参数为该检测区域所分担的异系统小区的忙时话务量;针对所述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小区在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确定该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异系统小区在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的步骤,包括获取异系统小区的场强参数;若PTi<PM+m,且PTk>PM+m,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零,否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该异系统小区的场强参数;其中,PTi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场强参数,PM为所述待规划小区切换电平门限值,m为余量值,PTk为与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相邻的同系统小区中场强最大的小区的场强参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异系统小区在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的步骤,包括若异系统小区的忙时话务量不大于设定的容量分担门限值,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设置为0,否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设置为所述异系统小区忙时话务量统计值/该异系统小区面积X当前检测区域面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根据在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确定该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的步骤,包括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异系统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 R_ti_gj = (XPGj_p)/mm + (u (Σ KG j_p))/mm其中,R_ti_gj为异系统小区Gj被选择为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邻区的权重值,XPGj_ P表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累加和,XKGj_ P表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累加和;Gj_p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覆盖参数,KGj_p为异系统小区Gj 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容量参数,mm为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的检测区域数量,u为加权系数。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异系统各小区的权重值,从所述异系统各小区中选择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邻区的步骤,包括按照权重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进行排序;根据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数量,从权重值最大的异系统小区开始选择相应数量的小区;其中,若当前选择的小区已经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 或当前选取的小区不允许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则放弃当前选择的小区。
7.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查找模块,用于在接收异系统邻区配置指令后,查找与待规划系统小区有共同覆盖的异系统小区;权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在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邻区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系统各小区的权重值,从所述异系统各小区中选择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邻区;邻区配置模块,用于将选择出的邻区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待规划小区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对于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以下步骤确定在该检测区域有覆盖的异系统小区,分别确定所述在该检测区域有覆盖的各异系统小区在该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所述覆盖参数为异系统小区在该检测区域的场强,所述容量参数为该检测区域所分担的异系统小区的忙时话务量;针对所述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根据该小区在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确定该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异系统小区在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时,获取异系统小区的场强参数;若PTi<PM+m,且PTk>PM+m,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零,否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设置为该异系统小区的场强参数;其中,PTi为所述待规划小区的场强参数,PM为所述待规划小区切换电平门限值,m为余量值,PTk为与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相邻的同系统小区中场强最大的小区的场强参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异系统小区在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时,若异系统小区的忙时话务量不大于设定的容量分担门限值,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设置为0,否则,将所述异系统小区在当前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设置为所述异系统小区忙时话务量统计值/该异系统小区面积X当前检测区域面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异系统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R_ti_gj = (XPGj_p)/mm + (u (Σ KG j_p))/mm其中,R_ti_gj为异系统小区Gj被选择为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邻区的权重值,XPGj_ P表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覆盖参数累加和,XKGj_ P表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有覆盖的检测区域的容量参数累加和;Gj_p 为异系统小区Gj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覆盖参数,KGj_p为异系统小区Gj 在待规划系统小区Ti的检测区域ρ的容量参数,mm为待规划系统小区Ti中的检测区域数量,u为加权系数。
12.如权利要求7-11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区选择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权重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进行排序;根据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数量,从权重值最大的异系统小区开始选择相应数量的小区;其中,若当前选择的小区已经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或当前选取的小区不允许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则放弃当前选择的小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异系统邻区自动规划系统在接收异系统邻区配置指令后,查找与待规划系统小区有共同覆盖的异系统小区;根据查找到的异系统各小区在所述待规划小区的覆盖情况和容量情况,确定所述异系统各小区被选择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邻区的权重值;根据所述异系统各小区的权重值,从所述异系统各小区中选择所述待规划小区的邻区;将选择出的邻区配置为所述待规划系统小区的异系统邻区。采用本发明可提高规划效率的同时提高邻区规划的合理性。
文档编号H04W16/18GK102547765SQ2012100239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胡修峰 申请人: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