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以及能耗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789475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以及能耗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疫苗佐剂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佐 剂及其应用。属于生物疫苗领域。
背景技术
口蹄疫作为重大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动物食 品安全以及外贸出口。一旦发病损失重大,影响恶劣。灭活疫苗作为主要防控物质在控制 FMD疫情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生产此类疫苗需要建设防止病原体逃逸的高级别 生物安全生产车间,区分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动物。更为严重的是病毒灭活不完全有引起 疫苗毒株流行的危险。为此,1991年后欧盟成员国禁止使用灭活疫苗进行疫情防控,美国也 禁止在其本国生产和使用灭活疫苗。2001年英国口蹄疫大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引 起了全世界对口蹄疫防控策略的新讨论。研发安全高效的新型FMD疫苗成为热点问题,而 免疫效力低下及免疫持续期短仍然是制约新型疫苗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如何提升新型 疫苗的免疫效力也是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包括水溶性佐剂(氢氧化铝)和油佐剂 (ISA206)在内的多种佐剂被用于改善疫苗的免疫效果,但是用于多表位小分子疫苗的效果 并不是十分理想。目前对于表位疫苗等小分子疫苗采用增加抗原表位,T细胞表位和引入蛋白载体 等多种措施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增强免疫应答能力、提升外周血循环抗体的水平和持续 时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明显提高了抗原的免疫原性,但还是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最近研究 结果显示,在FMDV进化中高度保守的FMD病毒非结构蛋白3D不仅能与所有血清型的FMDV 感染血清发生免疫反应,而且富集大量能被不同猪牛MHC分子等位基因识别的T细胞表位。 还发现重组3D蛋白能够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提供部分保护性免疫应答反应,即免疫猪经强 毒攻击后免疫动物的症状明显减轻,发病时间延迟,但免疫动物血清中检测不到FMDV中和 性抗体。本发明研究结果显示,3D蛋白片段与重组表位蛋白联合免疫动物不仅能够改善 FMDV特异性抗体滴度,而且能够诱发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值得一提的是,经本发明表达的 3D蛋白N-端蛋白片段不仅发挥了免疫增强作用,而且不与FMDV感染血清发生免疫反应,是 一种十分理想的免疫佐剂,添加疫苗后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反应,而且有利于区分感染和免 疫动物,是一种很好的免疫刺激剂和疫苗分子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制备口蹄疫疫苗,增强免疫反应的免疫佐 剂;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的免疫佐剂在制备口蹄疫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本发明所述的免疫佐剂的疫苗。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输至系统服务器以及转发系统服务器下达的控制指令;系统服务器用于接收WIA无线网关发送的能耗和环境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 统计、分析、处理和WEB发布以及下达控制指令。优选的,所述无线传感网节点包括采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温湿度、照度、co2浓度 和人员活动信息的无线传感网节点。优选的,所述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包括采集大型公共建筑信息的参数采集模块、电 源模块、将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向外发送或者接收来自其他传感器的信息的无线通信模 块、执行系统服务器下达的控制指令的指令执行模块以及天线;电源模块为参数采集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指令执行模块供电。优选的,所述的无线传感网节点设置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每层楼的每个房间和其他 需要采集信息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的WIA无线网关每层楼设置一个,所述WIA无线网关具有上行数据通 道和下行数据通道,所述上行数据通道采用GPRS、以太网或者3G宽带通信网络,所述下行 数据通道采用WIA无线通信协议。为了达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基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的能耗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每个房间和其他需要采集信息的位置安装无线传感网节占.(2)通过无线传感网节点分别采集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温湿度、照度、C02浓度和 人员活动信息;(3)采集到的数据通过WIA无线网关送达系统服务器;(4)通过系统服务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最终结合服务器本身数据库的 数据产生控制指令,实现对公共建筑内设备进行能耗控制。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是通过在电能表内部安装WIA无线 抄表模块来采集的;所述人员活动信息是通过双鉴传感器来采集的,所述温湿度采用温湿 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照度采用照度传感器采集,所述co2浓度采用co2浓度传感器采集。步骤(4)进一步包括,所述的系统服务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后,提取出建筑物内的人员活动习惯及能源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自动根据数据进行核实 形成反馈控制,并实时生成曲线和报表。优选的,所述的系统服务器根据能耗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能效 模型建立,所述能效模型是一个数学模型,并具备以下几方面输入时间输入、人员活动输 入、室内外环境参数输入以及耗能设备输入。优选的,所述的系统服务器根据已获得的能效模型,对系统能耗进行优化,然后根 据能效优化的结果,制定一系列能效优化规则,以此来指导能量优化。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发明具有网络化规模效应、产品功能集成度高,不仅能够对大型公共建筑内 的能耗和环境信息进行在线监测,而且还能对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形成有效的 控制策略,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的优化照明及空调参数,从而达到最优节能。(2)整个无线网络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不仅能增加网络的覆盖面,使网络覆盖大型公共建筑的每个角落,避免了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布线成本高、组网不灵活等数据可靠性差 的缺点,而且这种拓扑有利于网络的自我组织及修复,增加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本发明系统服务器根据能耗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能效模型 建立,对系统能耗进行优化,然后根据能效优化的结果,制定一系列能效优化规则,以此来 指导能量优化。各种规则将构成规则库,进而建立能效优化专家系统,在大型公共建筑实际 运行中,实时指导各种设备的运行,实现有效降低能耗的目的。(4)本发明采用具有时间同步的WIA协议,避免网络数据传输的冲突及丢失,使节 点采集的数据能快速的、准确的到达系统服务器。


图1是是本发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本发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原理图;图3是本发明无线传感网节点的框架图;图4是本发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系 统包括无线传感网节点3,WIA无线网关2以及系统服务器1。所述无线传感网节点3设置 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每层楼的每个房间和其他需要采集信息的位置;所述WIA无线网关2每 层楼设置一个;所述系统服务器1对WIA无线网关发送的海量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和WEB 发布,并能实时生成曲线和报表,具备历史数据的查询及打印、用户可通过手机或网页客户 端无缝接入节点网络,能实时查看各节点数据,实现实时数据读取和预警功能。图2给出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系统的结构原理图。本发明以自主研发的WIA 无线通信协议为核心,对大型公共建筑的每个房间的能耗、温湿度、照度、co2浓度和人员活 动等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的信息通过WIA无线网关传输至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对这些 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和WEB发布,提取出建筑物内的人员活动习惯及能源需求,针对 不同的需求,结合本身的数据库产生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经WIA无线网关转发给无线传感 网节点,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的优化照明及空调参数,使其处于优化运行状 态,从而达到最优节能。,所述WIA无线网关具有上行数据通道和下行数据通道,所述上行 数据通道采用GPRS、以太网或者3G宽带通信网络,所述下行数据通道采用WIA无线通信协 议。图3给出了无线传感网节点的框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无线传感网节点包括参数 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指令执行模块以及天线。参数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大型 公共建筑的相关信息包括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温湿度、照度和人员活动等信息;无线通信模 块向外发送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其他传感器的信息;指令执行模块负责执行 系统服务器下达的控制指令;电源模块为参数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指令执行模块供电。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1)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每个房间和其他需要采集信息的位置安装无线传感网节占.(2)通过无线传感网节点分别采集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温湿度、照度、C02浓度和 人员活动等信息;(3)采集到的数据通过WIA无线网关送达系统服务器;(4)通过系统服务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最终结合服务器本身数据库的 数据产生控制指令,实现对公共建筑内设备进行能耗控制。步骤(2)中,所述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是通过在电能表内部安装WIA无线抄表模 块来采集的;所述人员活动信息是通过双鉴传感器来采集的,所述温湿度采用温湿度传感 器采集,所述照度采用照度传感器采集,所述C02浓度采用C02浓度传感器采集。步骤(4)进一步包括所述系统服务器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提 取出建筑物内的人员活动习惯及能源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能自动根据数据进行核实形 成反馈控制,并能实时生成曲线和报表,具备历史数据的查询及打印、用户可通过手机或网 页客户端无缝接入节点网络,能实时查看各节点数据,实现实时数据读取和预警功能。所述的系统服务器根据能耗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能效模型建 立,所述能效模型是一个数学模型,并具备以下几方面输入时间输入、人员活动输入、室内 外环境参数输入、耗能设备输入。根据这几方面输入,获知大型公共建筑的总能耗和能效, 以及环境舒适度。所述的系统服务器根据已获得的能效模型,对系统能耗进行优化,然后根据能效 优化的结果,制定一系列能效优化规则,以此来指导能量优化。各种规则将构成规则库,进 而建立能效优化专家系统,在大型公共建筑实际运行中,实时指导各种设备的运行,实现有 效降低能耗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传感网节点,WIA无线网 关以及系统服务器;所述的无线传感网节点与WIA无线网关信号连接,所述的WIA无线网关 与系统服务器网络连接;无线传感网节点用于采集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和环境信息,并将该能耗和环境信息 通过WIA无线通信协议传输给WIA无线网关以及执行系统服务器下达的控制指令;WIA无线网关用于接收无线传感网节点采集的能耗和环境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 系统服务器以及转发系统服务器下达的控制指令;系统服务器用于接收WIA无线网关发送的能耗和环境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 分析、处理和WEB发布以及下达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 网节点包括采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温湿度、照度、C02浓度和人员活动信息的无线传感网 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 传感网节点包括采集大型公共建筑信息的参数采集模块、电源模块、将采集模块采集的信 息向外发送或者接收来自其他传感器的信息的无线通信模块、执行系统服务器下达的控制 指令的指令执行模块以及天线;电源模块为参数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指令执行模 块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 传感网节点设置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每层楼的每个房间和其他需要采集信息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WIA无 线网关每层楼设置一个,所述WIA无线网关具有上行数据通道和下行数据通道,所述上行 数据通道采用GPRS、以太网或者3G宽带通信网络,所述下行数据通道采用WIA无线通信协 议。
6.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的能耗管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每个房间和其他需要采集信息的位置安装无线传感网节点;(2)通过无线传感网节点分别采集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温湿度、照度、C02浓度和人员 活动信息;(3)采集到的数据通过WIA无线网关送达系统服务器;(4)通过系统服务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最终结合服务器本身数据库的数据 产生控制指令,实现对公共建筑内设备进行能耗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中,所述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是通过在电能表内部安装WIA无线抄表模块来采 集的;所述人员活动信息是通过双鉴传感器来采集的,所述温湿度采用温湿度传感器采集, 所述照度采用照度传感器采集,所述C02浓度采用C02浓度传感器采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4)进一步包括,所述的系统服务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后,提 取出建筑物内的人员活动习惯及能源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自动根据数据进行核实形成 反馈控制,并实时生成曲线和报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系统服务器根据能耗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能效模型建立,所述 能效模型是一个数学模型,并具备以下几方面输入时间输入、人员活动输入、室内外环境 参数输入以及耗能设备输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系统服务器根据已获得的能效模型,对系统能耗进行优化,然后根据能效优化的 结果,制定一系列能效优化规则,以此来指导能量优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系统以及能耗管理方法,系统包括无线传感网节点,WIA无线网关以及系统服务器;所述的无线传感网节点与WIA无线网关信号连接,所述的WIA无线网关与系统服务器网络连接;本发明系统节点自组成网、具有网络化规模效应,不仅能够对大型公共建筑内的所有能耗数据和环境信息进行在线监测,而且还能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形成有效的控制策略,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的优化照明及空调参数,从而达到最优节能。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664960SQ20121013231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曾鹏, 王旭, 程海梅, 罗杰, 肖金超, 邓龙辉 申请人: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