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文档序号:78544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接入网领 域,特别涉及以太光接入网(EPON)网络中利用新型DBA算法解决带宽分配问题。
背景技术
EPON系统的推出时间早,技术成熟,相应的设备、芯片、产业链健全,是目前主要光接入网技术之一,已经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大规模使用,在我国也渐入佳境。EPON上下行带宽均为lGbps,下行采用广播方式接入,上行采用TDMA方式接入。EPON系统一般是由光线路终端(0LT)、光分路器(POS)和光网络单元(ONU)组成。OLT是EPON系统的核心,主要的分配算法在它里面实现,负责给各个用户分配带宽。POS相当于交换机的功能,主要实现上下行消息的互通交换;0NU主要用来缓冲存储用户的带宽请求。由于EPON的上行带宽有限,一直以来,上行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就一直是EPON系统的核心问题。目前主要的DBA算法主要是基于两大类一种是基于IPACT算法,一种是基于CPFCT算法。IPACT算法主要是基于REPORT/GATE交互机制,OLT每收到一个ONU的带宽请求REPORT,就马上分配一个GATE,相邻ONU之间只相差个保护时隙,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上行带宽。但是它的轮询周期不固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轻负载情况下,会存在大量的REPORT/GATE帧,造成带宽浪费。另外,轮询周期不固定,还会导致时延及时延抖动不稳定,对于像EF业务这样的敏感业务是不可容忍的。CPFCT算法也是基于REPORT/GATE交互机制,与IPACT不同的是,OLT并不是没收到一个ONU的带宽请求REPORT,就马上分配一个GATE,而是等到收集到所有ONU的REPORT帧,在统一分配带宽。CPFCT算法有固定的轮询周期,迟延和抖动都比较恒定,成为了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首选,但由于DBA需要时间,存在一定的周期损耗。因此,研究一种更理想的CPFCT动态带宽算法,使得新的CPFCT算法的周期损耗更小,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对目前CPFCT动态算法优缺点的分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用于光接入网的带宽分配。本发明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为(I) EPON系统中最后一个0NU,先发送请求,后发送数据;(2)数据源预测模型;(3)带宽二次分配。其中(I) EPON系统中最后一个0NU,先发送请求,后发送数据;是用于提前收集到所有请求,再利用传递数据的时间,来抵消一部分数据处理时间,这样周期损耗必然减少,带宽利用率自然提高。(2)数据源预测模型,是一种线性预测模型,用于对数据源进行预测;在ONU向OLT发送完请求到ONU收到OLT发送的授权这段时间,ONU还在收到用户的请求,原来的授权请求机制中,这部分的请求要等到下个周期才能处理,这样这部分的请求的时延就会很大,但引入了数据源预测模型后,这部分的请求可部分在本周期发送,时延自然减少了。(3)带宽二次分配,用于对一次分配的碎片进行再次分配;传统的动态分配方法中,对收到的请求只进行一次分配,这样轻负载ONU 的带宽剩余,而重负载ONU的带宽不足,造成了带宽的浪费,如何利用轻负载ONU的剩余带宽,来弥补重负载ONU的带宽不足,是二次分配引入的切入点。以上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I)现有总带宽为B=曼土:_土!.其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为 (1)EPON系统中最后一个0NU,先发送请求,后发送数据; (2)数据源预测模型; (3)带宽二次分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PON系统中最后一个0NU,先发送请求,后发送数据;用于提前收集到所有请求,再利用传递数据的时间,来抵消一部分数据处理时间,减少周期损耗,提高带宽利用率。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源预测模型,是一种线性预测模型,用于对数据源进行预测;在ONU向OLT发送完请求到ONU收到OLT发送的授权这段时间,ONU还在收到用户的请求,这部分的请求部分在本周期发送,减少时延。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二次分配,用于对一次分配的碎片进行再次分配;利用轻负载ONU的剩余带宽,来弥补重负载ONU的带宽不足。
5.如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1)现有总带宽为B=;其中为轮询周期,T 为保护时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i个ONU的三种业务(EF、AF、BE)被分配的带宽Gf、Gf、Gf ;EF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Gf qSf = (1+石);其中gF表不EF业务请求带宽,3为在等待分配的过程中产生的请求系数,TWif为EF业务从发送请求到OLT发送授权之前的时间; 第i个ONU除去EF业务剩余带宽为5; = Bi-Gfr ;轻负载情况下,即(Pf ) (1+ 3 X 5 AF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G严=(1+ 3 )* Bf ;其中^■为AF业务的请求带宽; BE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Qs =(1+3 )* Rf ;其中式为BE业务的请求带宽; 分配三种业务后剩余的带宽为茗=K- Gf ; 重负载情况下,即(d迎B\ AF业务第一次被分配的带宽为qf =MIN{(1+ g ^ ); BE业务第一次被分配的带宽为=MIN [0, 5 - Gf } AF业务未被分配的带宽为Rfr = Rfp Gf BE业务未被分批的带宽为Rf£' = Rfs - Gfs。
7.如权利要求I至6所述的改进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1)轻负载0NU,S卩(Rf) (1+ a X 5的0NU,其EF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Gf=Pf (1+ d );其AF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Gf =(1+9 )* ;其BE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Gf =(1+9; (2)重负载0NU,S卩(Rf+R^s ) (1+ I )>乓的0NU,其EF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Gf=RT (1+ I );其AF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Gf =Gf +Gf ;其BE业务被分配的带宽为Cf = Gf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改进的DBA算法解决EPON系统中带宽分配问题,其特征是第一方面,每个周期内的最后一个带宽请求和数据帧,先发送带宽请求,这样就可以利用传送数据的时间来进行带宽分配,使得周期损耗减小。第二方面,引入线性预测系数,用以弥补等待授权时间内收到的数据请求。最后,对带宽进行二次分配,充分利用一次分配的带宽碎片。从上述的三种方法着手,可以大大减少周期损耗,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业务时延。
文档编号H04Q11/00GK102629916SQ2012101383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吴斌, 张振荣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