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和固定方法以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502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和固定方法以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拍摄被摄体的摄像元件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以及固定方法,并涉及使用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摄像装置通过摄影光学系统使被摄体像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受光而获得图像信号,而后根据该图像信号生成对应于该被摄体像的数字图像。在上述摄像装置中,通常用具有高定位精度的保持部件来固定摄像元件,进而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来将该保持部件固定到相对于摄影光学系统的规定位置上。关于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目前的现有技术如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6-094444号公报)采用具有固定孔的保持部件,该固定孔贯穿该保持部件上呈平板形的平板部位,该平板部位能够接触摄像元件中的受光面的背面。
但是,摄像装置中的摄像元件被设置在以基板以及框材构成的凹部空间之中,该凹部空间采用气密性密封摄像元件包。由于在垂直于摄像元件受光面的方向上,受光面(的中心位置)与外形形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上存在公差,为此在以外形形状为基准相对于摄影光学系统设定摄像元件包的位置时,很难使得摄影光学系统和受光面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对此,上述现有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中,在摄像元件包背面贴保持部件,从该贴在摄像元件包上的保持部件背后向固定孔填充粘结剂,固定调整后的摄像元件包相对于保持部件的位置。为此,使用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摄像装置中的保持部件能够被安装到相对于摄影光学系统的规定位置上,从而提高摄像元件包相对于摄影光学系统的位置精度。然而在上述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中,由于保持部件被贴在摄像元件包(即摄像元件)背面,因而会造成摄像元件包厚度即垂直于受光面方向的尺寸加大,进而使得具备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摄像装置大型化。这种大型化在通常情况下为厚度増大,因此需要减小摄像元件包厚度即垂直于受光面方向上的尺寸。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元件固定结构,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能够将摄像元件包固定到相对于保持部件的合适的位置上,而不会加大厚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部件,摄像元件包,其中包含用受光面来取得被摄体像的摄像元件,在垂直于所述受光面的光轴方向观察到的该摄像元件包呈矩形;中间部件,具有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该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分别与所述摄像元件包中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对元件外侧面之间以第一间隔相对设置,而且该中间部件被允许在保持与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状态下,相对于该摄像兀件包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第一粘接层,粘接所述元件外侧面和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形成连接;保持部件,具有ー对保持内侧面,该ー对保持内侧面分别与所述中间部件中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ー对第二中间对向面之间以第二间隔相对设置,而且该保持部件被允许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距离;以及,第二粘接层,粘接所述第二中间对向面和所述保持内侧面,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间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的半值,所述第二间隔小于所述第二距离的半值。其次,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元件固定方法,其使用上述摄像元件固定结构来固定摄像元件,其中包括以下エ序第一エ序,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摄像元件包和所述中间部件,使得一对所述元件外侧面与各自相対的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之间相距所述第ー间隔,同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使得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中间部件中的中间基准位置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第二エ序,在保持所述地以供需中的位置关系的同时,在所述元件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之间填入粘结剂,形成第一粘结层;第三エ序,所述摄像元件包被固定到所述中间部件上后,该中间部件和所述保持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使得一对所述中间对向面分别与各自相対的所述保持内侧面之间分别向距所述第二间隔,同时,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保持部件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是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和所述保持部件上的保持基准位置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第四エ序,在保持所述第三エ序中形成的位置关 系的状态下,将粘结剂填入所述第二中间对向面与保持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层。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搭载上述摄像元件固定结构。本发明还提供ー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搭载上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采用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能够将摄像元件包固定到相对保持部件的合适的位置上,而不会増加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厚度。采用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方法,能够在使用上述摄像元件固定结构高精度地相对于摄影光学系统固定摄像元件。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中搭载上述摄像元件固定装置,能够将摄像元件包固定到相对保持部件的合适的位置上,有利于该摄像装置或电子设备小型化。


图IA和图IB是一例涉及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数码相机的示意图,图IA是正视面,图IB是后视图。图2是数码相机控制模块图。图3是数码像机的固定框中(固定筒部)的镜头筒体的截面图。图4是从正Z轴方向观察到的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正视图。图5是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从正Y轴方向观察到的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中间部件上的粘结用欠缺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固定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中的摄像元件包的固定方法流程图。图9是现有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与图4相同的实施例2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与图4相同的实施例3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标记说明10数码相机,为一例摄像装置,50、50A、50B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1摄像元件包,52、52A、52B中间部件,53、53A、53B保持部件,54、54B第一元件外侧面,55、55B第二元件外侧面,56、56A、56B第一中间对象面,57第四中间对象面,59、59A、59B中间基准位置,61、61A、61B第二中间对向面,62、62A、62B第三中间对向面,63、63A、63B第一保持内侧面,64、64A、64B第二保持内侧面,66、66A、66B保持基准位置,67、67A、67B第一粘结层,68、68A、68B第二粘结层,C1、C1A、C1B第一间隔,C2、C2A、C2B第二间隔,C3第三间隔,C4第四间隔,Re中心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

本发明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的实施例。<实施例1>利用图I 图7说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以及数码像机1 0,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为一例涉及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该数码像机10为一例涉及本发明的采用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的摄像装置。图I中,Z轴方向平行于镜头筒体13 (即摄影光学系统12)处于框体11内部时的摄影光轴方向。该摄影光轴为摄影光学系统12的光学轴线,即该镜头筒体13内部各光学元件的转动对称轴,同时也是数码像机10的摄影光轴。垂直于Z轴的平面为X-Y平面。Z轴正方向一方为数码像机10的正面(或称前面),Z轴负方向一方为数码像机10的负面(或称后面)。X轴垂直于框体11中镜头筒体13 (即摄影光学系统12)的摄影光轴。图的右方为X轴正方向,左方为X轴负方向。进而,Y轴垂直于框体11中镜头筒体13 (即摄影光学系统12)的摄影光轴。图中的上方为Y轴正方向,下方为Y轴负方向。此外,为了方便理解,图5中省略了第一粘接层67以及第二粘接层68。实施例I的数码像机10具有抖动补偿功能,能够补偿摄像元件在垂直于摄影光轴的平面内的抖动。如图I所示,数码像机10的框体11大致呈长方形,前方表面(图1A)上设有安装了摄影光学系统12的镜头筒体13。该摄影光学系统12具备未图示的固定镜、变焦镜、对焦镜、快门单元以及聚焦単元等多个光学部件。镜头筒体13沿着摄影光学系统12的摄影光轴在收纳位置(即如图I所示的镜头收纳状态)和规定伸出位置(即图3所示的摄影待机状态)之间移动。框体11的上方表面(垂直于图I并位于图上方)上设有作为操作部14的释放键14a。框体11的后方表面(图1B)上设有方向指示键14b以及其他各种键14c,这些键也构成操作部14。此外,操作部14还具备用于设定各种菜单的转盘以及ADJ手柄等未图示操作部。进而,框体11的后方表面上设有显示部15 (的显示面)该显示部15基于拍摄的图像数据或保存在记录媒体中的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如图2所示,数码像机10具备摄像元件16、镜头筒体驱动单元17、位置检测元件18、抖动检测元件19、控制部21以及抖动补偿机构。摄像元件16等以CCD图象传感器或CMOS图象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构成,将通过摄影光学系统12在受光面16a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转换成电信号(图像数据)后输出到控制部21。在以下的叙述中该摄像元件16被设置在摄像元件包51中。镜头筒体驱动单元17驱动未图示光学部件保持框,使得镜头筒体13在收纳状态(參见图1A)和摄影待机状态(參见图3)之间移动,该光学部件保持框分别支持摄影光学系统12中的各光学部件。位置检测元件18用于检测载置台33(參见图3)相对于下述基板32的位置,在实施例I中,该位置检测元件18用霍尔元件构成,并被设置在载置台33上。抖动检测元件19为抖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数码像机10本身(即框体11)发生的抖动即空间中的移动,在实施例I中,以陀螺传感器构成,被设置在框体11中。此外,上述抖动检测元件19还可以用加速度传感器构成。上述位置检测元件18以及抖动检测元件19向控制部21输出检测信号。在实施例I中,位置检测元件18以及抖动检测元件19根据抖动补偿机构30中的摄像元件16(即后述的摄像元件包51)的移动方向来设定检测方向。控制部21实行整体控制,如控制基于操作部14操作的驱动处理、基于摄像元件16发送的信号的图像数据生成处理、显示部15和镜头筒体驱动单元17 (參见图I)以及下述抖动补偿机构30的驱动等。控制部21控制摄像元件16取得摄影光学系统12拍摄的图像、并将该图像显示到框体11后方表面上的显示部15中。控制部21中输入来自位置检测元件18或抖动检测元件19的检测信号。镜头筒体13的构成如图3所示,数码像机10具备固定框31。该固定框31被一体形成在下述抖动补 偿机构30中的基板32的前方表面(被摄体一方)上,内部具有圆筒形固定筒部31a。该固定筒部31a的内周面上形成未图示的轴向直漕。固定筒部31a内部设置镜头筒体13。镜头筒部13呈简形,可插入固定筒部31内部。镜头筒部13内部设有未图示的用于分别保持摄影光学系统12 (參见图I)中各种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保持框、以及用于使得这些光学部件保持框沿摄影光轴方向移动的转筒或线条等。随着构成镜头筒体驱动单元17的电机的输出轴输出的驱动カ被传向齿轮,镜头筒体13在固定筒部31a内部ー边围绕摄影光轴转动一边在摄影光轴方向上进退,在规定的收纳位置(收纳状态)和规定的伸出位置(摄影待机状态,參见图3)之间移动。由此,摄影光学系统12(參见图I)的各未图示光学元件便能够沿摄影光轴移动到规定位置。抖动补偿机构30的构成抖动补偿机构30通过载置台33 (摄像元件16即下述摄像元件包51)在垂直于摄影光轴的平面(X-Y平面)内移动来补偿抖动。如图3所示,载置台33通过保持下述摄像元件包51来保持摄像元件16。载置台33被保持在未图示的滑动框上,并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该滑动框受到固定在基板32上的滑动保持框保持,并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这样,受到保持的载置台33便可在基板32的X-Y平面上移动。滑动框中设有ー对未图示导棒,该导棒沿着载置台33的Y轴方向两端在X轴方向上延伸,用于保持载置台33。滑动保持框中也设有ー对未图示导棒,该导棒沿着载置台33的X轴方向两侧在在Y轴方向上延伸,而且,该对导棒穿通滑动框的X方向两端,并可在其中滑动,用以保持该滑动框。这样,载置台33即保持在该载置台33上的摄像元件包51 (摄像元件16)便能够相对于固定滑动保持框33的基板32即镜头筒体13的摄影光学系统12 (參见图I)(的摄影光轴)在规定方位内沿着X-Y平面移动。如果从X-Y平面观察,可以看到上述滑动保持框中设有两个未图示磁轭,该两个磁轭在Y方向或X方向邻接,围绕滑动框与永久磁铁一体形成。在该两个磁轭各自的背面(与被摄体相反的ー侧),设有两个在Z轴方向上与各自的磁轭相对设置的线圈,各线圈分别被固定在在载置台33的延伸部上,该延伸部一直延伸到滑动保持框背面(与被摄体相反ー侧)且在Z轴方向上与该磁轭相対的位置。
抖动补偿机构30中,各线圈发生的磁力分别在沿Z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磁轭(与此一体形成的永久磁铁)之间产生双方磁力引起的吸引反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载置台33和未图示滑动框分别向X轴和Y轴方向移动。如上所述,载置台33上设有用于检测载置台33位置的位置检测元件18 (參见图2)。抖动补偿机构30在控制部21 (參见图2)的控制下,根据上述抖动检测元件19 (參见图2)检测到的抖动检测信息,来控制对各线圈施加的电流。该控制使得各线圈和磁轭(与此一体形成的永久磁铁)之间发生磁力引起的吸引反作用力。在该吸引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载置台33即摄像元件包51 (摄像元件16)和未图示滑动框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抵消在各方向发生的抖动,使得摄像元件16 (摄像 元件包51)移动到X-Y平面上相对于摄影光轴的规定位置。为此,数码像机10即抖动补偿机构30通过控制部21对施加到各线圈中的电流的控制,来使得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包51)在X-Y平面上追随抖动引起的被摄体像的移动,消除抖动,进行抖动补偿。以下利用图4 图7说明本发明的数码像机10的特征。数码相机10中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具备摄像元件包51、中间部件52以及保持部件53。摄像元件包51大致呈平板形,虽然没有明确图示,但是摄像元件16被置于以基板以及窗框材构成的凹部空间,凹部空间为密封结构。在图4所示的正视图中,摄像元件16被设置为可从该摄像元件包51前方看到受光面16a,摄影光轴(Z方向)垂直于图4。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包51内部设置用于控制摄像元件16 (的受光面51a)的入射光的滤光片51a。沿光轴方向观察到的摄像元件包51呈矩形,该矩形的各条边平行于X轴方向或Y轴方向。实施例I中的摄像元件包51以ー对位于X轴方向上的外侧面为第一元件外侧面54,并以一对位于Y轴方向上的外侧面射为第二元件外侧面55。摄像元件包51外部设有中间部材52。该中间部材52以平板形部件形成。实施例I中的中间部材52在Z轴方向的厚度小于摄像元件包51。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中间部件52大致呈矩形,其中设有Z轴方向贯穿中心的设置孔52a。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设置孔52的外形与摄像元件包51的外形相似,呈矩形,并大于摄像元件包51。设置孔52a的各边被设为平行于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为此中间部材52在X-Y平面上可包围摄像元件包51。在中间部件52内侧表面,也就是设置孔52a的内壁面上,以在X轴方向上成对、并在该X轴方向上分別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相对设置的ー对表面为第一中间对向面56,以在Y轴方向上成对、并在该Y轴方向上分別与第二元件外侧面55相对设置的ー对表面为第四中间对向面57。中间部件52的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56上各设ー对粘接用欠缺部58。该粘接用欠缺部58用于填入粘结剂,形成下述第一粘接层67 (參见图4)。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I中,局部切入第一中间对向面56形成粘接用欠缺部58,该粘接用欠缺部58的粘结剂接受面58a沿着Z轴负方向逐渐接近设置孔52a的内部空间即摄像元件包51的第一元件外侧面54,相对于Y-Z平面傾斜。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I中,中间部件52上的两个粘接用欠缺部58分别位于第一中间对向面56上,并在X轴方向相对设置。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大小设定如下。在设置孔52a中,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56在X轴方向上分別与摄像元件包51的第一元件外侧面54相对设置,其间相距第一间隔Cl。換言之,设置孔52a的大小为,在将摄像元件包51放置到该设置孔52a中时,该设置孔52aX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留出大小为第一间隔Cl的间隙。该第一间隔Cl的设定需要考虑设于各第一中间对向面56上的粘接用欠缺部58的大小以及填入该粘接用欠缺部58中形成下述第一粘接层67 (參见图4)的粘结剂的材质以及剂量。具体来说,第一间隔Cl的大小被设定为,在粘接用欠缺部58中填入用于形成第一粘接层67的粘结剂吋,能够使得粘结剂接受面58a与以第一间隔Cl相对设置的第一元件外侧面54之间形成厚度大至均一(Z轴方向的高度)的连接(參见图3)。实施例I中该第一间隔Cl被设定为O. 3_。设置孔52a中的一对第四中间对向面57在Y轴方向上分别与摄像元件包51的第ニ元件外侧面55相对设置,其间相距第三间隔C3。換言之,设置孔52a的大小为,在将摄像元件包51放置到该设置孔52a中吋,该设置孔52a在Y轴方向两侧分别留出大小为第三间隔C3的间隙。该第三间隔C3是基于允许摄像元件包51与中间部件52之间只能够沿Y方向相对移动第一距离的观点来设定的,该第三间隔C3被设为大于第一间隔Cl。第一距离被 设定为至少包括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相对于摄像元件包51在Y轴方向上的外形中心位置(參见图4)的偏离量允许值(公差)。为此,第三间隔C3被设定为至少是该公差值(第一距离)的1/2,即半值。实施例I中将该第三间隔C3设定为O. 8mm,稍大于该公差的半值。中间部件52外侧表面即外壁面为位于Y轴方向上的ー对第二中间对向面61和位于X轴方向上的ー对第三中间对向面62。该中间部件52上设有中间基准位置59。该中间基准位置59为摄像元件包51 (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 (參见图4))在中间部件52上的定位基准。实施例I将位于X轴方向上的边材部即用于限制第一中间对向面56和第三中间对向面62的边材部中位于X轴正方向一侧的边材部设定为中间基准位置59。中间部件52的外面设置保持部件53。保持部件53以平板部件形成。实施例I中保持部件53Z轴方向的厚度被设为小于摄像元件包51。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保持部件53基本上呈矩形,中心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的设置孔53a。该设置孔53a在Z轴方向的形状与中间部件52的外形相似,但大于中间部件52。设置孔52a的周边平行X轴或Y轴。为此,保持部件53在X-Y平面上呈围绕中间部件52的方框形。在保持部件53内侧表面,也就是设置孔52a的内壁面上,以在Y轴方向上成对、并在该Y轴方向上分別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相对设置的ー对表面为第一保持内侧面63,以在X轴方向上成对、并在该X轴方向上分別与第三中间对向面62相对设置的ー对表面为第二保持内侧面64。保持部件53的ー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上各设ー对粘接用欠缺部65。该粘接用欠缺部65用于填入粘结剂形成下述第二粘接层68 (參见图4)。与实施例I的中间部件52的粘接用欠缺部58相同,局部切入第一保持内侧面63形成粘接用欠缺部65,该粘接用欠缺部65的粘结剂接受面65a沿着Z轴负方向逐渐接近设置孔53a的内部空间即中间部件52的第二中间对向面61,相对于X-Z平面傾斜。此外,实施例I中,中间部件52上的两个粘接用欠缺部65分别位于ー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上,并在Y轴方向相对设置。保持部件53的设置孔53a大小设定如下。在设置孔53a中,一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在Y轴方向上分別与中间部件53的第二中间内侧面61相对设置,其间相距第二间隔C2。換言之,设置孔53a的大小为,在将中间部件52放置到该设置孔53a中时,该设置孔53aY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留出大小为第二间隔C2的间隙。该第二间隔C2的设定需要考虑设于各第一保持内侧面63上的各粘接用欠缺部65的大小以及填入该粘接用欠缺部65中形成下述第二粘接层68(參见图4)的粘结剂的材质以及剂量。具体来说,第二间隔C2的大小被设定为,能够在粘接用欠缺部65中填入用于形成第二粘接层68的粘结剂时,使得粘结剂接受面65a与以第二间隔C2相对设置的第一保持内侧面63之间形成厚度大至均一(Z轴方向的高度)的连接(參见图3)。实施例I中该第二间隔C2被设定为O. 3_。设置孔53a中的ー对第二保持内侧面64在X轴方向上分別与中间部件52的ー对第三中间对向面62相对设置,其间相距第四间隔C4。換言之,设置孔53a的大小为,在将中间部件52放置到该设置孔53a中吋,该设置孔53a在X轴方向两侧分别留出大小为第四间隔G4的间隙。该第四间隔C4是基于允许中间部件52与保持部件53之间只能够沿X方向相对移动第二距离的观点来设定,该第四间隔C4被设为大于第二间隔C2。该第二距离被设定为至少包括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相对于摄像元件包51在X轴方向上的外形中心位置(參见图4)的偏离量允许值(公差)。为此,第四间隔C4被设定为至少 是该公差值(第二距离)的1/2,即半值。实施例I中将该第四间隔C4设定为O. 8mm,稍大于该公差的半值。该保持部件53上设有保持基准位置66。该保持基准位置66为摄像元件包51 (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 (參见图4))在保持部件53上的定位基准。实施例I将位于X轴方向上的边材部即用于限定第二保持内侧面64的边材部中位于正X轴方向一方的边材部设定为保持基准位置66。第一粘结层67是通过在X轴方向连接第一中间对象面56和第一元件外侧面54(在X轴方向连接两面)形成的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之间的结合。在实施例I中,将粘结剂分别填入中间部件52的各第一中间对象面56上所设的粘结用欠缺部58中,形成该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之间的连接。在此用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通过上述粘结用欠缺部58和第一间隔Cl的设定,该粘结剂得以在粘结用欠缺部58 (的粘结材接受面58a)与第一中间对象面56之间以均一厚度(Z轴方向的高度)连接。在此连接状态下,粘结剂受紫外线照射,在硬化过程中保持该连接状态,形成连接在粘结用欠缺部58即第一中间对向面56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之间的第一粘结层67。实施例I中用未图示注射型液体定量注射装置来对各粘接用欠缺部58涂敷(喷射)粘结剂,该液体定量注射装置能够利用空气压カ来定量注射。为此,粘接用欠缺部58和第一间隔Cl可以根据该注射装置一次注射粘结剂的注射量为基准来设定。利用上述液体定量注射装置能够提高第一粘结层67成形作业即摄像元件包51与中间部件52之间粘接作业的效率。第二粘结层68是通过在Y轴方向连接第一保持内侧面63和第二中间对向面64(在Y轴方向连接两面)形成的中间部件52和保持部件53之间的连接。实施例I中用上述液体定量注射装置将粘结剂分别填入保持部件53的各第一保持内侧面63上所设的粘结用欠缺部65,形成中间部件52和保持部件53之间的连接。在此与第一粘接层67相同,用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通过上述粘结用欠缺部65和第二间隔C2的设定,该粘结剂得以在粘结用欠缺部65 (的粘结材接受面65a)与第二中间对象面61之间以均一厚度(Z轴方向的高度)连接。在此连接状态下,粘结剂受紫外线照射,在硬化过程中保持该连接状态,形成连接在粘结用欠缺部65即第一保持内侧面63和第二中间对向面61之间的第二粘结层68。在此,根据上述未图示注射装置一次注射粘结剂的注射量为基准来设定粘接用欠缺部65和第二间隔C2。利用上述液体定量注射装置能够提高第二粘结层68成形作业即中间部件52与保持部件53之间粘接作业的效率。以下利用图8说明摄像元件包51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中的固定方法。图8是摄像元件包51在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中的固定流程图。以下说明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各步骤。
步骤SI将摄像元件包51设置到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中,而后进入步骤S2。在步骤SI中,位于设置孔52a内部的摄像元件包51的ー对第一元件外侧面54被分别设置为与中间部件52的各第一中间对向面56相対,同时,摄像元件包51的ー对第二元件外侧面55被分别设置为与中间部件51的各第四中间对向面57(參见图4)相対。继步骤SI中将摄像元件包51设置到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中之后,步骤S2调整摄像元件包51在X轴方向相对于中间部件52 (设置孔52a)的位置,而后进入步骤S3。在步骤S2中,中间部件52和摄像元件包51在X轴方向上相对移动,使得摄像元件包51的ー对第一元件外侧面54以中间部件52的中间基准位置59为基准与各自对应的中间部件
52(设置孔52a)的第一中间对向面56在X轴方向上相距第一间隔Cl,从而摄像元件包51的外侧(各第一元件外侧面54)与中间部件52之间形成规定的位置关系。換言之,步骤S2将摄像元件包51设置为该摄像元件包51的X轴方向两端与设置孔52a相距第一间隔Cl,大至位于设置孔52a中心。实施例I的步骤S2在固定中间部件52的同时,用未图示工具抓住摄像元件包51移动,调整摄像元件包51相对于中间部件52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继步骤S2调整摄像元件包51相对于中间部件52在X轴方向位置之后进入步骤
S3。步骤S3调整摄像元件包51相对于中间部件52 (的设置孔52a)在Y轴方向的位置,而后进入步骤S4。在步骤S3中,中间部件52和摄像元件包51在Y轴方向相对移动,使得中间部件52的中间基准位置59与摄像元件包51中的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c(參见图4)在Y轴方向上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換言之,步骤S3中以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为基准,调整摄像元件包51在设置孔52a中的Y轴方向位置。该步骤S3与步骤S2相同,在固定中间部件52的同时,用工具抓住摄像元件包51移动。步骤S3中利用图像认知技术以及未图示的激光移动器来测定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调整Y轴方向位置,将中心位置Re与中间基准位置59在Y轴方向的位置关系设定成规定的位置关系。在此,设定上述步骤S2和S3为第一エ序,在第一エ序中,摄像元件包51在设置孔52a中的位置被调整为,在X轴方向(下述第一方向)该摄像元件包51(外側)与设置孔52a之间相距第一间隔Cl,在Y轴方向(下述第二方向)以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为基准进行调整。为此,实施例I中以X轴方向为第一方向,以Y轴方向为第二方向。继步骤S3调整摄像元件包51相对于中间部件52在Y轴方向位置之后,进入步骤S4,形成第一粘接层67,而后进入步骤S5。在步骤S4中,保持步骤S2和S3调整后的状态,同时用上述未图示液体定量注射装置在各粘接用欠缺部58中填入粘结剂。该粘结剂通过紫外线照射后,在粘接用欠缺部58(的粘结剂接受面58a)和第一中间对向面56之间形成厚度均匀的连接。通过步骤S4,摄像元件包51以Y轴方向位置经过调整的状态并借助于四个第一粘接层67被安装到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中。在此,设定步骤S4为第二エ序,在第二エ序中,通过形成第一粘接层67,将摄像元件包51安装到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中。继步骤S4的第一粘接层67形成之后,步骤S5将安装了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设置到保持部件53的设置孔53a中,而后进入步骤S6。在步骤S5中,位于设置孔53a内部的中间部件52被设置为ー对第二中间对向面61分别与保持部件53的各第一保持内侧面63相対,同吋,ー对第三中间对向面62分别与保持部件53的各第二保持内侧面64相对(參见图4)。继步骤S5中将中间部件52设置到保持部件53的设置孔53a中之后,步骤S6调整中间部件52在Y轴方向相对于保持部件53(设置孔53a)的位置,而后进入步骤S7。在步骤S6中,保持部件53和中间部件52在Y轴方向上相对移动,使得中间部件52的ー对 第二中间对向面61分别以保持部件53的中间基准位置66为基准与各自对应的保持部件
53(设置孔53a)的第以保持内侧面63在Y轴方向上相距第二间隔C2,从而中间部件52的外侧(各第二中间对向面61)与保持部件53之间形成规定的位置关系。換言之,步骤S6将中间部件52设置为该中间部件52的Y轴方向两端与设置孔53a内壁相距第二间隔C2,大至位于设置孔52a中心。实施例I的步骤S6在固定保持部件53的同时,用工具抓住中间部件52移动,调整中间部件52相对于保持部件53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继步骤S6调整中间部件52相对于包持部件53在Y轴方向位置之后进入步骤S7。步骤S7调整中间部件52相对于保持部件53 (的设置孔53a)在X轴方向的位置,而后进入步骤S8。在步骤S7中,保持部件53和中间部件52在X轴方向相对移动,使得保持部件53的中间基准位置66与固定在中间部件52上的摄像元件包51中的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 (參见图4)在X轴方向上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換言之,步骤S7中以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为基准,调整中间部件52在设置孔53a中的X轴方向位置。该步骤S7与步骤S6相同,在固定保持部件53的同时,用工具抓住中间部件52移动。步骤S7中利用未图示的图像认知技术以及激光移动器来测定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调整X轴方向位置,将中心位置Re与保持基准位置66在X轴方向的位置关系设定成规定的位置关系。在此,设定上述步骤S6和S7为第三エ序,在第三エ序中,中间部件52在设置孔53a中的位置被调整为,在Y轴方向(下述第二方向)该中间部件52(外側)与设置孔53a相距第二间隔C2,在X轴方向(下述第一方向)以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为基准进行调整。继步骤S7调整中间部件52相对于保持部件53在X轴方向位置之后在步骤S8中形成第二粘接层68,而后结束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保51)的固定操作。在步骤S8中,保持步骤S6和S7调整后的状态,同时用上述未图示液体定量注射装置在各粘接用欠缺部65中填入粘结剂。该粘结剂通过紫外线照射后,在粘接用欠缺部65 (的粘结剂接受面65a)和第二中间对向面61之间形成厚度均匀的连接。通过步骤S8,中间部件52以X轴方向位置经过调整的状态并借助于四个第二粘接层68被安装到保持部件53的设置孔53a中。在此,设定步骤S8为第四エ序,在第四エ序中,通过形成第二粘接层68,将中间部件52即摄像元件包51安装到保持部件53的设置孔53a中。以下说明将摄像元件安装位置形成为可调整结构时的技术问题。例如将构成摄像元件包51的摄像元件16用于上述数码相机10时,需要在垂直于摄影光学系统12的摄影光轴方向上使该摄影光轴与受光面16a之间以高精度达到规定的位置关系。摄像元件包51中用于限定外形的外框部上设有多个未图示端子,为此,可以以外形(外框部)为基准设定摄影光学系统12相对于摄影光轴的位置。但是,在摄像元件包51中由于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中心位置Re)与外形(外框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中存在公差,因此,如果以外形(外框部)为基准来设定摄影光学系统12相对于摄影光轴的位置,则该摄影光轴与受光面(的中心位置)之间将难以达到规定的位置关系。为此,可以考虑一种摄像元件固定结构,该结构利用保持部 件来固定摄像元件,该保持元件需为平板形,能够以平面连接摄像元件(摄像元件包)中与受光面相反的面,同时还具有贯穿该平板部位的固定孔。该摄像元件保持结构中的保持部件贴在摄像元件的背面,从被贴在摄像元件上的支持平板的背面将粘结剂填入固定孔,相对于保持部件固定摄像元件,从而调整摄像元件相对于支持平板的固定位置。但是,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由于在摄像元件的背面贴了保持部件,因此会加大垂直于摄像元件受光面方向上的厚度。据此,可以考虑设有设置孔2a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I。如图9所示,设置孔2在垂直于平板面方向贯穿保持部件2,其大小为允许摄像元件包3沿平板面方向移动。利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I,可在调整摄像元件包3在设置孔2a中的位置之后,用粘结层固定摄像元件包3,使得摄像元件包3的受光面与保持部件2外周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同时还能够避免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厚度増加。但是,调整之后,如果设置孔2a内的摄像元件包3的位置发生偏离,则保持部件
2(设置孔2a)与摄像元件包3之间的间隔将发生变化,因而难以形成均一且强度恰当的粘结层4,无法良好地粘结保持部件2 (设置孔2a)和摄像元件。尤其在利用上述未图示的液体定量注射装置涂布(喷射)规定量的粘结剂形成粘结层4吋,间隔较小一方中的粘结剂会溢出(參见标记4A),而较大一方中的粘结剂厚度(Z轴方向的高度)减小而且会因粘结剂表面张カ而出现不均一(參见标记4B)。对此,尽管可以考虑根据间隔大小来调整粘结剂注射量,使得粘结剂强度适当,但是这不但需要測定间隔大小的机构,而且还需要按照间隔大小调整粘结剂量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与上述利用液体定量注射装置相比,不仅会降低粘结层的成形作业即保持部件2 (设置孔2a)和摄像元件包5的粘结操作效率,提高摄像元件固定机构I的成本,而且位于摄像元件包3两侧的粘结层4不均一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決。对此,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中,摄像元件包51被放置到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中后,该设置孔52a的X轴方向两侧分别与摄像元件包51之间相距第一间隔Cl,同吋,该设置孔52a的Y轴方向两侧分别与摄像元件包51之间相距第三间隔C3,即摄像元件包51被允许可在Y轴方向相对移动第一距离。而中间部件53被放置到保持部件53中的设置孔53a中后,该设置孔53a的Y轴方向两侧分别与保持部件53之间相距第二间隔C2,同吋,设置孔53a的X轴方向两侧分别与保持部件53之间相距第四间隔C4,即中间部件53被允许可在X轴方向相对移动第二距离。这样,在利用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的情况下,在摄像元件包51相对于中间部件52(设置孔52a)在Y轴方向移动第一距离时,不会影响到X轴方向上的第一间隔Cl的设定,而中间部件52相对于保持部件53 (设置孔53a)在X轴方向移动第二距离吋,也不会影响到Y轴方向上的第二间隔的设定。换言之,在以规定的第一间隔Cl形成粘结层67时不必考虑摄像元件包51相对于中间部件52 (设置孔52a)在Y轴方向的位置调整,同时,在以规定的第二间隔C2形成粘结层68时也不必考虑中间部件52相对于保持部件53(设置孔53a)在X轴方向的位置调整。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能够以规定的第一间隔Cl形成的第一粘结层67构成X轴方向(第一方向)的连接,使摄像元件包51与中间部件52相连接,同时以规定的第二间隔C2形成的第二粘结层68构成Y轴方向(第二方向)的连接,从而使中间部件52与保持部件53相连接。而且,利用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还能够在不影响X轴方向上第一间隔Cl的设定的情况下,调整摄像元件包51 (摄像元件16)相对于中间部件52 (设置孔52a)在Y轴方向(第二方向)的位置,同时,在不影响Y轴方向上第二间隔C2的设定的情况下,调整中间部 件52相对于保持部件53 (设置孔53a)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的位置,为此,主要通过调整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在Y轴方向(第二方向)的位置来决定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包51)的Y轴方向的定位精度,并且,主要通过调整中间部件52和保持部件53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的位置来决定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包51)的X轴方向的定位精度。这样便能够在安装摄像元件16之前对摄像元件16 (中心位置Re)在X-Y平面上的位置进行高精度调整。进而,摄像兀件固定机构50能够以第一粘结层67构成X轴方向(第一方向)的连接,使摄像元件包51与中间部件52相连接,同时能够以第二粘结层68构成Y轴方向(第二方向)的连接,从而使中间部件52与保持部件53相连接。该结构与现有技术将保持部件粘结在摄像元件背面的结构相比,避免厚度(Z轴方向的大小)増加。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可将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大小设置为,在X轴方向上设置孔52a的两侧与摄像元件包51之间分别相距第一间隔Cl,因而,只要将摄像元件包51放置到设置孔52a中的X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上,便能够使得ー对第一元件外侧面54分别与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56相距第一间隔Cl。这样便于调整摄像元件包51与中间部件52之间的X轴方向位置关系,同时能够以良好的状态形成连接X轴方向的第一粘接层67,有利于摄像元件包51即摄像元件16与中间部件52之间形成良好的连接。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可将中间部件52的设置孔52a大小设置为,在X轴方向上设置孔52a的两侧与被至于该设置孔52a中的摄像元件包51之间分别相距第一间隔Cl,而且以未图示的液体定量注射装置一次实行粘结剂涂敷的涂敷量为基准来设定第一间隔Cl的大小,该大小适于在第一元件外侧面54和第一中间对向面56之间形成均一厚度的连接,这样,只需进行一次粘结剂涂敷便能够良好地形成ー个第一粘接层67,减少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之间的粘接过程中的粘接次数,提高粘接操作效率。在允许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沿Y轴方向相对移动第一距离的基础上,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设定第三间隔C3,该第一距离至少为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相对于摄像元件包51在Y轴方向的外形中心位置发生偏离时的偏离量许可值(公差),这样能够确保设置孔52a内部具有足以调整Y轴方向位置的间隙,用来吸收摄像元件包51中的公差,进ー步提高摄像元件包51在Y轴方向相对于中间部件51即保持部件53的位置的设定精度。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可将保持部件53的设置孔53a大小设置为,在Y轴方向上设置孔53a的两侧与中间部件52之间分别相距第二间隔C2,因而,只要将中间部件52放置到设置孔53a中的Y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上,便能够使得ー对第二中间对向面61分别与ー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相距第二间隔C2。这样便于调整中间部件52与保持部件之间的Y轴方向位置关系,同时能够以良好的状态形成连接Y轴方向的第二粘接层68,有利于安装在中间部件52上的摄像元件包51即摄像元件16与保持部件53之间形成良好的连接。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可将保持部件53的设置孔53a大小设置为,在Y轴方向上设置孔53a的两侧与被至于该设置孔53a中的中间部件52之间分别相距第二间隔C2,而且以未图示的液体定量注射装置实行一次粘结剂涂敷的涂敷量为基准来设定第二间隔C2的大小,该大小适于在第二中间对向面61和第一保持内侧面63之间形成均一厚度的连接,这样只需用一次粘结剂涂敷便能够良好地形成ー个第二粘接层68,减少摄像元件包51和中 间部件52之间的粘接过程中的粘接次数,提高粘接操作效率。在允许中间部件52和保持部件53沿Y轴方向相对移动第二距离的基础上,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设定第四间隔C4,该第二距离至少为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相对于摄像元件包51在X轴方向的外形中心位置发生偏离时的偏离量许可值(公差),这样能够确保设置孔53a内部具有足以调整X轴方向位置的间隙,用来吸收摄像元件包51中的公差,进ー步提高摄像元件包51在X轴方向相对于保持部件53的位置的设定精度。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在中间部件52上设有粘接用欠缺部58,该粘接用欠缺部58具有相对于Y-Z平面倾斜的粘接剂接受面58a,该粘结剂接受面58a越靠近Z轴负方向便越接近摄像元件包51的第一元件外侧面54,因此,只要从Z轴正方向一侧向粘接用欠缺部58注入粘结剂,该粘结剂便能够在粘结剂接受面58a和第一元见外侧面54之间形成连接,简化了第一粘接层67的成形操作。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中,保持部件53上设有粘结用欠缺部65,该粘结用欠缺部65具有相对于X-Z平面倾斜的粘结剂接受面65a,该粘结剂接受面65a越往Z轴负方向就越接近中间部件52的第二中间对象面61,为此,只要从Z轴正方向一方向粘结剂欠缺部65注入粘结剂,该粘结剂便能够连接粘结剂接受面65a和第二中间对向面61,便于第二粘结层68的成形操作。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构成为,中间部件52以Z轴为中心包围摄像元件包51,同时,保持部件53亦以Z轴为中心包围中间部件52,因此,与在摄像元件背面贴保持部件的现有结构相比,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有利于避免厚度(Z轴方向的大小)増加。尤其是在实施例I中,由于Z轴方向上中间部件52以及保持部件53的厚度小于摄像元件包51的厚度,因此,可将摄像元件包51的厚度作为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的厚度。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中利用紫外线硬化类型的粘结剂作为形成第一粘结层67和第二粘结层68的粘结剂。只要是在照射紫外线之前,即便注入了粘结剂,也能够进行位置调整,为此,能够更加正确地设定摄像元件包51的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 (中心位置Re)相对于保持部件53在X-Y平面上的位置。
利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的数码相机10通过载置台33在垂直于摄影光轴(Z轴方向)的面(X-Y平面)内移动来进行抖动补偿,由于摄像元件包51被适当安装在由载置台33所载置的保持部件上的位置上,因此摄像元件16相对于摄影光学系统的位置合适,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图像。利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的数码相机10通过载置台33在垂直于摄影光轴(Z轴方向)的面(X-Y平面)内移动来进行抖动补偿,由于摄像元件包51被安装在由载置台33所载置的保持部件上的适当位置上,因此摄像元件16相对于摄影光学系统的位置合适,有利于进一歩提高抖动补偿精度。在利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的数码相机10中,与保持部件被贴在摄像元件背面的现有结构相比,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能够避免厚度増大,因此数码相机10本身能够避免外形厚度(Z轴方向的大小)的増大,有利于形成紧凑结构。为此,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装置50能够在不増加厚度的情况下将摄像元件包51固定到相对于保持部件得合适的位置上。 上述实施例I分别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该第一方向垂直于光轴方向,该第二方向只要同时垂直于光轴方向和第一方向便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I。中的第一エ序中,设定步骤S2结束后进入步骤S3,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先实行步骤S3,而后实行步骤S2,或者交错实行步骤S2和S3。上述实施例I的步骤S2和S3是在调整后将粘结剂注入各粘接用欠缺部58中,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先在粘接用欠缺部58中注入粘结剂,而后在步骤S2和S3中进行调整。在上述实施例I中,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固定摄像元件包51的固定方法的第三エ序中,设定步骤S6结束后进入步骤S7,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先实行步骤S7,而后实行步骤S6,或者交错实行步骤S6和S6。上述实施例I的步骤S6和S7是在调整后将粘结剂注入各粘接用欠缺部67中,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先在粘接用欠缺部67中填入粘结剂,而后在步骤S6和S7中进行调整。上述实施例I在中间部件52上设置用于形成第一粘接层67的各个粘接用欠缺部58,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只要能够用第一粘接层67形成X轴方向上第一元件外侧面54和第一中间对向面56之间的第一间隔Cl,使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相连接便可,不一定要设直各粘接用欠缺部58。上述实施例I在保持部件53上设置用于形成第二粘接层68的各个粘接用欠缺部65,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只要能够用第二粘接层68形成Y轴方向上第二中间对向面61和第一保持内侧面63之间的第二间隔C2,使中间部件52和保持部件53相连接便可,不一定要设直备粘接用欠缺部65。〈实施例2>下面利用附图10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以及利用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的数码像机10。本实施例2显示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虽然具有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不同之处,但结构上与上述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基本相同,因而对于结构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此外,该实施例2的数码像机10除了采用了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以外,其他与实施例I的数码像机10相同,因此还省略说明。类似于图4,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构成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实施例2的摄像元件固定机构50A包括摄像元件包51、中间部件52A以及保持部件53A。在此的摄像元件包51的结构与实施例I中相同。中间部件52A具有两个以平板形部件形成的中间片部69。在实施例2中,该两个中间片部69在Z轴方向的厚度小于摄像元件包51,且相对于Y轴线对称,因而,该连个中间片部69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下仅对正X轴方向一侧的中间片部69进行说明。中间片部69包括主体部69a和安装腕部69b,该主体部69a为长板形,其长度在Y轴方向延伸,从该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始向正X轴方向突出形成安装腕部69b。Z轴方向观察到的主体部69a基本为矩形。该主体部69a中平行于Y-Z平面的第一中间对向面56Α 限制X轴负方向ー侧的外形。Z轴方向观察到的安装腕部69b基本呈矩形。该安装腕部69b具有ー对限定Y轴方向外形的外侧面,即平行于X-Z平面的第二中间对向面61A,同时还具有限定正X轴方向一侧外形的外侧面,即平行于Y-Z平面的第三中间对向面62A。中间部件52A的ー对中间片部69的主体部69a的正Y轴方向端部还分别设有中间基准位置59A。—对中间片部69作为中间部件52A,其第一元件外侧面54在X轴方向上与摄像元件包51两侧的第一中间对向面56A相对设置,而在与摄像元件包51的第二元件外侧面55相対的位置上没有任何设置。換言之,本实施例的中间部件52A中没有与实施例I的第四中间对向面57相应的面。为此,本实施例的中间部件52A在Y轴方向的大小相对小于实施例I的中间部件52。保持部件53A以平板形部件形成。在实施例2中该保持部件53A的Z轴方向厚度小于摄像元件包51的厚度。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保持部件53A基本为矩形,中间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的设置孔53Aa。由于实施例2的中间部件52A的Y轴方向大小小于实施例I的中间部件52,因此可将该保持部件53A以及其中的设置孔53Aa设置为,其在Y轴方向的大小小于实施例I的保持部件53 (设置孔53a)。从Z轴方向观察吋,该设置孔53Aa呈矩形,与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A的外形相似,但大于中间部件52A。设置孔53Aa的边平行于X轴或Y轴,其中平行于Y轴的边的中间设有ー对接受欠缺53b。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接受欠缺53b基本上呈矩形,该接受欠缺53b的边平行于X轴或Y轴。该ー对接受欠缺53b的大小为,能够以一定间隙在其中放置中间部件52A的一对安装腕部69b。为此,保持部件53A在X-Y平面上的形状为框形,用该框形形状来包围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A。ー对接受欠缺53b的壁面包括位于Y轴方向的ー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A以及位于X轴方向的第二保持内侧面64A,该ー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A在Y轴方向分别与安装腕部69b的ー对第二中间对向面61A相对,第二保持内侧面64A在X轴方向与安装腕部69b的第三中间对向面62A相対。保持部件53A中的设置孔53Aa以及该设置孔53Aa的ー对接受欠缺53b的大小设定如下。首先,被置于设置孔53Aa中的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A的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56A在X轴方向分别与第一兀件外侧面54之间相距第一间隔C1A。该第一间隔ClA的设定基于在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56A分别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之间形成第一粘接层67A的粘结剂的材料以及填入量。该第一粘接层67A不同于实施例I的第一粘接层67,形成于第一中间对向面56A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之间。为此,第一间隔ClA以实施例I的未图示液体定量注射装置注射一次粘结剂的涂敷量为基准,在第一中间对向面56A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之间填入用于形成第一粘接层67的粘结剂时,该粘结剂能够形成厚度均一(Z轴方向大小)的第一粘结层67A,以连接第一中间对向面56A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实施例2中该第一间隔ClA被设定为O. 3mm。ー对接受欠缺53b中的第一保持内侧面63A在Y方向上分別与相对设置的中间部件52A的安装腕部69b的第二中间对向面61A相距第二间隔C2A。也就是说,ー对接受欠缺53b的大小被设定为,在容纳中间部件52A的安装腕部69b后,该接受欠缺部53b的Y轴方向两侧与中间部件52A之间相距第二间隔C2A。该第二间隔C2A的设定基于在第一保持内侧面63A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A之间形成第二粘接层68A的粘结剂的材料以及填入量。该第二粘接层68A不同于实施例I的第二粘接层68,其形成于第一保持内侧面63A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A之间。为此,第二间隔C2A以实施例I的未图示液体定量注射装置注射一 次粘结剂的涂敷量为基准,在第一保持内侧面63A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A之间注射用于形成第二粘接层68A的粘结剂时,该粘结剂能够以均一厚度(Z轴方向大小)形成第二粘结层68A,连接第一保持内侧面63A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A。实施例2的第二间隔C2A被设定为O. 3mmο进而,ー对接受欠缺部53b中的第二保持内侧面64A分别在X方向与相对设置的中间部件52A的安装腕部69b的第三中间对向面62A之间相距第四间隔C4。换言之,该对接受欠缺53b的大小被设定为,在容纳中间部件52A之后,该接受欠缺53b的X轴方向两侧与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A(中间片部69)之间相距第四间隔C4。实施例2的第四间隔C4被设定为O. 8mm,与实施例I相同。再者,设置孔53Aa在Y轴方向上的大小被设置为能够容纳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A (中间片部69),该大小与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52A (中间片部69)移动第一距离的摄像元件包51的位置无关。保持部件53A上的保持基准位置66被设置在不会影响到包含ー对接受欠缺53b在内的设置孔53Aa的位置。实施例2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的固定方法如下,在相当于实施例I (參见图8)步骤SI的操作中,将摄像元件包51设置到X轴方向上ー对中间片部69之间。而后,在相当于步骤S2的操作中,将ー对中间片部69上的中间基准位置59A与摄像元件包51外形(各第一元件外侧面54)之间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进而,在相当于步骤S3的操作中,在Y轴方向上将ー对中间片部69的中间基准位置59与摄像元件包51中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之间设定为规定位置关系。而后,在相当于步骤S4的操作中,在相距第一间隔Cl的第一中间对向面56A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之间填入粘结剂,形成连接X轴方向的第一粘接层67。在相当于步骤S8的操作中,相距第二间隔C2A的第一保持内侧面63A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A之间填入粘结剂,形成连接Y轴方向的第二粘结层68A。除此以外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中,以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相同的步骤来固定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包51)。
实施例2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数码像机10)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 (数码像机10)基本相同,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I大致相同的效果。加之,实施例2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数码像机10)的中间部件52A中,Y轴方向上与摄像元件包51的一对第二元件外侧面55相对的位置上没有设置任何部件,因此,实施例的中间部件52A与实施例I的中间部件52相比,前者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小。由此,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相比,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在Y轴方向的尺寸相对小,有利于形成紧凑结构。这样,本发明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装置50A可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将摄像元件包适当固定到相对于保持部件的位 置。〈实施例3>以下利用图11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以及利用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的数码像机10。实施例3是一例不同于实施例I和2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基本相同,但改变了实施例2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A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设定,因而,对相同结构部分付与相同标记,并省略说明。与图4相同,图11是实施例3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实施例3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包括摄像元件包51、中间部件52B以及保持部件53B。该摄像元件包51的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中间部件52B与实施例52A的中间部件52A结构相同,具有一对中间片部69B。该一对中间片部69B相对于X轴对称。为此,中间片部52B的主体部69a上平行于X-Z平面的第一中间对向面56B为主体部69a在Y轴方向的外侧面。中间片部52B的安装腕部69b具有一对X轴方向的外侧面,即平行于Y-Z平面的第二中间对向面61A,同时还具有Y轴方向的外侧面,即平行于X-Z平面的第三中间对向面62A。在中间部件52B的一对中间片部69B的主体部69a的正X轴方向端部还分别设有中间基准位置59B。一对中间片部69B作为中间部件52B,其中各自的第一元件外侧面54分别在Y轴方向上与摄像元件包51两侧相对设置。对此,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中,摄像元件包51的一对第一元件外侧面54B为Y轴方向外侧面,一对第二元件外侧面55B为X轴方向的外侧面。由此可见,中间部件52B中与摄像元件包51的第二元件外侧面55B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位置上没有任何设置。换言之,中间部件52B中不存在相当于实施例I的第四中间对向面57的面。为此,本实施例的中间部件52B在X轴方向的大小可相对小于实施例I的中间部件52。保持部件53B与实施例I的保持部件53A结构相同,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保持部件53B基本上为矩形,中间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的设置孔53Ba,该设置孔53Ba与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B的外形相似,但大于中间部件52B。设置孔53Ba的边平行于X轴或Y轴,其中平行于Y轴的边的中间设有一对接受欠缺53Bb。从Z轴方向观察到的一对接受欠缺53Bb基本上呈矩形,该接受欠缺53Bb的边平行于X轴或Y轴。该一对接受欠缺53b的大小为,能够以一定间隙在其中放置中间部件52B的一对安装腕部69b。为此,保持部件53B在X-Y平面上呈框形,用该框形形状来包围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B。一对接受欠缺53Bb的壁面包括位于X轴方向的一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B以及位于Y轴方向的第二保持内侧面64B,一对第一保持内侧面63B在X轴方向分别与安装腕部69b的一对第二中间对向面61B相对,第二保持内侧面64B在Y轴方向与安装腕部69b的第三中间对向面62B相对。保持部件53B中的设置孔53Ba以及该设置孔53Ba的一对接受欠缺53Bb的大小设定如下。首先,被置于设置孔53Ba中的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B的一对第一中间对向面56B在Y轴方向分别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B之间相距第一间隔C1B。该第一间隔ClA的设定基于在一对第一中间对向面56B分别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B之间形成第一粘接层67B的粘结剂的材料以及填入量。该第一粘接层67B与实施例2的第一粘接层67A相同,形成于第一中间对向面56B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B之间。为此,第一间隔ClB以实施例I的未图示液体定量注射装置注射一次粘结剂的涂敷量为基准,在第一中间对向面56B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B之间注射用于形成第一粘接层67B的粘结剂时,该粘结剂能够形成均一厚度(Z轴方向大小)的第一粘结层67B,以连接第一中间对向面56B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B。实施例3中该第一间隔ClB被设定为O. 3mm。 其次,一对接受欠缺53Bb中的第一保持内侧面63B在X方向上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中间部件52B的安装腕部69b的第二中间对向面61B相距第二间隔C2B。也就是说,一对接受欠缺53Bb的大小被设定为,在容纳中间部件52B的安装腕部69b后,该接受欠缺部53Bb的X轴方向两侧与中间部件52B之间相距第二间隔C2B。该第二间隔C2B的设定基于在第一保持内侧面63B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B之间形成第二粘接层68B的粘结剂的材料以及填入量。该第二粘接层68B与实施例2的第二粘接层68A相同,形成于第一保持内侧面63B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B之间。为此,第二间隔C2A以实施例I的未图示液体定量注射装置注射一次粘结剂的涂敷量为基准,在第一保持内侧面63B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B之间注射用于形成第二粘接层68B的粘结剂时,该粘结剂能够以均一厚度(Z轴方向大小)形成第二粘结层68B,连接第一保持内侧面63B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B。实施例3的第二间隔C2B被设定为O. 3mm。进而,一对接受欠缺部53Bb中的第二保持内侧面64B分别在Y方向与相对设置的中间部件52B的安装腕部69b的第三中间对向面62B之间相距第四间隔C4。换言之,该对接受欠缺53Bb的大小被设定为,在容纳中间部件52B之后,该接受欠缺53Bb的Y轴方向两侧与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B的中间片部69B之间相距第四间隔C4。实施例3的第四间隔C4被设定为O. 8mm,与实施例I相同。再者,设置孔53Ba在X轴方向上的大小被设置为能够容纳夹持摄像元件包51的中间部件52B (中间片部69B),该大小与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52B (中间片部69B)移动第一距离的摄像元件包51的位置无关。此外,保持部件53B上的保持基准位置66B被设置在不会影响到包含一对接受欠缺53Bb在内的设置孔53Ba的位置。实施例3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的固定方法如下,在相当于实施例I (参见图8)步骤SI的操作中,将摄像元件包51设置到Y轴方向上一对中间片部69B之间。而后,在相当于步骤S2的操作中,将一对中间片部69B上的中间基准位置59B与摄像元件包51外形(各第一元件外侧面54B)之间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进而,在相当于步骤S3的操作中,在X轴方向上将一对中间片部69B的中间基准位置59B与摄像元件包51中摄像元件16的受光面16a的中心位置Re之间设定为规定位置关系。而后,在相当于步骤S4的操作中,在相距第一间隔ClB的第一中间对向面56B与第一元件外侧面54B之间填入粘结剂,形成连接Y轴方向的第一粘接层67B。在相当于步骤S8的操作中,相距第二间隔C2B的第一保持内侧面63B与第二中间对向面61B之间填入粘结剂,由此形成连接X轴方向的第二粘结层68B。除此以外在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中,以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相同的步骤来固定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包51)。实施例3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数码像机10)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 (数码像机10)基本相同,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I大致相同的效果。加之,在实施例3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数码像机10)的中间部件52B中X轴方向上与摄像元件包51的一对第二元件外侧面55相对的位置上没有设置任何部件,因此,实施例3的中间部件52B与实施例I的中间部件52相比,前者在X轴方向的尺寸相对小。由此,与实施例I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相比,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B在X轴方向的尺寸相对小,有利于形成紧凑结构。 这样,本发明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装置50B可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将摄像元件包固定到合适的相对于保持部件的位置。以上的各项实施例例举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50A、50B来具体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但是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即该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具备以下部件,摄像元件包,其中包含用受光面来取得被摄体像的摄像元件,该摄像元件包在垂直于所述受光面的光轴方向观察时呈矩形;中间部件,具有一对第一中间对向面,该一对第一中间对向面分别与所述摄像元件包中一对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元件外侧面之间以第一间隔相对设置,而且该中间部件被允许相对于该摄像元件包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第一粘接层,粘接所述元件外侧面和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形成连接;保持部件,具有一对保持内侧面,该一对保持内侧面分别与所述中间部件中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对第二中间对向面之间以第二间隔相对设置,而且允许该保持部件与所述中间部件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第二距离;以及,第二粘接层,粘接所述第二中间对向面和所述保持内侧面,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间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的半值,所述第二间隔小于所述第二距离的半值。以上的各项实施例例举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50A、50B来具体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但是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只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之间不但可以调整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包51)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以规定的第一间隔Cl形成第一粘接层67构成的粘接,并且,中间部件52和保持部件53之间不但可以调整摄像元件16 (摄像元件包51)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同时还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以规定的第二间隔C2形成第二粘接层68构成的粘接。进而,上述各项实施例用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作为形成第一粘接层67和第二粘接层68的粘结剂,但是,本发明不受此限制,只要能够粘接摄像元件包51和中间部件(52等),或者能够粘接中间部件(52等)和保持部件(53等)便可以用作为本发明的粘结剂。再者,上述各项实施例利用数码像机10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此限制,只要是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50、50A、50B)的装置,即所谓个人数据助手(personal data assistant,PDA)或手机等携带型信息终端装置或图像输入装置等等电子设备便可。近年来这些电子设备中搭载照相机功能,虽然外观有所不同,但是照相机功能结构实质上与数码像机10相同。以上利用各项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但是本发 明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在具体结构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更改本设计结构或增减部件,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任何设计更改等均属于本发明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干, 具备以下部件 摄像元件包,其中包含用受光面来取得被摄体像的摄像元件,在垂直于所述受光面的光轴方向观察到的该摄像元件包呈矩形; 中间部件,具有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该ー对第一中间对向面分别与所述摄像元件包中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对元件外侧面之间以第一间隔相对设置,而且该中间部件被允许在保持与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状态下,相对于该摄像元件包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 第一粘接层,粘接所述元件外侧面和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形成连接; 保持部件,具有ー对保持内侧面,该ー对保持内侧面分别与所述中间部件中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ー对第二中间对向面之间以第二间隔相对设置,而且该保持部件被允许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距离;以及, 第二粘接层,粘接所述第二中间对向面和所述保持内侧面,形成连接, 所述第一间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的半值,所述第二间隔小于所述第二距离的半值。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保持部件以所述保持内侧面作为第一保持内侧面,同时还具有ー对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保持内侧面, 所述中间部件还具有ー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別与所述第二保持内侧面相对的第三中间对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摄像元件包以所述元件外侧面为第一元件外侧面,同时还具有ー对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元件外侧面, 所述中间部件具有ー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別与所述第二元件外侧面相对的第四中间对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摄像元件包与所述中间部件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的许可距离,该相对移动使得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中间部件中的中间基准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的许可距离,该相对移动使得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保持基准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粘接层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ー对元件外侧面各自与相対的一对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之间分别相距所述第一间隔,而且,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中间部件中的中间基准位置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粘接所述摄像元件包和所述中间部件形成的连接, 所述第二粘接层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对所述第二中间对向面各自与相対的ー对所述保持内侧面之间分别相距所述第二间隔,而且,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保持基准位置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粘接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保持部件形成的连接。
6.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搭载权利要求I 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
7.ー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搭载权利要求I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
8.一种摄像元件固定方法,其特征在干, 使用权利要求I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来固定摄像元件, 其中包括以下エ序 第一エ序,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摄像元件包和所述中间部件,使得ー对所述元件外侧面与各自相対的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之间相距所述第一间隔,同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使得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中间部件中的中间基准位置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第二エ序,在保持所述地以供需中的位置关系的同时,在所述元件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中间对向面之间填入粘结剂,形成第一粘结层; 第三エ序,所述摄像元件包被固定到所述中间部件上后,该中间部件和所述保持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使得一对所述中间对向面分别与各自相対的所述保持内侧面之间分别向距所述第二间隔,同时,所述中间部件和所述保持部件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移动,是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心位置和所述保持部件上的保持基准位置之间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 第四エ序,在保持所述第三エ序中形成的位置关系的状态下,将粘结剂填入所述第二中间对向面与保持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和固定方法以及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摄像元件固定到相对于保持部件的适当位置上而不加大结构厚度的摄像元件固定结构。其包括摄像元件包(51)、具有与摄像元件包的元件外侧面(54)以第一间隔C1相对的第一中间对向面(56)且可在Y方向上相对移动第一距离的中间部件(52);元件外侧面和第一中间对向面之间的第一粘接层(67);具有与中间部件的第二中间对向面(61)之间以第二间隔C2相对的保持内侧面(63)且可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第二距离的保持部件(53);第二中间对向面和保持内侧面之间的第二粘接层(68),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分别小于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半值。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2868848SQ2012102252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安藤隆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