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及邮件发送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975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及邮件发送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及邮件发送平台。
背景技术
国际化邮件地址协议RFC6532描述了一种新的邮件地址描述方式。通过该方式可以直接使用多国语言直接描述邮件地址,例如张三@公司.中国。该协议可以很好地扩充目前日趋紧缺的邮件地址资源,并以更简单直观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邮件通信服务。RFC6532在2012年2月才正式成为RFC协议。目前的支持该协议邮件系统并不多见,在不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中,对于包含非ASCII码的邮件地址,各自可能有不一样的解析方法,最终可能会导致看到邮件地址是乱码,同时这些系统也不能对该邮件地址发 目。 目前绝大多数的邮件系统支持RFC2047协议。该协议为邮件地址增加一段描述信息,该描述信息可以包含非ASCII字符,但不能解析包含非ASCII字符的邮件地址部分,即RFC2047也无法兼容RFC6532协议的邮件地址。国际化邮件地址扩展SMTP协议RFC6531,描述了当包含RFC6532格式邮件地址的邮件发送到不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的时候,可以拒绝投递该封邮件,或者重新选择其他支持RFC6532的投递代理进行投递。综上所述,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如果发送包含非ASCII字符的邮件地址的邮件到不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可能会造成投递失败、或者收信人不能正确阅读发信人的地址、或者收信人不能正确回复发信人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的时候,邮件用户只能跟同样是使用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的其他用户进行正确的通信,而不能跟现有的、占市场绝大部分的普通邮件系统的用户进行正确的交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及邮件发送平台,可解决新旧两种邮件系统的之间通信问题,在不改变目前旧有的不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的前提下,让使用支持RFC 6532格式邮件地址的用户,能正确地、平滑畅通地与旧系统的用户互相通信交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包括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邮件,所述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中包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地址包括用户名及域名;所述第一邮件系统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判断为是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判断为否时,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所述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邮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根据所述预设域名及预设用户名,生成预设邮件地址,并存储至所述地址列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构建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的步骤包括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域名;注册所述预设域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构建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的步骤还包括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将所述域名进行Punycode编码,生成预设域名;注册所述预设域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构建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的步骤包括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用户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构建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的步骤还包括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将所述用户名进行Punycode编码,生成预设用户名。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邮件发送平台,包括一种邮件发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发送平台包括第一邮件系统及第二邮件系统,所述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第一邮件系统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的查找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查询地址列表,并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与所述查找单元相连的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查找单元所提取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与所述判断单元及替换单元分别相连的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及将经所述替换单元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邮件系统还包括域名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用户名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与所述域名构建单元及用户名构建单元分别相连的邮件地址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构建单元所构建的预设域名及用户名构建单元所构建的预设用户名,生成预设邮件地址,并存储至地址列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域名构建单元包括第一域名子单元,用于利用ASCII码构造并注册预设域名;第二域名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将所述域名进行Punycode编码以生成预设域名,并注册所述预设域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用户名构建单元包括第一用户名子单元,用于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用户名;第二用户名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将所述用户名进行Punycode编码,生成预设用户名。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不改变目前旧有的不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的前提下,引入预设邮件地址,为支持RFC 6532格式邮件地址的终端用户提供纯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映射,实现非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与纯ASCII码格式的邮件地址的自动智能转换。让使用支持RFC 6532格式邮件地址,且邮件地址包含非ASCII编码的终端用户能借助预设邮件地址,正确地、平滑畅通地与旧系统的用户互相通信交流。而且对双方用户来说是使用透明,用户无需关心目前跟自己通信的收信方是否正在使用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让用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另外,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通过预设域名、预设用户名的方法,构建预设邮件地址。构建时,可以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邮件地址,还可以通过扩展Punycode编码方式,把只作用于域名的Punycode编码方式,扩展应用到整个邮件地址的转换,实现预设邮件地址的构建。


图I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
图2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
图3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平台的结构示意 图4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平台中第一邮件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平台中第一邮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域名构建单元的结构示意 图7是图5中用户名构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I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包括
S100,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邮件。所述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中包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地址包括用户名及域名。S101,所述第一邮件系统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
判断为是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判断为否时,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所述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邮件时,第一邮件系统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当第一邮件系统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终端用户通过第一邮件系统将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当第一邮件系统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第一邮件系统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所述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需要说明的是,地址列表内预存有由纯ASCII码组成的预设邮件地址,其中一个终端用户可以对应多个预设邮件地址,第一邮件系统查询地址列表时,只需提取任意一个与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即可。优选地,提取预设邮件地址时,根据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选择顺序,或者根据系统管理员设定的顺序进行选择。另外,将第一邮件系统提取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替换的部分包括邮件 Mime 头部中的 From/ResentFrom/Sender/ResentSender/To/CC/BCC/ReplyTo/ResentTo/ ResentCC/ ResentBCC/ ResentReplyTo 等描述邮件地址的位置,还包括SMTP传输协议中的Mail From/Rcpt To能描述邮件地址的指令。例如,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A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B发送邮件,其中,第一邮件系统及第二邮件系统均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终端用户A在第一邮件系统上填写发信人的邮件地址为“张三@公司.中国”收件人(即目标用户B)的邮件地址为“lisi@kehu. cn”。发件时,第一邮件系统判断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经判断后,第一邮件系统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此时,终端用户A通过第一邮件系统将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B。由于目标用户B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因此目标用户B可直接看到邮件的发信人的邮件地址为“张三@公司.中国”,并且可以正常地回复邮件至终端用户A。又如,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A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B发送邮件,其中,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但支持RFC2047格式的邮件地址。终端用户A在第一邮件系统上填写发信人的邮件地 址为“张三@公司.中国”收件人(即目标用户B)的邮件地址为“lisi@kehu.cn”。发件时,第一邮件系统判断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经判断后,第一邮件系统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此时,终端用户A通过第一邮件系统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提取出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邮件地址“张三@公司.中国”,替换的部分包括邮件Mime头部中的 From/ResentFrom/Sender/ResentSender/To/CC/BCC/ReplyTo/ResentTo/ ResentCC/ResentBCC/ ResentReplyTo等描述邮件地址的位置,及SMTP传输协议中的Mail From/Rcpt To能描述邮件地址的指令。替换成功后,终端用户A通过第一邮件系统将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B。由于目标用户B支持RFC2047格式的邮件地址,因此目标用户B可直接知道邮件的发信人的邮件地址为“张三@公司.中国”,并且可通过预设邮件地址给终端用户A回复邮件,相应地,当第一邮件系统收到目标用户B的回复时,可根据预设邮件地址清楚地知道该回复是发送给终端用户A的。图2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包括
S200,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优选地,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时,可以利用ASCII码直接构造预设域名,而预设域名经注册后便可使用。相应地,在利用ASCII码直接构造预设域名时,可提取原有的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根据所述域名的英文、拼音等进行转换。更佳地,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时,还可以提取原有的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将所述域名进行Punycode编码以生成预设域名,相应地,预设域名经注册后便可使用。例如,域名“公司.中国”经Punycode编码后生成的预设域名为“xn_55qx5d.xn-fiqs8s,,。需要说明的是,构建预设域名时,可选择ASCII码直接构造预设域名,也可选择Punycode编码构造预设域名。S201,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
优选地,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时,可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用户名。相应地,在利用ASCII码直接构造预设域名时,可提取原有的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根据所述用户名的英文、拼音、编号等进行转换。更佳地,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时,还可以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将所述用户名进行Punycode编码以生成预设用户名。例如“张三”经Punycode编码后生成的预设用户名为“xn_ehQ892B”。需要说明的是,构建预设用户名时,可选择ASCII码直接构造预设用户名,也可选择Punycode编码构造预设用户名。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0与步骤S201之前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在进行步骤S200 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步骤S201。S202,根据所述预设域名及预设用户名,生成预设邮件地址,并存储至所述地址列表。将所述步骤S200所构建的预设域名及步骤S201所构建的预设用户名组合起来,即生成预设邮件地址。由于构建的预设域名及构建的预设用户名的方法均有多种,因此采用不同的方法,便可组合出多种的预设邮件地址。例如,非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张三@公司.中国”,其用户名为“张三”、域名为“公司.中国”,其中“张三”的Punycode编码结果为“xn-ehQ892B”,“公司.中国”的Punycode编码结果为“xn_55qx5d. xn_fiqs8s”,同时,为“张三”设置ASCII码“zhangsan”,为“公司.中国”设置ASCII码“office.cn”。若构建预设用户名及域名时均采用Punycode编码,则可生成预设邮件地址为“xn_ehQ892B@ xn_55qx5d. xn_fiqs8s” ;若构建预设用户名及域名时均采用ASCII码,则可生成预设邮件地址为“zhangsan § office,cn” ;若构建预设用户名采用Punycode编码,构建域名时均采用ASCII码,则可生成预设邮件地址为“xn-ehQ892B@ office, cn”;若构建预设用户名采用ASCII码,构建域名时均采用Punycode 编码,则可生成预设邮件地址为 “zhangsan @ xn_55qx5d. xn_fiqs8s”。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向外发送邮件前,需为所述邮件地址构建预设邮件地址,若所述邮件地址已有由纯ASCII码组成的预设邮件地址,则无需进行步骤S200、步骤S201及步骤S202 ;若所述邮件地址没有由纯ASCII码组成的预设邮件地址,则需进行先步骤S200、步骤S201及步骤S202以构建预设邮件地址。S203,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邮件。所述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中包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地址包括用户名及域名。S204,所述第一邮件系统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
判断为是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判断为否时,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所述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邮件时,第一邮件系统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当第一邮件系统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终端用户通过第一邮件系统将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当第一邮件系统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第一邮件系统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所述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2所生成的预设邮件地址,均存储至所述地址列表中。其中一个终端用户可以对应多个预设邮件地址,第一邮件系统查询地址列表时,只需提取任意一个与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即可。优选地,提取预设邮件地址时,根据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选择顺序,或者根据系统管理员设定的顺序进行选择。另外,将第一邮件系统提取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替换的部分包括邮件 Mime 头部中的 From/ResentFrom/Sender/ResentSender/To/CC/BCC/ReplyTo/ResentTo/ ResentCC/ ResentBCC/ ResentReplyTo 等描述邮件地址的位 置,还包括SMTP传输协议中的Mail From/Rcpt To能描述邮件地址的指令。例如,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A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B发送邮件,其中,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但支持RFC2047格式的邮件地址。终端用户A在第一邮件系统上填写发信人的邮件地址为“张三@公司.中国”收件人(即目标用户B)的邮件地址为“IisiOkehu. cn”。发件时,第一邮件系统判断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经判断后,第一邮件系统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此时,终端用户A通过第一邮件系统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所述预设邮件地址为“zhangsan @ office.cn”。将“zhangsan @ off ice. cn”替换邮件中的“张三 O 公司.中国”,替换的部分包括邮件 Mime 头部中的 From/ResentFrom/Sender/ResentSender/To/CC/BCC/ReplyTo/ResentTo/ ResentCC/ ResentBCC/ ResentReplyTo 等描述邮件地址的位置,及SMTP传输协议中的Mail From/Rcpt To能描述邮件地址的指令。替换成功后,终端用户A通过第一邮件系统将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B。由于目标用户B支持RFC2047格式的邮件地址,因此目标用户B可直接知道邮件的发信人的邮件地址为“张三@公司.中国”,并且可通过预设邮件地址给终端用户A回复邮件,相应地,当第一邮件系统收到目标用户B的回复时,可根据预设邮件地址清楚地知道该回复是发送给终端用户A的。图3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平台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邮件发送平台3包括第一邮件系统I及第二邮件系统2,所述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邮件系统I及第二邮件系统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邮件系统I及第二邮件系统2之间可以互相发送邮件。图4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平台3中第一邮件系统I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邮件系统I包括
判断单元11,用于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2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与所述判断单元11相连的查找单元12,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11判断出所述第二邮件系统2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查询地址列表,并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需要说明的是,地址列表内预存有由纯ASCII码组成的预设邮件地址,其中一个终端用户可以对应多个预设邮件地址,查找单元12查询地址列表时,只需提取任意一个与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即可。优选地,提取预设邮件地址时,根据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选择顺序,或者根据系统管理员设定的顺序进行选择。与所述查找单元12相连的替换单元13,用于将所述查找单元12所提取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需要说明的是,,将提取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替换的部分包括邮件 Mime 头部中的 From/ResentFrom/Sender/ResentSender/To/CC/BCC/ReplyTo/ResentTo/ ResentCC/ ResentBCC/ ResentReplyTo 等描述邮件地址的位置,还包括SMTP传输协议中的Mail From/Rcpt To能描述邮件地址的指令。与所述判断单元11及替换单元13分别相连的发送单元14,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 11判断出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及将经所述替换单元14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2的目标用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邮件系统I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2的目标用户发送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邮件时,第一邮件系统I的判断单元11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2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当判断单元11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2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发送单元14将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2的目标用户;当判断单元11判断出第二邮件系统2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查找单元12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通过替换单元13将查找单元12提取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由发送单元14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2的目标用户。图5是本发明一种邮件发送平台3中第一邮件系统I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与图4不同的是,所述第一邮件系统I还包括
域名构建单元15,用于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I的预设域名。用户名构建单元16,用于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与所述域名构建单元15及用户名构建单元16分别相连的邮件地址构建单元17,用于根据所述域名构建单元15所构建的预设域名及用户名构建单元16所构建的预设用户名,生成预设邮件地址,并存储至地址列表。例如,非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张三@公司.中国”,其用户名为“张三”、域名为“公司.中国”。若采用域名构建单元15构建预设域名为“office.cn”,采用用户名构建单元16构建预设用户名为“zhangsan”,此时邮件地址构建单元17合成预设邮件地址为“zhangsan § office, cn,,。更佳地,如图6所示,域名构建单元15包括
第一域名子单元151,用于利用ASCII码构造并注册预设域名。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时,可以利用ASCII码直接构造预设域名,而预设域名经注册后便可使用。例如“office, cn”。第二域名子单元152,用于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将所述域名进行Punycode编码以生成预设域名,并注册所述预设域名。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I的预设域名时,还可以提取原有的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将所述域名进行Punycode编码以生成预设域名,相应地,预设域名经注册后便可使用。例如,域名“公司.中国”经Punycode编码后生成的预设域名为“xn_55qx5d.xn-fiqs8s,,。更佳地,如图7所示,用户名构建单元16包括
第一用户名子单元161,用于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用户名。例如“zhangsan” 。第二用户名子单元162,用于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将所述用户名进行Punycode编码’生成预设用户名。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时,还可以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将所述用户名进行Punycode编码以生成预设用户名。例如“张三”经Punycode编码后生成的预设用户名为“xn-ehQ892B”。由上可知,通过为非ASCII码邮件地址构建预设邮件地址,可以在不改变目前旧有的不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的前提下,为支持RFC 6532格式邮件地址的终端用户提供纯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映射,实现非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与纯ASCII码格式的邮件地址的自动智能转换。让使用支持RFC 6532格式邮件地址,且邮件地址包含非ASCII编码的终端用户能借助预设邮件地址,正确地、平滑畅通地与旧系统的用户互相通信交流。另外,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通过预设域名、预设用户名的方法,构建预设邮件地址。构建时,可以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邮件地址,还可以通过扩展Punycode编码方式,把只作用于域名的Punycode编码方式,扩展应用到整个邮件地址的转换,实现预设邮件地址的构建。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邮件,所述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中包含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所述邮件地址包括用户名及域名; 所述第一邮件系统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 判断为是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 判断为否时,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所述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邮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 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 根据所述预设域名及预设用户名,生成预设邮件地址,并存储至所述地址列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的步骤包括 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域名; 注册所述预设域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的步骤还包括 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 将所述域名进行Punycode编码,生成预设域名; 注册所述预设域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的步骤包括 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用户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的步骤还包括 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 将所述用户名进行Punycode编码,生成预设用户名。
7.一种邮件发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发送平台包括第一邮件系统及第二邮件系统,所述第一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 所述第一邮件系统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 与所述判断单元相连的查找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邮件系统不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查询地址列表,并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 与所述查找单元相连的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查找单元所提取的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与所述判断单元及替换单元分别相连的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及将经所述替换单元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邮件发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邮件系统还包括 域名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第一邮件系统的预设域名; 用户名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终端用户的预设用户名; 与所述域名构建单元及用户名构建单元分别相连的邮件地址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构建单元所构建的预设域名及用户名构建单元所构建的预设用户名,生成预设邮件地址,并存储至地址列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邮件发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域名构建单元包括 第一域名子单元,用于利用ASCII码构造并注册预设域名; 第二域名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域名,将所述域名进行Punycode编码以生成预设域名,并注册所述预设域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邮件发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名构建单元包括 第一用户名子单元,用于利用ASCII码构造预设用户名; 第二用户名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的用户名,将所述用户名进行Punycode编码’生成预设用户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包括第一邮件系统的终端用户向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发送邮件;所述第一邮件系统判断所述第二邮件系统是否支持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判断为是时,将所述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判断为否时,查询地址列表,提取一个与所述终端用户相对应的预设邮件地址,将所述预设邮件地址替换所述邮件中RFC6532格式的邮件地址,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邮件发送至第二邮件系统的目标用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邮件发送平台。采用本发明,在不改变目前旧有的不支持RFC6532的邮件系统的前提下,为支持RFC6532格式邮件地址的终端用户提供纯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映射,实现非ASCII编码的邮件地址与纯ASCII码格式的邮件地址的自动智能转换。
文档编号H04L29/12GK102882767SQ20121032762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陈颖棠, 林延中 申请人:盈世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