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网络的缓存方法

文档序号:798360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平台网络的缓存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包括:初始化云平台,在云平台终端上预配置指向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的路径,在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上预留缓存文件的文件头空间,在文件头空间中自定义文件版本号和编解码方式,云平台终端将本地的图像数据的描述保存在本地内存中,将本地的图像数据写到文件头空间后,并在文件头空间中记录视频帧数,云平台终端在保存工程时,将云平台终端内存中保存的每一帧图像数据的描述写入文件头空间中,云平台终端在文件头空间中的视频帧数和编解码方式之间插入用于记录无效视频区段的无效视频帧号。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实现了终端直接加载上次保存的缓存文件,各终端之间共享缓存文件,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云平台网络的缓存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视频特效处理与合成制作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视频后期特效处理与合成制作中,通常是一组计算机处于同一个网络组中协同工作。视频特效处理与合成制作将视频后期制作过程中生成的缓存文件存放在本地计算机上,提高本地计算机的后期制作效率,但是处于同一网络组中的计算机在缓存上是彼此阻隔的,无法彼此为处于同一网络组中制作同一个视频镜头或者片段的计算机提供相应的缓存服务。
[0003]云平台允许开发者们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转向云计算,是业界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改变。
[0004]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0005]现有技术中协同完成对视频特效处理与合成的各计算机启动工程文件时都需要生成一遍缓存,且各计算机间无法共享生成的缓存文件,无法及时更新编辑进度,降低了协同工作的效率。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初始化云平台终端,在所述云平台终端上预配置指向用于保存缓存文件的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的路径;
[0008]初始化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在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上预留所述缓存文件的文件头空间;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自定义所述缓存文件的文件版本号和编解码方式;
[0009]所述云平台终端将本地的每一帧图像数据的描述保存在本地内存中;
[0010]所述云平台终端将本地的所述每一帧图像数据写到所述文件头空间后,并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记录视频帧数;
[0011]所述云平台终端在保存工程时,将所述云平台终端本地内存中保存的所述每一帧图像数据的描述写入所述文件头空间中;
[0012]所述云平台终端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的所述视频帧数和所述编解码方式之间插入用于记录无效视频区段的无效视频帧号;
[0013]所述云平台终端完成写入所述缓存文件到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
[0014]当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的数据量大于预留的所述文件头空间时,计算出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还需的空间大小,将所述缓存文件中紧接着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后占据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还需的空间大小的图像数据移动到所述缓存文件的末尾,同时修改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0015]当所述无效视频区段包括连续的区段时,将所述无效视频区段的第一帧的帧号和最后一帧的帧号作为所述无效视频帧号。
[0016]根据所述云平台终端预配置指向用于保存缓存文件的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的路径找到相应的所述缓存文件;读取所述文件版本号;判断所述文件版本号与所述云平台终端的版本号是否相同,如果是,则读取所述视频帧数;判断所述视频帧数是否不为零,如果是,则读取并记录所述编解码方式和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判断是否已读取全部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如果是,则读取无效视频帧号;根据所述无效视频帧号删除所述无效视频帧号对应的图像数据描述;根据除所述无效视频帧号对应的图像数据描述之外的图像数据描述获取图像数据。
[0017]所述判断是否已读取全部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具体为:以帧为单位从零开始读取直到达到所述视频帧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缓存文件保存在云平台服务器上,使协同工作的各终端均。当计算机终端打开上次制作视频时所用的工程文件,将自动加载云平台服务器上保存的相对应的缓存文件,不必再次花时间生成一遍缓存。如此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同时,由于缓存文件放在云平台服务器上,且缓存文件本身设计了一种固定的文件格式,所以协同工作的各计算机上终端在打开工程文件时均可以识别到相应的缓存文件,读取信息,如此某一台计算机终端在制作过程中生成的缓存文件可以为他人所用,相互服务,提高了协同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的缓存文件写的流程图;
[0021]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的缓存文件读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的缓存文件写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0024]步骤S101,初始化云平台终端,在所述云平台终端上预配置指向用于保存缓存文件的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的路径;
[0025]步骤S102,初始化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在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上预留所述缓存文件的文件头空间;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自定义所述缓存文件的文件版本号和编解码方式;
[0026]步骤S103,所述云平台终端将本地的每一帧图像数据的描述保存在本地内存中;
[0027]步骤S104,所述云平台终端将本地的所述每一帧图像数据写到所述文件头空间后,并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记录视频帧数;
[0028]步骤S105,所述云平台终端在保存工程时,将所述云平台终端本地内存中保存的所述每一帧图像数据的描述写入所述文件头空间中;
[0029]当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的数据量大于预留的所述文件头空间时,计算出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还需的空间大小,将所述缓存文件中紧接着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后占据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还需的空间大小的图像数据移动到所述缓存文件的末尾,同时修改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
[0030]步骤S106,所述云平台终端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的所述视频帧数和所述编解码方式之间插入用于记录无效视频区段的无效视频帧号。
[0031]当所述无效视频区段包括连续的区段时,将所述无效视频区段的第一帧的帧号和最后一帧的帧号作为所述无效视频帧号。
[0032]如表1所示,所述缓存文件结构如下:
[0033]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初始化云平台终端,在所述云平台终端上预配置指向用于保存缓存文件的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的路径; 初始化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在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上预留所述缓存文件的文件头空间;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自定义所述缓存文件的文件版本号和编解码方式; 所述云平台终端将本地的每一帧图像数据的描述保存在本地内存中; 所述云平台终端将本地的所述每一帧图像数据写到所述文件头空间后,并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记录视频巾贞数; 所述云平台终端在保存工程时,将所述云平台终端本地内存中保存的所述每一帧图像数据的描述写入所述文件头空间中; 所述云平台终端在所述文件头空间中的所述视频帧数和所述编解码方式之间插入用于记录无效视频区段的无效视频帧号; 所述云平台终端完成写入所述缓存文件到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的数据量大于预留的所述文件头空间时,计算出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还需的空间大小,将所述缓存文件中紧接着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后占据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还需的空间大小的图像数据移动到所述缓存文件的末尾,同时修改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无效视频区段包括连续的区段时,将所述无效视频区段的第一帧的帧号和最后一帧的帧号作为所述无效视频帧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平台终端根据所述云平台终端预配置指向用于保存缓存文件的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的路径找到相应的所述缓存文件; 读取所述文件版本号; 判断所述文件版本号与所述云平台终端的版本号是否相同, 如果是,则读取所述视频帧数; 判断所述视频帧数是否不为零, 如果是,则读取并记录所述编解码方式和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 判断是否已读取全部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 如果是,则读取无效视频帧号; 根据所述无效视频帧号删除所述无效视频帧号对应的图像数据描述; 根据除所述无效视频帧号对应的图像数据描述之外的图像数据描述获取图像数据; 所述云平台终端完成从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的磁盘读取所述缓存文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已读取全部所述图像数据的描述,具体为:以帧为单位从零开始读取直到达到所述视频帧数。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3685427SQ20121036160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李磊, 见良, 刘铁华 申请人: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