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138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呼吸效应。这种呼吸效应主要体现在小区容量与覆盖范围的变化关系。图I为UMTS网络不同负载情况下基站覆盖示意图,如图I所示,当小区的负载增大时,小区的容量随之增大,链路所需要的干扰余量增大,从而使得小区的覆盖范围相应变小;当小区的负载减小时,小区的容量也随之减小,链路所需要的干扰余量也会减小,从而使得小区的覆盖范围变大。因此,小区实际的覆盖范围会随着该小区内用户数以及业务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目前,可以通过WCDMA无线网络规划软件在网络规划初期为高负载情况下的覆盖半径预留一定的余量。在基站开通后,可以根据人工测量的结果,利用手动调节的方式提高或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从而对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但是,基站的负载情况是动态变化的,一天之中、或一个月内基站的负载呈现不规则的随机变化。当小区的负载较重时,基站的覆盖半径将会缩小,相应地,若相邻基站的覆盖半径均缩小,则可能在基站之间出现覆盖不连续的区域,或者重叠覆盖区域减小,使得位于该重叠区域的终端可能在进行正常语音和数据业务时,由于切换不成功导致掉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提高终端在覆盖重叠区域内的通信质量。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包括获取扇区的吞吐率;若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则根据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步长值;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步长值的第一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整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步长值对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扇区的吞吐率;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时,根据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步长值;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步长值的第一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整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步长值对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上述处理装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至少一个基站以及至少一个终端;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通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获取基站扇区吞吐率的大小获知扇区的负载情况,在扇区为重负载时利用终端在切换时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对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长值,并将该步长值携带在调整指令中发送给该扇区所属的基站,以使基站对该扇区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将该基站的覆盖范围调整为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为初始值时基本相等的大小,从而使得基站即使在重负载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与相邻基站之间的覆盖重叠区域的大小,使位于覆盖重叠区域内的终端能够进行正常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减少切换不成功或者 乒乓切换情况的发生,提高终端在覆盖重叠区域内的通信质量。


图I为UMTS网络不同负载情况下基站覆盖不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处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中。由于RNC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连接,因此,该处理装置利用RNC与各基站的通信接口,与RNC所连接的各基站通信连接。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例如 WCDMA 网络,但不仅限于此,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2G、3G网络或者其他通信网络中。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扇区的吞吐率。RNC所连接的各基站可能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因此,处理装置需要分别获取RNC所连接的基站的各扇区的吞吐率。接入基站的某个扇区的终端的数量越多时,该扇区的负载越重,相应的,该扇区的吞吐率较高;接入该扇区的终端越少时,该扇区的负载越轻,相应的,该扇区的吞吐率较低。设置重负载门限和轻负载门限,用于判断所获取到的扇区的吞吐率所属的取值范围,其中,重负载门限的数值高于轻负载门限的数值,具体的重负载门限和轻负载门限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应地设置。当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时,可以执行步骤102中的操作。步骤102、若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则根据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步长值。处理装置在获取到各扇区的吞吐率之后,根据所设定的重负载门限和轻负载门限对各扇区的吞吐率进行判断。若判断出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则说明该扇区当前的负载较重。由于当基站的负载较重时,即该基站的吞吐率较高,该基站的容量相应较大,从而导致该基站的覆盖范围缩小,并且基站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因此,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考虑的话,当扇区的负载较重时,即该扇区的吞吐率较高,该扇区的覆盖范围将缩小。从而,根据扇区的吞吐率大小,判断该扇区的覆盖范围是否有所减小。
若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则说明该扇区当前的负载较重,即可判断出该扇区的覆盖范围可能有所减小,因此,需要对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当增大天线的下倾角时,会使得该天线所在扇区的覆盖范围减小,反之,当减小天线的下倾角时,会使得该天线所在扇区的覆盖范围增大。当增大天线的发射功率时,会使得该天线所在扇区的覆盖范围增大,反之,当减小天线的发射功率时,会使得该天线所在扇区的覆盖范围减小。在网络规划时所设计的基站之间存在一定的覆盖重叠区域,当基站由于负载较重导致其覆盖范围缩小时,会使得该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的覆盖重叠区域减小。在覆盖重叠区域减小的情况下,可能使得位于该两个基站边界处的终端出现切换失败或者乒乓切换的情况。由于终端在基站之间进行切换时,会将切换发生时的信号质量数据发送给基站,无论是该终端在切换前所连接的基站,还是在切换后所连接的基站,均会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信号质量数据。若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考虑,则当扇区内的终端发生切换时,基站的该扇区将接收到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当发送切换的终端为多个时,该扇区相应地接收到发生切换的各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其中,信号质量数据属于移动性管理事件信息,可以包括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等能够反映该终端当前的信号质量的数据,信号质量数据移动性管理事件信息。处理装置除了获取各扇区的吞吐率以外,还获取各扇区接收到的终端在切换时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此外,在该处理装置中还预先存储有参考数据表,该参考数据表中包括各扇区在负载较轻时的信号质量数据。因此,处理装置通过以参考数据表中的信号质量数据为基准,根据所获取到的信号质量数据和参考数据表中的信号质量数据,计算出需要对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长值。通过计算出的该步长值,对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该扇区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由于扇区在重负载时的覆盖范围有所缩小,因此,通过对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使得该扇区调整后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对应的覆盖范围与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为初始值时的覆盖范围基本相同。步骤103、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步长值的第一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整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步长值对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处理装置在计算出对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长值之后,向该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第一调整指令。其中,在第一调整指令中携带有对该扇区进行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长值。由于对该扇区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对天线下倾角进行调整,或者对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因此,在处理装置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定调整的规则。例如,根据所计算出的步长值,计算出在对天线下倾角进行调整时需要调整的幅度,或者在对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时需要调整的幅度。 因此,可选的,在第一调整指令中携带步长值的具体形式可以为,通过标识信息表明对该扇区进行调整的调整项,并通过具体数值表明对该调整项进行调整的幅度。基站接收到该处理装置发送的第一调整指令之后,根据第一调整指令中的步长值,对相应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该基站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通过获取基站扇区吞吐率的大小获知扇区的负载情况,在扇区为重负载时利用终端在切换时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对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长值,并将该步长值携带在调整指令中发送给该扇区所属的基站,以使基站对该扇区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将该基站的覆盖范围调整为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为初始值时基本相等的大小,从而使得基站即使在重负载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与相邻基站之间的覆盖重叠区域的大小,使位于覆盖重叠区域内的终端能够进行正常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减少切换不成功或者乒乓切换情况的发生,提高终端在覆盖重叠区域内的通信质量。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小于所述轻负载门限时,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第二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调整指令之后,将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调整为初始值。由于扇区的负载情况是动态变化的,上述处于重负载情况下的扇区转变为轻负载情况时,若仍然采用在重负载时调整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则会导致该扇区的覆盖范围比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为初始值的覆盖范围大,也就是说,该扇区的覆盖范围过大,导致该扇区所属基站与相邻基站的覆盖重叠区域过大,从而导致邻区干扰过大。因此,当处理装置判断出处于重负载情况下的扇区转变为轻负载情况时,即该扇区的吞吐率从原来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的数值,转变为小于轻负载门限的数值时,则需要将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恢复为初始值。具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装置向该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第二调整指令,以指示该基站将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恢复为初始值。其中,可以通过携带标识信息的方式,对该基站的各扇区进行区分。相应地,基站在接收到第二调整指令之后,将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调整为初始值。将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调整为初始值,即天线的下倾角度恢复为初始位置,或天线发射功率的大小恢复为初始的功率大小。
可选的,为了保证扇区在轻负载时,其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为初始值,处理装置可以在每次检测扇区的吞吐率获得该扇区为轻负载的结论时,即向该扇区的基站发送第二调整指令。基站在接收到第二调整指令之后,若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已为初始值,则不需要再进行调整,若不是,则相应地将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调整为初始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在扇区为轻负载的情况下,保证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为初始的工作状态,能够保证该扇区所属基站的覆盖范围不超过规划时所设定的范围,保持与相 邻基站之间覆盖重叠区域的大小,使位于覆盖重叠区域内的终端能够进行正常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减少切换不成功或者乒乓切换情况的发生,提高终端在覆盖重叠区域内的通信质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若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小于所述轻负载门限,则根据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处理装置计算对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步长值时所利用的参考数据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获得。一种方式是,在对处理装置进行初始化配置时,根据网络优化经验预先进行配置,将该参考数据表存储在处理装置中。另一种方式是,处理装置在扇区的吞吐率小于轻负载门限时,即扇区处于轻负载情况时,且该扇区的天线下倾角和天线发射功率为初始值时,获取终端向该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该信号质量数据可能为终端周期性向该扇区上报的,也可能是终端在发生切换时向该扇区上报的。进而处理装置根据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对参考数据表进行维护。具体的,参考数据表的生成和维护过程可以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由于参考数据表为扇区负载较轻时的信号质量数据,因此利用参考数据表作为在扇区重负载情况下,对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基准值,使得调整更有针对性,所获得的调整结果也更合理。并且,由于处理装置所连接的扇区的数量可能较多,因此,利用扇区负载较轻时终端周期性或者在切换时向该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维护该参考数据表,可以使得参考数据表中的数据更准确,更符合该扇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101可以具体为根据预先确定的周期,获取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处理装置获取扇区吞吐率的方式可以是周期性的。周期性地获取各扇区的吞吐率更有利于及时获知各扇区吞吐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时地对扇区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是,在处理装置中设置两个不同的周期,分别作为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第一周期是处理装置在所述扇区为轻负载时从所述扇区获取数据的周期;所述第二周期是处理装置在所述扇区为重负载时从所述扇区获取数据的周期,所述第一周期大于所述第二周期。具体的调整方法为,处理装置在初始时根据第一周期获取扇区的吞吐率,在已经获取到各扇区的吞吐率之后,再根据各扇区吞吐率的不同判断是否需要对获取该扇区吞吐率的周期进行调整。若扇区的吞吐率小于轻负载门限,则继续采用第一周期,周期性地获取该扇区的吞吐率;若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轻负载门限,则采用第二周期,周期性地获取该扇区的吞吐率。其中,判断出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轻负载门限且小于重负载门限之后,或者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之后,均将获取扇区吞吐率的周期调整为第
二周期。由于处理装置周期性的获取各扇区的吞吐率,相应地,处理装置获取各扇区接收到的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时,也可以按照周期获取。也就是说,处理装置在周期性地获取扇区的吞吐率时,还获取上一周期内终端上报给该扇区的信号质量数据,其中上一周期内终端上报给该扇区的信号质量数据是指获取扇区吞吐率的时刻之前的一个周期内终端上报给该扇区的信号质量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处理装置所获取到的终端上报给该扇区的 信号质量数据是已发生的,在判断出该扇区吞吐率大小之前的数据,因此,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处理装置将终端周期性地和在切换时向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均获取到装置中。当判断出扇区的吞吐率小于轻负载门限时,利用所获取到的终端上报的全部的信号质量数据维护参考数据表;当判断出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时,需要从所获取到的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中进行选择,由于扇区在一个周期内可能接收到多个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因此,处理装置从多个终端在切换时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中,任意选择一个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或者选择该周期内第一个发生切换的终端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通过周期性地获取各扇区的吞吐率和终端上报给扇区的信号质量数据,对周期的大小进行调整,不仅有利于及时地获知扇区的负载情况,还有利于及时地根据扇区的负载情况对扇区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而且根据周期性地检测扇区的负载变化,对终端上报的移动性管理事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基站间重叠覆盖区域的变化,从而通过自适应动态微调天线电子下倾角或基站发射功率的方法对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优化,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201、处理装置进行初始化参数配置。处理装置安装部署在RNC设备内。在初始化参数配置时,预置用于获取基站和终端信息所需的各项参数,包括对扇区吞吐率设定的轻负载门限Thlight和重负载门限Thweight,其中 Thweight〉Thlight >0,单位为兆位/秒(Mbps);还包括轻负载情况下获取基站扇区吞吐率的周期,即第一周期Tm,以及重负载情况下获取基站扇区吞吐率的周期Tn,即第二周期,其中Tm > Tn > 0,单位为秒;还包括扇区偏移量△、初始电子下倾角度μ和初始发射功率值P。步骤202、设置获取扇区吞吐率的周期为Tm。初始化设置完成后,处理装置自动配置获取基站中不同扇区的吞吐率周期为Tm。步骤203、获取第i个小区j时刻的吞吐率Th^。处理装置根据周期Tm,获取RNC下第i个小区j时刻的吞吐率Thi, j_。步骤204、判断Thiij是否大于或等于Thlight。若否,则执行步骤205 ;若是,则执行步骤209。步骤205、判断天线的电子下倾角和发射功率是否为初始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02,以确定所采用的周期为Tm ;若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恢复天线的电子下倾角和发射功率为初始设置。处理装置向相应的基站下发命令,将相应扇区的天线电子下倾角和发射功率恢复为初始设置。步骤207、获取扇区内终端在切换区域上报的信息。步骤208、维护扇区覆盖优化信息列表。在此Tm循环周期内,基站监听终端切换事件,并将终端信息上报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各扇区内终端在切换区域上报的信息,建立和维护扇区覆盖优化信息列表,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参考数据表。扇区覆盖优化信息列表中一个或多个条目,每个条目中包括对应的序号、扇区标识(Identity,ID)、接收信号强度α ”信噪比β i、偏移量Aitj其中偏移量为根据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发射功率的初始值获得的扇区覆盖边界上的信噪比。建立扇区覆盖优化信息列表的方法可以为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网络优化经验值预设置。在初始化配置中提前设置各个扇区重叠覆盖参数信息,另一种是,由处理装置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自行学习并维护扇区覆盖优化信息列表信息。具体为,在扇区处于轻负载情况下,即在单扇区吞吐率Thi, J ( Thlight期间,第i个扇区覆盖区域下的终端通过周期测量上报或者通过切换事件测量上报终端在切换点时的参数信息。终端周期测量上报或者通过切换事件测量上报终端在切换点时的参数信息,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质量数据,该信号质量数据包括所述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本实施例中的扇区覆盖优化信息列表,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参考数据表。若所述参考数据表的接收信号强度中包括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则将所述参考数据表中与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相等的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噪比,与所述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噪比取平均值,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中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η其中,单扇区下,与单个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噪比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扇区的吞吐率; 若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则根据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步长值; 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步长值的第一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整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步长值对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扇区的吞吐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小于所述轻负载门限,则根据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 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小于所述轻负载门限时,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第二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调整指令之后,将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调整为初始值。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扇区的吞吐率具体为 在初始时根据第一周期获取扇区的吞吐率,所述第一周期是在所述扇区为轻负载时从所述扇区获取数据的周期; 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轻负载门限时,根据第二周期获取所述扇区的吞吐率,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扇区为重负载时从所述扇区获取数据的周期,所述第一周期大于所述第二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数据包括所述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具体为 若所述参考数据表的接收信号强度中包括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则将所述参考数据表中与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相等的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噪比,与所述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噪比取平均值,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中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若所述参考数据表的接收信号强度中不包括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则将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添加到所述参考数据表中,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中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数据表中还包括所述扇区的偏移量Ai,所述偏移量为根据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发射功率的初始值获得的所述扇区覆盖边界上的信噪比; 相应地,所述根据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步长值具体为 根据所述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从所述参考数据表中获取与所述终端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差值最小的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参考信噪比; 根据所述参考信噪比Pi、所述终端上报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噪比以及所述偏移量Ai,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所述步长值,所述步长值为对I的计算结果进行取整所获得的数值。
6.一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扇区的吞吐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时,根据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步长值;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步长值的第一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整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步长值对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小于所述轻负载门限时,根据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小于所述轻负载门限时,向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第二调整指令,以供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调整指令之后,将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调整为初始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在初始时根据第一周期获取扇区的吞吐率,所述第一周期是在所述扇区为轻负载时从所述扇区获取数据的周期;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轻负载门限时,根据第二周期获取所述扇区的吞吐率,所述第二周期是在所述扇区为重负载时从所述扇区获取数据的周期,所述第一周期大于所述第二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数据包括所述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相应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参考数据表的接收信号强度中包括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时,将所述参考数据表中与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相等的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噪比,与所述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噪比取平均值,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中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参考数据表的接收信号强度中不包括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时,将所述终端周期性地或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添加到所述参考数据表中,维护所述参考数据表中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数据表中还包括所述扇区的偏移量△ i,所述偏移量为根据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发射功率的初始值获得的所述扇区覆盖边界上的信噪比;相应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从所述参考数据表中获取与所述终端上报的接收信号强度差值最小的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参考信噪比β i; 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噪比βi、所述终端上报在切换时向所述扇区上报的信噪比以及所述偏移量Ai,获得用于调整所述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所述步长值,所述步长值为对I的计算结果进行取整所获得的数值。
11.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一所述的处理装置。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至少一个基站以及至少一个终端;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通信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包括,获取扇区的吞吐率;若扇区的吞吐率大于或等于重负载门限,则根据终端在切换时向扇区上报的信号质量数据以及预先存储的参考数据表,获得用于调整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的步长值;向扇区所属的基站发送携带有步长值的第一调整指令,以供基站在接收到第一调整指令之后,根据步长值对扇区的天线下倾角或天线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以使基站的覆盖范围得到调整,使得基站能够保持与相邻基站之间的覆盖重叠区域的大小,使位于覆盖重叠区域内的终端能够进行正常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减少切换不成功或者乒乓切换情况的发生,提高终端在覆盖重叠区域内的通信质量。
文档编号H04W24/02GK102892124SQ20121036191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赵元, 盛煜, 吕召彪, 王蕴实, 张香云, 王健全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