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158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通讯设备主要帮助用户完成电话、短信、彩信的沟通,在移动终端建立通讯录,用于记录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号码、邮件地址等资料,可以很好的满足用户的电话、短信息等通讯需求。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人们不仅仅是通过电话短信来实时的联系好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且除了能运行传统的语音和短信服务外,也可以在其上运行各种各样的其它手机应用,包括电子邮件客户端以及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如国外的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以及国内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等,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手机终端实现更为丰富的沟通交流与信息共享。新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一方面极大的满足了移动终端用户对于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偏好与选择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用户选择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使得用户不能很好的及时掌握与了解到手机内联系人好友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的心情状态、日志、相册等动态信息。通过融合多个社交网络的登陆界面,用户可以在不同社交网络中自由地切换,并访问好友的实时信息。同时,人们在浏览好友的社交网络的过程中,会存在和好友直接沟通交流的需要,如打电话、发短信等。如果用户在访问社交网络时,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关注好友的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和好友保持语音或文字的联系,必将给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沟通的便利性带来巨大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及其系统,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连通线上和线下的实时的沟通交流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完成移动终端的统一登录功能,并整合多个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步骤二,完成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联系人信息与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步骤三,移动终端访问联系人的社交网络,根据关联映射关系,在该社交网络所在页面直接给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或发电子邮件。所述的融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包括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包括SAML令牌认证方式、账号密码方式、OAuth认证方式。所述的融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中,整合SAML令牌认证方式包括
4
由移动终端生成对社交网络登录访问的SAML令牌请求,将该SAML令牌请求发送至身份认证服务器;该身份认证服务器对该SAML令牌请求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将生成SAML令牌返回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持该SAML令牌登录到社交网络。所述的融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包括将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关联映射设置为自动映射,选择社交网络中好友信息与通讯录中联系人相似度最高的映射,并自动保存社交网络标识ID和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到移动终端数据库;当自动映射失败或将自动映射方式转为手动映射方式时,进行手动确认,在获得通讯录中联系人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时,通过手动确认完成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并将映射记录保存在移动终端数据库。所述的融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包括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与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打电话;和/或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与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发短信;和/或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与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邮件地址,根据该联系人的邮箱地址,给联系人发电子邮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系统,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统一登陆模块,用于完成统一登录功能,并整合各种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映射建立模块,连接所述统一登陆模块,用于完成通讯录中联系人和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以及融合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映射建立模块,用于当移动终端在访问联系人的社交网络时,根据关联映射关系在该社交网络页面直接给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和/或发电子邮件。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所述统一登陆模块整合SAML令牌认证方式、账号密码方式、OAuth认证方式。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映射建立模块,包括自动映射模块,用于将通讯录中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关联映射设置为自动映射,选择社交网络中好友信息与通讯录中联系人相似度最高的映射,并自动保存社交网络标识ID和账号ID到移动终端数据库。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所述自动映射模块,还用于当自动映射失败或将自动映射方式转为手动映射方式时,进行手动确认,在获得通讯录中联系人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时,通过手动确认完成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并将映射记录保存在移动终端数据库。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所述融合处理模块,包括通话实现模块,用于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打电话;短信发送模块,用于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并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发短信;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邮箱地址,并根据该联系人的邮箱地址,给联系人发电子邮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移动终端首先完成通讯录中联系人和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移动终端用户在访问联系人的社交网络的过程中,可以在网络页面直接给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或发邮件等,而不需要手动启动通讯或邮件服务。从而搭建了一种连通线上和线下的实时的沟通平台,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便利。


图I是本发明的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客户端获取SAML令牌访问社交网络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的身份认证服务器处理SAML请求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映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的便捷联系操作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用户A交互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如图I所示,是本发明的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流程图。该流程描述了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移动终端完成统一登录的功能,并整合各种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步骤102,移动终端完成通讯录中联系人和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社交网络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步骤103,移动终端用户在访问联系人的社交网络的过程中,在网络页面直接给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或发邮件等,而不需要手动启动通讯或邮件服务。进一步地,步骤101中,为后续操作的基础,它提供统一的登录界面,该界面通过整合各个社交平台的认证方式,例如,SAML令牌认证方式、账号密码方式、OAuth认证方式等等,用户能够仅通过一个界面、一次登录操作轻松自如的登录到各个社交网络,达到同时在线的效果。进一步地,步骤102中,将通讯录中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关联映射的方法首先为自动映射,然后对于未映射成功的联系人,用户进行手动映射。自动映射的原则是信息最接近原则,即选择社交网络中好友信息与通讯录中联系人相似度最高的映射,然后自动保存社交网络标识ID和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到移动终端数据库。如果映射的失败、或者结果有多个,或者自动映射失败则转为用户手动确认方法,用户在已获知通讯录中某联系人姓名、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时,用户通过手动确认完成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并将映射记录保存在移动终端数据库。进一步地,步骤103中,移动终端利用步骤102生成的数据库中的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并调用手机的通话 功能,给联系人打电话。进一步地,步骤103中,移动终端利用步骤102生成的数据库中的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并调用手机的短信功能,给联系人发短信。进一步地,步骤103中,移动终端利用步骤102生成的数据库中的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邮件地址,并调用手机的邮件功能,给联系人发邮件。如图2是本发明的客户端获取SAML令牌访问社交网络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的身份认证服务器处理SAML请求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映射流程图。统一登录的功能需要实现三种方式第一种,直接调用某社交平台开放平台所提供认证相关的应用程序接口(API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整合该社交网络的账号密码认证模块。第二种,通过OAuth认证方式实现,OAuth是一种开放的协议,为桌面程序或者基于BS的Web应用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标准的方式去访问需要用户授权的API服务。OAuth认证授权包括以下步骤A、使用者(第三方软件)向OAuth服务提供商请求未授权的Request Token。向Request Token URL 发起请求。B、OAuth服务提供商同意使用者的请求,并向其颁发未经用户授权的0auth_Token与对应的密钥0auth_Token_Secret,并返回给使用者。C、使用者向OAuth服务提供商请求用户授权的Request Token。向UserAuthorization URL发起请求,请求带上上一步骤拿到的未授权的0auth_Token与其密钥。D、0Auth服务提供商将引导用户授权。该过程可能会提示用户,你想将哪些受保护的资源授权给该应用。此步骤可能会返回授权的Request Token,也可能不返回。如YahooOAuth就不会返回任何信息给使用者。E、Request Token授权后,使用者将向Access Token URL发起请求,将上步授权的Request Token换取成Access Token。这个比第一步A多了一个参数就是Request Token。F、OAuth服务提供商同意使用者的请求,并向其颁发Access Token与对应的密钥,并返回给使用者。G、使用者以后就可以使用上述步骤返回的Access Token访问用户授权的资源。第三种,通过SAML令牌认证实现,该认证方式采取可信的第三方身份认证服务器(IDP)实现,由客户端生成对某社交网络登录访问的SAML令牌请求,经过加密后,将该SAML令牌请求发给身份认证服务器IDP,身份认证服务器IDP对SAML令牌请求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将生成的用于登录的SAML令牌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持该身份认证服务器IDP生成的SAML令牌登录到社交网络,示意图参见图2和图3。
在图2中,本发明的客户端获取SAML令牌访问社交网络的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0,开始;步骤201,判断身份认证服务器IDP身份登录是否成功;若成功,则创建SAML请求报文,初始化身份认证服务器IDP目的地址、发行人、绑定方式,进下一步;否则返回“登录失败” /[目息;步骤202,串行化SAML请求报文为XML ;将SAML请求报文用XML串行化,以方便后续的保存和读入。步骤203,调用服务提供者的私钥对SAML请求报文进行签名;步骤204,发送SAML请求报文到身份认证服务器IDP ;步骤205,接收SAML响应报文(消息);步骤206,反串行化SAML响应报文;步骤207,客户手执SAML令牌访问该社交网络的系统接口 ;步骤208,判断身份认证服务器验证签名是否通过;若通过,则用该社交网络的服务器证书解密SAML令牌,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验证失败”信息;步骤209,提取身份断言,访问主体标识;步骤210,为被断言身份创建登录票据;步骤211,浏览器重定向到目标URL;步骤212,后续操作。在图3中,本发明的身份认证服务器处理SAML请求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01,接收SAML请求报文;步骤302,生成SAML响应报文; 步骤303,判断SAML请求报文是否通过签名验证,若通过,则初始化SAML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发行人,进入下一步;否则设置SAML响应报文状态为“认证失败”;
证成功
名;
步骤304,判断用户身份是否被授权?若被授权,则设置SAML响应报文状态为“认

步骤305,根据用户身份、SAML请求报文ID、目标服务系统地址等生成SAML断言;步骤306,将SAML断言串行化为XML ;
步骤307,用身份认证服务器IDP对包含SAML断言的SAML响应报文进行私钥签
步骤308,发送SAML响应报文。
在手机联系人与社交网络建立映射过程中,手机通信录中有唯一标识联系人的信息,如姓名ID、姓名、邮箱、昵称、手机号,家庭住址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调用手机端API获取,另一方面,由于各大社交网络都提供了开放平台,开放平台的好处是提供了一些API接口获取用户相关的信息,比如好友姓名、昵称、家庭住址、电子邮箱、电话号码等。以人人网为例,人人网开放平台(Renren Open Platform)是面向开发者的开放平台,中国最大的SNS开放平台。拥有丰富的API接口、XNML和XNJS等技术;人人连接(Renren Connect)可使第三方网站与人人网互联互通。人人开发平台主要可以用于第三方来进行网站接入、站内应用接入、IOS客户端接入、Android客户端接入、桌面客户端的接入。
映射操作的完成依赖于数据库信息的建立,数据库的模式一如表I所示,模式二如表2所示。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完成移动终端的统一登录功能,并整合多个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 步骤二,完成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联系人信息与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 步骤三,移动终端访问联系人的社交网络,根据关联映射关系,在该社交网络所在页面直接给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或发电子邮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包括SAML令牌认证方式、账号密码方式、OAuth认证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整合SAML令牌认证方式包括 由移动终端生成对社交网络登录访问的SAML令牌请求,将该SAML令牌请求发送至身份认证服务器; 该身份认证服务器对该SAML令牌请求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将生成SAML令牌返回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持该SAML令牌登录到社交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包括 将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关联映射设置为自动映射,选择社交网络中好友信息与通讯录中联系人相似度最高的映射,并自动保存社交网络标识ID和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到移动终端数据库; 当自动映射失败或将自动映射方式转为手动映射方式时,进行手动确认,在获得通讯录中联系人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时,通过手动确认完成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并将映射记录保存在移动终端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包括 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与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打电话;和/或 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与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发短信;和/或 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与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邮件地址,根据该联系人的邮箱地址,给联系人发电子邮件。
6.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系统,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一登陆模块,用于完成统一登录功能,并整合各种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 映射建立模块,连接所述统一登陆模块,用于完成通讯录中联系人和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以及 融合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映射建立模块,用于当移动终端在访问联系人的社交网络时,根据关联映射关系在该社交网络页面直接给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和/或发电子邮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登陆模块整合SAML令牌认证方式、账号密码方式、OAuth认证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建立模块,包括 自动映射模块,用于将通讯录中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关联映射设置为自动映射,选择社交网络中好友信息与通讯录中联系人相似度最高的映射,并自动保存社交网络标识ID和账号ID到移动终端数据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映射模块,还用于当自动映射失败或将自动映射方式转为手动映射方式时,进行手动确认,在获得通讯录中联系人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时,通过手动确认完成联系人与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并将映射记录保存在移动终端数据库。
10.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处理模块,包括 通话实现模块,用于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打电话; 短信发送模块,用于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并根据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给联系人发短信; 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利用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和联系人信息映射关系获取联系人的邮箱地址,并根据该联系人的邮箱地址,给联系人发电子邮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通讯录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方法及其系统,该融合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步骤一,完成移动终端的统一登录功能,并整合多个社交网络账号认证方式;步骤二,完成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联系人信息与电子邮件地址、社交网络标识ID、社交网络账号标识ID的关联映射;步骤三,移动终端访问联系人的社交网络,根据关联映射关系,在该社交网络所在页面直接给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或发电子邮件。该融合方法为用户提供一种连通线上和线下的实时的沟通交流平台。
文档编号H04M1/2745GK102932414SQ20121036457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小娟, 梁丽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