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6315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配电网智能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电网光纤通信组网中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建立坚强可靠、适用于配电网特点和环境应用的通信系统。目前常用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通过查阅国内相关资料及工程调研可知,在智能电网试点工程以及其它已有工程应用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配电网通信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通信技术组网方式(I)电力光纤通信组网;·(2)电力无线专网通信组网;(3)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 4 )公网无线通信组网;(5)其它。可以是多种方式的混合组网,比如光纤和载波混合等等。目前全国规划设计和投运配电自动化工程(系统)中大多数采用以电力光纤通信方式组网为主。配电网光纤通信主要组网模式(方案)及其应用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实现方式I)电力骨干网通信承载变电站侧至局端配电网通信骨干层方式I ;2)电力骨干网通信承载变电站侧至局端配电网通信骨干层方式2 ;3)全EPON技术组网;4)全以太网交换机组网。上述各个组网模式中,目前各个城市开展的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以及已经运行的系统,主要侧重设计和建设变电站(220kV/110kV/35kV)及以下直至配电站房站点(10kV/20kV)之间通信网的设计和建设,称之为配电网接入通信层,这张接入通信层网络主要研究组网方案和结构形式的有效性可靠性,例如环网、单辐射、自愈等方案。而对于从变电站(220kV/110kV/35kV)向上直到局端的上联通信结构和技术实现在方案设计上显得比较单一,都是直接依靠电力骨干通信网支撑配电通信骨干通信层上联局端(其中包括了采用调度数据网接入主网骨干通信网的方案或模式)。参见图I、图2。直接依靠电力骨干通信网支撑上联局端组网模式设计和应用存在明显的缺点是SDH/MSTP的资源被配电通信占用,直接对电网输变电层的通信带宽、效率以及已有的骨干网规划调整造成后期压力;因电力通信存在数据向调度中心(局端)汇聚的特殊情况,所以越靠近调度中心(局端)的通信设备带宽占用越大。考虑到配电通信数据也是向调度中心(局端)主站系统所在位置汇聚的情况,采用SDH/MSTP方式汇聚数据的方式,局端主站系统所在位置及其附近通信站点SDH设备带宽会被大量占用。以某地区为例,43台OLT设备,与SDH设备采用百兆以太网接入,配电通信主站系统所在处SDH设备需占用43X100约4. 3G的带宽,考虑冗余保护链路则为8. 6G,设备带宽被大量占用,影响其它通信业务。
配电自动化应用通信资源在过去的通信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电力(主网)骨干通信规划或电网规划中基本没有配电自动化应用需求。现在配电自动化通信要在原有规划的骨干通信电路上加载配电自动化业务,搭载配电通信网络上联汇聚层业务,这在管理上存在骨干通信增加承载与配电自动化通信业务的矛盾。大多数供电公司一旦骨干通信网建成投运,要扩容非常困难,骨干通信的平台带宽比如2. 5G平台或622M平台,光传输设备资源有限,且今后扩容光传输设备几乎不可能实现,投资价格非常高。而扩一张接入设备通常也在10万-30万之间。因此骨干通信与配电通信天然存在一定的带宽和应用维护管理的矛盾。尤其是骨干通信运维与配电通信运维可能分属不同专业管理单位,矛盾更加突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电力骨干层通信上组建的调度数据网理论上可以提供给配电通信应用。但是,因为调度数据网是由电力骨干通信传输网SDH/MSTP承载的,因此应用调度数据网的缺陷与上述占用骨干通信资源本质上是一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配电网光纤通信组网中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 信组网模式,以解决配电通信组网关于接入层与骨干层组网模式及其技术应用问题。实现本发明目的之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一种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包括骨干通信层I、通信接入层4,所述骨干通信层I包括局端节点至变电站节点,接入通信层4包括变电站节点B至配电站房节点C或用户侧站点;在骨干通信层局端节点A至变电站节点B之间设置了通信汇聚层2,所述的通信汇聚层2包括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节点b ;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变电站节点B至局端节点A骨干通信网富裕光纤纤芯上行汇聚并与局端节点的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连接,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连接;下行通过变电站节点B进通信接入层4,利用EPON系统组成EPON通信接入层4_1 ;光线路终端OLT配置在变电站节点
B,光线路终端OLT通过光分配网络ODN与配置在配电站房节点C或用户侧站点的用户侧光网路单元ONU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通信汇聚层2中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的设置个数限定为从I台开始直至与N台光线路终端OLT数量相等为止的I至N台(N=城市配电网覆盖区域内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总数M)中任何一种或多种数量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骨干通信富裕光纤纤芯或专用光纤(缆)与光线路终端OLT连接并且带宽从10兆直至IGbps范围。更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骨干通信富裕光纤纤芯或专用光纤(缆)与局端节点A配置的核心路由器相连接并且接口带宽是从10兆直至IGbps范围。更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至局端节点A配置的核心路由器的接口类型是10兆至千兆网口。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的应用,所述的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上联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上联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或其它电力主站系统计算机相连接。
与现有方式比较,本发明具有突出的优点与显著效果,表现在I、发明了 EPON通信技术/路由/交换技术结合的一种高可靠、高带宽、高速率的配电通信网分层组网模式。2、解决配电通信网关于接入层与骨干层组网模式和应用问题,达到既解决工程问题,也解决主、配电网通信不同业务应用和维护矛盾的目的。3、本发明充分利用电力骨干通信光纤纤芯资源、不占用骨干通信网的光传输设备资源,实际上降低了配电通信骨干通信网络的资源成本、提高配电网网络通信骨干层可靠性、独立组网便于维护、具有很好的可扩性等。4、本发明在应用实施方面,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与高度评价。如在《某某市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中取得国网公司组织工程验收专家组“高水平通过验收”的高度评价,成 为目前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实际投运的著名示范工程。


图I是目前通用的配电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的配电网光纤通信主要组网模式之一以太网(或2M)模式示意图。图3是电力骨干网通信承载变电站侧至局端配电网通信骨干层方式I。图4是电力骨干网通信承载变电站侧至局端配电网通信骨干层方式2。图5是本发明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的组网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并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强调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构思及其权利要求之范围。参见图I、图2、图3、图4可知,图I是目前通用的配电通信网络组网逻辑结构模式,设计有骨干通信层I、接入通信层4,利用的是SDH/MSTP网络,在变电站节点B配置的是载波设备、EPON设备、无线设备。图2是目前配电网光纤通信组网模式之一以太网(或2M)方式的具体实现,该方式是图I光纤通信的具体方案,局端节点A占用主网骨干通信资源SDH/MSTP(2M或10M/100M以太网口),变电站节点B占用SDH/MSTP (2M或10M/100M以太网Π )。图3和图4进一步对图I的结构做简化阐述。阐述目前从变电站向上直到局端的上联通信结构的普遍设计思想,即直接依靠电力骨干通信网支撑配电通信汇聚层上联局端(其中包括采用调度数据网并承载于主网骨干通信网的方案或模式)。图3是电力骨干网通信承载变电站侧至局端配电网通信骨干层方式I。局端节点A配置SDH/MSTP设备,变电站节点B配置EPON(OLT) +SDH/MSTP设备,配电站房节点C配置EPON (ODN+ 0NU)设备。A和B之间为骨干通信层SDH/MSTP网络;B和C之间是EPON接入层网络。图4是电力骨干网通信承载变电站侧至局端配电网通信骨干层方式2,也是一种变电站0LT+SDH/MSTP组网方式;局端节点A配置SDH/MSTP设备,变电站节点B配置SDH/MSTP(2M或IOM/1OOM以太网口)+以太网交换机(作为调度数据网专用的交换机)+EPON(OLT),配电站房节点C配置EPON (ODN+ ONU), A、B、C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仍然与图3方式I相同。方式2与方式I比较,主要增加了一处调度数据网的设备。该设备也是一种配电自动化所希望的专网通信模式。因为仍然要占用骨干通信网设备资源,还增加了调度数据网资源占用,该方案只能在理论上存应用的可能性,并不理想。图5是利用骨干通信富裕光纤纤芯设计变电站EPON (OLT) +骨干通信富裕光纤纤芯+区域聚集交换机+骨干通信富裕光纤纤芯+局端核心路由器组网方式,即本发明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从图5可知在骨干通信层局端节点A至变电站节点B之间设置了通信汇聚层2,所述的通信汇聚层2包括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节点b ;所述骨干通信层I形成了子骨干层3+通信汇聚层2,包括局端节点至变电站节点;所述的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变电站至局端骨干通信网富裕光纤纤芯上行汇聚并与局端节点A的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连接;下行通过变电站节点进入通信接入层4,利用EPON系统组成EPON接入层;光线路终端OLT配置在变电站节点,光线路终端OLT通过光分配网络ODN与配置在配电站房节点或用户侧站点的用户侧光网路单元ONU连接。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上行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连接。局端节点配置局端核心路由器,通信汇聚层2包括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变电站节点配置EPON (0LT),配电站房节点配置EPON (0NU-0DN),子骨干层3及汇聚层2设备之间连接的光缆利用骨干通信网富裕光纤纤芯。本发明与几种主要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方案比较见表I。表I :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包括骨干通信层(I)、通信接入层(4),所述骨干通信层(I)包括局端节点A至变电站节点B,通信接入层(4)包括变电站节点B至配电站房节点C或用户侧站点;其特征在于,在骨干通信层局端节点A至变电站节点B之间设置了通信汇聚层(2),所述的通信汇聚层(2)包括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节点b ;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变电站节点B至局端节点A骨干通信网富裕光纤纤芯上行汇聚并与局端节点A的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连接,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连接;下行通过变电站节点B进通信接入层(4),利用EPON系统组成EPON通信接入层(4-1);光线路终端OLT配置在变电站节点B,光线路终端OLT通过光分配网络ODN与配置在配电站房节点C或用户侧站点的用户侧光网路单元ONU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汇聚层(2)中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的设置个数限定为从I台开始直至与N台光线路终端OLT数量相等为止的I至N台(注N=城市配电网覆盖区域内各电 压等级变电站总数M)中任何一种或多种数量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骨干通信富裕光纤纤芯或专用光纤光缆与光线路终端OLT连接并且带宽从10兆直至IGbps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骨干通信富裕光纤纤芯或专用光纤光缆与局端节点A配置的核心路由器相连接并且接口带宽是从10兆直至IGbps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汇聚交换机或者区域以太网交换机至局端节点A配置的核心路由器的接口类型是10兆至千兆网口。
6.一种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上联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上联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或其它电力主站系统计算机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光纤通信组网中基于EPON分层技术的配电网通信组网模式及其应用,属电力行业配电网智能化技术领域。在骨干通信层局端节点至变电站节点之间设置了通信汇聚层,通信汇聚层包括通信汇聚交换机(或分区域以太网交换机);利用变电站至局端骨干通信网富裕光纤纤芯上行汇聚与局端节点的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连接,配电通信核心路由器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连接;下行通过变电站节点并利用EPON层进通信接入层。解决了主、配电网通信不同业务应用和维护矛盾的问题。充分利用骨干通信光纤纤芯资源、不占用其通信网的光传输设备资源,提高配电网网络通信骨干层可靠性,独立组网便于维护,具有很好的可扩性等优点。
文档编号H04Q11/00GK102904645SQ20121039673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郑毅, 陈潋, 甘志洲 申请人:成都电业局,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