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687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用于解决目前还没有针对相互邻近的用户设备之间进行邻近关系发现的解决方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第一MME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以及在确定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一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案,实现了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发现过程。
【专利说明】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中定义的两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之间的通信过程,参见图1所示,UEl向UE2发送数据的过程包括:
[0003]UEl将数据发送到为其服务的eNBl ;eNBl在接收到数据后,将该数据传递到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 SGff) / 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 PDN Gff);SGW/PGW在收到该数据后,根据UEl的路由标识,将该数据路由到为UE2服务的SGW/PGW ;由于图中UEl与UE2的SGW/PGW相同,为UE2服务的SGW/PGW将该数据传递到为UE2服务的eNB2 ;最后eNB2将该数据传递给UE2,以完成UEl向UE2发送数据的过程;若为UEl和UE2服务的SGW/PGW不相同,则UEI与UE2之间的通信过程还包括UEI的PGW将数据路由到UE2的PGW的过程。
[0004]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即使相互通信的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位置非常近,传递数据时也需要通过为各自服务的eNB及核心网才能到达对端,使得通信延时非常大,而且还会占用更多的网络资源。因此,3GPP正在研究关于邻近设备之间的通信技术,即:在需要通信的两个UE之间的距离很近时,实现该两个UE之间直接传输数据,其数据传输路径参见图2A所示,UEl和UE2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而不需要经过任何移动网络设备;或者仅借助eNB的传递实现该两个UE之间的快速通信,其数据传输路径参见图2B所示,将UEl和UE2连接到同一 eNB,实现仅通过该eNB转发需要发送的数据,而不需要将数据路由到核心网进行转发。上述两种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时,并且可以节省网络资源,尤其是节省核心网的网络资源。
[0005]目前,3GPP SAl正在讨论邻近通信的实现问题,为了实现UE之间的邻近通信,需要解决以下两大问题:一是UE之间的邻近关系发现过程,二是确定了邻近关系的UE之间如何实现直接通信。其中,UE之间的邻近关系发现过程不仅仅是实现邻近通信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能支持很多的应用场景。例如,商家可以通过检测邻近关系,向该商家附近的UE发送打折及促销广告;又如,用户可以通过邻近关系发现的功能,搜索其所在位置附近的餐馆和超市等信息;再如,公交车站可以通过邻近关系发现的功能,预报公交到站信息,等等。
[0006]综上所述,目前3GPP只定义了对于邻近关系发现的需求,还没有针对相互邻近的用户设备之间进行邻近关系发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还没有针对相互邻近的用户设备之间进行邻近关系发现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000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包括:
[0009]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其中,所述第一 MME是指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MME,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0010]所述第一 MME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00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
[0012]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其中,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0013]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014]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015]发送模块,用于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00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0017]第一终端,向第一 MME发送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 MME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0018]第一 MME,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00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案,能够满足UE间的邻近关系发现的需求;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需在3GPP网络增加新的节点,即可完成邻近关系发现过程,对网络的影响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两个用户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0021]图2A为现有协议中定义的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0022]图2B为现有协议中定义的两个用户设备之间通过eNB进行通信的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确定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的方法流程不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确定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应用场景下,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应用场景下,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性管理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有3GPP协议中还定义了一种对邻近关系发现过程的限制场景,即规定邻近关系的发现需要与该UE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网络配置以及两个用户设备在应用层注册关系是否满足设定的社交关系相关。
[0031]举例说明:假设三个用户A、B及C使用同一社交网络应用,且A、B及C都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UE,该社交网络应用层维护的上下文中显示如下关系信息:A和C是朋友,C和B是朋友,A和B不是朋友,在这种场景下,需要实现的邻近发现功能如下:
[0032]-A的UE可以发现C在邻近位置;
[0033]-C的UE可以发现A在邻近位置;
[0034]-A的社交网络应用能知道C是否在其邻近位置;
[0035]-C的社交网络应用能知道A是否在其邻近位置;
[0036]-B的UE不能发现A的UE在其邻近位置;
[0037]-A的社交网络应用不能检测到B是否在其邻近位置;
[0038]-B的社交网络应用不能检测到A是否在其邻近位置;
[0039]因此,邻近关系发现仅限于具有设定的社交关系(如好友关系)的UE之间才能相互发现,如果应用层显示该UE之间不具有设定的社交关系,则该UE之间不能相互发现。
[0040]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定的社交关系是指在同一社交网络注册的各终端之间的身份关系满足设定条件,如UEl与UE2为好友关系,UEl与UE3不是好友关系等;又如,UEl与UE2属于同一群组,UE2与UE3不属于同一群组;等等;
[0041]设定的社交关系可以为待发现的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为好友关系,或者待发现的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属于同一设定的群组,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同一社交网络注册的各终端的身份关系在进行发现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
[0042]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向网络侧发起邻近关系发现请求时,需要向网络侧提供该第一终端指定的且与自身满足设定的社交关系(如好友关系)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该标识?目息可以是第二终端的应用标识(如QQ号、MSN账号等),也可以是第二终端的 3GPP 网络标识(如 MSISDN (MobileSubscriber ISDN Number,移动签约用户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Network,集成服务数据)码)或MSISDN类似的扩展标识等)。[0043]具体的,第一终端可以通过预先配置或者与应用层设备(如应用服务器)的交互以获取第二终端的3GPP网络标识;其中,应用层设备中维护有各终端的应用标识与3GPP网络标识的映射关系。
[0044]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现中,应用层设备向用户提供其好友的3GPP网络标识可能需要好友的授权,即用户不能获取其好友之外的其他用户的3GPP网络标识。
[004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6]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步骤31、第一 MME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该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
[0048]其中,该第一 MME是指第一终端的服务MME,该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该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及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0049]步骤32、第一 MME在确定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050]其中,终端的位置信息包括:该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及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中的一种或组合。
[0051]步骤33、第一 MME将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一终端。
[0052]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是不同于第一终端的终端,该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为:该第二终端的应用标识,或该第二终端的3GPP网络标识;
[0053]其中,终端的应用标识是指该终端在应用业务中使用的标识,终端的3GPP网络标识是指该终端在3GPP网络中使用的标识。
[0054]进一步,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是指该应用业务在网络中使用的标识,例如,对于QQ应用业务来说,该应用业务的提供商和运营商可以协商使用字符串“QQ”作为该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也可以使用统一分配的标识号作为该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该标识号的编码方式有运营商提供。
[0055]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31之前,还包括:
[0056]在至少一个终端附着到第一 MME时,该第一 MME向HSS获取该终端的签约信息并存储,其中,该至少一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若该至少一个终端具有邻近关系发现功能,则该至少一个终端的签约信息中包括该至少一个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以及该至少一个终端的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0057]其中,第一 MME将各终端的签约信息存储于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丽context)信息中。
[0058]需要说明的是,HSS中维护有各终端的3GPP网络标识与MSI的映射关系,考虑到应用业务是否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功能是需要网络授权的,因此,HSS中可以存储有各终端对应的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功能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进一步,HSS中还存储有各终端的应用标识与IMSI的映射关系;
[0059]其中,将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功能的应用业务定义为授权应用。
[006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邻近关系发现功能的终端来说,该终端的签约信息中还包括该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以及该终端的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其中,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是指与邻近关系发现相关的签约信息,其内容为:该终端允许发现其他终端且不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该终端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且不允许发现其他终端、该终端允许发现其他终端且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或该终端不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且不允许发现其他终端;其中,某一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中所说的“其他终端”是指除该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是针对该终端所有与邻近关系相关的业务而言的,即该终端激活的任何与邻近关系相关的业务都应该遵守其签约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
[0061]本发明实施中,某一终端不具有能够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包括:该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签约信息;或者该终端具有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但其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为该终端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且不允许发现其他终端;或者该终端具有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但其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为该终端不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且不允许发现其他终端;
[0062]某一终端具有能够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包括:该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为该终端允许发现其他终端且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或者该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为该终端允许发现其他终端且不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
[0063]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1中,第一 MME根据以下步骤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
[0064]第一 MME根据接收到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IMSI,从自身存储的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0065]第一 MME根据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中的签约信息,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以及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是否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
[0066]进一步,若第一 MME确定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该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则执行步骤32。
[0067]进一步,若第一 MME确定第一终端不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或该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不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则第一 MME拒绝该第一终端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并向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请求消息且携带原因;
[0068]具体的,该原因为第一终端不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或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不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
[0069]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2进一步包括:
[0070]第一 MME在确定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该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后,确定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0071]方式一、HSS判断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并将判断结果通知给第一 MME ;
[0072]参见图4所示,方式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3]步骤321A、第一 MME向HSS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0074]进一步,该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第一终端的頂S1、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HSS该请求消息用于承载邻近关系的签约信息检查。
[0075]步骤322A、HSS根据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并根据该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判断该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076]若是,则执行步骤323A?步骤324A ;
[0077]若否,则执行步骤325A?步骤326A ;
[0078]步骤323A、HSS向第一 MME返回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MME的标识以及该第二终端对应的MSI,其中,第二 MME是指第二终端的服务MME ;
[0079]进一步,该响应消息中还携带有第一终端的頂S1、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及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0080]步骤324A、第一 MME在接收到HSS返回的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第二终端的MSI后,确定该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081]步骤325A、HSS向第一 MME返回拒绝消息且携带原因;
[0082]进一步,该拒绝消息中还携带有第一终端的頂S1、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及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0083]步骤326A、第一 MME在接收到该拒绝消息后,确定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拒绝该第一终端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并向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请求消息且携带原因。
[0084]其中,步骤325A及步骤326A中的原因为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085]相应的,步骤32中,第一 MME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贝1J,进一步包括:
[0086]第一 MME在接收到HSS返回的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第二终端对应的MSI后,判断自身与第二 MME是否位于同一 MME池;
[0087]第一 MME在确定自身与第二 MME位于同一 MME池后,向第二 MME发送位置信息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其中,该位置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第二终端对应的IMSI ;以及
[0088]第一 MME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及自身存储的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089]进一步,第一 MME在确定自身与第二 MME位于不同的MME池后,向第一终端返回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该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的不邻近指不。
[0090]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步骤32中,第一 MME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进一步包括:
[0091 ] 若第一 MME与第二MME为同一 MME,第一 MME根据自身存储的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092]方式二、第一 MME判断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093]参见图5所示,方式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94]步骤321B、第一 MME根据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第二终端的MM context,该上下文信息至少包括终端的签约信息及位置信息;
[0095]若是,则执行步骤322B?步骤323B ;
[0096]若否,则执行步骤32IA?步骤326A ;
[0097]步骤322B、第一 MME根据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判断该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098]若是,则确定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099]若否,则执行步骤323B ;
[0100]步骤323B、第一 MME向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请求消息且携带原因;
[0101]其中,该原因为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102]相应的,步骤32中,第一 MME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贝1J,进一步包括:
[0103]第一 MME在确定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根据自身存储的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04]上述两种方式中,HSS或第一 MME根据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判断第二终端是否具有能够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具体包括:
[0105]若该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包含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且该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为该终端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且不允许发现其他终端,或该终端允许发现其他终端且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则HSS或第一 MME确定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以及
[0106]若该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中不包含邻近关系签约信息,或者该第二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为该终端允许发现其他终端且不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或者该第二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为该终端不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且不允许发现其他终端,则HSS或第一 MME确定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0107]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 MME由于签约原因(如第一终端不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或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不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或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向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原因,可以采用2比特数据表示;例如,“00”表示原因是“第一终端不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01”表示原因是“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不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10”表示原因是“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原因也可以采用其他信息表示,但是需要让终端预先知道每个信息分别代表的含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0108]进一步,步骤32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条件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组合:
[0109]方式A、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小区;
[0110]方式B、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附着到同一基站。
[0111]需要说明的是,若两个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相同,则该两个终端一定是位于同一小区且附着到同一基站;若两个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相同,则该两个终端一定是附着到同一基站,但未必位于同一小区。
[0112]针对方式A (即位置信息包括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相应的,第一 MME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进一步包括:
[0113]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相同,则第一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以及
[0114]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不同,则第一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15]针对方式B (即位置信息包括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相应的,第一 MME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进一步包括:
[0116]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相同,则第一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以及
[0117]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不同,则第一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18]针对方式A与方式B的组合(即位置信息既包括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又包括该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相应的,第一 MME判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进一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0119]第一种情况、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相同,则第一 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20]第二种情况、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ID不同,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相同,则第一MME依据运营商提供的配置参数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21]具体的,若运营商将位于同一基站且不同小区的两个终端配置为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则该情况下,第一 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22]若运营商将位于同一基站且不同小区的两个终端配置为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贝U,则该情况下,第一 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23]第三种情况、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当前驻留基站的基站ID不同,则第一 MME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0124]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3中,第一 MME将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一终端,进一步包括:
[0125]第一 MME通过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将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一终端;
[0126]其中,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具有邻近关系的邻近指示;以及
[0127]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时,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的不邻近指示。
[0128]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如下罕见情况(rare case):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虽附着到同一基站(如eNB),但二者的服务MME位于不同的MME池中(即第一 MME与第二 MME位于不同的MME池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判断的结果是:在该rare case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
[012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节点之间的消息,包括以下几种:
[0130]第一种消息:终端与MME之间采用的消息;
[0131]步骤31中,第一终端向第一 MME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可以采用现有3GPPTS24.301 中定义的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 NAS)消息-Uplink generic NAStransport (上行通用NAS传输)消息(message)来承载;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向第一 MME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也可以采用新定义的消息来承载。
[0132]需要说明的是,该Uplink generic NAS transport消息原本用于终端向网络侧发送 application protocol message (应用协议消息)。
[0133]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关系发现请求消息可以封装在Uplink genericNAStransport message 中的 Generic message container IE (通用消息内容 IE)以传输,并将 Uplink generic NAS transport message 中的 Generic message container typeIE(通用消息内容类型IE)设置为ProSe_discovery_request (邻近关系发现请求),该ProSe_discovery_request用于指示第一 MME该NAS消息承载的是邻近关系发现请求消息。
[0134]进一步,Generic message container IE封装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0135]Generic message container type信息兀素(information element)的具体格式
参见表1所示:
[0136]
【权利要求】
1.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其中,所述第一 MME是指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MME,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所述第一 MME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MME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至少一个终端附着到所述第一 MME时,所述第一 MME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签约信息并存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若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具有邻近关系发现功能,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签约信息中包括该至少一个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以及该至少一个终端的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 MME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不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不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拒绝消息且携带原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所述第一 MME根据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至少包括终端的签约信息及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 MME在确定自身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 MME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请求消息且携带原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 MME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所述第一 MME向HSS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HSS根据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所述HSS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向所述第一 MME返回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符MSI,其中,所述第二 MME是指所述第二终端的服务MME ; 所述第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HSS返回的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IMSI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HSS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向所述第一 MME返回拒绝消息且携带原因; 所述第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拒绝消息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并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发现请求消息且携带原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IMSI后,判断自身与所述第二 MME是否位于同一 MME池; 所述第一 MME在确定自身与所述第二 MME位于同一 MME池后,向所述第二 MME发送位置信息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MSI ; 所述第一 MME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及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在确定自身与所述第二 MME位于不同的MME池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所述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的不邻近指示。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一 MME与所述第二 MME为同一 MME,所述第一 MME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 MME通过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所述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具有邻近关系的邻近指示;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所述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的不邻近指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终端当前驻留小区的小区标识ID及终端当如驻留基站的基站ID中的一种或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关系判断准则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条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位于同一小区,或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附着于同一基站。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终端的应用标识,或终端的3GPP网络标识;其中,终端的应用标识是指该终端在应用业务中使用的标识。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MME之间通过3GPP协议中的非接入层NAS消息进行通信。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上行通用NAS传输消息向所述第一 MME发送邻近关系发现请求; 所述第一 MME通过下行通用NAS传输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肩、O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通用NAS传输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 MME该上行通用NAS传输消息承载的是邻近关系发现请求。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MS1、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HSS该请求消息用于承载邻近关系的签约信息检查。
2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MS1、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2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拒绝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MS1、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 业务的应用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2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ME通过3GPP协议中定义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 MME发送位置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第二 MME通过3GPP协议中定义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向所述第一 MME返回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该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承载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请求。
25.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其中,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发送模块,用于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MME还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至少一个终端附着到自身时,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获取该终端的签约信息并存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若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具有邻近关系发现功能,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签约信息中包括该至少一个终端的邻近关系签约信息以及该至少一个终端的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不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不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拒绝消息且携带原因。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自身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至少包括终端的签约信息及位置信息;并在确定自身存储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请求消息且携带原因。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31.如权利要求25或28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向HSS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HSS返回的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IMSI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HSS发送的拒绝消息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并触发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拒绝邻近关系发现请求消息且携带原因。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HSS发送的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第二终端对应的IMSI后,判断自身与所述第二 MME是否位于同一 MME池;在确定自身与所述第二 MME位于同一 MME池后,向所述第二 MME发送位置信息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位置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MSI ;以及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及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自身与所述第二 MME位于不同的MME池后,触发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所述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的不邻近指示。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若自身与所述第二 MME为同一 MME,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
3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所述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具有邻近关系的邻近指示;以及 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不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所述邻近关系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邻近关系的不邻近指示。
3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向第一 MME发送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 MME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邻近关系发现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指定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的应用标识; 第一 MME,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邻近关系发现请求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允许发现其他终端的签约且所述第一终端当前使用的应用业务具有允许使用邻近通信服务的授权;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满足邻近关系判断准则,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HSS;其中, 所述HSS,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 MME发送的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签约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向所述第一 MME返回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 MME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符MSI,其中,所述第二 MME是指所述第二终端的服务 MME。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SS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允许被其他终端发现的签约时,向所述第一 MME返回拒绝消息且携带原因。
【文档编号】H04W8/00GK103856927SQ201210517639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康艳超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