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725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外接多组相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网络设备,具有模块外壳体、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以及多组光收发埠。模块外壳体系设置具有光切换开关的电路板,各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得耦接一组光电转换器,且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耦接。各该光收发端口得耦接一组光纤网络设备,且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该光收发埠光缆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光切换开关得令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连通,以进行光讯号的传输;或者,光切换开关得切断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各该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由于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并无内建光电转换器而可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并可搭配各式厂牌与硬件规格的光电转换器,可大幅提升产品的广用性。
【专利说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更详而言之,是一种无内建光电转换器且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用于传递讯号的铜缆线逐渐地被光纤缆线所取代,相较于现有的铜缆线,光纤缆线不但具有体积小、不受电磁干扰的优点,还可提供快速与大量的讯号传输,是以采用光纤缆线作为讯号传递媒介的光纤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产业或设备之间的通讯。
[0003]光传输模块为光纤网络应用中所必备的装置,光传输模块分别耦接在线设备(In-Line Equipment)与光纤网络设备,光传输模块与设置有光电转换器(0/E Converter)的电路板,可将电气讯号转换成为光讯号并发送到光纤网络设备,也可将所收到的光讯号转换为电气讯号并传送到在线设备。然由于光讯号在光纤缆线中是利用光的折射以及全反射而传递,是以在光传输模块中的光纤缆线就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半径(BendingRadius:依EAI/TIA 568规范,多模光缆布线弯曲半径不得低于25mm),以使得光讯号在不衰减的情形下持续于光纤缆线中传递。如图1所示,光传输模块I缠绕有多圈光纤缆线11,各圈光纤缆线11沿着光传输模块I的内壁面12或在卷线盘(图未示)缠绕,以使光纤缆线的弯曲半径符合规范,如此将造成光传输模块本体的体积无法被缩小,而无法达成光传输模块本体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0004]此外,现有的光传输模块通常内建有光电转换器,导致光传输模块的制造成本无法被有效降低,且无法任意更换光传输模块中光电转换器的厂牌与硬件规格。
[0005]基于前述,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与所占用体积的光传输模块,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士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以有效降低光传输模块的制作成本。
[0007]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并减少该光传输模块本体所占用的体积。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用于与设于外部的多组相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网络设备耦接,该光传输模块具有模块外壳体、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Optical Connector)、多组光收发埤(Optical Adapter)。模块外壳体用于装置具有光切换开关与电讯控制端口的电路板,电讯控制端口外露出模块外壳体,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伸出模块外壳体,得分别耦接一组光电转换器。各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与一条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耦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至少在该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各该光收发埠的第一端外露出模块外壳体,得以分别耦接一组光纤网络设备。各该光收发埠的第二端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光收发埠光缆至少在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耦接;其中,光切换开关得令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连通;或者,光切换开关得切断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各该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
[0009]另外,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的另一端还可延伸穿出模块外壳体,在绕过模块外部干涉的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模块外壳体而与光切换开关耦接;光收发端口光缆还延伸穿出模块外壳体,在绕过模块外部干涉的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模块外壳体而与光切换开关耦接。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还包括多组转换器外壳体,各该转换器外壳体具有收纳空间以收纳前述的光电转换器。模块外壳体可摆设于各该转换器外壳体的上方或侧边。光传输模块还可包括光纤保护壳,光纤保护壳可包覆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与光收发端口光缆离开模块外壳体的部分,以保护光缆不受外力损坏。光纤保护壳可由各式管壳与所包覆的光缆而构成铠装线缆,光纤保护壳可至少由凯芙拉纤维或芳纶纤维所制成。再者,此光纤保护壳可依干涉凸起物的尺寸大小调整长度,以绕过干涉的凸起物。
[0010]再者,模块外壳体的外壁面可延伸出锁附片,以将模块外壳体锁附于固定基座。光传输模块还可包括外露出模块外壳体的提示灯,以提示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状态。光切换开关还可具有切换讯号触发脚位、或准位侦测脚位。
[00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用于与设于外部的多组相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网络设备耦接,具有模块外壳体、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以及多组光收发埠。模块外壳体用于装置具有光切换开关与电讯控制端口的电路板,电讯控制端口外露出模块外壳体,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各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的第一端外露出该模块外壳体,得以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电转换器中的一组。各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的第二端与一条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耦接,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至少在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耦接。各该光收发埠的第一端外露出模块外壳体,得以分别耦接一组光纤网络设备。各该光收发埠的第二端与一条光收发埠光缆耦接,光收发埠光缆至少在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耦接;其中,光切换开关得令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连通;或者,光切换开关得切断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各该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
[0012]另外,所述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还可延伸穿出模块外壳体,绕过模块外部的干涉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模块外壳体而与光切换开关耦接。所述光收发埠光缆还延伸穿出模块外壳体,在绕过干涉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模块外壳体而与光切换开关耦接。所述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埤与光收发端口外露出模块外壳体的一端得具有MTP或MPO接合器。所述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光切换开关的一端得具有MTP或MPO连接器。
[0013]本发明又提供一种与上述光传输模块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包括壳本体与控制端口插座。壳本体凹设具有开放口的模块收纳空间,光传输模块得经由开放口进入模块收纳空间。控制端口插座露出于壳本体模块收纳空间的内壁面,且与在线设备具有耦接关系,得供光传输模块的电讯控制端口插接,以完成电讯控制端口与在线设备的耦接。壳本体还可凹设有转换器收纳空间,以收纳所述的光电转换器。[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乃提供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传输光讯号的光缆可在模块外壳体内部缠绕,或穿出模块外壳体并绕过模块外部干涉的凸起物,使得光缆所弯曲的半径能符合标准规范,以使光讯号能在不衰减的情形下持续在光缆中传输,相较于现有光传输模块,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外接而非内建光电转换器,可降低制作成本,并可搭配各式厂牌和硬件规格的光电转换器,可大幅提升产品的广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的光传输模块中光纤缆线的绕线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所示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的正视图。
[0018]图4为图2所不具备芳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旲块的后视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0020]图6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0021]图7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第三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0022]图8为使用本发明的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耦接多个光纤网络设备的方块图。
[0023]图9为使用本发明的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耦接光纤网络设备与在线设备的方块图。
[0024]图10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第四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0025]图11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第五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0026]图12为与本发明光传输模块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示意图。
[002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光传输模块
II光纤缆线 12 内壁面
2、2’光传输模块
21、21’模块外壳体
211、211’光切换开关
212、212’电讯控制端口
213 锁附片
22,22'第一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
221、221’ 第一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
23,23'第一光收发埠
231,231'第一光收发埠光缆
24,24'第二光收发埠
241,241'第二光收发埠光缆
25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
25’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埤 251’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
26第一转换器外壳体 26’第二转换器外壳体
27光纤保护壳 29提示灯
3在线设备
4、4’第一光电转换器
5、5’第二光电转换器
6、6’第一光纤网络设备
7、7’第二光纤网络设备
8干涉的凸起物
9设备壳体
91壳本体
911模块收纳空间
912转换器收纳空间
92控制端口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凭借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0028]为降低光传输模块的制作成本与所占用的体积,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内建光电转换器且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请参阅图2至图5,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的示意图。复请参阅图8至图9,为本发明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2用于耦接设于外部的在线设备3、第一光电转换器4、第二光电转换器5、第一光纤网络设备6与第二光纤网络设备7,其中,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分别对应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当在线设备3正常运作时,光传输模块2执行一般模式(Normal Mode),于一般模式执行时,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得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进行光电讯号的转换,而与在线设备3耦接进行讯号的传输,具体言之,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可分别将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的光讯号转换成对应的电讯号,并将转换后的电讯号传输给在线设备3,此外,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亦可将在线设备3的电讯号转换成对应的光讯号,并分别传输给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如此,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可凭借光电通讯技术提供快速与大量的讯号传输。如图9所示,当在线设备3发生当机或电源中断时,光传输模块2可执行旁路模式(BypassMode),于此模式执行时,光传输模块2可利用所具备的旁路开关功能中断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与所对应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的光讯号传输,并使得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彼此连通且相互传输光讯号,而形成光旁路的效果,使得即便在线设备3停止运作,光讯号仍可通过光传输模块2,在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间传递,而不会造成网络系统讯号传递的中断。
[0029]如图5所示,光传输模块2与模块外部设于基板的例如为散热器的干涉凸起物8相邻,并具有模块外壳体21、第一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第一光收发埠23、第二光收发埠24及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51。其中,模块外壳体21用于装置具有光切换开关211与电讯控制端口 212的电路板(图未示),电讯控制端口 212具有外露出模块外壳体21的接口,用以与设置于模块外部的在线设备3耦接,在线设备3可通过电讯控制端口 212传递控制讯号予光切换开关211,以切换光切换开关211的执行模式,如图2、图4所示,电讯控制端口 212设置于模块外壳体21避开干涉凸起物8的壁面位置,以避免过高的干涉凸起物8阻挡在线设备3与电讯控制端口 212的耦接。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的第一端外露出模块外壳体21,并具有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22、25,得分别插接设于模块外部的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以分别与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连通而进行光讯号的传输。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的第二端分别朝离开模块外壳体21的方向延伸,通过模块外壳体21背面侧的开口穿出模块外壳体21,接着,在绕过干涉的凸起物8之后通过模块外壳体21背面侧的开口,再次延伸进入模块外壳体21而与光切换开关211稱接连通。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22、25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23、24设置于模块外壳体21背离干涉的凸起物8的一侧,但仍可因应不同的设计,调整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22、25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23,24的设置于模块外壳体21的位置。
[0030]第一、第二光收发埤23、24的第一端具有外露出模块外壳体21的接口,用以分别插接设置于模块外部的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而得分别与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耦接。第一、第二光收发埠23、2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光缆231、241耦接,第一、第二光收发埠光缆231、241分别由所耦接的第一、第二光收发埠23、24朝着离开模块外壳体21的方向延伸,通过模块外壳体21背面侧的开口穿出模块外壳体21,接着,在绕过干涉凸起物8之后通过模块外壳体21背面侧的开口,再次延伸进入模块外壳体21而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连通。应说明的是,光切换开关211使得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连通,以进行光讯号传输;或者,光切换开关211得切断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所述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与光收发埤光缆231、241能穿出模块外壳体21并绕过干涉凸起物8,而使弯曲的角度(或弯曲半径)能符合标准规范,使得光讯号能在不衰减的情形下持续在光缆中传输,相较于习知光传输模块,本实施例的光传输模块无须在光传输模块内部缠绕光纤缆线,而可有效缩小光传输模块本体所占的体积,以符合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0031]另外,如图5所示,光传输模块2还可包括光纤保护壳27,光纤保护壳27用以包覆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光缆231、241穿出模块外壳体21的部分,以避免穿出模块外壳体21的光缆受到损坏。光纤保护壳27内部可加装波浪型钢带或聚乙烯层,而与所包覆的光缆构成销装线缆(Armored Cable),以避免所包覆的光缆受到过大的侧向压力而破坏,以达到光缆保护的目的。惟,光纤保护壳27亦可选择由凯芙拉纤维(Kevlar Fiber)或芳纟仑纤维(Aramid Fiber)的材质所制成。
[003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切换开关211可为锁定式(Latching)的光开关,所述的光切换开关211具有切换讯号触发脚位,在线设备可经由电讯控制端口 212通过切换讯号触发脚位输入触发控制讯号予光切换开关211,以使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且相互传输光讯号。光切换开关211亦可为非锁定式(Non-latching)的光开关,所述的光切换开关211具有准位侦测脚位,当准位侦测脚位经由电讯控制端口 212侦测到在线设备发生当机或电源中断所输出的低准位时,光切换开关211使得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且相互传输光讯号,如此,以于在线设备失常时,维持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彼此间的连通。
[0033]如图2所示,光传输模块2还可设置第一转换器外壳体(Cage) 26与第二转换器外壳体26’,以提供收纳空间,而供分别收纳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该些外壳体26、26’可选用例如金属等材质制成,以对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提供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EMI)防护的功效。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转换器外壳体26、26’与模块外壳体21并非设置为一体,且分别设置于基板的左右两侧,但应说明的是,亦可选择将第一、第二转换器外壳体26、26’与模块外壳体21设置为一体;收纳于第一、第二转换器外壳体26、26’的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可分别通过基板与在线设备电性连接,使得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可分别与在线设备就电讯号互相传递,如图2所示,模块外壳体21摆设于第一、第二转换器外壳体26、26’上方,以凭借第一、第二转换器外壳体26、26’提供支撑,但不以此为限,若宽度不受限制的话,亦可选择将模块外壳体21直接摆设于基板上,并将第一、第二转换器外壳体26、26’分设于模块外壳体21的左右两侧。再者,模块外壳体21的外壁面延伸出锁附片213,用于凭借例如螺丝的锁附件(图未示),将模块外壳体21锁附于基板,使得模块外壳体21不易受外力影响而相对基板移动。
[0034]为使操作者能有效掌握光传输模块的操作状态,如图3所75,光传输模块2还可设置外露出模块外壳体21的提示灯29,以凭借光亮提示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的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彼此之间的连通状态,所述提示灯29例如为LED灯泡。于本发明中,模块外壳体21的外表面还可形成有指不图案层(图未不),以标不光传输模块的光行径路线。
[0035]复请参阅图6及图10,为本发明光传输模块第二、第四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在光传输模块的体积不受限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可选择将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与光收发埠光缆231、241在模块外壳体21内部缠绕,并分别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如此光缆221、251、231、241就不会露出模块外壳体21而符合美观性的要求。
[0036]本发明光传输模块亦可省略第二实施例中模块外壳体的设置,如图10所75,于本实施例中,光传输模块2具有设置光切换开关211与电讯控制端口 212的电路板28、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22、25与多组光收发埠23、24,其中,电讯控制端口 212露出电路板28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所述的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22、25伸出电路板28可以分别I禹接一组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22、25分别与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耦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在模块外壳体28内部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所述的多组光收发埠23、24的第一端露出电路板28,可以分别耦接一组光纤网络设备。所述的多组光收发埠23、24的第二端分别与光收发埠光缆231、241耦接,光收发埠光缆231、241分别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
[0037]再请参阅图7及图11,为本发明光传输模块第三、第五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如图7所示,光传输模块2’具有模块外壳体21’、第一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22’、第一光收发埠23’、第二光收发埠24’及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25’。其中,模块外壳体21’设置有光切换开关211’与电讯控制端口 212’,电讯控制端口 212’供插接在线设备,在线设备可通过电讯控制端口 212’传递控制讯号予光切换开关211’,以切换光切换开关211’的执行模式。第一、第二光收发埠23’、24’与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22’、25’的第一端具有例如为MTP或MPO形式的接合器(Adapter),所述MTP或MPO接合器外露出模块外壳体21’,可凭借支持MTP或MPO接合器的分线设备(Fan-Out Kits or Fan-Out Cable) 一端所延伸的多条光纤,分别与设于光传输模块2’外部的第一、第二光纤网络设备6’、7’与第一、第二光电转换器4’、5’耦接,应说明的是,分线设备的另一端还具有MTP或MPO连接器,以耦接前述光传输模块2’所外露的MTP或MPO接合器。上述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22’、25’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23’、24’的接合器可集聚而设置成为单一接合组件,如此,可有效减少光传输模块2’本体所占用的体积。
[0038]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埤22’、25’的第二端分别与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耦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至少在模块外壳体21’内部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第一、第二光收发埠23’、2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光缆231’、241’耦接,第一、第二光收发埠光缆231’、241’至少在模块外壳体21’内部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
[0039]应说明的是,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光缆231’、241’还可在延伸到模块外壳体21’外部后,接着再进入模块外壳体21’而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使光缆221’、251’、231’、241’的弯曲角度(或弯曲半径)能符合标准规范,而让光讯号能在不衰减的情形下持续在光缆中传输。第一、第二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与第一、第二光收发埠光缆231’、241’的一端得具有MTP或MPO连接器,以供插接设置于光切换开关211’的MTP或MPO接合器,而完成与光切换开关211’的耦接。
[0040]本发明光传输模块亦可省略第三实施例中模块外壳体的设置,如图11所不,于本实施例中,光传输模块设置具有光切换开关211’与电讯控制端口 212’的电路板28’、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22’、25’与多组光收发埠23’、24’,其中,电讯控制端口 212’露出电路板28’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所述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22’、25’的第一端分别露出电路板28’,可以分别耦接一组光电转换器。所述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22’、25’的第二端分别与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iB251’耦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221’、251’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所述的多组光收发埠23’、24’的第一端露出电路板28’,可以分别耦接一组光纤网络设备。所述的多组光收发埠23’、24’的第二端分别与光收发埠光缆231’、241’耦接,光收发埠光缆231’、241’分别延伸直至与光切换开关211’耦接。
[0041]相应地,还请参阅图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上述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9,设备壳体9包含有壳本体91及控制端口插座92,所述控制端口插座92用于供本发明光传输模块的插接,且与在线设备具有耦接关系。壳本体91凹设具有开放口的模块收纳空间911,控制端口插座92设于壳本体91模块收纳空间911的内壁面,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可以经由开放口进入模块收纳空间911,而使电讯控制端口得以插接于控制端口插座92,以完成本发明光传输模块电讯控制端口与在线设备的耦接。设备壳体9可对模块收纳空间911中的光传输模块提供保护及位置固定,以避免光传输模块受到外力影响而损坏或发生移位,进而提高光传输模块与在线设备的耦接稳定性。此外,壳本体91还可凹设有至少一转换器收纳空间912,以收纳与本发明光传输模块搭配使用的光电转换器。
[0042]综上所述,本发明乃提供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传输光讯号的光缆可在模块外壳体内部缠绕,或穿出模块外壳体在外部缠绕,使得光缆所弯曲的角度(或弯曲半径)能符合标准规范,以使光讯号能在不衰减的情形下持续在光缆中传输,相较于习知光传输模块,本发明的光传输模块外接光电转换器,而可降低制作成本,并可搭配各式厂牌和硬件规格符合产业标准的光电转换器,以提升产品的广用性。当光缆穿出模块外壳体在外部缠绕时,模块外壳体所需的体积就可大幅缩小,以符合光传输模块本体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004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所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用于与设于外部的多组相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网络设备耦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外壳体,用于装置具有光切换开关与电讯控制端口的电路板,该电讯控制端口外露出该模块外壳体,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 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Optical Connector),伸出该模块外壳体,得分别率禹接该多组光电转换器中的一组;各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与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耦接,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至少在该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以及多组光收发埠(Optical Adapter),一端外露出该模块外壳体,得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纤网络设备中的一组;另一端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该光收发埠光缆至少在该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其中,该光切换开关得令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连通;或者,光切换开关得切断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各该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的另一端还延伸穿出该模块外壳体,在绕过模块外部的干涉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该模块外壳体而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该光收发埠光缆还延伸穿出该模块外壳体,在绕过该干涉的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该模块外壳体而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转换器外壳体(cage),其具有收纳空间以收纳所述的光电转换器,该模块外壳体摆设于各该转换器外壳体上方或侧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保护壳,其包覆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与该光收发埠光缆穿出该模块外壳体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纤保护壳与所包覆的光缆构成销装线缆(Armored Cabl`e),或至少由凯芙拉纤维(Kevlar Fiber)或芳纟仑纤维(AramidFiber)所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灯,其外露出该模块外壳体,以提示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外壳体的外壁面延伸出锁附片,以将该模块外壳体锁附于固定基座;该光切换开关具有切换讯号触发脚位、或准位侦测脚位。
8.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用于与设于外部的多组相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网络设备耦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外壳体,用于装置具有光切换开关与电讯控制端口的电路板,该电讯控制端口外露出该模块外壳体,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 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一端外露出该模块外壳体,得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电转换器中的一组;另一端与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耦接,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至少在该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以及 多组光收发埠,一端外露出该模块外壳体,得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纤网络设备中的一组;另一端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该光收发埠光缆至少在该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其中,该光切换开关得令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连通;或者,光切换开关得切断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各该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还延伸穿出该模块外壳体,绕过模块外部的干涉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该模块外壳体而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该光收发埠光缆还延伸穿出该模块外壳体,绕过该干涉凸起物后再延伸进入该模块外壳体而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
10.一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用于与设于外部的多组相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网络设备耦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其设有光切换开关与电讯控制端口,该电讯控制端口露出该电路板,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 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埠,一端露出该电路板,得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电转换器中的一组;另一端与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耦接,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I禹接;以及 多组光收发埠,一端露出该电路板,得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纤网络设备中的一组;另一端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该光收发埠光缆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其中,该光切换开关得令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连通;或者,光切换开关得切断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各该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
11.如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埤与光收发端口露出该模块外壳体的一端得具有MTP或MPO接合器;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该光切换开关的一端得具有MTP或MPO连接器。
12.— 种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用于与设于外部的多组相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网络设备耦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其设有光切换开关与电讯控制端口,该电讯控制端口露出该电路板,而得与在线设备耦接; 多组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其伸出该电路板,得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电转换器中的一组;各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接头与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耦接,该光电转换用输出入光缆至少在该模块外壳体内部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以及 多组光收发埠,一端露出该电路板,得分别耦接该多组光纤网络设备中的一组;另一端与光收发埠光缆耦接,该光收发埠光缆延伸直至与该光切换开关耦接;其中,该光切换开关得令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连通;或者,光切换开关得切断各该光纤网络设备与所对应光电转换器的连通,并使得各该光纤网络设备彼此连通相互传输光讯号。
13.—种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壳体用于插设权利要求1,8,10或12所述的光传输模块,该设备壳体包括:壳本体,凹设具有开放口的模块收纳空间,该光传输模块得经由该开放口进入该模块收纳空间;以及控制端口插座,露出于该壳本体模块收纳空间的内壁面,且与该在线设备具有耦接关系,得供该光传输模块的电讯控制端口插接,以完成该电讯控制端口与该在线设备的耦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本体还凹设有转换器收纳空间,以收纳所述的光电转换器。
【文档编号】H04B10/038GK103873138SQ20121053833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江宏祥 申请人:江宏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