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426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中的入耳式耳机。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电子产品更加也更快,如MP3随声听及移动电话等。为了让消费者能在不受外界的干扰及不干扰旁人的情况下聆听电子产品发出的声音,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但是,现有的耳机在使用时候,非常容易因为拉扯而使耳机线与耳机内的发声单体脱落,从而严重影响了耳机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入耳式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的导线进线牢靠,且导线与发声单体的焊接稳定。—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发声单体、以及用于使发声单体与外界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与前壳配合相接的后壳,所述后壳设有带第一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发声单体之间空间为后声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发声单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线设有收容于后声腔内并且不能穿过第一通孔的阻挡部。优选的,所述前壳设有向前突出的突出端,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固持于该突出端用于插入人耳道内的胶套。优选的,所述突出端朝向外的开口处还设有阻尼板。优选的,所述前壳的壳顶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前壳的壳底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后壳上设有卡持固定于第一卡槽内的第一突出部和卡持固定于第二卡槽内的第二突出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向后衍生延伸出长条形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突出部向后衍生延伸出长条形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镂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一水平部和垂直该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水平部和垂直该第二水平部的第二垂直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垂直部与第二垂直部相互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垂直部和第二垂直部的下端之间衍生出供导线穿过的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阻挡部为导线打结或者环固胶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不但保证了导线的进线牢靠度以及导线与发声单体的焊接稳定,而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镂空可以看见部分导线,使入耳式耳机外观也更加美观。

[0015]图I是本实用新型入耳式耳机的爆炸图;图2是图I所示入耳式耳机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入耳式耳机的剖视图;图4是图I所示入耳式耳机壳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1,包括壳体10、发声单体11、阻尼 板12、插入人耳道内的胶套13、以及垫圈14和导线15。所述壳体10包括前壳101和与前壳101配合相接的后壳102,所述发声单体11和垫圈14收容于该前壳101,并与该前壳101形成前声腔103,如图3所示。所述垫圈14有效的增大了前声腔103,并且可以定位发声单体11,防止发声单体11的外壳(未标注)直接接触前壳101的内壁而造成发声单体11的外壳变形。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壳101向前突出形成突出部1011,所述突出部1011内设连通前声腔103与外部环境的导声管1012。所述突出部1011朝向外部环境的一端还设有收容槽1013,所述阻尼板12收容于该收容槽1013。参见图4所示,所述突出部1011外表面上还开设有卡持槽1014,所述胶套13卡持固定于该卡持槽1014。如图3所示,所述后壳102中间设有带第一通孔1021的挡板1022,所述挡板1022与发声单体11之间的空间为后声腔104。所述导线15穿过该第一通孔1021与发声单体11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发声单体11与外界电性连接。所述导线15在后声腔104内形成不能通过该第一通孔1021的阻挡部151,所述阻挡部151为导线15打结或者环固胶形成,这样,在阻挡部151与发声单体11的焊点之间预留一定长度的导线15,则可以保证导线15被拉扯时不会导致导线15与发声单体11焊接的焊点脱落,从而提升了导线15的进线牢靠度,进一步增加了入耳式耳机I的工作和结构的稳定性。如图4所不,所述前壳101的壳顶设有第 ^槽1015,所述前壳101的壳底设有与第一卡槽1015上下对应的第二卡槽1016,所述后壳102上设有卡持固定于第一卡槽1015内的第一突出部1023和卡持固定于第二卡槽1016内的第二突出部1024。这样,不但保证了前壳101和后壳102可以分开独立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使前壳101与后壳102装配时更加简单,结构也更加稳固。如图4所示,所述挡板1022设在该第一突出部1023和第二突出部1024之间,呈圆形板块状。所述第一突出部1023向后衍生延伸出长条形的第一支撑架1025,所述第二突出部1024向后衍生延伸出长条形的第二支撑架1026,所述第一支撑架1025与第二支撑架1026之间镂空。所述第一支撑架1025设有第一水平部1027、垂直该第一水平部1027的第一垂直部1028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1027和第一垂直部1028的弧形第一连接部1032。所述第二支撑架1026包括第二水平部1029、垂直该第二水平部1029的第二垂直部1030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1029和第二垂直部1030的弧形第二连接部1033。所述第一水平部1027与第二水平部1029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垂直部1028与第二垂直部1030相互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垂直部1028和第二垂直部1030的下端衍生出供导线15穿过的第二通孔1031。再参见图2图3所示,导线15穿过该第二通孔1031进入第一支撑架1025与第二支撑架1026之间镂空处,然后在穿过第一通孔1021与发声单体11电性连接,这样,不但保证了导线15的进线牢靠度以及导线15与发声单体11的焊接稳定,而且第一支撑架1025 和第二支撑架1026之间镂空处可以看见部分导线11,使入耳式耳机I外观也更加美观。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发声单体、以及用于使发声单体与外界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与前壳配合相接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设有带第一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发声单体之间空间为后声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发声单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线设有收容于后声腔内并且不能穿过第一通孔的阻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设有向前突出的突出端,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固持于该突出端用于插入人耳道内的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端朝向外的开ロ处还设有阻尼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壳顶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前壳的壳底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后壳上设有卡持固定于第一卡槽内的第一突出部和卡持固定于第二卡槽内的第二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向后衍生延伸出长条形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突出部向后衍生延伸出长条形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镂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一水平部和垂直该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水平部和垂直该第二水平部的第二垂直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垂直部与第二垂直部相互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部和第二垂直部的下端之间衍生出供导线穿过的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为导线打结或者环固胶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发声单体、以及用于使发声单体与外界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与前壳配合相接的后壳,所述后壳设有带第一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发声单体之间空间为后声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发声单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线设有收容于后声腔内并且不能穿过第一通孔的阻挡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不但保证了导线的进线牢靠度以及导线与发声单体的焊接稳定,而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镂空可以看见部分导线,使入耳式耳机外观也更加美观。
文档编号H04R1/10GK202587322SQ20122012801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包晗, 华志刚 申请人: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