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471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式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麦克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笔记本、助听器等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微型麦克风,特别是微型电容式麦克风需求量不断增大,目前市场上的麦克风的体积多在几十毫米的体积上,在这种尺寸的要求下,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设计麦克风,即在线路板和金属外壳形成的外部框架内部安装电容组件、绝缘支撑件以及栅环,因为内部零件的数量较多,尺寸较大,势必 会影响麦克风的整体性能,产品的尺寸大小和性能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现有技术中,有专利提出采用一个弹性金属片或者弹簧等弹性导电部件来代替栅环,这种设计可以节省麦克风内部的空间尺寸,改善麦克风的性能,如
公开日为2008年9月3日的中国专利CN200810014687. 9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这种弹性片设计虽然简化了产品结构,利于生产,但这种麦克风在受到较大的振动甚至跌落时,弹性片的支撑应力不足,容易使弹性片过度弯折,内部零部件产生碰撞,损坏产品的性能,导致电连接的不良;并且这种弹性片不易加工。所以,有必要对上述传统结构的电容式麦克风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式麦克风,具有强支撑应力的弹性导电部件,可以保证麦克风单元的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内部零件装配位置的稳定性,并且这种弹性导电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容式麦克风,包括由一个线路板基板和一个槽形外壳围成的外部框架,所述槽形外壳底部设有进声孔,在所述框架内设有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对应所述进声孔依次设置的振膜、隔离片和背极板,在所述线路板基板朝向框架内部的一侧设有信号处理元件,所述背极板通过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线路板基板电连接,所述振膜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线路板基板电连接,并且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金属弹性部件,包括一个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分别弹性导电接触所述背极板和所述线路板基板,实现所述背极板和所述线路板基板之间的电连接以及所述背极板的安装定位;所述环状本体部为封闭环形片状结构,至少一部分侧边的外侧设有朝向所述背极板的形变部,实现所述环状本体部与所述背极板表面之间的弹性接触;所述拱起支撑部与所述环状本体部为一体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环状本体部上,拱部顶端与所述线路板基板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容式麦克风为近似方形,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环形本体部为近似长方形,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拱起支撑部,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两个长边外侧设有朝向所述背极板的形变部。[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拱起支撑部的顶端与所述线路板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凸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一体冲压/拉伸金属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磷青铜或不锈钢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导电部件表面设置镀金或镀镍层。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容式麦克风的弹性金属导电部件包括一个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分别弹性导电接触背极板和线路板基板,实现背极板和线路板基板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背极板的安装定位;环状本体部为封闭环形片状结构,至少一部分侧边的外侧设有朝向背极板的形变部,实现环状本体部与背极板表面之间的弹性接触;拱起支撑部与环状本体部为一体结构,对称设置在环状本体部上,拱部顶端与线路板基板电连接。在电容式麦克风的装配过程中,线路板基板与外壳结合在一起,线路板基板与背极板之间通过弹性金属导电部件保持相对固定,环状本体保证了背极板的位置平整,环状本体侧边的外侧设有朝向背极板的形变部保证了线路板基板与背极板之间的间隔可以有一定的公差范围,避免产生过度的形变,保证了麦克风单元的电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内部零部件产生碰撞而造成产品损坏,并且这种弹性导电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电容式麦克风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电容式麦克风弹性导电部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电容式麦克风弹性导电部件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电容式麦克风弹性导电部件的立体图。图中11.线路板基板;12.线路板侧壁;121.导电兀件;13.线路板底板;131.进声孔;132.金属层;2.信号处理元件;31.振膜;32.隔离片;33.背极板;34.振环;4.弹性导电部件;41.环状本体部;411.环状本体部形变部;42.拱起支撑部;421.拱起支撑部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的部分。如图I所示,一种电容式麦克风,包括由线路板基板11和槽形外壳围成的外部框架。槽形外壳包括线路板底板13以及位于线路板底板13和线路板基板11之间的线路板侧壁12。线路板侧壁12上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导电元件121 (可以是金属层或者金属片等),在线路板底板13上设有与该导电元件121连接的金属层132。在线路板基板11朝向框架内部的一侧设有信号处理元件2 (公知的,包括FET、放大器等),线路板底板13上设有进声孔131。在框架内设有电容组件,该电容组件包括对应进声孔131依次设置的振膜31、隔离片32和背极板33,在振膜31底部设有导电振环34,振膜31和背极板33构成电容组件的两个电极,隔离片32使电容组件两极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为振膜31的振动留出空间。电容组件的一个电极即振膜31,通过导电振环34、线路板底板13上的金属层132、线路板侧壁12中的导电元件121电连接到线路板基板11,电容组件的另一个电极即背极板33通过弹性导电部件4与线路板基板11电连接,弹性导电部件同时使得背极板33和线路板基板11之间紧密的电结合,防止在麦克风跌落和碰撞时电容组件与信号处理元件2产生碰撞。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弹性导电部件4为金属弹性部件,包括一个环状本体部41和多个拱起支撑部42,环状本体部41和多个拱起支撑部42分别弹性导电接触背极板33 和线路板基板11,实现背极板33和线路板基板11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背极板33的安装定位;环状本体部41为封闭环形片状结构,至少一部分侧边的外侧设有朝向背极板33的形变部411,实现环状本体部41与背极板33表面之间的弹性接触;拱起支撑部42与环状本体部41为一体结构,对称设置在环状本体部41上,拱部顶端与线路板基板11电连接。通过这种设计,电容式麦克风在安装过程中,线路板基板和槽形外壳中的线路板底板之间通过弹性导电部件传递压力。环状本体部为封闭环形片状结构保证了弹性导电部件整体结构的牢固性,避免拱起支撑部产生较大的形变导致产品损坏,并且能够和背极板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从而保证背极板位置的稳定和平整。拱起支撑部对称设置在环状本体部上可以保证弹性导电部件的弹性效果以及位置稳定,拱部顶端通过较小的接触面积与线路板基板电连接能够使得弹性导电部件与线路板基板电连接的效果良好。因为拱起支撑部的弹性形变余地较小,通过在环状本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侧边的外侧设有朝向背极板的形变部,实现环状本体部与背极板表面之间的弹性接触,这样可以保证线路板基板与背极板之间有足够的弹性余地,并且形变部在背极板位置处,接触面积大,可以避免较大的弹性余地造成电容式麦克风内部零件的不稳定。在本实施案例中,电容式麦克风优选为近似方形,弹性导电部件4的环形本体部41为近似长方形,环形本体部41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拱起支撑部42,环形本体部41的两个长边外侧设有朝向背极板33的形变部411。这种结构的电容式的麦克风,其内部零件易于实现自动化安装,并且通过环形本体部两个长边的外侧设置形变部并且与背极板接触,接触面积大,能够更好的实现结构稳定性;这种结构的弹性导电部件4与将振膜电连接到线路板基板的导电电路之间的相对面积较小,可以减小二者之间的电容(业内称之为寄生电容),从而可以提闻广品灵敏度。在本实施案例中,在拱起支撑部42的顶端与线路板基板1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凸点421。凸点42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小拱起支撑部42与线路板基板1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改善二者之间的电连接效果,避免产品内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下造成电连接不稳定。在本实施案例中,弹性导电部件4为一体冲压/拉伸金属结构。这种结构易于制作、成本低廉,并且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良好。在本实施案例中,弹性导电部件4为磷青铜或不锈钢片。磷青铜或不锈钢片具有较好的弹性效果,可以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弹性,易于安装,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本实施案例中,弹性导电部件4表面设置镀金或镀镍层,可以进一步的提升零件的导电性,能够改善产品的灵敏度,尤其是极限灵敏度;同样,弹性导电部件4采用不锈钢金属片设计可以达到近似效果并且成本低廉。本实施过程中方形结构的电容式麦克风仅为优选方案,也可以采用圆形等其它形状,皆不影响本发明创造的实施;同时,例如采用金属外壳和线路板基板结合作为电容式麦克风的保护壳体等结构,均属于行业内所熟知的技术,皆不影响本发明创造的实施。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电容式麦克风,包括由一个线路板基板和一个槽形外壳围成的外部框架,所述槽形外壳底部设有进声孔,在所述框架内设有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对应所述进声孔依次设置的振膜、隔离片和背极板,在所述线路板基板朝向框架内部的一侧设有信号处理元件,所述背极板通过弹性导电部件与所述线路板基板电连接,所述振膜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线路板基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金属弹性部件,包括一个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分别弹性导电接触所述背极板和所述线路板基板,实现所述背极板和所述线路板基板之间的电连接以及所述背极板的安装定位; 所述环状本体部为封闭环形片状结构,至少一部分侧边的外侧设有朝向所述背极板的形变部,实现所述环状本体部与所述背极板表面之间的弹性接触; 所述拱起支撑部与所述环状本体部为一体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环状本体部上,拱起支撑部顶端与所述线路板基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麦克风为近似方形,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环形本体部为近似长方形,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两个短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拱起支撑部,所述弹性导电部件的两个长边外侧设有朝向所述背极板的形变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支撑部的顶端与所述线路板基板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凸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一体冲压/拉伸金属结构。
5.如权利要求I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憐青铜金属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部件表面设置镀金或镀镍层。
7.如权利要求I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部件为不锈钢金属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麦克风,通过一个包括一个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的弹性金属导电部件实现线路板基板与背极板之间的电连接,环状本体部和多个拱起支撑部分别弹性导电接触背极板和线路板基板,实现背极板和线路板基板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背极板的安装定位;环状本体部为封闭环形片状结构,至少一部分侧边的外侧设有朝向背极板的形变部,实现环状本体部与背极板表面之间的弹性接触;拱起支撑部与环状本体部为一体结构,对称设置在环状本体部上,拱部顶端与线路板基板电连接。保证了麦克风单元的电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内部零部件产生碰撞而造成产品损坏,并且这种弹性导电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文档编号H04R19/04GK202535537SQ2012201478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党茂强, 刘德安, 王友, 王显彬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