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共享的方法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4946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频谱共享的方法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频谱共享的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选择部署LTE网络,用于提供更好的移动宽带数据业务。但是,由于频谱资源的紧张,运营商难以获得新的频谱用于部署LTE网络,或者,即使运营商获得用于部署LTE网络的频谱,但是所获得的频谱也是有限。因此,运营商可以使用频谱共享技术,通过利用已经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网络的频谱来部署LTE网络。现有的一种技术是将GSM频谱按照固定比例划分为用于GSM网络的频段和用于LTE网络的频段。例如将总共为20MHz的频段划分IOMHz给LTE网络,IOMHz给GSM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GSM业务量的萎缩,在大部分时间可能并不需要IOMHz的频段。但是,如果将15MHz划分给LTE网络、5MHz给GSM网络,在话务高峰期的时候,GSM网络可能由于信道容量不足而引起系统拥塞,到时用户无法接入网络。现有的另一种技术可以动态改变LTE网络和GSM网络的频段,但是这种动态改变频段仅用于LTE热点区域。对于非LTE热点区域,LTE网络和GSM网络的频段仍然以静态的方式分配。并且为了降低GSM对LTE的干扰,在LTE热点区域和非LTE热点区域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保护区域。在该保护区域内,LTE热点区域可以动态改变的部分频谱不能被任何系统应用,导致了部分频谱的浪费。同时,在改变频段时,需要将基站或者小区进行复位,会导致与该改变频段的LTE小区连接的用户设备的业务中断,影响用户体验。此外,GSM与LTE频谱共享的粒度只能以LTE的系统频段为粒度进行变化,因此LTE的频段只能是固定的几个数值,并且粒度很粗不利于频谱的平滑共享与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频谱共享的方法和基站。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共享第二频段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频谱共享的方法,该方法由第一网络的基站执行,包括: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该第一频段和该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使用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通信,其中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频段与该第二频段的比例大于 1:1 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与该第二载波组相邻,且该第二载波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且该第二载波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将该第一载波组划分为第一载波小组和第二载波小组,该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该第二载波小组与该第四载波小组相邻,该第四载波小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小组与该第三载波小组相邻,且该第三载波小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将该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该第一子频段与该第一载波组相邻,该第二载波组与该第一载波组相邻,该第二子频段与该第二载波组相邻。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将该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该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将该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该第一子频段与该第三载波小组相邻,该第一载波组与该第三载波小组相邻,该第四载波小组与该第一载波组相邻,该第二子频段与该第四载波小组相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该第一载波组的频段,且该PUCCH的频段大于该第二载波组的频段,使得部分该PUCCH的频段属于该第三频段。结合第一方面的 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PU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该第一载波小组与该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该PUCCH的频段大于该第二载波小组与该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该PUCCH的频段
属于该第三频段。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二网络频率规划,确定该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且确定仅有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该第二频段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使用不在该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该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将在该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不在该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以便提高该至少一个资源组的发射功率。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组;通过该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CCE聚合组发送数据。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通过该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发送数据。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干扰最小的CCE组合;通过该干扰最小的CCE组合发送数据。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的CCE资源和邻区第二网络载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确定该确定的CCE资源为碰撞资源;将用于通过该碰撞资源发送信息的功率分配到不是该碰撞资源的至少一个CCE资源。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公共导频信号干扰状态;根据该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确定对信道质量指示CQI进行补偿的方式。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ER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式MCS选择的误差方向;根据该MCS的误 差方向,确定对CQI进行补偿的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用户类别,该用户类别为该第一网络的基站的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缘用户设备;确定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使用该第二频段的传输成功率和/或MCS阶数;根据该调度信息和该用户类别,确定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该第二资源组集合的调度策略,其中该第一资源组集合为属于该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组,该第二资源组集合为属于该第三频段的所有资源组;根据该调度策略,调度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或该第二资源组集合。结合第一方面的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调度策略包括:分开调度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该第二资源组集合,且该第一资源组集合仅调度给该中心用户设备;联合调度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该第二资源组集合,且该边缘用户设备仅能使用该第二资源组集合;联合调度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该第二资源组集合,且该边缘用户设备能够单独调度该第一资源组集合或该第二资源组集合;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该第二资源组集合能够任意调度给该中心用户设备或该边缘用户设备;仅调度该第二资源组集合。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一网络的PRACH频率资源仅分配在该第二频段。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CQI反馈,确定该第二网络对该第一网络的干扰;或检测上行第二频段的噪声,根据该噪声,确定该第二网络对该第一网络的干扰;或统计用户设备在该第二频段上数据传输的成功率,根据该成功率,确定该第二网络对该第一网络的干扰;或确定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二频段上的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次数,根据该选择次数,确定该第二网络对该第一网络的干扰。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上行物理子频带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根据该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判断该第二网络是否使用该第二频段;或根据使用该第二频段 的该第一网络用户设备的MCS,结合HARQ的IBLER方案,判断该第二网络是否使用该第二频段;或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CQ I信息,根据该CQI信息,判断该第二网络是否使用该第二频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频谱共享的方法,该方法由第二网络的基站执行,包括: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用于该第一网络的通信;在使用该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通信。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使用该第一频段承载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 ;使用该第二频段承载该TCH。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频段的该TCH的使用率达到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的该 TCH。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网络存在多载波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中的一个载波的TCH ;在使用的一个载波的TCH用尽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中另一个载波的TCH。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该第一频段存在空闲的时隙的情况下,将该第二频段的用户设备置换到该
第一频段。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边缘用户设备;在确定该第一频段和该第二频段均被使用,且该第一频段不存在空闲的情况下,将使用该第二频段的该边缘用户设备置换到该第一频段。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中心用户设备;向该中心用户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消息,该功率控制消息用于指示该中心用户设备降低发射功率。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载波;在该使用该第二频段通信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该第一载波组通信;在使用该第一载波组通信的负载达到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载波组通信。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该第一频段和该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通信单元,用于使 用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通信,其中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与该第二载波组相邻,且该第二载波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且该第二载波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将该第一载波组划分为第一载波小组和第二载波小组,该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该第二载波小组与该第四载波小组相邻,该第四载波小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小组与该第三载波小组相邻,且该第三载波小组与该第三频段相邻,该第一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该第一子频段与该第一载波组相邻,该第二载波组与该第一载波组相邻,该第二子频段与该第二载波组相邻。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该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的载波;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该第一子频段与该第三载波小组相邻,该第一载波组与该第三载波小组相邻,该第四载波小组与该第一载波组相邻,该第二子频段与该第四载波小组相邻。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I3UCCH的带宽,该PUCCH的带宽大于该第一载波组的带宽,且该PUCCH的带宽大于该第二载波组的带宽,使得部分该PUCCH的带宽属于该第三频段。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定I3UCCH的带宽,该I3UCCH的带宽大于该第一载波小组与该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该PUCCH的带宽大于该第二载波小组与该第四载波小组之和, 使得部分该PUCCH的带宽属于该第三频段。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二网络频率规划,确定该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且确定仅有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该第二频段内。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单元,还用于于使用不在该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该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在该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不在该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以便提高该至少一个资源组的发射功率。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组;该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该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CCE聚合组发送数据。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该通信单元 ,还用于通过该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发送数据。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干扰最小的CCE组合;该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该干扰最小的CCE组合发送数据。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的CCE资源和邻区第二网络载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确定该确定的CCE资源为碰撞资源;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用于通过该碰撞资源发送信息的功率分配到不是该碰撞资源的至少一个CCE资源。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公共导频信号干扰状态;该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该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确定对信道质量指示CQI进行补偿的方式。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ER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式MCS选择的误差方向;该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该MCS的误差方向,确定对CQI进行补偿的方式。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用户类别,该用户类别为该第一网络的基站的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缘用户设备;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使用该第二频段的传输成功率和/或MCS阶数;该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该调度信息和该用户类别,确定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该第二资源组集合的调度策略,其中该第一资源组集合为属于该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组,该第二资源组集合为属于该第三频段的所有资源组;该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该调度策略,调度该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或该第二资源组集合。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一网络的PRACH频率资源仅分配在该第二频段。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判断该第二网络是否使用该第二频段。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该第二频段和该第三频段用于该第一网络的通信;通信单元,用于在使用该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通信。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使用该第一频段承载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 ;该控制单元,还用于使用该第二频段承载该TCH。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该第一频段的该TCH的使用率达到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的该TCH。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该第二网络存在多载波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中的一个载波的TCH ;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使用的一个载波的TCH用尽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频段中另一个载波的TCH。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该第一频段存在空闲的时隙的情况下,将该第二频段的用户设备置换到该第一频段。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边缘用户设备;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该第一频段和该第二频段均被使用,且该第一频段不存在空闲的情况下,将使用该第二频段的该边缘用户设备置换到该第一频段。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中心用户设备;该通信单元,还用于向该中心用户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消息,该功率控制消息用于指示该中心用户设备降低发射功率。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将该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该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载波,该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该第二网络载波;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该使用该第二频段通信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该第一载波组通信;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使用该第一载波组通信的负载达到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该第二载波组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共同使用第二频段,因此提高了频段使用率,减少了频段浪费。此外,由于第一网络使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通信的情况下,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了 一个第一网络载波。同时第一网络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与第二网络共享第二频段,因此可以防止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因为改变第一网络使用的频段导致的业务中断。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a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图2c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图2d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图2e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图3a、图3b和图3c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网络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系统,还可以是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简称“LTE-A”)系统。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二网络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 “GSM”)系统。用户设备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 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第一网络的基站可以是LTE中的eNB或e-NodeB。第二网络的基站基站,可以是GSM 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图1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的方法由第一网络的基站执行。101,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102,使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通信,其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 根据图1的方法,由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可以共享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图2a至图2e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在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之后,可以采用图2a至图2e任一种频谱划分的方法划分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以便使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通信。图2a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201和第二载波组202,其中第一载波组201与第二载波组相邻202,且第二载波组202与第三频段相邻203,第一载波组20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202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由于第二网络在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会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是负载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由于第三频段靠近第二载波组,所以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图2b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201和第二载波组202,其中第一载波组201与第三频段203相邻,且第二载波组202与第三频段203相邻,第一载波组20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组20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采用图2b的频谱划分时,第三频段是连续的,下行通信时第三频段更容易分配。可选的,在采取图2b的频谱划分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第一载波组的频段且大于第二载波组的频段,使得部分PUCCH的频段属于第三频段,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图2c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将第一载波组划分为第一载波小组211和第二载波小组212,将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221和第四载波小组222,其中第二载波小组212与第四载波小组相邻222,第四载波小组222与第三频段203相邻,第一载波小组211与第三载波小组221相邻,且第三载波小组221与第三频段相邻203,第一载波小组21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小组2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三载波小组22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四载波小组2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采用图2c的频谱划分时,第三频段是连续的,下行通信时第三频段更容易分配。此外,第二网络的基站在需要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要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在采用图2c的频谱划分时,由于第三频段与第二载波组相邻,所以临频泄漏干扰更小。可选的,在采取图2c的频谱划分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确定TO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第一载波小组与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大于第二载波小组与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PUCCH的频段属于第三频段,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 图2d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201和第二载波202组,其中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将第三频段203划分为第一子频段231和第二子频段232,其中第一子频段231与第一载波组201相邻,第二载波组202与第一载波组201相邻,第二子频段232与第二载波组202相邻。采用图2d的频谱划分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并且由于扩大了可连续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的频段,使得单个用户设备上行可以获得更高的峰值吞吐率。此外,采用图2d的频谱划分时,预留第一子频段给PUCCH,使得PUCCH可以放在第三频段的两侧。当配置的PUCCH的频段小于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的频段的情况下,第一网络就不会受到第二网络的严重干扰。这使得第一网络上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可以有更多的连续频谱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提高上行的峰值吞吐率。用户设备可以获得的上行峰值速率与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频段之和的速率相当。同时,第二网络的基站在需要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要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因此第二子频段距离负载相对较高的第一载波组有更大的隔离频段,临频泄漏干扰风险更小,第一网络对第二频段的资源调度也更容易,可以更方便的把所有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避免第二频段的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依赖性过高。图2e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频谱划分示意图。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201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20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将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221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222,其中第三载波小组22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四载波小组2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将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231和第二子频段232,其中第一子频段231与第三载波小组221相邻,第一载波组201与第三载波小组221相邻,第四载波小组222与第一载波组201相邻,第二子频段232与第四载波小组222相邻。采用图2e的频谱划分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此外,采用图2e的频谱划分时,预留第一子频段给TOCCH,使得PUCCH可以放在第三频段的两侧。当配置的PUCCH的频段小于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的频段的情况下,第一网络就不会受到第二网络的严重干扰。这使得第一网络上行PUSCH可以有更多的连续频谱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提高上行的峰值吞吐率。用户设备可以获得的上行峰值速率与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频段之和的速率相当。同时,第二子频段距离负载相对较高的第一载波组有更大的隔离频段,临频泄漏干扰风险更小,第一网络对第二频段的资源调度也更容易,可以更方便的把所有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避免第二频段的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依赖性过高。此外,第 二网络的基站在需要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要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在采用图2e的频谱划分时,由于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都与第二载波组相邻,所以临频泄漏干扰更小。图3a、图3b和图3c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a、图3b和图3c是图1的具体实施例。301,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302,使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通信,其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可选的,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的范围可以任意确定,而不必以第一网络的系统频段为粒度进行变化,并且在频段范围确定之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在发生变化。例如第一频段可以选取10MHz、第二频段可以选取3MHz、第三频段可以选取7MHz,且第一频段的载波频率可以是900MHz,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的频率可以是1800MHz,此时第一网络的频段是10MHz,第二网络的频段是10MHz。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频段的选取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也可以采取其他的选取方式(例如第一频段可以选取5MHz,第二频段可以选取5MHz,第三频段可以选取15MHz),本发明对频段的具体划分不做限定。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频段与第二频段的比例大于1:1,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物理 HARQ 指不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物理控制格式指不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CFICH)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1D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03,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303,根据第二网络频率规划,确定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的规划,并且确定仅有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资源组分配在第二频段内,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对于PHICH,由于PHICH的物理资源位置与第一网络的小区物理标识相关,在小区物理标识确定后,PHICH的第一个组的具体物理资源位置就可以确定。同扇区的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与第一网络的PHICH物理资源位置重叠的情况下,将对第一网络的PHICH造成干扰。在规划好第二网络频率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会与第二网络频率冲突的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因此,在规划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时,避开与第二网络频率冲突的物理小区标识,并且确定仅有一个PHICH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第二频段内,这样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HICH的干扰。对于PCFICH,由于PCFICH的物理资源位置与第一网络的小区物理标识相关,在小区物理标识确定后,PCFICH的具体物理资源位置就可以确定。同扇区的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与第一网络的PCFICH物理资源位置重叠的情况下,将对第一网络的PCFICH造成干扰。在规划好第二网络频率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会与第二网络频率冲突的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因此,在规划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时,避开与第二网络频率冲突的物理小区标识,并且确定仅有一个PCFICH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第二频段,这样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CFI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包括步骤303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步骤304和步骤305,用于降低第二网 络对第一网络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304,使用不在第二频段的资源组通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信息。305,将分配在第二频段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不在第二频段的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以便提高该资源组的发射功率,进而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例如,对于PCFICH,可以分配一个资源组在第二频段内,将其他三个资源组分配在第三频段内。同时,还可以不通过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任何信息,而只通过其他资源组发送信息。同时,还可以将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三个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用于提高该资源组的发射功率,可以提高发送性能,进而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PCFICH的干扰。对于PHICH,可以分配一个资源组在第二频段内,将其他两个资源组分配在第三频段内。同时,还可以不通过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任何信息,而只通过其他资源组发送信息。同时,还可以将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两个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用于提高该资源组的发射功率,可以提高发送性能,进而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PHI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06和步骤307,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ccH的干扰。
306,确定同扇区的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CCE聚合组。307,通过该CCE聚合组发送数据。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08和步骤309,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ccH的干扰。308,确定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309,通过该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发送数据。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10和步骤311,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ccH的干扰。310,确定干扰最小的CCE组合。311,通过该干扰最小的CCE组合发送数据。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12和步骤313,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ccH的干扰。312,在确定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资源和邻区的第二网络载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确定该确定的CCE资源为碰撞资源。313,将用于通过该碰撞资源发送信息的功率分配到不是该碰撞资源的至少一个CCE资源。由于分配到该碰撞资源功率的CCE资源的功率会加大,因此可以降低第二网络PD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14和步骤315,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公共导频信号 的干扰。314、确定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315,根据该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确定对CQI进行补偿的方式。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16和步骤317,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316,根据该第一网络的基站所服务的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ock ErrorRate, BLER)信息,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选择的误差方向。317,根据该MCS的误差方向,确定对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ion, CQI)的补偿方式。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同时执行步骤314-317,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CQI补偿方式,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18-321,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F1DSCH)的干扰。318,确定用户类别,该用户类别为第一网络的基站的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缘用户设备。319,将确定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使用第二频段的传输成功率和/或MCS阶数。320,根据调度信息和用户类别,确定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的调度策略,其中第一资源组集合为属于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组,第二四资源组集合为属于第三频段的所有资源组。
321,根据调度策略,调度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或第二资源组集合。可以确定的调度策略可以包括:调度策略1,分开调度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且第一资源组集合仅调度给中心用户设备;调度策略2,联合调度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且边缘用户设备仅能使用第二资源组集合;调度策略3,联合调度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且边缘用户设备能够单独调度第一资源组集合或第二资源组集合;调度策略4,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能够任意调度给中心用户设备或边缘用户设备;调度策略5,仅调度第二资源组集合。可选的,可以使用调度策略I至调度策略5,也可以选取任意几个调度策略,并根据选择的调度策略将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调度给中心用户设备或边缘用户设备。可选的,调度策略I可以是默认的调度策略。例如,对于中心用户设备,在尝试使用调度策略I进行调度没有成功的情况下,根据调度信息(例如干扰的测量情况),采取调度策略5。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重新使用调度策略I进行调度。再如,如果中心用户设备可以以高阶MCS在第二频段进行一定时间的数据传输,且初传误块率(Initial BLER, IBLER)能够锁定的情况下,则可以确定第二网络对该中心用户设备干扰小,可以使用调度策略2进行调度。再如,在使用调度策略2的情况下,如果中心用户设备仍然可以以高阶MCS在第二频段进行一段时间 的数据传输,且IBLER能够锁定,则可以使用调度策略3进行调度。如果小区中心用户设备可以使用较高的MCS阶数,小区边缘用户设备采用交底的MCS阶数但IBLER能够锁定收敛到目标值,且和在小区边缘调度调度第二频段的MCS阶数基本相同,则可以使用调度策略4进行调度。在使用调度策略4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调度信息(例如干扰)监控第二频段受干扰的情况,并根据第二频段受干扰的情况,确定使用其他的调度策略进行调度。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322,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RACH的干扰。322,将第一网络的PRACH频率资源仅分配在第二频段内。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根据CQI反馈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检测上行第二频段的频段的噪声,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统计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频段上数据传输的成功率,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二频段上的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次数,根据该选择次数,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判断第二网络是
否占用第二频段:
获取上行物理子频带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物理子频带对应的第二频段;根据使用第二频段的第一网络用户设备的MCS,结合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的IBLER方案,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二频段;接收服务的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根据该CQI信息,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
二频段。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选的步骤、由多个步骤组成的实施例或者实施例并不限定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322,再执行步骤303。或者,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再执行步骤303至步骤322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本发明并不限定。根据图3的方法,由于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均可以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并且,在选择不同的实施例之后,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HICH、PCFICH、PDCCH、公共导频信号、PDSCH和/或PRACH的干扰,还可以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和/或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二频段。图4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的方法由第二网络的基站执行。401,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用于第一网络的通信。402,在使用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通信。根据图4的方法,由于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均可以共享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并且在第二网络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第一网络仍然使用第二频段和第 三频段构成的载波通信,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的频谱共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a和图5b的方法是图4的具体实施例。501,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用于第一网络的通信。502,在使用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网络的基站可以使用第一频段承载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使用第二频段承载TCH,用于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网络的基站在第一频段的TCH的使用率达到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的TCH,用于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网络的基站在第二网络存在多载波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中的一个载波的TCH;在使用的一个载波的TCH用尽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中另一个载波的TCH,用于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503,用于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503,在确定所第一频段存在空闲的时隙的情况下,将第二频段的用户设备置换到
第一频段。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504和步骤505,用于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504,确定边缘用户设备。
505,在确定所第一频段和所第二频段均被使用,且第一频段不存在空闲的情况下,将使用第二频段的边缘用户设备置换到第一频段。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506和步骤50,用于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7。506,确定中心用户设备。507,向中心用户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消息,功率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中心用户设备降低发射功率。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508-510。508,将所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载波。509,在使用第二频段通信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通信。510,在使用第一载波组通信的负载达到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载波组通信。根据图5的方法,由于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均可以共享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此外,在选择不同的实施例之后,第二网络的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基站的干扰。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图6所示的基站600可以执行上述第一网络基站执行的步骤。基站600包括控制单元601和通信单元602。控制单元601,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 。通信单元602,还用于使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通信,其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载波。根据图6的基站,由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可以共享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具体用于确定的第三频段与第二频段的比例大于1: 1,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HICH,PCFICH和TO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与第三频段相邻,且第二载波组与第三频段相邻,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二网络在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会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是负载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由于第三频段靠近第二载波组,所以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将第一载波组划分为第一载波小组和第二载波小组,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第二载波小组与第四载波小组相邻,第四载波小组与第三频段相邻,第一载波小组与第三载波小组相邻,且第三载波小组与第三频段相邻,第一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在此情况下,第三频段是连续的,下行通信时第三频段更容易分配。可选的,控制单元601,还用于可以确定PU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第一载波组的频段且大于第二载波组的频段,使得部分PUCCH的频段属于第三频段,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第一子频段与第一载波组相邻,第二载波组与第一载波组相邻,第二子频段与第二载波组相邻。在此情况下,第三频段是连续的,下行通信时第三频段更容易分配。第二网络的基站在需要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要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三频段与第二载波组相邻,所以临频泄漏干扰更小。可选的,控制单元601,还用于可以确定PU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第一载波小组与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大于第二载波小组与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PUCCH的频段属于第三频段,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第一子频段与第三载波小组相邻,第一载波组与第三载波小组相邻,第四载波小组与第一载波组相邻,第二子频段与第四载波小组相邻。在此情况下,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并且由于扩大了可连续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的频段,使得单个用户设备上行可以获得更高的峰值 吞吐率。可选的,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定PUCCH的带宽,PUCCH的带宽大于第一载波小组与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PUCCH的带宽大于第二载波小组与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PUCCH的带宽属于第三频段。在此情况下,预留第一子频段给PUCCH,使得PUCCH可以放在第三频段的两侧。当配置的TOCCH的频段小于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的频段的情况下,第一网络就不会受到第二网络的严重干扰。这使得第一网络上行PUSCH信道可以有更多的连续频谱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提高上行的峰值吞吐率。用户设备可以获得的上行峰值速率与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频段之和的速率相当。同时,第二网络的基站在需要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要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因此第二子频段距离负载相对较高的第一载波组有更大的隔离频段,临频泄漏干扰风险更小,第一网络对第二频段的资源调度也更容易,可以更方便的把所有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避免第二频段的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依赖性过高。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网络频率规划,确定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且确定仅有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第二频段内,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通信单元602,还用于使用不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不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以便提高至少一个资源组的发射功率。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确定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组;通信单元602,还可以用于通过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CCE聚合组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HXX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确定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巾贞;通信单元602,还可以用于通过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HXX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确定干扰最小的CCE组合;通信单元602,还可以用于通过干扰最小的CCE组合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HXX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在确定的CCE资源和邻区第二网络载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确定确定的CCE资源为碰撞资源;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用于通过碰撞资源发送信息的功率分配到不是碰撞资源的至少一个CCE 资源。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HXX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确定公共导频信号干扰状态;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根据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确定对信道质量指示CQI进行补偿的方式。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根据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ER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式MCS选择的误差方向;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根据MCS的误差方向,确定对CQI进行补偿的方式。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确定用户类别,用户类别为第一网络的基站的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缘用户设备;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确定调度信息,调度信息包括使用第二频段的传输成功率和/或MCS阶数;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根据调度信息和用户类别,确定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的调度策略,其中第一资源组集合为属于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组,第二资源组集合为属于第三频段的所有资源组;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根据调度策略,调度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或第二资源组集合。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SCH的干扰。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将第一网络的PRACH频率资源仅分配在第二频段。在此情况下,基站600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RA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控制单元601,可以具体用于根据CQI反馈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控制单元601,可以具体用于检测上行第二频段的噪声,根据该噪声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控制单元601,可以具体用于统计用户设备在第二频段上数据传输的成功率,根据该成功率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控制单元601,可以具体用于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二频段上的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次数,根据该选择次数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601,还可以用于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二频段。控制单元601,可以具体用于获取上行物理子频带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根据该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该物理子频带对应的第二频段。控制单元601,可以具体用于根据使用该第二频段的第一网络用户设备的MCS,结合HARQ的IBLER方案,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二频段。控制单元601,可以具体用于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根据该CQI信息,判断
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 二频段。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图7所示的基站700可以执行上述第二网络基站执行的步骤。基站700包括控制单元701和通信单元702。控制单元701,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用于第一网络的通信;通信单元702,用于在使用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通。根据图7的基站,由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可以共享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使用第一频段承载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CCH)和业务信道(Traffic Channel, TCH);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使用第二频段承载TCH。在此情况下,基站700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在第一频段的TCH的使用率达到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的TCH。在此情况下,基站700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在第二网络存在多载波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中的一个载波的TCH ;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在使用的一个载波的TCH用尽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中另一个载波的TCH。在此情况下,基站700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一频段存在空闲的时隙的情况下,将第二频段的用户设备置换到第一频段。在此情况下,基站700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确定边缘用户设备; 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被使用,且第一频段不存在空闲的情况下,将使用第二频段的边缘用户设备置换到第一频段。在此情况下,基站700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确定中心用户设备;通信单元702,还可以用于向中心用户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消息,功率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中心用户设备降低发射功率。在此情况下,基站700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载波;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在使用第二频段通信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通信;控制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在使用第一载波组通信的负载达到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载波组通信。在此情况下,基站700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网络的基站包括控制器和收发器,可以执行上述第一网络基站执行的步骤。控制器,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 收发器,还用于使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通信,其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载波。根据该基站,由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可以共享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具体用于确定的第三频段与第二频段的比例大于1: 1,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HICH,PCFICH和HXX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与第三频段相邻,且第二载波组与第三频段相邻,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二网络在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会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是负载超过预设值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由于第三频段靠近第二载波组,所以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将第一载波组划分为第一载波小组和第二载波小组,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第二载波小组与第四载波小组相邻,第四载波小组与第三频段相邻,第一载波小组与第三载波小组相邻,且第三载波小组与第三频段相邻,第一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在此情况下,第三频段是连续的,下行通信时第三频段更容易分配。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可以确定PU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第一载波组的频段且大于第二载波组的频段,使得部分PUCCH的频段属于第三频段,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第一子频段与第一载波组相邻,第二载波组与第一载波组相邻,第二子频段与第二载波组相邻。在此情况下,第三频段是连续的,下行通信时第三频段更容易分配。第二网络的基站在需要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要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三频段与第二载波组相邻,所以临频泄漏干扰更小。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可以确定PUCCH的频段,该PUCCH的频段大于第一载波小组与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大于第二载波小组与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PUCCH的频段属于第三频段,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的载波;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第一子频段与第三载波小组相邻,第一载波组与第三载波小组相邻,第四载波小组与第一载波组相邻,第二子频段与第四载波小组相邻。在此情况下,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UCCH的干扰,并且由于扩大了可连续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的频段,使得单个用户设备上行可以获得更高的峰值吞吐率。可选的,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定PUCCH的带宽,PUCCH的带宽大于第一载波小组与第三 载波小组之和,且PUCCH的带宽大于第二载波小组与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PUCCH的带宽属于第三频段。在此情况下,预留第一子频段给PUCCH,使得PUCCH可以放在第三频段的两侧。当配置的PUCCH的频段小于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的频段的情况下,第一网络就不会受到第二网络的严重干扰。这使得第一网络上行PUSCH信道可以有更多的连续频谱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提高上行的峰值吞吐率。用户设备可以获得的上行峰值速率与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频段之和的速率相当。同时,第二网络的基站在需要使用第二频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在第一载波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载波组,因此第二载波组的使用概率要低于第一载波组的使用概率。因此第二子频段距离负载相对较高的第一载波组有更大的隔离频段,临频泄漏干扰风险更小,第一网络对第二频段的资源调度也更容易,可以更方便的把所有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分配给单个用户设备,从而避免第二频段的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依赖性过高。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网络频率规划,确定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且确定仅有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第二频段内,用于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收发器,还用于使用不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不在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以便提高至少一个资源组的发射功率。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组;收发器,还可以用于通过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CCE聚合组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收发器,还可以用于通过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HXX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干扰最小的CCE组合;收发器,还可以用于通过干扰最小的CCE组合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c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确定的CCE资源和邻区第二网络载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确定确定的CCE资源为碰撞资源;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用于通过碰撞资源发送信息的功率分配到不是碰撞资源的至少一个CCE资源。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HXXH的干扰。可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公共导频信号干扰状态;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确定对信道质量指示CQI进行补偿的方式。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ER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式MCS选择的误差方向;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MCS的误差方向,确定对CQI进行补偿的方式。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用户类别,用户类别为第一网络的基站的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缘用户设备;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调度信息,调度信息包括使用第二频段的传输成功率和/或MCS阶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调度信息和用户类别,确定第一资源组集合和第二资源组集合的调度策略,其中第一资源组集合为属于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组,第二资源组集合为属于第三频段的所有资源组;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调度策略,调度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或第二资源组集合。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ros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一网络的PRACH频率资源仅分配在第二频段。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PRACH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控制器,可以具体用于根据CQI反馈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
控制器,可以具体用于检测上行第二频段的噪声,根据该噪声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控制器,可以具体用于统计用户设备在第二频段上数据传输的成功率,根据该成功率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控制器,可以具体用于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二频段上的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次数,根据该选择次数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二频段。控制器,可以具体用于获取上行物理子频带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根据该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该物理子频带对应的第二频段。控制器,可以具体用于根据使用该第二频段的第一网络用户设备的MCS,结合HARQ的IBLER方案,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二频段。控制器,可以具体用于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根据该CQI信息,判断第二网络是否使用第二频段。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网络的基站包括控制器和收发器,可以执行上述第二网络基站执行的步骤。控制器,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用于第一网络的通信;收发器,用于在使用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通/[目O根据该 基站,由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可以共享使用第二频段通信,因此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使用第一频段承载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 ;控制器,还可以用于使用第二频段承载TCH。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第一频段的TCH的使用率达到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的TCH。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第二网络存在多载波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中的一个载波的TCH ;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使用的一个载波的TCH用尽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频段中另一个载波的TCH。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一频段存在空闲的时隙的情况下,将第二频段的用户设备置换到第一频段。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边缘用户设备;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被使用,且第一频段不存在空闲的情况下,将使用第二频段的边缘用户设备置换到第一频段。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确定中心用户设备;收发器,还可以用于向中心用户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消息,功率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中心用户设备降低发射功率。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将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载波,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载波;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使用第二频段通信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第一载波组通信;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使用第一载波组通信的负载达到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第二载波组通信。在此情况下,该基站可以降低对第一网络的干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0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频谱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网络的基站执行,包括: 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 使用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比例大于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与所述第二载波组相邻,且所述第二载波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且所述第二载波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 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 将所述第一载波组划分为第一载波小组和第二载波小组,所述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小组与所述第四载波小组相邻,所述第四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相邻,且所述第三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将所述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所述第一子频段与所述第一载波组相邻,所述第二载波组与所述第一载波组相邻,所述第二子频段与所述第二载波组相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将所述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所述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将所述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所述第一子频段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相邻,所述第一载波组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相邻,所述第四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一载波组相邻,所述第二子频段与所述第四载波小组相邻。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频段,所述PUCCH的频段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组的频段,且所述PUCCH的频段大于所述第二载波组的频段,使得部分所述PUCCH的频段属于所述第三频段。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PUCCH的频段,所述PUCCH的频段大于所述第一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所述PUCCH的频段大于所述第二载波小组与所述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所述PUCCH的频段属于所述第三频段。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频率规划,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且确定仅有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所述第二频段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不在所述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 将在所述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不在所述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以便提高所述至少一个资源组的发射功率。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组; 通过所述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CCE聚合组发送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 通过所述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发送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干扰最小的控制信道单元CCE组合; 通过所述干扰最小的CCE组合发送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的CCE资源和邻区第二网络载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确定的CCE资源为碰撞资源; 将用于通过所述碰撞资源发送信息的功率分配到不是所述碰撞资源的至少一个CCE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公共导频信号干扰状态; 根据所述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确定对信道质量指示CQI进行补偿的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ER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式MCS选择的误差方向; 根据所述MCS的误差方向,确定对CQI进行补偿的方式。
18.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用户类别,所述用户类别为所述第一网络的基站的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缘用户设备;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二频段的传输成功率和/或MCS阶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用户类别,确定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为属于所述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组,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为属于所述第三频段的所有资源组; 根据所述调度策略,调度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或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策略包括: 分开调度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且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仅调度给所述中心用户设备; 联合调度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且所述边缘用户设备仅能使用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 联合调度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且所述边缘用户设备能够单独调度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或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 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能够任意调度给所述中心用户设备或所述边缘用户设备; 仅调度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
20.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屋里随即接入信道PRACH频率资源仅分配在所述第二频段。
21.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CQI反馈,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对所述第一网络的干扰;或 检测上行第二频段的噪声,根据所述噪声,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对所述第一网络的干扰;或 统计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频段上数据传输的成功率,根据所述成功率,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对所述第一网络的干扰;或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频段上的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次数,根据所述选择次数,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对所述第一网络的干扰。
22.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行物理子频带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网络是否使用所述第二频段;或 根据使用所述第二频段的所述第一网络用户设备的MCS,结合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初始误块率IBLER方案,判断所述第二网络是否使用所述第二频段;或 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根据所述CQI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网络是否使用所述第二频段。
23.一种频谱共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二网络的基站执行,包括: 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用于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 在使用所述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通信。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频段承载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 ; 使用所述第二频段承载所述TCH。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频段的所述TCH的使用率达到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的所述TCH。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网络存在多载波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中的一个载波的TCH ; 在使用的一个载波的TCH用尽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中另一个载波的TCH。
27.如权利要求23-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频段存在空闲的时隙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频段的用户设备置换到所述第一频段。
28.如权利要求23-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边缘用户设备; 在确定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均被使用,且所述第一频段不存在空闲的情况下,将使用所述第二频段的所述边缘用户设备置换到所述第一频段。
29.如权利要求23-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中心用户设备; 向所述中心用户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消息,所述功率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心用户设备降低发射功率。
30.如权利要求23-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载波; 在所述使用所述第二频段通信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组通信; 在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组通信的负载达到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组通信。
3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 通信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与所述第二载波组相邻,且所述第二载波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且所述第二载波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将所述第一载波组划分为第一载波小组和第二载波小组,所述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所述第二载波小组与所述第四载波小组相邻,所述第四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相邻,且所述第三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频段相邻,所述第一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所述第一子频段与所述第一载波组相邻,所述第二载波组与所述第一载波组相邻,所述第二子频段与所述第二载波组相邻。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载波组划分为第三载波小组和第四载波小组,其中所述第三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所述第四载波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的载波;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三频段划分为第一子频段和第二子频段,其中所述第一子频段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相邻,所述第一载波组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相邻,所述第四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一载波组相邻,所述第二子频段与所述第四载波小组相邻。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带宽,所述I3UCCH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一载波组的带宽,且所述PUCCH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二载波组的带宽,使得部分所述PUCCH的带宽属于所述第三频段。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定PUCCH的带宽,所述PUCCH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一载波小组与所述第三载波小组之和,且所述PUCCH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二载波小组与所述第四载波小组之和,使得部分所述PUCCH的带宽属于所述第三频段。
39.如权利要求31-38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频率规划,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物理小区标识规划,且确定仅有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组分配在所述第二频段内。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于使用不在所述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在所述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的能量分配给不在所述第二频段内的资源组中的至少一个资源组,以便提高所述至少一个资源组的发射功率。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组;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与同扇区第二网络载波频率不发生碰撞的CCE聚合组发送数据。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干扰碰撞小于预设门限的子帧发送数据。
43.如权利要求4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干扰最小的控制信道单元CCE组合;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干扰最小的CCE组合发送数据。
44.如权利要求31-4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的CCE资源和邻区第二网络载波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确定的CCE资源为碰撞资源;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用于通过所述碰撞资源发送信息的功率分配到不是所述碰撞资源的至少一个CCE资源。
45.如权利要求31-4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公共导频信号干扰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公共导频信号的干扰状态,确定对信道质量指示CQI进行补偿的方式。
46.如权利要求31-4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ER信息,确定调制编码方式MCS选择的误差方向;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MCS的误差方向,确定对CQI进行补偿的方式。
47.如权利要求31-4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用户类别,所述用户类别为所述第一网络的基站的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缘用户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二频段的传输成功率和/或MCS阶数;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用户类别,确定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为属于所述第二频段的所有资源组,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为属于所述第三频段的所有资源组;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策略,调度所述第一资源组集合和/或所述第二资源组集合。
48.如权利要求31-4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网络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频率资源仅分配在所述第二频段。
49.如权利要求31-48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网络对第一网络的干扰。
50.如权利要求31-4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网络是否使用所述第二频段。
5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构成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且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用于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 通信单元,用于在使用所述第一频段通信负载达到第一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通信。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一频段承载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 ;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二频段承载所述TCH。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频段的所述TCH的使用率达到第二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的所述TCH。
54.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存在多载波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中的一个载波的TCH ;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使用的一个载波的TCH用尽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频段中另一个载波的TCH。
55.如权利要求51-54任 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频段存在空闲的时隙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频段的用户设备置换到所述第一频段。
56.如权利要求51-5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边缘用户设备;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均被使用,且所述第一频段不存在空闲的情况下,将使用所述第二频段的所述边缘用户设备置换到所述第一频段。
57.如权利要求51-5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中心用户设备;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中心用户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消息,所述功率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心用户设备降低发射功率。
58.如权利要求51-5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频段划分为第一载波组和第二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载波,所述第二载波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载波;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使用所述第二频段通信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组通信;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使用所述第一载波组通信的负载达到第三预设门限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组通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频谱贡献规定方法和基站,包括确定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其中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用于第二网络的通信,第一网络使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通信,且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构成同一个第一网络的载波。由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共享第二频段,因此可以提高频段的使用效率,减少频谱的浪费。
文档编号H04W16/14GK103222295SQ20128000205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刘崇利, 黎霞, 任瑞香, 邹志强, 王定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