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文档序号:754952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龄化不断发展,因年龄增加而听力衰退者数也不断增加。对于听力衰退者而言,话语的听取是特别重要的。因此,认为用于听力衰退者听到话语的助听器的需要性越来越高。作为提高听力衰退者听到的声音的清晰度的助听方法,有两耳分离助听(dichotic助听)。已知通过两耳分离助听能够提高听力衰退者听到的声音的清晰度(例如,非专利文献I)。此外,由本发明人以前公开了提示与两耳分离助听的适用可否有关的信息的技术(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46825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 献1:Y. Suzuki 等,“Determination of filtering parameters fordichotic-listening binaural hearing aids,,,Acoustic08Paris,(法国),200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存在不能判断听力衰退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问题。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等。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具备听力信息输入部,受理被验者的表示每个频率的听力的听力信息的输入;听力型判别部,在由听力相对于频率变化的趋势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基于上述听力信息输入部受理的上述听力信息的频率特性,判别与上述听力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听力型;适合度决定部,基于由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决定上述被验者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以及适合度提示部,提示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上述适合度;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参照在上述多个听力型中分别按每个语音表示上述被验者感知的声音的清晰度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得到改善的程度即清晰度改善量的对应关系,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上述适合度。另外,这些全部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的记录介质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地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


图1A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I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模块图。图1B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I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A是表示听力等级的例子的图。图2B是表示听力型的分类算法的一例的图。图3A是表示判别为高音急坠型的听力图的例子的图。图3B是表示判别为山型的听力图的例子的图。图3C是表示判别为水平型的听力图的例子的图。图4A是表示适合度数据库内的数据的例子的图。图4B是表示适合度数据库内的数据的另一例的图。

图5A是表示适合度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图5B是表示适合度显示画面的另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模块图。图7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a)语音听力检查的回答的一例、(b)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的一例、(c)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的水准的一例、Cd)每个音素的期望改善量的一例及(e)被验者的期望改善量的一例的图。图8是以往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模块图。图9A是表示听力图的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向听力等级输入单元的输入值的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两耳分离助听的动作的图。图11是表示以往技术的两耳分离助听判断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基础知识)本发明人发现在“背景技术”栏中记载的助听方法中发生以下的问题。听力衰退者的听觉劣化的状态因人而异。因此,对于助听器,仅通过将店面中的商品原样佩戴并不起作用。所以,在销售助听器时,需要测定购买助听器的听力衰退者的听觉特性、进行与各听力衰退者的症状相符的设定。目前,最一般的听觉特性检查是使用称作听力计的仪器产生纯音,计测被验者(听力衰退者)能够听到的最小的声压等级(听力等级)。图9A是表示听力图的例子的图。一般,在听觉特性检查中,对于 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 及8000Hz的正弦波(纯音),进行最低可听听力等级(以下,称作听力等级)的计测。另外,根据需要,有时对于750Hz、1500Hz、3000Hz或6000Hz也进行同样的计测。另外,听力等级的单位是dB (分贝),将具有正常的听力的人能听见的声压等级设为OdB。听力等级的值越大表示听力越衰弱。此外,描绘各频率的听力等级的图即是听力图,在助听器的设定中广泛使用。图8是一般的助听器调整系统800s的模块图。以往,在助听器的调整中,用耳机802将由听力计801产生的纯音提供给被验者,在被验者听到计测音时计测者操作听力计801,由此计测听力等级。图9B是表示向听力等级输入部的输入值的例子的图。在通过听力计801完成听力等级的计测后,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800 (图8)如图9B所示,通过听力等级输入部803取得由听力计801计测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接着,通过放大量计算部804根据输入的各频率的听力等级,计算用来补偿被验者的听力劣化的放大量。将放大量通过放大量显示部805向计测者通知,并经由助听器设定部806设定到助听器807的内部参数中。通过以上的顺序,完成用于进行与个人的听力等级相应的补偿(放大)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听力衰退者中,除了听力的下降以外,频率分辨能力也下降。这里,所谓频率分辨能力,是听出来频率相互不同的两个音的能力。S卩,正常听力者能够听出来例如IkHz的音和1. 2kHz的音这样的频率相互接近的两个音。另一方面,频率分辨能力下降的听力衰退者不能听出来这两个音。近年来,作为用来表现人的听觉中的频率分析的原理的模型,提出了听觉滤波器。这是将人的内耳中的频率分析的原理利用划分为多个频带的频带滤波器(听觉滤波器)的集合体来表现,并且若听觉滤波器的频带的宽度越宽则判断为频率分辨能力越下降的考虑方式。如果频率分辨能力的下降程度变大,则多个频带成分之间的掩蔽、特别是低频成分对高频成分的掩蔽(向上掩蔽)的影响增大。特别是,在声音中,由于较低的频率为主成分的母音的能量较大,所以更高的频率为主成分的子音被掩蔽。因此,话语的听取能力下降,或噪声下的声音辨别能力显著下降。由频率分辨能力的劣化带来的问题是基于与听力等级的劣化不同的原理的现象。因此,即使通过助听器将声音放大也不能解决,对于听力衰退者的话语的听取成为较大的问题。作为这样的将多个频带之间的掩蔽降低、实现声音输入信号的清晰度的提高的助听处理,有将输入信号在频率轴上分割为左右的两个耳朵中的信号来提供的两耳分离助听。图10是表示用于该两耳分离助听的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3s的图。在说话者1001与利用者1002会话中的状况下,说话者1001的声音通过麦克风1003变换为电信号。并且,对于输入的声音信号1004(曲线图(a)),以听觉滤波器所扩展的频率为截止(cutoff)频率由低通滤波器1005及高通滤波器1006分割。并且,提出了在分割后的声音信号中向一个耳朵(右耳1002R)提供比分割频率低的频带的声音信号1007 (曲线图(b))、向另一个耳朵(左耳1002L)提供比分割频率高的频带的声音信号1008 (曲线图(c))的方法。利用者1002在脑中将这些声音信号1007及1008合成,感知声音1009 (曲线图⑷)。由此,报告了能够避免上述的向上掩蔽,并且提高声音的清晰度(非专利文献I)。图11是表示此时的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的图。如图11所示,在助听处理调整系统1003s中,通过听觉滤波器计测部1101计测听觉滤波器,由频率分辨能力计算部1102按照通过该计测求出的值,决定以哪个频率划分高频域和低频域。但是,已知并不是对全部的听力衰退者都能够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来提高听到的声音的清晰度。即,报告了在一部分听力衰退者中不能得到清晰度改善效果的症例,在将这样的两耳分离助听用在助听器中时,需要进行对利用者是否推荐两耳分离助听的判断。在以往技术中,为了判断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仅通过用听力计(参照上述听力计801)进行听力等级的测定是不充分的, 需要另外计测利用者的听力的频率分辨能力。由于在频率分辨能力的测定中需要时间,所以有在临床现场中进行该测定并不现实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以前公开了根据听力的劣化模式判断两耳分离助听的适用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专利文献I)。根据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基于与听力衰退者的听力有关的信息判别听力型,基于该听力型,统计性地判断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在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情况下是否能清晰地听到声音的程度)。但是,有不能判断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听力衰退者是否能清晰地听到声音的问题。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判断包含听力衰退者(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在内的适合度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具备听力信息输入部,受理被验者的表示每个频率的听力的听力信息的输入;听力型判别部,在由听力相对于频率变化的趋势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基于上述听力信息输入部受理的上述听力信息的频率特性,判别与上述听力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听力型;适合度决定部,基于由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决定上述被验者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以及适合度提示部,提示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上述适合度;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参照在上述多个听力型中分别按每个语音表示上述被验者感知的声音的清晰度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得到改善的程度即清晰度改善量的对应关系,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上述适合度。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基于作为对被验者的听力测定的结果得到的听力信息,判断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作为构成声音的单位的语音。并且,基于该判断结果,能够得到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由此,能够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此外,例如,上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语音听力输入部,受理对上述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回答;以及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基于上述语音听力输入部受理的上述回答,计算音素正确回答率,该音素正确回答率按作为构成语音的单位的每个因素表示上述被验者是否正确地听到了语音;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各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以及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音素的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决定上述适合度。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能够基于对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回答,更正确地判断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按每个语音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由此,能够更正确地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此外,例如,上述适合度决定部按两耳分离助听中的每个分割频率具有上述对应关系,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各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使上述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而正确地听到语音的效果最大的上述分割频率;上述适合度提示部将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上述分割频率与上述适合度一起提示。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能够在两耳分离助听的分割频率的多个候选中选择对于被验者而言两耳分离助听的效果变高的分割频率。由此,能够更正确地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此外,例如,上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助听处理设定部,该助听处理设定部将用于对上述被验者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针对助听器的设定信息向上述助听器输出。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在对被验者的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对被验者的助听器进行用于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设定。此外,例如,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将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各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为上述适合度。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向被验者提示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作为适合度。被验者基于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所示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以及自身听到的各语音的清晰度,能够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此外,例如,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将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各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决定为上述适合度。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将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作为适合度而向被验者提示。被验者基于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所示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以及自身听到的各语音的清晰度,能够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此外,例如,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在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中,将与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音素的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分别对应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为上述适合度。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将考虑到对于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正确与否信息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作为适合度而向被验者提示。基于该清晰度改善量,被验者能够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此外,例如,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在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中,将与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音素的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分别对应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决定为上述适合度。

由此,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将考虑到对于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正确与否信息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作为适合度而向被验者提示。基于该清晰度改善量,被验者能够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包括听力信息输入步骤,受理被验者的表示每个频率的听力的听力信息的输入;听力型判别步骤,在由听力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基于由上述听力信息输入步骤受理的上述听力信息的频率特性,判别与上述听力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听力型;适合度决定步骤,基于通过上述听力型判别步骤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决定上述被验者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以及适合度提示步骤,提示通过上述适合度决定步骤决定的上述适合度;在上述适合度决定步骤中参照在上述多个听力型中分别按每个语音表示上述被验者感知的声音的清晰度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得到改善的程度即清晰度改善量的对应关系,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步骤中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上述适合度。另外,这些全部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的记录介质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以下,参照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具体地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具体例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意思。此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I)图1A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有关实施方式I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的助听适合度判断系统IOOs的图。助听适合度判断系统IOOs具备听力计101、耳机102和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听力计101产生纯 音102p。纯音102p经由耳机102提供至助听器利用者(被验者)100u。表示被验者是否听到了提供的声音的信息1011经由计测者或接口传递给听力计101,通过被传递的听力计101计测听力等级。基于由听力计101得到的听力等级的计测结果,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进行左耳用助听器110及右耳用助听器111这两个助听器IlOa中的助听处理的调整。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具备第I听力等级输入部103、第2听力等级输入部104、听力型判别部105、适合度决定部106a和适合度提示部108。此外,适合度决定部106a具备适合度计算部106和适合度数据库107。将第I听力等级输入部103和第2听力等级输入部104统称为听力信息输入部103a。另外,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也还可以具备助听器设定部109。第I听力等级输入部103受理被验者的一个耳朵(例如左耳)的听力等级1031的输入。第2听力等级输入部104受理被验者的另一个耳朵(例如右耳)的听力等级1041的输入。听力型判别部105基于被验者的听力等级的频率特性,将该助听器利用者的听力型判别为由听力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的至少I个。适合度数据库107是关于各听力型记述了该听力型下的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的数据库。适合度计算部106从适合度数据库107中提取与被验者的听力型对应的适合度信
肩、O适合度提示部108对被验者提示适合度。助听器设定部109对被验者的助听器设定助听器的设定信息。接着,对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的信号的流向进行说明。通过第I听力等级输入部103及第2听力等级输入部104,输入从听力计101输出的被验者的左右的各个耳朵的听力等级。第I听力等级输入部103和第2听力等级输入部104各自的输出被输入至听力型判别部105。听力型判别部105的输出(信息1051)被输入至适合度计算部106。此外,记述在适合度数据库107中的信息(信息1071)由适合度计算部106参照。适合度计算部106的输出(信息1061)被输入至适合度提示部108及助听器设定部 109。助听器设定部109的输出被输入至左耳用助听器110及右耳用助听器111。图1B是表示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参照图1B,对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于第I听力等级输入部103和第2听力等级输入部104,分别输入关于左耳或右耳的每个频率的听力等级的值(信息1031、1041)(步骤S121)。接着,听力型判别部105根据输入的左右的听力等级的频率特性的大致形状,将被验者的听力的听力型判别为由听力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的至少I个(步骤S122)。该判别例如如以下这样进行。图2A是表示将3个频率a、b、c (a〈b〈c)下的、左右的听力等级的平均值分别设为La、Lb、Lc时的听力等级的例子的图。图2A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频率,越靠右表示越高的频率。纵轴表示听力等级,越靠下表示越高的等级,即表示听力的劣化越大。图2B是表示向听力型的分类算法的一例的图。如图2B所示,在La〈Lb〈Lc时,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高音渐倾型。但是,在如La < Lb < Lc那样、与频率比较低的区域(频率a、b)下的听力等级差相t匕、频率比较高的区域(频率c)下的听力等级差处于一定的水准以上时,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高音急坠型。此外,在La〈Lb>Lc时,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山型。此外,在La ^ Lb ^ Lc时,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水平型。另外,这里,听力型判别部105为了综合地判断左右的听力等级,使用左右的听力等级的平均值进行了判别,但也可以使用左右的听力等级中的听力劣化更少的听力等级。此外,作为具体例,例如也可以使用以下这样的算法进行判别。图3A是表示判别为高音急坠型的听力图的例子的图。图3B是表示判别为山型的听力图的例子的图。图3C是表示判别为水平型的听力图的例子的图。(I)如图3A所示,在IkHz、2kHz、4kHz的多个频率中存在以下的频率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05如以下这样进行判别。即,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该频率(303)下的听力等级(302)与比该频率小I倍频程的频率下的听力阈值(301)比较,在存在大于对该听力阈值加上规定值(例如30dB)后的值(302)的等级(更下侧的等级)的频率的情况下,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高音急坠型。(2 )如图3B所示,在500Hz UkHz, 2kHz的听力等级中,将该频率下的听力等级与小I倍频程的频率下的听力阈值比较,在存在变得比规定值(例如IOdB)小的频率(311)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山型。(3)如图3C所示,在听力阈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321)不到规定值(例如30dB)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水平型。(4)在对上述(I)、(2)及(3)的哪个都不符合的情况下,听力型判别部105将被验者的听力型判别为高音渐倾型。这样,图1A的听力型判别部105基于听力等级的频率特性的大致形状,将利用者IOOu的听力的听力型判别为该大致形状下的听力型,将与判别出的听力型有关的信息(图1A的信息1051)向适合度计算部106输出。适合度计算部106参照适合度数据库107,计算与由听力型判别部105判别出的听力型对应的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步骤S123)。在图4A中表示适合度数据库107的一例。在适合度数据库107中,按预先通过实验得到的每个听力型(参照图4A的表的第2 第5行),作为能够进行表参照的信息(信息1071a),存储有基于两耳分离助听的各语音(参照第2列、第3列…)的清晰度改善效果的期望值(例如,第2行第2列的“4”(107m))。这里,清晰度改善效果的期望值以意味着百分数(%)之差的点为单位表示。另外,图1A的信息1071例如也可以是该信息1071a。这里,所谓语音,是构成话语的声音,意味着由母音、子音、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的音。进而,也可以如图4B所示,利用表,按两耳分离助听的每个分割频率,将参照的表切换为该分割频率的表,参照切换后的表。另外,图1A的信息1071也可以是包含这些多个表的信息1071b。此外,该表也可以如图4A所示是将各语音按每个音素(按母音及子音分)记述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如图4B所示是将各语音按50音记述的结构,也可以是将它们按两耳分离助听的每个分割频率记述的结构。进而,在适合度数据库中,也可以从多个表中,根据所使用的语言或患者的人种而选择不同的表作为参照的表。此外,也可以是针对基本数据库按处置地添加将表的值修正的修正数据的结构。适合度计算部106以由听力型判别部105分类的听力型(信息1051)为关键字,参照储存在适合度数据库107中的各语音的期望改善量Y (例如,图4A的107m)。接着, 适合度提示部108对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的利用者提示适合度(步骤S124)。提示适合度的方法中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可以通过在计算机等的画面上显示信息来提示适合度。此外,也可以利用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等的点亮来提示适合度。除此以外,只要以某种形式提示适合度就可以。图5A是表示适合度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在画面501中,用标记显示了每个音素的平均改善量(每个音素的改善量显示部)504。即,通过适合度提示部108,在每个语音的平均改善量为5%以上时显示“〇”、在-5% 5%时显示“ 一 ”、在不到-5%时显示“ X ”。另外,也可以代替用标记显示而用不同的颜色显示改善量的大小,也可以将改善量用数值显示。另外,在图5A中,显示了每个音素的平均改善量,但也可以显示每个语音的平均改善量。此外,在画面501中,也可以设置用来输入向左右的哪个耳朵提示高频域的输入空间505,以便也能够应对左右的耳朵的听力型不同的情況。并且,在能够根据被验者的听力信息来预测应向左右的哪个耳朵提供高频域等的情况下,适合度提示部108将该预测结果显示为输入空间505的初始值。此外,在画面501上也可以设置用来输入分割频率的输入空间506。并且,在能够根据被验者的听カ信息预测改善量最大的分割频率等情况下,适合度提示部108也可以将该预测结果显示为输入空间506的初始值。进而,在具有按每个分割频率表示清晰度改善效果的表的情况下,适合度提示部108既可以将对于被验者而言清晰度改善效果最大的分割频率显示在任意的部位上,也可以显示到输入空间506中。这里,也可以代替清晰度改善效果最大的分割频率而选择超过规定的清晰度改善效果的峰频率中的任意的分割频率。进而,也可以设置如按钮507那样的接ロ,以便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的利用者能够最终决定是否进行两耳分离助听。如果将按钮507按下,则助听器设定部109对助听器设定设定信息。 此时,适合度提示部本身也可以为接ロ,也可以通过接ロ的操作使适合度提示部的显示颜色变化。另外,接ロ的形状并不限于按钮,也可以是图标或滑动条那样的形状。此外,如图5B所示,也可以将作为整体的清晰度改善可能性502及期望的清晰度
改善量503 —并显示。如以上这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发明,仅通过测定听カ等级,就能够进行两耳分离助听对用户是否适合的判断、以及向助听器的设定。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另一形态,也可以是在被验者重新购买助听器的情况等该被验者的听カ型为已知等情况下,也可以是不经过第I听カ等级输入部103、第2听カ等级输入部104及听カ型判别部105而对适合度计算部106直接输入听力型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代替明示地设置第I听カ等级输入部103及第2听カ等级输入部104,采用听カ计101与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为一体的结构而进行听力等级的測定、使用该测定中的计测结果作为输入值的结构。或者,在左右的听カ等级的频率特性类似等情况下,也可以仅将左右某个的听力等级作为输入值。此外,上述中对判断助听器的适合度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其他音响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如以上那样,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基于作为对被验者的听カ測定的结果得到的听カ信息,判断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听到作为构成声音的単位的语音。并且,能够基于该判断结果得到判断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由此,能够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此外,在两耳分离助听的分割频率的多个候选中,能够选择对于被验者而言两耳分离助听的效果变高的分割频率。由此,能够更正确地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此外,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在两耳分离助听对被验者的适合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对被验者的助听器进行用于两耳分离助听的设定。此外,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将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作为适合度而向被验者提示。被验者能够基于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表示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和自身听到的各语音的清晰度,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此外,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将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作为适合度而向被验者提示。被验者能够基于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表示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以及自身听到的各语音的清晰度,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基于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结果来提示在该被验者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情况下期望的改善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例子。另外,所谓语音,是由母音、子音、或它们的组合形成的语言的単位。所谓语音,例如表示为“じ(Zi)”、“ら(Ra)”或“ぉ(0) ”等。此外,所谓音素,是指各个母音或子音。所谓音素,例如表示“A”、“I”、“U”、“K”或“S”等。这里,所谓语音听カ检查,是测定被验者能听到多少话语的检查。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601a的模块图。在图6中,本实施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601a具备语音听カ输入部601、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2、音素适合度计算部603、适合度数据库604、适合度计算部605、适合度提示部606和助听器设定部607。语音听カ输入部601受理对于语音听カ检查的被验者的回答的输入。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2进行对于语音听カ检查的被验者的回答的正误判断,计算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音素适合度计算部603根据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判断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在适合度数据库604中,关于各听カ型记述有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适合度计算部605从适合度数据库604中提取与被验者的听カ型对应的适合度信
o适合度提示部606通知适合度。助听器设定部607对助听器设定适合信息。接着,对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601a的信号的流向进行说明。对于语音听カ检查的被验者的回答(信息6011)被输入至语音听カ输入部601。语音听カ输入部601的输出被输入至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2,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2的输出被输入至音素适合度计算部603。此外,记述在适合度数据库604中的信息(信息6041)被音素适合度计算部603參照。音素适合度计算部603的输出(信息6031)被输入至适合度计算部605,适合度计算部605的输出被输入至适合度提示部606及助听器设定部607。助听器设定部607的输出被输入至左耳用助听器110及右耳用助听器111。接着,使用图7A及图7B对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601a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7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a)语音听力检查的回答的一例、(b)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的一例、(c)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的水准的一例、Cd)每个音素的期望改善量的一例、及(e)被验者的期望改善量的一例的图。首先,语音听カ输入部601受理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回答的输入(图7A的S701)。这里,语音听カ输入部601如图7B的(a)所示将语音听カ检查中的正解信息与被验者的回答建立对应。接着,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2进行由步骤S701受理的回答的正误判断(图7A的S702)。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2将语音听カ检查中的正解信息与被验者的回答比较,按每个音素进行正误判断。如图7B的(a)所示,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2基于语音听カ输入部601受理的被验者的回答(例如,从最左起第2个的“Ra”)、以及语音听カ检查的正解信息(信息601Ix。例如,第2个的“Ra”),关于各语音的子音和母音分别进行正误判断。在图7B的(b)的例子中,圆形标记(“〇”标记)表示正解,叉标记(“ X ”标记)表示非正解,下划线标记)表示不存在对应的子音。接着,音素适合度计算部603基于在步骤S702中进行的正误判断,计算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图7A的S703)。音素适合度计算部603将图7B的(a)的正解信息中的每个音素的正解数相对于每个音素的出现数的比率作为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如图7B的(b)所示进行总计。接着,音素适 合度计算部603将在步骤S703中计算出的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分类为3各水准(图7A的S704)。在适合度数据库604中,如图7B的(c)所示,储存有预先通过实验得到的由两耳分离助听带来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效果的期望值。具体而言,根据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按几乎未能识别语音的水准、发生听岔的水准、以及大致正常听见的水准(例如,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不到30%的水准、30%至80%的水准、80%以上的水准),储存有由两耳分离助听带来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效果的期望值。清晰度改善效果的期望值以意味着百分比(%)之差的点为单位来表示。另外,在上述中将正确回答率的水准设为了 3个,但水准的数量并不限定于3,也可以是2以上的任意的数量。接着,适合度计算部605按在步骤S704中分类的每个音素的正确回答率的水准计算期望改善量(图7A的S705)。适合度计算部605计算图7B的(c)中的各语音的、与该语音的正确回答率的水准对应的清晰度改善量作为该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图7B的(d))。具体而言,例如对于音素“A”的正确回答率是80%的被验者,在音素“A”中与正确回答率80%以上的水准对应的清晰度改善量是0点,所以将该被验者的音素“A”的清晰度改善量计算为0点。此外,对于音素“K”的正确回答率是65%的被验者,在音素“K”中与正确回答率30 80%的水准对应的清晰度改善量是20点,所以将该被验者的音素“K”的清晰度改善量计算为20点。接着,适合度计算部605计算被验者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情况下的期望改善量(图7A的S706)。适合度计算部605计算图7B的(d)中的每个音素的期望改善量的平均值,作为被验者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情况下的期望改善量。并且,适合度提示部606显示该期
望改善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示用户感到难以听取的语音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变得容易听取(听取容易度的变化是怎样的变化)。此外,不仅显示关于各音素的期望改善量,在图7B的(b)中也可以显示关于正确回答率最低的音素的期望改善量作为代表值。此外,以上对判断助听器的适合度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其他音响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判断及设定。如以上这样,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能够基于针对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回答,更正确地得到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按每个语音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因此,能够更正确地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此外,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将考虑了针对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正确与否信息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作为适合度而向被验者提示。基于该清晰度改善量,被验者能够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此外,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将考虑了针对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正确与否信息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作为适合度而向被验者提示。基于该清晰度改善量,被验者能够判断两耳分离助听是否适合自己。(其他变形例)另外,基于上述实 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下这样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I)上述各装置具体而言是由微处理器、R0M、RAM、硬盘单元、显示器単元、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上述RAM或硬盘单元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通过有上述微处理器按照上述计算机程序动作,各装置实现其功能。这里,计算机程序是为了达到规定的功能、将表示对计算机的指令的命令代码组合多个而构成的。(2)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I个系统LSI (LargeScale Integration :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LSI是将多个结构部集成在I个芯片上而制造的超多功能LSI,具体而言是包括微处理器、ROM、RAM等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上述RAM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通过由上述微处理器按照上述计算机程序动作,系统LSI达到其功能。(3)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对各装置可拆装的IC卡或单体的模组构成。上述IC卡或上述模组是由微处理器、R0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上述IC卡或上述模组也可以包含上述超多功能LSI。通过由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动作,上述IC卡或上述模组达到其功能。该IC卡或该模组也可以具有防篡改性。(4)本发明也可以是上述所示的方法。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将这些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是由上述计算机程序构成的数字信号。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将上述计算机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是软盘、硬盘、⑶-R0M、M0、DVD、DVD-R0M、DVD-RAM、BD (Blu-ray Disc)、半导体存储器等。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记录在这些记录介质中的上
述数字信号。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将上述计算机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经由电气通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传送。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上述存储器存储有上述计算机程序,上述微处理器按照上述计算机程序动作。此外,也可以通过将上述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记录到上述记录介质中并移送,或通过将上述程序或上述数字信号经由上述网络等移送,由独立的其他计算机系统实施。(5)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分别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通过执行适合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的程序执行部将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的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读出并执行来实现。这里,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视听适合度判定装置等的软件是以下这样的程序。S卩,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该处理包括听カ信息输入步骤,受理表示被验者的每个频率的听カ的听カ信息的输入;听カ型判别步骤,在由听カ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趋势決定的多个听カ型中,基于由上述听カ信息输入步骤受理的上述听カ信息的频率特性,判别与上述听カ信息对应的至少ー个听カ型;适合度决定步骤,基于通过上述听カ型判别步骤判别出的上述至少ー个听カ型,决定上述被验者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以及适合度提示步骤,提示通过上述适合度决定步骤决定的上述适合度;在上述适合度决定步骤中參照在上述多个听カ型中分别按每个语音表示上述被验者感知的声音的清晰度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得到改善的程度即清晰度改善量的对应关系,基干与上述听カ型判别步骤中判别出的上述至少ー个听カ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上述适合度。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有关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形态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_,对本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后的形态、以及将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建的形态也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形态的范围内。エ业实用性如以上这样,有关本发明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及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具有能够简便地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判断及向助听器的设定的效果,在如助听器、音响设备、便携电话、公共扩声等的进行声音再现或声音通话的所有装置中具有实用性。标号说明100、601a、800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s、800s、1003s助听适合度判断系统lOOu、1002助听器利用者101、8OI 听カ计102、802 耳机103第I听カ等级输入 部103a听カ信息输入部104第2听カ等级输入部
105听カ型判别部106、605适合度计算部106a适合度决定部107、604适合度数据库108、606适合度提示部109、607助听器设定部110左耳用助听器111右耳用助听器501 画面502适合度的显示空间503平均改善量的显示空间504各语音的平均改善量的显示空间505高频域提供耳朵的输入空间506分割频率的输入空间

507 按钮601语音听カ输入部602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603音素适合度计算部803听カ等级输入部804放大量计算部805放大量显示部806助听器设定部807助听器1001 说话者1003 麦克风1004、1007、1008 声音信号1005低通滤波器1006高通滤波器1009 声音1101听觉滤波器计测部1102频率分辨能力计算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具备听力信息输入部,受理被验者的听力信息的输入,该听力信息表示每个频率的听力;听力型判别部,在由听力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基于由上述听力信息输入部受理的上述听力信息的频率特性,判别与上述听力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听力型;适合度决定部,基于由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决定上述被验者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以及适合度提示部,提示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上述适合度;上述适合度决定部通过参照在上述多个听力型各自中按每个语音表示清晰度改善量的对应关系,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上述适合度,上述清晰度改善量是上述被验者感知的声音的清晰度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得到改善的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上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语音听力输入部,受理对上述被验者的语音听力检查的回答;以及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基于由上述语音听力输入部受理的上述回答,计算音素正确回答率,该音素正确回答率按作为构成语音的单位的每个音素表示上述被验者是否能够正确地听到语音;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各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以及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音素的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决定上述适合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上述适合度决定部按两耳分离助听中的每个分割频率具有上述对应关系,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上述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能够正确地听到语音的效果最大的上述分割频率;上述适合度提示部将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决定的上述分割频率与上述适合度一起提示。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上述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还具备助听处理设定部,该助听处理设定部将用于对上述被验者进行两耳分离助听的针对助听器的设定信息向上述助听器输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将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为上述适合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将与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决定为上述适合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在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中,将与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音素的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分别对应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为上述适合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上述适合度决定部在上述听力型判别部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中,将与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计算部计算出的每个音素的上述音素正确回答率分别对应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的平均值决定为上述适合度。
9.一种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包括听力信息输入步骤,受理被验者的听力信息的输入,该听力信息表示每个频率的听力;听力型判别步骤,在由听力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的多个听力型中,基于通过上述听力信息输入步骤受理的上述听力信息的频率特性,判别与上述听力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听力型;适合度决定步骤,基于通过上述听力型判别步骤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决定上述被验者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以及适合度提示步骤,提示通过上述适合度决定步骤决定的上述适合度;在上述适合度决定步骤中,通过参照在上述多个听力型各自中按每个语音表示清晰度改善量的对应关系,基于与上述听力型判别步骤中判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听力型对应的每个语音的上述清晰度改善量,决定上述适合度,上述清晰度改善量是上述被验者感知的声音的清晰度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得到改善的程度。
10.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听适合度判断方法。
全文摘要
一种助听适合度判断装置(100),判断包括被验者通过两耳分离助听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的信息的适合度,具备听力信息输入部(103a),受理被验者的听力信息;听力型判别部(105),在多个听力型中,基于听力信息的频率特性,判别与听力信息对应的听力型;适合度决定部(106a),基于听力型判别部(105)判别出的听力型,决定被验者对两耳分离助听的适合度;以及适合度提示部(108),提示适合度决定部(106a)决定的适合度;适合度决定部(106a)通过参照在多个听力型的各自中按每个语音表示被验者感知的声音的清晰度通过两耳分离助听得到改善的程度即清晰度改善量的对应关系,基于与听力型判别部(105)判别出的听力型对应的各语音的清晰度改善量,决定适合度。
文档编号H04R25/00GK103039092SQ2012800022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高木良明, 片山崇, 高卓辉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