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049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源、光学系统以及基板构件并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光源对原稿照射光,该光学系统将从光源被照射并被原稿的表面反射的光束聚光并成像,该基板构件具有配置于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的光电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图像读取装置的光学系统即透镜与光电转换机构即CXD等传感器,为了以优良画质读取原稿,需要以成为精密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并加以固定。优良画质是指焦点、倍率准确且色差少的图像。位置调整的精度也取决于透镜的种类、大小,但若是通常的缩小光学系统的透镜,则位置调整要求微米级的精度。作为位置调整后的固定方法,以往使用螺钉、钎焊固定、利用粘接剂、紫外线(UV)固化型树脂进行粘接等方法。关于螺钉固定,具有能够容易地固定、释放的优点,但从螺钉固定方法的特性方面来看存在以下缺点,精度不够高,即,由于用一定值以上的按压力进行固定,因此导致被固定的构件变形,或在拧紧螺钉时构件连动转绕而移动。关于钎焊,也能够容易地固定、释放,但焊锡冷却凝固时的收缩量较大,达到数十μ m,根据不同的焊锡量,收缩量也变化,因此难以实现闻精度且稳定的固定。对于UV以外的粘接剂,具有难以在固定后进行重新修正的问题,但固化时的收缩量小这方面是优点。但是,根据不同的粘接剂会产生如下等不良情况,需要注意,即,有时直到完全固化需要数小时以上、有时会产生使透镜等模糊的气体。此外,虽然具有在短时间内固化的瞬间粘接剂,但由于其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而固化,因此固化的时间稍有偏差,这方面是难点。关于UV粘接,不仅与通常的粘接剂一样难以在固定后重新修正,而且为了使UV光准确地照射到粘接剂而大多使粘接构件等为透明构件,于是存在使用材料受限的缺点。但是,固化时的收缩量较小,为体积的广5%左右,该收缩量与其他粘接剂相同或更小,可以说最适合于保证微米级的固定位置。固化时间是照射UV光的数十秒,固化收缩量也小,便于使用。此外,通过调节照射UV光的时间、粘接剂的涂敷量而能适当地控制固化收缩量、固化时间,这也是很大的优点。可以说,要进行微米级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机构的位置调整及固定,利用UV方式最合适。作为用这样的UV粘接方式进行固定的发明,公开有日本专利第4202988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第4113320号公报记载的发明。日本专利第4202988号公报记载的发明涉及用于保持透镜的保持构件(支承构件)及具有光电转换机构的基板构件之间由中间保持构件连结的图像读取装置。日本专利第4113320号公报记载的发明涉及用于保持透镜的壳体(支承构件)及具有光电转换机构的基板构件之间由中间保持构件连结的图像读取装置。但是,在日本专利第4202988号公报或日本专利第4113320号公报中,需要额外设置将基板构件和支承构件之间结合的中间构件。此外,在用光固化粘接剂粘接中间构件时,中间构件也需要是透明的,导致材质的选择范围受限。而且,在接合基板构件和支承构件时,在基板构件和支承构件之间接触的基础上利用粘接剂进行结合,因此在进行基板构件和支承构件之间的位置调整的阶段,基板构件和支承构件的移动受限,不能自如地进行位置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在将固定于基板构件的固定构件与支承光学系统的支承构件之间结合时不需要用于结合的其他部件且不需要使构成部件为透明构件,就能够以高精度的位置调整为前提进行结合的图像读取装置。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光源,其对原稿照射光;光学系统,其使从所述光源被照射并在原稿的表面被反射的光束聚光并成像;基板构件,其具有配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的光电转换机构;固定构件,其被固定在所述基板构件上;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光学系统;以及粘接剂,其将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支承构件粘接,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具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对的凹部,在所述凹部以具有间隙的不接触的状态突出地配置所述突出部,所述粘接剂涂敷于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凹部之间的所述间隙。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具有一体型单元(一体型扫描光学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A是从斜上方观察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B是从斜下方观察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透镜和CXD传感器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未涂敷粘接剂的状态下的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未涂敷粘接剂的状态下的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7A是表示涂敷了粘接剂的状态下的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7B是表示涂敷了粘接剂的状态下的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9A和图9B是表示变形例的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例示性地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但是,该实施例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位置等,根据应用发明的装置的结构、各种条件而适当变更,因此只要没有特别限定的记载,就表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实施例的记载。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5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像形成装置500是利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50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以下简称为“装置主体”)500A,在该装置主体500A的内部设有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G。图像形成部G包括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鼓112、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115等。也可以构成为,至少感光鼓112包含于处理盒,作为处理盒而被装入装置主体500A。在装置主体500A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片材的收纳盒11、拾取辊85、进给辊对84、输送辊对82以及调节辊对83。此外,在装置主体500A的内部配置有感光鼓112、转印辊115、带电辊116、曝光装置111、显影装置114、定影装置118和排出辊对119,在装置主体500A的外部设有托盘120。此外,在装置主体500A的上部配置有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600。图像读取装置600具有框体10。在框体10的内部配置有光学单元1(将使用图2、图3A和图3B在后面论述)。图2是表示具有一体型扫描光学单元I (光学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600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光学单元I 一边从设置于框体10之上的压板玻璃(未图示)的下侧扫描以朝下的方式放置于该压板玻璃之上的原稿,一边利用作为光电转换机构的(XD传感器70 (参照图4)进行读取。此时,将光学单元I扫描的方向称为副扫描方向Y,将与副扫描方向Y垂直的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X。光学单兀I具有作为光源的LED2a、2b。另外,图像读取装置600还具有使光学单元I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马达12、沿副扫描方向引导光学单元I的轴4。图3A是从斜上方观察光学单元I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B是从斜下方观察光学单元I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光学单元I的壳体3的下部安装有光学保持构件56,在光学单元I的壳体3的侧部安装有固定构件15、基板构件53。光学单元I是将LED2a、2b等照明单元、多个反射镜(包括反射镜7,参照图7B)、透镜55(参照图5)和CXD传感器70 (参照图4) 一体化而成的单元。照明单元是沿主扫描方向对原稿照射光的单元。在照射来的光在原稿面被反射时,多个反射镜反射该反射光的同时调整光束的路径将其导向透镜55。透镜55使多个反射镜反射的反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光聚光而成的光束成像于CCD传感器70。在图3B中,在光学单元I的外形上示出具有CCD传感器70的基板构件53和支承透镜55的光学保持构件56。反射镜的数量、位置、反射的角度、光路长度等取决于图像读取装置整体的大小、透镜55的特性,或是根据照明的光量等适当配置。这种情况不限于光学单元1,只要是读取主扫描方向X、沿副扫描方向Y—边扫描一边读取图像这种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都相同。通过了透镜55的光束使光束成像于CXD传感器70的受光面。CXD传感器70具有在主扫描方向X排列的光电转换元件即(XD71 (参照图4)。CXD传感器70的受光面沿主扫描方向X较长,与同样沿主扫描方向X照射原稿的照明相匹配地将原稿的主扫描方向X的信息作为光量而受光,将光量存储于光电转换元件,将光量转变为电荷量而作为图像信息进行传送。如上所述读取原稿的图像。在这样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入射面上根据读取的颜色信息涂敷有滤色镜,各个滤色镜沿铅直方向排列。CCD传感器70的受光面鉴于所使用的透镜55的焦点偏差、保持构件的偏差以及CCD传感器70的安装偏差,其位置被适当地调整到透镜55的大致焦点位置。并且,CXD传感器70的受光面,用CXD传感器70的受光面接受透镜55所成像的原稿的反射光,将光的强弱转换为电信号。此后,经由软件的图像处理机构使成为了电信号的图像信息变成读取图像。透镜55与CXD传感器70的间隔影响所读取的图像的解析度、图像的倍率、位置等图像特性,其距离非常敏感。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图像,必须适当调整透镜55与CXD传感器70的间隔并始终保持该间隔。图4是表不透镜55和(XD传感器70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一边参照该图4, 一边如下说明透镜55和CCD传感器70的位置调整。读取原稿等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传感器采用(XD71、CM0S等。在CXD传感器70上在铅直方向上成为中央的位置(主扫描方向X)排列有光电转换兀件71。作为位置调整的方法,通常是在将透镜55固定的状态下移动CXD传感器70,但也可以是移动透镜55的方法,在透镜55和CXD传感器70的位置调整这一意义上没有区别。但是,由于若移动透镜55则读取原稿的面的位置也同时变化,因此作为对放置于玻璃面上的原稿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600的位置调整,移动CXD传感器70是合理的。另外,作为精度,透镜的缩小倍率越大,则X、Y、Z各方向的位置调整精度需要变得更高。此外,对于Z方向,精度要求严格,与透镜的缩小倍率的平方成比例,因此Z方向是要求精度最高的方向。作为调整的方向,需要在X、Y、Z方向和其各自的旋转方向即Xe、Yc、Zc方向共计6个轴的方向进行调整。另外,主扫描方向与X方向相同,副扫描方向与Y方向相同。作为在对CXD传感器70进行位置调整时确认的项目,是焦点、偏色量,还有作为几何位置的中心和倾斜度。是指在X方向上进行主扫描的中心的位置调整,在Y方向上进行副扫描的中心的位置调整,在Z方向上进行焦点和偏色量的位置调整。此外,是指在Xe方向进行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各个颜色的传感器的焦点和偏色的平衡调整,在Yc方向进行主扫描方向端部的焦点和偏色的平衡调整,在Zc方向进行相对于所读取的原稿的倾斜度的位置调整。其调整精度优选是以I 10 μ m左右的精度进行调整。精度越细化越好,但若是I μ m以下的精度,则焦点、偏色量不会显出较大差异,因此,合理的范围在上述的I 10 μ m左右即可。在位置调整方向上精度要求最高的是Z和Yc方向,需要高精度地调整相对于原稿的光轴方向的长度(焦点距离)。该方向称为透镜的纵向倍率方向。作为其他方向,即使在10 μ m 30 μ m之间调整,在实际使用方面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最好尽量进行微调以便能读取高精度的图像。该X、Y、Zc的方向通常称为透镜的横向倍率方向。由于相对于横向倍率而言,纵向倍率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变化,因此需要在纵向倍率方向上高精度地移动。另外,在上述的日本专利第4113320号公报的结构中,能够调整透镜的方向仅是图4中的Z、Zc方向,能够调整传感器的方向仅是Z、Zc、X方向,不仅不是能够调整Y方向的较大的中间构件,而且在Xc、Yc方向不能调整。关于不能调整的方向,虽然也有时能够根据部件的精度在一定程度确定位置,但预想其精度为100 μ m以上,与可调整的结构相比,可认为精度降低。从这方面考虑,本申请的实施例为了对透镜、传感器进行位置调整并加以固定,可采用如下结构。即,可以说采用如下结构是最佳的:不增加部件就能进行所有方向的位置调整,不使装置大型化就能进行定位、位置调整、粘接剂涂敷、UV光照射,并且能够在确保高精度的同时进行从位置调整到固定的操作。图5是表示未涂敷粘接剂的状态下的光学单元I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如图5所示,在光学单元I的内部具有作为“光学系统”的透镜55、以及基板构件53。透镜55使从对原稿照射光的“光源”即LED2a、2b (参照图2)被照射并在原稿表面被反射的光束聚光并成像。基板构件53具有作为配置在透镜55的成像位置的“光电转换机构”的一部分即“光电转换元件”的(XD71。固定构件15被固定在基板构件53上。固定构件15具有开口部15b,是将被透镜55汇聚的汇聚光导向CCD71 (光电转换元件)并遮挡非汇聚光(散射光)的构件。这样,固定构件15兼用作“遮挡机构”即遮挡构件,该遮挡机构覆盖并遮挡光电转换元件71,以防止适当的光束以外的光束到达光电转换元件71,该适当的光束为在原稿反射的光束经由适当的光路通过透镜55向光电转换元件71成像。这样,固定构件15兼用作进行遮挡以防止适当的光束以外的光束到达光电转换元件71的遮挡机构(所谓的“罩”),因此可进一步削减部件。在该固定构件15上借助后面详细论述的粘接剂而固定有光学保持构件56。光学保持构件56支承透镜55 (在此,透镜55载置在光学保持构件56上)。在透镜55的前方配置有反射镜7(参照图7B)。并且,在原稿面被反射的反射光借助透镜55,其一部分被聚光,穿过位于固定构件15的开口部15b,并到达安装于基板构件53的(XD71。以下,详细说明将固定构件15和光学保持构件56连接的连接结构。光学单元I具有固定构件15、作为“支承构件”的光学保持构件以及作为“光固化粘接剂”的UV粘接剂Q。固定构件15被固定在基板构件53上,光学保持构件56支承透镜55。此外,UV粘接剂Q将固定构件15和光学保持构件56粘接。固定构件15具有在与透镜55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部15J。此外,固定构件15具有包括透镜55的轴线在内且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15Y。第一板状部15Y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与透镜55的轴线重叠。在此,第一板状部15Y和平面状部15J正交。固定构件15具有从第一板状部15Y弯曲并向与透镜55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弯曲突出部15X1和从第一板状部15Y向与透镜55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的轴线突出部15X2。另外,第一板状部15Y与平面状部15J不一定正交,也可以以规定角度倾斜。光学保持构件56具有用于支承透镜55的支承面部56X。此外,光学保持构件56具有包括透镜55的轴线在内且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56Y。第二板状部56Y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与透镜55的轴线重叠。在此,支承面部56X与第二板状部56Y正交。光学保持构件56具有形成于第二板状部56Y并与弯曲突出部15X1相对的周缘部56R (凹部)和形成于第二板状部56Y并与轴线突出部15X2相对的缺口部56W (凹部)。另外,支承面部56X与第二板状部56Y不一定正交,也可以以规定角度倾斜。第一板状部15Y和第二板状部56Y、弯曲突出部15X1和周缘部56R、轴线突出部15X2和缺口部56W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彼此以不接触的状态交叉配置。在此,交叉尤其是指弯曲突出部15X1在与透镜55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超过周缘部56R。此外,交叉尤其是指轴线突出部15X2在与透镜55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超过缺口部56W。UV粘接剂Q涂敷于弯曲突出部15X1和周缘部56R之间的间隙K1、轴线突出部15X2和缺口部56W之间的间隙K2,将它们粘接,并被照射光。另外,轴线突出部15X2比弯曲突出部15X1更向与透镜55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突出。这是因为,由于轴线突出部15X2更难以与光学保持构件56结合,为了使其容易结合而使轴线突出部15X2更加突出,并且也出于防止滴液的目的。在固定构件15被固定在光学保持构件56上的情况下,在第一板状部15Y的外侧配置有第二板状部56Y。第一板状部15Y的表面与第二板状部56Y的表面彼此相对,确保规定的间隙L。将固定构件15和光学保持构件56粘接的UV粘接剂Q的粘接剂涂敷部60是形成于固定构件15和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的间隙K1、K2中的任一部位(参照图7Α和图7Β)。间隙Κ1、Κ2配置在来自外部的光可照到的位置。另外,光学保持构件56和固定构件15可以由彼此不同的材质形成,例如光学保持构件56由金属板形成,固定构件15由树脂形成。在此,说明透镜55的位置与光电转换元件71的位置调整的必要性。通常,透镜55由多个透镜构成,根据各个透镜的相对位置而使焦点位置发生变化。并且,根据各个透镜单体的形状差异、光学保持构件56的精度,在焦点距离、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或相对于原稿的倾斜度这些参数上也产生组装误差。 透镜单体的焦点距离或中心、倾斜度等的几何精度、或者倍率方向、轴向的各色像差等的误差通常有数μ πΓ数十μ m的偏差。此外,关于将透镜55向光学保持构件56载置、或将固定构件15安装于基板构件53时的组装误差,大多超过数百μπι。因此,关于透镜55的位置与光电转换元件71的位置,必须进行用于消除上述各种误差的位置调整。即,为了高精度地读取原稿的信息,作为位置调整而进行可移动距离为数百Pm以上且调整精度即调整分辨率达到数μ m左右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是必需的。在此,在进行位置调整时使用夹具来确保上述精度。对于调整夹具而言,用夹具保持安装于基板构件53的固定构件15,相对于透镜进行父、¥、2、¥(3、2(:方向(参照图4)上的调整。在此,之所以不进行Xe方向上的调整是因为,由于沿铅直方向排列的各色传感器彼此以数μ m的较窄的间隔配置,因此即使进行了 Xe方向上的调整,各色的焦点和偏色量的变化也微小。调整夹具在固定构件15上的高精度地形成的定位基准即孔61处将调整夹具和固定构件定位。由于安装在基板上的CCD传感器70与该孔61相匹配地被高精度地安装,因此,即使用调整夹具保持固定构件15,CCD传感器70的位置也不会有较大偏移。固定构件15具有可供未图示的销插入的孔62。通过将该销插入到孔62中,固定构件15相对于基板构件53被固定,光电转换兀件71相对于透镜55被定位。在这种结构中,调整固定构件15与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的位置的调整装置将固定构件15作为基板构件53的基准夹持该固定构件15并使其移动,由此不会增加多余的公差,而且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图6是表示未涂敷粘接剂的状态下的光学保持构件56和固定构件15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在安装有CCD传感器70的“光电转换机构”即基板构件53上安装有固定构件15,在固定构件15上,隔着光轴50处于两侧的弯曲突出 部15X1以彼此向光轴的相反侧即外侧凸出的凸形状的状态构成。弯曲突出部15X1和周缘部56R的相互相对的部位形成相同形状,以使得间隙K1、间隙K2的宽度成为相同宽度。此外,弯曲突出部15X1呈越过第二板状部56Y向外侧突出的形状。此外,以无论将CXD传感器70调整到相对于透镜55的哪一位置、第一板状部15Y与第二板状部56Y之间的距离都不会过于扩大的方式,维持间隙L的同时配置第一板状部15Y。此时,在光学保持构件56和固定构件15上没有物理接触的部分。如上所述,固定构件15需要在5轴方向上自由移动。因此,若存在与某处接触的部分,则导致向该方向不能调整。因此,在透镜55和CXD传感器70为了消除各自的单件制造误差、组装误差并读取良好的图像而被调整到最佳位置时,光学保持构件56和固定构件15如下被配置。S卩,光学保持构件56和固定构件15被配置成相互不接触并且第一板状部15Y和第二板状部56Y的间隙Kl、K2、间隙L不会过于扩大。若结束调整,则接下来进行光学保持构件56和固定构件15的固定。作为该固定方法,在实施例中使用UV粘接剂Q。之所以使用UV粘接剂Q是因为存在以下多个优点。首先,UV粘接剂Q的粘接剂固化时的固化时间短。其次,固化时将UV光照射到粘接剂,因此能够控制固化时机。再次,固化时的收缩量小这种类型的粘接剂较多,在高精度地位置调整后位置偏移的量能够抑制得非常小。UV粘接剂Q从箭头方向(参照图6)被涂敷,UV照射也同样从箭头方向进行。图7A是表示涂敷了 UV粘接剂Q的状态下的光学单元I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具体而言,UV粘接剂Q被涂敷在弯曲突出部15X1与周缘部56R之间的间隙Kl中的两处。此外,UV粘接剂Q被涂敷在轴线突出部15X2与缺口部56W之间的间隙K2中的一处。UV粘接剂Q在箭头X方向的单侧各涂敷三处,由于涂敷UV粘接剂Q是在箭头X方向的两侧进行,因此共计涂敷六处。另外,例如若对弯曲突出部15X1涂敷UV粘接剂Q,则UV粘接剂Q因粘性而落下,也会涂敷到位于弯曲突出部15X1下部的光学保持构件56的周缘部56R。在该情况下,固定构件15与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的粘接剂涂敷部60是相对于透镜55的光轴Z的中心呈线对称的两个部位,上述两个部位中的任一个都确保至少三处粘接。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固定构件15与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的粘接剂涂敷部60是相对于透镜55的光轴Z的中心呈线对称的两个部位,因此UV粘接剂Q固化时的收缩方向的平衡良好,可实现稳定的固定。此外,任一个粘接处理的粘接点都确保至少三处,因此可实现更稳定的固定。此外,无论将固定构件15相对于光学保持构件56调整到怎样的位置,都是最大不足1mm,因此弯曲突出部15X1在箭头X方向上长度被设定成覆盖第一板状部15Y和第二板状部56Y之间的间隙L这种程度。S卩,弯曲突出部15X1呈凸形状地被设定为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从箭头Y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能看到周缘部56R这种程度的长度(参照图6)。因此,无论将固定构件15相对于光学保持构件56调整到怎样的位置,在UV粘接剂Q被涂敷于弯曲突出部15X1与周缘部56R之间的间隙Kl时,UV粘接剂Q都难以进入第一板状部15Y和第二板状部56Y之间的间隙L。S卩,UV粘接剂Q难以进入第一板状部15Y和第二板状部56Y之间的间隙L,只能极力涂敷于弯曲突出部15X1与周缘部56R之间的间隙Kl这一侧。此外,UV粘接剂Q需要相对于光轴50对称地涂敷于光学保持构件56与固定构件15之间。而且,UV粘接剂Q虽然被涂敷到三处粘接剂涂敷部60,但在粘接后从任何方向剥离的剥离强度都优异。尤其是也具有如下优点:以侧视时形成为三角形的方式利用UV粘接剂Q粘接三处,由此在UV粘接剂Q固化时的收缩中能够使固定构件15移动的量与光轴方向平行。当然,即便仅是单侧2点粘接或多点粘接,也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图7B是表示涂敷了 UV粘接剂Q的状态下的光学单元I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UV粘接剂Q在间隙K1、K2的三处粘接剂涂敷部60 (虚线所包围的部分)进行粘接。在用UV粘接剂Q粘接之前的状态,在弯曲突出部15X1与周缘部56R之间设定有规定间隙Κ1,这是为了确保固定构件15相对于光学保持构件56沿上下方向(箭头Y方向)移动的允许范围。在用UV粘接剂Q粘接之前的状态,在轴线突出部15X2与缺口部56W之间设定有规定间隙Κ2,这是为了确保固定构件15相对于光学保持构件56沿透镜55的轴线方向(箭头Z方向)移动的允许范围,以及确保沿铅直方向(箭头Y方向)移动的允许范围。此外,为了避免UV粘接剂Q未到达双方的粘接对象而不能进行粘接这样的不良情况,该间隙Κ1、Κ2应设定为避免双方的粘接对象离开过大。另外,在用UV粘接剂Q粘接之前的状态,在第一板状部15Υ与第二板状部56Υ之间设定有规定间隙L。这是为了确保固定构件15相对于光学保持构件56沿与透镜55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箭头X方向)移动的允许范围。此外,该间隙L也应设定为避免第一板状部15Υ与第二板状部56Υ离开过大。如上所述,确定弯曲突出部15X1、周缘部56R、轴线突出部15X2、缺口部56W的形状并设定间隙Κ1、Κ2的尺寸,使得即使固定构件15相对于光学保持构件56向任何方向移动也能进行精密的位置调整。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一体型单元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表示没有弯曲突出部15X1的情况下的固定构件15与光学保持构件56的配置关系。在没有弯曲突出部15X1的情况下,或弯曲突出部15X1的长度短而在第一板状部15Υ与第二板状部56Υ之间在沿着板面的方向上产生了间隙L的情况下,可认为对固定构件15进行位置调整导致间隙L临时变大。在该情况下,若涂敷粘接剂,则导致粘接剂进入第一板状部15Υ与第二板状部56Υ之间的间隙L。若成为上述情况,则即使从箭头方向照射UV,能够发挥UV光的效果的仅是相距UV粘接剂Q表面Imm左右的厚度范围,因此会引起UV粘接剂Q的固化不良。因此,即使UV粘接剂Q固化,也不能得到足够的强度。即,固化的UV粘接剂Q的量不固定,在固化时的收缩方向和收缩量方面产生偏差。进而,由于间隙的间隔因位置调整而始终变化,因此导致UV粘接剂Q的涂敷后的长度、形态在每次位置调整时都不一样,所以也有可能导致UV粘接剂Q的UV照射后的固化收缩量产生偏差。与此相对,在上述参照图6说明的技术中,弯曲突出部15X1以将第一板状部15Υ与第二板状部56Υ之间的沿板面方向的间隙L始终堵住的长度构成。因此,可抑制粘接剂进入在第一板状部15Υ与第二板状部56Υ之间扩大的间隙。从而可以减少浪费的UV粘接剂Q的量。此外,通过调整UV粘接剂Q的涂敷量及UV光的照射时间等,能够使UV粘接剂Q以固定的固化收缩量固化。在对固定构件15进行位置调整后,在即将涂敷UV粘接剂Q之前使固定构件15移动与固化收缩量相应的量,于是可以使粘接剂在当粘接剂固化后与进行了位置调整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固化,这种情况很大程度关联到产品的稳定性。此外,在以往的技术中,在构件的间隙涂敷粘接剂的方法是通常的方法。因此,从UV照射侧遮盖粘接剂的构件、在本结构中为光学保持构件56的第二板状部56Y需要是UV光透过的大致透明构件。此外,为了保持透镜55而需要另外的高精度的构件。但是,在本发明的技术中,由于二者的部件可一体化,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及因结构简化而带来的位置调整夹具等的结构简化。进而,若为图示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结构,则固定构件15能够与安装有作为光电转换机构的CCD71的基板高精度地安装,并且还具有作为进行覆盖以避免来自光轴的光以外的光入射到CCD71的遮光构件的功能。这是由于固定构件15由树脂材料构成。关于用UV粘接剂Q粘接的部位,在实施例中是作为树脂材料的固定构件15和作为金属材料的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的间隙K1、K2,但在使UV粘接剂Q流入以往那样的间隙的固定方法中,导致将两构件的表面与表面贴合地进行粘接的粘接区域扩大。在该状态下若产生温度变化,则由于材质不同的二者的线膨胀率的差异,存在对UV粘接剂施加应力而断裂的危险。因此,优选二者为相同材质。若如本实施例那样减小粘接部位且在多点进行粘接固定,则可极力抑制由于线膨胀率的差异导致的断裂。此外,在多点进行粘接并使其固化这种方式也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一处使用较少的UV粘接剂,UV粘接剂的固化收缩量减小。当然,即使在不是多点粘接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整个弯曲突出部15X1涂敷UV粘接剂Q,只要使固定构件15和光学保持构件56的线膨胀率之差小或使温度变化少,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并且由于粘接面积增大,可望提高固化强度。根据实施例的结构,在将被固定在基板构件53上的固定构件15与支承透镜55的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结合时,不需要用于结合的其他部件,而且能够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调整为前提进行结合。以高精度进行透镜55与光电转换元件71的例如6轴调整,并且不使用中间构件地利用UV粘接加以固定。由此,能够减少透镜55与光电转换元件71固化后的错位,能够得到焦点偏移、偏色少的良好的读取图像。详细而言,固定构件15具有向与透镜55的轴线方向Z或副扫描方向Y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弯曲突出部15X1。在该弯曲突出部15X1与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形成有间隙Κ1,因此在将透镜55与光电转换元件71进行6轴调整后,光可照射到该间隙Kl。S卩,该间隙Kl配置于在外侧露出的位置,因此从外侧照射光时,位于光能够到达的位置。因此,作为固定构件15和光学保持构件56不需要使用透明构件,在将固定构件15和光学保持构件56接合时不需要中间构件。此外,在安装在基板构件53上的固定构件15和支承透镜55的光学保持构件56之间设有固定的间隔,因此无论部件的精度如何,都能自如地实现例如6轴方向上的调整。因此,能够自由调整(XD71的位置,并且可以用较少的部件数量进行高精度的粘接固定,从而能够廉价地制造闻品质的广品。另外,也可以代替在实施例中已说明的结构而使一体型单元采用以下的结构。对此,请参照图9Α和图9Β。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在固定构件15上形成有第一板状部15Υ的形态,在光学保持构件56上形成有第二板状部56Υ的形态,并且在箭头X方向上,第一板状部15Y配置在第二板状部56Y的内侧。与此相对,在变形例中,是在固定构件上形成有第二板状部15Y、在光学保持构件56上形成有第一板状部56Y的形态,并且在箭头X方向上,第一板状部56Y配置在第二板状部15Y的内侧。简单来说,在实施例中,固定构件的板状部位于内侧,但在变形例中,固定构件的板状部配置在外侧。对于其他详细结构而言,固定构件15具有:包括透镜55的轴线在内且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15Y ;形成于第二板状部15Y并与弯曲突出部56X1相对的周缘部15R ;形成于第二板状部15Y并与轴线突出部56X2相对的缺口部15W。第二板状部15Y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与透镜55的轴线重叠。光学保持构件56具有:包括透镜55的轴线在内且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56Y ;从第一板状部56Y弯曲并向与透镜55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弯曲突出部56X1 ;从第一板状部56Y向与透镜55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的轴线突出部56X2。第一板状部56Y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与透镜55的轴线重叠。并且,虽然其余结构与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相同,但第一板状部56Y和第二板状部15Y、弯曲突出部56X1和周缘部15R、轴线突出部56X2和缺口部15W以具有规定间隙Kl和K2的方式配置成彼此不接触的状态。此外,UV粘接剂Q涂敷于弯曲突出部56X1和周缘部15R之间的间隙K1、轴线突出部56X2和缺口部15W之间的间隙K1、K2,将它们粘接,并被照射光。在这样的结构中,不是在固定构件15上形成突起部15Χ,而是在光学保持构件56上形成突起部。即使是如上所述光学保持构件56的突起部从固定构件15突出的结构,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如上所述,光学保持构件56或固定构件15的一方具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出部”即弯曲突出部或轴向突出部,光学保持构件56或固定构件15的另一方具有“凹部”即周缘部或缺口部,突出部和凹部以具有间隙的不接触的状态交叉配置,UV粘接剂涂敷于上述突出部及上述相对部位的上述间隙。根据本实施例,在将固定于基板构件的固定构件与支承光学系统的支承构件之间结合的情况下,不需要用于结合的其他部件且不需要使构成部件为透明构件,就能以高精度的位置调整为前提而进行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读取原稿的图像,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光源,其对原稿照射光; 光学系统,其使从所述光源被照射并在原稿的表面被反射的光束聚光并成像; 基板构件,其具有配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的光电转换机构; 固定构件,其被固定在所述基板构件上; 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光学系统;以及 粘接剂,其将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支承构件粘接,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具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对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以具有间隙的不接触的状态突出地配置所述突出部, 所述粘接剂涂敷于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凹部之间的所述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是所述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以及从所述第一板状部弯曲并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弯曲关出部,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是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弯曲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周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是所述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以及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表面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轴线突出部,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是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轴线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缺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是所述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从所述第一板状部弯曲并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弯曲突出部;以及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表面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轴线突出部,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是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弯曲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周缘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 轴线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缺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是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以及从所述第一板状部弯曲并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弯曲突出部,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是所述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弯曲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周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是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以及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表面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轴线突出部,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 一方是所述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轴线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缺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方是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一板状部;从所述第一板状部弯曲并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弯曲突出部;以及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表面向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突出的作为所述突出部的轴线突出部, 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是所述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第二板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弯曲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周缘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与所述轴线突出部相对的作为所述凹部的缺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兼用作覆盖并遮挡所述光电转换机构的遮挡机构,以防止适当的光束以外的光束到达所述光电转换机构,所述适当的光束为在原稿反射的光束经由适当的光路通过所述光学系统向所述光电转换机构成像的光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粘接部位是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中心呈线对称的两个部位,所述两个部位中的任一个都确保至少三处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能够供销插入的孔, 通过将所述销插入所述孔中,所述固定构件相对于所述基板构件被固定,所述光电转换机构相对于所述光学系统被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是光固化粘接剂。
12.—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 图像读取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光源,其对原稿照射光;光学系统,其使从光源被照射并在原稿的表面被反射的光束聚光并成像;基板构件,其具有配置在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的光电转换机构;固定构件,其固定于基板构件;支承构件,其支承光学系统;以及粘接剂,其将固定构件和支承构件粘接。支承构件和固定构件中的一方具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出部,支承构件和固定构件中的另一方具有与突出部相对的凹部,在凹部以具有间隙的不接触的状态突出地配置突出部,粘接剂涂敷于突出部与凹部之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H04N1/028GK103209277SQ20131001593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佐佐木健志, 横手沙织 申请人: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