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171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与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在研究上和实现上均获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与此同时,各种宽带接入技术不断涌现,构成了未来无线通信中多种异构网络并存的通信网络格局。另外,随着各种宽带接入的部署和商业化服务的开展,以及各种智能终端和移动业务的发展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运营商获得了不断攀升的数据流量。传统运营商的角色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为了应对服务类型从单一的话音结合少量的数据通讯,向多媒体、IPTV等多业务叠加模式演变,以及产业价值链的改变,运营商不得不面对为数众多的、并且在逐步壮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应用提供商。目前运营商的网络管道网络负载不均衡,网络流量激增及网络设计问题直接导致网络拥塞。网络上的流量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性:同一覆盖区域的固定移动网络之间以及不同移动网络之间负载不均;系统忙闲时流量差异大,系统利用率低;低价值用户占用大量网络资源等等。传统的通信管道没有相关机制对整个通信网络各段的资源占用等情况给出统一标志信息,对网络各段的通信情况没有统一的“标签信息”报告。一方面没有给出用户数据业务在各段通信网络的延迟、误码、资源占用等信息。另一方面使得网络质量只是端到端的笼统评价,未具体到网络各段的通信情况,不利于对网络各段链路质量和资源占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优化。如何通过通信管道经营获利,如何进行流量经营管理,如何将“哑管道”变得更加智能化,以创造网络更高的价值收益,是运营商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爱立信提出了智能管道概念,助力运营商实现网络的转型。智能管道,作为开展“流量经营”的基础,正受到运营商的青睐。在智能管道下,运营商可实施基于用户位置的优先级策略;同时,运营商还可以实施基于业务的优先级策略,例如一些用户对视频类业务情有独钟,运营商可以为其量身定制带宽更高的流量服务。由此可知,要实现流量经营,先决条件便是让运营商的管道能够做到“用户可识另|J、业务可区分、质量可控制、网络可管理”。对此,智能管道的目标架构应分为承载控制层和承载网络层,即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实现承载和控制的有机分离。其中,PCC(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成为网络智能化控制的标准参考架构。基于PCC架构,可以实现基于用户等级、时间、区域、累计流量、使用时长、业务类型、带宽等各个维度的策略控制。除PCC之外,DPI(深度包检测技术)技术同样被运营商寄予厚望。DPI设备可根据预设的业务策略进行正常转发、阻塞、限制带宽、标记优先级等处理。然而PCC架构和DPI技术是针对用户和业务的,并未对通信管道全局的统筹规划给出相应的管理办法。申请号为“201210049747.7”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管道控制方法。然而此专利只是针对智能终端的业务,通过业务类型分类、业务价值分类和流量等级分类来选择对应的流量控制策略。而另一篇申请号为“201210010674.0”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管道流量控制方法。此专利根据用户行为和业务统计流量信息,通过用户行为聚类,提取用户行为数据,从而生成流量和计费控制策略。同样地,此专利只是一种针对用户行为的流量计费控制实现方法。以上两个专利都没有从通信管道全局角度,对通信管道本身的监测、控制和管理进行相关机制方法的设计。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端到端的通信管道中设计一种通信管道的段落“标签”,以对通信网络各段进行评估和管理的机制与方法,实现智能化的通信管道,并对通信管道进行分段式监控和管理。(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所述智能化方法包括:A: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得到各个分段管道;B:跟踪各个用户业务在端到端的各个分段管道的通信过程,并在每段分段管道的终止节点处生成管道标签,所述管道标签表示本段分段管道的通信状态;C:获取所述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D: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获知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或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进行网络资源管理;或将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管道标签存储起来,分析比较网络各段的资源利用情况和链路质量;优选地,所述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具体包括粗颗粒度分段和细颗粒度分段,其中所述粗颗粒度分段将通信管道分段为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外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和接入网到终端段,所述细颗粒度分段是将所述粗颗粒度分段得到的各个的分段中关键节点间的通信管道再进行划分。优选地,所述获取标签内容的方法包括:通过终止节点处的统计与计算获得所述标签内容;或通过其他节点或者相关功能模块传递的信息获得所述标签内容;或通过所述终止节点与其他节点的信息交互获得所述标签内容。优选地,所述标签内容包括:信息是否到达、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起始节点名称、终止节点的名称、所在的网段、通信使用的网络类型、业务类型、占用资源时间、误码率、丢包率、平均带宽和帧速率中至少一个。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系统,所述智能化系统包括:分段模块、生成管道标签模块、获取标签内容模块和标签处理模块;
所述分段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大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得到各个分段管道;所述生成管道标签模块,用于跟踪各个用户业务在端到端的各个分段管道的通信过程,并在每段分段管道的终止节点处生成管道标签,所述管道标签表示本段分段管道的通信状态;所述获取标签内容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所述标签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反馈模块、第二反馈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第一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获知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进行网络资源管理;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将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管道标签存储起来,分析比较网络各段的资源利用情况和链路质量。优选地,所述分段模块中包括粗颗粒度分段模块和细颗粒度分段模块,其中所述粗颗粒度分段模块将通信管道分段为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外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和接入网到终端段;所述细颗粒度分段模块是将所述粗颗粒度分段得到的各个分段中关键节点间的通信管道再进行划分。优选地,所述生成管道标签模块中还包括可选性设定模块和用户权限设定模块,其中所述可选性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管道标签内容的可选性,所述用户权限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用户权限。优选地,所述获取标签内容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和第三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终止节点处的统计与计算获得所述标签内容;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其他节点或者相关功能模块传递的信息获得所述标签内容;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止节点与其他节点的信息交互获得所述标签内容。(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和系统,通过对通信管道中端到端的通信过程中进行分段化标记,生成分段式管道标签,可以更灵活更具体地对通信管道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方便运营商对各段网络生成统一的格式化的监测信息,有利于比较分析通信管道状况,有助于对通信管道的链路质量、资源占用、以及用户行为等情况进行统计。


图1为基础承载网络架构不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的流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中粗颗粒度分段对通信管道分段化处理与相关节点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中细颗粒度分段举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中接入网内部进行细颗粒度分段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了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步骤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得到各个分段管道。具体的,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具体包括粗颗粒度分段和细颗粒度分段。其中,粗颗粒度分段将通信管道分段为终端到接入网段(节点Tl至节点Ali段)、第一接入网内段(节点Ali至节点Alo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节点Alo至节点Ii段)、第一核心网内段(节点Cli至节点Clo段)、核心网到外网段(节点Clo至节点Ii段)、外网内段(节点Ii至节点1段)、外网到核心网段(节点1至节点C2i段)、第二核心网内段(节点C2i至节点C2o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节点C2i至节点A2i段)、第二接入网段(节点A2i至节点A2o段)和接入网到终端段(节点A2o至节点T2段),如图3所示。其中上述对第一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第一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段和外网内段是为了方便根据信息流过网段进行的逻辑划分。细颗粒度分段是将粗颗粒度分段得到的各个的分段中关键节点间的通信管道再进行划分。可在上述粗颗粒度分段的网段划分的基础上,在各网段内进行再划分,即将网段划分得更细更小。现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趋势是在宏蜂窝小区边缘或者热点地区增加femtocell、picocell、wlan等small cell,实现横向多制式,纵向多层网络覆盖,以提高小区容量和边缘及热点区域用户的数据速率。比如在接入网段,小区边缘用户可以通过先接入femtocell,再间接接入小区基站这种通过一层、甚至多层的间接接入方法进行接入。细颗粒度网段划分如图4所示。终端产生信号在接入网段内,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中继(relay)等信号放大节点,间接接入基站。无线节点可以是femtocecell基站、picocell基站、中继等间接接入节点,本实施例中以接入网内部细颗粒度分段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每次通信不一定经历图中每一段,例如某通信过程可能没有经过外网,只通过接入网和核心网就完成了通信。图例只是给出一种较完全的情况。步骤B:跟踪各个用户业务在端到端的各个分段管道的通信过程,并在每段分段管道的终止节点处生成管道标签。管道标签用以表示本段分段管道的通信状态。其中,管道标签中还包括标签内容的可选性和设定用户权限。由于需要考虑网络开销和通信效率等问题,因此各个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对于运营商不是全部必选,对于用户也不是全部能选。运营商可以根据不同网段的实际情况、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求、不同的监测控制目标等,在各个管道标签的所有内容中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与设定。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关业务以获得各个网段,或者端到端的通信情况标签。对于用户,可以选择一定范围的标签内容,但其最多可以获得的标签内容由运营商设置相关权限进行限定。标签中包含对可选性和用户权限的设定。步骤C:获取各个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具体的,获取标签内容的方法包括:通过到达节点处的统计与计算获得标签内容;或通过其他节点或者相关功能模块传递的信息获得标签内容;或通过到达节点与其他节点的信息交互获得标签内容。标签内容包括:信息是否到达、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起始节点名称、终止节点的名称、所在的网段、通信使用的网络类型、业务类型、占用资源时间、误码率、丢包率、平均带宽和帧速率中至少一个。信息在流过每一段分段网络的起始节点(发送节点)到终止节点(到达节点),最后所有的标签内容汇总成该段分段网络的管道信息标签。其中,所在的网段即为步骤A中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外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接入网到终端段以及各网络内部的关键节点间的细颗粒度分段。例如在终端到接入网,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的通信使用的网络类型包括GSM、WLAN、TD-SCDMA、WCDMA、LTE等。占用资源时间包括该段通信的启动时间和达到时间。步骤D: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获知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或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进行网络资源管理;或将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管道标签存储起来,分析比较网络各段的资源利用情况和链路质量。标签内容中的信息可以用来快速反馈,以迅速对用户行为和网络资源调配做出指导;也可以存储起来用于统计、分析与挖掘,以进行后期的通信管道与网络优化。标签内容中的信息是否反馈;反馈给用户还是网络资源管理功能模块;信息是否存储,存储时间长度均可以由运营商进行设定和选择,或者根据不同的管道情况进行动态的自适应调整。例如,运营商可以选择标签内容中的信息是否快速反馈给网络资源管理模块,以优化资源配置;也可以选择相关标签信息是否快速反馈给用户,以增强用户体验;运营商也可以选择存储一段时间范围内的通信管道中的各个管道标签,用于对网络各段链路质量和资源占用情况的较长时间维度下的统计和挖掘,以对整个网络的优化做出指导。这些标签内容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网络通信状况,增强用户体验;还用于分析比较网络各段的资源占用情况和链路质量;还用于指导网络资源的分配调度与管理;促进通信网络的全局优化。通过对通信管道分段化,可以更灵活更具体地对通信管道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通过各段管道信息的标签式的监测与统计,可以方便运营商对各段网络生成统一的格式化的监测信息,有利于比较分析通信管道状况,并有助于对通信管道的链路质量、资源占用、以及用户行为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挖掘。(I)针对存储标签的不同时间跨度的统计:可利用标签信息针对某段链路的即时信息、24小时、一周、一月、一季度、一年的链路质量和资源占用情况进行统计,生成未来优化管道的指导信息。(2)针对不同网段: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外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接入网到终端段以及各网络内部的关键节点间的细颗粒度分段,生成的各段管道的信息标签,可用于统计各段网络的链路质量和资源占用状况。(3)针对不同网络类型:比如接入网段的GSM、WLAN、TD-SCDMA, WCDMA, LTE等,生成统计标签,有助于统计信息负载在各网络间的分配,并对信息负载在网络间的分配与调度提供数据支持。(4)对发端用户所在地理位置标签内容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时间段内的用户密度等信息,可为网络扩容补热等提供相关依据。总之,分段化的管道信息标签,可以促进运营商从“哑管道”向智能化管道转变,为通信管道的可监测、可控制、可管理提供辅助和方案,为“智能管道”的实现助力。通过使用上述智能化方法,通过对通信管道中端到端的通信过程中进行分段化标记,生成分段式管道标签,可以更灵活更具体地对通信管道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方便运营商对各段网络生成统一的格式化的监测信息,有利于比较分析通信管道状况,有助于对通信管道的链路质量、资源占用、以及用户行为等情况进行统计。实施例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还提供了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分段模块610、生成管道标签模块620、获取标签内容模块630和标签处理模块640。分段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大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得到各个分段管道。分段模块610中包括:粗颗粒度分段模块611和细颗粒度分段模块612。其中粗颗粒度分段模块611将通信管道分段为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外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和接入网到终端段。细颗粒度分段模块612是将粗颗粒度分段得到的各个分段中关键节点间的通信管道再进行划分。每次通信不一定经历粗颗粒度分段的每一段,例如某通信过程可能没有经过外网,只通过接入网和核心网就完成了通信。生成管道标签模块620,用于跟踪各个用户业务在端到端的各个分段管道的通信过程,并在每段分段管道的终止节点处生成管道标签。管道标签用以表示本段分段管道的通信状态。生成管道标签模块620中还包括可选性设定模块621和用户权限设定模块622,其中可选性设定模块621用于设定标签内容的可选性,用户权限设定模块622用于设定用户权限。获取标签内容模块630,用于获取各个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获取标签内容模块63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31、第二获取模块632和第三获取模块 633。第一获取模块631,用于通过终止节点处的统计与计算获得标签内容。第二获取模块632,用于通过其他节点或者相关功能模块传递的信息获得标签内容。第三获取模块633,用于通过终止节点与其他节点的信息交互获得标签内容。其中的标签内容包括:信息是否到达、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起始节点名称、终止节点的名称、所在的网段、通信使用的网络类型、业务类型、占用资源时间、误码率、丢包率、平均带宽和帧速率中至少一个。信息在流过每一段分段网络的起始节点(发送节点)到终止节点(到达节点),最后所有的标签内容汇总成该段分段网络的管道标签。其中,所在的网段即为步骤A中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外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接入网到终端段以及各网络内部的关键节点间的细颗粒度分段。例如接入网段和核心网段通信使用的网络类型包括GSM、WLAN、TD-SCDMA, WCDMA,LTE等。占用资源时间包括该段通信的启动时间和达到时间。标签处理模块640,包括第一反馈模块641、第二反馈模块642和存储模块643。第一反馈模块641,用于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获知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第二反馈模块642,用于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进行网络资源管理。存储模块643,用于将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管道标签存储起来,分析比较网络各段的资源利用情况和链路质量。通过上述智能化系统,通过对通信管道中端到端的通信过程中进行分段化标记,生成分段式管道标签,可以更灵活更具体地对通信管道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方便运营商对各段网络生成统一的格式化的监测信息,有利于比较分析通信管道状况,有助于对通信管道的链路质量、资源占用、以及用户行为等情况进行统计。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方法具体包括: A: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得到各个分段管道; B:跟踪各个用户业务在端到端的各个分段管道的通信过程,并在每段分段管道的终止节点处生成管道标签,所述管道标签表示本段分段管道的通信状态; C:获取所述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 D: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获知网络资源使用情况; 或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进行网络资源管理; 或将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管道标签存储起来,分析比较网络各段的资源利用情况和链路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具体包括粗颗粒度分段和细颗粒度分段,其中所述粗颗粒度分段将通信管道分段为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外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和接入网到终端段,所述细颗粒度分段是将所述粗颗粒度分段得到的各个的分段中关键节点间的通信管道再进行划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标签中还包括设置所述管道标签内容的可选性和设 定用户权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包括: 通过终止节点处的统计与计算获得所述标签内容; 或通过其他节点或者相关功能模块传递的信息获得所述标签内容; 或通过所述终止节点与其他节点的信息交互获得所述标签内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内容包括:信息是否到达、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起始节点名称、终止节点的名称、所在的网段、通信使用的网络类型、业务类型、占用资源时间、误码率、丢包率、平均带宽和帧速率中至少一个。
6.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系统具体包括:分段模块、生成管道标签模块、获取标签内容模块和标签处理模块; 所述分段模块,用于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得到各个分段管道; 所述生成管道标签模块,用于跟踪各个用户业务在端到端的各个分段管道的通信过程,并在每段分段管道的终止节点处生成管道标签,所述管道标签表示本段分段管道的通信状态; 所述获取标签内容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 所述标签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反馈模块、第二反馈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第一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以便用户或者运营商获知网络资源使用情况; 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网段的管道标签的反馈,进行网络资源管理;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将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管道标签存储起来,分析比较网络各段的资源利用情况和链路质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模块中包括粗颗粒度分段模块和细颗粒度分段模块,其中所述粗颗粒度分段模块将通信管道分段为终端到接入网段、第一接入网内段、接入网到核心网段、第一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外网段、外网内段、夕卜网到核心网段、第二核心网内段、核心网到接入网段、第二接入网段和接入网到终端段; 所述细颗粒度分段模块是将所述粗颗粒度分段得到的各个分段中关键节点间的通信管道再进行划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管道标签模块中还包括可选性设定模块和用户权限设 定模块,其中所述可选性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管道标签内容的可选性,所述用户权限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用户权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标签内容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和第三获取模块;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终止节点处的统计与计算获得所述标签内容;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其他节点或者相关功能模块传递的信息获得所述标签内容; 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止节点与其他节点的信息交互获得所述标签内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内容包括:信息是否到达、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起始节点名称、终止节点的名称、所在的网段、通信使用的网络类型、业务类型、占用资源时间、误码率、丢包率、平均带宽和帧速率中至少一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通信管道分段化生成标签的管道智能化方法和系统,根据粗细颗粒度将端到端的通信管道按照信息流过的节点进行分段,得到各个分段管道;跟踪各个用户业务在各个分段管道的通信过程,并在不同分段管道的终止节点处生成管道标签;获取各个管道标签的标签内容;将其反馈给用户或者相关的通信资源管理控制系统,或者将一段时间范围内的标签内容存储起来,用于以后的通信管道信息的统计挖掘等处理。本发明通过对通信管道中端到端的通信过程中进行分段化标记,生成各段通信管道的信息标签,可以更灵活更具体地对通信管道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方便运营商对各段网络生成统一的格式化的监测信息,有利于比较分析通信管道状况,有助于对通信管道的链路质量、资源占用、以及用户行为等情况进行统计。
文档编号H04W24/04GK103167544SQ20131003984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冯志勇, 张奇勋, 王颖, 尉志青, 刘建伟, 马思思, 张平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