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

文档序号:755599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尤其涉及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联系人,又或者叫电话簿,这是一个自从移动电话问世以来,就一直存在于移动电话中的基本功能,用于存储和便于用户查找联系信息。无论是过去的黑白屏手机,还是后来的彩色屏幕手机,又或者是数字键盘手机,全键盘手机,还有现在主流的3.5英寸,4英寸,5英寸的触摸屏手机,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手机,联系人这个功能都是它不可缺少的。联系人这个功能能够帮助人们保存一些常用的或者不常用的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其他更为丰富多样的个人信息。通过联系人这个功能,我们可以更方便的找到我们需要联系的人,以及他的电话号码和更多的联系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人中保存的联系方式给对方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邮件,甚至在智能机上实现与对方视频聊天。但是自从手机问世至今,联系人的保存方法却一直没有进行过更为有效的改进,始终都是由用户通过进入移动电话中的联系人功能,然后手动进行添加联系人的操作,添加各种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号码,Email address等等。这些信息中有些我们是通过书面方式获取到的,而有些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述方式获取到的。而在口述获取的情况中,有较多的情况都是发生在手机通话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在打电话过程中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在询问对方一些联系方式,或者对方告诉我们一些联系方式时,我们手头却没有纸和笔来进行记录。这时候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手机能够在通话过程中打开联系人功能,然后进行手动添加联系人,但是大多数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并不能很方便的打开联系人功能。即使通过复杂的操作后,打开了联系人功能我们又会发现,我们在没有打开免提通话的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一边听对方告诉我们联系方式,一边在手机 上进行记录。即使我们通过听一点记一点的这种既没效率又辛苦的方式完成了联系方式的记录,但往往在保存之前会由于我们自己的不小心,而做了一些误操作,导致辛辛苦苦记录下的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就这样被清除了。如果有一种联系信息的保存方式,可以在通过或获得音频信息的同时,就可以将其中的联系信息进行提取并自动保存在移动终端中,既方便用户保存联系信息,又提高了联系信息的准确性,防止误操作,将极大程度的提高移动终端的易用性,给用户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移动终端中预设语音格式的联系信息关键词;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S3在所述带匹配信息中查找是否有与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如有,则认为该待匹配信息中包含欲保存的目标联系信息,提取并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所述提取目标联系信息,包括如下步骤:S311将与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的结束位置作为目标联系信息的起始位置,并在所述起始位置设置起始标识;S312确定目标联系信息的结束位置,在所述起始位置设置结束标识;S312提取所述起始标识和结束标识之间的信息并保存。所述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包括如下步骤:S321通过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判断该联系信息的属性;所述联系信息的属性包括姓名属性、电话号码属性、邮箱属性或及时通讯信息属性;S322判断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是否已经被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如果未保存,则将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保存在移动终端中。所述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还包括如下步骤:S331在通话结束后,按照列表的形式显示保存的联系信息;S332根据外部指令确认保存所述联系信息或删除所述联系信息,包括列表中显示的所有联系信息或部分联系信息。所述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的步骤,包括:S211建立新的音频传输;S212对音频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监听,并在监听的过程中对监听到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S213判断通话是否结束,如已结束,则停止监听。所述监听包括:检测当前的监听时长,若当前的监听时长已经达到预设的监听周期阈值,则重新开始另一个周期的监听。所述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的步骤,还可以包括:S221建立新的音频传输;S222对音频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监听,并判断通过是否结束,如已结束,则停止监听;S223在通话结束后,对监听到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本发明所提供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可以在通过或获得音频信息的同时,就可以将其中的联系信息进行提取并自动保存在移动终端中,既方便用户保存联系信息,又提高了联系信息的准确性,防止误操作,将极大程度的提高移动终端的易用性,给用户提供便利。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音频传输结束后显示联系信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I在移动终端中预设语音格式的联系信息关键词;进一步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包括姓名信息关键词,如“姓名为”或“姓名是”或“我叫”或“我是”;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包括号码信息关键词,如“电话号码是”或“电话号码为”或“手机号码是”或“手机号码为”;所述联系信息关 键词包括邮箱信息关键词,如“邮箱地址是”或“邮箱地址为”或“邮箱是”或“邮箱为”;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包括即时通讯信息关键词,如“QQ是”或“QQ号码是”或“QQ为”或“QQ号码为”等。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预设在移动终端中。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所述音频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通话信息,也可以是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或3G网络接收到的其他音频信息。S3在所述带匹配信息中查找是否有与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如有,则认为该待匹配信息中包含欲保存的目标联系信息,提取并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所述提取目标联系信息,包括如下步骤:S311将与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的结束位置作为目标联系信息的起始位置,并在所述起始位置设置起始标识;S312确定目标联系信息的结束位置,在所述起始位置设置结束标识;S312提取所述起始标识和结束标识之间的信息并保存。进一步,所述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包括如下步骤:S321通过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判断该联系信息的属性;所述联系信息的属性包括姓名属性、电话号码属性、邮箱属性或及时通讯信息属性;S322判断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是否已经被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如果未保存,则将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如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包括姓名,则判断该姓名是否被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如已经保存,则将与该姓名相关的其他属性的联系信息,如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等保存在该姓名的联系信息群组中;如该姓名未保存,则新建一个该姓名的联系信息群组,将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保存在该联系信息群组中。

如图3所示,所述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还包括如下步骤:S331在通话结束后,按照列表的形式显示保存的联系信息;S332根据外部指令确认保存所述联系信息或删除所述联系信息,包括列表中显示的所有联系信息或部分联系信息。这样,当音频传输结束后,移动终端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来保存或删除在音频传输过程中提取并存储的联系信息,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进一步确认这些联系信息保存的必要性,防止将用户不需要或不在意的联系信息保存在移动终端中,造成移动终端存储资源的浪费或性能的下降。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第一种方式,步骤如下:S211建立新的音频传输;S212对音频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监听,并在监听的过程中对监听到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S213判断通话是否结束,如已结束,则停止监听。所述监听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当前的监听时长,若当前的监听时长已经达到预设的监听周期阈值,则重新开始另一个周期的监听。所述第一种方式,可在音频传输的过程中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当未发现目标联系信息时可及时释放一部分存储空间,较少的占用移动终端资源,提高移动终端的性能。如图2所示,第二种方式,步骤如下:S221建立新的音频传输;S222对音频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监听,并判断通过是否结束,如已结束,则停止监听;S223在通话结束后,对监听到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所述第二种方式,需等待音频传输结束后方进行后续处理,需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但实现较为简便,有利于节约研发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i在移动终端中预设语音格式的联系信息关键词; 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 S3在所述带匹配信息中查找是否有与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如有,则认为该待匹配信息中包含欲保存的目标联系信息,提取并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目标联系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S311将与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的结束位置作为目标联系信息的起始位置,并在所述起始位置设置起始标识; S312确定目标联系信息的结束位置,在所述起始位置设置结束标识; S312提取所述起始标识和结束标识之间的信息并保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S321通过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判断该联系信息的属性;所述联系信息的属性包括姓名属性、电话号码属性、邮箱属性或及时通讯信息属性; S322判断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 是否已经被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如果未保存,则将当前提取的联系信息保存在移动终端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还包括如下步骤: S331在通话结束后,按照列表的形式显示保存的联系信息; S332根据外部指令确认保存所述联系信息或删除所述联系信息,包括列表中显示的所有联系信息或部分联系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S211建立新的音频传输; S212对音频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监听,并在监听的过程中对监听到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 S213判断通话是否结束,如已结束,则停止监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当前的监听时长,若当前的监听时长已经达到预设的监听周期阈值,则重新开始另一个周期的监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S221建立新的音频传输; S222对音频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监听,并判断通过是否结束,如已结束,则停止监听; S223在通话结束后,对监听到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移动终端中预设语音格式的联系信息关键词;S2对移动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获得语音格式的待匹配信息;S3在所述带匹配信息中查找是否有与所述联系信息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如有,则认为该待匹配信息中包含欲保存的目标联系信息,提取并保存所述目标联系信息。本发明所提供的联系信息的保存方法,可以在通过或获得音频信息的同时,就可以将其中的联系信息进行提取并自动保存在移动终端中,既方便用户保存联系信息,又提高了联系信息的准确性,防止误操作,将极大程度的提高移动终端的易用性,给用户提供便利。
文档编号H04M1/656GK103227870SQ2013101647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7日
发明者沈海军, 赵东方 申请人: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